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资料分析感想
小学数学,神童口算的秘诀
只需30天,小学生口算快过电脑 100%有效,货到付款,立即抢购
网址:/susuan
最后一星期,资料分析的一些估算速算心得。
资料分析在省考的比重,还有其重要性,我就不再罗嗦了,之前在那个笔记帖里面已经有说过一些。题目一般是文字资料、表格和统计图3种,在有限的时间里我们自然是追求最快的速度来解题,所以口算心算、还有计算能力很重要。剩下的一个星期里面一定要好好把握,资料分析的进步空间其实是相当大的。表格还有统计图这些比较直观一点,容易处理,难度最大的还是在文字资料题,这里也主要说这部分的。
做题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跳过材料看问题,然后再回去材料中找了。要特别注意所求问题的年份、具体内容(非常重要也非常容易弄错的字眼,我的习惯是问题标记,材料也标记一下)然后一般也是几种类型题:
文中直接可以找到信息的那种题目就不说了,细心一点一般都没问题的;
第一种是计算某个具体数值(如今年1000,比去年增长10%,求去年具体多少)或增额、增幅,占多少比重等(注意谁比谁,年份依然要非常小心)
第二种是比较数值大小(草稿纸用自己明白的符号或字简单列出各个需要比较的项)
第三种是选正确或错误的(最麻烦,我碰到这类题型都喜欢从D项开始看起,因为我觉得后面选项概率大一些,当然要是碰到答案刚好是A项会比较郁闷一些T_T...)
首先要明白,我们做资料分析题大多数的时候都并不是傻傻地直接计算出准确的数值,而是尽量把它转化成简单的计算,然后求出一个最接近正确选项的值,这也就是最常用到的估算。其实几乎每道题都能用到估算,但是估算总会有偏差,所以我觉得每一道题目拿上来就应该先看一眼选项,然后再决定后面题目的处理方法,假如选项之间相差大一些(相对于具体数据来说)则可以进行大幅度的估算,如果相差不大估算的时候就要小心一些。
第二,直接引用材料的数值计算实在太过复杂,看到每个需要计算的数,就要尽量有意识地在脑海里或者稿纸上把它转化成整数来求,比如原来是要计算2647*33.8%,一眼看下来,就是差不多2700/3=900,当然具体还是需要跟前面说的一样结合选项来取值,尽量减少误差。
第三,记住一些常用的值,对估算有相当大的帮助。像根号那些值、1/
3、1/
4、1/5...这种特殊值的百分数。比如经常会碰见这种形式:158.9/[(1+41%)的6次方],知道根号2约为1.414后,则整个可以估算为160/(2的3次方),约为20。
以下都是约等于:
根号2=1.414,根号3=1.732,根号5=2.236,根号6=2.449,根号7=2.646,根号8=2.828,根号10=3.162(其实我记得这些在初中的时候我们老师就有要求背诵了,念几下还是蛮好记的...)
33%=1/3,16.7%=1/6,14.3%= 1/7,12.5% =1/8,11.1%=1/9,9.1%=1/11
接下来,两个题目:
一.(去年省考的那段文字材料题)
“十五”以来,广东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特色产业已成为广东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新亮点。据统计,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工业产值达4930亿元,约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0%;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650亿元,占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11%。全省特色产业基地的经济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当地经济增长的平均幅度。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增长20.3%。与此同时,各特色产业基地占地经济总量的比重逐步加大,有些基地已占到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如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2006年已占湛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3%;阳江五金刀具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了全市工业总产值的31%;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2006年工业总产值占当地工业总产值的38.5%;国家级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有高新技术企业19家,占全市高新企业的总数17.7%,基地工业产业总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近20%。
86.2005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是多少?
A4930亿元B4098亿元C3929亿元D2145亿元
时间2005年,特产基地工业总产,这些首先要在文中标记出来,看选项,A是06的值,排除;
BC相近,D项与其它偏差较大,其实已经可以排除(蒙题的时候)
根据材料,可列4930/(1+20.3%),只看前两位已经知道49/1.2商就是4开头的,选B。87.2006年广东省特色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占特色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是多少?
A38.5%B33.5%C30%D20.3%
时间2006年,“省特产基地高产产值”占“特产基地工业总产”,选项3个30%以上,1个20.3%,同样可以差不多排除D项,注意关键词“基地”,在文中找出数值,1650/4930 一眼看上去就是差不多1/3,也就是33.3%左右,选B。
88.根据上述材料,2006年特色产业基地占当地工业总产值比重最高的是
A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
B阳江五金刀具特色基地
C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
D肇庆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
这题比较简单,原文中都有的,湛江33%,阳江31%,云浮38.5%,肇庆20%,选C。
89.2006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是多少?
A38.5%B32.9%C30.4%D20.3%
时间2006年,省高新产产值占省工业总产,标记,找到原文相关表述,可知是(1650/11%)/(4930/10%),11%差不多就是1/9,所以可以估算为(1650/49300)*9=3/10,转化为百分数就差不多是30%,选C。
90.根据所给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06年,肇庆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19家
B2006年,阳江五金刀具厂产值占阳江市工业总产值的31%
C2006年,云浮禽畜生物制品特色产业基地总产值占该市总产值的38.5%
D2006年,湛江海洋特色产业基地的工业总产值,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小于33%
这里争议很大,主要是工业总产值跟生产总值的区别,我只是记得当时做题的时候没这样争议的感觉,可能现在网上的题目还是跟真正的真题不太一样。如果单纯按原文表述来看,CD两项都是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情况,而原文是占全市工业总值,实际上工业总值是生产总值的一部分,所以“基地工业总产值占该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要比“占当地工作总产值的比重”小,选D。
二.模拟卷里面那份材料题:
据2006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年末浙江省常住人口为4980万人,比上年增长1.67%。其中,男性人口2511.4万人,女性人口2468.6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0.43%和49.57%;全年出生人口50.78万人,出生率为10.29‰;死亡人口26.75万人,死亡率为5.42‰。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335元,分别比上年实际增长10.9%和9.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4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3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居住面积55.6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0.6平方米。全年全省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64.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87.6万人;企业实际缴费人数722万人,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收入318.2亿元,支出192.3亿元,累积结余453.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5.9亿元,基金支付能力稳定上升,支付能力达26个月。参加失业保险人数504.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3.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30.6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4.2%;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04万人,比上年末增长33.%。新型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省已有城乡低保对象62.9万人,其中城镇8.9万人,月均补助145.5元/人;农村54万人,月均补助72.3元/人。年末全省各种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0.69万张,收养人员7.56万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92%,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98%。现有1500多个乡镇(街道)和2.7万个社区(村)建立了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机构,分别占总数的98.6%和73.4%,社会救助工作人员3.8万名。
86.2006年浙江省自然增长人口()
A.24.03万人 B.27.46万人 C.29.51万人 D.32.73万人
时间2006年,主要是要知道自然增长人口是什么意思,即是出生人口量-死亡人口量,所以50.78-26.75=24.03,选A。
87.2006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比上年增加了()
A.9.3%B.12.2%C.1991元D.1795元
时间2006年,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因为文中已经说到增长10.9%,所以AB两项明显排除,这种计算增值的,基本都差不多的转化方法,这里计算18265-18265/(1+10.9%),转化成18265*(1-1/1.109)=18265*(109/1109)(碰上这种已知比去年增长百分之多少,然后求增长量的题目,可以先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形式,然后扩大倍数至完全整数做分母,分子少1000,比如1+5.9%,先变成1.059,扩大成1059做分母,分子59,则表示为59/1059,其实原理只是简单的提取公因数,然后通分相减而已)
大概估算18000*1/10=1800,选D。
88.与上年末相比,2006年末,以下四个项目人数增加最多的是()
A.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
B.参加失业保险人数
C.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
D.工伤保险参保人数
同样求增量的问题,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增加87.6万人,原文表述;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增加13.4%,可以直接表示为504.4*(134/1134),分数部分大概是1/8,所以估算大概62;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增加14.2%,表示为730.6*(142/1142),分数部分大概是1/8,估算大概是91;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增加33.3%,表示为604*(333/1333),分数部分大概1/4,估算大概151,所以此项最大。
选D。
89.根据以上资料,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2006年全省用于农村低保对象的补助支出约为4.69亿元
B.2005年末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约为640万人
C.2005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为16455元
D.2005年末全省参加失业保险人数约为390万人
D项开始看起,时间05年,省失业保险人数
根据文中数据,计算504.4/(1+13.4%),前两位来看50/1.1,开头已经是4,所以正好D项错误,选D。
90.已知2005年女性人口约占全省常住人口总数的49.3%,则2005年全省女性人口约为()
A.2367万人 B.2391万人 C.2415万人 D.2432万人
时间05年,女性人口
选项差距都不大,估算应当小心,05年全省常住人口为4980/(1+1.67%),估算为4980*(1-1.67%)(百分数很小的情况可以这样转化估算),约为4900,女性人口占49.3%,所以4900的一半2450,减去50*0.7=35,等于2415,选C。
这只是我自己的一些心得和做题方法,传上来大家参考一下,有些可能看起来极端一些,但是在真正考试的时候只要熟练了一般问题都不大的。资料分析比较烦的还是那些求正确错误的,四个选项都需要考虑,还有那种表格题,求符合条件个数的,一般碰上后面这种,要是实在计算量太多,我都选择放弃了…
剩下一个星期的时间,资料分析掌握好技巧,一定要练练几道题目,我也一样...然后打造一套自己的估算方法,再去做题感觉会很不一样的,效果肯定也会很明显。当然还是得多提高自己的口算心算能力,然后考试中要有意识地去运用和注意这些东西。
还是那句话,希望写的东西能对大家有帮助,最后冲刺了,加油…
第二篇:资料分析
1、截至2008年12月31口,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普及率达到22.6%,宽带网民规模达到2.7亿人。手机上网网民规模达到11760万人,较2007年增长了133%。农村网民规模增长迅速,达到8460万人,较2007年增长60.8%,增速远远超过城镇。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西部省份网民增长最快,网民增速达到52.0%,远远超过中部(40.6%)和东部(39.3%)地区。
1.2008年我国人口约为
A.12.6亿
B.13.2亿
C.13.8亿
D.14.4亿
2.下列年份中,我国网民规模年增加量最多的是:
A.2001年
B.2002年
C.2004年
D.2005年
3.2007年末,手机上网网民规模约占网民规模的:
A.24.0% B.39.3% C.42.3% D.56.1%
4.2007年末,全国农村网民规模约占城镇的:
A.21.9% B.33.4% C.47.6% D.60.8%
5.下列说法中,可由上述材料推出的是:
A.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中国网民性别结构进一步优化,趋近于总人口性别结构
B.2008年,中国网民普及率首次超过全球平均水平
C.2008年,我国中西部地区网民增速均超过全国水平
D.2008年,全国男性网民增长量少于女性网民 2、2009年末,我国就业人员总量达到77995万人,比2005年末增加了2170万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增强,促进了乡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2005年到2009年,城镇就业人员总量由27331万人增加到31120万人;城镇就业人员占全国就业人员的比重从36.0%上升到39.9%,乡村就业人员总量由48494万人减少到46875万人。
我国第一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33970万人,2009年减少到29708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18084万人,2009年增加到2168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员2005年为23771万人,2009年增加到26603万人。
2009年末,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为9789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3553万人。“十一五”时期的前四年,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共吸纳就业4947万人,年均增加超过1200万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为缓解城镇就业压力,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
1.2009年末与2005年末相比,我国第二产业人员年均增加()。
A.566.4万人 B.708万人 C.720万人D.900万人
2.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为()。
A.38.1:27.8:34.1
B.39.6:27.2:33.2 C.44.8:23.1:31.4
D.44.1:27.8:28.1
3.我国2005年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占就业人员的比重为()。
A.6.3%
B.12.6%
C.8%
D.18.1%
4.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就业人数增加最快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员
B.城镇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员 C.城镇就业人员
D.乡村就业人员
5.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增加 B.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均为持续下降
C.从2005年到2009年,非公有制经济就业人数大幅回落
D.从2005年到2009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增长速度小于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增长速度3、1.2008年山东省居民消费大类价格指数中,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相差最小的是:
A.蛋
B.鲜菜
C.烟酒及用品
D.居住
2.2008年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大类中,价格同比变化超过城市的有:
A.3个
B.4个
C.5个
D.6个
3.下列说法,不能得到图形支持的是:
A.2008年,山东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走势基本一致
B.2008年各月,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均高于上年同期
C.2008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D.总的来说,2008年山东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带动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
4.2008年,山东省居民消费价格分月指数大于当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有()个月。
A.5B.6
C.7
D.8
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Ⅰ。2008年山东省城乡居民分类消费价格与居民消费分类价格变化趋势完全一致
Ⅱ。2008年山东省居民各种食品消费中,城市价格变化均小于农村
Ⅲ。2008年在图中所示的几个价格指数中,山东省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波动最大
Ⅳ。2008年,在图中所示的几个价格指数中,山东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差距最大的是7月,最小的是12月
A.Ⅰ、Ⅱ
B.Ⅰ、Ⅳ
C.Ⅱ、Ⅲ
D.Ⅲ、Ⅳ
4.2008年全年某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6606.46万亩,同比增长0.9%。主要品种中,粮食作物面积3749.91万亩,同比增长0.8%。其中:稻谷面积2920.35万亩,同比增长O.4%。甘蔗面积224.51万亩,油料作物面积485.81万亩,烟叶面积35.23万亩,蔬菜面积1668.94万亩,同比分别增长1.5%、4.3%、19.9%和4.5%;木薯面积128.38万亩,瓜类面积60.64万亩,青饲料面积93.09万亩,同比分别下降10.4%、9.8%和17.6%。
2008年全年该省粮食作物产量1243.44万吨,同比下降3.2%。其中:稻谷产量1003.30万吨,同比下降4.1%。甘蔗产量1198.84万吨,油料产量81.54万吨,烟叶产量4.93万吨,蔬菜产量2431.4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5%、4.9%、18.2%和3.4%;木薯产量158.89万吨,瓜类产量97.78万吨,青饲料产量125.34万吨,同比分别下降9.0%、8.2%和23.4%。
1.2007年,该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约()万亩。
A.632.B.6548
C.6453
D.6423 2.2007年,亩产量最高的作物是:
A.稻谷
B.甘蔗
C.蔬菜
D.木薯
3.2007-2008年,总产量绝对值变动最大的作物是:
A.稻谷
B.蔬菜
C.瓜类
D.青饲料
4.2007年全年该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中,稻谷的种植面积约为()万亩。A.2932
B.2909
C.2920
D.2890 5.根据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项。
Ⅰ。2008年,稻谷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种植面积比重低于产量占农作物产量比重
Ⅱ。2007年,油料作物播种面积不足460万亩,产量超过78万吨 Ⅲ。2008年,资料中所提及的农作物中,亩产量同比上升的有3种
A.0
B.1
C.2
D.3
5.产业结构:
上海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2005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475.9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自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增长13.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588.38亿元,比2000年增长66.7%: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2000年的1.6:46.3:52.1调整为0.9:48.9:50.2.就业结构:
随着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加大,上海的就业结构变化显著,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不断增加.2005年,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的结构比例从2000年的10.8:44.3:44.9调整7.1:37.5:55.4.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提高10.5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则分别下降3.7个和6.8个百分点.投资结构:
200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42.55亿元,比上年增长14.80k,.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246.86亿元,增长6.1%.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35.2%.投资结构发生新变化.从产业投向看,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454.87亿元,比上年增长18.6%,增幅明显高于工业投资增长7.3%的水平.1.2000年上海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大约是()。
A.1800亿元
B.2400亿元
C.3000亿元 D.3500亿元
2.从2000年到2005年,在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所占的比例的变化是()。
A.上升1.9个百分点
B.下降1.9个百分点
C.没有变化 D.无法确定
3.2004年全社会固定投资完成量大约是()。A.3000亿元 B.4000亿元
C.5000亿元 D.6000亿元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有所增加
B.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的投资额有所增加
C.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有所增加
D.从2000年到2005年,第三产业投资额的增加速度比工业投资额的增加速度快
6.改革开放以来,某省从业人员总量伴随经济增长而持续增加,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经过调整逐步合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稳中有降,成功地解决了经济结构调整以及城市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至2007年底,某省从业人员总量达到2015.33万人,比1978年底增加1090.92万人,年均增长2.7%,全省从业人员占全省总人口比重比1978年上升了18.5个百分点,达到56.3%。其中,全省城镇从业人员数673.26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2.26倍。仅2001-2007年7年间就增加251.16万人,占1978年以来增加人数的53.8%。从2003年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持续下降,2007年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9%,比2002年低0.3个占分点,比全国同期平均水平低0.1个百分点。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全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从1978年的8.41万人增加到2007年的62.38万人。1982年至2007年,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0.6%上升到4.8%,高中(含中专)人口所占比重从5.7%上升到12.0%,而文盲、半文盲人口比重从25.2%下降到10.0%。人员素质的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增加,为全省经济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到2007年底,该省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比1978年底增长了()
A.1.02倍 B.1.18倍 C.1.32倍 D.2.26倍
2.根据文中资料,可推算出1978年该省总人口大约为()
A.2162万人 B.2446万人 C.2512万人 D.2668万
3.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净增(),平均每年增加()
A.251.16万人 8.37万人 B.362.10万人 12.08万人
C.379.24万人 12.64万人 D.466.84万人 15.56万人
4.2007年该省国有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总数比1978年增长了()
A.5.38倍 B.6.42倍 C.7.42倍 D.8.21倍 5.根据文中资料,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近年来,该省失业人数持续下降,预计今后几年将进一步下降
B.2001-2007年7年间,该省城镇从业人数大幅度提高
C.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该省劳动就业成绩显著
D.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该省劳动人员素质显著提高,学历层次也明显提高 7.2009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扭转了上半年下滑的势头,但比去年同期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以上,重点产品增长面逐步扩大。9月,重点监测的27个产品中,14个产品产量出现正增长,比上半年多了3个产品,其中计算机、显示器、彩电、数码相机绩效保持增长,手机,集成电路扭转上个月下降的势头,分别增长2.4%、4.7%。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618亿元,同比下降4.8%,实现利润892亿元,同比下降21.5%,二者降幅分别比1~5月缩小了3.7,19.5个百分点,电子信息11个行业中实现利润增长的行业扩大为4个,其中通信设备、视听产品行业分别增长28.1%、6.4%,计算机、电子元件行业分别下降35.5%、29.4%,电子器件行业扭亏为益,实现利润35亿元。2009年1~9月,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20329亿元,同比下降10.6%。1~9月全行业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得为57.6%,比去年同期回落5.7个百分点,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08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2.1个百分点,低于同期全国制造业增速11.5个百分点。
1.2008年1~9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出口交货值约为()。
A.20329亿元 B.22061亿元 C.22739亿元 D.31223亿元
2.2009年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约为()。A.2%
B.3%
C.4%
D.5% 3.2008年1~9月,电子信息产业500万元以上项目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约为()。A.2396亿元
B.2502亿元
C.2618亿元
D.2808亿元
4.2008年1~9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全行业实现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约为()。
A.51.9%
B.57.5%
C.63.3%
D.72.8%
第三篇: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一般资料情况分析
插入;
1、分析梗死后抑郁的患者一般情况,以睡眠障碍可居多。
2.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表现在项目 能力减退 生活空虚感 易倦 睡眠障碍 无用感
评分3.47士0.903.47士0.733.18士1.033.16士1.193.09士1.06
项目 绝望感 兴趣丧失 忧郁不安 便秘
评分3.06士1.072.98士1.032.98士0.862.69士1.052.63士1.29
圆形图
主要以“能力减退、生活空虚感、易倦和睡眠障碍等”居多
治疗前后各项分数的比较、治疗前后各种疗效的比较
中医症候比较参考《益智灵为主配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研究》
第四篇:家访心得感想-资料___
家访心得感想3篇-资料___
家访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的纽带,是增进老师和家长感情的桥梁。下面是___为大家带来的家访心得感想,盼望可以关心大家。
家访心得感想___1:
24名幼儿,家访24户,访问率达100%。我们依据居住区域确定家访路途,有效的利用了时间。提前电话预约。家长在周末一般都有支配,提前预约家访时间,一是让家长支配好其他事务,二是让家长做好心理预备。了解家长的需求及幼儿在园状况。一方面,充分了解幼儿在家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尽可能的了解家长的特点,使家访内容满足家长的需求。
我们在家访时首先是老师角色,同时又要把自己看成家长的伴侣,做到看法谦逊,举止文明,语言朴实恳切。在家访的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家长们对子女的殷切盼望,也感受到他们对老师的敬重与信任。我们具体地了解了幼儿的爱好爱好,性格特长及家庭结构、成长经受、健康状况、学习环境、在家表现、行为习惯,并听取了家长对老师的看法、盼望,同时,耐烦地传授家庭训练的方法,让家长知道幼儿的健康成长不仅是幼儿园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提示家长不仅要关怀幼儿的学习、生活,更要关怀幼儿的情感和品德。
在这次家访活动中,发觉多数家长都能客观的认识宝宝的力量,而且能主动和我们沟通。家长们格外关怀宝宝即将开头的幼儿园生活,格外在生活这一方面是家长们很关注的。宝宝能否自己吃饭、挑食、上厕所,午睡等问题,我们也仔细听取家长的担忧,我们班宝宝年龄跨度挺大的,相差近一岁,势必也会有所差距。如我们班的昕妍宝宝是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在和妈妈的沟通中我们也了解到宝宝上好厕所后需要老师关心拎裤子,我们会格外留意。我们班的宝宝性格内向的较多,到了一个生疏的环境,孩子的需求有时他们会不愿表达,那么我们会主动询问,如我们班的玥函宝宝喜爱喝水但是胆子很小,我们会常常问问她。
每一次结束访问,我们都会反思自己训练行为,诚意的向家长说明,今年我是第一次带小班,所以入园这段时间来,工作中有许多做得不好和不足的地方,请家长多包含。对于我们想的不周、照看不到地方以及有什么看法和要求请准时和我们老师联系指出。虽说家访占用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但听到孩子一遍遍地问老师什么时间到他家家访,看到家长把老师迎送到很远,以及家长们放心那份微笑,我才真正领悟到家访是任何家园联系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家访心得感想___2:
家访,对我们老师来说,并不是一个生疏的词。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家访,说究竟是学校与家庭共同训练好孩子的一道不行或缺的桥梁。通过家访能准时了解同学学习和生活的状况以及思想动态,让每一个同学不在学校却连续享受学校赐予的关爱,耐烦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老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感情。
通过家访我体会到了电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面对面促膝交谈与电话里的听声不见面,那感觉和效果就是不一样。所以这登门家访的传统不能去。俗话说情感是训练的桥梁。老写的亲字,也说明一个道理:人要常见面才会亲。所以家访能让我们和同学家长打成一片,感情亲切融洽,这样家长们就不再会有什么误会和责怨,我们的工作就能得到心应手。
对于家访的对象是后进生,我觉得后进生由于一些不突出的优点而受到老师的赞扬时会很兴奋,老师可以和家长一起从点滴的进步谈起,一分为二地分析同学,用优点去克服缺点。所以在家访时我把握实际,敏捷调整,在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提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共同商量、探讨训练措施,使同学心服口服,家长也欣然配合。
老师上门家访,会让同学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同学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老师、家长、同学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心理距离。每次家访都会让我受益非浅,和同学家长相互了解状况,沟通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同学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同学的要求,又使我了解同学家庭中各方面的状况及同学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同学家长共同讨论,在训练同学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达成全都看法。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老师我们要主动的指导家长,同时多进行沟通,家长和老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训练同盟。那么我们的训练会获得更大的胜利。
家访心得感想___3:
本学期,我校按省训练厅市训练局的要求,开展了“千名老师进万家'活动,结合实际,也制定了相应方案,我也主动投入其中。在家访活动中,我向家长宣扬训练法规、我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及学校课改试验等内容,向家长宣扬学校取得的成绩,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表现,了解同学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听取和收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走访同学的家庭,我颇有收获,先将自己体会总结如下:
一、通过家访,我从一个侧面认识到训练的重要地位。
我每到一个家庭几乎家长们都这么说:“现在国家越来越重视训练了,我的孩子全交给你们了。'一天上午,我到一个同学家中,他爸爸是一个个体户,他恳切地对我说:“那时我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自己也不仔细学,文化低,造成了现在工作中的很多困难,我就这一个儿子,你无论如何对他要严一点,让他多学一点学问。'他说的是实话。一般的群众也体会到了读书认字的重要,是实实在在的长远大计。我感到了肩上担子的份量。二、通过家访,学到了一些家访的基本方法。
首先,家访应全面如实地介绍同学在校的状况,不能报忧不报喜,应当介绍的状况要在家访前预备好。其次,为了便于和家长更好地合作,家访时应向家长了解同学在家的表现,有针对性地听取家长的看法,实行有效的训练措施。我觉得老师配合家长对同学进行训练,肯定要“对症下药'才能解决问题。三、通过家访,我也发觉了一些值得深思的现象,需要不失时机地向家长宣扬正确训练子女的方法。
家访时,我看到,有的家长陪儿子打牌;有的家长不让孩子看电视和课外书,也不许和其他同伴玩,对于这些,我们在家访时不失时机地做家长的工作,关心他们懂得怎样爱子女,怎样训练子女,这是我们的薄弱环节,也是我们需要不断熬炼和提高的重要方面。现在的家长把孩子当作掌上明珠,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对他们言听计从,却不知道如何从小培育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多数孩子的生活自理力量很差,这是一个极为普遍的___现象,如何正确引导家长搞好家庭训练,是我们训练工值得深思的问题。综上所述,家访是学校训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当代训练工肯定要把学校训练延长到家庭和___,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下一代能健康成长。
家访效果老师心得体会家访心得体会总结3篇家访日记心得体会3篇家访后老师心得体会家访日记心得3篇关于家访心得体会___3篇
第五篇:财务报表分析感想
心得体会
刚刚开学的时候,老师就告诉我们,财务报表分析课是我们这学期最重要的课程。在以后,我们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在企业工作的时候,企业为了提高效率都会使用会计软件进行业务核算,计算方面对我们来说都不是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根据企业的各种报表看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企业存在的各种问题,这些能力在我们的以后,会有巨大的作用。因此,学习好财务报表分析是我们这学期最重要的课程。
在做报表分析时,我们组员之间也是互帮互助、分工明确、各司其职,组长分配给我们任务过后,大家都开始做自己的内容,我负责的是营运能力分析那块,通过对公司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分析,我知道发现了变化就一定要去寻根问底的看它到底是哪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导致了这样一个结果,从而得出结论。财务报表分析就是一个看到数据就要知道公司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我们从哪里可以看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提出哪些结论,这就是财务报表分析。
我们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很积极,没有互相推脱的情况发生,认真负责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并且力所能及的帮助其他人,为完成一份报告共同努力着。可能我们的财务报告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知道我们一起努力过、奋斗过、团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