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1.2分橘子北师大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1.2分橘子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第二课时分橘子教学设计

课题

分橘子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一年级

学习

目标

1.结合“分橘子”情景,进一步探索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3.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体会除法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发展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

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

难点

会判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位数,并会用除法竖式正确地计算。熟练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1、填一填,说一说。

(1)60里有()个十;

(2)42里有()个十和()个一;

(3)80里有()个十;

(4)83里有()个十和()个一。

2、口算。

二、揭示课题

1、悟空、八戒和沙僧摘到了一些橘子,八戒馋得直流口水,拿起一个就要吃,悟空连忙制止他说:“应该先平均分,然后自己吃自己的那一份。”每人能分到多少个橘子呢?他们3人一时不知该怎么分,我们大家能帮他们分一分吗?

小组内开火车

复习导入中的两道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旧知,也为下面新手中理解算理做了铺垫;同时通过故事情节引入让学生更有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一、探究算法

1、分一分,算一算。

(1)要知道他们3人每人能分到多少个,应该怎样列式?

(2)小组交流(限时5分钟)

①先每人分

1捆,还剩1捆8根;

②1

根,共

18根,分给

个人,每人6根;

每人分得16根。

④可以用算式分步表示。

(3)引导学生用小棒代替橘子分一分,并用简单的算式表达分的过程。

思考:先分哪部分,再分哪部分?4捆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1捆,还剩下1捆怎么办?

板书分的过程:

30÷3=10

18÷3=6

10+6=162、算法分析

第一步:把48分成30和18;

第二步:先用30除以3得10,30÷3=10;

第三步:再用18除以3得6,18÷3=6;

第四步:把两次除的商相加,10+6=16。

3、引导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思考:刚才的分物过程用竖式该怎样表示呢?

明确:

(1)先分4捆,把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还剩1个十。在十位上

商1。

(2)先分4捆,把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个十,还剩1个十。在十位上

商1。

(3)每人共分到16个。

课件出示计算过程:

二、明确算理

1、出示算式:

2、同桌交流(限时5分钟)

提出要求:

想一想:为什么除法要从高位算起呢?

说一说:你想怎样计算?

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

3、出示竖式计算过程,集体交流:

4、想一想:怎样计算十位不能整除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小结: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

(2)要注意数位对齐;

(3)如果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一位数。

指名说一说。

小组交流。

学生交流。

摆一摆,算一算。

摆一摆。

指名回答。

学生摆一摆,算一算。

通过相应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于新知识产生求知欲,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可以有效的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

通过动手操作分一分,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算理,为后面进行除法竖式的计算打好基础。

重视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

指导学生完成每一步的计算,既能明确算理,又能正确计算,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先巩固计算,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思考除法从高位计算的意义。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练习

1、用竖式计算。

95÷5

74÷2

55÷22、比较大小(填“<”、“>”、“=”)。

3、毛毛带55元,能买几支钢笔?还剩几元?如果全部买圆规呢?

4、拓展提高。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适当引导,学生尝试。

独立完成。

集体交流

练习注重了趣味性和多样性,让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注重学生对算法、算理的理解。

开放性的练习提升了学生的思维。

课堂小结

这节课的知识你都学会了吗?怎样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

方法一:口算

方法二:用竖式计算

小结: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

2、如果用十位上的数除以一位数有余数,就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除以一位数。

学生自由说。

板书

分橘子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