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中法增值税的比较

中法增值税的比较



第一篇:中法增值税的比较

中法增值税的比较研究

I

摘 要

欧美发达国家的税制体系发展比较成熟,它们的税制结构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都经历了原始的直接税、间接税、现代直接税为主体的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到今天为止,基本形成了以直接税为主,间接税为辅的税制结构,其中直接税又以所得税为主,间接税以流转税类为主。和我国以流转税为主,间接税为辅的税制体系有所不同,本文以发达国家中的法国为例,与我的增值税进行比较,通过对二者的异同点的对比,在两国的增值税的产生、类型、征税范围和税率方面的差异来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我的不足之处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来为我国的增值税的改革和完善提供借鉴之处,使我国的增值税改革能顺应世界的发展趋势,推进“营改增”的顺利开展,也将促进我国的增值税的理论体系的进一步的完善。

关键词:中法;增值税;征税范围; 税制优化理论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x system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Europe and America is more mature, Their tax structure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mostly through the original direct taxes, indirect taxes, modern direct for subjects with a process of historical change, Till today, the basic form of give priority to direct tax, indirect tax, supplemented by the tax structure, which direct tax and the income tax based indirect taxes to transfer tax.And our country to transfer tax, indirect tax, supplemented by the tax system is different, this paper take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France as an example, Comparison with my VAT,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 two countries in the production of value-added tax, the type, the range of tax and the tax rate to carry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value-added tax, so that the reform of China's value-added tax can conform to the trend of the world, and promote the smooth development of the camp changed to increase, but also to promo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hina's value-added tax.Key Words: China and France;Value added tax;Tax range;Tax optimization theory

III.引 言

1.1 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税收收入也是迅速增加,但鉴于我国的税收体系不完善,某些税种征管不到位,使我国的税款覆盖面未达到理想的水平,而发达国家税收制度建立较早发展较完善,其中既有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又有让我们引以为戒的教训,使我国税制的改革少走弯路。而且,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大力提倡建设法治国家,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建设高素质的税务征管队伍,完善相关税收法律法规,更是把税制建设摆在了重要的地位,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我国的税制改革,使之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既能通过征税保证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又不至于陷入为了征税而征税的以至于影响经济主体的正常经营的错误怪圈。在此通过比较两国的增值税体系,首先通过两国增值税的发展历史的介绍了解各自的税制发展进程及特点,接着在纳税人、征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税款抵扣、以及税收征管方面进行具体的比较分析,在异同中找适合我国借鉴的经验,为我国税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经验指导。1.2 概念界定

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或提供劳务服务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种税。从实践来看 所谓增值额 就是纳税人在销售其新的 或改进过的产品或劳务之前对其购入物增加的价值额 这个价值额 从相加的角度看 相当于工资加利润 从相减的角度看相当于产出减投入这种独特的计税依据 使得增值税与传统的商品劳务税制完全区别开来具有其自身固有的优点与特点。

其中关于增值额的界定有两种,一是理论增值额:理论上增值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即货物或劳务价值中的V+M部分,在我国相当于净产值或国民收入的部分。二是法定增值额:所谓法定增值额是指各国政府根据各自国家的国情、政策要求,在增值税制度中人为确定的增值额。

关于增值税类型的划分有三种:

1、生产性增值税:确定法定增值额不允许扣除任何外购固定资产的价款,因此法定增值额大于理论增值额。

2、收入型增值税:对外购固定资产只允许扣除当前计入产品价值的折旧费部分,因此法定增值额等于理论增值额,虽然可以避免完全征税但给以票抵扣带来了困难,因此世界上很少有国家真正使用。

3、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当前购入的固定资产的价款一次性扣除,而法定增值额小于理

论增值额,能够很好地体现增值税的优越性,而且便于操作,因此世界上包括发达国际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很多国家都在使用,1.3 文献综述

1.3.1关于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的研究

Emran and Stiglitz(202_)对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公平和效率进行了研究,这些国家税制改革共同的特点就是:大幅削减关税和出口税收,引入增值税来弥补贸易税减少的收入。这种一揽子改革的方案隐含着一个重要的假设,预算支出是合适的再分配工具,税制改革能为政府提供足够的收入,通过特定的支出项目来实现发挥财政系统的先进性。从效率的角度看,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结果是:①几乎毫无例外的过分强调将增值税作为间接税的工具,由于非正式部门替代了部门间交易导致福利下降,②由于非正式部门企业技术落后,对经济增长起着反作用,技术进步依赖于正式部门的规模,③由于增值税减少了家庭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参与,会阻碍市场的发展。1.3.2关于增值税贸易效应的经验分析的研究

Chunding Li和Whalley(202_)基于G20峰会上提出要调整全球贸易不均衡前提下,讨论了利用增值税制度来调整中国贸易失衡问题,建立了两国家内源性贸易不平衡的一般均衡全球贸易模型,内源性因素包括:供给、固定汇率和非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导致了中国贸易不平衡。采用202_年数据校正模型参数,模拟当增值税计税基础由现行的消费地原则转向生产地原则时,贸易不均衡情况的改变,结果表明:中国贸易剩余会降低50%,并且会增加中国和世界的福利“3]。Chunding Li和Whalley(202_)又进一步讨论了国家间联合调整间接税制度,来促进全球贸易均衡。得出结论:如果中国和德国(主要的贸易剩余国家)将增值税制度由现行的消费地原则转向生产地原则,而美国(主要的贸易赤字国家)实行消费地原则增值税,这些联合措施会降低三个国家的贸易不均衡,从而促进世界贸易均衡

2.中法两国增值税的发展的发展历程

2.1法国的增值税的发展

1948年,法国营业税改为分阶段课税,扣除以前环节所纳税款,但投资性支出不予扣除,这时的营业税已具有了增值税的某些特征。1954年,法国批准对投资性支出所缴税款允许扣除,增值税正式实行,1966年到1976年,又颁布了一系列增值税法案进行改进,扩大征收范围,形成现行的增值税模式。征税范围进一步扩大,法国最初只对工业生产和商品批发环节征税增值税,1966年将其征税范围扩大到商品零售环节和农业。1978年又进一步扩大到自由职业者。发展至今,法国的增值税的征税范围包括农业、商业、工业、服务业和自由职业者。即法国境内有偿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都应缴纳增值税。对于纳税人购入的固定资产价值中所含增值税 2.2中国增值税的发展历程

在1979-1 993年引进试点并不断探索、拓展阶段,1993年7月,我国对征收增值税的企业统一采用“购进扣税法”计算征收增值税。在1994-202_年实施较为规范的增值税制度阶段1993年底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按照条例的规定,我国从1994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规范化的增值税。此次增值税改革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1)征收范围已扩大到全部工业生产环节和商业流通领域,(2)实行价外税模式,采用凭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税款进行税款抵扣的制度;实行购进扣税法;(4)最大限度地取消了减免税规定,使税制更为公平合理;(5)对内资、外资纳税人统一征收增值税;(6)简并了税率档次,由原来的12档税率简并为2档税率。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已进入实施较为规范的增值税制度的阶段。1994年之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增值税制比较稳定,只是针对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了一些微调,如初期对少数行业仍采取一定期限的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新旧税制的平稳过渡,对小规模纳税人的征收率几次下。

202_年至今探索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运行要求的规范的增值税制。营业税改增值税(以下简称“营改增”)试点阶段。对服务业“营改增”的试点始于202_年。从202_年1月1日开始,先后在上海、北京、江苏等9省市进行试点。202_年8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交通运输(不含铁路运输)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技术、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物流辅助、有形动产租赁、鉴证咨询、广播影视)(简称1十7行业)

进行统一试点,增值税税率增加至4档。202_年1月1日起对铁路运输业和邮政业进行“营改增”试点,6月1日起试点扩大到电信业。

3.中法两国增值税的税制要素比较

3.1法国的增值税的税制要素 3.1.1课税原则、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法国的增值税制度遵循的四个原则,即消费者负担原则、对生产者的经济活动保持中性原则,征管简便原则和抵扣普遍原则。它的课税范围包括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和服务业,即法国境内所有有偿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营活动都应该缴纳增值税。因此,法国的增值税的纳税人为一切在法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 3.1.2适用税率、相关的税款抵扣以及免税规定

1>税率

适用税率包括:

(1)基本税率20.6%,适用大部分商品与劳务,体现增值税的基本课征水平;(2)低税率5.5%,适用于食品、农产品、供水、药品、公共交通等生活必需品;(3)特殊税率或特低税率2.1%,适用于特定的商品,如公开出版物和保障性药品。2>税款的抵扣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购买的货物必须是公司所需;二是货物必须全部为公司所用;三是货物的所有权必须属于公司。

限制税款扣除的商品有房屋、地产、个人使用的汽车等。

3>免税规定

有两种类型:一是彻底免税,即零税率,主要适用于出口商品,进口后又用于出口的商品。二是一般性免税项目,主要适用于某些农产品的销售、有价证券的交易、报纸和期刊的出售等。进口货物缴纳增值税,由海关代征。出口货物免征增值税。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可抵扣纳税人在国内销售产品应缴纳的增值税。当一个企业出口规模较大

时就可能存在抵扣不足的问题,法国税务部门一般采取两种办法来处理此类问题:是暂缓征税;二是当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不足以抵扣时,出口企业可申请退税.有滞退金制度,税务机关不能及时办理出口退税的,要向企业支付滞退金。3.1.3相关的征税管理规定 1>征收方法

主要根据纳税人营业额的大小和财务管理水平确定,有三种方法。(1)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的方法是由税务部门与纳税人协商,核定纳税人应纳税额,纳税人据此缴税,一定两年不变(2)简化的据实征收

每年年初按上年的负担率确定一个征收比例,作为本年度增值税的征收率,按每月的营业额预缴,年终根据实际发生额结算。(3)据实申报征收

纳税人每月如实申报当期发生的各项应收、应扣和应纳税额,经税务机关审核确定后,再由纳税人缴纳。法国税务部门对此类纳税人的征收管理已经实现了计算机化。2>发货票扣税制度

纳税人购进货物或取得劳务所负担的增值税,只有凭发货票才能从毛税额中扣除.3>强制征收与滞纳金规定

增值税也是其它欧盟成员国的重要税种之一,开征增值税是申请加入欧盟的必要条件 4>征税管理方面

(1)建立增值税纳税人的单一识别编号制度。在法国,所有增值税纳悦人都应在其业务开展后的十五天内,到登录中心办理注册登记,由登录中心传递给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按行业和序号汀立已办理注册登记企业的统一识别编号,再通过全国计算中心,传递给各地悦务机关。采取统一识别编码的方法,的纳税人基本信息;(2)建立增值税纳税人自动申报自动纳悦的制度。法国设计的征管软件(MEDOC软件)追悦系统很完备,程序也十分严密、科学,加上现行税法规定对不申报绒申报不支付税款的纳税人进行处罚,罚款程度为10%、40%、80%三档,另外税务机关领导及有关责任人

对辖区内欠税负有经济责任,因而法国税收遵从度较高。并且高额的违法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作用,是纳税人不敢轻易冒险。

3.2中国的增值税的税制要素 3.2.1课税原则、征税范围及纳税人

1>我国的课税原则和法国的大致一样,都是消费者最终负担,保持税收中性,征收简便等,在此不再赘述。

2>征税范围,一、我国现行增值税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根据《增值税法暂行条例》的规定,我们将增值税的增收范围分为一般规定和具体规定。一般规定:

1、销售或者进口的货物。货物指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销售货物,是指有偿转让货物的所有权。

2、提供的加工,修理修配的劳务。我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包括生产,批发,零售和进口环节,加工和修理修配也属于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对加工和修理修配以外的其他劳务暂时不征收增值税。具体规定

属于征税范围的特殊项目

1、货物期货,包括商品期货和贵金属期货,在期货实际交割环节纳税。

2、银行销售金银的业务应当征收增值税。

3、典当业的死当物品销售业务和寄售业代委托人销售寄售物品的业务。

4、集邮商品,如:邮票,首日封等,其生产以及邮政部门以外的其他单位和个人销售的。

5、邮政部门发行的报刊,征收营业税,其他单位和个人发行报刊,征收增值税。

6、电力公司向发电企业收取的过网费。

7、对从事热力,电力,燃气,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增值税纳税然收取的一次性费用,凡与货物的销售数量有直接关系的,征收增值税。

8、纳税人提供的矿产资源的开采。挖掘,切割,破碎,分拣,洗选等劳务,应该缴纳增值税

3>增值税的纳税人(1)基本规定

1.增值税纳税人: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增值税的纳税人。2.增值税的扣缴义务人:为境外单位或个人在境内的代理人或者购买者。(2)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

划分目的:配合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 ;两个标准:销售额大小、会计核算水平。将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与小规模纳税人。根据各自适用的税收法规依法纳税。3.2.1适用税率、相关的税款抵扣以及免税规定 1>增值税税率的类型——4种

基本税率: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货物,除列举的外,税率为17%;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税率也为17%。

低税率13%:纳税人销售或者进口列举货物 零税率:出口货物

营改增新增税率11%(交通运输)、6%(现代服务)

2>税法规定的扣税凭证有: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完税凭证,免税农产品的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或者部分实施“营改增”地区的运输业增值税发票)。我国实行的是凭票抵扣。3>法定减免税

(1)销售自产农产品:指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2)避孕药品和用具;(3)古旧图书;

(4)直接用于科学研究、科学试验和教学的进口仪器、设备;(5)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无偿援助的进口物资和设备;(6)由残疾人的组织直接进口供残疾人专 用的物品;

(7)销售的自己使用过的物品:指其他个人自己使用过的物品。

4.中法两国增值税的异同点

4.1相同点

在权利权限上:法国严格分税;不分征收机构,法国是实行中央集权型税收管理权限的最典型的国家,税收立法权、征收权、管理权均集中于中央。不仅中央税而且地方税的税收法律和政策都是由中央统一制定的,地方没有税收立法权,只有某些执行税法的机动权利。尽管1982年法国通过了所谓《权利下放法案》,大大加强了地方政府权力,但这种权力主要是事权,而不是财权。我国实行的是分享税种式分税制的有中央税、地方税、共享税的分税制,但两国的增值税管理体制较相似,由国家统一颁布法律法规明确增值税的税基、税率、征收管理方面的规定、计算方法、纳税人的界定标准等。

在操作方法上:两国都采用发票抵扣方法,而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此种方法。

在征收模式上:都是在对商品和劳务征收的基础上,在某些特定的商品和劳务上再加征一道其他的流转税,如消费税。

在税收收入的比重上:都是两国税收收入中数额较大的税种,也是重要的税种。4.2不同点

4.2.1 在纳税人方面

法国规定增值税纳税人为从事商品销售和提供劳务的企业主以及从事进口活动的任何人。除政府通过税法特案规定免征增值税的交易顶目外。企业主从一任何销售商吕和提供劳务的活动,都缴纳增值税。至于从事进口活动,不论是企业主还是非企业主个人。除特别规定外都有就进口行为缴纳增值税的义务。

中国在纳税人定义上采取与征税对象范围相结合的方法,以那些属于列举征收增值税的交易活动和劳务活动的当事人为纳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为增值税的纳税人。

4.2.1 在征税对象方面

法国增值税的征税范围相当广泛,几乎涉及到所有经济领域,从农业、工业、商业、采掘业、批发零售业到服务业、进口行业一概征收增值税。

中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仅限于销售货物、提供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与进口货物“货物’仅限于有形动产。在提供劳务上,中国增值税仅限于加工及修理修配劳务,而法国则包括提供一切劳务。此外,农业生产者在法国也要交增值税。

4.2.3在免税方面

法国实行增值税以来,尽量减少免税范围,采取免税的措施也是出于税收征管效率、技术上的可操作性绒者出于鼓励的目的。目前法国增值税的免税对象主要包括某些农产品的销售、特定旧物的贩卖、有价证券的交易、保险者的交易、医疗服务、法律服务、金融交易、慈善的非赢利活动等。而中国 随着增值税的实施,增值税的免悦优惠不断出台,因而免税条款过多理,会使增值税变得不规范,阻碍增值税中性作用的发挥,同时造成征管复杂,税款流失。

4.2.4在税率方面

法国的税率为三档,主要为基本税率和低税率,还有一项特低税率,但适用范围较窄,主要为前两档税率。而我国税率为四档,而且有些地方因为国家的各种政策的鼓励支持,税率又会有所不同,因此我国的税率比较复杂,一方面不符合税制简化的要求,也不顺应世界税率简化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征管的难度,容易造成偷漏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导致国家税款的流失。

5.利用西方税制优化理论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分析及建议

5.1利用西方税制优化理论对我国的税制现状的分析

所谓税制优化就是通过对现行税制的改革调整,建立起最大限度地符合当前的环境条件和人们利益选择的税收制度。既然扭曲性税收所带来的效率损失是不可避免且可能很大,税制优化的任务就是尽量使这些损失降至最小。世界上并没有一种固定的最优的税制,在某个时期,当所实行的税制符合当时的国家的经济的发展需要时,符合当时的人们的利益选择,就是最优的税制。

如果在一个国家的税收体系设计中能够用相对少的税种和税率就能实现最大的税收,那么税制的集中程度就高,税制的透明度也就越高,管理就越容易。也是各国在设计税收制度时极力追求的目标。当然这也是我国税制改革的目标,以尽可能少的成本征收最大的税,既能很好的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又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5.2通过对比,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建议 从法国来看,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有:

5.2.1我国的增值税征收范围比起法国来说征收范围偏小。

因为最优商品理论指出,从经济效率的角度,对流通中所有的商品普遍征税优于只对一部分商品征税。因为普遍征税不会影响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不产生替代效应,不会扭曲消费者的选择。在扩大税基的基础上及时适当的降低税率也不会影响政府的正常的财政收入,相反,很可能还会因为税基的扩大,税收收入不降反而增加。

5.2.2 我国的增值税税率层次过多,税制过于复杂。

从世界的发展趋势及法国的经验来看,增值税设计的经验是:实行单一税率、出口零税率、限制免税项目,这些措施在增值税实施比较成功的国家占绝对优势;基本税率要适中,考虑国家财政的需要,考虑消费者的负担能力;高税率和低税率的设置应尽量放在商品销售的最后阶段。

相对于法国纳税人的划分方法,我国将纳税人划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做法本身就违背了增值税的公平原则,因为小规模纳税人是不允许抵扣进项税的,这样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商品,成本就相对较高,从而使小规模纳税人不能与一般纳税人处于公平竞争的起跑线上。

5.2.3 我国的税收征管体系尚不完善,税收征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信息管理、信息共享、信息分析能力不够 税收征管查分离,各环节工作职能的衔接还不顺畅申报征收服务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必须:加快税制改革步伐,税收征管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政府转型和税制改革的需要;改革税收管理体制;税收

征管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税务机构设置精简化;对税收征管形式和方法进行改革,促进税制改革的深化;加快税收法制建设,强化税务执法能力,提高税务干部培训力度

参考文献

[1].安体富,任强.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J].税务研究,202_(10): 27.[2].安体富,王海勇.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财税理念的转变和政策的调整[J].税务研究,202_(2): 28-34.[3].常世旺,杨德强.贫富差距调节与税制结构优化[J].财政研究,202_(8):29-32.[4].邓远军.税制结构的基本决定因素与比较分析[J].扬州大学税务学院学报,202_(1):5-10.[5],郭健.中国税制结构的累进性评价[J].山东经济,202_(6): 121-126.[6],国家税务总局课题组,刘佐.借鉴国际经验进一步优化中国中长期税制结构[J].财政研究,202_(5): 8-17.[7],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靳东升.国外税制改革发展方向与经验的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2_(6): 13-23.[8],韩仁月.税制结构变迁、效应及优化研究[D].山东大学,20] 1.[9].侯艳蕾.税制结构分析与我国税制结构选择[J].金融教学与研究,202_(5): 35-36.[10].焦耘.税制变迁过程分析——强制、利益导向与政治制度背景[J].税务与经济,202_(4): 56-61.[11].李林木.发达国家税制结构的变迁轨迹与未来走向[J].涉外税务,202_(7): 8-14.[12].李文.优化税制结构的制约因素分析[J].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1997(5): 6-9.[13].李曦.中国现阶段税制结构合理性判别与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2_.[14].李志远.我国税制结构优化探讨[J].税务研究,202_(9):39-41.[15].林致远,邓子基.从稳定经济的视角看我国的税制结构调整[J].税务研究,202_(2): 41-44.[16].刘华.税制结构与收入不平等:基于世界银行WDI数据的分析[J].中国

第二篇:中法五十年

中法五十年

202_-02-12 09:27 来源: 新华网

核心提示: 在过去的50年间,中法关系历经温暖晴好,也难避风雨阴霾,但在两国人民相互吸引、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的历史情愫中,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体育、民间交流等领域不断合作、持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佳话。

202_年1月27日是中国与法国建交50周年纪念日。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是法国;

第一位正式访华的西方国家元首是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 第一个与中国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的西方国家是法国;

第一个与中国开展和平利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是法国; 中国在西方国家建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位于法国巴黎;中法文化年开创了中国与外国互办文化年之先河„„

1964年6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法兰西共和国首任特命全权大使黄镇(左)在法国巴黎总统府爱丽舍宫向法兰西共和国总统戴高乐(中)递交了国书。新华社发

1967年6月,在北京工作的法国和秘鲁等国专家到卢沟桥人民公社梅市口生产队参加夏收劳动。这是法国专家巴罗(中)和群众座谈。新华社记者杜修贤摄

1972年11月25日,法国科学技术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幕。新华社记者楚英摄

1973年9月11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右)在机场迎接来访的法国总统乔治·蓬皮杜(左)。新华社发

1975年5月12日,法国总理雅克·希拉克(左)在机场迎接来访的邓小平副总理。这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正式访问西方大国。新华社发

1978年10月20日,中法两国政府关于科学技术交流补充项目议定书、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科学合作协议在巴黎签字。新华社发 1982年1月2日,中央歌剧院和法国艺术家合作演出的法国著名歌剧——《卡门》在北京天桥剧场演出。图为演出结束后,中法艺术家合影。新华社记者赵天聘摄

1985年5月6日,法国服装设计大师伊夫·圣·洛朗在北京与中国京剧演员在一起。伊夫·圣·洛朗25年作品回顾展于1985年5月6日至7月6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新华社发(车文彪摄)

1987年9月19日,法国女装成衣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巴黎国际时装节在巴黎开幕。图为中国服装表演队亮相。新华社记者吕全成摄

1988年9月,一支中法联合科学考察队对新疆南部和田地区的沙漠绿洲进行了为期52天的考察。这是中法联合科考队人员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麻扎塔格一带风餐露宿。新华社记者武纯展摄

1990年2月14日晚,中国模特在北京马克西姆餐厅展示法国时装大师皮尔·卡丹设计的1990年春装。新华社记者戴纪明摄 1990年11月24日,71岁的法国女子斯莫尔·巴比荣(右)在浙江省青田县家中与丈夫陈则敬准备吃晚饭。浙江青田人陈则敬三十年代去巴黎谋生时结识了熨衣女工、法国姑娘斯莫尔。1937年,18岁的斯莫尔与陈则敬结婚,1940年随丈夫来到中国扎根。新华社记者徐邦摄

1992年8月9日晚,来自法国的一对情侣按中国传统风俗在北京日坛饭店举行婚礼。新郎李克然和新娘李德玲是在北京外语学院学习期间相爱的。新华社记者宋连峰摄

202_年6月19日,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华裔作家程抱一在被正式授予法兰西学院院士称号后接受亲朋的祝贺。被法国媒体称为“不知疲倦的中西方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原 13 籍中国江西南昌,是法兰西学院第一位华裔院士。法兰西学院是法国最高学术机构。新华社记者陈立群摄

202_年1月24日,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披”上中国红,庆祝中法建交40周年和中国春节。新华社记者陈立群摄

202_年10月10日,法国“塞纳河之剑”表演团的一位女“剑客”在天坛祈年殿上亮相。当日,中法文化年活动之一的“中法击剑精英赛”在北京天坛祈年殿前举行。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202_年10月11日,法国空军飞行表演队“法兰西巡逻兵”飞越北京金山岭长城。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

202_年5月3日,来自法国的塞约蒙和妻子史蒂芬尼在宁夏青铜峡一段乡间小道上骑行。塞约蒙和妻子史蒂芬尼202_年2月从北京出发,计划骑自行车经内蒙古、宁夏、青海最终抵达西藏,行程近万公里。新华社记者李紫恒摄

。202_年9月21日,法国海军在土伦港列队欢迎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应法国海军邀请,由“广州”号导弹驱逐舰和“微山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编队抵达法国土伦港,进行为期5天的友好访问,并将首次与法国海军在地中海举行“中法友谊-202_”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202_年8月12日,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个人佩剑冠军的中国选手仲满(右)和法籍教练克里斯蒂安·鲍埃尔庆祝胜利。这是中国男子击剑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金。新华社记者杨磊摄

202_年8月24日,来自世界各地的名厨应邀来到天津王朝酒业地下酒窖品尝葡萄酒。202_年是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成立30周年。新华社记者刘海峰摄

202_年6月4日,获得202_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冠军的中国选手李娜手捧冠军奖杯在埃菲尔铁塔附近留影。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202_年6月9日,工人在武汉神龙汽车公司总装车间为即将出厂的新车贴上保护膜。1992年5月由东风汽车公司与法国雪铁龙公司合资组建的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并称为我国汽车行业合资公司“老三家”。新华社记者程敏摄

202_年2月13日,来自中国的舞蹈演员在法国巴黎市政厅广场上表演,庆祝中国农历兔年。新华社记者高静摄

第三篇:中法比较初等教育

法国初等教育的发展历程

法国是历史悠久且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国的教育体制沿袭了拿破仑时代的典型的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法国是世界上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最早的国家之一,全国采取统一的教育制度,学制为“5-4-3”制,即小学5年、初中4年、高中3年。1959年颁布的《教育改革法》规定实行10年义务教育(由原来的6-14岁,延长到16岁),称为基础教育阶段。

一、旧制时期的中小学课程(1780年资产阶级大革命以前)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以前,法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君主专政国家,天主教会的高级僧侣和封建贵族居于统治地位,学校教育基本上由天主教会控制。直到现在,法国绝大多数私立学校仍是以天主教为主的教会学校。当时的初等教育由城乡文法学校实施,由专门的神职人员进行读、写、算、历法等方面的基础教学,贵族子弟进入大寺院开办的学校。中世纪大学的文学院承担着今天的中等教育,教学内容以“七艺”为主,学生来自城乡的文法学校。当时法国的课程内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二、近代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大革命时期至19世纪末)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也促使法国教育进一步发展,并开始向世俗化过渡。拿破仑执政后,采纳了孔多塞提出的关于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由此,法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教育领导体制。

1833年,法国颁布了《基佐教育法》,决定发展初等教育,规定每市镇设立1所小学,在600人以上的市镇设立1所高等小学。这是法国初等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步骤。1881-1882年,两个《费里法案》规定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到19世纪末,法国教育实现了世俗化。《基佐教育法》将小学分为两级,即基础小学和高级小学。开设的课程包括道德、阅读、书写、法语语言(朗读、拼写法、语法)、算术、直观课、图画、手工劳动、唱歌及体育。

三、现代时期的中小学课程(20世纪以后)

进入20世纪以后,法国教育开始了它的现代阶段,自1912年起,法国规定禁止教士在公立学校任教。在20世纪初确立了中等教育初中4年、高中3年的学制。1925年开始实行小学阶段的统一教育,1931年开始实行中学免收学费,1936年将义务教育延长1年到14岁,入学人数特别是女生人数显著增加。1947年,“朗之万教育改革计划”提出建立单一的前后连贯的学校教育制度,并规定6-18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各级教育实行免费,这一改革计划奠定了法国以后历次教育改革的思想基础。继而,逐步取消了双轨制,同时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二战以后,法国中小学课程基于时代的要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课程改革

二战后,法国教育始终面临着技术知识迅速更新的挑战,因此,不断地革新陈旧的教学内容,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使整个教育体制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成了最为迫切的任务。

1969年,法国进行了以“学会学习”为宗旨的小学课程改革,设立了“三分制”课程,即在小学各年级,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法,将小学各年级设置的27个学时分为三大板块:1)15学时的基础教育,包括法语和数学;2)6学时的启蒙教育,包括历史、地理、手工劳动、公民教育、艺术教育;3)6学时的体育教育。其目的在于改变以往过于刻板、分割的传统教学法,改变过去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试图通过综合性的启蒙活动实现学科间的融合,帮助学生自觉地了解周围事务,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发现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智力和情感。同时,改革也削弱了某些学科的教学,打乱了学科内部知识的连贯性与系统性,反而导致小学生文化知识水平的下降。“三分制课程”是法国小学课程结构的根本变革,也是法国课程现代化的标志。然而,这种课程的实施更多关注的是课程结构表层的变革和各学科之间的分配与协调,并没有对学科内容的结构和安排加以理解和关注。

1975年,法国国民教育部部长哈比,提出了“教育体制现代化”为主旨的教育改革。主要内容为:1)增加数学、启蒙学科的课时,减少法语和体育的课时;2)各年级课程各具特色,加强了从小学到中学各学段的衔接;3)突出个体概念,实施“支援教学法”;4)将现代科学知识引入教育领域,加强综合性,使

启蒙学科更为丰富;5)增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次课程改革可以说是1969年小学课程改革的继续,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三分制课程”的弊端,使小学课程更为制度化、合理化、灵活化。

(二)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

法国自二战后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其教育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严重的问题,比如,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使得学校依然保持着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僵化和责任心不强,重学术、脱离实际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扭转,毕业生的适应性较差。淘汰率高,导致教育浪费。法国教育的淘汰率、留级率之高是举世闻名的。据调查,法国中小学目前面临着严重的质量问题。法国初等教育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主要表现在地区和家庭背景上。

鉴于此,法国政府于20世纪80年代先后组织了由专家和学者组成的全国性的专门委员会,对全国的教育状况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就改革措施向政府或总统提交了研究报告或方案。在此期间,国民教育部还多次组织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参与教育改革的广泛讨论。在初等教育领域,此次改革的目标是使法国“拥有强有力的和高质量的小学,而且使完成小学学业者可以被认为已具备初步知识”,改革废止了自1969年开始实行的“三分制课程”教学计划,重新恢复传统的分科教学,以便加强基础学科教学。1985年秋季开学,小学的五个年级被划分为3个阶段:第1年为第一阶段,称为预备班;第2、第3年为

第二阶段,称为初级班;第4、第5年为第三阶段,称为中级班。同时,国民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新的教学计划,将原来小学的5门课程增加到7门课程,即法语、数学、科学与技术、历史与地理、公民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活动。此次课程改革的特点是课程的综合化和课程安排的灵活化。

(三)世纪之交的课程改革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继续坚持对中小学课程进行改革。强调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获得现代社会的自主公民所应具备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此外,其教学大纲结构混乱,难以给教师以清晰的整体目标,缺乏指导性,使得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出现负担和困难。

1990年2月,法国国民教育部公布了“小学新政策”,阐述了小学学科教学、教学组织和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小学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为培养未来能适应21世纪生活的成人,教授现代化知识与技能、社会与职业所需的基本常识和工作方法;培养儿童继续接受更多教育的意愿和探索精神,奠定从事高深研究的基础。根据新的教学大纲的要求,法国小学课程开始向减轻化、集中化方向发展,突出重要知识,实现各个学习阶段的和谐发展。

四、法国中小学课程发展的趋势

1.为保证教育质量,法国中小学课程将更加注重各学段的衔接,按学习水平分组,强调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个别化教学,在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政策以及课程理念上追求基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2.为培养学生的能力,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中小学高中生将压缩必修课时间,增加选修课、活动课的比例,且每一年级都规定了每周最大课时数,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

3.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中小学课程将加强探究性学习,强调科技实践,积极开展“动手做”的实验改革,这不仅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能够有效调动科技界和社会的力量,提高了教学质量。

4.为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给地方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课程政策将更趋弹性化,逐步扩大学校和地方的权力。

5.为适应国际化、现代化需要,课程内容上将更注重加强信息技术、外国语以及“公民、经济、政治、法律”综合课等方面的教学,同时将开设更多的实验课,以及通过“手把手”的教学方法,引导更多的学生学习现代科学。

五、借鉴

二战以后,法国的课程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改革,从深度和广度来说都是空前的,这也可以为我国的中小学课程改革提供些许借鉴。

1.课程观念的变革是课程改革的基本前提。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它与课程思想、课程政策、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多方面因素紧密相关。当我国面临21世纪的挑战,力图建立中小学新的课程体

系时,必须变革传统观念,通过培训学习,使广大教师具备创新意识、课程改革意识,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使之积极地投身到课程改革之中。

2.课程改革要使教育质量和教育数量协调发展。二战后,法国教育的大众化、民主化措施,使得法国教育在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20世纪80年代法国进行课程改革时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它的一个优先目标,90年代又继续将其作为首要关注的重点。,我国在教育改革中,要注重兼顾数量与质量的发展,把握好度,特别是处在当前我国高校扩招、高中也在扩大发展的阶段。

3.课程管理要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统一。法国的教育行政管理体制200年来一直奉行中央集权制,是西方国家中集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种管理体制在法国的教育发展过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其结构上僵硬刻板,机制上缺乏活力和快速应变能力的弊端日益显露出来。因此,法国于20世纪80年代颁布了分权法,把中央掌握的一部分管理权下放到地方,使得法国在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既保持了国家权力的统一性,又给予了地方较大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我国课程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给予地方和学校的权限太小,这样既不利于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差异,又不利于发挥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因此,结合法国的经验,应对中小学课程实行三级管理,即中央、地方、学校对课程的管理各有一定的权限,以加强课程管理的弹性,这也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必要保证。

第四篇:中法饮食文化对比

中法饮食文化对比

世界上最懂饮食的意义,并用它来充实生活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民族只有两个:中国和法国。这两个国家的美食史不仅和他们的文明一样悠久,而且还成为本国文明的一个部分。一道菜肴,或一种烹饪方法似乎就能让人嗅到一个民族文化悠久和深远的味道。而中国和法国一个响当当代表东方饮食文化,一个是西方饮食文化的神奇,要谈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就从这两国的食文化比较说起吧。

一、味觉盛宴:百味中国VS原味法兰西

中国烹调的核心是“五味调和”即《文子〃上德篇》所称之“水火相憎,鼎鬲其间,五味以和”。《吕氏春秋〃本味篇》称赞“五味以和”是“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史书另有记载,南北朝时,梁武帝萧衍的厨师,一个瓜能变出十种式样,一个菜能做出几十种味道,烹调技术的高超,令人惊叹。

原料的多样,刀工的多样,调料的多样,烹调方法的多样,再加以交叉组合,一种原料便可做成数种以至十数种、数十种菜肴。譬如最常用的原料鸡,到了粤菜大厨师手中,做出数十道以至上百道菜式都不在话下。其他原料也是如此。因而在盛产某种原料的地方,常常能以这一种原料做出成桌的酒席,如北京的“全鸭席”,延边的“全狗席”,广东 的“全鱼席”、“全蚝席”,长沙李和胜的“全牛席”,北京一些清真饭馆的“全羊席”以及北京砂锅居的“全猪席”。可谓一种食材,千般做法,百人百味。

传统的中国菜有八大菜系,系系菜色口味各不相同,除了主食米面比较一致,各地人所中意的食物五花八门。

法国料理的精髓在于尽可能真实体现食材的原味,当法国师傅在做料理时,他所加入的调味料、配菜甚至于搭配的酒,都只有一个目的:把主要食材的原味给带出来。其料理以精致豪华的高尚品味,风靡全球食客的胃。因为菜肴要体现食材的原味,法国料理十分重视“食材”的取用,“次等材料,做不出好菜”是法国料理的至理名言。而法国料理就地取材的特色,使南北各地口味不一,因此”到什么地方吃什么菜、什么时令吃什么菜”也很重要。

法国料理的精华在酱汁(SAUCE),因为对食材的讲究,法国人使用酱汁佐料时,以不破坏食材原味为前提,好的酱汁可提升食物本身的风味、口感,因此如何调配出最佳的酱汁,就全看厨师的功力了!此外,法国菜也被喻为最能表现厨师内涵的料理,每一道菜对厨师而言,都是一项艺术的创作。

法国人最爱吃的菜比较固定,是蜗牛和青蛙腿,最喜欢的食品是奶酪,最名贵的菜是鹅肝,家常菜是炸牛排外加土豆丝。

二、酒文化:杜康VS葡萄酒神

美酒配美食,食文化大国必定是酒文化大国。中国酒多以谷物酿制,有清酒、烧酒、汾酒、白酒、黄酒、沽酒…品种丰富口味繁多。闻名于世的茅台、花雕、女儿红、二锅头等都是谷物酒。法国酒多以水果酿制,象是法国人最爱的苹果酒、茴香酒等。但法国最富盛名的还属葡萄酒,依产地和酿造工艺不同又有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气泡酒、波尔多酒、勃垦第酒、博若莱酒、香槟酒,XO等。其中包括闻名遐尔的勃肯地产葡萄酒酒、波尔多餐酒、酩悦香槟。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

法国葡萄酒的守护神是圣-文森 Saint-Vincent,葡萄酒文化不仅表现了法兰西民族对精致美好生活的追求,也是法国文明和文化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部分。

中国的艺术家从酒中获得创作的灵感,中国的政客从酒桌中广结人脉,中国的文人在酒精作用下创造出惊世骇俗的名著。

法国的艺术家为美酒留下许多不朽之作,自古法国的军政要员都向酒庄致敬行李,法国的文人墨客纵情书写葡萄酒的有亚于高贵。

中国宴会上,祝酒是一种礼节,喝多少代表对对方的尊重程度,醉的程度表示尽兴的程度。俗话说“不醉不归”“一

醉方休”,所以中国的餐桌上人们通常只喝一种酒,但会喝很多,甚至烂醉如泥。

法国宴会上,喝酒是一种传统,餐前有开胃酒,佐餐吃肉要配干红、海鲜配白葡萄酒,餐后有烈性酒,配茶点还有气泡酒和香槟,但喝多少则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喜好,通常大部分人不会喝太多。

三、纯净的茶文化VS自由的咖啡馆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的一种反映。古代的齐世祖、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它发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在宋代。中国茶文化的关键不在于茶叶的本身,而在于茶文化的内涵上。从茶文化的内涵上来看,其“精神”层面上的东西最为重要,它是一种行为文化和心态文化,属于精神文明的范畴,将饮茶与人生处世哲学相结合,上升至哲理高度,“茶是人生”便由此而发,若再品出更深的境界,就成了“吃茶去”公案的禅宗开示以及茶道的精神之源。茶

文化由于有了中国儒、释、道思想的加盟,形成了茶礼、茶德、茶道、茶艺等等,这就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部分。但是它又不是完全脱离物质文明的文化,而是两者相结合。先前,中国老百姓不太注重茶文化,因为每天要饮茶,方知青、红、黄、绿茶之类,这多半是和自己的饮茶习惯有关。但是,真正喜爱和关心茶文化的人,并不注重茶类之分,茶品之分。茶类、茶品他们早已烂熟于心中了。比如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君山银针、毛尖、毛峰、云雾等,谁人不知?而是注重着这些茶的“味”外之音--感兴着一种民族的审美趣尚,浸润着一派清雅的文化氛围,涵养着一个廉净的精神境界,充溢着一缕优美茵蕴诗意,提升着一种道德的精神素质。

法国人的血管中流淌着拉丁民族热烈奔放的血液,他们热衷于高谈阔论,张扬自我。中世纪封建王朝年代,法国宫廷是法国政治文化生活的中心,上流社会的沙龙一直引领着法国的大众文化和生活时尚。皇宫贵族轻松优雅、浪漫多彩的生活方式影响了大众的生活情趣。咖啡馆在百姓,尤其是知识分子的社交生活中传承的是贵族沙龙的某些交际功能。

法国人去咖啡馆不单单是为了喝咖啡,他们更多的是去那里放松身心。普通百姓喜欢凑热闹,聚会或聚餐,哪里人多就喜欢去那里。无怪乎在法国的普通餐馆中,服务生大多会把第一批客人安排在靠窗的桌边,然后点上一支小蜡烛。夜色降临时分,外边的客人会不由自主地被餐厅内摇曳的烛

光、隐约的人影所吸引,去分享厅内温馨的空气。

不论你是一个学问深邃的哲学家,还是失意文人,潦倒的艺术家,放学下课的学生,只要要一杯热咖啡或其他饮料,你就可以在那里放松自己。当然,邀上几个朋友、同事或同学坐在那里谈天说地,交流思想,讨论功课,书写作业也无不可。一些孤独落寞的人,常会来此消磨难耐的时光,寻找心灵的慰藉。法国人崇尚的自由、平等、博爱常被浓缩在这不足百米见方的咖啡馆中。

四、饮食方式:随性的中餐VS考究的西餐

在饮食方式上,中国人也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聚食制。聚食制的起源很早,从许多地下文化遗存的发掘中可见,古代炊间和聚食的地方是统一的,炊间在住宅的中央,上有天窗出烟,下有篝火,在火上做炊,就食者围火聚食。这种聚食古俗,一直至后世。聚食制的长期流传,是中国重视血缘亲属关系和家族家庭观念在饮食方式上的反映。

在食具方面,中国人的饮食习俗的一大特点是使用筷子。筷子,古代叫箸,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礼记》中曾说:“饭黍无以箸。”可见至少在殷商时代,已经使用筷子进食。筷子一般以竹制成,一双在手,运用自如,即简单经济,又很方便。

在菜色上中餐的前后道菜之间没有必然的联合,吃什么与喝什么酒水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很有些像中国多元的文化

观念和不断改变的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包容、同化、为我所用是基本特点。

在吃正式的法国餐馆吃饮,餐具、酒具的配合使用都是一丝不苟的。法国的菜单通常都只有区区两三页,还包括甜品和饮料。每道菜都有特定搭配的点心、酒水。

吃甚么样的菜用甚么样的刀叉,也很有讲究的,所以每人面前都选了两三套。酒杯也是一样,因为在这里吃食与喝品配搭是一艺术。习惯上,餐前要喝一杯开胃酒;用餐过程中,如果吃肉要配干红葡萄酒;吃鱼虾一类的海味,要喝干白葡萄酒;餐后有些人还喜欢喝一点白兰地地一类的烈性酒。每种酒所用的酒杯都不同。看着高矮胖瘦好几个酒杯放在跟前。席问大家边吃边聊,酒只是起到助兴和调节气氛的作用,却频频举杯,却都浅到即止。保持餐桌上愉快的气氛,但又不至于过分喧闹。

吃法国菜还有许多特别的礼节,如吃完抹手抹嘴切忌用餐巾大力擦,注意仪态用餐巾的一角轻轻印去嘴上或手指上的油渍便可。就算凳子多舒服,坐姿都应该保持正直,不要靠在椅背上面。进食时身体可略向前靠,两臂应紧贴身体,以免撞到隔壁。用刀叉时记住由最外边的餐具开始,由外到内,不要见到美食就扑上去,失礼死人。

第五篇:中法合作简介

据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_年中法双边货物贸易额为522.7亿美元,增长0.2%。其中,法国对中国出口195.8亿美元,增长1%,占法国出口总额的3.4%;法国自中国进口326.9亿美元,下降0.3%,占法国进口总额的4.8%。202_年,法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为131.2亿美元,减少2.1%。

法国对中国出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出口金额分别为54.4亿、53.9亿和23.5亿美元,上述三大类产品合计占法国对中国出口比重的67.3%。法国自中国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家具、玩具以及杂项制品,上述产品累计进口额约213.6亿美元,占法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3.5%。

中国是法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第八大出口市场,亚洲范围内的第一大出口市场。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美国和荷兰分别为法国前七大出口目的地国。同时,中国是法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第八大进口来源国,亚洲范围内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美国和英国分别为法国前七大进口来源国。中法两国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近年来,中法两国关系发展势头很好,两国领导人之间保持了密切的联系和往来,各方面人员的互访频繁,经贸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成为推动两国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自中法1964年建交以来,中法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边贸易额由建交前的年平均3000万美元,逐年递增:60年代年均贸易额为1.1亿美元,70年代3.7亿美元,到了80年代增至14亿美元,90年代中期超过了40亿美元,到202_年更猛增至76.6亿美元。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法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中,中法双方成为重要的经济贸易合作伙伴。由于中国和法国政府以及经贸企业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以及两国合作的潜力巨大,双方均有积极发展经贸关系的强烈愿望等一系列有利因素的促进,近年来,随着中法全面伙伴关系不断提升,中法经贸关系也不断得到稳固和发展。根据中国海关统计,202_年中法贸易额为133.9亿美元,较202_年增长了60.9%,其中中国对法国出口72.9亿美元,增长了79.1%;中国

自法国进口61亿美元,增长了43.4%。202_年双边贸易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1至6月中法贸易额已达78.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8.8%,其中中国对法出口46.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51.1%,自法进口32.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4.3%。

法国还是中国技术引进的主要来源国之一,也是我国用现汇引进技术较多的国家。截至202_年6月底,双方共签技术引进合同2153项,金额达115.6亿美元。我国在法共签订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合同929份,合同金额2.37亿美元,营业额达1.47亿美元。

当前,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中法企业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摆脱了过去那种单纯的进出口贸易模式,不断寻求新的相互合作、经济互补、实现双赢的更深层次的经济合作模式。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法企业间这种合作将成为推动两国经贸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法国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国(列在德国、英国和荷兰之后),同时还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三大引资国(仅次于德国和英国)。近年来法国企业对华投资的积极性在不断提高,对华投资势头较好。截至202_年6月底,法在华直接投资项目2451个,协议投资额84.5亿美元,实际投入64.2亿美元,投资的领域涉及能源、交通、电信、环保、化工、汽车制造、金融保险、农业和食品加工、商品流通等。与此同时,中国企业从1980年开始也在法国设立子公司或者代表处,至今为止,中国企业在法国总共投资创立了30多家企业,主要以贸易公司为主,也有生产企业和服务企业,涉及贸易、金融、电器、海运、空运、酒店等领域。

法国是世界第四大经济、贸易、科技强国,在航空、航天、能源、交通、电讯、环保、农业及农产品加工等领域有着比较优势,既有大型跨国公司,又有大量技术先进的中小企业。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同时具有市场大、劳动力成本低、工业及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等优势。中法两国经济有着很强的互补性,为推动和加强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提供了更广泛的空间。

中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两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体,二者互为双方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截至目前,中法之间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格局,是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和现实活力。中法双方目前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农业、环保等中国经济优先发展的领域已经或正在实现互利互补的合作。展望未来,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中法双边经贸合作呈现出中国自法进口规模日益增加和中国对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两大特点。根据中国驻法国使馆经商处的信息,法国目前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202_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10.2亿美元。其中,中国自法进口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明显高于对法出口增幅。法国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国,吸收了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总额的28%,排名仅次于德国和英国。202_年,中国对法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

习近平主席202_年3月25日至28日对法国进行国事访问,在法国引起巨大关注和持续反响。

中法合作 走向深入

202_年03月24日 08:00 经济日报 我有话说 收藏本文

中国和法国是世界上两个有着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体,二者互为双方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截至目前,中法之间已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互利合作格局,是中法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重要支柱和现实活力。中法双方目前在能源、交通、航空航天、农业、环保等中国经济优先发展的领域已经或正在实现互利互补的合作。展望未来,双方合作基础良好,发展潜力巨大。

中法双边经贸合作呈现出中国自法进口规模日益增加和中国对法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两大特点。根据中国驻法国使馆经商处的信息,法国目前是中国在欧盟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实际投资来源国和第二大技术引进国。202_年,双边贸易额达到510.2亿美元。其中,中国自法进口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9.3%,明显高于对法出口增幅。法国是中国企业在欧洲第三大投资目的地国,吸收了中国企业对欧投资总额的28%,排名仅次于德国和英国。202_年,中国对法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金额1.1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在法中资企业是中法双边经贸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法双向投资合作不断向前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根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字,截至202_年2月底,中国企业在法设立企业共计181家,其中加入驻法中资企业协会的企业共有50家。近年来,中国企业通过成立地区性总部、建设研发中心、开展企业并购和设厂生产等形式开展对法投资合作的案例不断增多,业务形态逐步从低端向高端发展。中国对法投资合作从最初的金融和贸易领域快速向其他行业扩展,已涵盖电子信息、电气设备、交通仓储、环保、航空航天、核能、食品、医药、化工、建材、物流等多个领域,向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的态势进一步明显。目前,巴黎大区是中国企业对法投资的重点区域,有超过60%的中国企业选择巴黎大区开展投资合作。除巴黎大区外,罗讷阿尔卑斯大区、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蓝色海岸区、下诺曼底区也成为中国企业的投资热土,中国企业对法投资地域向纵深拓展。

但是,在当前欧洲债务危机尚未全退的背景下,中法两国之间的经贸投资合作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一是需要解决中法间技术合作短板,强化双方经贸合作的含金量。二是必须摒弃任何单边

贸易保护主义。在刚刚结束的中法经贸混合委员会第22次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与法国外贸部长妮科尔·布里克共同表示,中法双方将深化合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双边经贸关系不断向前发展。高虎城还就中法双方未来经贸工作重心提出4点建议:一是中法双方在深化传统合作领域的同时,重点推动节能环保、农业食品、医疗卫生、数字经济、生态园区等新领域合作;二是双方共同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促进双边贸易稳步增长;三是促进双向投资,推动企业互利合作;四是加强地方合作,全面推进双边经贸发展。布里克则表示,法中经贸合作潜力巨大,法方愿通过加强合作而非贸易保护手段,进一步扩大两国贸易规模,拓宽贸易领域,逐步实现贸易平衡。法国政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法投资,并鼓励法中企业开展联合投资,通过一些大型工业项目的投资合作实现更加平衡的经贸关系。

李群率团访问法国 深化经贸合作

来源:青岛日报已有1条评论!202_-05-04 05:45:17 字号:TT

5月1日至 3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群率我市代表团对法国进行了友好访问。李群表示,青岛非常重视与法国的交流合作,值此中法建交五十周年之际,双方应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人文交流,深化经贸合作,提升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宗旨是促进教育、科学及文化方面的国际合作,以利于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维护世界和平。李群一行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7届大会主席郝平陪同下,拜会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

李群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促进世界各国之间文明交流、平等教育和科学普及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他说,不久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提出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主张。在这一理念指导下,青岛愿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加强沟通联系,更好地促进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真诚欢迎博科娃总干事到青岛访问,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扩大合作。

访问巴黎期间,李群会见了在法侨领侨商代表。他指出,法国华侨华人是中法友谊与合作的亲历者、见证者、推动者。各位侨领侨商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杰出代表,为推动中法友好往来作出了重要贡献。青岛各项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海外侨胞特别是侨领侨商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充分发挥侨务工作的独特优势和作用,加快青岛建设宜居幸福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进程。欢迎各位侨领侨商到青岛投资兴业,促进共赢发展。

代表团一行访问了戛纳电影宫,了解了戛纳国际电影节举办情况,并与戛纳市副市长弗兰克·史克利以及戛纳电影宫、电影节组委会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李群说,戛纳国际电影节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顶尖的国际电影节之一。目前,青岛围绕推进影视产业发展,正在加快建设影视产业园,积极筹办青岛国际电影节。我们将学习借鉴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成功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影视产业水平,丰富城市文化内涵。

访法期间,李群还拜会了法国最大的乳品企业索迪亚集团。索迪亚集团与青岛圣元公司有着良好合作关系。圣元公司投资1亿多美元在法国建设的奶粉加工厂是目前青岛海外投资最大的食品制造加工项目。李群希望该合作项目能够成为青岛企业落实“走出去”战略的典范。

李群一行还拜会了中国驻法国大使翟隽,就青岛进一步加强与法国的人文交流及经贸合作交换了意见。

市委常委、秘书长王鲁明参加上述活动。(记者 贾峰)

当地时间5月2日上午,青岛市商务局邓力副局长率由16家企业组成青岛商务代表团抵达法国孚日省,参加青岛-法国孚日省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签约活动及中法企业项目合作洽谈会。孚日省议会主席,法国前参议长克里斯蒂安·蓬斯莱先生等议会高层及孚日省企业家代表出席了活动。

蓬斯莱先生表示,青岛代表团这次来访,是落实两国政府达成的合作共识,推动地方层面交流合作的重要举措。孚日省非常重视与青岛的友好交往与经贸合作,希望通过此次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的签署,推动双方企业在食品、农业、旅游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进一步拓展孚日省与青岛经贸合作领域。

邓力副局长随后介绍了青岛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青岛是中国经济增长较快的城市,经济发展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其中外向型经济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自去年7月双方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以来,一直保持了非常紧密的交流与沟通与。希望通过此次青岛与孚日省签订经济合作伙伴城市关系,进一步落实双方政府在经贸、投资领域的合作细节、不断完善日常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双方企业的交流与合作。同时,青岛市将一如既往,不遗余力地支持企业在青岛的发展。会上,双方签署了中国青岛市与法国孚日省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合作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在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中相互提供帮助,采取便利措施,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日常工作机制,指定青岛市商务局和孚日省议会为备忘录执行单位,各指定一名相应职位公务员担任合作事务联络官。切实行动加强青岛市与孚日省在双向投资领域合作。定期进行贸易投资方面的信息交流,通过切实行动推动双边贸易交流,扩大进出口贸易规模。

下午,青岛商务代表团与孚日省企业进行了一对一洽谈,并对孚日省投资环境进行了实地考察。

青岛市与法国第戎市签署《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备忘录》

字体:【大】 【中】 【小】发布时间:202_-07-23日 文章来源:市招商投资促进办

近日,我市经贸代表团赴法国第戎市,会见了第戎市副市长及市政府代表,见证两市签署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备忘录。

第戎市位于法国东部,市勃艮第大区首府和科多尔省的省会,是法国知名的葡萄酒之乡和美食之都,也是法国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中心和军事重镇,拥有发达的农业、食品、工业机械基础。访问期间,双方进行了城市推介,就两市未来在经贸、食品、旅游等领域的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并签署了《中国青岛市与法国第戎市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备忘录》。第戎市成为我市在法国的首个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双方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完善了我市在欧洲的经济合作布局,拓宽了经贸合作领域和渠道。代表团拜访了第戎市谷物协会,会见了第戎市葡萄酒、电子、食品等行业十余家企业代表,了解了第戎市在农业领域的科技优势,双方一致同意将加强在葡萄酒、食品加工、旅游、食品科技和人员往来

等领域的交流合作。“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