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衣料拒油拒水整理剂,防油防水整理剂,拒水拒油剂,防水防油助剂(范文模版)
防油防水整理剂HS1100是以纳米含氟高分子材料为主要成分的拒水拒油整理剂,适用于天然纤维、化学纤维,及混纺织物的三防整理。处理后的织物具有优异的防水、防油、防污的效果;同时赋予织物丰厚的手感,使织物远离各种有害细菌及污染。HS1100一般采用于浸轧——焙烘工艺,对织物的手感与色泽影响低;且对人体安全,对皮肤无刺激、透气舒适;耐水洗和干洗。目前广泛应用于雨具、风衣、油田工作服、台布、帆布、帐篷及包装用布等。多家权威检测机构一致证明: HS1100整理后的织物拒水性可达到90分以上;拒油性可达到4级;无芳香胺残留物;无PFOS和APEO;PFOA的含量<1ppm。韩笑
含氟防水防油剂 前言
自本世纪初人造纤维工业化生产以来,至今化纤已占了纺织纤维中的五成以上。其中,涤纶产量又占了化纤产量的一半以上,因此涤纶是纺织用化学纤维中左右全局的最大一个品种。近年来,随着涤纶细旦、超细旦纤维的迅猛发展,除了在仿真丝薄型服装面料方面应用广泛之外,用于装饰和产业方面,如:帐篷、高性能清洁布、汽车,飞机等内装饰布、地毯、沙发面料、墙布等也愈来愈广泛。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纺织产品向功能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未来纺织品发展的主要趋向,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纺织品除了传统的坚牢、耐用等力学性能要求外,各种舒适性能、外观性能和特殊性能等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经过特种整理的新型纺织品能给人们提供各种优异的功能,从而满足特殊用途的要求,涤纶织物的防水透湿及拒水拒油整理就是其中之一[4]。防水与防水透湿整理
2·1 防水性
织物的防水性是指织物阻抗水分子透过的性能。传统的处理方式是在织物的表面涂上一层不透水的涂层,如聚氯乙烯树脂、聚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以消除其透水性,此类方法过去应用较多,但却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因为这种涂层不能透过水蒸汽,它限制了人体汗液蒸发后的散发,并使水汽冷凝在织物的内表面,穿着很不舒服。
2·2 防水透湿机理
防水性和透湿性表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从织物结构和加工方式上可取得一致。水汽分子的直径一般为4×10-4µm,雨滴的直径通常为102µm。所以只要织物中孔隙的直径控制在水汽分子可通过而水滴不能通过的范围内,便可起到防水透湿的作用。织物要阻止水的渗透,取决于织物表面能的大小及水滴对织物表面的接触角Q,当Q大于等于90时,织物的临界表面张力小于水的临界表面张力,织物可以被水润湿。但由于织物具有芯吸性(毛细管效应),不能阻止水滴的渗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防水整理,使织物的表面能低于水,同时由于水的内聚力的作用,水滴呈珠状,从而使织物具有防水性能。
在人体、衣服、环境三者形成的体系中存在湿与热的传递,湿的传递方式有两种:出汗发散(液相传递)和无感蒸发排泄(气相传递)。人体随环境和活动状态及穿着衣服的不同,在人的皮肤周围出现的人工气候,其相对湿度为50%,舒适温度为32℃。织物的透湿性与纤维的种类、织物的结构和织物的整理等密切相关,当服装内侧的温度高于外侧时,在织物两侧就存在一个压力梯度,在它的作用下,水蒸气分子能通过织物细密通道与外界进行热湿交换。
2·3 防水透湿整理
新的防水透湿整理方法是采用在织物表面涂上具有微孔的薄膜或采用超细纤维织造紧密织物,从而阻止液态水的通过,而允许水蒸汽分子通过,同时保持了织物具有一定的透气和透湿(水蒸汽)能力,因此又称为防水透气整理或防水透湿整理涤纶的防水透湿织物主要有如下三种:
(1)经拒水整理的高密织物
紧密型防水织物是利用改变织物结构而达到防水透湿的目的。此类织物是最早研制成功的防水透湿织物[7],其机理为:水汽在纱线空隙之间简单的扩散;纤维束之间的毛细管传递;在单根纤维之间的扩散。现在的紧密型防水织物,大多采用超细聚酯纤维为原料[8],此类织物中,纤维之间、纱线之间紧密排列,使织物在不进行拒水整理的情况下,耐水压达104-1O5Pa。同时,纤维纱线之间形成毛细管,由于毛细管效应的存在,能很好地传输水蒸气。
紧密型织物的优点在于制备工艺简单,主要是纱线和丝纤度的变化,制成的衣物悬垂性好,透湿性好。但该织物耐水压较低,大大限制了它的应用范围。
(2)层压织物
层压织物又称粘贴薄膜型防水透湿织物,它是把功能性膜粘贴到织物上,此类织物按所用的功能性膜可分为三类:微孔膜型、致密亲水膜、微孔亲水结合膜。粘合剂在此处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粘合剂主要有两种:透湿型,可连续涂层;不透湿型,只能以网点式粘合,不至于破坏透湿性,此类织物最成功、最著名的是美国W.L.Gore公司的Gore-Tex织物[3],它是目前市场上公认的最先进的防水透湿织物,它是利用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膜与织物复合而成,由于该微孔膜的制备需要特殊的设备与工艺,产品加工难度大,成本高,成衣价格贵,其柔软性、悬垂性,不太令人满意。
(3)涂层织物
涂层法是指织物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涂层,使织物具有防水性,透气性是通过产生微孔结构或使其具有亲水性而得到的[7]。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微孔涂层法、亲水性涂层法、微孔亲水结合法。
涂层织物的生产工艺的成本较低,亲水性涂层以水为溶剂,成本低,污染少,亲水性涂层可按传统工艺进行。但涂层法以有机溶剂体系为主,溶剂回收设备费用较高,且易造成环境污染。织物涂层处理后,悬垂性和柔软性变差,防水耐久性差,附着牢度差。
涤纶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及其发展情况
3·1 织物的拒水
织物的拒水性是指织物将水滴从其表面反拨落下的性能,拒水整理的目的是阻止水对织物的润湿,利用织物毛细管的附加压力,阻止液态水的透过,但仍然保持了织物的透气透湿性能,此类织物做成的服装,既有良好的防水性,又能较快地将体表汗液蒸汽排出,保持了服装干爽、温暖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了服装的舒适性,扩大了织物的应用范围,拒水整理织物首先用于生产军服、防护服,现在己广泛用于制作运动服、旅行包、旅行装、帐篷等。国内、国际市场上对这类面料的需求正在逐年增加。3·2 织物拒水、拒油机理
根据润湿理论,液体润湿固体表面的能,采用铺展系数S表示:
S=YS-YL/YSL
由上式可得出以下结论:
(1)固体表面能YS越大,S就越大,固体越容易被液体润湿,反之,如果固体表面能YS越小,S越小,固体越难被液体润湿,固体就具有抗拒液体润湿的能力。
(2)液体的表面能YL越小,S就越大,液体越容易润湿固体。
(3)固体与液体的界面表面能YSL 越小,S越大,水的表面能比较高,为72.6mJ/M2。拒水材料的表面能必须比此值小。油类的表面能一般在20-40 J/M2,拒油材料的表面能必须比此值小,所以,油的润湿能力远大于水,所以,拒油的物质一定拒水,而一般的涤纶织物,表面能远大于水和油的表面能,因此,为了使涤纶织物拒水拒油,就要在其表面涂一层低表面能的材料。硅橡胶的表面能约为25mJ/m2,是比较理想的拒水材料,氟树脂的表面能约为5 mJ/m2,是比较理想的拒抽材料。
3·3 拒水、拒油整理剂
由拒水拒油整理的机理可以看出,在涤纶织物表面吸附一层物质,使其原来的高能表面变为低能表面,就可以获得具有拒水效果的织物,且表面能愈小效果愈好,国内外生产和使用的拒水剂主要有以下几种:(1)石蜡-铝皂类,(2)吡啶季铵盐类,(3)羟甲基三聚氰胺衍生物,(4)硬脂酸铬络合物,(5)有机硅型,(6)氟烷基树脂类[10]。前五类拒水剂有共同弱点:不拒油、不防污、耐洗性差。近年来,含氟化合物在织物拒水、拒油、防污整理力面的应用正在发展中。在纺织品拒水加工中,氟烷基化合物的实用化是在20世纪50年代,最早由美国杜邦公司进行氟聚合物织物拒水拒油整理的尝试,并率先发表了以四氟乙烯乳液作为织物拒水拒油整理剂的专利。后来美国3M公司研制开发了以全氟羧酸铬的络合物为主要成份的织物整理剂,但很快被性能更好的含氟丙烯酸酯形成的聚合物所取代,并用于织物拒水拒油整理,推出的商品为Scotchguard,而后杜邦的Teflon,旭硝子的Asahi guard,大金工业株式会杜Unidync等相继问世[11],这些含氟拒水剂具有拒水、拒油性,而且不损害纤维原有的风格,因此得到了迅速普及推广,成为当今拒水剂的主流。国外最早将有机氟树脂运用于尼龙、涤纶、涤/棉、棉等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报道较多,国内在拒水性方面研究也有一些报道。
3·4 荷叶效应在涤纶织物拒水拒油整理中的应用
近30多年来,德国科学家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荷叶等2万种植物的叶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揭示了荷叶拒水自洁的原理,并申请了专利。根据荷叶效应(Lotus-effect)原理,德国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具有拒水自洁的建筑物表面涂料,而且从1999年开始上市销售,具有同样性能的瓦片也于202_年底上市销售。具有荷叶效应的服装也正在研制中。由于荷叶效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所以关键技术和原理都申请了专利,并严格保密。
荷叶效应的秘密主要在于它的微观结构和纳米结构,而不在于它的化学成分。Holloway于1994年对荷叶等植物的表面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所有植物表面都有一层表皮,表皮将植物与周围环境隔开。所有植物的表皮主要成分都是埋置于多元酯母体内的可溶性油脂,因此,植物的表皮都具有一定的拒水性。经过对2万种植物表面进行分析后发现,具有光滑表面的植物都没有拒水自洁的功能,而具有粗糙表面的植物,都有一定的拒水作用,在所有的植物中,荷叶的拒水自洁作用最强,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达到160.4°,除了荷叶外,芋头叶和大头菜叶的拒水自洁作用也很强,水在其上的接触角分别达到160.3和159.7[3]。水在各种常用纤维表面上的接触角如下表1所示。
从总体上看,没有一种纤维使水在其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所以可以说,常用纺织纤维都不具有拒水能力。当然,更不具有拒油的能力。
通过研究荷叶效应的拒水自洁原理可知,具有高度拒水自洁的织物必须具备如下条件:(1)首先,使纤维表面具有基本的拒水性能(即水与其表面的接触角大于90°)。对于这一步,可以以通过纳米技术、等离子处理技术和涂层浸轧技术达到。(如:利用高温下有机过氧化)物等分解形成自由基,引发自由能较低的含硅或含氟的有机单体,对PET织物表面接枝改性。(2)要使织物具有粗糙的表。虽然织物表面本身是非常粗糙的,但这种粗糙结构是以纤维为最小单位,远大于纳米结构的要求。拒水自洁织物表面的粗糙应是纤维表面的粗糙,该粗糙应达到纳米级水平。
因此,利用仿生学原理,将荷叶效应原理应用于涤纶织物的拒水拒油整理中,将可以研制出一种超强的拒水透气纺织品。4 发展前景
荷叶效应能够在理论上突破常规的拒水材科研制思路,将降低材料的表面能和产生微观结构的粗糙度结合起来,使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提高,并使织物具有良好的透气性。
美国科学家H.C.VonBaeye[16]认为,荷叶效应在织物拒水拒油整理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超强拒水透气织物,首先可以用在高科技领域中,例如:用于现代军事和战争的服装,除了遮风挡雨,可以在恶劣的潮湿环境中,使战士们保持干爽舒服,而且可以防止有毒液体的侵入。
随着某些血液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肆虐横行,可以用作保护医务人员不受血载病菌侵害的医用(血液)屏障织物。还可以用作生物保护服,可以保障开展危险性试验研究的人员的安全和舒适,对于民用来说,更是制作风雨衣和体育服装的理想材料。所以,涤纶作为化学纤维中的最大品种及其具有优良性能,利用荷叶效应对其进行拒水拒油的差别化处理,将可研制出一种超强的拒水透气的涤纶纺织品,广泛地用于工业、农业、军事、民用等方面。
第二篇:疏水疏油剂
疏水疏油剂
US2007106043-A1
往一反应器中加入133.5份平均 碳原子数为8.8的全氟烃基丙烯酸乙酯,82.4份丙烯酸十八酯,66.1份甲基丙烯酸十八酯,0.9份十二硫醇,57份分子量为400的聚丙二醇Uniol D-400,9份聚乙二醇单-(辛基苯基)醚,7.3份十八烷基三甲基氯化铵,17.4份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400.1份离子交换水,在60Mpa下用一高压均质器乳化5次以得到乳化液。反应器用氮气置换后升温至40℃,再顺序加入7.8份丙烯酰胺和4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溶于100份离子交换水的溶液及5.9份2,2’-偶氮二(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溶于100份离子交换水的溶液,升温至70℃反应4hr,反应完成后,冷却,得到978份固体含量为32%的丙烯酸共聚物水分散体。得到的分散体具有极好的贮存稳定性,疏水性,疏油性和货架期。用途: 疏水疏油剂用于纺织品涂层、皮革制品、玻璃制品、陶瓷制品、金属和塑料制品。
注:在乳液聚合中, 聚乙二醇通常作为嵌段两亲性高分子乳化剂或大分子引发剂的反应原料。
第三篇:化油剂一般使用方法
化油剂一般使用方法:
视污渍程度稀释2-16倍,高压清洗,可开40-80份水。
1、对轻微污垢表面可用地拖、刷子、高压水枪等方法清洁。
2、先将本品按表面污渍的程度兑水(重渍1:5;轻渍1:30)。
3、将清洁液喷洒到需洗物体表面,让其渗透2-3分钟,再用刷子或软布擦拭。
4、如所清洁表面不便用水冲洗,也可用软布沾强力化油剂擦拭,再用干净吸水软布擦即可。
5、工业用途:引擎、马达除油,用刷子或喷壶将液体施于物体表面,让其反应2-3分钟,后用清水冲或用高压水枪喷射,然后再擦干即可。
其他使用方法:
a.处理海面溢油:油层较厚时,先用机械方法回收。油层较薄或气候条件恶劣无法用机械方法回收时,则宜用该化油剂处理。使用时最好将化油剂不加稀释,直接喷撒油面,在海上风浪作用下可使溢油乳化。
b.处理船舶、甲板、码头、港埠及工业机械油污时可将化油剂喷洒于油污表面,用刷子擦洗后用水冲洗即可将油污清洗干净。
c.处理海滩油污:将化油剂喷洒于油污表面,浸润十几分钟后,用水冲洗即可将油污清洗干净。
d.化油剂用量一般为溢油量的4-100%,视其油污顽固程度确定使用化油剂量。
注意事项:
1.本品不能吞食。
2.产品应放在小孩接触不到的地方。
3.本品与眼睛或皮肤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如仍有不适,请立即到医院就诊。
4.使用时,请穿戴适当的工作服、手套和眼镜/面具。
5.本品应于避光、干燥、阴凉处保存。
其他请参考《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
第四篇:化纤油剂新革命
化纖油劑新革命——新型環保油劑面試!
化纖油劑新革命——新型環保油劑面試!
環保油劑,帶來化纖油劑的新革命!
1、完全代替傳統油劑的性能,同時絕對不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生物降解性極好。
2、價格比傳統油劑更低,不受石油價格波動,至少低2500元/噸,價格更穩定,更有競爭優勢。
3、產品完全溶解於水(加入水中完全透明,不是乳白色),產品的清洗性能極佳,不會產生任何後期染色等後整理問題。
過去,傳統化纖油劑一般由以下物質組成:各種高低粘度礦物油(白油、機油)、乳化劑(TX-4,TX-10,AEO-3,AEO-9,油酸環氧乙烷)、抗靜電劑(烷基磷酸鉀鹽)、硅油、抗飛濺劑等組成。傳統化纖油劑中為了達到好的乳化能力及清洗能力,在產品中添加了各種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TX系列或NP系列),而這系列產品對環境潛在的危害已經被廣泛的研究和論證。歐州一些國家自1976年制定了法規限制生產和使用APEO。出口歐州紡織品和服裝上的APEO的限量現已有明確界定不超過30ppm。我國每年向歐州出口的紡織品和服裝價值達100億美
元,隨著202_年的配額的取消,這銷售趨勢必將上升,所以我們必須認真對待APEO使用。
傳統化纖油劑中最大的問題不單單是烷基酚聚氧乙烯的問題,各種礦物油、乳化劑主要來源於石油衍生物,受國際油劑的變化極大。特別是今年,國際原油的飆升,一度上升至140美金/桶。使傳統化纖油劑價格也由以前的5000元/噸一度上升至10000元/噸以上。最近略有回落,但對化纖加彈企業的壓力也非常大。如何通過技術改進來提高化纖加工企業的利潤,同時不再受到歐洲法律法規的限制呢?
我司通過多年對環保油劑的研究開發,本油劑的成分主要來源於天然原料,後通過深加工獲得提供纖維良好的平滑性、良好抗靜電、抗飛濺性的環保油劑。環保油劑具有傳統化纖油劑的各項性能,同時絕對不含烷基酚聚氧乙烯醚APEO及其他生物降解性低的各種原料,原料天然安全,生物降解性極好,對人體無毒無害。
另外,該環保油劑不使用石油衍生物,價格不再受石油價格的影響,每噸油劑價格比傳統油劑價格要低很多,目前環保油劑價格僅為7000元/噸,比傳統油劑要低3000元/噸。
產品性能:
1.優良的濕潤性和抗靜電性,能迅速均勻地上油,易控制上油量,纖維在退繞和織造過程中不會因靜電引起纏輥與斷絲現象。
2.集束性,平滑性好、油膜強度高,絲筒成形好,纖維在加工過程中不產生毛絲和斷頭,有利於纖維後加工。
3.油劑揮發性小,防腐性能好,有利於成品絲長時間貯存;
目前該油劑已有多家單位使用,產品性能滿意。有任何技術問題可以QQ聯繫。歡迎各位垂詢!最近採用的單位比較多,前期服務工作量較大,電話在下期公佈!
第五篇:DTY油剂
抗飞溅涤纶DTY油剂
产品描述:抗飞溅涤纶DTY油剂主要成分低粘度矿物油、非/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特殊添加剂技术指标外观无色至淡黄色带粘状透明油状液体PH值(5%水溶液)6.0~8.0旋转粘度(40℃,mPa.S)10.0~13.0(参考值)乳化性(1%水溶液)白色乳
公司名称:江苏省海安石油化工厂
织袜机系列较多,价格不等:xydn-1型7300元/台xydn-2型8600元/台xydn-j-1型(10台起订)5800元/台xyQ2008--1型12800/台XYQ2008-2型(5F--8F)20000--58000/元五趾袜机3800元/台2600元/台2160元/台1500元/台、12000元/台、9600元/台.4800元/台的各类电脑织袜机等。此价格均为暂定价(不含税和运费和包装),根据成本价格等因素可能有所变动
该机采用电脑控制系统,自动提花.自动织袜.能织各种棉线袜.运动袜和普通袜品,能提各类花型袜品。使用原材料广泛,可用丝,麻,棉,毛,晴,涤,莱卡,化纤,氨纶等各种纱线为原料。花型设计快速简便,机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性能稳定可靠,熟练工每人操作5-7台。是一款质优价廉的织袜机。非常适合于家庭和办小型袜厂。
规格:
针筒直径88.9mm(3.5")
针数:80-240针
针筒转速180—250转/分
产量:100双/8小时(根据密度.长度大小不同而异)
提花选针机构及花型范围:
高速电脑选针器,可任意选针、提花
机器重量:160公斤
占地:1.5-2平方米
机器外型尺寸:(净)0.7x0.5x1.3m
功率:220伏--0.5千瓦.380伏--0.25千瓦
机器优点:
一.采用自主开发五路下拉盘,性能稳定,花型多样化
二.带4路8刀选针器,链条由电脑控制
三.液晶显示菜单,具有背光,显示为中文与图标,直观明了
四.花型辅入采用磁盘机,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窗口大的特点
五.编织过程有工作进行指示灯指示当前位置,便于了解工作进程
六.可在随机电脑上观察花型,花型可以上下左右移动,而不必在制版系统上进行
七.针筒总针数可任意设置,用户更换针筒不必换光盘和程序
八.选针器间隔和起刀位置可任意修改,可以使用间隔不同的机型使用同一花型
九.所有参数可密码保护,防止非法修改
十.断电后可续存花型,来电后可以续织花型
十一.色丝分配可在机器上修改,选针器与电磁铁工作速度可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