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双墩采油队油井测产核产实施方案123

双墩采油队油井测产核产实施方案123



第一篇:双墩采油队油井测产核产实施方案123

志丹采油厂双墩采油队 关于开展油井测产核产的通知

各采油站:

根据采油队工作安排,为进一步摸清油井产能,准确掌握油井生产动态,全面强化油井计量管理,结合采油队生产实际,决定开展为期10天的油井测产核产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测产范围:所有生产井。

二、测产方式:抽调采油站负责人及技术员调片测产(如表1所示),采油队进行抽查的方式,车辆由采油站皮卡配合。

三、组织机构

为确保工作实效,成立油井测产核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油井测产核产工作的安排部署、监督检查和总结分析。

组 长:沙小宁

副组长:徐磊、康建军、张欣、潘祥

成 员:各采油站站长、副站长、技术员、资料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采油队技术组,于海超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油井测产日常事务处理。技术组下设督查组,由采油队抽调人员组成,负责抽查复核测产数据,督促相关工作措施落实。

四、实施步骤

202_年8月25日至9月5日,分2个阶段进行。

(一)组织实施阶段(8月25日至9月3日)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按测产核产工作计划,做好并罐上

332.采用流量计或其它仪器动态计量时,执行GB9109.5-88《原油动态计量油量计算》标准。

3.间隙抽油井测量两个抽油周期的产液量,取平均日产液量。4.同层位并罐上液的油井,必须通过切换进液阀门单独轮流计量,不得测量总液后按进罐井数分摊。

(三)取样化验

1.上液管线取样:油井正常工作情况下,每间隔4h取1次样,全天取样3次,将油样均匀混合后取1000ml进行化验。

2.储油罐取样:用取样器在油层上、中、下位置各取一次样,将3次油样均匀混合后取1000ml进行化验。

3.含水水分测定可采用加热化验法。

4.每口油井要求化验两次以上,两次化验数值误差不大于5%。

(四)测产数据单位和小数位保留

1.测产数据采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长度:cm(厘米),质量:t(吨),体积:m(方),密度:g/cm(克每立方厘米),时间:h(小时)。

2.测产数据一律保留两位小数。

六、工作要求

(一)精心组织。各采油站要充分认识测产核产工作的重要性,统筹兼顾,合理安排,确保油井测产核产工作不走过场,取得实效。

(二)严肃纪律。各采油站必须严格遵守厂规厂纪,严禁酗酒、赌博等;同时,测产核产工作人员有事必须向测产核产领导请假,经批准后方可离开,对于擅自离岗、酗酒、赌博的人员一经发现,一律

第二篇:202_年秋粮测产实施方案

贺兰山绿色农业产业集团公司202_年

秋粮测产实施方案

为全面推进202_年秋粮测产工作的开展,根据西夏王实业公司财务部的通知精神要求,特制定我公司202_年秋粮测产实施方案。

一、测产原则 :

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公正、简便实效的原则。

二、测产领导小组: 组 长:赵玉棋

副组长:王其余 常 勇

成 员:胡天真 胡岩萍 郑 玲 王建宏 周建勇

高立山 路爱军

三、测产范围 :

(一)公司所属的8个生产队。

(二)6821.12亩水稻,3437.09亩玉米

四、测产时间 :

测产时间为202_年9月5日-9月30日。

五、测产程序 :

(一)9月5日召集相关人员组织召开202_年秋粮测产动员大会,宣布测产实施方案,布置测产工作任务;

(二)9月6日-9月8日各生产队核算员上报本队秋粮面积以及估产产量;

(三)9月9日-9月10日统计员将所有估产数据输入测产程序进行抽样;

(四)9月11日-9月17日统计员将各生产队抽样表下发到核算员手中,核算员按照抽取的地块实地收割样本、晾晒、测量水份、称重、填写测产《测产抽样表》;

(五)9月18日-9月20日核算员将填写完整的《测产抽样表》上交给统计员,由统计员计算出秋粮测产产量并上报西夏王实业公司。

(六)9月21日-9月30日生产部对测产及调查结果进行科学分析,撰写效益分析报告和工作总结。

贺兰山绿色农业产业集团公司

二〇一一年九月四日

第三篇:棉花测产工作总结

202_年农业综合开发区棉花测产工作总结

为及时、准确掌握今年我区农业生产情况,202_年9月4日至9月12日,按照领导的指示精神,植物种子检疫站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我区的棉花产量进行了详细、全面的现场测量。植检站全体人员顶烈日、冒酷暑,在较短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全区8.5万亩棉花的测产任务,为今年的秋收工作及时取得了第一手资料,现将测产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市委、市政府有步骤的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我区的农业生产呈现出一片喜人景象。今年我区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其中棉花种植面积达8.5万亩,棉花种植面积为历年最高,棉花已成为我区农业生产上的主栽作物,棉花产量的高低已直接影响到我区每个农户经济收入的高低,关系到他们的生产、基本生活保障。准确、及时了解全区棉花的产量情况,成为了开发区管委会各级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植检站全体人员在管委会农林牧业局的领导下,制订了详实的棉花测产工作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植检站及时组织技术人员测产,此次棉花测产面积共计3.5万亩,共抽取样点21组,获取数据315个,其中棉花产量数据63个,依据以上数据,参照测产公式,预计今年我区棉花(皮棉)平均产量达112公斤左右,合计籽棉336公斤左右,虽然今年春季两场大风造成我区春播棉花60%重播,减缓了棉花夺取高产的势头,但是在后期的田间管理中,气候条件比较适宜,夏、秋两季光热较为充裕,加上农业开发区管委会各级部门 加强了“科技护农”的支持力度,涉农企业的技术人员也提高了“科技为农”服务意识,政府、企业和农户之间互相交流,重视后期田间管理,依靠科技,最终保证了全区的棉花在遭受自然灾害后实现又一年丰产的骄人成绩。

二、取得的成绩 1.领导重视、措施得力

管委会各级领导始终坚持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我区的农业生产管理全过程,为做好此次测产工作,有关领导多次指示农林牧业局、植物种子检疫站合理安排、及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在副主任蒙敏的大力支持下,在农林牧业局积极协调下,中科院、农科院两位专家在棉花即将收获的时候来到我区,为农户上了一堂关键的棉花栽培管理课,同时对我区测产工作也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为测产工作起了个好头。

2.扎实工作,有条不紊

按照管委会领导的周密部署,植检站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测产人员结合实施方案的各项要求,编制出简易的现场统计表。在具体测产中,测产人员一家一户询问棉花种植的品种或品系,做到每个棉花品种或品系调查两家,每家棉田随机抽取3个点,满足了每个品种或品系测产产量的需要。

在测产中,测产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有的棉田棉株较密,植株较高,田间湿度较大,蚊虫较多,给测产人员取点造成了一定障碍,但是测产人员以认真负责的态度,一丝不苟的记录每个测量点上取得 的数据,有的棉田棉桃太多,测产人员需要数两遍才能最终确定数据。经过9天的努力,在管委会有关领导的支持下,测产人员克服困难,按时、按计划完成了测产任务。

3、依靠科技,尊重科学

从测产情况看,今年我区棉花种植的特点明显:推广节水灌溉为我区棉花丰产提供了水源保证,结合合理密植,新陆早9号、19号、24号为我区棉花搭建了丰产架子。

今年全区85%以上的棉田实行了滴灌,但还是有部分棉田采用了漫灌方式。从测产结果看,采用漫灌方式的棉田产量(皮棉)平均每亩为90公斤左右,采用滴灌方式棉田产量(皮棉)平均每亩为120公斤左右,漫灌比滴灌棉田的产量低33%;结铃个数上,漫灌比滴灌棉田平均少2-3个,而且漫灌棉花易发生早衰。

今年我区棉花品种或品系较多,品种有新陆早9号,19号、24号,品系有18-

3、297-

5、中棉201、炮台1号、134-

1、81-

3、97145等,以品系居多。单从实际调查情况看,新陆早9号、19号、24号比较适宜于我区的气候土壤条件,抗病、虫性较强,产量表现优良,衣分高(40%-42%),单铃平均重4.8克-5.3克,每株桃数平均4.7-5.3个,每亩保苗株数在1.2万株左右,(皮棉)平均每亩产量达113公斤左右,同时不易早衰,提前表现出了“绿叶吐白絮”的丰收景象,我们建议在全区推广新陆早9号、19号和24号。

今年6月、8月份两次棉花现场栽培技术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区棉花的丰产。通过培训,有效的解决了农户在生产中遇到的 难题,将“科技兴农”、“科技为农”的科学种植观点深入到农户的心里。

三、意见和建议

1.加强棉种市场的管理力度,推广优良的品种,夺取明年的丰产

由于我区为新植棉区,加之我区的种植户多来自周遍市、县、团场,存在种植户从外地将“土品种”、“土品系”带入我区的现象,造成了今年我区棉种品种杂、品系多的现象,扰乱了棉种市场的正常秩序,增大了传入我区危险性病、虫、草害的可能性,已经威胁到我区的农业生态安全,为此,我们建议管委会出台有关良种补贴政策,在经济上鼓励农户种植符合国家、自治区有关规定的品种,同时加大棉种市场管理力度,逐步减少农户自带棉种的现象,规范我区的棉种市场。

2、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由于我市经济发展的单一性,因此,在我市发展农业需要引进“智脑”为我所用,同时将我们的技术骨干推荐到农业技术先进的地州进行学习,“双向交流,以学为主”,鼓励农业科技人员的交流学习,依靠科技、依托人才实现我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建立棉花管理档案

为探索出一套系统的关于我区主栽作物的管理模式,我们建议保存好每年的测产数据,建立较为完整的棉花产量档案,妥善保存,为我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详实的技术资料,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区形成高效的农业生产体系。总之,通过此次棉花测产工作,第一次实现了我区棉花产量的提前预测,较为及时、准确的掌握了今年我区的农业生产情况,初步建立了长期、系统的棉花产量预测体系,为开发区管委会各级领导建立科学的决策体系,指导我区下一步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一些的数据参考;我们在提高我区农业技术人员科技水平的同时,也发现了不足:预测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测产技术力量比较单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管委会领导的要求,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我区的测产工作,加快把农业综合开发做成我市接续产业的步伐。

植物种子检疫站 二○○六年九月十五日

第四篇:采油五大队202_年12月油井测产工作调研报告

调 研 报 告

题目:油井测产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方法:实地调研 测产检查

关文档

调研人:孙东惺

调研时间:202_年12月

查阅相

采油五大队油井测产工作调研报告

技术队长 —孙东惺

油井测产是油井计量工作中的重点,要搞好油井计量工作,就必须抓好测产工作。准确的对油井测产,对掌握油井第一手资料和油层生产动态、分析储油层变化情况、科学制定生产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油田公司规定,南泥湾采油厂相关要求,我队加大油井测产工作,制定了相应的测产计划和测产方案,对各班组油井进行测产抽查,并在石窑、芦草湾、陈团沟等班组进行调研。现将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汇报如下:

一、成产油井测产小组 为使油井测产计量工作扎实有效的进行,我队成立了油井计量小组,组长孙东惺及相关人员和各班班长的测产小组。

二、制定相关测产计划和方案

采油五大队测产工作一直滞后,各油井存在测产数据不准确和不测产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和实际情况,我队制定的了测产计划和方案。并提出相应要求:一)各包片领导对各包区块进行不定期抽察。二)主管生产和技术副队长每天对所辖的油井进行计量核实。三)区长每天对所负责的油区

最少进行计量核实不少于10口。四)班长每天对所负责班组内的油井进行计量核实不少于20口。五)采油工每天对自己所看护的每一口单井都要进行计量,对于丛式井要做到每口井轮流计量。通过领导的抽查和对采油工的要求,做好测产工作。

三、提高采油工对测产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培训工作。

首先是强化素质教育,定期组织采油工进行测产、计量培训,有针对性的培训人员的业务能力,特别是加强对新工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责任心。

其次加强测产管理力度,进行每天抽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对测产中发现的问题严格要求,对不合格的采油工进行相应处罚。

最后强化工作指导,提高队技术人员对各采区的指导质量,进一步督促采区工作的到位率,准确率。切实掌握油水井生产的第一手资料,不断提高技术组工作水平。

为了使我队油井测产工作做到实处,我队在六月份还开展了油井测产分析月活动,对172口油井进行了测产抽查,具体将井号明确到每一天,将所测油井的油量、液量、水量及含水率记录在案,并分类汇总,在月未还进行分析总结。对油井测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改正。通过这一活动,大大的加强了每位员工对测产工作的认识,为提高我队油井测

产工作的质量,增强油井现场管理水平,努力确保油田公司和采油厂各项规章制度得到落实,续狠抓安全管理,督察队将定期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技术组将在各项培训工作中全力强化油井测产计量人员和采油工的安全意识。

五大队现在的测产工作还存在一些困难,有许多油井取样困难,有个别油井根本无法取样。油井产液量低,上油不规律,有些油井几天上一次。这就使在测产过程中难以准确测产。建议改良油罐,能方便取样和测量。

另外我队还进行培训学习,增强测产计量人员和采油工的整体素质,增强油井测产计量人员和采油工的责任感和对油井测产计量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每个季度,技术组将组织测产计量人员和采油工进行测产计量业务教育培训和油田基本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测产计量人员和采油工的技能水平。平时,组长将积极组织学习,总结工作经验,不断培养测产计量人员和采油工在工作中的良好习惯,并在学习中寻找各方面的不足,积极改正。

通过此次油井测产调查研究,可以清楚的反应采油五大队这一年来的测产工作的成效与不足,为使我队更好的做好测产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依据。我队将发扬不怕累、不怕脏的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将五大队的测产工作能上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高产创建测产办法

全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 模式攻关测产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总则

一、主要目的

为规范全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程序、测产方法和信息发布等工作,准确 掌握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产量情况,根据农业部相 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全省玉米、水稻、花生、大豆、马铃薯、杂粮等粮油作物高产 创建示范片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测产工作,不含整建制(整县整乡)推进测 产工作。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规范、公开透明、客观公正、严格公平的要求,突出标准化和可操

作性,遵循县级自测、市级实测、省级抽测的程序,统一标准,逐级把关,阳光 操作,确保粮油作物高产创建示范片测产顺利开展。

二、工作原则

(一)属地管理,市县为主。按照属地化原则,县、市两级农业行政主管部 门全权负责辖区内高产创建工作,要严格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开展测产工作,并 对测产过程和结果负责。

(二)统一标准,省级抽测。省级负责修订、完善并发布测产办法,统一全 省测产程序、方法等标准,并组织专家对各项目县单产水平较高的示范片进行抽 样测产。

(三)科学选点,规范操作。县、市、省各级要选择代表性强的区域、地块 和样方进行测产,确保选点科学有效。各级测产要遵照省级制定的方法和标准(可

-1--1-细化或补充,但不能违反),规范操作。

(四)实事求是,认真负责。各地、各测产人员要坚持原则、实事求是、严 格公平、客观公正,要据实测产、认真计算,并对测产数据负责。

第三部分测产程序

一、准备工作

省农委根据《全省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测产办法》等相关 规定,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并下发工作方案,对测产工作进行安排。

市、县两级提前组织专家结合气象部门预测的适宜收获期、农业生产经验、农民种植习惯等情况,确定作物最佳收获期,推算测产工作时间节点,制定具体 测产工作方案,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项目县按照省、市相关要求和各级测产安排,提前与测产涉及农户做好沟通,设计好路线、准备并调试好符合规定的工具和设备(包括必要的收割机械),为 专家测产做好保障。

二、县级理论测产

项目县在作物成熟前15~20天,对所有国家级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包括 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的万亩片,不包括百亩攻关田、十亩试验田及对照田)进 行理论测产(马铃薯、杂粮为产量预估),为省级抽测和生产形势分析提供重要 依据。

各市农委对县级理论测产加强检查指导,确保统一标准、符合要求,及时对 理论测产结果进行审核确认、汇总分析,并将各县万亩示范片分作物按单产水平由高到低进行排名。在作物收获前20天以上,将各县分作物理论测产数据排名 情况上报省农委。

三、市级实收测产

市农委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合理安排,以县级技术力量为主,采 取组织县级互检、市县混编分组、整体巡回测产等某种方式,在作物成熟期,结 合省级测产和当地农户收获时间安排,对所有国家级和省级高产创建示范片、对 照田及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进行实收测产,并保存测产资料备验。

测产过程中,要及时拍摄测产工作影像资料(关键环节照片等),并形成测

-2-产工作总结汇报材料。汇报材料包括测产组织、程序、方法、结果、存在问题与 建议、下步计划等相关情况。

四、省级抽检复测

根据各市上报的理论测产数据及分县分作物示范片单产排名,省农委组织专 家对项目县产量水平较高的示范片进行抽检复测。其中,玉米、水稻示范片数量 分别在1~7个的项目县,省级复测每种作物理论单产最高的1个示范片;8~ 16个的,抽检2个示范片(复测第1名,另随机抽检1个);大于等于17个的,抽检3个示范片(复测前2名,另随机抽检1个)。马铃薯、大豆、花生等其他 作物,省级抽检复测各项目县理论单产最高的1个示范片。

省农委根据全省单产情况,在示范片作物收获前10天推荐1~3个单产水平较高、有望争创全国高产典型的示范片申请部级测产。

五、结果认定

各市农委在实收测产结束后,组织专家认真审核数据,确认无误后与测产工 作总结汇报材料一起上报省农委,并提醒各项目县在农业部网上平台填报数据。

省农委、农业部先后组织专家对高产创建测产数据进行评估认定。

六、信息发布

粮油作物高产创建测产结果由农业部首先对外发布。在农业部和省农委未发 布之前,各地不得自行对外发布。

第四部分测产安排及主要技术标准

一、省级专家组成

(一)专家条件。以省粮油作物专家指导组(专家库)成员为主,具有副高 以上职称,从事高产创建作物科研、教学、推广等相关工作。专家测产实行区域 回避制。

(二)组织构成。成立全省高产创建测产专家组,设正副组长各1名,负责 召集全体测产专家开展实地测产、数据分析、结果认定等相关工作。根据全省示 范片规模及实际情况,将专家组细化为3~5个分作物专家组,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1~3名。实行组长负责制。

(三)工作要求。专家组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原则,认真

-3-开展测产工作。省农委及各地提前做好沟通协调,为专家测产提供便利条件,确 保测产工作顺利进行。

二、省级测产步骤

(一)前期准备。组长召集举行组内会议,讲解测产办法、方案等相关规定 和具体要求,讨论分析各地理论测产数据,明确工作任务,统一工作方法和标准,确定测产程序和人员分工。

(二)制定方案。查阅各示范片分布简图和高产创建有关档案,听取项目县 工作汇报,制定测产方案,确定具体工作安排。

(三)实地测产。按要求采集样本和数据,及时拍摄标牌、田间状况、作物近景等示范片情况以及测量、取样等测产工作照片,计算结果并填写相关表格。

(四)汇总认定。及时整理测产数据、采集的样本及各地提供的相关资料,组织全组成员对测产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与审核认定,然后全体签字。

(五)出具报告。对测产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测产报告,由组长署名后与以 上相关材料及各环节工作照片一起报送省农委。

三、主要技术标准

(一)取样单元。每个单元都是相连成片的一个独立整体,对测产结果有直 接影响。各市要加强检查指导,及时对县级划分的区域和选取的地块进行审核认 定,保证科学规范、合理可用。

1.区域。根据自然分布、种植品种、产量预估等情况将示范片合理划分为几 个区域。

2.地块。从单个区域一大片田地中随机选出的一个正方形地块,远离区域边 缘,面积40~50亩(边长160~190米),不与其它地块相邻(间距在200米以 上),作物品种一致、长势均匀,能代表所在区域平均情况,即代表性强。

3.样方。从地块或区域中选出来的一小片具体取样田块,各样方间距在25 米以上,样方要按规定方法确定。

(二)主要抽样方法。涉及对角线取样和随机抽样时,按以下要求进行,确 保全省标准统一、数据可比。

1.对角线(五点)取样法。如图1,在每个地块的两条对角线上,以交叉点(即地块正中心)为a点,将交叉点与地块四个角的中点顺时针依次标记为b、-4-c、d、e点(字母位置不能改变),共5个点。其中,e、a、c点和b、a、d点分 别位于两条对角线上(三点取样时,要选一条对角线上的3点)。

e

a d

b

c

图1对角线法(五点)取样法示意图

2.随机抽样法。依照机会均等即等概率的原则进行抽样调查,事前对拟抽样 单元不做任何分组排列,具体形式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等。

(三)主要指标及测算方法。

1.单产计算。各样方单产(公斤/亩)按公式计算,整个万亩示范片的单产 统一采取加权平均法计算,即:万亩示范片单产=(第1个样方单产×第1个样 方面积+第2个样方单产×第2个样方面积+…+第n个样方单产×第n 个样方面积)÷各样方面积之和(即各样方产量之和除以面积之和,不能用单 产之和除以样方数的算术平均法计算)。计算理论单产时除外,可用各样方理论 单产的平均值作为万亩示范片的理论单产。

2.含水率和出籽率。称出鲜果穗重后,要迅速脱粒并称出鲜籽粒重,然后立 即用国家认定并校正后的种子水分测定仪重复测定10次,取平均值作为籽粒含 水率(%),出籽率(%)=鲜籽粒重÷鲜果穗重。脱粒、称重、测水等各步骤要 集中组织人员迅速操作,防止时间太久水分蒸发过多,影响数据准确性。

3.千(百)粒重。单位为克,统一按官方认定的该品种区试平均千(百)粒 重或品种审定公告发布的千(百)粒重计算(不是简单的自算自取前3年平均值)。发生重大灾害对千(百)粒重造成严重影响时,要及时组织专家进行评估论证,确定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暂行千(百)粒重计算理论单产并备注说明。

4.平均行距、株距。随机选取11行(垄),以植株或穴的中心为起点和终点,测量间距,测得数字除以10即是平均行距(中间为10个行距,见图2示例),水稻、谷子行距较小,选取21行测量,其它作物都选11行,便于计算。测量株

-5-(穴)距道理相同,参照执行。

图2平均行距测量示意图(4行间为3个行距)

第五部分玉米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 地块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选取 代表性强的相邻2行、量出20~21米行长(实测起、终点为相邻两株间中点),确定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和有效穗数,计算亩密度和亩穗数。每隔5 穗选取1穗,共选20穗作为样本测算平均穗粒数。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亩穗数×穗粒数×百粒重×10-5×85%。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从理论测产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5个区域,每个 区域选取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远离边际的位置随机选取1个样方。每个样方面 积为:机械收获(不脱粒)连片800平方米(1.2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 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 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果穗(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迅速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 率,计算鲜穗出籽率。

每个样方选取代表性强的3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 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密度、亩穗数、穗粒数等关键数 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 域选取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 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3行并量出5~6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计算亩密度。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有效果穗,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 迅速取2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率,计算鲜穗 出籽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第六部分水稻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10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移栽规整、成行的地块,每个地块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穴距,计算种植密度和亩穴数。顺序选取20穴统计全部有效穗数,计算平均每穴穗数和亩有效穗数。在每个样方取每穴穗数在平均数左右的稻穴 3~4穴(不少于50穗),计算穗粒数和结实率。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公斤/亩)=亩有效穗数(万穗)×穗粒 数×结实率×千粒重×10×85%。

-6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从理论测产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3个区域,每个 区域选取2个移栽规整、成行的地块,在每个地块远离边际的位置随机选取1 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亩)以上或人工收获 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距测算),每个万亩示 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水稻(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7-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装袋称重并计算总重量即总毛鲜稻 谷重,准确测算实收面积。每个样方随机称取1公斤毛鲜稻谷(籽粒毛鲜重),写好标签(取样地点、时间、1名取样人及电话,下同)装入网袋,再将每个万 亩示范片各个样方的所有样品袋统一装入1个编织袋(标明示范片名称等相关信 息)。由各市负责及时将本市所有样品搜集齐全后,送到沈阳统一测定计算,测 产数据由省农委统一发给各地。

每个样方选取代表性强的10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 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穴距、种植密度、亩穴数、亩穗数、穗粒 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由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对样品进行再称重(测前毛重),测定杂质率、空瘪率和净谷含水率,计算单产。

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总毛鲜稻谷重×(测前毛重÷1)×(1 -杂质率)×(1-空瘪率)×(1-净谷含水率)÷(1-14.5%)。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10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 域选取2个移栽规整、成行的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平均行距、穴距,计算种植密度。从中选取代表性强的1行、顺序选取30穴作 为具体取样区,实测取样行长(中间为29个穴距),计算面积(采样行长×平均 行距)。

(二)实收及单产计算。收割具体取样区内的全部水稻,及时脱粒、写好标 签,装入网袋内一起称重(毛鲜重),准确记录重量及取样面积等关键数据;将 每个万亩示范片各个样方的所有样品袋统一装入1个编织袋(做好标记),带回 沈阳统一测定并计算产量。

第七部分花生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 块在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 性强的相邻2行、量出10~11米行长(实测起、终点为相邻两株间中点),确定

-8-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并计算亩株数。顺序选取10株统计全部荚果数,计算单株平均果数。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亩株数×株果数×百果重×10×测产系

-3 数。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 地块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 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 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果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刨墩、摘果、去杂,称出全部花生荚果鲜重,测定含水率。

另取代表性强的10株样品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株数、株果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荚果鲜重×(1 -含水率)÷(1-10%)。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 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3行并量出5~6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 算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查清株数,计算亩密度;刨墩、摘 果、去杂,称出全部花生荚果鲜重,测定含水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鲜籽粒重×(1-籽粒 含水率)÷(1-13.5%)。

第八部分大豆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县级理论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

-9-块在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 性强的相邻2行、量出10~11米行长(实测起、终点为相邻两株间中点),确定 实测长度并计算面积。查清株数并计算亩株数。顺序选取10株统计全部籽粒数,计算平均株粒数。

(二)理论单产计算。理论单产=亩株数×株粒数×百粒重×10×90%。

-5

二、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 地块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 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 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脱粒、称出鲜 籽粒重,测定含水率。

另取代表性强的10株样品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株数、株粒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鲜籽粒重×(1-籽粒 含水率)÷(1-13.5%)。

三、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 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3行并量出5~6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 算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植株,查清株数,计算亩密度;及时脱粒,称出鲜籽粒重,测定籽粒含水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鲜籽粒重×(1-籽粒 含水率)÷(1-13.5%)。

第九部分马铃薯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2个地块,每个地 块在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每个样方取一个面积 不小于45平方米、行数不少于6行的长方形小区,确定实收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小区内全部植株,分商品薯和非商品薯分别称重。其 中,非商品薯是指重量小于50克的小薯以及病薯、烂薯和绿皮薯等薯块。一般 情况下,扣除收获薯块总重的1.5%作为杂质、含土量。若收获时薯块带土较多,每样方收获时取样5~6公斤,冲洗前后分别称重,计算杂质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商品薯和非商品薯总 重量×(1-杂质率)。

其中,商品薯单产=(666.7÷实收面积)×商品薯总重量×(1-杂质率),非商品薯单产=(666.7÷实收面积)×非商品薯总重量×(1-杂质率)。

二、省级抽检复测

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 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测算每个样方的平均行距,每个样方取一个面 积不小于20平方米、行数不少于3行的长方形小区,确定实收面积。按照市级 实收、计算方法进行测产。

第十部分高粱、谷子示范片测产方法

一、市级实收测产

(一)取样方法。将示范片分为5个区域,每个区域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 地块e、c2点各选一个样方。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 亩)以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行长根据选取的面积和平均行 距测算),每个万亩示范片收获方式保持一致。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果穗(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专家组对收 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穗不计算重量),准确测算实收面积,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迅速取1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 率,计算鲜穗出籽率。

每个样方选取代表性强的3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 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密度、亩穗数、穗粒数等关键数

-11-据备用。

另取代表性强的3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同时,各市要调查核实平均行距、株距、亩密度、亩穗数、穗粒数等关键数据备用。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二、省级抽检复测

(一)取样方法。从市、县划分的5个区域中随机选取2个区域,每个区域 选取1个地块,在每个地块b、d2点各选一个样方。按规定方法测算每个样方 的平均行距,选取代表性强的相邻2行并量出3~4米行长,确定实测长度并计 算面积。

(二)田间实收。收获样方内全部有效果穗,称出鲜果穗重。按平均穗重法 迅速取10个果穗作为标准样本,脱粒、称重后立即测定籽粒含水率,计算鲜穗 出籽率。

(三)单产计算。实收单产=(666.7÷实收面积)×实收鲜果穗重×鲜穗 出籽率×(1-籽粒含水率)÷(1-14%)。

第十一部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测产方法

玉米、水稻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万亩示范片测产方法与非试点万亩示范片测产 方法保持一致(便于对比分析),百亩攻关田和十亩试验田测产由省、市、县共 同进行。具体方法如下:

一、玉米取样方法

(一)确定样方。百亩攻关田:将百亩攻关田分为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a、b、c、d、e5点各选一个样方。十亩试验田:将十亩试验田视为一个整体,按 对角线取样法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

(二)取样范围。每个样方面积在80平方米以上,为相邻的6行,测算每 个样方的平均行距,根据拟选面积、平均行距及实收范围确定取样行长,最终确 定实收面积。

二、水稻取样方法

(一)确定样方。百亩攻关田:将百亩攻关田分为2个地块,在每个地块a、-12-、c、d、e5点各选一个样方。十亩试验田:将十亩试验田视为一个整体,按 对角线取样法在e、a、c3点各选一个样方。

(二)取样范围。每个样方面积为:机械收获连片800平方米(1.2亩)以 上或人工收获相邻6行共80平方米以上(方法同玉米),机械收割的在收割前由 专家组对收割机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算重量。

三、田间实收和单产计算

为减小系统误差并便于与万亩示范片对比分析,百亩攻关田和十亩试验田的 田间实收和单产计算方法与万亩示范片市级实收和单产计算方法相同。

在每个样方要认真开展亩密度(株数、穴数)、亩有效穗数、穗粒数、出籽 率、含水率等重要指标调查,并按平均穗重法取代表性强的果穗(玉米每点5 穗,水稻10穗)县级留存1年以上备查或等自然风干后再校正。

四、数据校正

各市、县要高度重视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工作,在省、市、县共同取样、测产后,在作物完全收获时,要对十亩试验田进行全面测产校正。具体方法为: 去掉十亩试验田两侧各2行边行和至少0.5米行头,其余区域全部实收实测,对 数据进行再校正。

县级农业技术部门可根据试验品种、试验安排等情况制定十亩试验田和百亩 攻关田详细测产方法,为探索高产栽培模式提供丰富的数据支撑。

第十二部分附则

一、测产数据统一按附表样式填写,不得自行改变表格结构。

二、本办法由省农委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