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范县天灌米业与台湾农会合作情况汇报
范县天灌米业与台湾农会合作情况汇报
县委县政府领导:
为进一步巩固天灌米业在全县的农业龙头地位,促进我县水稻生产产业化发展,我公司积极与台湾桃园农会合作,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深加工工艺,实施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现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范县大米批发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2000年,范县大米批发交易市场成立,占地(李马桥村土地)116.6亩,土地租金小麦年1600斤/每亩,按市场作价由县政府支付。该交易市场以范县天冠米业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运营,但“天冠”商标被南阳市注册,再加上无生产许可证、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等因素,经营4年,致使企业亏损严重。2004年县政府下决心对该企业进行整改,将其更名为范县天灌米业有限公司,并投资400万元新上日本佐竹生产线,公司由县粮食局负责经营管理。经过几年运作,状况不佳,持续亏损,一直处于半停产状态。2009年县政府决定把天灌米业租赁出去,同年4月,范县丰田农资公司承租,年上交粮食局租金30万元。
目前,改制后的天灌米业,通过实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拓展销售渠道,经营状况良好,天灌大米品牌效应逐步显现,产品销量日益提升,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获得了有机产品认证、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全国农产品博览会金奖、河南省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河南省放心大米、-1-
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等10多项荣誉。2010年10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中央电视台《聚焦三农栏目》对天灌大米进行了专题报道。
二、天灌米业大力招引台资1.77亿元,与台湾桃园农会合作,今年建设以下项目:
1、投资8000万元在陈庄乡胡屯村周边(即濮台路——陈庄乡路西一带)流转土地3000-5000亩,建设水稻科技示范园,主要是研究开发日本月光米、泰国茉莉香米和台湾芋头香米改良种植,以及水稻绿色、无公害和有机栽培,以提高范县大米的品质、产量和效益。该示范园与台湾桃园农会马捷峰、范阳福先生合作,引进先进水稻生产技术和机械,从整平土地、育秧、插秧,到收割、烘干和入仓全程机械化,保证稻谷干净,不接触地面。该项目投产后,我县农业将提前30年,进入农业发达国家的行列。
2、投资2600万元改良工艺流程扩大再生产。原大米生产线已有8年使用年限,部分设备老化,生产流程落后,决定从台湾引进先进的水稻深加工设备,改良生产工艺流程,新上年产8万吨生产线。
3、投资1800万元新建米糠加工食用油项目。利用台湾工艺和技术,每50公斤米糠可生产6-7公斤米糠油,使公司的副产品得到有效利用,附加值可增加6倍。
4、投资1600万元新建稻壳加工饲料项目,目前每市斤稻壳价格0.15元,通过深加工后,每市斤可卖到2元。
5、投资2200万元新建米胚粉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综合利
用大米加工的副产品,深加工成米胚粉,变废为宝,附加值可增加8倍。
6、投资1500万元新建碎米加工台湾配方米酒项目,该项目投产后,年产2000吨米酒,市场前景广阔。
以上项目实施后,可解决300个劳动力就业问题,销售额达到
4.5亿元,年上缴利税2000万元。
三、亟需政府支持事项
根据台商合作条件,亟需县政府给予协调支持:
1、建设水稻高科技示范园第一年工作量大,地租高,投资大,建议县政府每亩给予补贴300元。
2、恳请县政府协调,由粮食局等相关部门负责对厂区内国有资产,以及5家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的大米加工小作坊进行价值评估,根据评估价格由公司分期付款进行收购。
3、目前天灌米业总占地面积是180亩,台商要求一次征清,以利于企业稳定持续发展,杜绝后遗症,从此县政府不再承担农民的地租。
4、“天灌”品牌方面。将“天灌”品牌及相关的所有知识产权划归天灌米业公司所有,以利于企业做大做强,真正发挥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目前台商资金准备工作就绪,部分生产机械已从台湾进口到位,急需县领导给予协调,能够尽快投入生产运行。争取早日见效。
第二篇:天豫薯业技能培训汇报A
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施情况的
汇
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的参加河南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现场会,并在会上发言,我感到非常自豪。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把天豫薯业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们河南天豫薯业股份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红薯产业的良种繁育、种植推广、精深加工和出口创汇型的全产业链企业。目前,公司拥有资产总额8.1亿元,固定资产2.2亿元,现有员工760人。主导产品有红薯淀粉、粉条、粉丝、红薯全粉及系列休闲食品等。设计规模年加工红薯淀粉5万吨,粉条、粉丝4万吨,红薯全粉2万吨。产品销售以出口为主,主要销往韩国、日本、新加坡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辐射全国20个省市200多个大中城市,设立总代、商超、卖场、便民店等销售网点1700多个。外销占比基本达到60%,内销占比为40%。2014年完成销售收入5.6亿元,实现净利润8876万元。目前,公司的企业规模、加工能力、产品质量、出口创汇和综合效益,均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
随着公司的成长与发展,企业规模也在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先后全资创建了南昌天豫食品、漯河农鑫食品,郑州天轩商贸、韩国首尔的天浩株式会社四家子公司。在原材料保障上,公司因地制宜,发展有3000亩的优质脱毒红薯良种繁育基地,3万亩标准化红薯示范基地,12万亩订单红薯种植基地等。
天豫薯业近年来,曾先后被评为“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企业”,“全面质量管理达标企业”,“河南省高成长型民营企业”,“河南省50家食品工业高成长性企业”。天豫薯业创建的红薯基地,先后被授予“国家优质脱毒红薯农业标准化种植示范区”、“河南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河南省 “无公害红薯生产基地”、“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河南省绿色企业”“河南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天豫牌红薯淀粉及粉条产品,也先后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博览会金奖,中国绿色产品、有机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荣誉称号。
二、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情况
天豫薯业多年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企业增收、农民增效、产业发展,积极推进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重点把提升农户的种植技能和提高员工的业务水平作为公司持续发展的着力点和立足点,不断强化技能培训工作。2014以来,我公司共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20余期,累计培训各类学员7000余人次;制作红薯种植技术光盘2000张,发放种植技术宣传册2万册,培育种植大户300多户,辐射带动红薯种植户达3万多户。同时结合公司的业务技能培训和高端人才培养,公司现已拥有高级工职称人员 名,中级工 名,初级工 名。科技创新方面,我公司共获得技术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专利13项,外观设计专利23项;我们自主研发的“高纯度红薯淀粉除杂新工艺”等4个成果转化项目,均通过技术成果鉴定,有一项研发成果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具体做法:
(一)加强对技能振兴工程的领导,努力提高师资水平
为实现全民技能振兴工程与公司持续发展高度融合,多年来,我们结合公司实际,及时理清思路,成立了由公司总经理任组长,人事、生产、品控和研发中心的负责人为成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领导组,定期召开会议,明确工作责任,选定师资力量,划定培训范围。为强化培训设施,提升师资水平,公司根据自身实际需要,在人社局的指导下,于2010年成立了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完善了教学设施,并聘请了国家甘薯产业体系和河南农大、河南工大的技术专家7人任技术指导,在内部选聘了16名精于操作经验、并能讲得出理论的业务技术骨干任兼职教师,并按公司培训大纲,轮流组织技术骨干到科研院所和大专院学习深造,不断提高兼职培训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开展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师资技能培训,不仅解决了培训师资问题,而且为公司基地的标准化种植和员工业务素质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红薯种植户的技能培训
为确保企业加工有充足的原材料资源,多年来,我们从抓基地建设入手,重点围绕红薯种植的优质、高产、高效和提高农户收入,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种植技能培训。
一是利用电视媒体,开辟技术讲座。2013年以来,我公司在郸城县电视台专门设立“农业天地”栏目,聘请有关专家在红薯育苗、扶垄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不同季节时令,每天播放20分钟的电视讲座,指导农民进行标准化种植。
二是发放种植光盘和技术资料。为确保标准化种植全面普及,我们将红薯的规范化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要点,印制成“脱毒红薯生产技术规程”和配套技术光盘,发放每户一册、每村一盘。红薯种植前,组织技术人员,带着多媒体设备,分组到各村进行技术培训。
三是采取集中种植培训,在红薯的种植、扶垄、施肥、田间管理到收获期间,我们根据不同时令季节,与乡镇和行政村结合组织农户,定期请专家开展分片集中培训和到公司农民工技能培训学校培训。
四是把课堂设在田间地头,组织观摩培训。为增加种植大户的对标准化种植的感官认知,适时邀请科研院所的专家,亲临田间地头,现场指导,进行技术对接。
通过对农民种植户的技能培训,既为我公司生产加工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又确保了红薯种植户的增产增收,真正使广大农户在科学种田中尝到了甜头。
(三)强化公司内部培训,提升员工业务技能
多年来,公司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每年都制定有公司员工培训计划,结合企业实际,重点围绕生产工艺、作业指导书、业务流程、机电一体化、焊工、数控、计算机、财会管理等专业,先后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观摩培训和现场实际操作培训等,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为把培训计划落到实处,公司制定了《员工培训制度》、《培训方案》,将培训考核与工资奖惩挂钩,使每次培训有教案、有考核、有评价。同时我们还与国内知名的培训机构“世华”培训集团签订了培训合作协议,定期对我公司员工开展内训。重点提升一线员工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操作能力、掌握新技能和安全生产能力。通过内部培训,把课堂设在车间,这种培训模式,学员理论领会深,技能掌握快,既降低了培训成本,又保证了培训效果,同时满足了企业用工需求,确保了员工业务素质不断得到提升。
三、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的效果:
实施全民技能振兴工程项目以来,公司的基地发展有了快速提升。农民种植红薯的技能有了显著提高,农民种植红薯的热情也非常高涨。截至目前,我公司共流转土地3.8万亩,发展订单种植面积达15万亩。辐射带动周边近30万亩红薯的种植。红薯单产由原来的亩均3500斤提高到了亩均5500斤,仅此每年可为红薯种植户带来新增收入1.8亿元。
通过职工内部的不同形式的岗位培训,员工的工艺把控、机械操作、科技研发能力显著增强。现在天豫不仅率先建成全国第一条饼形粉条生产线,还先后建成了国内最先进全自动粉条集成生产线5条、全自动淀粉生产线一条、红薯全粉生产线一条。天豫薯业还建起了“河南省薯类淀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周口市红薯深加工技术研究中心”,参与制定了我国红薯淀粉、红薯粉条的行业标准。天豫薯业凭借自身实力成为国内同行业领军企业。
2015年7月14日
第三篇:天翼舞蹈与幼儿园合作协议
张宝庄幼儿园·天翼舞蹈
合作
协
议
山亭张宝庄幼儿园
山亭天翼舞蹈艺术培训中心
二零一五年三月
张宝庄幼儿园·天翼舞蹈合作协议
甲方:山亭张宝庄幼儿园(签字 盖章)
乙方:山亭天翼舞蹈艺术培训中心(签字 盖章)
为切实维护双方权益,认真履行双方的义务,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少儿舞蹈培训合作事宜达成如下协议,双方共同遵守:
1、甲方提供舞蹈房设施配备(把杆、镜子、音响、练功防护垫)并承担房租、水、电等费用,乙方负责少儿舞蹈培训的教学任务,舞蹈教师配备,教师工资的发放及幼儿园汇报演出节目编排,舞蹈演出服装友情提供。
2、由甲方负责收取学生培训费并保管,每季度与乙方结算一次,由甲方一次性支付给乙方;甲乙双方按招收学生人数进行分成:(10人以下含10人,学费的三七分成即甲方30%,乙方70%;11人至20人含20人,学费的四六分成即甲方40%,乙方60%;21人以上(含21)学费五五分成即甲方50%,乙方50%。)
3、甲乙双方为了更好的吸引招生,推出优惠活动,所赠送的舞蹈用品(练功服、扇子、舞蹈鞋、舞蹈包、手绢等)成本价费用,双方均分承担。
4、乙方以“天翼舞蹈入驻”的形式加入到甲方到张宝庄幼儿园。舞蹈服装、舞蹈包等均冠以“天翼舞蹈”的名义。学生所需舞蹈用品,由乙方提供,所需费用由乙方向学生自行收取。
5、甲方举行“三〃
八、五〃
一、六〃
一、元旦、校庆”等庆祝活动,应提前一月告知乙方,以便乙方更好的编排节目,准备演出服装。
6、甲方因放假或其他临时性活动,不能按正常情况进行上课,应及时告知乙方,甲乙双方再与商议具体补课时间;乙方应全身心投入教学并有计划进行教学活动,不得无故违约、旷课或迟到,如乙方因临时性事务不能如期上课,应提前及时与甲方对接沟通,并商议好具体补课时间。
7、甲方负责把学生名单及家长的联系方式报给乙方,以便乙方与家长进行联系沟通。课前,学生有甲方的各班主任老师安全护送到舞蹈教室;课后,由各班主任老师安全领回。
8、甲乙双方都必须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甲方有权监督乙方所派的教师,出现问题时甲方应及时告知乙方。
9、本合同一式二份,双方各执一份,自签字之日起生效。
甲方:(签字 盖章)
乙方:(签字 盖章)
年 月 日
第四篇: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金融合作现状与趋势分析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金融合作现状与趋势分析
两岸金融合作交流的历史已久,海峡西岸经济区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与台湾进行金融交流与合作,是全国最早开展对台金融业务的地区之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台货币兑换、银行业务合作、贸易结算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全国呈先行发展的趋势。
(一)两岸货币通兑方面
2001年,两岸通汇改变过去了以往汇款和贸易结算均采用经第三地银行转汇的间接通汇局面,实现局部的直接通汇。两岸货币直接双向兑换也有了较快
(二)两岸互设金融机构
两岸互设金融机构呈现单向开放的局面。大陆于2003年就批准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与香港工银亚洲四家银行赴我国台湾地区设立办事处,始终未获实质性进展。我国台湾地区已有2家台资银行在大陆设立并营业,2家合资寿险公司和1家台资产险公司设立并运营,1家合资寿险公司获批筹建,7家银行、14家证券公司和14家保险公司在大陆设立代表处。2008年11月,台湾富邦金控通过其子公司香港富邦银行收购厦门商业银行20%的股份,成为第一家在大陆营业的台湾地区银行。
(三)金融机构业务合作方面
两岸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合作取得了一些突破,主要有: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分别与台湾中国信托商业银行等四家台资银行签署谅解备忘录,为四家银行的内地台商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祖国大陆的工行、建行、交行、中信和台湾地区多家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两岸快速汇款业务;民生银行与台商远东集团联合发行百货联名信用卡等。
(四)资本市场开放方面
两岸正在逐步相百开放各自的咨本市场。
(五)两岸直接投、融资
两岸投资呈现不对称发展态势,基本上还处于单向或有限的双向状态,一直呈现“只有台商到大陆投资而大陆企业不能赴台投资的单向投资格局”。2008年12月24日,在两岸实现“大三通”后,大陆官方首次出台政策,鼓励大陆企业积极稳妥地赴台湾地区投资。可以预见,两岸将实现双向投资,而且国家开发银行表示愿意支持岛内基础设施建设,参与“爱台十二项建设”。
为解决在大陆的台资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开发银行在原有专项融资支持台资企业300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承诺在2006--2010年向在大陆投资的台资企业提供300亿元人民币额度贷款,考虑将重点支持一批大陆台资中小企业,帮助其实现转型升级;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也决定在今后2~3年内各自为大陆台资企业包括中小企业安排500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一、两岸金融市场开放不对等,交流合作有来无往
目前,大陆对台湾地区金融业务全面开放,而台湾当局对大陆金融机构进入台湾市场基本上采取限制的做法。台湾金融机构可以在大陆设立分支机构,办理银行、证券和保险等业务。台湾方面在入世后,于2003年10月修订
第五篇:在某市与台湾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在*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各位来宾、朋友们: 今天,我们来到温和优雅的**市,与**两地政商界的朋友们,一起出席*合作论坛,感到非常高兴。在这里,我代表**,介绍一下&**的有关情况。
**与台湾的经贸、技术、文化沟通日益增多,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在合作交流中两地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台资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有台资企业达到**家,其中不乏**公司投资的**等一批明星企业。今天,**即将与**中心签署产业合作框架协议,创建两地产业合作平台,*台两地的交流与合作将更加紧密、更为广泛。我们将秉持“突出特色、务实合作、互利双赢”的理念,努力打造宽松的营商环境,竭诚为来*发展的台湾朋友提供优质服务,进一步推动*台两地实业界的合作,为促进两岸共同发展、造福两岸人民做出积极的努力。我们真诚地邀请各位朋友多到**考察访问,深度体验**的秀美风光、淳朴民风
—1—
和发展活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交流合作,携手共创美好未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