第一篇:北京楼市2010年限购政策
北京出台地方楼市新政 同一家庭限新购一套房
2010年5月起,同一购房家庭暂定只能在京新购一套商品住房;商业银行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不能提供5年以上本市纳税证明或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的非本市居民购房贷款也被暂停。
北京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文件的通知》。北京也是“国十条”出台后,全国大城市中首个公布地方楼市新政的城市。
成年子女可单独新购住房
限购不计已有住房,不完全禁止改善性需求
这次政策出台后,每个家庭只能再买一套商品住房。过去有多少套住房,因为政策中并未表述,因此不计入内。限购一套新房,既包括一手房,也包括二手房。
对于“同一家庭”如何认定?原则上“同一家庭”是指一对夫妻带着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同时,对于改善性需求也并没有完全禁止。如果孩子已经成年将就业结婚,就可以分户出去,不再属于同一家庭,孩子自己也可以再购买一套商品住房。
对于对“同一家庭”的认定,将来可能会需要买房人提供相关证明,如户口本等。户口本上标注了出生年月日,是否属于成年人就可以看出。对于外地人,如果在京购房,也将执行该规定。
提醒买房者,一定要认识到政策严厉程度,在购房前自己要清楚是不是第二套或第三套,不能冒险。“因为购房合同和贷款合同是分开的,开发商在购房合同中一般会注明,多长时间不能办下贷款,就要把全款付清。否则就是违约。如果现在还去买多套房,到时候办不下贷款,所有损失都需要由消费者自己承担。即便网签过了,还要不断复核,一旦查出,最终是无法办理房产证的。”
第二篇:限购政策对楼市的影响
限购政策对楼市的影响
限购令对楼市影响较大 多数开发商并未降价
刚刚过去的8月,上海楼市经历了近6年来同期最惨淡的交易行情。来自中国房产信息集团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8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57.6万平方米,环比下滑25%,同比下滑18%,创下了2005年以来8月份上海商品住宅市场成交量的新低。
另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同期发布的 “百城价格指数”,8月份包括上海、北京、广州等在内的十大城市平均价格为15773元/平方米,与7月份相比略有下降,降幅为0.41%,为去年9月以来首次下降。
由此可见,今年以来不断出台的调控政策正在显效。那么,未来几月楼市是否会继续降温?
限购令对楼市影响较大: “今年8月份,上海楼市成交量出现大幅回落,这是早可以预见的。”德佑地产研究主任陆骑麟认为,7月份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房价上涨过快的二三线城市也要采取必要的限购措施。不少购房者寄望限购令升级后,大型开发企业因资金链收紧而加速对一线城市房价调整的步伐,转而再次陷入观望。而上海对补税单做法的不予认可,也加重了外地客户的观望情绪,导致成交量萎缩。
从全国范围来看,本轮宏观调控政策中的限购政策,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起到了较为明显的作用。据中国房地产指数系统统计,今年8月份,全国100个城市住宅平均价格为8880元/平方米,与7月份基本持平,其中56个城市价格环比上涨,44个城市环比下跌。上海、北京、广州等十大城市的平均价格出现去年9月份以来的首次下降,也与今年这些城市先后出台限购政策有关。具体来看,价格上涨的城市比上月减少3个;而重庆(主城区)、天津、深圳、成都、杭州、南京、上海等7个城市住宅价格环比下降,城市数比上月增加3个,除重庆(主城区)下降1.12%外,其余6个城市降幅均在0.5%以内。多数开发商并未降价: 尽管楼市成交量出现下跌,成交均价也有下降迹象,但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楼市均价的下降,还是与成交结构有关,具体楼盘的价格下跌还不明显。
据德佑地产统计,受到“沪四条”堵漏效应的影响,今年8月份上海楼市单价3万至5万元的中端楼盘成交面积下跌严重,跌幅达到了43.4%。不过在终端市场受创严重的情况下,全市商品住宅的均价只下跌了1.1%,依然处于接近2.2万元/平方米的高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多数开发商并没有真正下调房价。
虽说二手房交易同样冷清,但当前的价格松动仍未到达购房者的主流预期。据上海中原地产介绍,近期改善型二手房买家聚集在次中心区域,如闵行莘庄板块,该板块内投资性房东已经售出离场,目前房源在售的房东多数也是为了置换。莘庄南广场的房源均为2005年至2008年竣工的商品住宅,房源品质及价格相对稳定,因此其议价空间最高只有约5%。由于新房价格低开,而二手房东咬住价格不放,部分区域还出现了“一二手房价倒挂”现象。金九银十”前景堪忧:
眼看传统的“金九银十”季即将到来,最近,开发商们纷纷备货,以期在传统的销售旺季内取得销售佳绩。但种种迹象显示,今年的“金九银十”前景堪忧。
“房地产市场的走向,既取决于行业政策,又受外部货币供应的影响”。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综合研究部部长杨红旭认为,现阶段我国楼市正处在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期,且短期内政策将延续从紧态势,与此同时,当前货币供应量持续减少、存款准备金率处在历史峰值、基准利率处在加息周期等,也将作用于楼市。因此,他认为未来几个月楼市将继续降温。
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市场人士和购房者认为,开发商唯有通过实实在在的价格松动,才能撬动销售,否则“金九银十”难以出现。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一份对全国46个城市的购房者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半数的购房者认为今年的“金九银十”不会如期而至,而认为“金九银十”仍会是销售旺季的购房者占比不足四分之一。房企掀起并购热潮:
正当开发商和购房者不断博弈之时,有一组数据似乎表明,已有一些开发商已经 “屏不住”,转而通过并购整合的方式寻求出路。“今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并购案例达57起,同比增加27起,居各大行业之首。”易居研究院企业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周建成说,在宏观调控政策趋于严厉,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双重背景下,并购整合已经成为房地产企业突破融资困境、拓展市场份额的一条便捷通道 据介绍,今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并购案例持续高速增长,呈现并购案例数和并购金额 “双高”的特点。目前,房企并购数量仍在持续增加,大型房企不断吞并整合中小型房企,而非房地产主业企业纷纷退出房地产业也加速了房企并购整合潮的推进。这或许预示着,经过宏观调控,我国房地产行业将进入重新洗牌阶段。
第三篇:楼市松绑限购城市
楼市松绑限购城市
本周,限购松绑城市开始密集涌现。周一,杭州在酝酿了半年之久后终于公开表示放松限购,给了兄弟城市更多的勇气。周二,房价连跌36个月的温州立即跟进,宣布全面放开限购。随后,宁波在周三宣布正式放开限购。
据证券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本周前3天,就有8个城市传出放松限购消息,其中1个被否认。而在7月,已经有20个城市陆续松绑。至此,全国46个限购城市中,已经有24个城市放松或取消限购,其中官方明确宣布松绑的有10个城市。业内人士预计,限购全面放开指日可待。扭扭捏捏只做不说
自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分类调控定下基调,多个限购城市开始蠢蠢欲动。但是,没有人愿意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担心会被媒体过于关注,枪打出头鸟,于是陷入既想放松又不想宣传的纠结中。因此,两会至今,“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大多数城市依旧没有出台放松限购的明确文件,只是口头通知,甚至只做不说。
有个别城市迫于舆论压力,导致限购松绑一日游。宁波5月5日传出限购松绑消息,5月6日即被房管局否认。6月10日,沈阳传出全面放松限购的消息,但仅仅维持了一天便恢复了原有政策。
而有过限购放松不到一日就被叫停先例的广东佛山,此前传出5月10日将在高明区试点放松限购的消息,就在5月10当天,高明区多个开发商收到了一条“现因客观原因决定暂缓执行”的短信,放松限购政策胎死腹中。
对于限购政策是否会取消,住建部总经济师冯俊在6月4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曾表示,整体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鼓励、保护消费需求,遏制投资需求。每个地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判断。目前还没有一个地方公开的说要取消限购。虽然没有公开表示放松限购,但是天津、福州、成都、厦门等多个城市已经在暗自执行,只做不说。
进入7月,在经历了持续半年的楼市低迷后,更多城市开始密集加入限购松绑大军。7月28日杭州公开放松限购消息后,江苏徐州也悄悄松绑限购,但是没有下发正式的文件,仅仅是口头通知。同日,石家庄也传出松绑限购消息,与大多数城市一样只做不说,不过,随后又传出恢复限购说法,接着7月30日,房管局工作人员又称限购有微调,放松了外来人员的购房资格。7月29日,网传郑州8月1日起正式取消限购,但房管局却告知“没听说此事”。不过有知情者透露,相关文件已经起草好,但未发布。7月29日和30日,温州、宁波宣布正式放开限购。
随着二三线城市纷纷调整限购政策,一线城市中,除了深圳尚未传出限购松绑消息外,北京、上海、广州均开始传出
消息,不过,随即被各地政府部门否认,均表示目前不会放松限购政策。
几经周折文字公开
别看温州、杭州本周公开表示放松限购,迈出这一步已是纠结已久。早在今年两会期间,温州市市长陈金彪就对外表示:“温州房地产泡沫已被充分挤压,价格压缩的可能性不大,建议国家实行差异化楼市调控政策。”这一信号,令当地业内人士颇为期待。
随后,杭州也传出限购调整的两套方案,说是一直在等北上广的态度,不敢轻易出台。4月中下旬,杭州再次传出消息称“5月1日起杭州限购取消”。在杭州市政府关于限购问题召开多场研讨会后,终于在7月28日,通过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官方微博正式发布放开限购的消息。7月29日,温州立马跟进。温州市住建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放开住房限购政策。
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在已放松限购的城市中,只有呼和浩特、南宁、济南、海口、无锡、西安、杭州、温州、宁波、青岛这10个城市对限购调整有官方明确的文字说明。其中,呼和浩特更是走在最前面。呼和浩特于6月20日正式发布《关于切实做好住房保障工作促进全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对限购政策作出调整,成为全国第一个正式发布政府文件确定放开限购的城市。而海
口是迄今为止最大方的城市,政府发布的文件标题直入主题——“关于中止执行房地产限购政策的通知”。其他8个城市则是通过当地住建委召开发布会或房管局网站发布通知或以官方微博方式明确松绑限购。
不过,呼和浩特公开取消限购也经历了一个小波折,6月20日政府发布文件后,在6月25日又撤回文件,称“文件打印出现错误”。6月26日政府再次发布更正,称将“含二套住房”改为“含二手住房”,其他内容无变化。
全面松绑指日可待
对于其他城市是否会加入限购松绑行列,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联席执行总裁丁祖昱预计,有三类城市会马上松绑:沈阳、大连、哈尔滨等库存压力比较大的城市,西宁、兰州、银川等中西部省会城市,浙江的舟山、绍兴、台州和广东佛山等三线城市。
丁祖昱还预计,部分库存压力不大的城市,如合肥、南京、郑州、昆明将结构性松绑,比如,中心城区继续执行,郊区县则松动或取消限购。另外,三亚作为国际旅游城市,限购取消与否影响不大,但有必要取消针对外地人的购房限制。“一线城市限购政策短期内很难松动,但最终退出也只是时间问题。”丁祖昱说,一线城市的限购是否放开更具标杆意义,因此短期内难放松。一线城市若是放开限购很可能成为一个“信号”,引发舆论对政府是否“救市”的探讨,影响购房者
和房企的心态,继而使得房价产生大幅波动。但从中长期来看,市场将代替行政进行调节,因此取消所有城市的限购将是大势所趋。
第四篇:北京楼市
北京楼市“过冬” 库存高达12万套
2011年11月15日03:59京华时报邢飞我要评论(0)字号:T|T 本报讯(记者邢飞)11月份以来,在供给膨胀、需求萎缩日益严重之下,北京楼市与天气一样迅速入冬。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北京楼市成交量连降三周,库存在上周达到了12万套。这是继2009年5月之后,库存量在30个月后,再次回到12万套高位。
价格刺激增多 成交量连降三周
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上周(11月7日-13日)共有7个项目开盘,包括丽景长安、华润置地·润西山两个首次入市的纯新盘,以及太阳星城、绿城阳光名苑、北京城建·红木林、强佑·清河新城、龙湖·好望山5个老项目后期。7个开盘项目累计提供商品住宅1869套、22.6万m2,环比之前一周(10月31日-11月6日)分别增加74.35%、112.04%。
不过,近期价格刺激的项目增多,但仍难以扭转成交量继续下滑的趋势。继11月首周住宅成交量环比紧缩两成后,上周成交量再降一成。至此,北京市住宅成交量已连续下滑三周。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上周北京期房、现房住宅累计成交1031套,套数环比之前一周(10月31日-11月6日)减少11.0%。亚豪机构副总经理高姗分析,尽管2011年下半年住宅交易呈现下行态势,但供应层面却加速放量,7至10月的开盘项目量依次为23个、30个、34个和36个,住宅市场从供不应求调整为供需持平,之后逆转为供过于求。
近五成项目 签约不足三成
在供应增加的同时,房子销售情况却愈发严峻。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截至11月14日,年内北京新建住宅期房供应项目180个,其中房子卖出30%以下的项目共85个,占到47%,其中签约率为0的项目共24个。供给膨胀、需求萎缩的矛盾直接导致楼市库存的增大。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北京商品房期房住宅库存为82627套,现房住宅库存为37784套,合计住宅库存达到了120411套。继2009年5月30日达到12万套“高峰”后,30个月后,北京住宅库存量再次回到12万套的高位。与上一轮调控相比,今年的市场形势更为严峻。据悉,北京楼市库存量从10万套增长到11万套,用了4个月时间,而从11万套跃升至12万套,却仅用了两个月时间。按照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的计算,按照10月份成交量5498套计算,消耗目前库存即使在不新增供应的情况下也需要22个月。据悉,在新增积压的住宅库存中,大兴、通州、昌平、顺义、房山5个区县的住宅库存积压增加就达到了2万套,占到了全市新增库存积压的73%,5个郊区的库存占比也首次达到了全市住宅库存的五成以上。
四季度将是 房企最困难期
张大伟表示,“超过五成项目的签约率过低使得市场存在非常可能的继续下调。特别是在限购下新增需求有限而库存积压逐渐严重的情况下,资金困难将使得高积压项目逐渐开始促销求量。”
中国房产信息集团评论员杨晶晶认为,房地产市场不利因素的增加使年底重点城市市场压力凸显,四季度将成为今年全年最困难的时期。
据媒体报道,万科总裁郁亮近日首次向媒体透露了2012年万科的发展策略是“过冬”。郁亮表示,此次房地产调控是2008年调控的延续,但不同的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国内放松了楼市调控,而这一次地产行业不会再有这样的好运了。
第五篇:温州楼市限购政策松绑调查:市民挤爆售楼处
品酷网,全球首家由消费者自主定价的网上购物平台,为您实现中国式购物!
温州楼市限购政策松绑调查:市民挤爆售楼处
“温州松绑限购令”后续
连日来,温州成为国内首个松绑地方楼市“限购令”城市的消息,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到底是不是松绑?温州楼市对此反响如何,房价会反弹吗?此做法是不是与国务院限购政策有抵触呢?宁波是否会跟进?昨日,本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市场反应
温州房屋登记大厅座无虚席
记者了解到,温州是8月6日开始调整限购政策的。根据新政,温州户籍居民(家庭)可购两套房。市场对此反应如何?
15日下午,记者来到温州市住建委房屋登记大厅。大厅内人头攒动,800多个座位基本座无虚席。
记者看到一位50多岁的妇女正在向负责发放排队序号的女工作人员咨询:“我家已有一套房子了,现在又看上了一套房子,想买过来给儿子做结婚用房,是否可以登记产权?”该女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啊,从上周开始,一户家庭就可以购买两套房子。”随后,记者接着问:“那从可以购买两套房子开始,每天的交易量是否有上升呀?”工作人员回答:“那个当然啰,现在都下午4点多了,大厅里还有这么多人。”“楼盘展示中心被挤爆了”
以前一户限购一套,现在可以买两套,这会不会导致房价反弹呢?昨天,记者走访发现,最近温州市民买房的热情有回升现象。
一位姓周的企业老板告诉记者:“得知政策放宽的消息,上星期六,温州一企业老板召集多位亲朋好友到乐清一个将要开盘的楼盘看房,买房热情比以前高了。”
正想买房的叶先生则说:“这消息一出来,我马上就知道了。如果有好的房子,我还想买。”
温州一售楼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楼盘展示中心一下来了2000多人,挤爆了!”一房地产老板告诉记者,新政对房地产行业来说是利好,在一定程度上会带高交易量。然而这样的消息有人欢喜有人愁。市民李先生说:“现在房价这么高,虽然温州房价近期下跌很快,但是我看远远没有回到理性的价位,像我们这些经济实力不强的,还是望楼兴叹。如果限购放开后,房价一回升,我们更买不起房了。”
还有一些市民觉得温州这一做法与中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相抵触,“这政策还是想靠房价来拉动GDP,对百姓太不负责任了。”
不过,在温州市房屋登记中心主任黄齐看来,新政不会导致房产价格反弹。他说,从6日开始,成交登记的数量和以前基本差不多,每天也只50套左右。
●部门回应
“仍在国务院限购政策框架内”
这几天,关于温州“松绑”限购令的消息引发热议。15日下午,黄齐向本报记者表示,温州楼市限购政策一直以来都在国务院规定的限购政策框架内严格执行,目前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市区购房不再有时间节点限制,限购措施和其他城市相同。“这绝不是松绑!”黄齐强调。
温州市房管局副局长余跃彬介绍说,之前是比其他地方都严格,限制了不少改善型的需求,现在是调整到和其他城市一样,符合购房资格的本地居民可以购买两套住房,但名下所有房产最多只能是两套。
谈到此次政策调整的背景时,黄齐告诉记者,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房屋限购令,当时温州的房价畸高,投机投资的现象普遍,为了遏制这一局面,温州出台了全国最严的限购令。通过这几年的调控,温州的商品房价格与当时相比降了20%多,基本回归理性,以前一套房子随便转一下,几十万就到手的机会没了。
政策调整是否和GDP有关?黄齐说,他想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昨日,有媒体称,浙江省住建厅正对此事进行调查、了解,不排除叫停的可能性。不过,在昨天的采访中,浙江省住建厅并未向本报证实上述消息。
●宁波影响
宁波暂无“松绑”消息
地产商充满期待
宁波是否会成为限购松绑的“潜力”城市呢?昨日,记者询问了宁波市住建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对于宁波是否会松绑限购政策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
不过,地产商及改善型购房者则对“松绑”充满期待。
“如果宁波也会跟进的话,对地产商那就是重大利好。”荣安地产董事钟卫民向记者表示,一旦宁波也松绑,购房者有可能继续购买,房价会继续上涨。
“限购导致我们改善型购房者成了受害者,但是不限购又担心房价飞涨。”市民黄凯向记者表示。他认为目前房地产的政策是一个矛盾体,好比是做化疗,好的坏的细菌一起杀死了。黄凯说,如果宁波限购松绑了,自己肯定要换房,而且还要换地段好、户型大的房子,因为根据这十年的经验来看,每一次调控并没有大幅打击房价,一旦国家的调控政策改变了,房价又会出现一次较大幅度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