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雁门乡党委202_提升方案
雁门乡202_年度转化提升方案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乡党委转化提升工作,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推进“百村党建提升工程”文件精神,用党建工作成效引领强乡兴村战略深入推进,大力提升雁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特制定乡党委202_年度转化提升方案。
一、目标任务
按照建强基层组织,树立新风正气、改善环境风貌、凝聚民心民力、促进发展增收、构建和谐乡村,重点提升社会风气,提升经济发展规模,让民心更加凝聚,环境村貌更加改观提升,整顿干部职工工作作风更加务实,努力实现党建强基引领产业发展,强乡兴村提升幸福指数,全面实现“文化教育之乡、休闲农业之乡、乡村旅游之乡”建设目标。
二、转化提升内容
(一)加强党委自身能力提升建设。
针对乡机关干部由于学历参差不齐、年龄结构等原因造成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强,一些干部处理突发事件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坚持群众路线和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偏低,有的干部缺乏创新意识、办法不多,甚至束手无策,有的则精神不振、安于现状,甚至畏难退缩。针对索桥后进村基层党组织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欠缺,缺乏长远发展思路、规划和措施等情况。乡党委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转化提升:
一是强化自身建设,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乡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和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班子团结,塑造良好形象。强调领导班子成员的配合意识,使班子紧密团结、协调一致,塑造一个良好的领导班子形象,为干部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软环境。
二是要抓好理论武装,转变行政理念。在雁门乡灾后发展起跳的新形势下,传统经济体制行政理念已不适应形势要求。通过组织理论研讨、树立先进典型等途径,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和村两委干部逐步由行政命令型向示范服务型转变,由旁观指挥型向实际参与型转变,在行政理念上实现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农民群众的需求接轨、与农村发展的要求接轨,加快实现服务角色转换。
三是要强化教育培训,拓宽知识面。乡、村干部要直接面对农村群众困难和诉求,通过举办专题培训、基地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形式,进行经营管理知识、科技知识强化培训,拓宽知识面,提高带领群众发展市场经济的能力。
四是提高班子整体能力,切实发挥书记作用。建设好领导班子,关键是“班长”怎么做,乡党委书记和各村支部书记是“一把手”,既是班子中平等的一员,又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负有特别重大的责任。一个党委和支部的工作做的怎么样,同书记的关系很大,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是坚持原则,二是团结同志,三是把握大局,四是不断加强自身学习,提高修养。书记抓班子抓党建,努力把雁门乡党委建设成为一个团结,务实,创新,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好班子。
(二)完善党委自身决策长效机制。
结合当前雁门发展实情,各村村两委会实施的项目,必须经联系
(四)规范党员队伍建设培训管理。
乡党委要根据县委及县委组织部要求,创造性开展“3+3”村级事务管理工作、“四级联动”发展党员工作、切实做好“三问三评”工作,在乡村党组织活动开展、党员发展、党员培训、书记轮训等工作中更加规范党员管理,队伍建设等工作。切实在应对大灾、产业发展、扶贫帮困等工作中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引领群众发展致富。
(五)加强后进村的转化提升工作。
为全面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实现党建引领群众创新创富,乡党委从人口较多、底子较薄、查找问题突出的索桥村入手,深入实施“百村党建提升工程”,全面启动后进村转化工作,试点探索一条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按照县委党建提升工程关于“巩固先进、提升中等、转化后进”的部署,要及时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党务副书记、联系索桥村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干部和村两委会干部为成员的后进村转化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措施,从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进一步转化提升基层党组织,扩大基层民主力度,建设和谐共进促发展氛围,打造产业亮点,实现富民增收,加强挂包帮工作对接,努力争取挂联帮扶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后进转化提升工作。
(六)加强服务联系群众机制建设。
一是完善工作机制,激励干部为民作为。乡、村干部工作头绪多、压力大,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来应对繁重的工作任务。乡党委要从请销假、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工作能力等方面强化激励约束,调动干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安心基层工作,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根据县委县政府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干部考察任
1、深入调查研究。全乡选派不少于3人的组成的9个驻村工作队,乡党委专门成立乡党委书记、乡长和党务书记为小组的工作组,分组分片进村、机关开展走访调研,深入了解矛盾问题的历史背景,深刻分析原因根源,全面了解乡党委政府和村级班子运行情况,重点掌握乡党政班子和村两委发挥作用、党员发展、后备队伍培育情况,准确掌握全乡干部职工和村民家庭成员、文化程度、思想状况、经济来源等方面的情况。
2、密切干群关系。坚持从融洽感情、理顺情绪入手,结合“送唱看讲”、“挂包帮”、“3+3”活动,从改善环境卫生、家庭及个人卫生等细微处做起,满腔热情、耐心细致地为群众办实事。要通过召开群众大会、户主会或进入家庭宣讲等,把走访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建立整改台账。能解决的及时办理,不能解决的及时讲明原因,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态度和成效赢得群众信任,密切干群关系。
3、制定提升方案。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针对收集的情况进行分析,制定转化提升方案。方案既要有针对乡党委政府的,也要有针对各村的,更要有针对具体家庭的,做到措施具体、责任到人。要组织村民对方案进行反复讨论,在讨论中统一思想、统一意见。乡、村、组三级干部、和驻村工作组要积极参与,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让群众积极参与。
(二)重点宣传教育阶段(5月25日——10月20)
1、营造良好氛围。结合“送唱看讲”活动,利用广播、远程教育站点、公开栏等载体,进行广泛宣传。在相对醒目的位臵书写、悬挂以基层党建、村民自治、民族团结、感恩社会和奋发自强为主
2、抓好基层民主建设。建立“书记抓班子、班子带党员、党员督户主、户主包全家”的管理办法。以推行“四议两公开一监督”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全面落实党务、财务、事务、服务、远程教育等“五公开”制度,保障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完善党委议事制度,切实加强对环境整治、设施管理、治安维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工作管理和服务。
3、抓好环境风貌建设。指导各驻村工作组深入推进“五改两建三清”,落实门前“五包”责任,全面整治环境卫生。积极教育引导村民主动维护乡村环境卫生,参与村寨风貌改造,摒弃陈规陋习,养成讲究个人和家庭卫生的良好习惯,创造干净舒适的人居环境。深入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积极倡导文明村风。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坚决反对歪风邪气,不断转变群众思想观念,进一步提高群众素质。
4、抓好农村经济建设。带领群众开展改善民生、促进发展的各项工作,切实加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帮助解决项目、资金、技术等问题。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做到一村一品,一户一特,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把民生工程的实施作为教育群众感恩奋进的过程,积极在落实民生工程中努力建设好民生政府,在落实民生工程中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在积极落实民生工程中切实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在积极落实民生工程中加强党的建设,在积极落实民生工程中不断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5、抓好平安村寨建设。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和刑事犯罪。
班子成员联系村,机关干部包村”的条块管理、分级负责工作机制,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严格目标考核、狠抓工作落实等措施为载体,将目标任务细化到重要时间节点,落实到人头,坚持千斤重担人人挑,个个头上有指标,努力形成“乡党委牵头抓总、村两委具体落实、包驻村干部严格督促、村民自发建设”的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建立农村、企业、学校等基层联系点,全面推行“力量向一线汇集、服务向一线倾斜、调研在一线进行、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五个一线工作法。
三是检查落实要到位。乡党委、乡纪委、乡人大根据工作开展情况派出督察组,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明察暗访,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开辟多种渠道征求和听取基层党员群众意见,对整改提升开展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以便及时进行整改。
中共雁门乡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0
陈良云 过街楼村支部书记
刘国金 通山村支部书记
柴永定 白水村支部书记
刘兴红 索桥村支部书记 王旭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谷洪辉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月里村支部书记
中共雁门乡委员会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八日
第二篇:雁门清高
雁门清高
雁门苦荞被誉为“五谷之王”,富含人体必须的七大营养素,可以全面满足身体需要,能有效辅助调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平衡膳食,是家庭膳食的黄金搭档。世界粮农组织将其视为“21世纪世界粮农组织首推健康食品源”。
苦荞茶是用黑苦荞做的;苦荞是和甜荞相对的。甜荞是我们普通的荞麦;
荞麦一共分两种 苦荞和甜荞;
苦荞稀少 营养价值高。
我们的产品是老少皆宜的 因为它本身是粮食 所以说没有什么人群的限制的;虽然叫苦荞茶,但是一点都不苦,很清香,任何人都可以喝,对小孩都很好,老幼皆宜,不过孕妇不建议喝。闻着特别香 炒麦香味,喝着很清香。
它的功效跟普洱茶的功效一样,对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很好,还排毒,也美容,最主要的是它的茶米还可以食用,同时还不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普通装茶是136g,里面有34小包,一小包是4g 卖价38元 亲情装茶是290g,里面是一整大袋 卖价78元
礼盒装:精品装(320g),里面有两盒独立装 卖价168元 精美装(352g),里面有四盒独立装 卖价198元
飞虹异彩(420g),里面有四盒独立装 卖价188元
至尊装(480g),里面四盒独立装卖价268元
吉祥如意(640g),里面四盒独立装卖价298元
第三篇:雁门太守行
《雁门太守行》教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2、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难点: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感情。教学方法:
1.反复吟咏诵读,要求当堂背诵这首诗歌。
2.采用点拨式疏通大意,不必面面俱到,着重讲一两个可以提挚全诗的词,着重讲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 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5.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近。“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
“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第四篇:雁门林场简介
雁门林场简介
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雁门林场成立于1957年11月,系湖北省太子山林场管理局管理的事业单位。位于湖北省京山县雁门口镇,省道107穿场而过,与随(州)岳(阳)高速和武(汉)荆(门)高速相距不足8公里。与京山县雁门口镇、钱场镇、屈家岭管理区、大观桥水库接壤。
林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秋多雨,冬春干旱。年平均气温16.4℃,1月最冷,平均气温2.6℃-3℃;7月最热,平均气温28.8℃。初霜期11月中旬,终霜期3月中旬,无霜期240天,降雨量1094.6mm,适应多种植物生长,植被具有南北过渡特色。
总面积1641公顷,陆地1633公顷,水面9公顷。在陆地中林地1275公顷,荒地242公顷,农地36公顷,其他83公顷。在林地中森林712公顷,疏林26公顷,灌木林地420公顷,无立木林地17公顷,苗圃地(主要是绿化苗基地)90公顷。
总人口273人,职工160人,其中在职职工86人(含集体工10人),退休70人。
单位年收入110万元。职工自营经济收入480万元以上。职工家庭自营经济主要是养殖(鸡、猪、羊)、种植(绿化苗、经济林)、商贸运输、加工修配、林产品销售、信息服务等。
紧临大观桥水库,交通和水源条件较好,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合机械作业,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发展绿化商品苗的理想场所。
林场具有地理、区位、矿产(主要有优质的建材石材、高品位的钙矿、丰富的水泥原料矿)优势。目前已有新生水泥厂和京兰水泥公司、九头山建材石料厂等十家企业使用我场矿产资源进行发展。同时可以在汉宜公路两侧200米以内的森林区域内发展与太子山休闲游览配套山庄等设施。
二O一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第五篇:《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雁门太守行》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我说课题目为《雁门太守行》。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进行本次的说课。
一、说教材。《雁门太守行》出自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本单元是诗歌和文言文为主题的单元,通过这些诗歌和古文,传递出了一种大丈夫积极向上,砥砺奋进的语文精神。
二、说学情。本文的授课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在初一我们对文学作品的认知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在主动鉴赏、探究方面还是有很大的不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力求层层提问,由浅入深,化抽象为具体,然后探究文章的主题和细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以上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1)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
(2)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3)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预习,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自主探究中,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3、情感与价值目标:品味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以上教材特点、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确立为:
1、教学重点:(1)把握诗的内容和形式
(2)整体感悟诗的意境
2、教学难点:(1)体会诗人强烈的情感、了解诗人独特的艺术气质。
(2)通过对诗歌意境的艺术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领悟诗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教师与学生双边互动的活动,据此,我准备采取以下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1)诵读教学法。学习诗歌,必须强调朗读、背诵,在诵读中理解、鉴赏,使学生逐步培养诵读文学作品的习惯;指导学生注意诵读时的节拍和情调。
(2)启发教学法。通过层层设问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培养学生自己动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作品,对作品做出分析、提出见解,并恰当地表达认识和观点,逐步提高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合作探究发。新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等。在授课中,我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具体到课本中,分组讨论人物的情感,通过交流、互相探讨解答,在教师的点拨下,有所把握。
(4)当然,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学习方法,我还会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提问法、对比教学法、多媒体欣赏等方法,总之一切以学生自主体验为中心,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这一个中心展开。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课程。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上课开始,我们先玩一个抢答游戏。请听题:①唐代②年少早逝③诗鬼” 请根据提示猜一人物名。(李贺)
二、作者与背景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省宜阳县西)人。他是唐代中期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年少时在诗歌创作上就已有成就。有“诗鬼”之称。—生抑郁,27岁病逝。他的诗常以描写想象中的或听说的战争场面,表达自己死国的决心和立功的壮志。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他的代表作《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乐府旧题,多写边塞征战之事,表现爱国之情。作此诗李贺仅17岁。
三、初读,体味韵律美。
1、请同学朗读,注意朗读节奏;点评
2、教师范读,生自由朗读。
3、齐读。
四、精读,感受意境美
1、诗人构思大胆,把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高度集中在一个昼夜的时间里加以表现。诗中写了三个时间段,请你找出来? ——白天——傍晚——夜里。
2、诗人分别描写了哪三个画面,请你按照时间顺序概括出来。
白天——首联:敌军压境,官军戒备森严; 傍晚——颔联:激战后的惨烈;夜里——颈联:官军夜袭敌军阵地。
3、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这句话形容局势的危急。首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忽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照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4、这句中哪些字用得好,更加突出了紧张的氛围?
“压” 是“逼迫”的意思,敌军像黑云一样压向城头,想把城摧毁。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开” 依次排开的意思,写出了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雄姿英发,士气高昂和以死报国的决心(与摧照应)与敌军形成鲜明对比。
5.你能用你的语言,想象紧张的画面和氛围,描绘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所展示的画面吗?
黑云翻滚之下,凶猛的敌军向我孤城扑来,大有城倾郭摧之势;然而,我方将士泰然不惧,整装披甲;在日光照射下,金甲闪金光,气宇轩昂,正准备迎击。赏析:运用夸张和比喻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6.时间从白天到傍晚,激战过后气氛从紧张到悲壮苍凉,作者从哪两个角度表现了了激战过后的苍凉气氛?
这两句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描写战场, 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渲染了战场悲壮的气氛和战争的残酷,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
“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或长城附近。“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的映衬下凝成胭脂色。“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为下面写友军的援救作了必要的铺垫。
7、作者是又通过什么描写来营造苍凉悲壮的气氛的?试作简要分析。——景物描写。用呜咽的“角声”,肃杀悲凉的“秋色”营造了悲凉的气氛。
8、能否用你的语言描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这一画面?
时值深秋,万木摇落,在一片死寂之中,那角声呜呜咽咽地鸣响起来。敌军依仗人多势众,鼓噪而前,步步紧逼。守军并不因势孤力弱而怯阵,在号角声的鼓舞下,他们士气高昂,奋力反击。战斗从白昼持续到黄昏。鏖战从白天进行到夜晚,晚霞映照着战场,那大块大块的胭脂般鲜红的血迹,透过夜雾凝结在大地上呈现出一片紫色。
9、时间从傍晚到深夜,官军夜袭敌军阵地。请设想“半卷红旗”是怎样的景象,作者捕捉这个景象入诗要表现什么? ——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半卷”二字含义极为丰富。黑夜行军,偃旗息鼓,为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半卷红旗是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10、“临易水”点名了什么?你联想到什么?
“易水”二字使人联想起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荆轲刺秦王,易水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无所畏惧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和壮怀激烈的豪情。
11、前四句写日落前情景,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诗歌的后两联各用了一个典故,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视死如归的精神。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所筑,台上置黄金以招贤才,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表现了将士们奋勇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12、李贺写诗,总是借助想象给事物涂上各种新奇浓重的色彩,试从这首诗中找出作者利用的色彩,说说有什么作用?
——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鲜明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紫红色,不但鲜明而且浓艳,它们跟黑色、秋色、白色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色彩斑斓的画卷。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描绘了悲壮的战争风云,构成了奇特的意境。
小结:本诗有声有色地描写了从白天到夜晚的战斗全过程。景物鲜明,色彩凝重,渲染了悲壮惨烈的气氛,突出将士浴血奋战的勇武形象,歌颂将士们誓死报国的爱国热情。
五、拓展延伸
1、边塞诗积累
2、想象扩写
诗歌是想像的果实。现在请你就诗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一句进行扩写。要求:
①展开合理想像,适当加上一些具体的景物描写来表现战争的惨烈。②字数在150字左右。例文:
秋高气爽,万木摇落,军中的号角声呜呜咽咽地响满天空。暮色中,刚经过白天酣战的沙场上,一片沉寂。有几只灰色的秃鹰在低低地盘旋,眼中射出贪婪之光。在尸身堆积如小丘的地方,半卷红旗斜倒着,一匹瘦马在主人徘徊不前,不时发出一声凄惨的嘶鸣。土地已被鲜血浸透,就像胭脂一般浓艳,在夕阳的掩映下,呈现出一片紫色。3.诗歌赏析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陇西行》——陈陶 1 请欣赏三、四句的精妙之处。2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可怜”句紧承上句,诗人似乎作为一个旁观者对牺牲的将军表示同情。但是,“犹是”一句宕开一笔另辟新境:在年轻的妻子的梦里,这些枯骨还是活生生的心上人,她们并不知道丈夫早已献身疆场,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将现实与梦境构成鲜明的对比,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2、描写了战争的残酷,个人们带来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