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优质23篇)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优质23篇)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总结要积极向上,表达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计划。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结的目的和要点,从而写出更好的总结。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一

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学会写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会写生字。

教学难点:争当人人夸的好孩子。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准备: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人夸的好孩子呢?

有一位叔叔就为这样的好孩子编了一首儿歌。

二、新课教学,生字教学。

(一)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课文时你发现了什么?如(三字经)。

2、在课文中找出生字,多读几遍。对有困难的音进行指导。

3、再读课文读通句子,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4、师生正音。

(二)生字教学。

1、出示带拼音词语,识记生字。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出示三字经巩固生字。

三、写字教学。

1、教师范写。

2、学生描红交流。

3、练写。

四、课文教学。

1、出示一幅画,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这是一位怎么样的好孩子?

学习第一句话:小朋友,正少年,尊长辈,懂礼貌。生字用红字体标出。

用自豪的语气朗读。

2、学习二、三、四句:同上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生字。

二、学习最后一句。

(一)读全文。

1、生字都认识了,课文应该读的更好,自读全文。

2、指名读句子。

(二)学习最后一句。

1、长辈们为什么对你做错的事进行提醒,让你改正呢?出示最后一句。

2、你怎么做才是爱家呢?

3、读一读、听一听谁是最爱家的。

三、写字教学。

洗扫认真。

1、教师范写。

2、生描红交流。

3、生练写。

四、朗读课文。

五、拓展。

1、念儿歌。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步认识常见的军事装备和三个军种的服饰特点,了解一些军事知识。

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

教具学具准备:生字卡、挂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识字6。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填空、组词。

课外:朗读韵文、听写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

1.出示挂图,指导看图。

2.指名回答:

(1)图上画了()、()和()。

(3)按顺序说一说你所认识的武器装备:

空中有()、()。

海里有()、()。

陆地上有()、()和()。

二.看图识字。

1.出示词卡,认读字词。

(1)正音。

(2)“开火车”读,齐读。

2.指导朗读。

(1)自由读。

(2)指图读词语,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知道的武器。

(3)指导:这一课的词语都跟军事有关,朗读时要响亮、有力,体现我人民解放军个英勇威武。

(4)范读、齐读。

三.指导写字。

1.出示范字,引导学生观察:陆、空、导、弹、枪。

2.学习偏旁。

3.重点指导:陆、导、枪。

4.学生练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叔叔保卫着祖国的安全。陆军叔叔驾驶(),手持()、(),打击敌人,百发百中。

(2)海军叔叔在海上作战,他们驾驶(),潜入水下。他们开着()。在海面上巡逻,非常威武。

(3)最神气的要数(),他们驾驶(),在蓝天上翱翔。

二.朗读课文。

三.写好生字。

1.出示生字,引导观察:坦、克、潜、艇、舰。

2.重点指导:潜、艇。

3.学生练写。

四.作业。

1.课后第三题抄写。

2.扩词:

步()()()导()()()。

空()()()枪()()()。

3.找出一些军事方面的图书看看,读读。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三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了解词义。两根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认识“犭”旁。

2、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3、诵读课文。想像国庆大典的盛况,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4个生字,按笔顺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10个生字,并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引导学生理解国庆大典盛大场面的词语,理解全课12个词,如何与图融为一体,给人一种普天同庆的节日气氛。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钡既耄和学们,一年中我们要过好多节日,请你说一说下面的日期各是什么节日。

1月1日、3月8日、5月1日、6月1日、7月1日、8月1日、10月1日。

教师正音。

3、启发学生对照画面认识天安门“城楼”“红灯”“金水桥”“中国龙”“腾飞”推断出课文写的是首都北京国庆大典的场景。

二、再读课文,读准字音,初识场景。

1、指导学习第一行。

(1)多媒体显示天安门城楼的画面,学生看图后自由说说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出示:“城楼”“红灯”“金水桥”,学生朗读。

2、指导学习第二行。

(2)播放录像:阅兵式片断,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海陆空三军的图片。出示:“检阅”“海陆空”。

讲解有关检阅军队的情况。

重点指导分析“”神、“炮”、“检”。

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自由交流的答案,师生共同选定:国庆节。

三、细读课文,看图学词,理解词义。

1、毖生借助拼音,仔细读课文。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2、敝该分行读课文,师生共同正音。学生齐读词语。

3、朗读:“礼炮”“焰火”“狂欢夜”。

四、指导生字。

仔细观察生字,认真听老师分析。练习描红、仿写。

板书设计:

识字2。

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

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

神州腾飞中国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继续看图学习生字。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指导学生读词语卡片。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应提示学生,不能把这些词语编成顺口溜,也不能顿读,要读出有序的感觉。

3、指导学生进行训练朗读。

二、继续学习。

1、指导学习第三行。

(1)播放“狂欢夜”录像。

(2)启发学生自由交谈“狂欢夜”的情景。

2、指导学习第四行。

(2)教师小结。

(3)出示词语,

三、复习阅读,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配以相应的乐曲和画面,引导学生诵读全文,读出情趣。

2、指导写字。

(2)教师范写“焰”,重点提示“焰”字去掉“火”后剩余部分的笔顺。(或用多媒体显示)。

(3)教学“犭”旁。提示“礻”是示字旁。

教师巡视指导写字姿势。

3、回忆上节课的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4、开展丰富的朗读活动。

5、齐读:“神州”“腾飞”“中国龙”。

6、学生找出相同偏旁的字:桥、检;炮、焰。说说左右结构比例。

板书设计:

识字2。

城楼红灯金水桥大典检阅。

海陆空礼炮焰火狂欢夜。

神州腾飞中国龙。

识字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指导看图,图字结合,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指导诵读,在诵读中感悟。

3、初步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学会看图领会字意识字,激发学生学字的兴趣。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得端正、匀称。

2:理解儿歌内容,教育学生做事要细心。

课前准备: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引导自学。

1、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3。

2、引导自学。

二、复习熟字,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1、出示“笔”图:这是什么?毛笔是用什么做的?所以人们把“竹”和“毛”组合在一起表示“笔”字。

2、出示“尖”图:日常生活中哪些东西外形和他有点像?所以人们用上“小”下“大”表示“尖”字。

3、出示“看”图:这只小猴子的手放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所以人们把“手”放在“目”上表示“看”字。

4、小结:

(1)这“笔、尖、看”3个字都是由两个简单的字组合在一起表示的,可以从两个简单字的意义联系上来领会这3个字的意思,用这种造字方法造出来的字就叫会意字。

(2)我们怎样学的?先看图,领会字意,再记字形由哪两个部件构成。

三、学习3个生字:灶、歪、尾。

1、出示“灶”图。

(1)先看图,这是什么?

(2)想想:砌灶要用什么?

(3)再看字:“灶”字由哪两个部件构成?火作为偏旁要注意什么?

2、出示“歪”图。

(1)图上的画挂得正不正?给“挂的不正”换个说法。

(2)出示“歪”的字卡。

3、出示“尾”图。你怎样记住它?

4、巩固复习。学生看笔顺图描红。

四、读儿歌。轻声读儿歌,注意看清音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五、课堂练习。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三。

画家铅笔炉灶。

鸭子桌子大马。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文,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1)从哪儿看出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

(2)“炉灶、鸭子、桌子、大马”正确的画法是怎样的?

(3)指导朗读。

3、“宁宁是个粗心的小画家?”指导读出疑问的语气。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5、指导背诵。

教学新偏旁。

6、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生字的。

7、听写词语,检测效果。

交流讨论,指导朗读。

学生回答:可以从炉灶、鸭子、桌子、大马看出。

学生自然读课文。

试背课文。

二、教学生字,指导书写。

1、认读儿歌中的生字、正音。

2、学生看笔顺,描红。

3、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4、认读课后词语。

板书设计:

识字三。

画家铅笔炉灶。

鸭子桌子大马。

识字4。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字只识不写。认识两个新笔画,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用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使儿歌富有情趣。借助标点符号,理解语言文字。

3、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自主识字、写字。理解词语意思。

2:理解儿歌的内容,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我还给大家请来了一位向导,你们看,它在那呢!

课件出示:孙悟空向大家打招呼。

大家这样欢迎我,我就带大家去蟠桃园参观参观吧。

走吧,咱们快跟上,哟,这是什么呀?

课件出示:可是在去蟠桃园的路上,有一扇门拦住了大家,只要读出门上的字词,就可以进去了。

师:还要读字词,太难了,我们还是不去了吧。

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词。

二、游戏中初读词语。

你想让你的同桌和你一起去蟠桃园吗?你仔细听听他读,在他需要时帮帮他。

检查初读情况,

谁想去蟠桃园,你想邀请你的好友和你一同去吗?

课件出示:开门。

师介绍:这就是传说中的蟠桃园,你们看,桃树上结满了千年才开一次花,万年才结一次果的蟠桃。

课件:风儿似乎知道我们同学的想法,将蟠桃吹到了地上,地上的蟠桃到哪去了呢?就在你们小组的词卡上,哪个小组能拼好它就能得到蟠桃。

你们在拼字和读字的过程中,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呢?

师小结:同学们可真聪明,会动脑,会观察,咱们拼的字都是以“苗”字作为声旁,加上不同的形旁“钅”“犭”“月”“口”“扌”构成了意思不同的形声字。

教师过渡:唉,组成的新字的字音有的相同有的相近,字形也差不多,这太容易混淆,可能只有火眼金睛的孙悟空,才能分得清。

小组学生拿词卡,给字找到它的小伙伴。想想你还能给它找到其他小伙伴吗?

三、学习儿歌。

四、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识字四。

猫描喵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依照插图制作的转盘教具,让学生在环境中识字。

3、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和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

2:读出儿歌的特点。

课前准备:挂图、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自制转盘。

一、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1、转动字盘让学生读生字、组词。

2、指导学生开展小游戏,要求:每位同学制作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品,如:纸花、绘画等。并在小礼品的背面写上一个本课的生字词,相互考查,谁能认识小礼品上的生字词,小礼品就奖给谁。

3、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协助,完成了我们的学习任务,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希望同学们继续努力,探究更好的学习方法,争取更好的成绩。

二、认读记忆,学写生字,并完成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读悲儿歌。要求齐读后指名一问一答式读、男女生分读;抽背儿歌。

2、出示范字“苗”、“猫”、“铁”、“描”、“准”、“两”、“脚”、“停”、“莫”、“偏”引导学生观察,并指导学生书写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停”字的书写。

3、请学生做课堂练习。

4、布置作业:用“哪是……?这是……。”的句式进行对话练习。

板书设计:

识字四。

猫描喵锚。

作者邮箱:shj779@。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四

1、学会本课9个绳子,两条绿线内的8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4个偏旁。

2、借助插图,理解本课词语,了解一些运动知识,积累词汇。

3、教育学生从小热爱体育运动,树立为国争光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认识本课所有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词卡、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获奖运动员手拿鲜花致意图)并放国歌。

同学们,这幅图画了什么?

2、是的,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为国争光,那么你们了解哪些体育项目呢?今天,我们来学识字2(板书课题)。

二、图文结合,学词语。

2、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在挂图旁贴上相应的词卡。

篮球(1)读准生字的字音,“篮”是边音。指名读、齐读。

(2)介绍一点相关的篮球知识。

足球(1)读准“足”的声母,是平舌音,齐读。

(2)爱踢足球吗?知道,我国男子足球对实现了什么梦想呢?

排球(1)齐读词语两遍。

(2)你了解些有关排球的知识。

竞走(1)读准生字的字音,“竞”是后鼻音,“走”是平舌音。

(2)什么是“竞走”呢?“竞”表示比赛的意思,那么“竞走”就是什么?

(3)简单介绍一点有关竞走的小知识。

跳高、跳远。

(1)读准生字的字音,齐读词语。

(2)“高”的反义词是什么?“远”的呢?它们都是速度为主,是径赛。

铁饼、铅球、标枪。

(1)自读词语,把生字字音读准,尤其是“饼”、“枪”都是后鼻音。

(2)指读、开火车读、齐读。

(3)这三种是田赛项目,是以力为主的体育项目,属于田赛。

游泳、射击、登山。

(1)读准生字词的读音。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你了解这几种体育项目吗?

三、朗读词串,积累词汇。

1、打开书,读一读这些词串,把字音读准。

2、归类朗读词串。

四、教学生字。

1、今天,我们学习4个生字,还要学习它们的偏旁。

2、“竞”:是立字头,怎样记住“竞”呢?你能用它扩词吗?

“跳”:是足字旁,跟“足”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一想有“足”,跟有什么有关呢?

“远”:是走之儿,分三笔写成。“泳”:跟水有关,想一想,还有什么三点水旁的字?注意右边“永”的笔顺。

3、学生描红。

五、指导写字。

1、怎样才能把4个生字写美观呢?仔细观察一下,来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2、学生回答,老师补充。

3、老师范写,学生仿影,临写,放录音。

教学后记:1.学会了本课生字8个,能够根据拼音识字。

2.“嫩”字有一部分学生较难读准。

3.能够有感情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了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牛、羊、小、少”4个字。认识1个笔画“竖钩”和1个偏旁“提土旁”。

2.掌握“多--少”、“大--小”两组反义词。理解量词“群、颗、堆”的意思,能正确使用一些量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和正确使用量词。

教学难点:

使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运用一些量词;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文和实际运用,巩固和拓展量词的积累。

教学准备:一张白纸、一张红纸、一张绿纸及文中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方法:图文结合,认识事物与生活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举例导入。

1.出示一张白纸、一张红纸,请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再出示一张红纸、一张绿纸,学生说说哪张纸大,哪张纸小。

2.教师和一位学生比高矮,这位学生再和另一个学生比高矮。

3.通过两次比较,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小结:可见,大小、高矮、多少等都是通过比较才能知道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比一比》。

4、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笔顺。齐读课题两遍。

二、情境识字。

1、出示情境图:清晨,我们来到一户农家小院,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动物、水果?学生边说边出示相应的词语,然后借助图画读词语。

2、离开图画,借助拼音读词语。

3、出示词语卡片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早已认识了哪个字?怎么认识的?想想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

5、交流汇报。

三、朗读童谣。

1、比较一下动物、水果之间谁大谁小,什么多什么少,好吗?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

检查:指名四人,一人一节。

教师提示,注意停顿。

3、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同桌互读,一人一节,或一人一句话;也可以一起读等。

4.练习说话,理解句意。

5.强调“群和堆”两个量词。

课件出示一只鸭子,说说这是什么?再出示许多只鸭子,有多少只鸭子呢?许多只鸭子在一起就可说是“一群鸭子”。还可以说“一群”什么?(一群羊、一群蚂蚁、一群大雁……)。

出示一个杏子,看这是一个什么?再出示一堆杏子,想想这要怎么说呢?还可以说“一堆”什么?(一堆土、一堆萝卜……)随着课件出示“堆”字,认读生字,认识“提土旁”。

6.讨论探究:“颗”的适用对象,与“棵”的区别。

出示图片:一颗黄豆、一颗纽扣、一颗珍珠。随着出示,让学生说说这是什么?(用量词“颗”。)看看这些东西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我们还可以说“一颗”什么呢?课件出示:一颗(),有的同学说“一棵树”,小组讨论一下是不是这个“颗”字?为什么?课件出示:一棵树。

7.利用插图背诵韵文。同桌之间背诵。边拍手边背诵。(老师参与其间,和学生拍手背诵童谣。)。

四、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总结。

板书设计比一比。

(图片略)。

大------------------------小。

黄牛猫。

苹果枣。

多---------------------------------少。

鸭子鸟。

杏子桃.

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韵文,感受量词的用法。

1、自用读。

2、圈出文中的量词:个、只、群、颗、堆,进一步认读。

3、结合读文,指导说句:

________比________多,________比________少。

________比________大,________比________小。

二、指导写字,重在激励。

(一)出示汉字,引导观察。

1、读一读:牛、羊、小、少。

2、看一看:这四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有一笔。

落在竖中线上。

3、这四个字可以分成两组,再仔细观察看看你打算怎样分?

你怎么想的?(“牛、羊”为一组,“小、少”为一组。)。

“牛、羊”这两个字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少”这。

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认真地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牛:一短撇,上横短、下横长,写在横中线上,竖在竖中线。

上,悬针竖。

羊:左点低,右点高,三横中间最短写在横中线上,第三横。

最长,一竖也是悬针竖。

小:比顺是先中间,后两边,第一笔叫竖钩。

少:和“小”字很像,第一笔竖很短,基本上在竖中线以上,左边一点在横中线上,右边一点高,写得较平,最后一笔是撇。

(二)逐个练写,落到实处。

1、看一看:仔细看老师写。

2、描一描:学生描红。

3、练一练,学生写三个。

4、展示评议。欣赏学生写的字。

三、趣味作业,巩固识字。

1.涂涂画画:一束气球,上边分别写有“红、黄、绿”,

让学生按要求涂色。

2.对号入座:黑板上出示词语“杏子、苹果、桃子、红枣、

花猫、黄牛、鸭子、小鸟”,请小朋友将相应的图片。

请到黑板上来,再将它们分别请到水果之家和动物之家。

四、作业:课外读背儿歌。

一头牛,两匹马,

三条鱼,四只鸭,

五本书,六枝笔,

七棵果树八朵花,

九架飞机十辆车,

用错量词出笑话。

五、总结: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复习巩固了文中的量词,还。

练习书写了四个汉字,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高,望今后学习更努力。

板书设计:比一比。

牛、羊、小、少。

教后反思: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六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与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学生的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3.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

教学重难点。

认识8个生字,能按笔顺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旅游胜地的材料,一组一张小情境图和一套生字卡片。

2.教师准备大教学挂图。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是踏青旅游的好时节,你想向小朋友们推荐哪一个旅游胜地呢?为什么?请说一说。

二、借助拼音,自主识字。

1.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2.同桌互读,相互正音。

3.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词语。

三、创设情境,学习韵文。

1.学习第一组词串。

(1)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就让我们走进山水如画的桂林去看看吧。(播放优美的音乐。)。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碧水“、“秀峰”、“倒影”等词语。

(4)这么美的景色,你能把它读好吗?(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指名读,比赛读。)。

2.学习第二组词串。

(1)船,沿着漓江缓缓前行。听,远处传来了什么?(播放壮族青年对歌的歌声。)。

(2)我们循声望去,(多媒体课件显示壮族对歌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

(3)相机出示“对歌”、“椿树”、“壮乡”等词语。

(4)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吗?(师点拔理解:壮乡,指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

(5)多么有趣的风俗,多么热情的壮族人民,让我们用充满感情的朗读来表达他们的喜悦之情吧!(练读“对歌”、“榕树”、“壮乡”,指名读,齐读。)。

(6)你还了解哪些少数民族特有的风情?

3.学习第三组词串。

(2)假如要你给它们起个名字,你会起个什么名字呢?为什么?(小组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出示“象鼻”、“骆驼”、“笔架”等词语。

(4)这么有趣的山峰,这么有趣的名儿,谁想读?(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5)这里可能还有什么样的山?小组猜一猜、画一画。(配上音乐。)。

4.学习第四组词串。

(1)(出示课文插图。)你们看,绿莹莹的江面上一位渔民正撑着竹筏。(教师相机介绍竹筏。)。

(2)竹筏上,站着一只鸬鹚,(观看鸬鹚捉鱼的课件。)它正注视着水面,随时准备捕捉水里游动的鱼儿。(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竹筏”、“鸬鹚”词卡,并进行朗读。)。

5.回归整体。

桂林之行即将结束,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旅程,(读学过的词串。)你最留恋的是什么呢?为什么?(学生自由说。)。

青山、绿水、竹筏、鸬鹚……漓江真像一幅美丽的水彩画,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漓江真可称为百里画廊哪!(出示“画廊”,学生读。)。

四、齐读韵文,小结本课。

第二课时。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1.指名读词语:碧峰倒影象鼻骆驼笔架画廊月饼。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读。

2.开火车读。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识字2》。

二、指导诵读,读中感梧。

1.整个漓江,好像一条百里画廊,充满着诗情画意,老师很想读一读。(教师示范读,并介绍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2.学生边看图,边读词,读出美感。多种读法交替,读后师生评价。

三、看图贴词卡,练习说话。

1.愉快的旅行结束了,你都见到了什么?小组先说一说。

2.小组合作将这些词语贴在对应的图下面,贴好后,轻声读一读。

3.把学生完成的情境图贴在黑板上,再次齐读。

4.根据图意,用卡片上的词语练习说话。

四、字形分析,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碧、峰、影、鼻、骆、驼、架、廊。

(1)读一读。

(2)说一说用什么方法来记住。

2.学习写字。

(1)观察、讨论:在这些字中你觉得哪些字比较难写?提出来讨论、交流。

(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重点抓住“鼻”这个字指导。)学生描红。

(3)教师行间巡视,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五、课间延伸,实践活动。

水如碧玉,清澈见底;山是奇峰,挺拔秀丽,不去旅游真是可惜。请小组互相合作设计一幅广告画和相应的广告词,把桂林的美景好好夸一夸,让别人听了见了就想去,看哪个小组设计得好。

(小组合作,设计广告画和广告词,并进行介绍。)。

六、作业:

教后记:

识字五教学设计网友来稿篇七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仔细观察图画,能凭借图画联系生活积累,认识天安门广场的事物,理解本课词语。

3、感受北京天安门广场节日的欢庆气氛以及神州大地的欣欣向荣,体会祖国的繁荣与强大。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