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浅谈精神病学现状及发展

浅谈精神病学现状及发展



第一篇:浅谈精神病学现状及发展

浅谈精神病学现状及发展

姓名:刘敏 学号:200615170126 班级:06中医17班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现代生活给人们带来巨大机遇与财富的同时,人们的健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们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使人们对于心理、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致病作用日趋关注。当今社会,健康不再仅仅是指躯体的无疾病状态,而是广泛涉及到生理、心理、社会等领域的多个层面。

精神病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分支,它主要研究精神障碍的病因、发病机理、病象和临床规律以及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有关问题。

现代精神病学不单涉及各种精神病、神经症、心身疾病或伴随躯体疾病的精神障碍的诊治,还涉及到适应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偏异,以及诸多类别的儿童智力、能力或品德上发育障碍的防止、矫正和处置问题。现代精神病学在理论上涉及自然科学、心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若干分支,在实践上已发展到与社会心理卫生相结合的阶段。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精神活动包括:认识活动(由感觉、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组成)、情感活动及意志活动这些活动过程相互联系,紧密协调,维持着精神活动的统一完整。

精神疾病主要分为轻型精神疾病与重型精神疾病。常见的重型精神疾病有神经衰弱等。常见的轻型精神疾病有强迫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轻型精神疾病主要是表现在感情障碍(如焦虑、忧郁等),思维障碍(如强迫观念等),但患者思维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及其自知力都基本完好。而重型精神病,如精神分裂症的初期患者也可出现焦虑、强迫观念等表现,但此类患者的认知、逻辑推理能力将会变的很差,自知力也几乎全部丧失。

当然,人们对精神现象的认识,时常决定并影响着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态度、观点和方法。而精神病学的发展过程既反映人对精神障碍及其规律的认识过程,也反映出人类从纠正并扭转对精神障碍的歧视、偏见中取得进展的历程。在各种民族不同时代的文化医学典籍中,无不记载有精神障碍的病象及其诊治方法,和人们对这些现象的态度。但在漫长的科学文化落后的历史时期,精神障碍则被视为荒诞莫测的古怪现象,而患者更被看作是魔鬼缠身,并受到虐待甚至残害。

随着物质文明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精神障碍的态度也逐渐在转变。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皮内尔提出解除病人的枷锁和以人道主义态度对待精神病人,从而写下精神病学观念史中划时代的一页,并且引领精神病学进入了医学科学的门槛。

然而,在实践工作中,由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所限,直到20世纪30年代,精神病学仍属于描述性的探讨与积累资料的阶段,缺乏广泛有效的治疗措施,医院管理也仍处于看守性照护的状况。

幸运的是,随着医疗方法的革新,改变了精神病院的气氛,使关闭的看守性管理一变而为开放性管理,彻底解除对病人身体的约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与此同时,精神障碍的诊断技术也有了进展。脑电图、脑电位分布图、脑诱发电位脑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及脑磁共振等技术的应用,更加有助于对某些病症进行客观检验。而许多心理测查、人格测查和智能测查方法,对精神障碍心理诊断技术的开展也有了很大的半年帮助。精神病流行学和社会精神病学的普及,一方面从宏观上探讨了精神病障碍的病因,另一方面加深了人们对精神病医学的认识与理解。社会性治疗和康复措施方面也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效。

21世纪的到来,使我国精神医学的发展走进了一个新的时代。生物精神医学的发展、联络精神医学的发展、社区精神医学的发展和精神卫生机构领导和医护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看到未来的精神医学将有更多的创新性研究,我们也在逐步赶超国际先进水平。

精神障碍的治疗通常采用综合性措施,例如各种精神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工疗和社会康复治疗等。在医疗观点上,针对不同流派的治疗观点,采取务实的兼收并蓄的态度。在实施治疗中,一般采取由精神科医生、护士、社工员、工疗员、心理员组成的治疗小组协同工作。但由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以及心理卫生知识的大众知晓率低,尤其是对“精神障碍”的病耻感,目前大多数心理疾病或躯体疾病与精神障碍共病问题的就诊途径是综合性医院,而我国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现状却依旧存在很多问题。

首先,精神卫生服务资源不足。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我国精神卫生服务的重点是精神病医院和重型精神病患者,其服务范围不足精神卫生工作的1%。目前,全国平均每10万人口中只有1名精神科医师。然而,现有的资源和服务体系与当代精神卫生需求和广义的精神卫生服务对象范围相距甚远,而与日益增长的综合性医院中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不相适应的是精神卫生服务资源的严重不足。

其次,精神障碍识别率低。当前,我国综合性医院中的临床医师缺乏应有的精神卫生知识。根据对上海综合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的调查发现,内科医生对心理障碍的识别率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对已识别的心理问题,其治疗率也很低。正是由于非精神科医师忽视了患者的精神症状,使绝大多数的综合性医院中,伴发心理障碍的患者没有得到应有的处理。综合性医院医生精神卫生知识缺乏的主要原因是:医学院校对精神卫生教育未给予应有的重视,使得医学生的精神科知识先天不足;精神医学教学也多以重精神病为主,使得医学生对日益增多的神经症、各类心理障碍、睡眠障碍、药物依靠、老年精神问题及其它与精神医学相关问题所知甚少。所以,精神医学应纳入综合性医院医生的继续教育。

再次,缺乏系统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会诊-联络精神病学是指精神科医师在综合性医院开展精神科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重点研究综合性医院中心理卫生、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加强精神科与其他临床各科之间的联合和协作,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因素多维度为患者提供医疗和康复服务。然而,国内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的开展相对滞后。其主要原因是会诊率低。而影响会诊率的因素主要有:

1、临床医师忽视精神症状;

2、医生缺乏精神卫生知识,把一些心理障碍问题视为正常心理反应;

3、我国很多医院未开设相应精神卫生专科,为开展会诊-联络工作;

4、目前主要是传统的会诊,缺乏专职的会诊-联络医师常规地参与临床医疗工作,说明我国原本为数不多的会诊服务工作的粗略。最后,生物医学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综合医院中,临床医生对精神状况和社会心理因素与躯体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不够,并不利于躯体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

我国综合性医院精神卫生的发展问题亟待解决,精神卫生的建设也不容小视。

1、在综合医院设立精神医学科。现代精神卫生工作的范围应涵盖各类精神疾病的防治和减少各类不良心理及行为问题的发生。因此,首先要加强行政治理部门和人员的精神卫生服务意识,充分熟悉精神卫生工作所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益和价值,积极拓展精神卫生服务的渠道,通过行政法规及相关政策,在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医学科、心身医学科或临床心理科,为精神卫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大力开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在建立综合性医院精神医学科的基础上,结合会诊联络,一方面深入临床各专科,甚至建立定点联系,综合应用生物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法和手段,协同处理各类患者;另一方面,积极开展联络精神病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联络教学、不同层次教育绩效评价,不同的会诊方式和联络组织形式等方面积极探索,以提高非精神科医师对精神障碍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真正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要落实医学模式的转变,就必须有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工作者的参与,通过不断培训,使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真正树立现代医学模式观念。在医疗诊治工作中运用适当的心理咨询、行为治疗技巧和整体医疗护理方法,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4、加大精神医学教育力度和科普知识宣传。要大力开展面对非精神科医师的有关精神卫生的继续医学教育,把到精神医学科轮转纳入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养计划,尤其要提高抑郁症的识别率,提高抑郁症患者接受治疗的比例,加强常见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有效处理和及时转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立医院院长许戈良也建议我们:一是建设并完善精神卫生工作体系、组织管理机制和精神疾病预防常设机构,形成功能完善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网络,注重发展综合性医院的综合医学,把精神病科室逐步放到综合医院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功能应该增加心理咨询专业,强化精神卫生宣传、健康教育,改变我国以医院为中心的精神卫生服务模式。二是加大政府对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精神病医院应该是福利医院,对于精神病人应该进行免费治疗,尽快加大对精神病院的投入。三是努力改善工作人员的待遇,稳定专业队伍。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投入这一公益事业,积极引导海内外慈善机构多关注精神病专科医院以及精神病人这一群体。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曾经发表的全球精神卫生人力资源状况显示,世界上高、中高、中低收入国家每万人拥有的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分别为15.7、1.5和0.3。而在中国,迄今为止每万人拥有的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则为零。今年3月,中国内地首个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培训项目在上海启动。今后,中国将逐渐改变每万人拥有精神卫生社会工作者人数为零的状况。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21世纪,我们看到了我国精神卫生建设的美好未来,让患有精神障碍的患者看到了希望。我们坚信:中国的精神卫生事业将越来越好,并逐步赶超国际水平,这不再是个梦想,梦想最终定会照进现实!

第二篇:精神病学

精神病学

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科室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0分,共40.0分)1.在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A.应激性生活事件

B.人格特征

C.营养不良 D.情绪状态

E.性别

2.心身疾病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A.情绪

B.生活事件

C.性格

D.个体易感性

E.以上都是

3.一位病人打球时,球在他身边过去,他却觉得与他距离很远。这种症状是()A.错觉

B.幻觉

C.非真实感

D.意识模糊

E.空间知觉障碍

4.脑内突然涌出大量异己的奇怪的念头,病人对此也感莫名其妙,且不能控制,这种症状可能是()A.思维奔逸

B.思维散漫

C.强制性思维 D.强迫性思维

E.病理性象征性思维

5.有关失眠症的诊断标准,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每周失眠2次,持续1月以上

B.每周失眠3次,持续2月以上 C.每周失眠3次,持续1月以上

D.每周失眠2次,持续2月以上 E.每周失眠3次,持续3月以上

6.下列不属于心身疾病的为()A.冠心病

B.胃溃疡

C.癌症

D.糖尿病

E.精神分裂症

7.王某,女,19岁,分裂样精神病,对医生说:“我肚子里总有一男子说话声,我做什么事,他总说你太懒了,这事做烂了”。此症状是()A.真性幻觉

B.错觉

C.幻视

D.假性幻觉

E.感觉障碍

8.女性,25岁,给丈人回信:“××:你好。冰天雪地,身体好吗?春暖花开了,你应该努力工作,汽车老在公路上„„”。此患症状是()A.思维破裂

B.思维粘滞

C.思维奔逸 D.思维松弛

E.病理性赘述

9.下述哪一种不属于生物精神医学范畴()A.神经生化

B.神经内分泌

C.精神药物学 D.精神疾病的流行学

E.精神疾病遗传学

10.高烧病人,把给他静脉输液的皮管看成一条蛇,非常恐惧。这种症状是()A.幻视

B.错视

C.非真实感

D.视物变形症

E.空间知觉障碍

11.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自行停药疾病复发而第二次住院治疗。以往用的扰精神病药物氟哌啶醇有较严重的锥体外系反应,为了减少这类副作用,这次住院应首选下列哪个药物为好()A.氯丙嗪

B.氯氮平

C.维思通

D.奋乃静

E.舒必利

12.医生查房时,患者诉说自己的内脏有牵拉、挤压、游走、蚁爬感。患者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不适部位,诊断首先应考虑()A.感觉过敏

B.感觉减退

C.视物变形症 D.内感性不适

E.感觉消失

13.躁狂发作病人活动增多表现,除了哪项()A.整日忙碌

B.好管闲事

C.引人注意 D.生活节俭

E.行为轻浮

14.轻度精神发育迟滞时,智商为()A.30~49

B.50~70

C.20~34 D.<20

E.75~99

15.王某,男,49岁,高血压病史10年。近3年来失眠,记忆力减退,工作效率下降,近一年来上述症状加重,言语不清,双手震颤,情绪低落,自责自罪,有时不认识周围人,裸体外跑。查:眼底动脉细呈铜丝状,双膝踺反射亢进,病理反射未引出,头部CT扫描可见数个小的梗死灶,其诊断最可能是()A.早老性痴呆

B.抑郁症

C.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D.人格障碍

E.精神分裂症

16.男性,40岁。因单位效益差而下岗在家,三个月后出现头疼、失眠、情绪低落、思维迟缓,责怪自己能力低,内疚,自觉连累了家人,曾有自伤行为。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阳性体征。该病人诊断为抑郁症,下列哪种治疗方法不正确()A.心理治疗

B.改良电抽搐治疗

C.氟西汀 D.多塞平

E.奋乃静

17.抑郁发作睡眠障碍的特点是()A.入睡困难

B.早醒

C.易惊醒

D.多梦

E.睡眠过多

18.强迫症与恐惧症的区别在于()A.出现焦虑反应

B.明知不对难以控制

C.是否回避 D.有无精神因素

E.有自主神经症状

19.男性,25岁,每天服用一种药以振作精神,突然停服后即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不振,所服用药物可能是()A.吗啡

B.海洛因

C.咖啡因

D.苯丙胺

E.麻黄碱20.患者男性,40岁,系某洗衣店职工,酷爱清洁,近年来工作中担心接触衣物被传染疾病,因而在下班时必须反复洗手。同时回到家中要反复拖地板,由、每天最初拖一次,发展到每天4~5次。以后发展到睡前必须洗澡才能上床,不仅他本人要洗澡,还要求其妻也得洗澡,否则不让上床睡觉。病人知道这些做法有些过分了,但不洗手、拖地、洗澡即感到浑身不自在,为此而苦恼,主动求医。他的疾病可能是()A.焦虑症

B.洁癖

C.强迫症

D.精神分裂症

E.人格障碍

21.阿尔茨海默病属于()A.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B.精神分裂症

C.神经症 D.人格障碍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下列不正确的是()A.对原发疾病的治疗

B.针对精神症状的表现,对症处理

C.全身支持性治疗

D.对躯体疾病及精神症状的护理,特别是安全护理 E.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主

23.病人近一年来对家人变得冷淡,不去上学,不洗澡,不主动换掉衣服,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无动于衷。这些表现属于哪种症状()A.情感低落

B.情感淡漠

C.情感倒错 D.意志减退

E.人格障碍

24.女性,16岁。诊断为精神分裂症青春型,患者的病情特点中下列哪项不符合()A.联想散漫

B.片段幻想妄想,行为紊乱

C.情感平淡 D.急性或亚急性起病

E.治疗效果差

25.关于知觉障碍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一般在意识清晰时产生

B.多见于颞叶癫痫和脑器质性病变 C.患者对外界事物的体验障碍

D.患者对大小、空间的体验障碍 E.患者对自身形态的体验障碍

26.情感性障碍的鉴别诊断,不包括下述哪项()A.精神分裂症

B.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C.药物所致精神障碍 D.精神发育迟滞

E.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27.女性,32岁,患神经衰弱近1年,未治疗,现来诊,应首先选择下列哪种药物()A.抗焦虑药

B.抗抑郁药

C.抗躁狂药 D.抗精神病药

E.催眠药

28.女性,32岁,患神经衰弱3月余,未经治疗,主要表现头痛、失眠、脑力疲乏、精神易兴奋,应选择下列哪种药物进行治疗()A.安定

B.氯氮平

C.阿米替林

D.氯丙咪嗪

E.氯丙嗪29.下列哪种组合是错误的()A.痴呆-记忆减退,判断错误

B.谵妄-幻觉,错觉,昼轻夜重 C.神经衰弱-焦虑,疑病,幻觉

D.精神运动性抑制-抑郁,冲动 E.意识障碍-谵妄,昏睡

30.关于惊恐发作的特点,以下哪种说法不正确()A.发作过后有担心再发作的心理

B.发作时意识不清楚 C.发作时间一般5~20分钟,很少超过1个小时

D.常表现为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

E.发作有不可预测性和突发性

31.一个66岁的工程师,去年退休后,自觉体力、精力明显下降,记忆力下降;2个月来失眠,食欲下降,懒于活动。觉得活着没意思,自觉自己变成傻子了,无用了。诊断应该考虑的是()A.脑衰弱综合征

B.痴呆(早期)

C.适应障碍 D.老年期抑郁症

E.抑郁性神经症

32.早晨病人吃的是馒头和粥,医生查房问病人时,病人回答:“早晨吃鸡、肉和鱼汤”,这是什么症状()A.妄想

B.幻觉

C.虚构

D.错构

E.思维散漫

33.最常见的急性脑病综合征的意识障碍是()A.嗜睡

B.昏睡

C.昏迷

D.意识模糊

E.谵妄状态

34.抑郁症的核心症状是()A.情绪低落

B.思维贫乏

C.情绪高涨

D.幻觉

E.入睡困难

35.男性,24岁。最近2月常感到非常害怕,并称:“家中有窃听器、摄像机监视,马路上有人跟踪,全家被人下毒。”你认为这是什么症状()A.思维散漫

B.被害妄想

C.被控制感

D.错觉

E.关系妄想

36.病人,女性,20岁。三周来因考试失败而出现情绪低落,兴趣缺乏,精力明显下降,易疲劳,言语动作减少,自觉“脑子笨,没以前聪明,像一块木头,世界看上去犹如灰色一片”。伴早醒,食欲下降、心烦。悲观失望,多次欲自杀而未遂。你认为该病人患有什么疾病()A.神经衰弱

B.抑郁症

C.焦虑性神经症 D.恐怖性神经症

E.强迫症

37.下列关于躁狂症的描述,哪项不正确()A.具有感染力

B.可情绪反应不稳定

C.注意力增强,持久 D.病前可有乏力,失眠等症状

E.起病可急性或亚急性

38.治疗各类神经症最好的方法是()A.服用各类抗焦虑药和安眠药

B.应用中西医结合的药物治疗 C.药物治疗与各种恰当的心理治疗相结合D.支持性心理治疗 E.较长时期休息治疗

39.患者感到他的思维或行为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或仪器所控制是()A.被害妄想

B.疑病妄想

C.夸大妄想 D.钟情妄想

E.物理影响妄想

40.男性,20岁,大学生,患者到电影院看到门前有四根大石柱子,立即体验到这四根石柱刺在自己的心脏,电影院的人都在嘲笑他,立即离开电影院()A.妄想心境

B.妄想回忆

C.妄想知觉 D.被害知觉

E.关系妄想

二、案例分析题:以下提供若干个案例,每个案例下设若干道考题。请根据答案所提供的信息,在每一道考题下面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每题1.0分,共50.0分)(41~42题共用题干)

女性,54岁,优秀话务员,近几年怀疑丈夫有外遇,看电视时激动,控制不住,外出走失一周找不到自己家,住在露天,公安人员收留送回家,吃饭用手抓着吃,记忆力下降,行为幼稚。既往高血压7年,脑梗死后10个月,神经系检查:BP225/110mmHg,说话口齿不清,右侧下肢轻偏瘫症状,肌张力增高,巴氏征(+)。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智力减退,个人生活不能自理,有二便失禁 41.最有意义检查是哪项()A.头CT

B.EEC

C.CSF

D.智商测定

E.脑血流图

42.精神发育迟滞起病于()A.16岁以前

B.18岁以前

C.20岁以前 D.22岁以前

E.25岁以前

(43~45题共用题干)

崔某,男,43岁,近20年来每年发作一次鬼神附体,以大仙口气说话,要求父亲烧香拜佛,持续数小时后痊愈,一个半月前开始疲乏无力,不认家人,好忘事,小便尿在裤内,右侧轻偏瘫,右手拿不住东西,好跟别人说话。既往史:23岁时有冶游史。神经系统检查:两侧瞳孔不等大,右瞳孔边缘不整齐,左侧椭圆形,右侧瞳孔光反射消失 43.哪项检查最有必要()A.心理测验

B.EEC

C.CSF

D.康华试验

E.头部CT

44.最可能是哪个诊断()A.大脑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B.早老性痴呆

C.精神分裂症 D.癔症

E.脑肿瘤 45.最有效治疗()A.脑手术

B.氯丙嗪

C.大脑代谢剂

D.心理治疗

E.梅毒治疗

(46~47题共用题干)

男性,30岁。近1年来常低头不语,失眠头痛,对事物不感兴趣,对工作学习无信心,责怪埋怨自己对家庭、社会没有任何价值,曾有轻生念头并切腕自杀未遂。自感脑子开动不起来,不愿活动,食欲差,睡眠不好。病前无明显精神因素,体检及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46.该病人考虑诊断为()A.神经衰弱

B.反应性精神病

C.抑郁症 D.心理障碍

E.人格障碍

47.以上病例应给予的治疗药物为()A.奋乃静

B.氯丙嗪

C.阿米替林

D.舒乐安定

E.脑复康

(48~50题共用题干)

女性,33岁,一年来乏力,发热,关节痛,面颊部有蝶形红斑,口腔鼻腔粘膜溃疡为无痛性,二个月来,病人兴奋、躁动,幻听、幻视,被害妄想,关系妄想 48.以下哪项检查对诊断最有帮助()A.血常规

B.Coombs试验

C.抗核抗体 D.血沉

E.抗“O” 49.以下哪项是主要治疗措施()A.肾上腺皮质激素

B.阿司匹林

C.环磷酰胺 D.硫唑嘌呤

E.氯喹

50.以下哪类药易诱发红斑狼疮样反应,除了()A.抗生素

B.非甾体类抗炎药

C.抗结核药 D.磺胺类

E.抗精神病药

(51~52题共用题干)

女性,25岁,近年来难于控制反复持续地服用一种药,药量不断增加,不服或减少服用量则感痛苦难忍,因而无法停服该种药物 51.该病人应考虑疾病是()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药物依赖 D.心因性精神障碍

E.癔症 52.该患者目前处于()A.强迫状态

B.心理依赖状态

C.妄想状态 D.意识障碍状态

E.焦虑状态

(53~55题共用题干)

男性,48岁,既往有冶游史,25岁时有皮肤损害,31岁时结婚,妻子第二年怀孕流产,3年前因精神因素呈兴奋状态,大声喊叫,焦虑、苦闷、坐立不安,夜间看见一个人腾云驾雾。躯体检查:无著征,神经系统检查:右瞳孔缩小,光反射消失,面神经不全麻痹,手指及眼睑轻微震颤,右上肢霍夫曼征(+)。精神检查:有幻听。“耳边听到滔滔不绝说话声,发出粗鲁的谩骂声”,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易激动 53.首先应检查哪项()A.康华试验

B.头CT

C.CSF常规

D.EEG

E.智商测定

54.本病例诊断考虑()A.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B.脑梅毒所致精神障碍

C.早老性痴呆 D.精神分裂症

E.抑郁症 55.本病例治疗()A.脑血管病治疗

B.抗梅毒+抗精神病

C.抗精神病 D.抗抑郁

E.按老年痴呆治疗(56~57题共用题干)

高某,男,63岁,4年前开始,近1年日益加重,不认识女儿。摔废旧物品.出门找不到家,不会穿衣,常呆坐,呆立呆望,不言不语,对人冷淡,不关心家人。既往史:有冶游史。躯体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精神检查,意清,定向障碍,记忆障碍,个位数计算正确,两位数加法常错,夜间不眠,到处摸索,说身边有人唱歌内容听不清,流露出悲观情绪,未见自杀行为,生活不能自理。化验:康华试验阴性,CSF正常,CT:脑萎缩,额颞叶明显

56.最可能诊断是()A.老年性痴呆

B.脑血管性痴呆

C.脑肿瘤 D.麻痹性痴呆

E.正常压力脑积水所致痴呆 57.目前治疗效果预后如何()A.无有效治疗,预后不良

B.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C.抗梅毒治疗,预后较好 D.治疗脑血管病后尚可

E.脑脊液分流手术,预后尚可

(58~60题共用题干)

某男性,28岁,经常在出家门以后担心门没有锁好,为此多次检查方可离去,以致有时上班迟到,为此来医院检查。

58.这是一种什么症状()A.强迫症状

B.重复动作

C.关系妄想 D.由幻听支配的异常行为

E.被害妄想 59.这种症状常见于哪种疾病()A.抑郁症

B.强迫症

C.焦虑症

D.神经衰弱

E.人格异常

60.数周以后,此病人说他所以要反复检查门锁是因为防止有人迫害他,因而要把房门锁好,此时病人的诊断应当考虑是()A.神经症

B.酒精中毒性精神病

C.精神分裂症 D.抑郁症

E.人格障碍

(61~62题共用题干)

男性,30岁,工程师,大学文化,一年前独自到树林中迷路时,听到两个割草人在谈话“在树林中看到一头黑熊”。找这两个人时旁边一个人都没有,四处寂静无声,后来在车间工作时看到了自己家墙上的钟和图画,或者“就是现在眼前”或者“在头脑里面,”有时耳边听到一群不工作的人放肆地大量喝酒,对妻子到医院探视抱有憎恨,认为医生要毒死他。躯体检查:无著征

61.该患者诊断考虑()A.精神分裂症

B.人格障碍

C.癔病 D.脑器质性精神病

E.抗抑郁治疗 62.本病例最有效治疗()A.抗精神病治疗

B.心理治疗

C.抗抑郁治疗 D.疗养、旅游

E.针灸

(63~65题共用题干)

男性,60岁,中午参加宴会,返家后恶心、呕吐、躁动不安。说话语无伦次,不认人,急来就诊。就诊途中,逐渐安静,并入睡,呼之稍有反应,处于类木僵状态。补充病史:未饮酒,只喝饮料,平时常有心慌、出汗、乏力,每于进食或喝糖奶之后消失。63.此时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查是()A.血常规

B.血钾、钠、氯化物

C.血淀粉酶 D.血糖定量

E.谷丙转氨酶

64.此病人的初步诊断,最可能的是()A.急性反应状态

B.分裂症样精神障碍

C.癔症 D.糖尿病所致精神障碍

E.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 65.此时的急救处理方案是()A.肌注或静推冬眠混合液

B.肌注安定10mg

C.胰岛素静脉点滴 D.肌注氯硝西泮1~2mg

E.静点低分子右旋糖酐

(66~67题共用题干)

男性,40岁,大量持续饮酒10余年,突然停饮后不认识家人,看见地上很多小鼠在跑,十分紧张,同时伴失眠,四肢粗大震颤,兴奋躁动,走路蹒跚,大汗淋漓。66.该患者所处的状态为()A.谵妄状态

B.幻觉状态

C.震颤谵妄状态 D.兴奋状态

E.恶性症候群 67.该病最佳的治疗方案是()A.抗焦虑治疗

B.控制兴奋治疗

C.心理治疗 D.先给小量饮酒,以后进行戒酒治疗

E.电休克治疗

(68~70题共用题干)

男,32岁,近二月上床后近2小时方能入睡,每周3~4次,只能睡眠2~4小时,晨起后感觉疲乏,精神不振,诊断为失眠症 68.失眠症最常见的病因是()A.心理生理因素

B.精神病的伴发症状

C.药物依赖的伴发症状 D.睡眠中呼吸困难引起

E.酒类依赖的戒断症状

69.对慢性失眠症的治疗,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强调定时作息

B.入夜后避免兴奋

C.入夜后避免用浓茶、咖啡 D.应该躺着阅读书刊

E.尽量改善周围环境

70.对解除短期失眠症,最安全的药物应首选()A.舒乐安定

B.硝基安定

C.三唑安定 D.阿普唑仑

E.地西泮(安定)

(71~72题共用题干)

女性,25岁,近年来难以控制地持续服用某种药物,且每次用药量不断增加,不服药或少服药时感到痛苦难忍,因此无法停服此药。71.该患者可能得了什么病()A.精神分裂症

B.抑郁症

C.药物依赖 D.心因性精神障碍

E.焦虑症

72.该患者目前处于下列哪一种状态()A.强迫状态

B.焦虑状态

C.谵妄状态 D.妄想状态

E.心理依赖状态

(73~75题共用题干)男,30岁,约一年时间孤僻、寡言,近期由于被上级批评后出现失眠,不上班并紧闭门窗,声称有人监视自己,在家中不敢谈话,说家中已被安装窃听器,公安局也要逮捕自己,不吃妻子做的饭食,认为妻子已同他人合伙在饭菜中放了毒药。因此殴打妻子。73.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A.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B.精神分裂症偏执型

C.抑郁症 D.反应性精神病

E.躁狂症 74.药物治疗应首选()A.丙咪嗪

B.利培酮

C.氯硝西泮

D.碳酸锂

E.氯丙咪嗪

75.除药物治疗外要注意的是()A.说服病人放弃怀疑

B.外出旅行、疗养

C.防止发生意外 D.更换工作单位

E.请上级、同事改变对病人的态度

(76~77题共用题干)

女性,22岁,近1年来专注于自身体重,采取各种措施节食。体重已降至标准体重的75%以下。近3个月来闭经,查体可见严重营养不良。76.根据以上病史及检查,诊断首先应考虑()A.营养不良

B.神经症性反应

C.人格障碍 D.神经性厌食症

E.原发性闭经 77.最佳治疗方案为()A.躯体支持疗法,认知、行为治疗,适当使用抗抑郁剂或抗焦虑剂 B.森田疗法,输液或鼻饲补充营养,内分泌治疗 C.支持性心理治疗,抗精神病药治疗

D.胃动力药和助消化药治疗,胰岛素治疗 E.精神分析,高蛋白饮食,卧床休息

(78~80题共用题干)

女性,35岁。近半年因患焦虑症间断服用地西泮类药物,目前症状改善 78.该病人需维持多长时间后逐渐停药()A.2~6周B.2~4周C.6~8周 D.8~10周E.10~12周

79.以防症状反跳,停药过程不应短于()A.6周 B.2周 C.4周 D.8周 E.12周80.该病人如长时间服用地西泮类药物,最常见的副反应是()A.反应慢

B.成瘾性

C.嗜睡

D.头晕

E.记忆力差

(81~82题共用题干)

女性,19岁。近半年来关注于自身体重,采取多种方法节食。导致明显体重减轻,比平均体重减轻15%以上。近三个月来闭经,体检可见严重营养不良。81.你认为该学生诊断为什么疾病()A.严重营养不良

B.人格障碍

C.神经性厌食 D.原发性闭经

E.癔症 82.最佳的治疗方案为()A.认知行为治疗+躯体支持疗法+抗抑郁剂

B.输液或鼻饲补充营养 C.心理治疗

D.抗精神病药治疗 E.精神分析

(83~85题共用题干)患者女性,低热不退,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以抑郁为主。而临床上各项躯体检查指标表明躯体疾病较为严重,且既往有青光眼病史 83.该病人治疗的重点是()A.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B.支持治疗

C.控制精神症状 D.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单独使用

E.对症治疗+心理治疗 84.如治疗抑郁情绪应首选哪种药物()A.氟西汀

B.阿米替林

C.艾司唑仑

D.氯丙咪嗪

E.马普替林

85.禁用哪类药物()A.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B.三环类抗抑郁药物 C.艾司唑仑

D.米氮平E.文拉法新

(86~8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5岁,在家属陪同下首次来院门诊,诉有胆囊结石史且反复疼痛,精神萎靡不振,反复追问病史发现其多年来一直使用止痛剂。86.如考虑药物成瘾应为何种药物()A.阿尼利定

B.泰必利

C.哌替啶

D.布洛芬

E.索米痛片

87.如考虑为药物成瘾会出现哪些依赖()A.单独的精神依赖

B.单独的躯体依赖

C.药物耐受性增加 D.精神依赖和躯体依赖

E.行为依赖

(88~90题共用题干)

13岁女性,两年前起病,于生气后突然大叫一声,随之倒地呼之不应,牙关紧闭,双眼上视,头颈后仰,四肢抽搐,无二便失禁。无舌咬伤。发作停止后对整个过程不能回忆,未给予特殊处置。照常上学。2个月后于夜间入睡后又出现抽搐,有小便失禁。抽搐停止后,突然起床冲出门外,无目的漫游,呼之不应,冲动毁物,持续2小时后恢复清醒,对经过全无记忆,此后反复有类似发作,平均每月三次 88.在以下检查中最可能见到异常的是()A.心理测试

B.CT

C.MRI

D.EEG

E.头颅平片

89.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神经症

B.癔症

C.急性应激障碍 D.癫痫

E.脑肿瘤所致精神障碍 90.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A.心理治疗

B.氯丙嗪治疗

C.卡马西平治病 D.手术治疗

E.电休克

三、多项选择题:由一个题干和A、B、C、D、E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题干在前,选项在后。要求考生从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1.0分,共60.0分)91.下列生活事件中能作为应激源的是()A.离婚、丧偶等家庭危机

B.学校与工作场所中的人际关系紧张 C.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

D.战争、移民等社会事件 E.个人的某种特殊遭遇

92.精神疾病的康复和社区服务的宗旨是()A.功能训练

B.全面康复

C.完全治愈,不再复发 D.提高生活质量

E.重返社会

93.常见感知觉障碍有()A.错觉

B.幻觉

C.内感性不适

D.感觉过敏

E.感知综合障碍

94.常见的精神运动性抑制包括()A.木僵

B.缄默症

C.蜡样屈曲

D.思维迟缓

E.缄默症

95.记忆过程包括()A.错构

B.保持

C.识记

D.再认

E.回忆

96.以下哪些检查应列为精神科的常规检查()A.血、尿、粪常规

B.肝肾功能、心电图、胸片

C.腰穿作脑脊液检查 D.脑CT、MRI扫描成像

E.脑电地形图

97.为了保证病史的客观真实,应注意以下哪些问题()A.从不同的知情者处了解情况,收集病人的日记、信件等了解病情 B.事先应向供病史者说明病史准确与否对诊、治结果的重要性 C.排除病史提供者因种种原因有意无意地隐瞒或夸大病情 D.一定要让供病史者了解问话的真正含意,避免信口作答

E.如供病史者之间出现严重分歧,则应分别询问,了解分歧的原因

98.对于精神病人的过去史,应重点了解以下几点()A.有无严重的肝炎、心脏病、肾病、肺部疾患

B.有无颅脑外伤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毒、抽搐、高热昏迷史 C.有无青光眼、哮喘病史

D.既往有无精神病史 E.个性特点、婚姻状况

99.精神检查的作用是()A.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B.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患者 C.了解患者所处的环境

D.建立初步的良好医患治疗关系 E.向患者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知识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100.以下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有效的沟通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B.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和自信心

C.有效的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D.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E.有效的沟通有利于减少医患纠纷 101.精神疾病分类的目的主要是()A.找出具有相似临床特征的病人群体

B.有利于相互交流 C.有助于合理的治疗与预防

D.有助于预测疾病的转归 E.以上都对

102.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诊断可根据以下情况()A.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

B.脑病变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有时间上的联系 C.精神障碍可因原发性脑部疾病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D.有导致精神障碍出现的脑部疾病、脑损伤或脑功能不全的证据 E.患者记忆障碍明显

103.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表现包括()A.记忆障碍

B.病情呈阶梯性进展

C.片段幻觉 D.人格改变

E.智能全面减退

104.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要点包括()A.起病相对较急,病程呈阶梯性进展

B.可有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 C.进行性痴呆

D.CT扫描可见原发性脑血管疾病病灶 E.病前多有脑血管疾病病史

105.慢性脑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有()A.智能减退

B.意识障碍

C.记忆减退

D.人格改变

E.视幻觉

106.阿尔茨海默病的神经病理学改变以下哪些正确()A.脑萎缩、脑沟回增宽和脑室扩大是确诊阿尔茨海黙病的主要依据 B.大脑皮质、海马及皮质下神经元存在大量神经元纤维缠结(NFT)C.正常老人脑内也可出现SP,但数量比AD患者多

D.SP和NFT大量出现于大脑皮质中,是诊断AD的两个主要依据 E.大脑皮质、海马、某些皮层下核团中有大量的老年斑(SP)形成

107.不属于脑震荡急性阶段治疗要点的措施是()A.抗抑郁药物治疗

B.抗焦虑药物治疗

C.绝对卧床休息1~2周 D.降低颅内压力

E.早期即采取康复训练

108.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特征包括哪些()A.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发病无季节性与区域性

B.多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部分患者病前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 C.精神症状可为首发症状,也可为主要临床表现

D.精神运动性抑郁症状较多见

E.极少数患者在早期有意识障碍

109.颅脑外伤所致慢性精神障碍包括()A.智能障碍

B.意识障碍

C.人格改变

D.脑外伤后精神病性症状

E.脑震荡后综合征 110.诊断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可依据以下几点()A.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B.有躯体疾病的依据 C.躯体疾病在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转归等方面有时间上的密切关系 D.精神症状常有昼轻夜重的节律变化

E.精神障碍的表现不典型

111.不符合谵妄一般临床特点的是()A.起病急、发展快,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

B.病程长

C.起病慢,进行性发展

D.病情波动有昼轻夜重的节律变化 E.感知觉障碍较为常见

112.促使谵妄发生的因素有()A.心理社会应激

B.易感因素如年龄、有脑损伤史等 C.引起躯体器质性病理过程的生物学病因

D.性别 E.个体处于躯体衰弱状态

113.阿尔茨海默病的早期症状为()A.个人生活不能自理

B.人格改变

C.情绪不稳,易激惹 D.思维迟缓

E.近记忆减退

114.镇静催眠药中毒时可出现下列症状()A.情绪不稳

B.冲动或攻击行为

C.判断失误 D.共济失调

E.眼球震颤

115.精神活性物质又称为成瘾物质,能影响人类的()A.提高智力

B.增强记忆

C.行为

D.改变意识状态

E.情绪

116.作为精神活性物质的“毒品”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A.一类能影响人类精神活动的物质

B.医疗上限制使用

C.为社会禁止使用 D.具有很强的成瘾性

E.癌症病人可常规使用

117.耐受性是()A.停止使用会出现明显的戒断症状

B.使用原来剂量达不到所求效果 C.使用者的使用剂量越来越大

D.增加用量才能取得所追求的效果 E.停止使用也不会有什么不适

118.急性苯丙胺类药物中毒病人的处理原则包括()A.特效拮抗剂的使用

B.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C.导泻 D.足量补液

E.利尿、促进排泄

119.戒断症状是指()A.停止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B.减少使用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C.增加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D.换用其他药物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E.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120.依赖除了出现耐受性和戒断症状外,还具有以下行为特征()A.虽出现社会、心理和躯体损害,但欲罢不能

B.将成瘾物质视为第一需要 C.具有复发倾向

D.在精神活性物质的使用上失去控制 E.一定会出现精神病性症状

121.使用美沙酮对海洛因依赖患者进行替代治疗,应注意()A.一般在14~21天内将美沙酮逐渐减少,最后停用 B.逐日减量,只减不加,限时减完

C.首日使用剂量可通过观察瞳孔、脉搏、血压及其他戒断症状来判定 D.一旦美沙酮减完后即可让病人出院

E.减量过程可以先快后慢

122.Korsakoff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性症状是()A.视幻觉

B.嫉妒妄想

C.虚构

D.定向障碍

E.记忆障碍

123.导致药物滥用的社会因素包括()A.容易获得

B.家庭因素

C.同伴影响、同伴间压力 D.文化背景

E.社会环境等因素

124.精神分裂症急性发作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有()A.行为治疗

B.认知心理治疗

C.电休克治疗 D.抗精神病药物

E.安眠镇静药物

125.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可能预后有()A.完全缓解,不再复发

B.病情多次复发,间歇期正常或基本正常 C.社会性缓解伴人格缺损,可自我照顾或需督促

D.维持在慢性状态 E.人格和社会功能衰退

126.心境障碍可有下列哪些表现()A.情感高涨

B.情感低落

C.认知、行为改变

D.可有幻觉、妄想

E.有反复发作倾向,发作间期多缓解

127.下列哪些属于心境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A.遗传因素

B.心理因素

C.年龄

D.性别

E.社会因素

128.心境障碍的临床类型有()A.木僵

B.躁狂发作

C.抑郁发作 D.恶劣心境

E.环性心境障碍

129.躁狂发作的临床特征有()A.情感高涨,自我感觉良好

B.思维奔逸,音联意联

C.行为怪异 D.思维被洞悉感

E.爱管闲事、任意挥霍 130.轻躁狂发作的临床特点包括()A.持续至少数天的情感高涨、精力充沛、活动增多 B.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C.轻度挥霍,社交活动增多,性欲增强,睡眠需要减少 D.有显著的自我感觉良好,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持久 E.有时表现为易激惹,自负自傲,行为较莽撞

131.抑郁发作的临床特征有()A.情绪低落,抑郁悲观

B.思维迟缓,反应迟钝

C.生活疏懒,不修边幅 D.木僵

E.早醒

132.有关抑郁性木僵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部分病人在夜深人静时,可出现兴奋冲动行为 B.可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食,达木僵状态 C.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

D.如没有禁忌证,电抽搐治疗可作为首选

E.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抑郁发作

133.躁狂发作的病程有以下特点()A.大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春末夏初

C.发病年龄多在30岁左右

D.90%以上的病例起病于50岁以前 E.自然病程平均为3个月左右

134.抑郁发作的病程有以下哪些特点()A.大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发病

B.好发季节为秋冬季 C.约30%的病人在1年内复发

D.有过2次抑郁发作的患者,今后再次发作的可能性为70% E.自然病程平均为6~8个月

135.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抑郁发作的鉴别包括()A.前者在严重的创伤性事件后出现

B.前者常重新体验到创伤事件,有反复的闯入性回忆 C.后者以心境抑郁为主要表现,且有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D.前者以焦虑、痛苦、易激惹为主的情感障碍,情绪波动性大,无晨重夕轻的节律改变

E.前者精神运动性迟缓不明显,睡眠障碍多为入睡困难;而抑郁发作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缓,睡眠障碍多为早醒

136.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认为()A.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两个层次

B.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分别按快乐、现实和道德原则行事 C.焦虑是神经症的核心症状,如果被直接体验则表现为焦虑症 D.神经症的产生实际上是通过条件反射导致的病态行为

E.神经症究其本源是自我完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 137.以下哪些心理治疗方法可试用于癔症患者()A.暗示治疗

B.药物治疗

C.行为疗法 D.解释性心理治疗

E.物理治疗

138.神经症与器质性精神障碍的鉴别要点()A.神经症的症状是由于生物源性的病因所致 B.神经症不具备脑器质性精神障碍某些症状

C.神经症一般没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D.神经症患者有自知力 E.神经症患者的病程呈波动性

139.以下哪些属于性功能障碍()A.早泄

B.阴冷

C.同性恋

D.性乐高潮障碍

E.阳痿

140.神经性厌食的治疗措施包括()A.心理治疗

B.躯体支持治疗,纠正营养不良

C.可试用情绪稳定剂如锂盐 D.可试用抗精神病药物

E.可试用抗抑郁药物

141.关于神经性厌食的临床表现,以下哪些说法是对的()A.部分病人可有间歇发作性暴饮暴食

B.患者常存在害怕发胖的观念 C.患者常因食欲差而很少进食,导致明显的体重减轻,或生长发育延迟 D.有的患者通过运动、引吐、导泻等手段减轻体重 E.常存在内分泌功能紊乱的症状

142.一般将需要分为以下哪几个层次()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工作的需要

D.归属与爱的需要

E.获得社会公认与尊重、实现个人理想的需要

143.个体对心理应激源的认知与评估受以下哪些因素的影响()A.应激源的强度

B.应激源的性质

C.个体的性格特征 D.个体当时的身体状态

E.个体可利用的社会支持系统

144.关于偏执性人格障碍特点,以下哪一条是对的()A.敏感、多疑、心胸狭窄,容易害羞,自尊心过强,人际关系往往反应过度 B.经常无端怀疑别人要伤害、欺骗或利用自己

C.自我评价过高,自负 D.遇到挫折或失败时,推诿客观,将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他人 E.常有病理性嫉妒观念,限制对方和异性的交往

145.关于人格障碍的治疗,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具有攻击行为的人格障碍者,可以给予心境稳定剂 B.抗精神药物有可能改变人格结构,从而治疗人格障碍 C.人格障碍的治疗效果较好

D.人格障碍治疗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纠正不良习惯 E.对于人格障碍的患者,心理治疗和教育、训练都同样重要 146.有关强迫型人格障碍的说法,哪些是对的()A.对任何事物都要求过高、过严,常拘泥细节

B.女性多于男性 C.常有不安全感,常反复检查,惟恐疏忽或差错

D.主观、固执,对别人做事不放心

E.强迫症病人病前都有强迫性人格障碍

147.对精神病人的自杀预防措施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对急性发作期的病人,应住院治疗或住留观室观察

B.医生应评估病人的自杀危险性,并告诉其亲友和护士,以采取必要的观察措施 C.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D.增强安全防范措施,消除能引起自杀的隐患(药物、刀、剪、绳索等)E.对自杀企图非常强烈者应给予强镇静剂如氯氮平使其入睡

148.下列关于中枢兴奋剂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使用方法错误的是()A.每天都必须服用

B.每日早晨上学前口服

C.下午4时以后禁止使用 D.仅限于6岁以上患者使用

E.一定要长期维持治疗以免复发

149.下列可以治疗抽动障碍的药物是()A.氯丙米嗪

B.哌醋甲酯

C.氟哌啶醇

D.可乐定

E.泰必利

150.Tourette综合征可出现下列哪些临床表现()A.舞蹈样运动

B.简单运动抽动

C.简单发声抽动 D.复杂运动抽动

E.复杂性发声抽动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E 3.E 4.C 5.C 6.E 7.D 8.A 9.D 10.B 11.C 12.D 13.D 14.B 15.C 16.E 17.B 18.C 19.D 20.C 21.E 22.E 23.D 24.C 25.B 26.D 27.A 28.A 29.C 30.B 31.D 32.D 33.E 34.A 35.B 36.B 37.C 38.C 39.E 40.C

二、案例分析题 41.A 42.B

43.D 44.A 45.E

46.C 47.C

48.C 49.A 50.E

51.C 52.B

53.A 54.B 55.B

56.A 57.A

58.A 59.B 60.C

61.A 62.A

63.D 64.D 65.C

66.C 67.D

68.A 69.D 70.A

71.C 72.E

73.B 74.B 75.C 76.D 77.A

78.A 79.B 80.B

81.C 82.A

83.A 84.A 85.B

86.C 87.D

88.D 89.D 90.C

三、多项选择题 91.ABCDE 92.ABDE 93.ABCDE 94.ABCE 95.BCDE 96.AB 97.ABCDE 98.ABCD 99.ABCDE 100.ABCDE 101.ABCDE 102.BCD 103.ACDE 104.ABDE 105.ACD 106.BDE 107.ABDE 108.ABCD 109.ACDE 110.ABCDE 111.BC 112.ABCE 113.BCDE 114.ABCDE 115.CDE 116.ACD 117.BCD 118.BDE 119.ABE 120.ABCD 121.ABCE 122.CDE 123.ABCDE 124.CD 125.ABCDE 126.ABCDE 127.ABCDE 128.BCDE 129.ABE 130.ACDE 131.ABCDE 132.BCDE 133.ABCDE 134.ABCDE 135.ABCDE 136.BC 137.ACD 138.BC 139.ABDE 140.ABCDE 141.ABDE 142.ABDE 143.ABCDE 144.ABCDE 145.ADE 146.ACD 147.ABCD 148.AE 149.ACDE 150.BCDE

第三篇:神经精神病学

名词解释

1.缺血半暗带:周边区即为缺血“半暗区”中包含了大量休眠的脑细胞。位于“半暗区”内的脑组织既可发展为坏死,也可以在及时恢复血流后保持该脑组织形态学的完整性,并且有可能恢复脑的功能。

2.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3.精神卫生(Mentalhealth):研究各类精神疾病防治;同时探讨保障人群心理健康;减少和预防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生。

4.错觉(illusion):指对客观事物的扭曲的知觉,经验证后可纠正。

5.幻觉(hallucination):指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出现的知觉体验。

6.妄想(delusion):是一种病理性的扭曲概念,是病态的推理和判断。具有以下特点:1病态坚信2自我卷入3个人独有

7.谵妄(delirium):是一种以意识模糊为基础,伴有普遍神经活动发生障碍的状态。

8.自制力(insight):又称洞察力或内省力。指患者对其本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感觉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异常,对异常表现能否真确分析和判断,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那些为异常。

9.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所导致的精神障碍,具有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特点。以再度体验创伤为特征,并伴有情绪的易激惹和回避行为。PTSD临床表现:1闯入性的创伤体验反复重现、噩梦2持续警觉性增高3持续回避4对未来失去信心

10.脊髓半横贯损害表现:病变同侧平面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深感觉丧失。病变对侧平面以下:浅感觉消失

11.军事精神病学:指为了军事人员这一特殊群体提供服务的精神病学,系精神病学和军事心理学组成的边缘学科,研究军队内精神障碍的特征及其保健措施。

12.帕金森病:是一种缓慢进行性加重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以动作减少震颤肌张力增高以及姿势反射障碍为主要症状,病因是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系统功能失调。

13.内感不适:是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和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如牵拉挤压游走等,性质难以描述,没有明确的局部定位,可继发疑病观念,多见于神经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状态和躯体化障碍。

14.昏迷(coma):意识活动丧失,对外界刺激或自身内部需要不能感知,不能被唤醒。分深昏迷和浅昏迷

15.去大脑皮层状态(睁眼昏迷)(Decorticatesyndrome):系因大脑皮质受到广泛而严重的损伤和功能丧失,而大脑皮层下中枢及脑干功能却仍然保存或得到较好恢复的一种特殊意识障碍状态。具有觉醒睡眠周期;觉醒时无意识睁闭眼或环顾四周貌似清醒;无意识活动。

16.真性球麻痹:系指舌咽迷走神经及其核受损,所引发的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喝水呛咳、悬雍垂偏向健侧,软腭麻痹、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咽后壁感觉减退和消失等症状。

17.假性球麻痹:系指支配疑核的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引起咽、腭、喉诸肌的麻痹症状;但其咽壁反射亢进,有助于真性球麻痹鉴别。

18.运动性失语(Broca区):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受损,表现为听懂别人说话,书写正常,但张口表达困难,发音正常。

19.感觉性失语(Wernick区):优势半球颞上回后部受损,表现为视听正常,但但不懂别人说话。

20.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指由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以反复发作的局灶性和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种脑血管病。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不超过24小时。

大题

1.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比较: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程:长;部位:

二、三支;疼痛时间:短;体征:无;影像检查:无;对治疗反应:可。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病程:短/进行性加重;部位:半月神经节或神经干;疼痛时间:长;体征:有;影像检查:常可发现病灶;对治疗反应:差。

2.脑血栓形成:⑪临床表现:①颈内动脉系统:一侧半球受累:对侧中枢性偏瘫、感觉障碍、失语(优势半球病变)②椎-基动脉系统:脑干、小脑受累: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颅神经麻痹、共济失调。⑫急性期治疗:①一般治疗:调整血压,控制血糖,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②溶栓治疗:3-6h内效果最好,药物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③抗凝治疗:肝素④血液稀释疗法:706代血浆⑤血管扩张剂⑥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⑦脑保护剂⑧中药治疗⑨紫外线照射充氧自体血回输⑩高压氧○11手术治疗和介入。

3.癫痫:是一种脑部疾患,其特点是存在能产生癫痫发作的脑持久性趋势,并引发相应的神经生物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等方面的不良后果。三个要素:只要一次癫痫发作,出现不良后果,有反复癫痫发作的易感性。癫癎持续状态:持续超过该类型大多数患者持续的时间后,发作仍然没有停止的临床征象或反复的癫癎发作在发作间期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没有恢复到正常基线。

⑪全身强直-阵挛发作(大发作):①先兆期:特殊感觉性的幻觉、幻嗅、眩晕,一般感觉性的肢体麻木、触电感,运动如头眼一侧斜视,内脏感觉如腹内气体上升,血气上涌。②痉挛期:全身肌肉强直上肢伸直或屈曲,手握拳,下肢伸直,头后仰,眼球向上直视。呼吸肌强直致呼吸暂停③昏睡期:抽搐停止后病人进入昏睡或昏迷状态,然后逐渐清醒,部分病人在清醒过程中有精神行为的异常。⑫癫癎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①控制发作②预防再发③维持治疗 ⑬癫痫分类:部分性发作(“部分N先受累”),全面性发作(“双侧同时受累”)⑭癫痫药物治疗原则:①是否用药②按类型选药③长期规律服药④尽量单药治疗⑤合理联合用药⑥把握停药时机

4.面神经炎(Bell’spalsy):面神经管内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急,可于数小时内全部面肌瘫痪。周围性面瘫。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

5.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由于脑部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以认知功能和意识障碍为主。类似“功能性”。与原发性的区别在于可发现原发病灶。

6.癔症(hysteria):又称歇斯底里,由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

7.癔症临床表现:⑪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性障碍):对过去经历与当今环境和自我身份的认知部分或完全不相符合。①意识障碍②情感爆发③癔症性痴呆④癔症性遗忘⑤癔症性精神病⑫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性障碍):精神刺激引起的情绪反映以躯体症状的形式表现,但无器质性病变的基础。①运动障碍②感觉障碍

8.癔病诊断标准:⑪症状标准:①心理社会因素为诱因,至少有下列1项综合征:癔症性遗忘;癔症性漫游;癔症性双重或多重人格;癔症性精神病;癔症性运动或感觉障碍;其他癔症形式。②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躯体疾病。⑫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⑬病程标准:起病与应急事件有明确的关系,病程多反复迁延。

9.癔症排除标准(鉴别诊断):有充分根据排除器质性病变和其他精神病、诈病。

10.癔症治疗原则:①暗示治疗②心理治疗③行为治疗④物理治疗⑤健康教育。

11.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原则:⑪心理治疗:解释与支持,分析与指导,行为认知疗法(主要环节在于指出患者的一些不合理信念,转变患者对于应激事件的评价和认识)⑫药物治疗:对症治疗,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缓解不适症状,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必过长。

12.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Guillain-Barre综合征):⑪运动障碍:肢体肌瘫:对称性下运动神经元瘫。躯干肌瘫:呼吸肌麻痹。颅神经瘫:面、舌咽、迷走神经。⑫感觉障碍:主观感觉为主,客观感觉障碍轻---套式感觉障碍。⑬植物神经功能障碍:汗腺分泌、二便障碍、心血管功能异常。⑭实验室检查①脑脊液检查:蛋白细胞分离。蛋白增高而细胞数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现象②肌电图:常有传导速度减慢、潜伏期延长。③血象及血沉:增多/增快。

13.心境障碍(mooddisorder):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思维和行为改变,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有反复发作倾向,发作多可缓解,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的一组精神疾病。心境障碍分类(CCMD-3):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环性心境障碍,恶劣心境。

其他

1.面部神经:①嗅神经:嗅觉②视神经:视力,视野,瞳孔对光反射(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眼底(视乳头,动、静脉,出血,渗出);视路损害的定位诊断:视神经损害—单眼全盲,视交叉损害—双颞侧偏盲,视束损害—双眼同向偏盲,视放射损害—象限性盲③动眼、滑车、外展神经:眼裂,眼球位置及运动,瞳孔④三叉神经:面部感觉、咀嚼运动、角膜反射,三叉神经传入,面神经传出⑤面神经:周围性面瘫累及额纹,中枢性面瘫不累及额纹⑥位听神经:听力、前庭功能⑦舌咽、迷走神经:发音,吞咽,咽反射,软腭位置及移动⑧副神经:斜方肌⑨舌下神经:周围性麻痹伸舌偏向患侧,中枢性麻痹伸舌偏向健侧。

2.常见的感觉障碍类型:末梢型;神经根型;阶段型;传导束型;交叉型;偏身型

3.腰椎穿刺:适应症: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②脊髓压迫症的诊断③治疗性穿刺。禁忌证:①怀疑高颅压②怀疑后颅凹占位③穿刺部位化脓性感染或脊柱结核④如穿刺有脊柱压迫症有增加压迫的危险⑤血液系统疾病;应用抗凝药物。

4.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比较: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损害部位:皮质运动区或皮质脊髓束;瘫痪范围:较广泛;肌张力:增高;肌萎缩:不明显;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低或消失;病理反射:阳性。下运动神经元瘫痪:损害部位:脊髓前角或运动神经;瘫痪范围:较局限;肌张力:降低;肌萎缩:明显,早期出现;腱反射:减低或消失;浅反射:减低或消失;病理反射:阴性。

5.完全横贯的临床表现:①运动:损害平面以下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肢体张力高、反射活跃、病理征阳性、无肌萎缩、肌力下降②感觉:损害平面以下肢体及躯干深浅感觉均减退或丧失。③反射:浅反射减低或消失,深反射活跃,病理反射阳性。④植物神经障碍:尿潴留或失禁,大便秘结、多汗或无汗。睫状中枢—同侧Horner征。

6.脑干损害的主要表现:⑪交叉性麻痹:病灶同侧脑神经的下运动神经元瘫或痛觉障碍,病灶对侧的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痪或束性感觉障碍。①大脑脚底综合症:中脑腹侧大脑脚底。同侧眼睑下垂、眼球转向外下(动眼神经)、对侧偏瘫(锥体束)。②延髓外侧部综合症:延髓背外侧。1)眩晕、恶心、呕吐、眼震2)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3)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提升不能、声带瘫痪和咽反射消失4)同侧共济失调5)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6)同侧Horner综合征。③脑桥外侧综合症:脑桥腹外侧部。同侧眼球不能外展;周围性面瘫;对侧偏瘫。⑫球麻痹:饮水呛咳、吞咽困难、言语含混。真性球麻痹:双侧9~12颅神经或其核;假性球麻痹:双侧脑桥或其以上皮质脑干束。鉴别:①咽反射②舌肌萎缩与震颤③病理脑干反射④强哭强笑。⑬闭锁综合征(双侧脑桥基底部损害):四肢及面部的瘫痪,意识清楚,但不能张口说话及吞咽,仅保存睁闭眼和眼球垂直运动功能,并能以此表达自己的意思。(双侧皮质脊髓束和支配Ⅴ以下皮质脑干束)。

7.内囊病变定位:“三偏”症状(对侧偏瘫,对侧感觉障碍、对侧视野偏盲)。

8.基底节病变定位:帕金森症状:黑质和苍白球手足徐动、扭转痉挛:尾状核舞蹈病:壳核半身跳跃:路易核。

9.偏头痛的典型临床表现:⑪临床四期:①前驱期:激惹,抑郁,厌食/饕餮,嗜睡/活跃②先兆期:视觉症状,感觉症状,言语困难③头痛期: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畏光,畏声④后驱期:疲劳,纳差,无力

⑫先兆性偏头痛诊断标准:至少2次发作完全可以恢复的先兆症状,随后60分钟之内出现头痛不归因于其他疾患 ⑬无先兆的偏头痛诊断标准:发作5次以上发作持续4~72h(未治疗)至少具有以下2项:单侧;博动性;中至重度;活动加剧,至少伴随1项:恶心/呕吐/畏光/畏声不能归因于其它疾患。

10.三叉神经痛临床表现:①发病年龄:多见于中老年人。②疼痛部位:三叉神经分布范围,以第二/三支最见。③疼痛性质:闪电样、刀割样剧痛、疼痛持续时间短、间歇期可完全正常。④诱发因素:说话、进食、刷牙、洗脸等动作诱发。扳机点:鼻旁、口周、牙龈等处。⑤体征:无明确的神经系统限局性体征。

11.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表现:⑪前驱症状:①病前数日或4周内常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感染史或劳累、受凉史。②双下肢麻木无力感、病变节段束带感或根痛。⑫发病情况:①急性起病,常在数小时至数日内发展为完全性截瘫②病损平面以下运动、感觉、反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⑬运动障碍:①脊髓休克期:一般为1-2周,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大小便潴留②脊髓恢复期:上运动神经元性损害,大小便失禁⑭感觉障碍:病变节段以下所有感觉缺失,可伴有感觉过敏区或束带样感觉异常⑮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大小便障碍:尿便潴留、失禁、皮肤干燥、少(无)汗、脱屑等⑯影像学检查:MRI可显示病变部位脊髓增粗,髓内多发片状或斑点状异常信号改变。

12.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治疗原则:①减轻脊髓损伤②防止并发症③促进脊髓功能恢复④减少后遗症。

13.前脊髓动脉血栓形成:起病急骤。脊髓前2/3受累症状: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前束,前角细胞,深浅感觉分离。

14.亚急性脊髓联合变性:又称后侧索联合变性。①临床表现:后索症状:深感觉障碍②侧索症状:皮质脊髓束损害类型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脊髓丘脑束损害类型感觉障碍。③周围神经症状:末梢性感觉障碍,肢体远端肌肉无力及植物神经症状。④胃肠道疾病症状:舌炎、腹泻,粘膜苍白。VitB12缺乏⑤维生素B12缺乏的其他症状:如贫血。

15.脑出血临床表现:⑪全脑症状:①意识障碍:重者多在半小时内进入昏迷状态②头痛与呕吐:病灶侧为重;呕吐多为喷射性胃内容物③去脑强直与抽搐:出血破入脑室和影响脑干上部功能,可出现去皮质强直或去脑强直发作。少数可出现癫痫④呼吸与血压:呼吸较快,重者呼吸深而慢,恶化时转为快而不规则。出血早期血压多突然升高⑤体温:出血后即高热,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损害;桥脑出血和脑室出血均可引起高热。始终低热者为出血后的吸收热。⑥瞳孔:瞳孔逐渐散大,对光反应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或深昏迷的征象;两侧瞳孔缩小或呈针尖样,提示桥脑出血。⑦脑膜刺激征:脑出血已破入脑室或脑蛛网膜下腔。有颈项僵直或强迫头位而Kernig征不明显时,应考虑颅内高压引起枕骨大孔疝可能⑫典型的表现:病变对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病变对侧同向偏盲如病变偏内侧,意识障碍和颅高压重,可引起天幕裂孔疝引起应激性溃疡⑬影像学:头颅CT:可显示出血部位、血肿大小和形状、脑室有无受压和积血,出血周围脑组织水肿等。

16.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表现:突然发生头痛伴呕吐一过性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Kernig’s征。

17.脑血栓、脑梗塞、脑出血比较:①脑血栓形成: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年龄:多高龄>60岁;起病状态:安静、休息时;进展情况:较缓(小时、日);局灶症状:明显;高颅压表现:多无或轻;TIA病史:多有;头颅CT:密度影;头颅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DSA:血管阻塞;CSF:多正常。②脑栓塞:常见病因:心脏病、瓣膜病;发病年龄:年龄偏青(青壮年);起病状态:不定;进展情况:最急、最突然;局灶症状:明显;高颅压表现:多轻或可有;TIA病史:多无;头颅CT:低密度;头颅MRI:T1低信号T2高信号;DSA:血管阻塞;CSF:多正常。③脑出血:常见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年龄:中老年50岁;起病状态:活动、激动时;进展情况:急(小时、分);局灶症状:明显;高颅压表现:多有,加重;TIA病史:少有;头颅CT:高密度影;

头颅MRI:T1高信号;DSA:血管破裂;CSF:多正常。

18.帕金森治疗常用药物:①抗胆碱能药:苯海索②左旋多巴制剂③多巴胺释放促进剂:美金刚④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溴隐亭⑤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⑥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

19.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由于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及智力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需要用医学方法进行治疗的一类疾病。①思维奔逸:是一种兴奋性的联想障碍,即指思维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②思维迟缓:是一种抑制性的联想障碍。③思维破裂:概念之间的联系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④思维散漫: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的障碍。

20.协调性神经运动兴奋:一类与患者思维、情感一致的全身运动普遍性增加,每个运动都具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而且可以理解。

21.不协调性神经运动兴奋:这是一类与思维和情感不一致的全身运动和言语增加,动作单调而紊乱,缺乏目的和意义,难以理解。

22.木僵:严重的神经运动性抑制,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的完全抑制和减少。

23.定向力:指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和人物,以及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24.意志缺乏:指意志活动缺乏。

25.意志增强:指意志活动增多。

26.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临床表现:⑪起病隐匿,进行性发展⑫核心症状①记忆障碍②认知障碍③失语④视空间技能障碍、失认、失用⑬伴随症状:精神症状⑭体征不明显⑮临床演变过程:高级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改变—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27.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精神分裂症是一组以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精神病。

28.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⑪早期症状⑫核心症状:①阳性症状(正常心理功能的偏移)②阴性症状(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③认知功能障碍①急性症状:1)知觉障碍:最常见为幻觉2)思维障碍:思维结构障碍,思维自主性障碍,思维内容障碍3)情感障碍:异常心境,情感倒错,矛盾情感4)意志和行为障碍:意志增强或减弱,精神运动性兴奋,精神运动性抑制②慢性症状:多表现为阴性症状—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性障碍:思维贫乏,情感平淡或淡漠,意志活动减退③注意障碍,学习记忆障碍,智力损害,运动和技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自知力损害。

29.精神分裂症临床类型:偏执型,紧张型,青春型,单纯型。

3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⑪症状标准(≥2项,单纯型另规定):①反复出现的言语性幻听②明显的思维松弛、思维破裂、言语不连贯或思维贫乏③思维被插入、被撤走、被播散、思维中断或强制性思维④被动、被控制或被洞悉体验(被动躯体活动、情感、行为或意志)⑤原发性妄想(包括妄想知觉、妄想心境)或其它荒谬的妄想⑥思维逻辑倒错、病理性象征性思维或语词新作⑦情感倒错或明显的情感淡漠⑧紧张综合征、怪异行为或愚蠢行为⑨明显的意志减退或缺乏⑫严重程度标准:自知力障碍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无法进行有效交谈⑬病程标准:≥1个月;单纯型≥2年⑭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31.精神分裂症治疗原则:①早期、足量、足疗程药物治疗②必要时电抽搐治疗③合并心理治疗、社会治疗④急性期后开始康复训练⑤以回归社会为最终目标。

32.抗精神病药物锥体外系副作用:①急性肌张力障碍②震颤麻痹综合征③静坐不能④迟发性运动障碍。

33.抑郁发作临床表现:①情绪低落②思维迟缓③意志活动减退④意志行为改变⑤躯体症状。

34.抑郁发作的CCMD-3诊断标准:①症状标准: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减少、精力减退或疲乏为主,伴相应的思维和意志行为改变,其它症状②时间标准:≧2W③严重程度标准:社会功能损害,本人造成痛苦④排除器质性疾病:器质性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

35.抑郁发作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为主(三环类,5-HT再摄取抑制剂),辅以心理辅导、电抽搐治疗等。减少生活应激的综合措施的全病程治疗。

36.躁狂发作临床表现: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

37.躁狂发作的诊断标准:①症状标准: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高涨或易激惹为主要表现;在情感高涨的背景上,伴有思维奔逸及意志活动的增多;多数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异常与高涨的心境相协调。②病程标准:持续至少1周。③严重程度标准: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④排除标准:器质性心境障碍、精神分裂症、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

38.躁狂发作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为主(锂盐),辅以心理辅导、电抽搐治疗等。减少生活应激的综合措施的全病程治疗。

39.神经症(neurosis):一组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40.焦虑症(anxiety):以焦虑情绪为主的神经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植物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

41.焦虑症临床表现:⑪广泛性焦虑症(慢性焦虑症):①精神焦虑:过度担心、恐慌等;②躯体焦虑:运动不安、肌肉紧张、多种躯体症状(植物神经);③觉醒度提高:失眠、敏感、注意力不易集中;④其他症状:可伴有疲劳乏力、抑郁、强迫、恐惧等⑫惊恐障碍(急性焦虑障碍):突发性,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突发的惊恐体验,伴有濒死感、失控感、植物神经紊乱症状;反应程度强烈,终止迅速,持续时间5-20分钟;可反复发作。意识清晰。

42.急性应激障碍(ASD):在急剧和严重的精神打击后立即(<1小时)发病,表现为带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刺激源消除后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

第四篇:精神病学教案

精神病学教案

精神病学教研室

202_.8

(供五、七年制医学专业使用)

绪论

目的要求:掌握精神疾病、精神卫生和心身医学的概念、精神疾病的病因与分类 教学时间:l学时

教学内容:精神疾病的概念和精神病学的任务 10分钟

现代精神病学学科发展概况 10分钟

精神障碍的病因 20分钟

精神障碍的分类(我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与分类方案第二版修订本)1994 10分钟 教学重点:精神疾病的概念及精神障碍的病因

教学难点:精神疾病致病有关遗传、素质因素、躯体素质概念理解 英语词汇:精神疾病(psychosis)

精神病学(psychiatry)

精神卫生(mental health)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lsease)

促发因素(precipitating factor)

应激(stress)

诊断指标(guideline)自学内容:现代精神病学科学发展概况

我国精神病学学科发展概况

参考书:精神医学丛书第一卷精神医学基础湖南科技出版社

症状学 目的要求:感知觉、情感、意志行为的概念

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障碍的 临床表现

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 教学时间:4学时

教学内容:认知及认知障碍 2学时

情感及情感障碍 35分钟

意志行为及意志行为障碍 35分钟

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 30分钟 教学重点:知觉障碍(错觉、非幻觉知觉障碍幻觉)及思维障碍(思维形式、思维内容障碍)临床表现、常见的精神症状综合征

教学难点:感知觉、情感、情绪、心境、意志行为及其障碍有关概念 英语词汇:感觉障碍(disorders of sensation)

知觉障碍(disorders of perception)

错觉(illusion)

幻觉(hallucination)

妄想(delusion)

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

痴呆…(dementia)自知力(insight)自学内容:记忆及记忆力障碍

注意及注意障碍

意识及意识障碍

智能及智能障碍 参考书:精神医学丛书,第二卷临床精神医学 湖南科技出版社

精神分裂症

目的要求:掌握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及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5分钟

精神分裂症病因学 25分钟

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 30分钟

精神分裂症常见临床类型 35分钟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5分钟 教学重点:精神分裂症临床表现及各型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

教学难点:精神分裂病病因、神经生化病理假说及脑结构研究的理论知识的理解 英语词汇: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

破裂性思维(splitting of thought)

思维贫乏(poverty of thought)

病理性象征性思维(Symbolic thought)

情感淡漠(apathy)

情感倒错(patathymia 人格解体(depersonalization)自学内容: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

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精神分裂症的康复

精神分裂症的预防

参考书:精神医学丛书,第二卷临床精神医学 湖南科技出版社

情感性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掌握躁狂症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躁狂症精神运动性兴奋的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描述性定义 10分钟

躁狂症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70分钟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20分钟 教学重点:躁在症和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和基本特征(三联症)及躁狂症精神运动性的特点

教学难点:躁狂症和抑郁症的思维内容障碍同精神分裂症的思维内容障碍易混淆,教学时强调前 者思维内容障碍基于情感基础上,后者基于思维逻辑判断基础上,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英语词汇:情感性精神障碍(offective disorders)

思维迟缓(retardation of thought)

罪恶妄想(delision of sin)

情感高涨(elation)

情感低落(depession)

意志减退(hypohuia)

谵妄性躁狂(deliroue mania)

抑郁性假性痴呆(depressive pseudodementia)自学内容: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情感性精神障碍的鉴别诊断

参考书:精神医学丛书,第二卷临床精神医学湖南科技出版社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掌握脑器质性,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及共同临床表现,常见器质性综合征诊 断原则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概述 10分钟

常见脑器质性综合征 40分钟

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共同临床表现 35 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原则 15教学重点:脑器质性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共同临床表现特点及常见脑综合征教学难点: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和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疾病机理,理论知识理解 英语词汇:急性脑综合征(acute brain symdrome). 慢性脑综合征(chronic brain symdrome)遗忘综合症(amestic syrndrome)

柯萨可夫综合征(Korsakof symdrome)

症状性精神病(Symtomatic psychosis)

器质性精神病(organic psychosis)

谵妄综合征(delirium symdrome)

自学内容:常见脑器质性(脑炎、脑肿瘤、脑外伤等)精神障碍

感染所致精神障碍

参考书:精神医学丛书第二卷临床精神医学湖南技术出版社

神经症

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症共同临床特点与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要点及神经症的诊断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神经症的描述性定义 10 神经共同临床表现 25 神经症诊断 15 神经症鉴别诊断(精神分裂症、癫痫)30 神经症治疗原则 20教学重点:神经症共同特点,诊断依据,鉴别诊断与治疗原则 教学难点:神经症与重性精神病的鉴别诊断 英语词汇:神经症(neurosis)

精神神经症(psychoneurosis)

恐怖症(phohia)焦虑症(anxiety)

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compulsive neurosis)

癔病(hysteria)

疑病症*hypochondriasis)神经妄想(neurasthenia)自学内容:疗病

抑郁性神经症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强迫性神经症

神经衰弱

参考书:精神医学第二卷临床精神医学湖南科技出版社

精神病的治疗

目的要求:掌握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药物的应用及抗精神病药物的椎体外系的副作用 教学时间:2学时

教学内容: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喀氟派味醇,氯氮平,舒必利)40分钟

抗抑郁药物评(阿米替林,丙咪嗪,SSRI)30分钟

抗躁狂药物(7碳酸锂,卡马西平)10 抗焦虑药物(安定,利眠宁,氯硝安定)15 电抽搐治疗 5教学重点:抗精神病药物的药理作用及选择性用药方法

教学难点: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的认识及临床处理原则,涉及临床药理基础知识英语词汇:抗精神病药物(amtisychosis)

抗抑郁药物(amtidepressants)

抗躁狂药物(antimantic drugs)

抗焦虑药物(antisnxiety drugs)

精神治疗(psychotherapy)躯体治疗(Somati treatment)

迟发性运动障碍(tarpe dyskinesia)自学内容:中医治疗

工娱疗法

心理治疗

参考书:精神医学丛书第三卷精神医学与相关问题湖南科技出版社

分钟 分钟 分钟

临床医学导论教案

(供五、七年制医学专业使用)

精神病学教研室

202_.8

人类行为的医学范畴

一、讲授时数 2学时 二.目的要求

1.掌握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2.熟悉这一医学模式的健康和疾病观点 3.了解这一医学模式的临床思维方式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医学模式的概念,生物医学模式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比较 20分钟 2.从这一观点出发,了解健康和疾病的定义 25分钟 3.以冠心病为例,阐述这一模式的临床应用 25分钟 4.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提出治愈康复的措施及意义 20分钟 5.提问与讨论 10分钟

四、讲授重点

结合临床,重点讲授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相互关系

五、讲授难点

这一理论在临床思维中的应用

六、启发性提问

1.影响健康的行为因素有哪些? 2.自身有无存在有损健康的因素?

七、教具:幻灯、投影胶片

八、参考书:

1.行为科学。杨德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医学心理学。朱昌明,四川科学技术出现社 3.医学心理学。徐俊冕,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现代行为科学。何慕陶,邱文浩,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不同层次系统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Biopsychosocial paradigm 健康与行为 Health and behavior 心理因素 psychological factor 精神愉快 well-being 愈合healing(杨彦春)

人类行为基础 行为的生物、心理与文化方面

一、讲授时数 2学时

二、目的要求

1.了解行为的遗传、解剖和生化基础

2.熟悉行为的精神分析理论、行为主义理论、需要与动机理论 3.了解文化的定义、文化休克与文化适应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行为的遗传方面、智力、人格、精神分析与遗传的关系,与遗传有关的中枢神经解 剖及神经递质系统 20分钟 2.精神结构、意识、潜意识、无意识、性心理发育理论。个案举例:神经症的病因学 25分钟 3.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理论。个案举例:恐怖症、习惯性行为形成 20分钟 4.文化现象的描述,同类行为的跨文化比较 35分钟

四、讲授重点

行为的心理学理论和文化方面

五、讲授难点

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文化的定义

六、启发性提问:

1.你为什么选择了医生专业?

2.你的行为中哪些与文化因素有关?文化如何影响你的认知行为?

七、教具:幻灯、投影胶片

八、参考书:

1.行为科学。杨德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医学心理学。朱昌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医学心理学。徐俊冕,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现代行为科学。何慕陶,邱文浩。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不同层次系统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遗传学genetics 精神分析psychchoanalysis 学习理论learning theory 本我、自我、超我 Ial.Ego.Super-ego.条件反射 Conditioning reflection 操作条件反射 Operant Conditioning 文化休克 culture shock(杨彦春)

应激、防御与应付

一、讲授时数 2学时

二、目的要求

l.掌握应激的定义

2.熟悉应激的生理、心理、行为后果 3.了解防御机制与应付、应激干预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应激的定义、各种应激源 10分钟 2.应激过程及机制,认知评价,植物神经系统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作用,全身适应综

合征 25分钟 3.应激的生理反应、心理结果和行为改变 30分钟 4.人防御机制的定义和分类;不成熟的防御、神经症性防御、精神病性防御;防御与心

理疾病,应激干预策略 15分钟

四、讲授重点 应激的过程及生理、心理反应

五、讲授难点

应激过程的机制,防御机制

六、启发性提问

1.应激对个体有哪些积极和消极作用? 2.如何防止应激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3.有哪些应付应激的策略?

七、教具:幻灯、投影胶片 人、参考书:

!.行为科学。杨德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医学心理学。朱昌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医学心理学。徐俊冕,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现代行为科学。何慕陶,邱文浩,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不同层次系列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七年制增刚英语词汇

应激Stress 防御defence 植物神经系统 autonomous nerve System 适应adjustment 人格与行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人格的概念及与行为的关系 2.掌握人格结构的基本原理

二、讲授内容

1.人格概念 10 2.人格与行为的关系 40 3.人格结构 70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讲授重点:人格结构

五、讲授难点:对人格结构的理解 大、参考书:《人格心理学》

心理学精神动力学理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动力学理论框架 2.掌握精神动力学派人格理论

二、讲授内容

1.潜意识 10 2.心里能理论 10 3.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及能量配置 40 4.压抑 30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分钟分钟分钟(杨彦春)

(马渝根)

5.精神动力学评估 30分钟

三、教李时数:2学时

四、讲授重点:精神动力学人格理论

五、讲授难点:精神动力学评估

(马渝根)

心理学行为学派、认知学派理论

一、目的要求

1.了解西方心理学理论派别的基本理论 2.掌握行为学派理论

二、讲授内容

1.目前西方心理学理论的基本论点 60 行为学派 20 现象学派 20 认知学派 20 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60

三、教学时数:2学时

四、讲授重点:行为学派的基础理论

五、讲授难点:各学派对人类行为的阐述

心理测验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心理测验概述、心理测验应用原理及作用 2.掌握心理测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二、讲授内容

1.人格测验启动测验应用原理、范围及作用 60 2.讲授智力测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60

三、教学时效:2学时

四、讲授重点:智力测验的基本操作过程

五、讲授难点:心理测验应用原理

心理卫生

一、目的要求

l.了解健康与心理卫生关系 2.掌握心理健康的评估标准

3.掌握各年龄阶段讲究心理卫生的要点

二、讲授内容

1.心理卫生概述 10 2.心理健康的评估 110 3.各年龄阶段心理、心理发展规律及特征;讲究心理卫生的要点 120

三、教学时数:4学时

四、讲授重点: l.心理健康的评估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马渝根)分钟 分钟分钟(马渝根)

2.各年龄阶段讲究心理卫生的要点

五、讲授难点:心理健康的评估

(马渝根)

个案学习(小组讨论)

一、课程:行为科学

二、内容: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临床实践

三、时数:2学时

四、目的要求

1.掌握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收集临床资料的方法 2.熟悉临床医学略读的方法和技巧

3.了解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技巧和重要性 4.掌握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临床思维

五、学习方法及时间分配

1.正确和几种不正确的医学略读的示教 20分钟 2.通过一病人引入一个临床个案,学生相互讨论 40分钟 3.分小组进行医学略读、医患关系的临床情景练习和个案分析 30分钟 4.启发性提问,教师小结 10分钟 大、学习内容

1.临床医学资料的收集,生物、心理、社会方面为框架 2.对各种病人的医学略读技巧

3.通过小组练习,体验医患关系及其意义 4.分4-5人的小组进行临床个案分析 5.根据个人的收获,完成一份临床实习报告

七、学习重点及难点

医学略读技巧和临床资料收集分析

(杨彦春)

交流与合作

一、目的要求

1.充分认识临床医学是一个集体实践活动,医生必须与他人合作 2.了解自己在集体活动中表达自己和听取别人意见的某些特点

3.体会讨论本教学的学习效果,摸索在今后临床课程学习、见习和实习中的学习方

二、教学方法与时间分配

1.教学活动介绍 10分钟 2.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约15人),分发每人一份案例后,各人独立回答答卷问题 15分钟 3.三个小组分别讨论,集体做决定回答答卷问题,教师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的发言

数量及其性质(提供信息或促使他人发言)40分钟 4.教师收集问卷,评分 15分钟 5.宣读并讨论标准答案(与教师评分同时进行)15分钟 6.讲解个人在集体做决定过程中的行为特点 20分钟

三、教学时数:2学时

(万学红)

临床及康复心理

一、讲授时数 4学时

二、目的要求

1.掌握几种主要的医患关系 2.熟悉医学略读的技巧 3.学会如何收集医学资料

4.熟悉慢性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医生、病人关系的类型及在临床医学中的意义 20分钟 2.如何进行医疗性略读,收集医学资料的技巧,医疗性略读的示范 30分钟 病人预后的影响 30分钟 4.慢性病的特点、慢性病与急性病在生物、心理、社会方面的差异性。举例:急性与慢性肝 炎的生物、心理、社会方面 30分钟 5.慢性病人康复的综合策略 30分钟 6.病人的心理需要及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30分钟 7.慢性疼痛与急性疼痛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疼痛的生物学,疼痛的心理方面,疼痛行 为 30分钟

四、讲授重点

医患关系,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反应,慢性病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康复的措施

五、讲授难点

医学略读技巧

六、启发性提问

1.如果你是病人,你希望你的医生是什么样的而不是什么样的? 2.你或你的亲人生病后有哪些心理体验?

七、教具:幻灯、投影胶片

八、参考书:

1.行为科学。杨德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医学心理学。朱昌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医学心理学。徐俊冕,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现代行为科学。何慕陶,邱文浩,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不同层次系列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医学略语 medical interview 医患关系 doctor-patients relationship 求医行为 health care seeking behaviorr 慢性病 chronic disease 焦虑。anxiety 抑郁 depression 健康信念health belief 3.求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健康信念、文化态度、疾病等)举例。精神病人的求医方式及对(杨彦春)

治疗性咨询与心理治疗

一、讲授时数 4-8学时

二、目的要求

1.掌握:(1)心理治疗的定义

(2)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3)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咨客中心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治疗原理

(4)团体治疗的概念,团体治疗起作用的共同因素 2.熟悉:(1)心理治疗与心理咨询的异同

(2)心理治疗的主要类别

(3)家庭治疗的概念

(4)治疗的基本思想 3.了解:(1)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

(2)精神分析、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及音客中心治疗的技术与方法

(3)心理治疗者应具备的条件

(4)心理治疗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心理治疗的定义,正确认识心理治疗,10分钟 2.心理治疗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5分钟 3.心理治疗的主要类别 10分钟 4.心理治疗的基本原则 15分钟 5.心理治疗者应具备的条件 5分钟 6.心理治疗的基本技巧(举例讲解)15分钟 7.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治疗原理、技术与方法 20分钟 8.行为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原理、类型、技术与方法 25分钟 9.认知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原理、技术与方法 25分钟 10.咨客中心治疗的理论基础、治疗原理及方法 20分钟 11系统治疗的基本思想 10分钟 12.团体治疗的定义、性质、形式及起作用的共同因素 15分钟 13.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5分钟

四、讲授重点

心理治疗的定义、原则、精神分析、行为治疗(系统脱敏)

认知治疗、咨客中心治疗的理论基础及治疗原理

五、讲授难点

精神分析、咨客中心治疗、系统治疗、家庭治疗、心理治疗的额基本技巧

六、启发性提问:

1.情绪、行为与一个人的知觉、观念有什么关系?

2.在你的成长历程中,别人接纳你的程度对你有什么影响?

七、教具:投影胶片

八、参考书: 1.医学心理学

2.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技术。王登峰、谢东编著,时代文化出版公司1993 3.心理治疗的理论与方法。曾文星、徐静著

4.Therapeutic Counseling and Psychotherapy Brammer L.M.et al.Pretics Gall,1993

九、不同层次系列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七年制增加下列英语词汇 Psychotherapy Psychoanalysis Cogtinive therapy Behavior therapy Client-Ceater therapy System therapy Family therpy Counseling Group therapy 心身疾病

一、讲授学时:2 学时分配:定义、分类、情绪中介作用 1学时

特征、识别、展望等 1学时

二、目的:

使学生初步了解心身医学及心身疾病。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心身医学及心身疾病概念 l0

(二)情绪在导致躯体疾病中的中介作用. 30

(三)心身疾病的其它致病假说 20

(四)心身疾病的特点及分类 10

(五)常见心身疾病举例 5

(六)识别原则 10

(七)研究现状与展望 1

5四、讲授重点:

(一)心身医学及心身疾病概念;

(二)情绪在导致躯体疾病中的中介作用;

(三)心身疾病的其它致病假说。

五、讲授难点:

情绪在导致躯体疾病中的中介作用

六、教具:

投影。

七、参考书:朱昌明主编 医学心理学 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八、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心理生理障碍psychophysiological disorder 精神动力学psychodynamics

(刘培毅)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原发性获益primary gain 继发性获益secondary gain(孙学礼)

成瘾行为、酗酒问题

一、讲授时数2学时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成瘾的定义

2.熟悉酒依赖的常见并发症

3.了解成瘾行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成瘾的定义、心理依赖与躯体依赖 10分钟 2.成瘾行为的分类及其共同特征 20分钟 3.成瘾行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 20分钟 4.酒依赖的中毒症状和戒断反应,酒的化学作用及生理效应,酒依赖的常见并发症 20分钟 5.成瘾行为的处理:躯体治疗、心理治疗和行为治疗 20分钟

四、讲授重点

酒依赖的生物、心理和社会原因,诊断与处理原则

五、讲授难点

成瘾行为的干预(生物、心理、社会途径)

六、启发性提问:

l.成瘾行为与不良习惯有何联系与区别? 2.酒成瘾对健康有哪些不良影响? 3.如何了解病人是否有成瘾行为?

七、教具:幻灯、投影胶片 八.参考书:

1.行为科学。杨德森,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医学心理学。朱昌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3.医学心理学。徐俊冕,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4.现代行为科学。何慕陶,邱文浩,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九、不同层次系列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成瘾addiction 依赖dependence 滥用abuse 酒依赖Alcohol dependence 戒断withdraw 中毒intoxication(杨彦春)

性心理与性功能障碍

一、讲授时数1学时

二、目的基求 1.了解性心理、性功能障碍的分类 2.熟悉主要的性心理、性功能障碍的表现 3.熟悉正常性反应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l.性心理、性反应与性行为 20分钟 2.性的生物、心理和社会方面 30分钟

举例:文化因素对性态度和性行为的影响

3.性心理、性功能障碍的主要类型 30分钟

举例:住身份障碍、性欲障碍、性偏好

4.性心理、性功能障碍的处理 20

四、讲授重点

性身份障碍、性欲障碍

五、讲授难点

正常与异常性心理、性反应与性行为

六、启发性提问

1.性与人类健康有何关系? 2.性在人类行为中的作用?

3.健康的性心理与性行为标准是什么?

七、英语词汇

性sexuality 性心理psychosexuality 性身份sexual identification 性交intercourse 同性恋homosexuality(Guy& Lisbian)性传播疾病、AIDS

一、学时数:2学时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性传播疾病和AIDS的定义和传播途径;

(2)熟悉性传播疾病和AIDS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3)了解常见性传播疾病和AIDS的典型临床表现。

三、讲授内容和时间分配: 共计l00分钟

1.性传播疾病的定义、分类 5 2.性传播疾病的流行病学 20 3.性传播疾病危害及防治对策 10 4.AIDS的定义、流行病学 10 5.AIDS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5 6.常见性传播疾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 40 7.AIDS各期的临床特征及相应的检查 10

四、讲授重点:性传播疾病和AIDS的流行病学

五、讲授难点:简单、明了地向学生介绍性传播疾病及 AIDS的基本临床特征大、教具:投影仪、幻灯机

七、参考书:泛读讲义

分钟(杨彦春)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八、不同层次的要求:

1.上述内容为5年制、7年制共同要求 2.5年制要求英语词汇:

性传播疾病: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 3.7年制要求增加的英语词汇:

梅毒:Syphilis 淋病: Gonorrhea 非淋病性尿道炎: Nongonorrhea Urethritis,NGU 生殖器泡疹:Genital Herpes,GH 尖锐温疣: Condyloma Acuminatum 疾病康复

一、讲授举时:2 学时分配:

健康、康复的定义及标准:l学时

病人的心理特征、影响康复的因素及精神康复的措施:1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使学生初步了解健康、康复的定义、标准以及影响疾病康复的因素。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疾病及 WHO关于健康的定义 10 2.关于康复的定义及范围 10 3.判断心理健康的三个原则 5 4.心理健康的标准 10 5.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要 40 6.影响疾病康复的自身和外界因素 20 7.国内康复医学的现状与展望

5四、讲授重点:

1.疾病及WHO关于健康的定义; 2.病人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要。

五、讲授难点:

病人的心理特征

六、教具:

病人角色、医患关系等内容的幻灯片。七、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康复rehabilitation 角色role 人格personality 性格character 移情transference 反移情counter-transference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孙学礼)(卢一平)

睡眠及睡眠障碍

一、讲授学时:2 学时分配:睡眠生理、心理有关问题 1.5学时

睡眠障碍: 0.5学时 二.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作为人类特殊行为的蜃眠的生理。心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2.使学生初步了解睡眠障碍的常识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人类对于睡眠研究的历史 10分钟 1.直接观察阶段; 2.脑电图研究阶段;

3.多导睡眠围观察、衡量阶段。

(二)睡眠的特征 60 1.正常睡眠分期;

2.REM睡眠及NREM睡眠的生理及心理功能; 3.关于睡眠周期问题;

4.关于从心理角度划分长、短及变异睡眠者问题; 5.关于睡眠结构与时间特殊变异的案例。

(三)睡眠障碍 30 1.定义; 2.分类;

3.常见类型举例;

4.对人类行为、人际关系、求医行为、医患依从性等方面的影响; 5.对疾病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 6.国内外对睡眠障碍研究现状及展望。

四、讲授重点:

眨眼分期。

五、讲授难点:

REM睡眠及NREM睡眠的生理、心理功能。

六、教具:

多导睡眠图分期幻灯片。

七、参考书: Wallace B,et al. Human Sleep and It's Disorders New York: plenum Press l977 八、七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睡眠周期sleep cycle 非快眼动睡眠non-rapid-eye-movement sleep,NREM sleep 快跟动睡眠 rapid-eye-movement sleep, REM sleep 睡眠障碍 sleep disorder 多导睡眠图 polysomongram 睡眠潜伏期 sleep latency 快眼动睡眠潜伏期REM sleep latency 分钟 分钟(孙学礼)

新的医学模式对医生素质的要求

一、讲课时数:新的医学模式对医生素质的要求 2学时

二、教学目的

通过对医学模式转化的介绍和对医学生素质与能力、现代医学的人才观的分析,促使

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中更自觉地、有目的地完成自身的职业素质训练,立志成才。三.主要内容、1.医学模式转化的涵义和初代医学的发展趋势. 20分钟 2.世纪之交的人才观:知识,能力,素质,态度,知识vs.能力和技术 50分钟 3.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职业素质、心理素质 50分钟

四、教学方法

讲授、提问和讨论

五、教学步骤

简要讲授背景、现状和趋势,涉及具体问题时启发学生思考,配合一定量的参考资料

供学生阅读 大、教具投影胶片

七、参考文献

1.金魁和医学模式转化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国家教委:[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医药教育] p114- 118,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7 2.周同甫 万学红,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再认识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1998,2:15一17 3. Physicians for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GPEP Report.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medical colleges,1984(周同甫)

医学交流与交流技巧

一、讲授时数: 2学时

二、日的要求

1.熟悉医学交流的概念和范畴 2.了解医学交流的基本技巧

3.了解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各种合作关系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人际关系与人际交流的概念 10分钟 2.医学交流的概念和范畴 40分钟 3.医学交流的基本技巧 30分钟 4.临床医学实践中的合作关系 20分钟

四、讲授重点:医学交流的范畴和医学交流的基本技巧

五、启发性提问

六、教具:投影胶片

七、参考书:

1.人际交流与咨询技巧王凤兰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

社,1995,北京

八、英语词汇

医学交流一一Medical interview(万学红)

问诊的基本内容与问诊技巧

一、教学时数 1.讲授2学时

2.录像片教学与讨论 2学时 3.问诊见习2学时

二、目的要求

1.熟悉问诊的概念与作用 2.了解问诊的内容 3.了解基本的门诊技巧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问诊的概念 5分钟 2.问诊的目的与要求 5分钟 3.问诊的基本内容 40分钟 4.基本的问诊技巧 40分钟 5.问诊的注意事项 10分钟

四、讲授重点:问诊的基本内容

五、教具 1.投影胶片

2.问诊技巧教学录像片 3.小组讨论、同学互问

4.临床技能教室见习问诊内容与技巧

六、参考书:

《临床诊断学教程》波拉·史蒂曼,华西医科大学、浙江医科大学、九江医科专科学校

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北京

八、英语词汇:

问诊 history taking 主述 Chief complain 现病史 history of prensent illness 个人史persona historyu 社会史 social history(万学红)

门诊、急诊见习

一、目的要求

1.了解门诊、急诊的设置、运作流程与管理 2.了解医疗工作的任务、特点和工作要点

3.了解并体会医生角色、医患关系、医学交流和门诊病人的诊断治疗过程

二、教学内容

1.介绍门诊、急诊的设置、运作流程与管理 2.观摩门诊、急诊工作

3.在医师指导下协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和护理工作

三、教学时间:门诊或急诊见习2.5~3学时

四、见习安排

每天晚上安排4名学生到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室 秋冬季晚7时至9时对分;春夏季晚7时至10时

(何庆、万学红)

医患关系的伦理学问题

一、讲课学时:讲授2学时

二、教学目的:

1.熟悉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型或模式。2.熟悉医患关系的内容。3.掌握医患关系的概念、特点。4.掌握医患关系的道德靓范。,5.了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其对策、三、讲授内容:

(一)医患关系的含义及基本模式 1,医患关系的含义

医患关系就是指在医疗实践中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求医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以保持健康和消除疾病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供求关系,其中供者为医,求者为”患“。2.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

(1)国外提出的两种医患关系模式

①维奇医患关系模式: A.纯技术模式 B.权威模式 C.契约模式

②萨斯一荷论德模式: A.主动一被动型 B.指导一合作型 C.共同参与型

(2)我国的医患关系模式 A.权威型 B.协作型 C.消费型

(二)医患关系的内容及其特点 1.医患关系的内容

(1)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

(2)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 2.医患关系的特点

(1)平等性

(2)依赖性

(3)委托性

(三)医患关系的权利与义务 1.医生的权利与义务

(1)医生的权利

①医生的诊治权

②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③医生的工作、学习权 ④医生的参与权

(2)医生的义务

①对病人的义务

A.平等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 B.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义务 C.为病人保守个人秘密的义务 D.为病人提供医疗信息及咨询的义务

②对社会的义务

A.面向全社会的预防保健义务

B.为广大群众提供医学咨询J建康咨询及医疗服务的义务 C.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

D.积极宣传、参与、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卫生法规、政策的义务 E.承担社会现场急救的义务 2.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①思考的权利

A.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 B.获得病情信息的权利 C.知情同意的权利

D.要求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E.免除一定社会责任的权利

F.对医务人员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有诉讼和索赔的权利

②患者的义务

A.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B.积极接受和配合诊治的义务

C.尊重医务人员劳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 D.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

(四)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 1.医患交往中医者的道德规范

(1)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2)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3)语言亲切,保守秘密

(4)一丝不苟,廉洁奉公

(5)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五)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影响因素及对策 1.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1)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诊疗方式的自动化、信息化、遥控化,使医患之间交往减少,从而使医患关系的”物化趋势“加重。

(2医患交往的”经济化“趋势由于医疗卫生单位的资金不足,仍存在着”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等“等状况,在供需矛盾的情况下,也实行了宽松政策如允许试行点名手术、优质优价、允许医务人员有偿业务服务等,在医患交往上有经济化趋势。

(3)医患要求的”多元化“趋势由于人们的价值观的多元化倾向,反映在医患关系上也是呈现多元化。医生要求病人应主动配合诊治,医患关系应是”指导一合作型“或”共同参与型“,避免不合作型或冲突型。而病人有的追求优质服务,高档病房;有的要求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有的连最基本的医疗卫生保健也难以实现。(4)医患关系调节方式上的”法制化趋势“。由于高新技术运用于临床以及人们道德观、价值观的变化,不仅促进了法律观念的更 新,而且给卫生立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因此,医学领域内的一些问题,仅靠道德调节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法制调节。这样,医患关系的”法制化“是势在必行了。2.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

(1)医生方面

①医生方面

②医生的医疗观

③医生的责任感

(2)病人方面

①不遵守就医道德

②对医务人员不信任

(3)管理、社会方面

①医院管理上的缺陷

②社会对卫生事业的投入不足和不正之风的影响

③卫生立法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3.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①增加卫生资金投入,缓解医疗供需矛盾

②深化卫生改革,加强科学管理 ③加强医德医风建设,落实医德规范

④完善卫生法规,规范医患双方行为

四、教学方法 1.直授 2.提问启发

五、教学步骤

1.提问2.举例3.明理

六、教具:投影薄膜

七、板书设计

1.重要名词:医患关系 2.英语译名

萨斯(Szasz)/荷伦德(Hollender)

美国学者罗伯特·M·维奇(Robert·Veareh)

3.重要纲目:医患关系的权利与义务:医患关系的道德规范。

八、习题及正确答案: 1.什么是医患关系?

医患大系就是指在医疗实践中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求医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 的,以保持健康和消除疾病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供求关系,其中供者为医,求者为”患“。2.简述医患关系的特点?

(1)它是以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为原则建立起来的平等关系,具有平等性的特点。

(2)它是以社会主义法制为保障建立起来的依赖关系,具有依赖性的特点。

(3)它是以与救死扶伤相关联,以医疗技术为保证的委托关系,具有委托性的特点。3.简述萨斯/荷伦德模式?

(l)主动一被动型

(2)指导一合作型(3)共同参与型

4.我国医患关系的模式?

(1)权威型

(2)协作型

(3)消费型

5.医生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

(1)医生的权利

①医生的诊治权:A;行使权利的自主性;B行使权利的权威性:C:行使权利的特殊性

②医生的特殊干涉权

③医生的工作、学习权

④医生的参与权

(2)医生的义务

①对病人义务

A.平等地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的义务 B.为病人解除痛苦的义务 C.为病人保守个人秘密的义务 D.为病人提供医疗信息及咨询的义务

②对社会的义务

A.面向全社会的预防保健义务

B.为广大群众提供医学咨询、健康咨询及医疗服务的义务 C.促进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

D.积极宣传、参与、模范地遵守和执行卫生法规、政策的义务 E.承担社会现场急救的义务 6.患者的权利与义务的主要内容?

(l)患者的权利

①平等享受医疗的权利

②获得病情信息的权利

③知情同意的权利

④要求保守个人秘密的权利

⑤免除一定社会责任的权利

⑥对医务人员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的医疗差错、事故有诉讼和索赔的权利

(2)患者的义务

①保持和恢复健康的义务

②积极接受和配合诊治的义务

③尊重医务人员劳动、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的义务

④支持医学科学发展的义务 7.试论医患关系中医者的道德规范?

(l)医患关系的含义

医患关系就是指在医疗实践中以医生为主体的人群与以”求医者“为中心的人群之间的,以保 持健康和消除疾病为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供求关系,其中供者为医,求者为”患“。

(2)医患关系交往中医者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①举止端庄,文明礼貌

②尊重病人,一视同仁

③语言亲切,保守秘密 ④一丝不苟,廉洁奉公

⑤钻研医术,精益求精

以上各点必须有论述

(何登极)

临床医学与法律

一、讲授课时(2学时)

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医学、临床医学同法学、法律的基本关系。2.初步掌握临床医患法律关系基本内容及相关理论。3.掌握临床常见医患纠纷、事件中所适用之法律法规。4.如何正确处理医患法律纠纷及树立正确医学法律观。

三、讲授内容与时间分配

1.临床医学与法律的基本关系 10 2.医患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 15 3.临床常见医患法律纠纷、事件举例 25 4.处理医患法律纠纷、事件及适用之法规--举例 25 5.如何树立正确的医学法律规及正确处理医患法律纠纷、事件--举例 2

5四、教学方法与教具:讲授,分析,启发,案例讨论,作业;板书、投影。

五、板书设计:重要名词、题目、中英文名词、纲目、定义、图示。

六、教授步骤:概况简介、基本定义、基本理论、提问、论据论证、明理\归纳。

七、讲授重点:医患法律关系与医患法律纠纷、事件的法律适用。

八、讲授难点:医患纠纷、事件中的医患法律关系及法律适用。

九、问题与作业:是否对医务人员刑事豁免?案例分析作业--”切肝案“。

十、参考书

《法学基础与卫生法概论》,成都科大出版社,1997。

《常见医疗事故》

十一、基本英语词汇:

法学jurisprudence 法律law 法规Rulecode 法律纠纷law dispute 法律事件law cast 法律关系 law relations 刑事豁免 exemption from criminal suit and saction 刑法 Criminal law 民法Civil law 医生角色与临床医疗艺术

一、讲授时数:l学时

二、目的要求:

1.了解医生角色在与诊疗工作中的重要作用。2.了解医生的临床思维方法和医疗艺术。

三、讲授内容: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 分钟(兰礼吉)

(一)医学定义一医学作为一门科学与艺术。5分钟

(二)中华民族医学的光荣传统、医主角色的职业特征。10分钟

(三)临床思维方法和艺术。30分钟

(四)医学检验在诊治防中的作用保健预警 10分钟

(五)成功案例。5分钟

四、讲授重点: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

五、讲授难点:要把临床成功的医疗艺术要点告诉同学。

六、启发性提问:从平常生活中,知道医生哪些成功经验?

七、教具:胶片提纲,复印代表病例

八、参考书:

戚仁铎等:诊断学。第四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

九、不同系列、层次的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7年制增加英语词汇和内容

history;symptom Sign,Syndrome,Medicine As Science and An Arit,Basic Techniques,”WINDICATES"- A NEW TERM,The simple screening test and thoughtful method for diagnosis, etc The predictive alarm system and correct uses screeningTests保健预警系统和正确利用筛选试验

(潘恩谭)

医疗事故及莫预防原则

一、讲授时数:l学时

二、目的要求:

1.了解医疗事故的定义,发生的原因。

2.了解医疗事故的预防原则,提高警惕性,杜绝其发生。

三、讲授内容:

(一)医疗事故的定义,发生的原因、类型、危害性 5分钟

(二)医疗事故的预防机制,杜绝发生的方法。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30分钟

(三)沉痛的教训案例 15分钟

四、讲授重点:医疗事故发生的原因和预防原则方法。

五、讲授难点:医疗事故发生可能性时常存在,医学要实施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终身教。

六、启发性提问:举出你知道的医疗缺陷或事故?

七、教具:胶片提纲,复印代表性病例

八、参考书:

(1)肖启亨等:医疗纠纷的处理及预防,人民卫生出版社。

(2)Roberston,W.O.: Medical Malpractice,A Preventive Approach.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s. 1985.

(3)中外报纸。

(4)误诊误治杂志,1-10卷。

九、不同系列、层次的要求:

1.上述内容为各系列、层次均要求 2.7年制增加英语词汇和内容 Medical Malpractice医疗事故 Preventive Approach预防原理 Medical profession医学职业 Financial losses钱财损失 Intensive medicine监护医学

Medical Malpractice cases selections医疗事故案例选编

(潘恩谭)

医院内感染

一、教学时效:2学时。

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医院内感染的概念、危害、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2.熟悉医院内感染的传染源、传播方式、诊断原则。3.掌握医院内感染的诱发因素和预防原则。4.了解医院内感染的管理措施。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医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的定义、危害。5分钟

(二)病原学(etiology)基本特征:细菌、真菌、病毒、其他 10分钟

(三)流行病学(epidemiology):发病率、传染源、传播方式、诱发因素。15分钟

(四)临床表现(clinical manifestions):下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外科伤口感染、消化道感染、败血症、皮肤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25分钟

(五)诊断(diagnosis)要点 10分钟

(六)预防(preventon)措施:治疗基础疾病、严格执行隔离消毒制度、掌握侵袭性检查的适应证、缩短手术过程、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尽量少输或不输血液或血制品。30分钟

(七)治疗(treatment)原则和管理措施 15分钟

四、讲授重点:医院内感染的诱发因素和预防原预

五、讲授难点:各种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

六、启发式教学:什么叫做医院内感染?医院内感染有哪些危害?主要诱发因素有哪当?怎样预防医院内感染?

七、教具:医院感染各种诱发因素幻灯片等。

八、参考书: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0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44-649 李梦东主编 实用传染病学第一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613--617。

(刘自贵)

急诊医学绪论

一、教学时数:4学时

二、目的要求:

1.掌握急诊、急诊医学、急救的定义 2.了解急诊医学与急诊医学服务体系的关系

3.了解急诊工作及急诊护理体系的任务、特点、设置、运作与管理 4.了解急诊医学的个体(急诊患者及急诊医务人员)5.了解灾害医学的意义、应急部署与指挥系统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一)急诊与急诊医学 2学时 1.急诊急救、急诊医学的定义

2.急诊医学与急诊医学服务体系(EMSS)的关系 3.急诊工作的特点、任务、要求 4.急诊医学的个体

(二)灾害医学 1学时

灾害医学的意义、设置、管理与指挥系统

(三)急诊医学的光辉前景 0.5学时

四、教学方法:

直授3--3.5学时

急诊见习0.5--15学时,必要时观摩电视片0.5学时

五、教学重点:

急诊与急诊医学定义、特点、任务

六、教学难点:

急诊与急救的定义

七、教具:

投影片、幻灯片、录相

八、参考书:

石应康主编,急诊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何庆)

医疗质量管理

一、讲课时数:2学时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能了解医疗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及医疗质量管理的方法学,建立学生的医疗质量观,为今后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打下一定的理论基础。

三、讲课内容及时间分配:

1.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 20分钟 2.医疗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指导思想 15分钟 3.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30分钟 4.医疗质量控制 20分钟 5.医疗质量的考核评估 15分钟

四、讲课重点:医疗质量管理的概念

五、讲课难点: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六、讲课方法:在授十提问启发

七、教具:投影薄膜

八、参考书:

1.《现代医院管理理论与方法》 2.《现代医院科学管理》

(杨天挂)

医学、健康保健与经济

一、讲授课时:2学时

二、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医学、健康保健的概念及其同经济的关系与意义。

2.基本掌握医学、健康保健在不同经济状态下的人群中的主要内容。3.树立正确的医学、健康保健的经济价值观。

三、讲授内容与时间分配

1.医学、健康保健的概念及现状 10分钟 2 .医学、健康保健同经济的关系及意义 15分钟 3.基本的经济国情与医学、健康保健国情 25分钟 4.经济状况同医学、健康保健国的的实现和面临哪些难题? 25分钟 5.正确的医学、健康保健的经济观、价值观 25分钟

四、讲授重点:医学、健康保健同经济的关系及其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方法与教具:讲授,分析,启发,案例讨论,归纳:板书、投影。

六、板书设计:重要题目、中英文名词、纲目、定义、图示。

七、教学步骤:概论简介、基本定义、基本理论、提问、论据论证、明理、归纳。

八、讲授难点:正确的医学、健康保健的经济价值观是如何可能的?

九、启示问题:我们时代的科学的医学王健康保健目的是怎样的?

十、参考书

《Ethics on call)Hammony books/ New York. 1992 《医学伦理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十一、基本英语词汇

健康保健 Health care 经济 economy 价值观 Value idea 预防医学prevention medicene 优先priority 医学目的medicine purpose(兰礼吉)

老年生理功能变化及老年医学评价

一、讲授时间 2学时

二、目的要求:

1.了解老年生理功能的变化; 2.了解老年医学评价方法。

三、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1.老化及其机制; 10分钟 2.各器官系统老化主要的生理功能变化; 60分钟 3.老年医学评价及其方法 30分钟

四、讲授重点:各器官系统老化主要的生理功能变化

五、讲授难点:备器官系统老化主要的生理功能变化 大、启发式提问:老化的概念

七、教具:各种老年生理功能改变幻灯片

八、参考书:老年医学

九、不同系列、层次的要求:5年制、7年制医学专业均要求一致。7年制增加英语词汇: 老年医学Geriatrics 老年学 gerontology 老年 aging 痴呆 dementia(梁宗安)

护理学导论

一、教学时数:2小时讲授,2小时病房见习

二、教学的类型:课堂讲授、临床见习

三、教学目的:

通过课堂讲授及病房见习,让学生对护理学有初步了解及感性认识。

四、主要内容:

1. 护理学的内容和涵义

2. 护理学的4个基本要素:人、环境、健康、护理。3.护士的角色 4.医护合作伙伴关系 5.护理学发展方向。

五、教学方法:提问、讲授、见习

六、教学步骤:

先提问、根据学生对护理学的认识进行讲解(结合实例),再到病房见习获得感性认 识。

七、教具:投影胶片和投影仪

八、参考书:

1.Kozier,Erb&Olivieri(1991).Fundamentals of nursing: concepts, process and practices(4th edi).Redwood City 2.护理学导论,台湾汇华出版社,1995。

3.护理学基础,甘兰君,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4.基础护理学,陈维英,江苏科技出版社,1997。

(殷磊)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医学心理学教案

(供五/七年制医学专业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

二00二年八月

第一、二章 医学心理学概述及医学模式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模式的概念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 2.熟悉医学心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疾病和健康的影响 3.了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患关系及卫生服务系统的影向 4.了解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史与现状,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医学心理学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医学心理学在临床中的意义,医学心理学在医 学中的应用领域及具体应用的方面,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即在医学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心身统一的理论及应用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医学心理学、医学模式的概念及新的医学模式的观点。疾病谱的 概念、心身理论、心理学与健康保健、慢性病的康复、心理与行为治疗,个性、应激与健康

六、:参考书与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age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medical psychology spectrum of disease psychosomatic theory health psychology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

第三章 人的心理活动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意识的概念及特征,认识常见的几种意识改变状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认知过程,包括知觉、思维、记忆。掌握情绪和情感的概念及区别。意志及意志活动的定义及特点,人格的概念及人格的特征,需要的概念级分类,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及意义。性格、气质、能力的定义

2.熟悉情感的情绪与健康的关系。遗忘的特点,意志特征与意志品质。动机与动机冲突,动机冲突的类型。挫折的概念,影响承受挫折能力的因素

3.了解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潜意识、自我意识的概念。能力的概念及分类,了解主要的心理防卫机制

4.自学气质的概念及分类,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知觉及情绪的神经生理基础

二、教学时数:4学时

三、教学重点:

1.基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知觉、记忆、思维、情绪与情感、意志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应用 3.人格的概念及特征

四、讲授难点:

1.意识的概念、特征及不同的意识改变状态的识别,结合临床实例进行讲解 2.人格的概念及特征。结合多媒体的图片及个案帮助理解

五、教学时数分配

意识的概念及意识改变状态------20分钟

认知过程(基础心理学的主要部分)-------70分钟

人格----------------------45分钟

需要、动机、能力----------------45分钟

六、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知觉、记忆、情绪与情感、思维、意志过程、需要及需要理论、人格、动机冲突

七、参考书与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age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consciousness perception memory and thought emotion mood personality motivation ability conflict

第四章 心理健康概述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健康及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心理健康的标准

2.了解亚健康的概念,心理卫生保健的内容及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

二、教学时数 2学时

三、教学重点:

重点介绍心理健康的概念,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结合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讲解心理健康 保健的知识

四、教学难点:亚健康的概念 查阅相关资料说明亚健康状态及与心理卫生保健的关系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心理卫生、心理卫生的评定标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健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age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mental health assessment of mental health

第五章 生命周期与心理健康

一、目的要求:

1.掌握生命周期的概念, 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青年期生理、心理特征

2.熟悉胎儿、婴儿、幼儿期的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分期、生理、心理的变化 3.了解中年期的心理健康保健,老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1.重点讲授生命周期的概念,个体发展的特点、规律及影响个体心理生理行为发展的主要因素。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

2.青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影响青年其心理健康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

遗传和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启发式教学讨论发育因素的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心理行为的发展规律,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及心理发展的作用,早年 发展的水平对成年心理健康的影响,各年龄阶段心理健康保健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age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life cycle infancy preschool adolescence youth period adult(middle-age period)aging period

第六章 性心理健康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性心理健康的概念及内容

2.了解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理论与婴幼儿性心理健康,青少年期的性心理健康,性心理健康与恋爱、婚姻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1.性心理健康的概念及主要内容,健康的性态度与科学的性知识 2.性心理与性行为的年龄特征

四、教学难点

1.性心理发展的精神分析理论,性心理发展阶段的介绍,性心理发展对成年性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

2.人类性反应周期:人类性反应阶段及特征。教学方式上可在教研会讨论,如录像 3.性心理及性行为的个体性方面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性别认同 性角色 恋母情结 自慰 性反应周期 性健康与性教育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sexuality sexual health masturbation sexual reaction cycle 第七、八章 医师、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医疗行为中的人际关系

求医行为与遵义行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患者的心理需要及心理特征,医师的角色与医师的心理特征。医疗行为中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原则

2.熟悉患者角色及转换,沟通的定义、分类及注意事项。医师的权利与义务。患者对医嘱的理解与遵医行为及影响遵医行为的因素

3.了解求医行为的概念、求医过程。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特殊的求医行为。了解患者的权利与义务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重点讲授患者的心理需要的特点及与一般人的差异,患者角色及心理特征。建立良好的易患关系的重要性及原则,沟通技能。遵医行为的概念(依从性)。影响依从性的因素及提高依从性的重要性。

四、教学难点:

如何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及沟通的技巧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患者角色 医师角色 医患关系 医患沟通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medical communication patient role health care seeking behavior compliance

第九章 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应激的概念, 应激的生理、心理与行为反应,心身疾病的概念、范围与分类

2.熟悉生活事件的概念及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熟悉生物应激理论-一般适应综合症的特征,社会支持的概念。心理社会因素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认识内科疾病中的常见临床心理问题。熟悉几种常见的内科心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冠心病)

3.了解应激反应的神经、内分泌机制;认知因素、人格因素及社会支持对应激反应的影响。应对方式的概念,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心身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心身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原则及妇科、儿科常见的心身障碍

二、教学时数:6学时

三、教学重点

1.介绍基本概念:应激、心身疾病、一般适应综合症。主要讲授:应激的生物、心理、行为反应,心身疾病的分类及常见的心身疾病,内科疾病常见的临床心理问题 2.应激相关的主要理论

四、教学难点

内容多,涉及的知识面广,注重相互间的联系。如应激,应激反应及其机制,心身联系的中介因素

五、教学时数分配

应激、应激源、应激反应--------------45分钟

认知因素、社会支持、人格对应激过程的影响------45分钟

应对方式、应激相关障碍----------------45分钟

心身疾病概述、范围及分类--------------45分钟

心身疾病的诊断、治疗原则及预防-----45分钟

心理社会因素与内科疾病的发生发展---20分钟

内科疾病常见的临床心理问题------------25分钟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姜乾金,人民卫生出版社

stress stressor psycho-social factors psychosomatic disease cognition social support coping style clinical psychology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

第十章 与躯体疾病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

一、目的要求

1.熟悉心身关系的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生理与应激学说 原发性高血压与心理社会因素消化性溃疡与心理社会因素,糖尿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2.了解人格与健康,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反应。支气管哮揣与心理社会因素。恶性肿瘤与心理社会因素。慢性疼痛的定义及特点。性病、艾滋病与心理社会因素。儿童对慢性病的心理社会反应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心身关系的动力学理论、心理生理应激、行为理论、人格与健康。高血压、冠心病的心理社会因素

四、教学难点

心理生理应激理论,心身关系的精神动力学观点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心身相关理论 慢性躯体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常见的心身疾病与心理社会因素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sychodynamic theory learning theory chronic disease chronic pain

第十一章 心理治疗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治疗的概念,心理治疗关系的意义及建立治疗关系的原则。心理治疗的保密原则,心理治疗中严禁的越界行为。危机干预的概念、心理危机的特征及正常应对的三阶段

2.熟悉心理治疗的操作方法与程序,暗示-催眠治疗的指针与禁忌证,解释性心理治疗概念及指针精神分析的人格结构学说、意识分区及本能学说。行为治疗的基本原则及放松技术 3.了解认知治疗的概念及心理障碍的特征性认知模式,认知治疗的基本技术 系统家庭治疗的概念、集体心理治疗的概念

二、教学时数:4学时

三、教学时数分配

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及流派-----------60学时

治疗性关系的意义及原则---------------30分钟

心理治疗的操作技术----------------------30分钟

危机干预-------30分钟

松弛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理论与指征---30分钟

四、教学重点

1.心理治疗的概念及一般原则,心里危机的概念、特征及应对过程

2.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松弛治疗、解释性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与操作

五、教学难点

1.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意识分区 2.心理障碍的认知模式 3.系统家庭治疗的概念

六、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精神分析治疗、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松弛治疗、催眠治疗、心理危机、系统家庭治疗

心理治疗的一般原则、心理治疗关系

七、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sychoanalysis behavior therapy cognitive therapy crisis intervention relaxation and hypnosis family therapy

第十二章 临床心理评估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心理评估的概念、内容及应用,智商含义,心理测验的基本指标

2.熟悉韦氏智力量表及构成,明尼苏达多向人格调查的主要内容,心理评估在临床中的实践与应用

3.了解SCL-90 症状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评估者的职业道德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1.心理评估的概念及功用、心理测验的指标、智力测验、人格测验 2.心理评估在临床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

标准化心理测验的基本指标的掌握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心理评估的概念、智商,心理测验的分类与应用

六、参考书与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 intelligence quotient symptom check lists---90

第十三章 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成瘾行为的定义,成瘾行为的相关概念。人格障碍的定义 2.熟悉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式,成瘾行为的分类

3.了解成瘾行为的原因及发生机制,迷信行为、病理性赌博、偷窃癖,人格障碍的原因及具体表现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异常心理的判断标准,成瘾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难点

异常心理的理论模式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异常心理的概念 成瘾行为 病理性异常行为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abnormal psychology addiction personality disorder

第十四章 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残疾人的共同特点 2.熟悉康复过程

3.了解残疾人常见的心理社会问题,康复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二、教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重点

康复心理的概念及残疾人的共同心理特点

四、教学难点

康复过程及影响因素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及知识

康复心理的概念 残疾与康复 影响康复的因素

六、参考书与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rehabilitation disability

第十五、十六、十七章 综合医院常见的康复心理问题

一、目的要求

1.熟悉慢性病患者共同的心理特点,疾病所致的心理反应。对治疗环境的心理问题,治疗所 致的心理反应。慢性疼痛的定义及生物、心理、行为治疗 2.了解失眠的概念及分类,慢性失眠的药物治疗及非药物治疗

二、教学时数:4学时

三、教学重点

慢性病患者心理特点,疾病、治疗因素、环境因素所致的心理问题,睡眠障碍及其治疗

四、教学难点

睡眠的生理过程

五、应掌握的基本概念与知识

对躯体疾病及治疗中的心理问题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 睡眠障碍及治疗

六、参考书及英语词汇

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医学心理学,主编:孙学礼,四川大学出版社 insomnia psychological problems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学院 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医学专业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

二00三年三月

前 言

本大纲与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精神病学》(孙学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_.2出版)配套。供五年制医学专业精神病学教学使用,预防、医学技术、法医、妇幼专业可参考使用。随着全球疾病谱和疾病负担的变化,精神疾病和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在整个临床医学中的位置变得日趋重要。通过医学教育,丰富医学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改变学生的医学知识结构,是面对这种趋势的重要环节。

精神病学教学的目的是培养非精神科专科的医生、改变其医学知识结构、使其具有新的医学模式思想;同时也为培养精神科专科医生打下良好基础。授课内容以常见精神疾病与心理卫生相关问题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反映国内外新的观点。

为了突出重点,本大纲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划分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精神病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系统讲课和临床见习,第二阶段为临床实习。如第一阶段没有安排临床见习,则见习内容在实习时完成。

精神病学课程设置及学时安排

绪论 1 精神分裂症 3 心境障碍 3 焦虑障碍 3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癔症 自学

应激相关障碍 自学 睡眠障碍 自学

绪 论

目的要求 掌握:

1.精神病学、精神障碍、精神卫生的概念 2.中国的精神疾病负担 3.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 4.CCMD-3关于精神障碍的分类 熟悉:

1.精神病学服务与研究的对象、服务的模式 2.精神科病历书写 3.病史采集的原则和内容 了解:

1.精神障碍的病因 2.精神活动的生物学基础 3.与精神障碍患者的接谈技巧 课堂讲授:1学时 临床见习:1学时 课堂教学内容:

1.精神病学、精神障碍、精神卫生的概念 2.中国的精神疾病负担 3.精神障碍的病因

4.精神障碍的分类(CCMD-3)5.精神科诊断的基本步骤 见习内容:

1.病史采集和精神检查示范(熟悉接谈技巧)2.精神病房特点及安全要求(介绍精神科病房设置)3.ECT治疗 自学内容:

1.精神科病历书写规范 2.精神科的基本技能

3.我国近代精神病学学科发展概况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

1.精神分裂症的描述性定义 2.精神分裂症的疾病负担

3.精神分裂症的阳性(急性)和阴性(慢性)症状 4.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CCMD-3)和治疗原则 5.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因素 6.自知力的概念及其诊断意义 熟悉:

1.精神分裂症常见临床类型的特点 2.精神分裂症的鉴别诊断 3.抗精神病药物的分类

4.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 了解:

1.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发病机制 2.精神分裂症的病程 课堂讲授:3学时 临床见习:1学时 课堂教学内容:

1.精神分裂症描述性定义

2.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 3.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和阴性症状 4.精神分裂症的常见临床类型 5.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6.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7.抗精神病药物的锥体外系反应 临床见习内容:

1.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类型及预后

3.抗精神病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录像)自学内容:

1.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和预后 2.抗精神病药物的其他常见不良反应 3.偏执性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

1.心境障碍的分类及描述性定义 2.心境障碍的疾病负担

3.躁狂综合征和抑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 5.抑郁障碍的治疗原则

6.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 7.常见SSRI类抗抑郁药物及应用 熟悉:

1.躁狂障碍的诊断标准 2.躁狂障碍的治疗原则 3.躁狂障碍常用的治疗方法 4.自杀的概念与分类 了解:

1.心境障碍的病因及流行病学 2.特殊人群的心境障碍 3.自杀的预测和干预 课堂讲授:3学时 临床见习:2学时 课堂教学内容:

1.心境障碍分类及描述性定义 2.心境障碍的流行病学与疾病负担 3.躁狂综合征和抑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4.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

5.抑郁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和可能带来的危险因素 临床见习内容:

1.抑郁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自杀的预测和干预 自学内容:

1.自杀的概念、分类及自杀的预测和干预 2.心境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心境障碍的鉴别诊断

焦虑障碍及癔症

目的要求: 掌握:

1.焦虑障碍的分类、焦虑综合征的概念 2.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3.广泛性焦虑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4.强迫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恐惧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6.癔症的描述性定义、分型及各型的临床表现 熟悉:

1.焦虑障碍的疾病负担 2.焦虑障碍的鉴别诊断

3.苯二氮卓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应用 了解:

1.神经症的概念及共同特点 2.焦虑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3.焦虑障碍的病程和预后 4.癔症人格的特点

5.脑衰弱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课堂教学:3学时 临床见习:2学时 课堂教学内容:

1.神经症的概念和历史演变

2.焦虑障碍的分类、焦虑综合征的概念 3.焦虑障碍的流行病学和疾病负担

4.各种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5.抗焦虑药物的临床应用 临床见习内容:

1.常见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

2.癔症的临床表现(接触病人或录像)自学内容:

1.焦虑障碍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2.癔症

3.脑衰弱综合征

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

1.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 2.意识和意识障碍的分类 3.智能和智能障碍、智商的标准

4.常见的脑器质性综合征(急性脑病综合征、慢性脑综合征、痴呆综合征及遗忘综合征)5.阿尔茨海默病(AD)的常见精神症状 6.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熟悉:

1.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发病机制 2.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的常见精神症状

3.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了解:

1.颅内感染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2.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课堂讲授:2学时 临床见习:0.5学时 课堂教学内容:

1.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概述 2.意识障碍和智能障碍 3.常见的脑器质性综合征

4.脑器质性精神障碍共同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5.阿尔茨海默病(AD)临床见习内容: 1.症状学录像

2.脑器质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接触病人或案例分析)自学内容:

1.脑血管疾病伴发精神障碍 2.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3.颅内感染、脑肿瘤、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4.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熟悉: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 2.甲亢和甲减常见的精神症状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了解:

1.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2.肝脏、肾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课堂讲授:2学时 临床见习:0.5学时 课堂教学内容: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概念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临床表现的共同特点

3.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糖尿病伴发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5.甲亢和甲减常见的精神症状 临床见习内容: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案分析 自学内容: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的病因 2.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精神障碍 3.肝脏、肾脏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掌握:

1.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耐受、药物依赖、戒断综合征的概念 3.急、慢性酒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熟悉:

1.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治疗原则 2.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了解:

1.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流行病学

2.其他类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特点 课堂讲授:2学时 临床见习:1学时 课堂讲授内容:

1.精神活性物质的概念和主要种类 2.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流行病学 3.耐受、药物依赖、戒断综合征的概念 4.急、慢性酒中毒的主要临床表现 5.酒依赖及戒酒综合征的治疗

6.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临床见习内容:

1.戒断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2.酒依赖及阿片类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 自学内容:

1.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 2.其他类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特点

心理生理障碍(自学)

目的要求: 熟悉:

1.神经性厌食的临床表现 2.睡眠障碍包含的主要内容 了解:

1.失眠症的主要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2.夜惊和梦魇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应激相关精神障碍(自学)

目的要求: 熟悉:

1.应激、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的概念 了解:

1.急性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人格障碍(自学)

目的要求: 熟悉:

1.人格障碍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了解:

1.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

参考书:

1、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

2、精神疾病诊断手册,黄明生,刘协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2_

护理心理学教学大纲(供护理专业大专生使用)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精神病学教研室

护理心理学教学组 202_年12月

目 录

前言 1 护理心理学讲课内容及学时安排 2 绪论 3 心理学基础知识 4 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 5 临床心理评估 6 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 7 心理卫生 8 病人心理 9 心理护理 10 心理健康教育 11 临床心理护理见习指导 12

前 言

本大纲与全国成人高等医学学历(专科)教育教材《护理心理学》(张树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2_年版)配套。供护理专业大专生护理心理学教学用。

随着医学模式转变及现代护理学的迅速发展,护理心理学不仅在指导护理实践中显示出重要作用,而已成整体护理中不可缺少部分。因此,护理心理学教学是临床护理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护理心理学教学以加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以及培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基本任务。同时,培养学生作为一个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具有护理心理学理论和实用的技术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内容以病人的心理特征、沟通技巧、心理护理、护士护士角色、护患关系及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应尽量反应出国内外的新动态和观点。

为了便于突出重点,本大纲将对教学内容的要求则分为掌握、熟悉及了解三个部分,护理心理学教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系统讲课,总学时为30学时;第二阶段为临床护理见习,总学时数为15学时。教学总学时为45学时。

第五篇:精神病学教学大纲专题

《精神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病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理论课10学时,见习课7学时,1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各种精神和行为异常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与其它各临床学科均有着广泛的联系。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各科医生是否具有足够的精神病学和精神卫生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日益显得重要,因此精神病学教学是整个临床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通过参加本学科的学习,医学生应能充分认识学习精神病学的重要意义,了解正常与异常精神活动的区分原则;熟悉精神疾病病史采集与精神检查技术;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特征与临床意义,掌握临床常见精神与行为障碍的诊断处理;掌握各类精神药物的适应症以及常用药物的临床应用,熟悉常见副反应与处理。此外,在精神病学的教学活动中,各任课教师应始终注意培养学生重视心身整体观点,关注精神卫生,适应新的医学模式,把现代精神病学的理论观点与技能灵活运用于自己今后的临床工作中。

教学大纲的所列理论课内容都是要求学生学习的,但不是全部在课堂上讲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教学,也可由学生自学。教学内容的要求分三级,第一级为掌握的内容,要求学生牢记并能口述自由表达,还能应用这些理论解释有关生理现象以及应用于后续课程;第三级为了解内容,学生对此内容应有一初步印象;第二级为熟悉内容,介于掌握与了解内容之间。

临床见习应侧重注意培养学生本学科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视野,帮助学生将课堂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见习过程中学会精神疾病病史采集, 掌握临床晤谈的基本方法和病例分析技巧,了解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治原则。

学时安排

授课内容

绪论、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精神障碍的治疗学

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器质性精神障碍与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心境障碍 神经症 见习

[考核方法]笔试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绪论 【目的要求】

1.了解现代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的概念、任务和涵盖范围。2.了解精神病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以及同其它临床学科的关系。

学时分配 2 2 2 2 2 2 6 3.了解精神病学发展状况和我国精神医学工作者将面临的任务。4.掌握精神障碍、精神健康的含义与一般判别标准。5.了解精神障碍有关的病因及其复杂性。6.熟悉精神疾病目前常用的分类以及相关概念。

精神症状学 【目的要求】

1.了解正常的心理活动的概念。

2.掌握常见的精神症状的名称,概念及其临床意义。尤其注意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障碍以及自知力障碍的常见临床特征。

3.掌握容易混淆的某些症状之间的区别要点。如:内感性不适与内脏幻觉、错觉与幻觉、错觉与感知综合障碍、真性幻觉与假性幻觉、思维破裂与思维奔逸、思维贫乏与思维迟缓、强迫思维与强制思维、痴呆与精神发育迟滞、假性痴呆与真性痴呆、情绪低落与情感淡漠、协调性与不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等。

治疗学 【目的要求】

1.了解精神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以及治疗原则。

2.熟悉精神药物的概念及其分类,掌握抗精神药, 心境稳定剂, 抗抑郁剂及抗焦虑剂的适应症, 禁忌症,常见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

3.了解电抽搐治疗适应症, 禁忌症, 常见药物副作用及其处理。4.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以及起作用的主要机制。

精神分裂症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神分裂症的概念。

2.掌握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常见的临床类型以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3.熟悉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原则。

4.了解目前精神分裂症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概况。5.了解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 以及预防和康复的基本概念。

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目的要求】

1.掌握心境障碍的概念。

2.了解心境障碍流行学及相关因素。3.了解心境障碍的病因学研究进展。4.掌握心境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分型。

5.熟悉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以及鉴别诊断。6.熟悉心境障碍的治疗原则。

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目的要求】

1.掌握脑器质性及症状性精神障碍以及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基本概念。2.掌握脑器质性及症状性精神病的共同临床特点。3.熟悉谵妄、痴呆的常见病因, 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神经症 【目的要求】

1.掌握神经症的概念和共同特点。2.熟悉神经症的目前分类。3.了解神经症的病因和治疗原则。

4.掌握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

5.了解社交焦虑障碍、强迫症、神经衰弱、躯体形式障碍的临床特点。6.熟悉分离性障碍和转换性障碍的临床特征以及鉴别诊断原则。

三、见习课教学内容 见习一 【目的要求】

1.熟悉精神疾病病史收集的方法和精神状况检查的方法。2.掌握精神疾病的常见症状。

见习二 【目的要求】

1.掌握精神病性障碍的主要临床特征及诊治原则。2.熟悉精神疾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方法和诊断思维方法。3.了解精神疾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4.了解精神障碍的护理和病房管理的特殊性。

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教研室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