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纪念黄大年诗歌
202_年1月8日
一个如往常一般的日子
深耕科研一生的你,却悄悄的走了 偌大的告别厅竟装不下太多的悼念
天妒英才君早逝,雪花飘零国悲伤
忘不了
那黑黑的土地承载着你儿时的梦想 忘不了
吉林大学地质宫里七年不灭的灯光
鞠躬尽瘁兴国梦,赤胆忠心爱国情
你是不灭的灯火
把科研探索的前路照亮
你是时代的楷模
用海外18年积淀填写技术空白
你是科研的疯子
将西方20载的路用五年压缩
你梦想把地球看通透,用生命谱写爱国赞歌
你的甘于奉献路,你的拳拳赤子心 你的拼命黄郎梦,你的铮铮报国情
一月八日,轻轻的你走了
却为祖国与人命留下了太多太多 你的科研成果,你的精神财富…
后辈将沿着你的道路继续前行 而你
将永远活在祖国与人民的心里
第二篇:浪花奔腾纪念黄大年
浪花奔腾
“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腾,呼啸加入献身者的滚滚洪流当中,推动历史向前发展,我觉得这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骄傲和自豪的事情”黄大年同志用一生的心血深深的诠释了他的入党申请书上的话。
一个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在忙碌的人,一个连睡觉都觉得奢侈的人,一个吃饭只吃烤玉米的人,他就是黄大年,一个值得十五亿同胞尊重敬仰的人。202_年他轻轻的迈着坚实的步伐,悄然的踏入这个零下20℃的黑土地,开始了支撑他那努力科研的“强国梦”。
七年的时光,两千多个日日夜夜,一直的重复着科研,讲解,授业,奔波,每分每秒都不放过,他就是一直在这高强度,快节奏的环境下默默的工作。“把自己得到的知识,一丝不剩的贡献给国家,不管用什么办法”,他做到了,用了有限的精力和无限的激情,使国家深地探测迈向了国际一流化的舞台。
心中有大我,赤诚报国心。当得知国家施行“千人计划”的消息时候,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在英国的豪华待遇,把在英国的家产以最快的速度卖了之后,飞奔回了祖国的怀抱。他说过“我是国家培养出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他的回国震惊了中外,对海外同胞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回来的几年,陆陆续续有留学生奔回了祖国,和他共同为祖国地质科研做贡献。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心怀报国之情的他,在1992年被公派到了英国,攻读物理领域,18年的海外生活,18年的辛辛苦苦,兢兢业业,只为那心中崇高的信仰——报国!在任何时候都把国家利益放在了首位,甚至在父亲病危的时候,他的弟弟黄大文给他打电话,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在大海深处,你好好照顾父亲,我不能尽孝了。他就是黄大年,一个只为国家放在首位的人。
七年的风风雨雨,七年的恪尽职守,争分夺秒的他最终落下了病根,但他的心一直在工作上,一直在为祖国发展的征途上,亲人,同事,朋友都劝他照顾好身体,他却置之不理,因为他要把他有限的时间奉献给祖国。最终他在工作室第一次的晕倒,他的学生把他搀扶起来,他说,我口袋里装着救心丸,我没事,睡一觉就好了,你们出去吧。等过了一会儿他就神采奕奕,满怀激情的走出工作室继续工作。他就是黄大年,一个不把自己身体当身体的工作狂人。
202_年12月4日在长春做完检查的他,又急忙奔往北京演讲,但检查出的结果却是胆管癌。8日的时候被强制住院,他的学生去看望他的时候,他却二话不说拿起研究结果就给学生讲授,所以才留下了那张在病床上给学生解惑的照片,那一刻成为了永恒。他就是黄大年,一个在病床上都不忘给学生讲解的人。
他走了,不知道是带着是对移动平台探测技术思考,还是交叉学部未来的规划,还是学生们的广阔前途,总之他走了,走的是那么的猝不及然。王昌先说,他的逝世对他,对学校很可惜,对国家来说太可惜。可见他对于国家是多么的重要。国家主席习近平强调,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学习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学习他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同年,黄大年被中宣部评为“时代模范”称号。
苟以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黄大年,一个竭尽全力,不计得失,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母校,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的人,甚至连自己身体都不在乎的人,有什么理由不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呢。我们要以黄大年同志的精神,来鼓励自己,要以黄大年为榜样,努力学习,报效国家。
第三篇:黄大年学习心得[模版]
学习黄大年,做好当下事
最近,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黄大年先进事迹》,使我受到了神社的触动。黄大年同志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他的先进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位国人敬仰、学习。
作为新时期的共产党员,学习黄大年同志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甘做人梯、淡伯利名、乐于奉献的精神,是我们每位党员教师的当务之急。
一、忠于党的事业,做先锋模范
“永不叛党”,是党员的承诺,更是责任。黄大年同志在7年左右的时间里,为了让相关科研水平有更快进步,把自已毫无保留地交给了祖国,夜以继日地工作,最后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一位放弃海外优越生活、把生命奉献给国家的科学家。作为一名党员教师,虽不能说像他一样做出多么重大的贡献,但却可以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带头学习和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把提高对党的忠诚度作为党性锤炼的终生实践,做一名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的党员教师,时时处处发挥自己无私奉献的榜样力量。
二、勤于教育事业,甘为孺子牛
黄大年,始终深怀敬业之情。他诲人不倦,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倾尽心血的职业理想;他刻苦钻研,始终把赶超世界一流和抢占科技制高点,作为攻坚克难的不竭动力。为了让祖国的科技水平获得巨大幅度的提升,黄大年殚精竭虑,忘我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做的就是教书育人的工作,就要像黄大年同志一样,始终做到干一行爱一样,干一行钻一行,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用自己的一颗真心,去对待前方的教育事业,以“工匠”精神成就伟大事业,坚持以自己的敬业走好教育的每一步。
学习黄大年,做好当下事。如果说传道、授业、解惑,是我们的工作本分,那么“育人”就是我们作为教师的责任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坚毅的性格,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位教师应尽的职责。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应该更是必须要做到的,教师的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千丝万缕的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常怀责任之心,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黄大年》观后感
《黄大年》电影观后感
202_年9月19日下午,我校组织全体党员观看了电影《黄大年》,看了这部电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黄大年同志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确实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黄大年》是一部主旋律电影,通过讲述科学家黄大年不忘初心、至诚报国的感人事迹,讴歌了以黄大年同志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赤诚爱国的情怀和忘我奋斗的科研精神。
无论是英雄或科学家,他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影片展现出黄大年同志身上许许多多的闪光点,包括夫妻情、父女情、同学情、朋友情、师生情,这是一个立体的、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形象,所以更加把人“带入其中”。
记得观看此影片第一次流泪是黄大年的学生林江在“试飞”失败后,坦言家中出事,母亲突发脑溢血,黄大年立即与妻子张艳赶往小村庄去看望学生的母亲,为了让林江心无旁骛专心于科研,黄大年让妻子张艳留在小山村照顾林江的母亲。不仅仅体现黄大年对学生的关心照顾,更是呈现出他的妻子对他无私的爱。而这种无私的爱又是有一个过渡时期的,一切都归功于黄大年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心——虽然身在海外,但黄大年时刻心系着祖国。他的老同学周启红送来了一幅油画,画中是祖国金色的秋天,叶落归根的寓意是希望黄大年能够回国应聘。“三十多年了,回报的机会到了,该回去了”。他选择放弃国外舒适的工作和生活,他说“我的祖国更需要我”。面对提职、加薪等诱惑,他宁愿支付巨额违约金,哪怕“连一张纸片都不能带走”,也要回国建功立业。面对同窗肖庆的劝阻,他坚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他让妻子卖掉了中医诊所,他对妻子说:“一个人只有一个家,我不想给自己留余地”。最开始张艳是不理解的,她默默地在房里哭泣。可是当张艳看到黄大年用大提琴演奏歌曲《我爱你,中国》时,优美抒情的旋律如涓涓细流涤荡心田,那一刻张艳体会到黄大年对祖国深沉而质朴的爱,她选择支持黄大年,义无反顾。所以当黄大年从楼梯摔下,老同学周启红因担心他的身体状况想让他住院休息,并让张艳欺骗黄大年说伤势严重必须住院时,张艳说:“我不能骗他”。大年三十那天,黄大年继续废寝忘食地工作时,张艳把“年夜饭”搬来了他的办公室。这一切都是因为张艳深深体会到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心。
此后多次掉泪是因为黄大年生病后还瞒着大家继续没日没夜的工作。他在飞机上忙着工作,重病昏迷前,还对乘务人员强调,“笔记本电脑里的资料非常重要,一定要交给国家”。“走多远是多远,倒下了就地掩埋”……一幕幕场景,一句句脱口而出的话语显现的“忘我至诚”,都让我深深感动。
追溯黄大年的初心,有一个重要的前史,黄大年的发小刘胜文为了救他,在一次意外的航测飞机失事中牺牲了。此后黄大年“必须要一个人干好两个人的工作,才算对得起他”,这就是黄大年的初心与坚守。从始至终,一种浓浓的家国情怀和感恩之情贯穿整部电影。
“这个时代需要英雄,需要弘扬英雄、讴歌英雄,更需要走近英雄,这是我们创作的基本目的。”导演成科这样说。黄大年的扮演者张秋歌未取分文片酬,他说:“我希望再回来看这部片子,我想看到的是黄大年,不是张秋歌。”为了真实还原黄大年生前的工作状态,张秋歌在拍摄的过程中几乎是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我这刚两个月,黄老师在8年时间里天天这样工作,那种辛苦可想而知。要塑造一个什么样的人物,首先要学习他。”不得不说,这是一部非常感人、非常成功的影片,应该归功于这些影片工作者,他们也是在自己的岗位中奉献着。
黄大年的事迹能让人的灵魂感到温暖,值得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以黄大年为代表的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在各自领域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而埋头苦干,他们的的满腔热忱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至诚报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的初心坚守也值得我们学习。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类似黄大年一样的中华儿女,才有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要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坚定信念、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廉政从政,自觉把他的崇高精神转化为协调推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强大动力,争做新时期“四有”的好教师。今天,接力棒传到了我们的手里,使命降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应吹起理想的号角,虽才平位低,亦以“位卑未敢忧国”心态,以百倍的热情,将涓涓细流投入这的民族复兴大业洪流中,共同实现我们美丽的中国梦!
第五篇:黄大年心得体会
中国的脊梁
—— 学习黄大年先进事迹心得
他是第一批回到东北发展的国家“千人计划”专家,他是享誉世界的地球物理学家,他是新时期归国留学人员和高校教育工作者的杰出代表。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刻苦钻研、勇于创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他秉持科技报国理想,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为我国教育科研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就是黄大年,他就是中国的脊梁!
“我爱你,中国;我爱你,中国„„”这首歌唱出了多少海外赤子的心声,也诉说着多少中华儿女的衷肠。这句歌词是黄大年生前最喜欢的一首歌,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身在异国的他就会泪流满面。身体虽在他乡,但是他仍心系祖国,冲破层层阻力回到祖国怀抱。“我是国家培养起来的,从来没觉得我和祖国分开过,我的归宿在中国。”黄大年怎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得与失的考量、进与退的抉择,黄大年以身许国、无怨无悔,用毕生奋斗回答了人生的价值坐标应如何定位,标明了人生的道路方向该怎样把握,在产生强烈心灵震撼的同时,更给我们教师带来深刻的思想启示。
从黄大年同志的事迹中,我学到了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作为一名教师,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价值选择。当初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与之而来的也承担着教育祖国花朵的重要责任。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岗位,更重要的是一种责任与奉献。有人曾把老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作为新时代的老师,老师不仅是蜡烛更像是一盏路灯给学生照亮前程的时候,也照亮了自己前行的路。教师比任何职业更需要爱岗敬业的精神,更需要淡泊名利的人生观。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承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