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间隔连接块(范文)
间隔连接块
Multi Block
材料: Metarial塑料 : PVC 颜色: 黑色、浅灰色、透明色 Color: Black&Light Grey&clarity
用途:
将此连接块尾端直接插入型材槽坑内,转动90度后即紧密固定在型材上,然后就可在型材上安装有机玻璃等各种面板,再用螺栓锁紧,安装简洁,拆卸方便。
订货号 Order No.30系列 CE-MB6-8-30 40/45/50/60系列
CE-MB6-8 45SL/45W系列
CE-MB6-10
专用连接件 其它产品: 内置连接件 内置内连接件 专用角槽连接件 角槽连接件
活动铰链 吊环螺丝 斜角连接件 槽条连接件 间隔连接块
万用连接件 螺纹连接件
APS全系列产品包括: ▋APS工业铝型材
▋APS工业铝型材专用配件 ▋APS非标型材/异型材
▋APS工业铝型材框架、仪器设备机罩、车间操作台、工业铝型材流水线等
上海比迪工业铝型材配件有限公司 以“用户至上,量身定制”的服务宗旨,以“品质、服务及客户满意度”为服务标准,以“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核心竞争力。从产品的模具设计研发到挤压生产,从产品精加工到表面处理,从简单的铝型材框架加工到全自动流水线装置系统化制造,能为您提供:
▋个性化框架加工
1、个性化的上门测量、设计、制做各类铝型材框架产品; ▋高精度加工质量
2、严苛、标准化的加工质量管理,高精度的加工质量; ▋完美的售后服务
3、完善的上门施工、安装、维护和无忧售后服务;
▋非标铝制品开模
4、包括超高精度、难度的各类非标铝制品的设计、开模、生产;
▋丰富的表面处理
5、氧化着色、抛光、喷砂、电泳、喷涂等APS全球统一标准的各类表面处理;
▋全面的精加工
6、创新科技的技术支持,顶级设备的加工硬件和标准化的质检管理保障了CNC、车、铣、刨、磨、锯、线切割等全面深加工能力。
(一)APS工业铝型材标准型材:
20系列: APS-6-202_ APS-6-2020RQ APS-6-202_ APS-6-202_ APS-6-202_
30系列: APS-8-3030 APS-8-3030W APS-8-3030-2NVS APS-8-3030RQ APS-8-3060 APS-8-3090 APS-8-30120
APS-8-30150
40系列:APS-8-4040 APS-8-4040L APS-8-4040W APS-8-4040R APS-8-4040X APS-8-4040-1N
APS-8-4040-2NVS APS-8-4080 APS-8-4080L APS-8-4080W APS-8-40120 APS-8-40160
45系列:APS-10-4545 APS-10-4545L APS-10-4545W APS-10-4545R APS-10-4545RQ APS-10-4560
APS-10-4560W APS-10-4590 APS-10-4590L APS-10-4590W APS-10-9090 APS-10-9090W
50系列:APS-8-5050 APS-8-50100 APS-10-5050 APS-10-50100
60系列:APS-8-6060 APS-8-6090 APS-8-6630 APS-10-6060 APS-10-6060L
80系列:APS-8-8080 APS-8-8080X APS-8-8080W APS-8-80120 APS-8-80160
重型系列:APS-8-100100 APS-8-120120 APS-8-30150W APS-10-100100
辅助系列:APS-6-1530 APS-8-1640 APS-8-8 APS-10-10 APS-T9090/T4080/T8080
APS-L2020/L3030/L4040
(二)APS工业铝型材配件:
专用螺栓及螺母:专用半圆头螺栓、专用螺栓、弹性扣件、平机螺栓、专用圆柱头螺栓、T型 螺栓、法兰螺母、T型螺母块、方形螺母块、弹性螺母块、弹片螺母块
专用连接件:内置连接件、内置内连接件、专用角槽连接件、角槽连接件、活动铰链、斜角连接件、槽条连接件、间隔连接块、万用连接件、螺纹连接件
角件:20系列角件、30系列角件、40系列角件、45系列角件、强力角件、大角件、型材角件、强力型材角件、45度型材角件、135度型材角件、三维角连接件、转向角件、地角角件
装饰件:端面盖板、平封槽条、U型槽条
装配件:把手、活动挂钩、门吸、合页、金属合页、端面连接板、角度调节板、外连接板、内连接板
支撑件:蹄脚、金属蹄脚、脚轮、平板脚轮、福马轮、复合脚轮
(三)流水线APS工业铝型材及配件可以加工组装成产品:工具料架(车)、产品专用工具车、防静电工作台、产品展示架、液晶面板、阳光房、展示柜、展示架、机械防尘密封护罩、产品检测设备、非标设备、工业围栏、屏风、绘图仪、检测设备、生物实验设备、机架、贴标机、生产流水线、电机转子生产线、电子产品生产线、流水线工作台、设备防护屏障、液晶屏生产设备外罩、仪器设备台、物料架、洁净棚、超市信息栏架、汽车模型、隔断等及个性化框架加工。
(四)非标型材(异型材)设计、开模、加工:异型材、装饰型材、铝型材散热器、异型材灯罩、汽车导轨型材、电机外壳框架、铝方管、圆管等根据客户图纸进行开模生产。
(五)其他:各种铝制品、铝制品加工、工业铝合金型材等各种铝型材、建筑民用铝型材、交通铝型材、电子铝型材、特种铝型材、特制工业异型材、工业异型材加工、非标铝型材开模、非标铝合金制品等。
(六)重要工程案例:在国家八五计划期间,被国内汽车行业、电视机行业、太阳能等行业指定为专业铝型材生产供应商,APS工业品牌产品已成为上海大众、通用、比亚迪、西门子、ABB等知名企业及工厂指定选用产品。
神六到神十飞船的发射装置,波音767飞机的专用货仓;奔驰的汽车生产线;上海的地铁购票设备;人民大会堂的吊顶改造;上海科技馆高科技展品;中科院诺贝尔实验室;世界最先进的生命科学研究中心;德国大众整车电器检测平台;通用汽车仓储物流显示屏;同济大学国家重点风洞试验室等。
第二篇:间隔年
间隔年
间隔年(Gap Year)是西方社会通过近代世界青年旅行方式变迁总结出来的概念,是西方国家的青年在升学或者毕业之后工作之前,做一次长期的旅行,让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体验与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不同的生活方式。期间,学生在离开自己国家旅行,通常也适当做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或者一些非政府组织的志愿者工作,他们相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习生存技能,增进学生的自我了解,从而让他们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工作或者找到更好的工作,以一种“间隔”当前社会生活的方式,达到更好地融入当前社会的目的。
202_年出版的《迟到的间隔年》一书首次把间隔年这个概念介绍给国内青年人。其作者孙东纯于202_年12月1日,带着一张仅存有21000元人民币的国际银行卡,离开自己生活多年的城市,带着一个不知道可以给自己带来什么的“间隔年”主题。从原来计划的三个月走到十三个月,从原来计划的目的国印度变成一次横跨亚洲的旅途,从澳门经泰国、老挝、云南、缅甸、印度、巴基斯坦、新疆、到西藏、尼泊尔,一路上边旅行,边以义工的身份服务于非政府组织,帮助当地需要帮助的人„„在路上,遇到了他现在的日本妻子,开始懂得向家人感恩,学习怎样关心照顾身边的人,迟到的“间隔年”成了一次学习爱的旅途。
第三篇:间隔排列
间 隔 排 列
教学内容:三年级上册第78、79页的活动。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推算另一种物体的个
2.使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感悟一一对应的思想及其作用,并能用其解释间隔排列物体的规律,发展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以及探索规律、发现规律的能力。
3.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培养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的能力,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教学重点:探究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教学难点:发现和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动机 1.初步认识一一间隔排列。
小朋友们,喜欢体育课吗?会做开合跳吗?瞧,这是一组开合跳的演示图,想一想,按照这样的排列,接下来,老师该做什么动作了?你是怎么想的?
指出:你真是一个会观察的孩子。对,这一组排列是按开、合、开、合……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生:一开,一合,一开,一合……)也可以说,每两个开的动作之间就是合,所以下一个动作就是开。同学们,请仔细观察这组物体的排列,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每组中都有几种物体(事物)? 指出:也就是每组排列中都是两种物体(事物)。
明确:像这样,两种物体(事物)一个隔着一个依次排列的现象,在数学上我们称为“一一间隔排列”。
要求学生看图分别说一说。2.揭题。
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中蕴含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活动一:用图形或符号画出间隔排列。提出要求:刚オ同学们初步认识了一一间隔排列,下面给你们一个任务,请用你喜欢的符号、字母或图形等画一组一一间隔排列。
组织讨论:我们一起来欣赏两位同学的作品。先看第一个同学画的,她画的是什么?这组图形符合要求吗?是什么和什么的一一间隔排列?
启发:如果我们想加一个,应该画什么?再加呢?请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想象,如果继续往下画,应该画什么?
继续讨论:再看这位同学画的,是什么和什么的间隔排列?
引导:下面还有谁画的不一样?请你说说你画的是什么和什么的一一间隔排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动手画一画进一步深化对间隔排列现象的认识。】 活动二:男女生排队演示间隔排列
提出要求:接下来老师再给你们一个任务,请大家表演一组间隔排列。先请两位男同学和两位女同学上来表演,谁愿意? 进一步要求:再请1名男生,还能一一间隔排列么? 现在男生有几人?女生呢?
引导:如果再增加1名男生,结果怎样? 引导:如果老师再增加两名女生,能够一一间隔排列吗?如果女生有6人,男生应该有几人? 2.在探究中明确关系。引导:请大家观察刚才游戏中留下的这些数据,你能说说当两个物体的数量存在什么关系时它们可以间隔排列吗?
再引导:男生比女生多1人,或女生比男生少1人,这样的关系用一句话怎么说?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相等呢?
判断:下面每组物体中的两种物体能“一一间隔”排列吗? 3.再次探究,明确两端物体的特征。
启发:看到同学们表现这么好,老师也想表现番,只要你们报出刚才摆好的间隔排列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各是什么,我就能告诉你们这个间隔排列中的两种物体的数量是相等,还是相差1。
(请两个学生上白板操作,教师背对白板)
引导:我从大家的掌声中知道我猜对了。老师厉害吗?其实,老师没有特异功能,只是掌握了其中的奥秘。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这个奥秘?好,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两位同学摆出的间隔排列,排在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的各是什么?
指出:我们可以把排在第一和最后的物体称为“两端的物体”,排在中间的称为“中间的物体。
启发:数一数每组中两种物体的个数,想一想什么
情况下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或是相差1?把你的发现和同桌说一说。
明确:两端物体相同,两种物体数量就相差1;两端物体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4.继续探究,进一步明确规律。
提出要求:现在请你们到兔子乐园里继续探索。引导:(指兔子、蘑菇图)这是一一间隔排列吗? 在这个排列里,排在两端的各是什么?两端物体相同吗?两端物体相同,那么兔子和蘑菇的数量……(相差1)是兔子多,还是蘑菇多?
启发:你能说明兔子的只数比蘑菇个数多1的原因吗?
引导:请同学们看图,把一只小兔和一个蘑菇看成一组,这样一组一组地圈一圈,(课件演示圏一圈,学生观察)最后余下的是什么?最后余下的是兔,可以说明什么
指出:像这样,两种物体一个对一个地圈一圈,最后多出的是一只兔,说明兔的只数比蘑菇的个数多1。继续引导:如果老师给你更多的兔子和蘑菇,用圈圈的办法是不是会不太方便呢?那么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说明为什么兔子比蘑菇多1吗?
指出:当两端物体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都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 提出要求:我们再来看一看另一组排列,这是什么和什么的间隔排列?排在两端的是什么?排在中间的的呢?
数一数木桩和篱笆各有几个?
提问:同学们,你有什么发现了吗?
四人小组观察教材主题图,合作完成表格。再次要求:那我们来看看夹子和手帕图。排在两端的各是什么?那应该是夹子多还是手帕多?现在有10个夹子,应该有几块手帕?你是怎么想的?可以怎样列式? 启发:如果有20块手帕,应该要几个夹子?为什么? 小结:刚オ我们通过观察、比较、数一数、圈一圈的方法,发现当两端物体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都比排在中间的物体多1。
三、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谈话:同学们真棒,发现了一一间隔排列中蕴含的许多规律。让我们运用学到的这些规律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第一关,让我们来到美丽的河堤边。
河堤的一边栽了75棵柳树,每两个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栽桃树多少棵?学生思考,指名回答,并进一步讨论是怎样想、怎样列式的。第二关,再让我们看看小明在干什么?
锯1次得2段,锯2次呢?锯的次数与段数之间有什么关系?谁上来列出算式。第三关,请同学们默读题目,思考答案,在老师说“抢答开始的时候,大声地喊出你的答案。
四、回顾反思,课后延伸
引导: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学得开心吗?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给大家听听,你又有什么收获呢?
第四篇: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间隔排列的特点,会把两种物体进行间隔排列;
2、会利用圈一圈的方法判断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
二、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间隔排列的特点和规律。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就会发现存在着很多规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
(二)新知探究
A、学习间隔排列的定义
1、出示蓝球、黄球间隔排列的图片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图中蓝球和黄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生1:一个蓝球一个黄球……
生2:每两个蓝球中间有一个黄球。
师:也就是说,蓝球和黄球一个隔一个地排列,像这样的排列方式叫间隔排列。
2、出示课本主题图
师: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手帕和夹子是间隔排列。(学生具体说明)
B、学习间隔排列的规律
师:观察每组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表格,学生填写。
生:每组两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排在两端的比排在中间的多1.师:为什么相差1呢?你能圈一圈吗?
分别以手帕和夹子、蘑菇和兔子、木桩和篱笆为例,指导学生圈一圈。
师:是不是所有的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都相差1呢? 出示兔子和蘑菇图
师:这样排列的时候,兔子比蘑菇多1。如果我把蘑菇排在两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一端是兔子,另一端是蘑菇的时候呢?
(学生思考,动手画图)
总结汇报:两端物体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数量多1,不同时,数量相等。
(三)巩固练习
如果把正方形与小棒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正方形有10个,小棒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四)总结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思维拓展
一个圆形池塘周围载了75棵桃树,每两颗柳树中间栽一棵桃树,可以载桃树多少棵?(画图提示)
第五篇: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探索规律)说课稿
一、说教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并未对找规律进行系统的学习,但学生在低年级已经接触过一些比较简单的找规律的题目,这些对本节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
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后,学生就能对间隔排列物体间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了解,并逐步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找规律做铺垫,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引导学生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初步体会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综合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点:(1)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2)体会并逐步掌握借助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3)逐渐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规律。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学生通过探索发现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间的数量关系。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难点为知道为什么,并掌握通过分组找规律的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体会方法,因此我将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探索发现,除此之外,我还将安排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达到教学目标。
五、说教学流程
接下去我将结合我的教学流程来具体说说我的教法设计和学法思考。我将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以下5个环节:
(一)情景引入,初步体会
(二)比较数量,交流发现
(三)寻找方法,解释规律
(四)习题巩固,深入探究
(五)回顾总结,体会收获
(一)情境引入,初步体会
首先我将创设一个情境:小兔子们在围栏里种了一排蘑菇,正手拉手在院子里玩耍。情境的设定在于恰当的引入教学。
接着我将以问题:在图中小兔子与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学生不难回答到:兔子与蘑菇一个接着一个排成一行;每两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等。学生很有可能知道这样的排列,但是形容时不够准确简洁,因此我将让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自己说一说,同桌互相说一说,再进行发言,教师适时引导概括并总结:兔子和蘑菇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学生在发现了兔子与蘑菇的排列方式后,再提问:那么木桩与篱笆呢?夹子与手帕呢?有了之前的思考与讨论,学生就能准确描述这两组排列了。这一部分的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是间隔排列,发现间隔排列的特点,为接下去讨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间的数量关系以及探讨为什么做准备。
(二)比较数量,交流发现
我将以一个问题:究竟间隔排列的物体的数量之间有没有什么关系呢? 承前启后,引发学生思考。请学生独立完成书本78页的表格,并独立思考,从中有什么发现。
通过表格呈现数据,能有效帮助学生发现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间的关系:第一排的物体总比对应的第二排的物体个数多1,也就是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这里我也将采用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互相交流的方法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这一环节的教学,由直观感知到具体发现,完成表格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发现规律,并产生疑问:为什么数量都相差1呢?
(三)寻找方法,解释规律
在学生发现规律后,便抛出问题: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 以兔子和蘑菇为例具体分析,我将提问学生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兔子比蘑菇多了1,1多在了哪里?怎么思考的?
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请学生说一说。有了第一、二环节的铺垫,以及对以上两个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体会从头开始,一一对应,分组分析的思想:把1只兔子和1个蘑菇看成一组。
提问:把1只兔子和1个蘑菇看成一组,最后余下的是什么?也就是——兔子比蘑菇多出来的1。这一部分是教学的难点,我将请学生通过想一想,圈一圈,说一说理解为什么数量相差了1,从而逐步完成重点的教学,突破难点。接着请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圈一圈,说一说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及时的巩固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四)习题巩固,深入探究
习题1、2是逆向运用我们所发现的规律以及探索的方法,学生需要弄清楚的是:
1、2题都是间隔排列,并且每两个兔子中间有一个蘑菇,每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从而能够根据例一图片和所学分析完成习题。例二作为例一的推广与深入,用图形代替具体物体,用文字代替图片,更具抽象性,难度更大。我将请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完成问题:圆最少有几个?最多有几个?由于之前对例一的探索得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数量总是相差1,因此根据结论回答并不困难。主要在于引导学生能灵活运用已经得到的结论完成题目。
在此之后提问:正方形和圆的个数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该问题旨在锻炼学生的逆向思维,圆最少是9个,最多11个,因此可能是9,10,11三种情况,又分别是怎样排列的呢?也是需要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操作来完成的:最主要的是要考虑首尾放置什么。又于思考操作中体会分组的思想。
(五)回顾总结,体会收获
在课堂的最后,我将请学生回顾探索和发现规律的过程,说说体会。在学生的回答中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掌握的方法,渗透的思想,体会的情感。回归三维目标。
六、总结
回顾本课的教学,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探索发现,掌握方法。课堂结构层次清晰,于思考中完成教学重点,于操作中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掌握方法,体会思想。
第五课时: 间隔排列(探索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8-79页。课时目标:
1.学生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教学重点: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出间隔排列的规律,为进一步学习周期规律作好准备。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具和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引出规律
游戏1:拍手游戏
× ×┃×× ×┃× ×┃×× ×┃× ×┃×× ×┃ × ×┃×× ×┃× ×┃×× ×┃× ×┃×× ×‖
师生一起拍手,发现规律。游戏2:手指游戏
引导学生发现手指根数和吸管根数之间的联系。
指出: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二、创设情境,探索规律
1.图中夹子与手帕,小兔与蘑菇,木桩与篱笆的排列有什么特点? 2.探究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有没有像手指和吸管一样的规律存在呢? 师:仔细观察表格中每组两种物体的个数和同学交流你的发现。预设:①夹子和手帕
生:夹子个数比手帕块数多 1。师:反过来?
生: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 1。
师:为什么夹子个数会比手帕块数多1,手帕块数比夹子个数少 1?
②小兔和蘑菇
生:小兔个数比蘑菇块数多 1,蘑菇块数比小兔个数个数少 1。师:8只小兔中间有几个蘑菇?9只小兔呢?10只小兔呢? 师:为什么说得这么快? 生:根据规律说就快了。③木桩和篱笆
生:树桩个数比篱笆个数多 1,篱笆个数比树桩个数少 1。3.猜想
提问:从位置上看,夹子、小兔、木桩在每组的排列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师说明:我们把处于一一间隔排列成一行两头的物体叫两端物体。(课件出示)追问1:每组中的两端物体相同吗?
追问2:反过来,手帕、蘑菇、篱笆处于中间,就叫中间物体。
三、圈一圈,明确规律
1.为什么每排两种物体的数量都相差1呢?我们来圈一圈,看谁说得最清楚。指明:把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一组一组地圈一圈,最后多余的是那种物体,该物体的个数就比另一种物体多1。2.回答问题:
(1)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2)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四、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规律。
1.如果把口与Ο一个隔一个地排成一行,口有10个,Ο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五、总结。
师:这节课很快就结束了,回忆一下,你在这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
这些规律都经过我们的观察分析、实验验证过。可以说,有规律的现象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就一定能发现更多规律,解决更多问题。板书设计:
间隔排列(探索规律)
当两种物体交替出现,也就是一个隔一个出现,在数学上称作一一间隔,这样的排列叫做一一间隔排列。
间隔排列(探索规律)教学反思
从三年级开始,各册教材都设置了“找规律”的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探寻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今天学习的内容着重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动手摆一摆、仔细看一看、认真想一想、大胆说一说。回顾本课的教学,我觉得有以下几点比较成功:
1、课始,我先创设游戏情境——猜谜语,让学生观察手,找到两根手指之间一个空挡,知道手指个数比空挡多1(空挡个数比手指少1),然后出示主题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直接观察像“手指——空挡——手指——空挡”这样排列的两组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使学生初步体会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为研究这样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打下了比较扎实的基础,也为后面探究规律留出了时间。
2、探究规律时,我让学生用小棒和圆片代替实物来摆出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这样做使学生加深了对一一间隔排列的认识,又方便了“一个对着一个”的教学操作。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个对着一个的方法寻找规律,抓住了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数量之间关系的本质,还渗透了“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方法。学生也能有序地进行观察、比较。
3、在大量图片的展示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表象,有了这样的基础,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交流和总结。学生初步得出规律后,我重视让学生通过操作来验证规律,使学生更加确信规律的一般性,从而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
4、对于“想想做做”中的习题,我能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的角度出发,重视引导学生认真审题,像“每两根电线杆之间有一个广告牌”这样的说法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在理解时可能会有困难,我能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使学生明确:电线杆和广告牌是一一间隔排列的,而且两端都是电线杆,这样教学对学生理解下面的习题扫除了障碍。另外,对于锯木头这样的题目,我并没有停留在用画图或想象的基础上找到正确答案,而是与本课所学的内容有机结合,通过直观的图示,让学生明确:锯下的每一段小木料都可以看作是两端物体,每一个锯口都可看作中间物体。这样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
另外,一一对应数学思想方法的强大功能还不仅仅局限于此。学生掌握了规律之后,便可运用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教材第49页中的“想想做做”安排了4题,前3题都是符合刚刚掌握的规律的,学生运用规律能轻易解答。而第4题(沿圆形池塘的一周共栽了75棵柳树,每两棵柳树之间栽一棵桃树,可以栽树多少棵)却不符合刚刚学习的规律,它是封闭的,从任何一点开始计算,前后两端都不是同一物体。教学时引导学生将雪花片由条状围成花环。将一红花片和一绿花片对应起来,学生就能深刻理解到一红花片对应着一绿花片,围成了一个封闭的圈,红花片和绿花片刚好一一对应,所以数量是相等的。一一对应合理解释了两种物体不同情况下间隔排列时不同的数量关系的原因。规律的理解更深入了一层。
找规律(一一间隔排列)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小学数学第五册第78-7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2、能够利用这一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中,掌握观察、分析、比较的方法。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的思想。培养学生发现与应用规律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间隔排列规律的探索过程,找到“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两端的物体数量比中间的多1;当两端的物体不同时,两种物体的数量相等。”这一规律。
教学难点:利用规律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一串红黄花一一间隔的花朵、作业纸
一、创设情境,认识一一间隔
师:小朋友们,咱们今天一起到兔子庄园玩一玩,好吗? 老师还给兔子们带了一件神秘的礼物,一起来看看是什么吧 师操作:拿出礼品盒 依次拉出1朵黄花、一朵红花操作 猜猜下面是什么?
猜得真准,你是怎么想到的?
师:像这样,黄花和红花一朵隔着一朵排成一行,数学上,我们把这样的排列就叫做“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欣赏老师收集的一一间隔排列的照片
提要求:你们一边看,一边还要能找出哪些物体一一间隔排列? 出示:PPT(手链图 衣服图 红白蜡烛图)
师:欣赏了这么多照片,你觉得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看起来怎么样? 师:的确,这样的排列看起来非常有秩序,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过渡:(出示主题图)咦,兔子庄园已经到了
二、观察主题图,自主探究
出示主题图天气晴朗,小兔子们正在列队欢迎咱们呢。在图中,能不能也找到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呢? 学生汇报
师:这些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咱们先来数一数每种物体的数量。请小朋友们拿出作业纸,数一数每一种物体的数量并把表格填写完整。核对数量
师:咱们再来观察一下这幅图
出示:每组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每组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四人小组合作,讨论研究 巡视,师:研究好了吗?
现在把你们小组的研究成果来汇报一下。每组物体在排列上有什么特点? 指名,生说一一间隔排列
师:的确,这三组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的。(鼠标指着大图)如果没有学生说一一间隔排列,则省略此步 师: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边相同 师:咱们来具体看一看 点击第一组变大,师:你来说一说
如果学生说不出,可以引说:左边是(),右边是(),两边()。再看第二组,你来说一说 再看第二组,你来说一说
师:两边相同可以说成是两端相同。贴板书 师:每组中两种物体的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生:两边的比中间的多1个 师:你能具体说一说嘛? 生:夹子比手帕多一个 兔子比蘑菇多一个 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或者
生:夹子比手帕多一个 兔子比蘑菇多一个 木桩比篱笆多一个
师: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它们在数量上的关系吗? 生:两边的物体比中间的物体多一个。
师:也就是两端物体比中间间隔物体多一个。贴板书
反过来说也就是中间间隔物体比两端物体少一个
三、通过学生操作来解释、验证规律
师: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都很棒,老师还要来考考你们的动手能力。咱们来给小兔子分蘑菇吧。看看老师是怎么分的,(点击一个圈)你们会分吗?(会),那老师就把分蘑菇的任务交给你们了,完成作业纸的第二题分蘑菇,看谁分得又快又好。分好了吗?
在分蘑菇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最后一只小兔没有分到、多了一只小兔、少了一个蘑菇„„
师:是吗?(不相信的语气)老师也来分一分,点击课件。真的是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谁能用刚才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生: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多一个,所以多了一只小兔。中间的间隔物体比两端物体少一个,所以少了一个蘑菇„„ 师:其他两组排列里也是这种现象吗?咱们来看一看
出示夹子手帕图。如果把一个夹子和一块手帕看成一组,也像这样圈起来后,结果会怎样? 生:多一个夹子
师:为什么会多一个夹子呢?
夹子是排在两端的物体,所以比中间的手帕多一个
师:再看看木桩篱笆图,把一根木桩和一块手帕一组一组圈起来后会出现什么结果? 生:多一根木桩
师:为什么会多一块木桩呢?
生:两端相同,排在两端的物体比中间多一个,木桩是排在两端的,所以就多了一根
师: 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的物体,两端相同时,排在两端的物体一定比中间间隔物体多1个 呢?(大部分学生有些迟疑,不敢确定)咱们再来验证一下
请小朋友们任意画两种图形,一一间隔排列,两端相同。画好后,数一数两种图形的个数,看看有什么关系?
收集两份优秀作业让学生自己展示并说说有没有验证规律 师:其他小朋友画的也符合这个规律吗? 生:符合
说得真不错,老师要来考考你们了 出示:
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生:19个蘑菇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把20块手帕像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生:21个夹子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们真爱动脑筋,小兔子看你们学得这么棒,决定教你们玩一个游戏,想玩吗?
四、游戏,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游戏名称叫“男生女生来排队”的游戏(课件:游戏:男生女生来排队)
老师要找三名男生、三名女生来按照老师的指令排队,其余同学当小裁判,5秒内完成指令的话就给他们鼓掌。
想上来玩游戏的小朋友赶紧报名哦!指名学生上台后。师:准备好了吗? 老师开始下指令了
1.第一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2.第二个指令:男生女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每个男生的两边必须有一个女生。学生发现了问题 师:要使每个男生的两边必须站一个女生可以怎么做?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女男女男女男女/女男女男女 生:下去一个男生
师:哪个男生离开队列,男生的两边就都有了女生了。生:某某
师:如果这个同学上位的话,队列的两端站的是(女生),女生的人数比男生人数多一个。师:除了让这个男生上位,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使男生的两边都有女生。生:再喊一个女生上去 师:谁愿意上来。指名女生上台 师:现在站对了吗?
师:咱们来观察一下这个队列,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女生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数出来的
师:有什么方法,不通过数数,就能一下知道女生比男生多? 生:男女生一一间隔排列,女生站在队伍的两端,所以比男生多一个 还想继续玩游戏吗?
那咱们就一起来玩这个游戏,不过要开动小脑筋哦!
师:老师这儿有四个男生,排成一排,现在最少来几个女生就可以和男生一一间隔排成一排? 3个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排列的? 请你上来排一排
为什么只需要3个女生就够了?
生:因为男生在两边,比女生多一个,女生少一个,所以只要3个女生就够了 师:最多需要几个女生呢? 生:5个
师:怎么排?你能说一说吗? 生:女生排在两边。比男生多一个 师:和他想法一样的举手。真棒 除了这两种方法,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4个
你来说说来4个女生怎么排? 出示:女男女男女男女男 还可以怎么排? 出示: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这两种排列方法和前面的排列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生:两端不同,两种物体数量相等(板书)师:咱们来回顾一下,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少1? 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比男生多1? 在什么情况下,女生的人数和男生同样多?
五、解决问题,小兔子邀请咱们去智慧谷闯关,你们有信心吗? 出示:智慧谷 第一关判断对错
师:看到题目后先想一想,等老师倒计时到1的时候,用手势把答案告诉老师,对的打勾,错的打叉(教给手势)
(1)★▲ ★▲★★▲„„ ★▲★这组 排列中★的个数比▲多一个。
„„„„„„„„()
(2)课桌和椅子一一间隔排列,课桌有10张,椅子有10把。„„„„„„„„()第二关:解决问题
师:恭喜你们闯关成功。
六、总结拓展
快要离开兔子庄园了,老师想把这串花朵围成一个红花黄花一一间隔排列的花环送给小兔子。操作,拿出另一头,这串花朵的两端都是黄色的?猜一猜,是黄花多还是红花多? 生:黄花
师:你们数都不数,就确定是黄花多吗? 说说你们的理由
生:两端相同,两端的黄花就比中间间隔的红花多一朵 师假装操作,我现在就把它围起来,看看是不是一一间隔排列(不是)
师:怎么不是一一间隔排列了? 生:有两朵黄花在一起了,师:怎么办呢?
生:拿掉一朵黄花或者再加一朵红花
师:老师选择拿掉一朵黄花,刚才黄花比红花多一朵,现在呢?(红花黄花一样多)
师:现在可以围成一一间隔的美丽花环了吗? 可以 师操作围起来,小兔子们收到这件礼物一定会开心的。围成一圈的间隔排列其中有着怎样的规律呢? 请同学们课后去思考
师:在生活中有很多的规律,只要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就一定能发 现生活中更多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