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罗师量热心公益 致富不忘家乡
热心公益 致富不忘家乡
——记高州市政协委员,云浮市三宝石材厂、广西明辉
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师量
罗师量,1976年7月出生,高州市根子镇田心村委会人,高州市政协委员、茂名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云浮市三宝石材厂、广西明辉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1992年,家境贫寒的罗师量为了创出一番事业,初中毕业后他背井离乡,成为了外出打工大军中的一员。乘着改革的春风,凭着党的政策和个人的智慧,通过多年的艰苦创业、不懈努力,罗师量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2000年他成立了广西明辉矿业有限公司。在企业越做越大的同时,他没有忘记党和群众,没有忘记他生长的热土。扶贫救困、捐资助学、修桥造路……凡是家乡需要、群众需要,他都会伸出援手。自2001年起,他为家乡社会捐款捐物价值已达300多万元,获得茂名高州两级的多项荣誉。罗师量致富不忘桑梓,人在异乡创业心系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行为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和赞誉。热心公益,排忧解难
“致富不忘家乡”,这是罗师量一直坚持的信念,他把爱心献给社会,献给家乡。多年来,罗师量一直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为根子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他 1
得知家乡要修村路,2005年、2006年先后两次共捐资28万元用于村路的修建,改善了交通条件,为群众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提供了便利,有力地促进了村域经济的发展。热心公益的罗师量虽然人在异地他乡,但无时无刻不记挂家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在根子镇成立治安联防大队时,他全力提供智力和经济上的支持,第一时间捐资5万元用于联防队的创建,并承诺每年赞助2万元维持联防队的运作,使联防队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真情助学,奉献爱心
在外创业多年的罗师量深刻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多年来,他大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2007年,他回到母校田心小学,看到母校破旧不堪,为了改善校容校貌,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他捐资了25万元用于学校的建设,为母校修建了一个灯光篮球场、一间图书室以及一大批办公、学习用品,并对校园进行美化、绿化、硬化。此外,为了帮助家乡贫困失学儿童继续学业,2003年,罗师量发起成立了助学济困基金会,通过团市委组织联络,每年捐资10万元资助家乡贫困学生,每年资助特困生100人,初中生每年每人资助1000元,高中生每年每人1800元,到目前为止,受资助的特困学生900多人,圆了家乡贫困学子的读书梦。
扶贫济困,回报社会
农村出身的罗师量自小就富有同情心,热心公益事业,富起来后的罗师量更不忘回报社会,在“5.12”汶川大地震、“9.21”高州特大洪灾等灾难发生后,他时刻关注灾区的动态,并第一时间捐资捐物,累计金额35万元。在2011年的高州市举办的“扶贫济困日”活动中,他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得知捐款通知后,毫不犹疑地捐资10万元,成为了高州扶贫济困日捐款的带头者,得到了高州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繁忙的工作之余,他时刻关心家乡贫困老人的生活,自2002年起,罗师量每年都为所在村60岁以上老人发放慰问金,老人有病时还为老人提供医疗费,累计金额12万元。
罗师量致富不忘家乡,用实际行动做到了回馈社会、回馈父老乡亲,扶贫助老,捐资助学……种种的善举充分体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热心公益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受到当地党委、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第二篇:致富不忘家乡事迹材料
果园乡“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 简
报
第14期
果园乡“双联”行动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2年4月6日
致富不忘家乡
共建和谐果园
——记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于生成典型事迹
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于生成,现年49岁,系果园乡中所沟村人,现任酒泉市工商联副主席、酒泉市政协常委、肃州区人大常委、甘肃广源集团董事长。1980年11月入伍,在兰州军区空军后勤部某工程总队服役,荣立三等功一次,被中国民营经济促进会授予“优秀民营企业创业家”、被甘肃省政府授予“捐资助学、造福桑梓”先进个人、“甘肃省十佳复退军人”、“甘肃省返乡创业带头人”等荣誉称号。1983年10月退伍返乡后,他始终保持敢闯敢干、顽强拼搏的军人作风,经过20多年打拼,从当初一个几十人的小工程队,发展成了今天一个拥有4个公司,总资产近亿元,相关产业从业人员600多人,产业涉及啤酒原料种植、加工、房地产开发、小额贷款担保的企业集团。在全省相继开展“双联”行动之时,于生成主动与果园乡党委联系,积极加入到先锋帮扶活动的行列,为家乡人民办实事,做好事。
一、立足“潮头”,开辟创业道路
告别3年军旅生涯,于生成退伍后,回到了家乡酒泉市肃州区果园乡中所沟村,不久就被确定乡镇派出所公安干警录用对象。但面对艰苦度日的乡亲们,作为受部队培养多年的退伍军人,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总在想应该为家庭也为家乡做点什么。永不服输的他看着家中贫困的境况,看着乡亲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仅靠种植几亩地,一年下来收入没有几个。他便暗暗思索,下定决心,决定要借改革开放的春风闯出一条新的致富路。于生成谢绝了别人求之不得的公安干警工作,毅然背起背包来到酒泉城里的建筑队,默默地从一名钢筋工干起,凭借在部队掌握的过硬技术,很快在工程队暂露头角,从一名普通技术工人到施工员、会计、工长,再到组建自己的建筑队。没有设备到处借,没有资金到处筹,没有业务四处跑,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开始了他艰辛的创业历程。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由于他办事豪爽,讲信誉,建筑队的业务也一天天壮大起来,由当初的一支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建筑队发展到现在拥有4家子公司,职工300 多人,净资产达到1亿元的大集团,有力的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企业分别被酒泉市、肃州区两级政府授予“纳税骨干企业”、“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
二、特色产业,造福家乡父老
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叫富。对于农村出生,经过绿色军营熔炼的于生成来说,自己富了,可他时刻也没有忘记养育自己的家乡父老,看着公司业务一天天不断扩大,产值一年一个台阶,在欣喜之余,他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帮助农民群众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让更多的农民走上致富大道。虽然每年他都尽可能的吸纳一些农民群众到公司务工,向同行介绍农民工,但他还是觉得杯水车薪。经过再三考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放弃自己的一些产业,转移投资方向,产业目标逐步向农村和农业方向转变,产业链条不断向农副产品种植、加工延伸,带动更多的农民致富。经过深入农村调研,2007年组建成立了酒泉广源制麦有限责任公司,投资3000
多万元,建成年产3万多吨麦芽生产线,当年生产啤酒麦芽8000多吨,实现生产产值3200 多万元,使6000多亩土地增产,亩均增收300多元,带动农户1万多户。看着农民增收后的笑脸,于生成再次坚定了向农业产业进军的信念,逐步形成以啤酒原料种植加工、房地产开发、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为主的新型企业集团,走出一条“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公司+基地”的产业发展之路。为了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把“致富车间”真正建在农民家门口。
三、捐资助学,造福桑梓
自己产业做大了,可社会上还有许多事业需要大家携手来解决,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为果园乡中所沟小学捐款5万元,并赞助该小学1万元用于取暖用煤和贫困失学儿童;当他得知肃州区果园中学基础设施陈旧,教学设施紧缺的情况后,捐款3万多元,极大的改善了教育教学环境。原省委书记陆浩同志亲笔为他题词“捐资助学、造福桑梓”,企业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助学先进单位”。
四、联村联户,助推家乡经济
在全省上下全力推进“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之时,作为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于生成又伸出援助之手,主动和果园乡联系,结成帮扶对子,续写牵手联心的华美篇章。全力支持高闸沟村、小坝沟村整村推进钢架大棚建设、小坝沟村高标准养殖小区建设以及中所沟村300亩网室制种小区建设。同时,广源集团的13名党员还与中所沟村的50户网室制种户结成帮扶对子,重点扶持网室制种产业发展。同时,还给这三个村,每村提供5万元水泥,用于设施农业、养殖园区建设。切切实实从实处着手,解决了农民发展农业生产,增收致富过程中遇到的最实际最困难的问题,在农户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与家乡人民共建美好家园。真正意义上达到了联村抓产业,联户促增收的目的,充分发挥了先富带后富,共建小康社会的示范带头作用,有效推进了果园经济发展。
第三篇:热心公益
“热心公益,我们在行动”公益活动 一·活动背景:
时代的步伐已经迈进了二十一世纪,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越来越被关注,献爱心的团体也随之壮大,勇于奉献是每个中华儿女的任务。坚持不懈的开展公益活动,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的提高,加快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和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的我们,既要熟练掌握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来适应社会的高速发展,更不能将勇于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财富丢弃。
二、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乐于助人舍己为人的风气,弘扬服务社会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再一次展示武纺青年志愿者的形象;进一步诠释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团结,奉献,友爱,互助”的社团理念及有关服务精神。我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精心筹办了“公益在身边”的公益活动。
三、活动单位:
***学院***专业***班
四、活动时间:
未定
五、活动地点:
校园、孤儿院、养老院等需要社会关心的地方。
六、活动构成:
①热心公益,从我做起,严格要求自己;
②大力宣传做公益的精神,号召更多学生热心公益,积极加入活动中来;③去关爱残障儿童和孤寡老人,譬如去孤儿院或养老院
④帮助工作人员和要帮助的对象更好的沟通;
⑤活动结束后,由团支书负责起草活动总结报告,由团组织负责召开总结大会,并表彰先进班级
七、活动流程:
活动前十天,由团支书召开班委会全体干事会议,宣布活动相关事宜;
在活动前一个星期,由宣传委员在班内进行宣传;
由组织委员负责与其他班委会成员商榷合作事宜;
由各个班委会成员负责活动现场秩序;
由生活委员负责活动后的器材收拾及其登记。
八、活动预算:
给儿童带去的糖果、文具、衣物(可在班级上呼吁同学自愿捐助)等开销约为200元左右;
给老人带去一些日常用品、以及一些衣物等开销约为300元左右;
为防万一,准备一部分应急资金约为200元左右;
总经费在700元以内,经费可采取在全校募捐以及回收废品等途径来获得。
通讯部:黄宇虹
第四篇:致富不忘乡邻 立志报效家乡
致富不忘乡邻 立志报效家乡
致富不忘乡邻 立志报效家乡---记xx县xx乡青年企业家 xxxx
xxx,男,现年30岁,xx县花元乡魏庄村人,现任xx县东方农化有限公司总经理。从1992年到晋城化肥厂的打工开始,十余年来,xxx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自强不息的精神不断创造事业的辉煌,一步一个脚印,从一个打工者发展成为身兼几个企业的老板,他用实际行动实现了自身价值,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1992年,高中毕业后的xxx和其它有志青年一样抱着报效家乡的梦想到外面闯荡一番,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经人介绍,他来到了山西晋城化肥厂,进厂后他被安排到了装运车间,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初出校园的他感受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但这些并没有成为他实现梦想的阻力,工作之余,尚东方细心地捕捉每一次商机。当时,晋城化肥厂的产品主要销往河北。山东一带,对河南市场来说是一片空白,并且山西晋城化肥厂研制开发的大颗粒化肥肥效高、质量好,非常适合河南的土壤肥力结构和作物的生长需求,如果能打开河南市场,不但有利于企业的发展,而且也是锻炼自己的一次机会,尚东方开始了第一次化肥经营,但创业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宣传做的不够,再加上行动较晚,错过了最佳销售时机,第一次创业以失败告终,购进的化肥仅销售不到一半。但挫折没有压垮他,痛定思痛后,他认真总结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从加强宣传做起,提高山西晋城化肥的知名度,并创新销售方式,推出了先赊销,待作物收获后再付钱的销售方法,良好的信誉使优质高效的晋城化肥逐渐得到了广大农民的认可,迅速打开了销售局面。1997年,尚东方投资成立了山西晋城化肥厂驻民权销售站,正式成为山西晋城化肥厂驻xx的代理商。几年来,销售站在尚东方的带领下,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日益提高,产品销售范围涵盖了周边县市。
2003年,xxx又投资成立了尚氏炉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节能炉的研制生产与销售。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30人。
几年的创业经历积累了从商经验。2004年,全市唱响了招商引资戏,尚东方又一次找到了施展才华的舞台,优惠的政策、良好的投资环境激发着他创业的没激情,为了给家乡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有贡献,尚东方没有满足已有的成绩,他多次参加北京、郑州等地举办的经贸洽谈会,全力宣传家乡的投资政策和资源优势,从不放过每一次引资的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经多方协调,2004年3月,甘肃天水玉祥粮油总公司终于同意与其合作,在花元工业区投资2010万元建立一家面粉加工企业,双龙粉业有限公司投产后,日处理小麦600吨,年产值3000多万元,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几年的发展,xxx所创办的几家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对社会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共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150余人,然而早已脱贫致富的他,生活上非常俭朴,出差在外,住,不进高档宾馆,吃,不去高级饭店。但对社会公益事业,他总是乐于参于。每逢重大节日,他坚持慰问敬老院中的老人和贫困群众,几年来,仅慰问物资就达上万元。2002年,魏庄小学建教学楼时,他一次捐款1万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2003年防“非典”期间尚东方又拿出数千元购买温度计,消毒液等“防非典”物资捐献给“防非典”卡点,为全乡防治非典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xxx致富不忘乡邻,立志报效家乡,他以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诺言。
二00五年三月十一日第五篇:热心公益教案
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明白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处于困难时期我们应该勇于承担责任,维护国家的尊严。
2012年9月26我们丽水市举行了第三届道德模范典礼的颁奖仪式,老师带来了一段视频。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段视频。
看了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是的,我们秀山丽水,既是“养生福地”,更是“道德高地”。我们身边涌现出了一大批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先进典型,也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一人行善”带动“多人行善”的“道德群星”。他们积极参加着社会公益事业。板书(热心公益)
师:下面我们通过小蚂蚁的具体活动,来感受他们的大爱精神。
这张图片就是刚才视频中提到的为16岁的高二女孩范诗思募捐现场。据负责人介绍,那时这个部落刚刚成立,成员间不熟悉,所需要的设备全部由大家自愿提供。
蚂蚁在增加,爱心在延伸。随着蚂蚁队伍不断壮大,蚂蚁的爱心也传播到龙泉各地甚至遥远的云南。这是蚂蚁们在云南文山县的助学活动。
这张图片同学们应该很熟悉,这是我们身边的同学参加的助学义卖活动。教师提问:
如果你是蚂蚁部落的成员,当你参加了这些活动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收获? 如果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当别人伸出援助之手,你又会有什么感受?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进行总结:是的,当我们遇到困难,别人伸出援助之手。我们会感觉到自己不会那么的孤单,我们感觉到了人世间的温暖。
当我们参加社会公益事业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又在帮助别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板书(服务社会)
学生齐读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意义。
师:看到蚂蚁部落的行动,你们想不想参与到志愿者行动中来呢?当你觉得一个人的力量很微薄时我们就以班级为单位设计一次志愿者活动。
同学讨论并汇报总结。
师:同学们设计的方案都很不错,回去后班委可以进行筛选。选取一个你们感兴趣又比较容易试试的方案,进行补充完善,做成具体的方案。班委带头,全班同学积极参加到社会公益事业中,这也是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结束语:我们的每一次活动都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我们的每一个倡议将会得到众多的积极响应。我们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
大家有感情朗读:涓滴之水成海洋,颗颗爱心变希望。你帮,我帮,大家帮;送出一份爱心,收获明媚阳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献出一份爱,世界将更美好。用心点燃希望,用爱撒播人间。种下一棵树,收获一片绿阴;献出一份爱心,托起一份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