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范例典型写话练习题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范例典型写话练习题
看图写话的目的:1.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2.合理想象,培养想象力。3.看图说话,培养口头表达能力。4.看图写话,培养书面表达能力。5.创设园地,培养写作积极性。写好一幅图画:四看、一想、理思路 四看:看题目、看时间、看地点、看人物 一想:展开联想 理思路:整理好思路 升华主题:从画面中总结中心
例文一
星期天,青青、东东和平平在公园里玩球时,看见拐角处在写着“节约用水”四个字下面的水管没有关上,水“哗哗哗……”地流着。
太可惜了!水是多么的珍贵啊!现在我国西南地区土地干旱,人们没有水喝。缺水非常严重!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养成随手关水的好习惯,保护水资源。想到这些,三人马上跑过去将水龙头拧紧。然后又高高兴兴地踢球去了。
例文二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星期天,平平、冬冬,青青三个好朋友一块去公园踢皮球,他们边走边开心地聊着天。
走着走着忽然听见哗哗地流水声,冬冬说:“咦!哪来的流水声?”他们顺着流水声跑去,发现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正在哭泣着。平平说:“是谁那么粗心竟然忘了 关水龙头,把它惹哭了?”青青说:“你们看,墙上写着‘节约用水’呢!”平平和冬冬说:“对,我们要节约用水。水是大自然最宝贵的资源,要节约每一滴 水”。
三个好朋友一起跑上前拧紧了水龙头,看着不再哭泣的水龙头,他们高高兴兴地去踢球了。
例文三
下课铃响了,青青叫上好朋友冬冬、平平去操场踢球。他们抱着球冲出教室,向操场跑去。
突然他们停下脚步,他们看到水在流,却没人用。他们对视对方,摇了摇头,不约而同地跑向水池,关掉水。他们高兴地跑向操场。
图中的这群小朋友们在什么?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对话呢?请展开你的想象,写一段话吧!下面提供写作提纲 时间:周末某一时间 地点: 绿油油的草地上 事件:在草地上踢球 对话:————
心里怎么想的:————— 总结 不践踏草地,要爱护花草
例文欣赏:
周六的早上,天气晴朗,蓝蓝的天空上飘着朵朵白云。天天、小雨、小林一起到公园踢足球。
天天看见了一块绿油油的草地就说:“我们到草地上踢足球吧?”,小雨和小林异口同声地说:“好啊!”于是他们就在草地上开心的踢起了足球。这时,一位胸前戴着红领巾的大姐姐路过,她连忙走过把三个男孩拦住了,并笑眯眯地对他们说:“公园草坪是大家的,在上面踢球,会踩坏小草、破坏植被,而且还会影响绿化,希望你们爱护草坪、保护绿化”。
小男孩们听了大姐姐说的话后,都为自己的过失感到羞愧,还连忙表示以后不会再这么做了,转身离开时,看到草上的警示牌上写着:“爱护草坪”,他们的脸都红了。他们低着头齐声说:“小草,对不起,我们知道错了,我们以后一定会爱护你们了”。
仔细观察图中的四个画面,这位小朋友在哪呢?他遇到了什么事呢?你是不是也遇到过这种情况呢?请结合图中的简单对话完成一篇写话吧!下面提供写作提纲 时间:周末某一时间 地点:家里
事件:有一位陌生的叔叔敲我家的门 对话:————
心里怎么想的:————— 总结 不给陌生人开门
例文欣赏
一天,小明独自一人在家里做作业。忽然,门外传来咚咚的敲门声,小明问道:“谁呀?”门外人回答道:“我是你爸爸的朋友。”
小明正准备把门打开,突然想起妈妈的叮嘱:不要让陌生人进来。“我该怎么办呢?”小明犹豫着,“有了,我先看看他是谁?”于是小明拿起凳子,走过去,站在上面,对着猫眼往外看了看,是个不认识的叔叔。小明又问: “你到我们家来干什么呀?”陌生人说: “我来给你爸爸送文件的。”小明想了想说: “我爸爸上班去了,你送到他上班的地方吧。”陌生人听了,无话可说,只好走了。晚上爸爸回来了,小明把白天发生的事,从头到尾地说给爸爸听,爸爸听了,高兴地说: “明明,你真是个机灵的孩子。” 练习
第二篇:浅谈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浅析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小学
周媚
小学一、二年级是写作的初步阶段,而这个时往往是孩子们对写作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孩子们这时段是否喜欢读书、写作,将会影响孩子进入三年级后的命题或半命题作文的兴趣和质量。看图写话是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低年级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其形式可分为单幅图和多幅图。其中,单幅图以图中所画主要内容为描写点,以此扩展,关键在于抓住中心物,然后加以细致刻画;而多幅图则是引导学生发现各图之间的相互联系,写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有层次地进行练习,以达到熟练看图写话的目的。
一、析学生
①、6-8周岁的孩子处于人生当中的第一个求知欲高峰,特别喜欢问为什么,特别喜欢新奇的东西,特别想去表现自己,因此,看图写话要旨在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活跃孩子思维,初步培养写作兴趣。
②、一、二年级的孩子看图写话都不愿意尝试,写话如同挤牙膏。这归咎于孩子的认字能力、阅读能力以及正确的写作态度。
二、析教材
①、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教学任务还是以认字为主,孩子的认字量多少将会影响孩子的阅读能力,甚至影响写作能力,这个时候的阅读不仅是阅读习惯的养成,更是增加知识面的重要渠道。
②、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初步的作文训练,也许是因为是“初步”,它往往被一些老师忽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看图写话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有着与字、词教学一样重要的地位,因为它对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析教学方法
①、准确把握图意
对于初次接触看图写话的学生,教师不必要求学生把图的意思说得过全
过国满,而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在看图写话训练
中,教师应在学生弄清图的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定故事发生的
时间、地点和人物,概括出图所要表达的意思。
②、准确叙述图意
当学生把握了图的中心意思之后,教师便可指导学生对图进行描述。这一环节可采用以下三个步骤。
A、有条理地叙述。
让学生把图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经过及结果描写清楚。
B、添加枝叶。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条理叙述的基础上,添加些描述性的语言,即“枝叶”,使得句子更加优美流畅。
C、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即画外之话。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创作,如让学生给文章加一个精彩的结尾,或是抒发一下内心感受等。这样会为写话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③、准确连贯图意
多幅图是建立在单幅图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写作时就需要特别注意故事的合理性、连贯性。
A、分开观察。
在进行多幅图教学时,教师应让学生分开观察,先把单图的内容搞清楚。
B、合并图意。
当学生能够准确叙述出单幅图的内容时,教师便可引导学生把各幅图的意思连在一起讲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C、详略得当。
写文章要脉络清楚,有主有次。看图写话也是如此,也需要过程清晰,详略得当。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写多幅图时,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幅图需要详写,哪幅图需要略写,其次再突出中心。
D、爱心批语,走进学生心灵
任何一个学生在他的内心深处都有渴望成功的欲望。教师评价艺术的真谛就
是敏锐地发现和真诚地肯定他们的点滴成功,小心地呵护他们的学习欲望,保护他们的自信心,教师精妙的评语,往往能唤起学生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而低年级的小学生更在意教师的评价,一句赞扬,一句鼓励,会使他们心花怒放,信心十足。因此,每次对写话的批改,我都仔细地阅读,认真地批改,找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发现每一个闪光点,写上他们能读懂的话语,尤如面对面的亲切交谈,如我班的陈涛同学在介绍“我的家”时写到“我家的阳台上有各种各样美丽的花......”,于是我就写上“你的家真好!下次能把你家阳台上花的名字和颜色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好吗?”为了鼓励每一个同学,每周我都表扬一些有进步的同学,并奖给他们小奖贴画,使他们感受到进步的快乐,从而更加喜欢写话。同学们每次交上来后就盼望着快点发本子,迫不急待地想看看老师跟他说些啥。本学期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我们把“天天一句话”提高到“天天一段话”,并规定写话本每周交一次,星期五早上交,教师批阅后,下午最后一节课进行讲评,并由同学们选出本周的“小小作家”,人数不限,并颁发精美的礼物,把他的大名贴在我们精心布置的“小小作家秀”,聪明屋中,每次学生看到自己的名字上板,心里是乐开了花,那种神情真是比得了世界冠军还高兴、荣耀。
总之,低年级的看图写话,应让儿童多“看”、多“想”、多“说”才能“写”得生动具体,富有个性。在教学中,我深深感到初学写作要从小着眼,千万不能贪大贪长。“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只有扎扎实实地练好基本功,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篇: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
教师怎样指导看图写话,扎实地进行看图写话的训练。我通过以下的四个方面来指导学生进行看图写话。
一、教给学生观察方法,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对于单幅图,要让学生找出图中所表达的几个要素(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干得怎么样)分别是什么,弄清图意及这幅图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这样从总体上对图画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
对于多幅图,要在把每幅图看清楚、看明白的基础上,想想图与图之间、人物与人物之间存在哪些联系,时间和地点发生了哪些变化。使多幅图看图写话变成一个完整、连贯的故事。
此外,观察还要有一定的顺序。要教会学生从总体到部分再到总体的观察顺序。先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远到近,从近到远;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中间到两边,这样就从不同的角度对图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在头脑中形成总体的印象,再抓住细节观察,最后再回到整体画面。
二、启发学生思考,充分发挥想象。
图上的内容是平面的,静止的。只有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使图中的事物动起来,使他们有动作、有语言、有思想,才能使画面内容丰富充实。
教师要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画面中,进入角色,大胆想象,也可以借助课件进行演示。
三、理顺思维,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在说的过程中,要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有开头,有结尾,语句要完整,条理要清晰,并能按一定的顺序来说话。在这个环节中,可以先找口语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来做示范,然后再让其它同学仿照来说。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鼓励学生用词准确生动、想象合理等独特之处。
四、动笔写话,完成最终目标。
2要逐步提高写话的要求,从开始的规范使用语句,把意思写完整,逐步提升到写得具体、生动,再到富有想象力,写出人物的语言、心理和神态。
此外,要提高看图写话的质量,还要注意平时在生活中、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经常进行词语、句子、片断的训练,使学生能学以致用,提高表达能力。
总之,通过细致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合理的想象、口头表达、书面写话几个环节的训练,无论画面内容如何,也无论是几幅图的看图写话,孩子们都不会觉得无处下手了。
第四篇: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
赵志强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小学,甘肃 通渭 743306)【摘要】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的练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关键词】低年级,看图写话,能力培养,提高作文途径。
作文教学既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又是一个难点。提高小学作文水平,首先培养低年级看图写话的能力。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提高儿童认识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良好途径。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写好看图写话是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中需要认真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经过从事多年小学低年级教学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认真看图,培养观察力
看图写话,顾名思义就是就是要用眼睛看,看是基础。就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观察是一个知觉、思维、语言相结合的智力活动过程,观察是人们增长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观察能力的发展是思维、表达能力发展的基础和前提。看图说话之前只有经过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有深厚的理解,才会在大脑里形成清晰的印象。学会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但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观察能力是十分欠缺 的,他们看到一幅图往往毫无头绪,不知该如何下手,可以说无目的、无顺序。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旁边好好引导,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首先引导他们看图要有顺序,或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或从远到近,从近到远;或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或从中间到四周。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再从画面中人物的形体、相貌、服饰等,弄清人物的性别、年龄、身份;从人物的表情、动作,推测人物的思想,以及他在干什么,想什么;还要观察周围环境,弄清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等。使学生做到言之有序,使整幅图或多幅图画变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在看一幅图的基础上过渡到看几幅图。作为低年级学生在观察多幅图的时候,不要让孩子们先忙着一幅图、一幅图地看。教师要让他们先连续观察几幅图,因为这几幅图连在一起就交待出一个完整的情节。我们教学生学习一篇记叙文不是先让他知道主要内容吗?看图也是。先把这几幅图连在一起看,把表达的大概情节抓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然后再一幅一幅具体细致地看。这样练习才能掌握观察几幅图的方法。
二、边看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看图写话虽然是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还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的学生在观察后,还
是把作文写得很平淡,其原因就是没有发挥想象力的作用,只是就物写物,就事论事。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我重视了“想”这一环节。
“想”,一是指老师提出的问题怎样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点,老师提出的问题,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支点,学生借助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想象,理解图画内容,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是现代教育的主旋律。看图编故事要从“异”字着手,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指导学生说话时,要力求避“鹦鹉学舌”,要鼓励学生与他人想得不同,说得不同。如在教学《守株待兔》时设计:“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学生的想象千奇百怪,“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和乌龟赛跑,不能再输,光想没看见树桩”。“它的儿女受到了伤害,一时想不开”……
三、大胆表达,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低年级学生好奇、天真,求知欲强,善于模仿,好提问题,喜爱表达,思维形象具体,但表达起来缺乏条理性和连贯性,说起话来常是前言不达后语或重复啰唆,有时带有语病。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三点:一是要求说得有头有尾,要遵循一定顺序;二是要有基本内容,不要丢掉重点;三是鼓励在语言表达上有独到之外的学生,表扬他们说得细,说得好。
在说写训练中,要求学生准确、有中心、有合理的看图,启发学生大胆思维、想象、表达,还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每次在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写话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兴趣盎然,劲头越来越高。
在说话课上,我经常这样对他们说:“谁能和大家说不一样?”“那个同学比刚才那个同学说得更具体、更生动些?”以此鼓励同学说话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说话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地表达,久而不厌,心情愉快。有时看单幅画面说话,学生可以说出十多个不相同的开头,有的学生还有自己的创见,在说的基础上再指导写,就容易多了。
总之,说话训练要有层次地进行,要大面积练习。图意清楚的,让班里语文成绩,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说,随后大面积展开。这时,还要重点指导和帮助中、差等生,最后安排同桌对说,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好语句,来表达图意。
四、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为写话打基础。
儿童从小听故事、爱阅读,会接受较多的刺激,对他的语言的积累和发展有很大的帮助。美国儿童心理学家研究也认为,那些爱听故事和阅读的儿童,其想象力、创造力比其他小孩要高出一头。为此,在平时,我经常讲故事给学生听,并鼓励他们自己讲故事。为了扩大阅读面,我还推荐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图书,如:童话、寓言、儿歌、谜语、儿童漫
画、中外名人故事、成语故事、古诗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有选择地多读、广读。在阅读时,认认生字,划划优美词句,并鼓励记下来,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平时,尽量让学生每天能抽出时间读书、交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满足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真正喜欢上阅读。这样能促使学生掌握和积累一定的语言材料,为写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对低年级学生进行作文起步训练,教师要注重引导课外阅读,善于利用课本资源,充分激发学生想象,带领学生实践,积累写话材料,让学生乐说乐写,使他们能顺利地迈上中年级作文的新台阶。
作者简介:赵志强
男
1982年10月出生于甘肃通渭,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小学任教,小学一级教师。长期担任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及班主任工作,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经验。通讯地址: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马营镇大河小学 邮政编码:743306 手机号码:***
第五篇: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低年级看图写话教学策略
看图写话练习,是提高刚刚入学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爱好,提高学生看图能力、写话能力,笔者进行了探索。
一、激发兴趣,轻松写话
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内在动力,能使学生萌发强烈的表达欲望,从而积极生动、心情愉快地去写作。
1.激发兴趣,精选题材
绚丽多彩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小学生写作文就是写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和所感。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感同他们的感受,憧憬他们的憧憬,分享他们心中的小秘密,“投其所好”,根据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兴趣,采取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用心体味、观察生活,使他们做生活的有心人,从而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多彩的生活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例如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教师要充分利用、引导,使之为教学服务。
低年级学生还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的情景,更容易启动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说和写的愿望。由于图片能展示一定的生活场景,比较容易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此,利用图片对学生进行说话、写话训练简便又有实效。
2.轻松写话,活泼讲评
教师的夸奖,对于低年级孩子来讲,就像是春天的甘霖。一句小小的夸奖可以完全改变一个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我在批改学生写话时,尽量保持孩子作品的原貌,挖掘文中的闪光点。学生在文中用了生动的形容词、比喻句等,我都会圈出来大加表扬。当有学生尝试使用课文中学过的句式或学习课文中的写作方法时,我更是大加赞赏。每次批改作文后我都会挑选几篇范文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宣读。偶尔,也让学生自己批自己的作文,把自己的作品在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读得最大声的就可以给自己打上“优”的成绩。写话变得轻松而愉快,讲评课更是活泼而有趣,孩子们尝到了写话的甜头,对写话兴趣盎然,常常期待着下一次的写话训练,在写话时,更是争相用上好词好句。批改完的学生作品让他们带回家给爸爸、妈妈和朋友们看,并且在作文的后面附上:请同学夸一夸,请爸爸夸一夸,请妈妈夸一夸,放大他们的成绩,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多么的了不起。从而树立写话的信心。
二、讲究方法,教会看图
1.观察有序,抓住重点
学会观察是学会写话的基本要素。低年级学生的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比较薄弱,观察时不着边际,难以抓住画面要点,从而导致写话时东拉西扯,找不着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教师必须教给孩子一定的观察方法,并进行有目的的训练。
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就等于交给他们一把认识世界的金钥匙。如孩子在看图写话之前,首先让孩子弄清图的类型,是单幅图还是多幅图,如果是单幅图,重在引导观察的顺序,对画面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先有一个整体性的了解。画面内容比较复杂时,可以让学生把观察到的画面上的事物按顺序一个一个地记在一张纸上。接下来,可以根据事物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大小来分析画面内容的主次,然后根据收集到的信息,确定图意。如有一幅图,画面上画着一只小鸟,一条马路,马路上有很多汽车,斑马线上有两个人,一个是小学生,另一个大人戴着墨镜,拄着拐杖。教师指导学生把画面上的这些事物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下来之后,学生会发现图画上的两个人是重点,再进一步观察画面中主要人物的外貌、衣着、表情、动作等,理清这两个人的关系,比如这个大人为什么手拄拐杖?为什么戴着墨镜?他可能是一个什么人呢?再仔细观察小学生的动作,会发现原来是小学生搀着一位盲人叔叔过马路。这样,学生就把图意理清了。
多幅图一般是由几幅有相关联的单幅图组成的。写话时,要引导孩子先观察单幅图,确定每幅图的内容。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图与图之间的联系和变化,把多幅图画上的内容,串成一个完整的、连贯的事物,展开合理的想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逼真,故事情节更加曲折动人。
2.注重细节,把握图意
学生掌握了观察的顺序,能把握画面的重点,但在观察中还是经常会错会图意,教师应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细节,从细节中准确把握图意。
例如,有这样一组图片,第一幅图画着一个小男孩,一边走一边吃着苹果,小男孩的前面还画着一个果皮箱,第二幅图上,小男孩手中的苹果核丢了出去,继续往前走,前面树着一个“请保护环境”的牌子,第三幅图,小男孩弯下腰捡苹果核,果皮箱在他的身后。学生初看到这组图片,有的认为是小男孩帮别人捡起丢下的苹果核,还有的认为是小男孩把自己吃的苹果核丢进果皮箱,这和原图的意图是有出入的。于是,我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几幅图中的细节部分,也是重要部分:果皮箱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学生观察后发现,原来是小男孩吃完苹果随手丢了苹果核,看到“保护环境”的牌子后感到很惭愧,赶紧回来捡起苹果核扔进果皮箱里。有一个学生写道:小明看到“请保护环境”的牌子后,脸都红了,他想:我也要当一个爱护环境的好孩子。他赶紧往回走,把苹果核捡起来扔进果皮箱。学生把图中人物的心里刻划得多生动啊!
3.发挥想像,拓展思路
图是静止的,表现的内容具有跳跃性,都有一些省略了的空白内容,需要观察者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已所经历、所了解的生活中有关的人或事,补充到画面中去,进行时间和空间的拓展。低年级的看图写话,画面中往往蕴涵着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教师要根据画面中的情景,引导学生置身于其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自由又合理地联想和想象,把画面中的一个个情节展现出来。
如,有这样一幅图,画上画了一片栅栏、一丛喇叭花、一只小蜜蜂挎着一只小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像小喇叭花与小蜜蜂之间发生的故事,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
有一个学生写道:春天到了,喇叭花开花了,它的香味吸引来了勤劳的小蜜蜂。小蜜蜂提着小桶来到喇叭花前说:“喇叭花,你好。我可以在这里采花蜜吗?”喇叭花高兴地说:“来吧,来吧,我的花粉很多很多。欢迎你来采花蜜。”小蜜蜂说:“那我就不客气了。”小蜜蜂采了满满一桶花蜜回家,妈妈夸她是采蜜的小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