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加强检验与临床协作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检验与临床协作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第一篇:加强检验与临床协作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检验与临床协作全面提高医疗质量

[关键词] 加强检验;提高;医疗质量

Improving Iatric Quality Roundly through Reinforcing Checkout and Clinic Cooperation

Key words:Reinforce checkout;Improve;Iatric quality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以及循证医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广泛应用,检验学科已经从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检验科不再像人们传统常说的辅助科室,它与临床联系更加密切,正凭借全新的检验理念、现代化的检测技术及科学严谨的工作作风定格为临床医学的专业科室,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由于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非常多,包括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三个环节。临床医师在医疗过程中要获得患者体内客观而真实有价值的信息,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工作者必须加强有效的合作,认真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严格把关,最大限度的降低检验全过程中的误差,尽量减少各种影响因素,确实为临床提供科学、准确地诊疗依据。选择检验项目,满足临床需求

临床医师是患者诊疗方案的制订人,从临床实验项目的选择到检验结果的合理应用都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1]。如何合理选择检验项目,使其发挥临床最大的功效是每个医师必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要求医师在认识疾病的同时,有针对性地申请检验项目,尽量选择对某种疾病有特异性诊断的实验方法。同时还应对该检验的方法学原理、临床意义及干扰检验的生理、病理、药理等深入理解[3]。掌握检验结果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不同疗程都会有不同的变化,与检验人员一道共同探讨,选出最佳、合理、具有实用性的检验方法。通过临床长期实践、不断总结优化出对某种疾病最直接、最特异、最经济的项目及项目组合提供给临床[3]。切不可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无针对、无目的性的申请检验项目“大组合”。这样,既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又加重患者经济负担,而且过多的检验会提供一些不必要的信息,从而干扰诊断治疗。高度树立检验质量意识,确保医疗质量提高

临床检验技术水平能否提高,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整体医疗水平的发展。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作依据,临床诊疗工作就非常受限,所以,要保证良好的医疗质量就必须加强检验科建设,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加大投资和投入力度。而检验质量又是检验科生存的基础,质量得不到保证,再先进的仪器、方法也得不到信任[2],因此在检验科工作当中,要一切围绕质量这一核心,教育工作人员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质量是科室发展永久的主题,只有质量作保证,检验科才能得到临床认可,科室才有地位、有权威性。

2.1 认真做好分析前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的分析前程序就是从医师开出医嘱申请到检验分析开始这一环节。其中包括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到运送一系列过程。以上工作均由医师、护士来完成,其中某一环节处理不好,不符合规定和要求,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文献报道,临床反馈不满意的结果中,有80%的报告可溯源到质量的不合乎要求[3],而且,这一环节潜在因素多,很难控制,因此,需要广大临床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共同努力、共同配合、共同把关,多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掌握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是很多的,特别是患者的生活起居、饮食状况、生理状态、病理变化、治疗措施等。真正做到按要求正确采集标本,最大限度减少干扰因素,使送检的每份标本能符合要求;能真实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为标本的正常检测奠定可靠的基础。

2.2 分析中质量控制 临床医师、护士可以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但对于一份真实的标本,其结果的准确性则依赖于检验技术人员的质量控制[1]。标本采集是符合要求了,但检验科人员素质低、专业技能差、设备落后、管理跟不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检验质量要求,大大影响结果的可靠性,所以要获得准确的检验报告,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抓起。首先,提高检验人员的医德修养和业务技能,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所有检验人员必须持相应专业职称证书方可上岗;其次,用于检验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试剂耗材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尤其是精密仪器要指定专人维修、保养,定期进行仪器校准;第三,科室应成立质量管理组织,建立完整的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系统,按要求认真做好室内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室自己靶值,严格控制实验误差范围,积极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以此推动科室检验质量的稳步提高。

2.3 加强分析后质量保证 这是检验科工作的最后一个环节,当完成患者样本检测后就要出具检验报告。此时应认真做好结果审核发放工作,科室应指定具有高级职称资格或科负责人经认真审核后签发报告,并形成制度。如遇特殊标本或医师对检测结果有质疑时,及时与医师联系,必要时采取复检,从而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开展新业务,引进新技术

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离不开实验诊断水平的提高,这给检验科工作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要求检验科工作人员应有创新意识,不断了解国内、国外医学新动态,掌握新知识,大胆开展新技术。当今检验医学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如何使一项新的检验项目让临床接受,是检验科的责任[1]。科室应从实际出发,在准备开展新技术、引进新仪器的同时,应广泛征求临床科室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可行性论证。力争多开展一些既能指导临床诊疗又实用的新项目,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的交流

有文献报道,在整个标本检验过程当中,检验前所占的时间占全部时间的57.3%[3],而且,分析前的具体工作全部由医师和护士来完成,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和检验人员必须加强交流与协作,相互学习、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检验人员一方面要寻求机会向医护人员介绍医学检验方面的新知识、新技术、新项目及临床意义,多介绍正确采集标本的重要性、注意事项及影响因素,还应适时建议和帮助医师正确选择检验项目及合理分析使用检验结果,另一方面,还要多深入病房,及时把医护人员对检验科的意见建议带回检验科,便于及时发现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期得到整改。医学事业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临床和其他医技科的配合。多年实践表明,检验科是联系临床科最为密切的科室之一,检验科建设已成为衡量医院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有很多信息都来自检验科,并以此作为评价临床诊疗效果的重要标准之一,而检验科要谋求发展得到临床认可同样也离不开医护人员的大力配合,这就要求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检验人员都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一切从患者的利益出发,工作的中心全部围绕临床诊疗活动。要认真对待工作中每一个环节,积极协作,共同配合,从严把关,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人性化服务更好为广大患者服务,共同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前,郑磊,曾方银.加强临床实验室与临床交流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中华化检验医学杂志,202_,27:67?69.[2] 张美和,宋文琪.应重视检验与临床的交流[J].中华化检验医学杂志,202_,27:880.[3] 从玉隆.临床实验室分析前质量管理对策,202_,27:483?487.

第二篇: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_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标本容器错误率=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同期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血培养污染率=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抗凝标本凝集率=凝集的标本数/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同期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定义: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同期特定机构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定义: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实验室间比对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实验室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定义: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同期检验报告总数×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四、危急值通报率

定义:危急值是指除外检查仪器或试剂等技术原因出现的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必须立刻进行记录并第一时间报告给该患者主管医师的检验结果。危急值通报率是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危急值通报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情况,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五、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定义:危急值通报时间(从结果确认到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危急值通报及时率=危急值通报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是否及时,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第三篇: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_版)

附件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_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标本类型错误率=

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

同期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容器错误率=

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

同期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

同期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血培养污染率=

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抗凝标本凝集率=

凝集的标本数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

同期检验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定义: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室内质控项目

= 变异系数不合格率室内质控项目

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

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

同期特定机构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定义: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的合格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一、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定义: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实验室间比对率=

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实验室间比对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实验室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定义: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

同期检验报告总数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四、危急值通报率

定义:危急值是指除外检查仪器或试剂等技术原因出现的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必须立刻进行记录并第一时间报告给该患者主管医师的检验结果。危急值通报率是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危急值通报率=

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情况,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五、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定义:危急值通报时间(从结果确认到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危急值通报时间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

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

×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是否及时,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第四篇:(202_年版)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附件4

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202_年版)

一、标本类型错误率

定义:类型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类型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所采集标本的类型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标本类型符合要求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前提条件。

二、标本容器错误率

定义:采集容器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容器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用于采集标本的容器是否符合要求,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三、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定义:采集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数占同期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标本采集量错误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量是否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

指标。标本采集量不足或过多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四、血培养污染率

定义:污染的血培养标本数占同期血培养标本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血培养污染率= ×100% 意义:反映血培养过程是否操作正确,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五、抗凝标本凝集率

定义:凝集的标本数占同期需抗凝的标本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抗凝标本凝集率= ×100% 意义:反映标本采集过程抗凝剂是否正确使用的情况,是检验前的重要质量指标。

六、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检验前周转时间是指从标本采集到实验室接收标本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检验前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检验前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检验前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标本运送的及时性和效率,检验前周转时间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及时性的重要前提。

七、室内质控项目开展率 定义:开展室内质控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开展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室内质控进行内部质量监测的覆盖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八、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不合格率

定义: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高于要求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对室内质控项目变异系数有要求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结果精密度,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九、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

定义:参加室间质评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特定机构(国家、省级等)已开展的室间质评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进行外部质量监测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室间质评项目不合格率

定义:室间质评不合格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参加室间质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参加室间质评计划的合格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一、实验室间比对率(用于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

定义:执行实验室间比对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无室间质评计划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无室间质评计划的检验项目中实施实验室间比对的情况,是检验中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二、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

定义:实验室内周转时间是指从实验室收到标本到发送报告的时间(以分钟为单位)。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是指将实验室内周转时间由长到短排序后取其中位数。

计算公式: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1)/2, n 为奇数 实验室内周转时间中位数=(Xn/2+Xn/2+1)/2,n为偶数 注:n为检验标本数,X为实验室内周转时间。

意义:反映实验室工作效率,是实验室可控的检验中和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

定义:检验报告不正确是指实验室已发出的报告,其内容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包括结果不正确、患者信息不正确、标本信息不正确等。检验报告不正确率是指实验室发出的不正确检验报告数占同期检验报告总数的比例。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实验室检验报告正确性,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四、危急值通报率

定义:危急值是指除外检查仪器或试剂等技术原因出现的表明患者可能正处于生命危险的边缘状态,必须立刻进行记录并第一时间报告给该患者主管医师的检验结果。危急值通报率是指已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通报的危急值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情况,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十五、危急值通报及时率

定义:危急值通报时间(从结果确认到与临床医生交流的时间)符合规定时间的检验项目数占同期需要危急值通报的检验项目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100% 意义:反映危急值通报是否及时,是检验后的重要质量指标。

第五篇:临床检验

【抗凝剂原理适用范围】枸橼酸钠/EDTA盐/肝素①原理:与钙螯合/与钙螯合/加强AT-Ⅲ,阻止凝血酶形成,抑制血小板聚集②范围:血栓止血、血液保养液,(109mmol/L 1:9)ESR(106mmol/L 1:4)/多项血液检查尤其PLT,血细胞分析仪/多数检查项目③不适用范围:溶解度低/血栓与止血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 CBC 特别是WBC和DC。【显微法和血细胞分析仪】①显微镜法优点:设备简单、价低,适用于基层和分散就诊者。缺点:费时、重复性较差,准确性取决于操作者技术水平,误差散在。②血细胞分析仪法优点:操作简便,效率高,重复性好,适合于大批标本检测。缺点:仪器较贵,准确性取决于仪器的性能及工作状态。如质控差,成批误差。【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意义】1.减少:贫血。1)生理性①6个月-2岁婴幼儿(原料不足)②妊娠中、晚期(稀释)③老年人(功能减退);2)病理性①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障、白血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②原料缺乏:缺铁性贫血、巨幼贫③破坏增加:各种溶血性贫血④丢失过多:急、慢性失血。2.增多:1)生理:新生儿、高原生活、剧烈运动;男性比女性高。2)病理①相对:血液浓缩所致。剧烈呕吐、严重腹泻、大面积烧伤②绝对:慢性心肺疾病、真红。【HiCN)测定原理及注意事项】溶血 Hb(除SHb外)高铁氰化钾Hi+CN-HiCN(棕红色)特定条件下,ε=44L/(mmol·cm),直接计算。注意①分光光度计必须符合WHO标准。否则需用: HiCN参考液制作标准曲线or计算K值;带标准直接计算②优点:操作简便;结果稳定可靠;可测多种Hb(除SHb外);直接定值③致命弱点:剧毒④不能测SHb,对HbCO转化慢⑤脂血、高球蛋白、高白细胞、血小板增多可致Hb假性增高。质量控制①技术误差 稀释倍数准确,分光光度计经常校正②HiCN转化液棕色玻璃瓶保存,塑料容器会使CN—丢失。(文-齐液)③HiCN参考液是制备标准曲线、计算K值、校正仪器及其它测定方法的关键物质。注意参考品质量标准。【血细胞比容测定HCT】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比值。影响:RBC数量、大小。①温氏法:血浆残留量较高,标本量大¸耗时长目前已逐渐为微量法所取代②微量法(首选):残留血浆量较低,标本量小,简便、快捷。血细胞分析仪校正③血细胞分析仪测定:Hct = RBC ×MCV 避免血浆残留引起误差。注意:血浆渗透压异常,有误差。意义①与RBC相似②真红、输血及输液疗效观察指标③计算MCV和MCHC④血液流变学指标,增加表明血粘度增高。【MCV、MCH、MCHC】平均红细胞体积:Hct/RBC×1015(82~9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b/RBC×1012(27~3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Hb/Hct(320~360)MCV/MCH/MCHC①正常细胞性贫血:正正正,急性失血、急性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②大细胞性贫血:增增正,叶酸、VB12缺乏或吸收障碍③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减减正,慢性炎症、尿毒症④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减减减,铁缺乏、VB6缺乏、球蛋白生成障碍、慢性失血。【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未完全成熟的RBC(晚幼与成熟RBC),较大,含嗜碱性物质(核糖体和RNA),可被某些染料活体染成蓝色网状或颗粒状结构。评价骨髓造血功能。评价:1.显微镜①玻片法:涂片困难、染色时间短,结果不准。②试管法:染色时间可长,重复涂片,手工法推荐。③WHO推荐新亚甲蓝。④显微镜 简单、价廉,效率低,精密度低。ICSH推荐Miller窥盘。2.仪器 流式细胞仪法:测量细胞多、避免主观因素、方法易于标准化。可测Ret多个参数。缺点:晚幼红、幼稚白细胞、巨大血小板干扰。临床意义1.判断骨髓红系造血功能1)Ret增多:骨髓造血旺盛。①溶血性贫血↑↑②急性失血性贫血↑③缺铁贫和巨幼贫正常或轻度↑2)减少:骨髓造血功能低下绝对值<15×109/L再障诊断标准之一。2.作为贫血治疗的疗效观察指标①缺铁贫和巨幼贫治疗后,先Ret↑,后RBC及Hb逐渐升高。②溶血和失血性贫血治疗后:·Ret逐渐降低,得到控制;·持续高值,未控制或加重。网织红细胞生成指数(RPI)=(Ret%×100/Ret成熟天数)×(病人HCT/正常人HCT)。RPI>3,溶血性贫血或急性失血性贫血;RPI<1,骨髓增生低下红系成熟障碍致贫血。【影响血沉】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1)血浆因素:①增快: 纤维蛋白原、球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②减慢: 清蛋白、糖蛋白及卵磷脂2)红细胞因素①数量②形态。3)其它①血沉管位置②温度③感染④药物。【WBC临床意义】1.中性粒细胞(1)生理性增多①年龄:DC:N与L之间2次交叉(6~9天,4~5岁)②日间变化:下午较高③剧烈运动、激动、严寒、暴热④妊娠、分娩(2)病理性增多①急性感染:化脓性球菌②严重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严重烧伤、大手术后、心肌梗死、急性溶血③急性大出血:内脏破裂、宫外孕破裂④急性中毒:化学药物、代谢性中毒⑤恶性肿瘤⑥白血病(3)减少①某些感染:伤寒、副伤寒、流感②某些血液病:再障③慢性理化损伤:X射线、氯霉素④自身免疫性疾病:SLE⑤脾功能亢进。2.淋巴细胞(1)增多:婴幼儿期较成人高①绝对:病毒或细菌传染病,传染病恢复期,肾移植排异反应前期,急淋、慢淋,慢性感染②相对:再障、粒缺(2)减少:放射线、肾上腺皮质激素;N↑可导致L↓。3.单核细胞(1)增多:婴幼儿较成人稍高。①感染: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恢复期、肺结核②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瘤及MDS。4.嗜酸性粒细胞(1)增多①超敏反应性疾病②寄生虫病③皮肤病④血液病:如慢粒(2)减少①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②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嗜碱性粒细胞(1)增多:慢粒、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嗜多色性细胞polychromatic】稍大,属于未完全熟细胞。活体染色即网织红细胞,增多反映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增生性贫血。【染色质小体】紫红色圆形小体,位于成熟或晚幼红细胞胞质中,核残余物。溶贫、巨贫、脾切除及红白血病。【有核细胞】正常成人外周血无。增生性贫血,尤其溶贫。也可见于红白血病、髓外造血、骨髓纤维化。【核左移】外周血液的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或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细胞,甚至早幼粒细胞的现象,常伴中毒颗粒等毒性变化。急性化脓性感染。【异型淋巴细胞】在病毒、原虫、感染,药物反应,结蹄组织疾病,应激状态或过敏等因素刺激下,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形态上的变化,变现为胞体增大,胞质增多,嗜碱性增强、细胞核母细胞变化。分:Ⅰ型(空泡型):Ⅱ型(不规则型):Ⅲ型(幼稚型):一般病毒感染<5%,传单>10%。【RDW(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表示。意义①贫血形态学分类(RDW/MCV)②诊断缺铁贫。小细胞低色素贫血、RDW正常则缺铁贫可能不大③缺铁与轻型地贫:小细胞低色素,前RDW升高,后正常。【仪器性能评价】①空白检出限:本底②分析测量区间(AMI):稀释效果,线性范围③检测下限与定量检测下限④精密度:分批内、批间及总精密度。标本老化⑤携带污染率:(l1-l3)/(h3-l3)·100%⑥准确性:与真值一致性。参考方法(校准品测)⑦对异常标本和干扰物灵敏度⑧可比性:与常规方法测定结果比较⑨白细胞分类:重复性、准确性。【病理因素影响】①高球蛋白血症、血栓性疾病存在冷纤维蛋白使血中非晶体物聚集,致使WBC、PLT增加②低色素性贫血、某些肝病RBC溶血不全影响Hb测定、WBC增加③高脂血症致Hb增加④有核红细胞、WBC过高影响。【出血时间测定BT】将皮肤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影响:1.血小板数量和质量2.血管壁完整性。方法①出血时间测定器法(TBT首选)伤口长度和深度固定,结果准确、敏感、重复性好。病人不易接受。高度怀疑血管因素异常时才做。②Ivy法:长度和深度难于控制,可靠性较差,淘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TT)】(延长10s以上)1.内凝筛选。2.延长①Ⅷ、Ⅸ和Ⅺ减低,能检出Ⅷ:小于25%的轻型血友病②Ⅰ、Ⅱ、V、X严重缺乏,如肝病,维生素K缺乏③抗凝物质:口服抗凝剂、血循环中存在病理性抗凝物质④纤溶活性增强。3.缩短①高凝状态,DIC高凝期②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病变,深静脉血栓。4.监测肝素治疗。【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超过正常3s)(外凝)。意义1.延长①先天性凝血因子I、Ⅱ、Ⅴ、Ⅶ、Ⅹ缺乏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严重肝病、维生素K缺乏纤溶亢进、DIC晚期③血中抗凝物质增加,口服抗凝剂、肝素。2.缩短DIC早期,心肌梗死、脑血栓形成。3.INR(国际标准化比值)监测口服抗凝药首选。质控1.采血顺利,避免溶血、凝固,抗凝剂比例准确。2.及时离心,务必除去血小板。3.2h内测定,4℃不超过4h。4.组织凝血活酶试剂ISI值以1.0~1.5为宜。5.37±1℃。6.双份PT相差<5%,否重做。【血浆凝血酶时间测定(TT)】在待检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溶液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共同途径、抗凝或纤溶亢进。超过3s。意义:循环抗凝物质检查1.延长①肝素或肝素类抗凝物质存在②低(无)Fg血症、异常Fg病、FDP增多。2.TT缩短标本中有微小凝块。3.链激酶、尿激酶作溶栓治疗的监护指标。【尿标本采集】患者准备1.一般要求①清洁标本采集部位;②新鲜尿、避免污染;③明确标记。2.特殊要求①采集清洁尿(中段尿、导尿标本等)②婴幼儿尿(消毒会阴部,塑料采集袋)。容器准备:1.惰性材料2.规格:容积>50ml,开口直径>4cm,平底(一次性尿杯)3.干燥洁净4.带密封口装置5.特殊容器。①尿三杯试验:适于泌尿系统疾病初步定位(出血、炎症)。第三杯:膀胱三角区、颈部、后尿道;第一杯:尿道或膀胱颈;三杯:膀胱颈以上部位。【检测后标本处理】①消毒后向下水道排放:检验后标本用过氧乙酸(10g/L)或漂白粉(30-50g/L)②交环卫部门处理③容器消毒回收:次氯酸钠(10g/L)浸泡2h④消毒后烧毁:耗材。【尿液标本保存】1.低温冷藏:2℃-8 ℃,6h内,有形成分保存。2.冰冻:-20℃--70℃,离心,除去有形成分,冰冻上清液(化学成分)。3.化学防腐①甲醛: 浓度400g/L,用量5ml/L, 有形成分形态固定②甲苯: 用量5-20ml/L,尿化学成分定性或定量③麝香草酚:用量<1g/L,有形成分镜检、尿浓缩T.B、化学成分④浓盐酸:用量5-10ml/L,化学成分(激素)定量⑤其他:冰乙酸: 儿茶酚胺、雌激素等;戊二醛: 尿沉淀物;碳酸钠: 卟啉尿、尿胆原 【血红蛋白尿hemoglobinuria】尿液游离Hb>0.3mg/L,而镜下未见完整RBC,外观为棕色或酱油色, OBT(+)。见于血管内溶血,蚕豆病、输血反应。【肌红蛋白尿(myoglobinuria)】尿中含Mb,外观呈暗红色,OBT(+)。肌肉组织广泛损伤、变性,如急性心梗等。硫酸铵溶液或单抗。【Hb尿与血尿】①上清液:红色/无色②OBT(上清):强阳/阴,弱阳③尿蛋白定性(上清):阳性/阴,弱阳④沉渣镜检:RBC碎片,无/RBC完整。【胆红素尿bilirubinuria】大量结合胆红素,呈深黄色,振荡后泡沫呈黄色。阻塞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乳糜尿chyluria】深部淋巴管阻塞或泌尿系淋巴管破裂后乳糜液溢入尿中,尿液乳白色混浊。寄生虫(丝虫)或非寄生虫(结核、肿瘤、创伤、手术等)。【尿比密SG】尿液在4℃时与同体积纯水质量之比,是尿中所含溶质浓度的指标,可粗略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评价①比重计法:需校正;操作繁、标本量大、影响(温度,蛋白,葡萄糖)②折射仪法:标准化,标本少,自动温度补偿;需校正蛋白、葡萄糖,标准参考方法③试带法: 简便,但干扰多,测定范围窄,精密度差,过筛试验④称重法⑤超声波法。【尿渗量(Osm)】尿渗透浓度简,指尿中具有渗透活性的全部溶质微粒总数量,只与溶质颗粒数目有关;与粒子种类、大小、电荷无关。精确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蛋白尿】尿蛋白排出量>150mg/24h或浓度>100mg/L(小儿>4mg/m2/h)或尿蛋白定性(+)评价①试带:简便,快速;影响因素多,仅A敏感;筛查②加热醋酸: 准确,A、G均敏感;灵敏度低, 操作繁③磺基水杨酸:简便,灵敏度高,多种蛋白均反应;确诊实验④SSA比浊法: 线性范围窄,影响多,欠准确⑤双缩脲比色: 对A/G均敏感;灵敏度较低,操作繁⑥丽春红S染料结合: 灵敏度很高,对A/G均敏感,线性范围宽,干扰少;操作繁⑦免疫法及电泳:灵敏、特异,前景好。干扰①pH:>9.0 或<3.0手工定性假(-)②离子强度:过低则加热乙酸法假(-)③药物:青霉素致磺柳酸假+,试带假-④标本量及反应时间⑤标本污染:如分泌物致假+。1.肾小球性:原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肾病综合征和继发性肾小球损害性疾病如糖尿病。A.选择性:肾病综合征。B.非选择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或继发性如DM肾炎。2.肾小管: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 中毒,肾移植后排斥反应。3.混合性: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后期、全身性疾病:糖尿病肾病4.溢出性:本周氏: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急性白血病(溶菌酶),胰腺炎(淀粉酶)。5.组织性:肾小管炎症、中毒。【糖尿】血糖浓度>8.88mmol/L(肾糖阈)或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下降,尿糖定性试验(+)尿液。肾血流量、肾糖阈 肾糖阈。1.定性①班氏糖定性:利用葡萄糖还原性将硫酸铜还原;②试带: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GOD-POD);③薄层层析:计算比移值(Rf).2.定量①葡萄糖氧化酶(GOD):同血糖测定, 先以班氏定性,再稀释至3g/L以下。②薄层层析: 斑点面积或颜色深浅计算。评价①班氏糖定性: 简便,灵敏,特异性差,有假+(VitC)②试带:特异、灵敏,简便快速,有假-③薄层层析: 确证糖种类,科研用。④GOD法定量:灵敏、特异,抗VitC干扰;用于治疗监测及用药调整。质控①标本新鲜②容器清洁、无污染,试带保存③干扰因素:VitC(煮沸),尿蛋白(加热)④检测中: 规范操作;⑤检测后:报告审核,联系临床。【尿酮体】①亚硝基铁氢化钠紫红色。Lange、改良Rothera、试带。②Gerhardt法:乙酰乙酸与高铁离子(FeCl3)螯合形成酒红色乙酰乙酸铁。评价①Lange法:各种亚硝基铁氢化钠法试剂和操作差异,灵敏度和特异性不同②试带法: 最常用筛检法,敏感、方便、快速;③Gerhardt法:仅测乙酰乙酸,标本久置则阳性↓。【尿胆红素bilirubin】①重氮法:强酸介质中,Bil与重氮盐偶联反应,产生红色偶氮化合物②氧化法:AHarrison法: 以钡盐吸附胆红素并浓缩,酸性三氯化铁氧化胆红素为胆绿素呈现绿色;ASmith碘环法:碘氧化胆红素呈绿色环。评价①试带法:灵敏度较低,简便、快速,多假(+)或假(-),筛检。②Harrison法:灵敏、准确,为确证试验;操作较繁,假+(水杨酸等)。③Smith碘环法:简单,灵敏度低。质控①标本:新鲜、棕色容器避光保存(氧化);②检测中:规范操作,试剂量准确;室内质控;③检测后:分析药物干扰;试带法结果可疑时,氧化法(Harrison法)验证。【尿胆原(urobilinogen)】①改良Ehrlich法:Uro在酸性条件下与对二氨基苯甲醛生成樱红色化合物.②试带法: Ehrlich醛反应或Uro与重氮盐偶联反应。评价①改良Ehrlich法:定性或定量, 简便, 但需先除去Bil,内源色素、药物影响(紫胆原、维C等);②试带法:简便,各种试带灵敏度不同,用于筛检,但不适合Uro减少患者。质控①标本收集:新鲜;提高检出率(餐后尿)。②检测中:碱化尿液需调回弱酸性;Ehrlich反应可以氯仿抽提Uro;规范操作,准时判读。③检测后: 正确分析药物影响,假(+)或假(-)。【尿血红蛋白】①湿化学: Hb亚铁血红素→催化过氧化氢作为电子受体使色原氧化呈色。②试带法:与化学法类似。③免疫:胶体金标记抗人Hb单克隆抗体。评价①湿化学:试剂不稳定,特异性较低,有假+/-。②试带:简便、快速,筛检;与游离Hb及RBC均反应;有假+③免疫:简便、特异、灵敏;抗原过剩则假阴性(带现象)。质控①容器、试剂,破坏尿中过氧化物酶(煮沸)。②免疫法,防抗原过剩(稀释)。③检测中质控;检测后分析审核。临床意义:血管内溶血、隐匿性肾炎等。用药、血尿、用药、血尿、Mb尿。【离心尿镜检法】取混匀新鲜尿10ml于刻度离心管→离心400g×5min →留沉渣约0.2ml,混匀→取20ul于载玻片,加盖片镜检:LPF,管型,20个视野→HPF,细胞,10个视野;结晶观察分布范围 【尿沉渣质控】检验前①标本要求:晨尿;及时分析,不加防腐剂,非冷藏放置2h以内;避免污染②器材标准化③.制定规范标准化操作程序④室内、室间质评:有形成分质控物。检验中①标准化操作②离心:有盖水平式离心机,机内温度15-25℃;标本量10ml,带刻度离心管,RCF400g, 时间5min③制作涂片或充计数板:留沉渣0.2ml,盖玻片18×18mm④镜检方法:湿片法,细胞10个高倍视野,管型20个低倍视野;计数板法计算1μl浓度⑤鉴别有形成分形态。检验后①综合分析结果(镜检/试带法)②报告单核对临床资料③结果及时反馈④检查结果备份、记录,回顾性分析。【管型(cast)】蛋白质、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而成圆柱状小体,在尿沉渣中提示肾脏实质性损害。基本形态:圆柱形、两端钝圆,两边平行。形成条件:①白蛋白或T-H蛋白 基质②浓缩和酸化 沉淀蛋白质③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足够时间。1.透明: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恶性高血压。2.细胞:红细胞:急性肾小球肾炎、肾梗死。B.白细胞:急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C.肾上皮细胞:急性肾小管坏死。3.颗粒:肾实质性病变,慢性肾炎或急性肾炎后期。4.蜡样:肾小管有严重病变。5.宽大(肾衰管型):急、慢性肾衰.6.脂肪:肾病综合征。7.其它:细菌、结晶。【尿干化学试带法原理及影响因素】 1.蛋白质(PRO)指示剂蛋白误差法(溴酚蓝)。影响①pH>9.0,假(+);pH<3.0,假(-).②对各种尿蛋白敏感不同,A敏感,而G、Hb、BJP基本不反应,过筛实验。③药物假(-)(青霉素,庆大霉素,碘造影剂)。④标本含其它分泌物或较多细胞,可假(+)。2.葡萄糖(GLU)(GOD-POD)。影响①只与葡萄糖反应,特异性强,灵敏度更高.②强氧化剂或过氧化物污染可假(+).③标本久置, 维C等还原物质,高浓度酮体等可致假(-).④尿液SG↑或低pH,可致假(-).3.亚硝酸盐(NIT)亚硝酸盐还原。影响①尿NIT是用于尿路细菌感染的快速筛检法,尿NIT(+)有三个条件:感染细菌有硝酸盐还原酶;尿中含硝酸盐;尿液在膀胱中停留时间>4h。②含大量维生素C、使用利尿剂、抗菌素可致假(-)。③陈旧尿、尿含亚硝酸盐可致假(+)。4.尿比密(SG)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影响①BTB变化范围pH 6.2-7.0,当pH>7.0时,SG↓;pH<6.2,SG↑。②尿蛋白↑,SG偏高③测定范围1.000-1.030,用于SG过高或过低,筛选,婴幼儿不宜④测定尿液离子浓度,非离干扰少。5.酸碱度(pH)酸碱指示剂法(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在pH4.5-9.0,橙红→黄绿→蓝。影响①尿液新鲜程度②试带浸泡时间③试剂块间相互“溢出”细菌 6.酮体(KET)膜块内含的亚硝基铁氰化钠在碱性条件下与尿液中乙酰乙酸,丙酮起反应产生紫色化合物。影响①对酮体各组分灵敏度不一:乙酰乙酸>丙酮,β-羟丁酸不反应;与酮体粉法存在差异。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程分析。③尿标本必须新鲜,及时送检。7.胆红素(BIL)重氮反应原理,由于试剂带组成不同,生成偶联产物不同。影响①尿标本避免阳光照射。②高浓度维生素C(250mg/L)和亚硝酸盐可致假(-)。③氯丙嗪、盐酸偶氮吡啶的代谢产物可致假(+)。8.尿胆原(URO)醛化反应或偶氮法。影响①避光②尿中含胆红素原、吲哚、胆红素假(+)。③预先给患者碱化尿液或收集午餐后2-4h尿标本,可提高检出率。9.红细胞/血红蛋白/隐血(ERY/Hb/OB)血红蛋白类过氧化物酶法。影响①肌红蛋白、次氯酸盐、细菌、不耐热过氧化酶污染,假(+)②高浓度VitC、高蛋白、高比重或pH<5.0,某些药物致假(-)。10.白细胞(LEU)白细胞酯酶法。影响①测粒细胞,不与L反应。②含甲醛、呋喃坦啶、大量胆红素、氧化型清洁剂, 或阴道分泌物污染可致假(+)。③含先锋霉素,庆大霉素等可致假(-)。④久置,试带与镜检不符。11.维生素C(VitC)还原法。影响①仅测还原型VitC,灵敏度50-70mg/L.②VitC在碱性尿中易分解。③意义: 评价BLD、BIL、GLU、NIT,防止假(-)。【干化学与镜检结果相关性】(干化学/镜检)红细胞①+/-标本久置, 低渗,肌红蛋白尿或菌尿, 过氧化物酶污染或肾病②-/+很少见, 大量VitC(>100mg/L)或试带失效。白细胞①+/-标本久置,污染甲醛,高胆红素尿②-/+肾移植排异(L、M)或用大剂量头孢,庆大霉素 【粪便标本采集】1.常规标本(颜色和显微镜检查)新鲜(1h内)、少量(3-5g或稀便3ml)、采集部位(外观异常和无异常的粪便)。2.寄生虫检查标本:24h内送检,如为(—)连续送检3d(寄生虫有周期性排卵现象)“三送三检①阿米巴滋养体: 脓血、稀软部分取材,保温②血吸虫毛蚴: 量>30g或全份送检③蛲虫卵 :晚12时/晨排便前;肛门拭子法(录像)④虫体/虫卵计数: 24h粪便。3.化学法隐血实验:实验前3d禁食肉类、动物血和某些蔬菜等,禁服铁剂及维生素C等建议连续检查3d。【菌痢和阿米巴痢疾】①性状:脓血便,黏液和脓细胞为主/果酱色,红细胞为主②细胞:大量白细胞,成堆脓细胞,吞噬细胞,红细胞多散在分布,形态正常,数量少于白细胞/大量红细胞,成堆,形态破碎,多于白细胞③夏科-雷登结晶:无/有。【粪便隐血实验(FOBT)】消化道特别是上消化道少量出血(<5ml),红细胞被破坏,以致粪便外观无异常改变,显微镜下也不能证实。这种肉眼和显微镜均不能证明的微量血液,需用化学法、免疫法才能证实的出血称为隐血。检查粪便隐血的方法称为粪便隐血实验。消化道出血的筛检,消化性溃疡与肿瘤出血的鉴别。【FOBT化学法和免疫法比较】化学法:灵敏度高,但特异性较差,易受食物和药物的因素影响,化学法有各种色原性反应底物,个反应产生的颜色不同,但反应基本原理相似。免疫法:特异性和灵敏性均较好,基本原理是采用抗人血红蛋白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粪便隐血,主要测下消化道出血。【新型隐球菌与淋巴细胞、RBC】①新型隐球菌具有出芽现象②新型隐球菌不溶于乙酸,滴加0.35mol/L乙酸,红细胞溶解消失,淋巴细胞则胞核和胞质更为明显③滴加印度墨汁1滴,新型隐球菌有荚膜,不着色,而红细胞或淋巴细胞无此现象。【结核性与恶性积液鉴别】良性/恶性:①外观:黄色、血性/多血性②ADA(U/L):>40/<25③积液ADA/血清ADA:>1.0/<1.0④LDH(U/L):>200/>500⑤CEA(ug/L):<5/>15⑥积液CEA/血清CEA:<1.0/>1.0⑦铁蛋白(ug/L)<500/>1000⑧细菌:结核分枝杆菌/无⑨细胞:多为淋巴细胞/可见肿瘤细胞。【阴道清洁度】①阴道分泌物生理盐水涂片、镜检②根据阴道杆菌、上皮细胞、白细胞和杂菌的多少划分为4度③是阴道炎症和生育期妇女卵巢性激素分泌功能的判断指标④正常为Ⅰ、Ⅱ度。【细菌性阴道炎诊断指标】①阴道分泌物稀薄,呈灰白色奶油状②pH值>4.5③胺试验阳性:加10% KOH,因产胺而释放出鱼腥样臭味④线索细胞(粘附大量GV的鳞状上皮细胞)占上皮细胞数目20%。线索细胞+任意两条即可诊断BV。【线索细胞】阴道鳞状上皮细胞黏附了大量加德纳菌及其他短小杆菌,而形成巨大的细胞团,上皮细胞表面毛糙,有斑点和大量细小颗粒。【精液外观及显微镜项目】①一般:凝固(精囊腺:碱)及液化时间(前列腺:酸)、外观、量、黏稠度、酸碱度②显微镜:有无精子、精子活力(活动率、存活率、活动力)、精子计数、精子形态、园细胞。【体内穿透试验PCT】排卵期性交后,检查一定时间内宫颈口粘液活精子数量、存活率及活动力,以评价精子对宫颈粘液的穿透能力。【精子低渗肿胀试验HOS】观察精子在低渗溶液中的变化以检测精子膜的完整性。操作简便、快速。与其他精子功能试验有良好的相关性临床上较为理想的精子功能测定方法。【增生(hyperplasia)】指非肿瘤增生,多由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刺激所致上皮细胞分裂繁殖增强,数目增多,常伴有细胞体积增大。共同特点:核增大,可见核仁;核分裂活跃;胞质嗜碱性,相对较少 【再生(regeneration)】上皮组织的损失由邻近健康上皮的生发层细胞分裂增生修复。涂片可见再生上皮细胞,增生活跃的基底层细胞。特点再生细胞核增大,染色深,可见染色质结块;核仁增大增多,可见有丝分裂;胞质略嗜碱性,可见双核/多核。【化生(metplasia)】在慢性炎症或其他理化因素作用下,柱状上皮细胞的储备细胞增生,逐渐向呈多边形,胞质丰富的鳞状上皮细胞分化;鳞状化生。急性炎症:退化变性和坏死为主慢性炎症:增生、再生和化生为主伴不同程度退化变性。【不典型增生/核异质】脱落细胞的核异常,表现为核的大小、形态及染色质的分布异常,核边增厚,核的边界不整齐,但胞质的质和量的分化正常。可由慢性炎症引起,部分可发展为癌细胞,见于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的癌旁细胞。【异常角化】又称角化不良、不成熟角化或细胞内角化。系指鳞状上皮细胞的胞浆分化超过了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表现为鳞状上皮的非角化层,即表层角化前细胞或中、底层细胞出现一些不连续的、程度不等的胞浆内角化,常伴有上皮不典型增生。意义:角化不良细胞出现在中、底层细胞时,癌前病变的表现(癌前角化)。老年期和更年期妇女阴道涂片中发现角化不良细胞时定期复查。1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