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急诊分诊工作流程
急诊分诊工作流程
急诊分诊是根据病人主诉、主要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判断,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以便安排救治程序及指导专科就诊的技术。分诊是急诊护士的基本功之一,每个护士都应熟练掌握急诊分诊技术。
(一)接诊
急诊科面向全社会开放,病人来自社会各个阶段,文化修养、个人素质、心理状态、经济条件、社会背景、发病过程各个不同,对疾病的认识和承受能力有很大差异。病人就诊,常以主诉急性症状为主。分诊护士要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对各种急性症状的鉴别诊断能力、灵活的应变能力,通过观察、询问获取信息,初步了解病人病情,决定进一步处理的顺序。对救护车转来的病人或严重创伤、急性中毒、大量出血、发病骤急等病人,护理人员应主动到急诊室门口接待病人,与护送人员简单交接,并迅速判断伤病严重程度,危重者立即送抢救室急救。
(二)临床评估
尽可能多的收集到有关病情的资料,注意不可忽视潜在的危险因素。体检的重点首先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及测量。观察病人临床评估应掌握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紧急评估、快速分类。护士要熟练运用诊断检查(视、触、叩、听、嗅)的方法,观察意识、精神状况,瞳孔大小、对光反射及敏感度皮肤颜色等。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特别注意对神志、气道、呼吸、循环、出血、疼痛及外伤等体检与分析。根据病情需要,可做必要的检查,如血、尿、粪常规、血糖、血尿淀粉酶等测定。
(三)分诊
通过接诊和体检,护士即可初步判断病人的病情,及时分类,指导就诊。对等待诊治的病人,也不可以掉以轻心,要随时进行观察,必要时重新评估、紧急处理。
分诊流程:
病人就诊 → 分诊护士接诊 → 病情评估,初步诊断 → 带病人到诊室 → 诊室查后护
↗输液观察
士协助医生诊治,抢救 → 住院治疗→出院
↘急诊留观
第二篇:急诊分诊工作制度
急诊分诊工作制度
1.分轻重缓急依次就诊。
2.危急重患者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就诊手续。
3.预防院内感染与传染病扩散,对患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均应到隔离室就诊。
4.遇有严重工伤事故或集体中毒者,应立即通知有关上级部门,积极组织抢救,遇有涉及刑事案件者应向保卫部门报告。
5.扼要了解病情,重点观察体征,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便等化验单并准确迅速的分诊。
第三篇:急诊分诊制度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1.急诊预检的概念
急诊预检是指在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快速予以分类的过程,其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对患者实施正确的医疗帮助。同时,急诊预检也是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的优先原则和合理地利用急诊资源对患者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2.急诊预检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成功率。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持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预检分诊作为急诊工作的第一关,关系到整个急诊科的运行和发展,如何更合理地应用急诊有限的人力资源、空间资源,为患者提供最快捷、最有效的服务已成为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研究的热门课题。而预检护士又是第一个接触患者、第一个了解病情、第一个给予紧急救护的急诊医务人员,所以在组织协调抢救工作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这也是急诊科一个非常重要的护理岗位,如何更好地实施预检分诊工作也是急诊护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来医院急诊的患者病情各不相同,而她们对医学知识的认知又不足,所以对于就诊哪个科室也不知道,此时预检护士便要对每位患者进行预检分诊,按照疾病轻、重、缓、急的不同程度以及内、外、妇等不同科室进行分类,可以减少患者挂错号的现象,使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抢救。预检模式及实施
3.1 一般急诊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病情紧急但短时间内尚无生命危险的患者,如发热、腹痛、骨折、头晕等患者,预检护士则按照“一问、二看、三检查、四分诊”的原则对患者进行分科,指导患者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3.2 危重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心肌梗死、窒息、休克、复合外伤、胸痛、脑卒中等此类在短时间内有生命危险的患者,预检护士立即开通“绿色通道”,主要实施先抢救后挂号、先治疗后付费等优先的原则,同时积极组织科室的医生和抢救护士到现场进行抢救,以最快的速度抢救患者的生命或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3.3 成批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成批的车祸患者、成批的中毒患者,预检护士在了解病情的同时,立即启动紧急预案,通知当班医生、护士长、总值班以及相关科室的医生,并为每一位患者发放预先编好号码的检伤卡,根据病情的轻重程度给予先后就诊,护士长立即进行人员调动,分小组负责相关的患者,责任到每位护士和工勤人员,以确保患者能得到及时的就诊和治疗,最后再进行患者信息的登记。
3.4 特殊患者的预检模式
对于抢救车、110或在就诊过程中突发意外等无家属陪伴的患者,预检护士根据病情立即通知医生进行抢救,并实施相关的治疗措施,随后想方设法联系患者的家属、亲人、单位或居委会。预检护士的高度责任心常常得到患者的家属及社会的好评。
急诊检诊、分诊制度
1.分诊应由有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清轻、重、缓、急及隶属专科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和护士等,迅速组织抢救。
2.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3.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4.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5.6.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7.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护士长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8.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可咨询经验丰富的护士或医生共同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9.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到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遇传染病病例转到传染病医院,疑似传染病病例,并按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时汇报,不能遗漏;遇为T≥38℃、伴有呼吸道症状的病例,应当将病人分诊至发热门诊就诊,同时对预检处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
10.遇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员按院规上报医务科、保卫科。11.遇急、危、重病人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
遇外宾、港澳台同胞就诊,按上级相关规定做好预检接诊工作。
分诊要求
(l)急诊预检分诊护士必须由熟悉业务、责任心强的护士来担任。
(2)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临时因故离开时必须由护士长安排能胜任的护士替代。
(3)预检分诊护士对来急诊科(室)就诊的病人,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分科就诊手续,并做好预检分诊登记,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接诊时间、初步判断、是否传染病、病人去向等项目,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4)如有分诊错误,应按首诊负责制处理,即首诊医生先看再转诊,转科协调工作。
(5)遇急危重病人应立即将其送人绿色通道,要实行先抢救后补办手续的原则。
(6)遇成批伤病员时,对病人进行快速检伤、分类,分流处理,立即报告上级及有关部门组织抢救。并给患者戴上检伤卡,标明患者的姓名,登记号,伤情,患者离开急诊科时收回。
(7)遇患有或疑患传染病病人来院急诊,应将其安排到隔离室就诊。
(8)对于由他人陪送而来的无主病人,先予分诊处理,同时做好保护工作。神志不清者,应由两人以上的工作人员将其随身所带的钱物收拾清点并签名后上交保卫科保存,等亲属来归还。
第四篇:急诊分诊制度
急诊分诊
一、分诊的目的:
1.安排就诊顺序,优先处理危急症,提高抢救率; 2.提高急诊工作效率。
3.有效控制急诊室内就诊人数,维护急诊室内秩序并安排适当的诊治地点; 4.增加病人对急诊工作满意度。
二、病情分级: 一级:(急危症)
1.病人情况:有生命危险,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急救,如心搏呼吸骤停、剧烈胸痛、持续严重心律失常、严重呼吸困难、重大创伤大出血、急性中毒及老年复合伤。
2.处理:进入急救通道及复苏抢救室。
3.目标反应时间:即刻,每个病人都应在木匾反应时间内得到治疗。二级:(危重症)
1.病人情况:有潜在的生命危险,病情有可能急剧变化,如心、脑血管意外,严重骨折、突发剧烈头痛、腹痛持续36小时以上、开发性创伤等。
2.处理:诊室优先就诊。
3.目标反应时间:<5分钟。即在5分钟内给与处理,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5%的病人。
三级:(急症)
1.病人情况:生命体征尚稳定,急症症状持续不能缓解的病人,如高热、呕吐、轻度外伤、轻度腹痛等。
2.处理:后真去候诊。
3.目标反应时间:<1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的病人。四级:(非急诊)
1.病人情况:病人病情不会转逆的非急诊患者。2.处理:可在急诊候诊或去门诊候诊。
3.目标时间:<20分钟,能在目标反应时间内处理90%的病人。
三、分诊制度
1.当班护士对来急诊科就诊病人,按轻、重、缓、急依次办理就诊手续,尽量予以合理的分诊,当遇到分诊困难时,可请有关医生协助。
2.根据病情轻、重、缓、急,优先安排病情危重者诊治,对病情危重者先抢救后收费。
3.遇有严重工伤事故及成批伤病员时,应及时通知科主任及医务部组织抢救工作,对涉及刑事、民事纠纷的伤病员,应及时向保卫科报告。
急诊科
第五篇:急诊分诊制度
急诊科(副主任)职责
1.急诊接诊,检诊、出诊及值班工作。
2.书写急诊病人病历和填写辅助检查申请单、治疗单,急诊登记、统计工作。
3.重大灾害或批量伤员和法定传染病的上报。4.负责急诊手术、术前准备。5.负责留观病人的诊治。
6.对危重转诊病历做出风险评估,履行签字手续,并书写院前救治记录。
7.指挥急诊抢救,重大抢救报告科主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8.担任住院医师、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9.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临时工作。
急诊科主任职责
1.全面负责急诊科医疗、护理、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2.制定急诊业务技术建设规划、工作计划和医疗护理质量监控方案,并组织实施,定期检查和总结。
3.组织并参与急诊伤员的诊治、危重患者的抢救、复苏与监护,适时组织院前急救。
4.组织指挥大批创伤、中毒等重大突发事件急诊病人的救治,及时向院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5.经检查急救药品、器材的使用、管理情况。
6.参与组织员外急救小组,指定车辆,配齐药品、器材,固定位置,随时处于应急状态。
7.组织本科业务学习,人才培养和技术培训和考核。安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并担任教学工作。
8.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开展新业务和科学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进行学术交流。
9.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经常进行安全教育,严防事故、差错的发生。
10.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医德医风教育,掌握本科人员思想情况,业务能力和工作表现,提出考核、晋升、奖惩和培养使用意见。11.组织院内外急救知识培训和急救演练。
12.急诊科副主任在主任领导下进行工作,按分工履行主任职责的相应部分。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专为抢救病人设置,其他情况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均应放置在指定位置,并有明确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3.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毒。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急用。
4.每日核对一次物品、药品,每班交接并记录。5.无菌物品注明灭菌日期,有效期超过一周应重新灭菌。6.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7.抢救时抢救人员要按岗定位,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8.每次抢救病人完毕后,做到及时准确记录,并做到现场评估和初步总结。
急诊分诊制度
一、分诊应由有经验的护士主持,一般急症要分轻、重、缓、急依次就诊,对危重病人要立即通知医生和护士长等,迅速组织抢救;
二、对患有或疑患传染的病人,均应道隔离室就诊,以预防交叉感染和传染病扩散;
三、必要时,挂号、交款、取药等均可由医护人员或陪伴者代办;
四、扼要了解需要,重点观察体征,并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
五、根据病情需要,填写血、尿、粪等检验申请单,并记录在病历上;
六、急、危、重病人应先行抢救,而后补办手续。采取首诊负责制,各有关科室接到分诊护士通知后要积极主动配合,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病人;
七、遇到大批伤病人或突发性灾难时,应立即报告主任、医务科或总值班等协同抢救,遇到涉及法律等问题应向公安部门报告;
八、在分诊中遇到困难时,应由护士长组织护士共同会诊解决,以提高分诊质量,分诊符合率应在90%以上。
陕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202_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