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蔡瑞昌烈士事迹材料

蔡瑞昌烈士事迹材料



第一篇:蔡瑞昌烈士事迹材料

丰都县三建中心校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情况概况

——记蔡瑞昌烈士牺牲前后事迹介绍

蔡瑞昌山东省人,于1947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解放后随军南下,过长江,解放干东,挺进湖南湖北。于1949年8月被分派到大西南,10月份解放四川,1950年1月受丰都县当地驻军的委托来到栗子区保卫刚诞生的区乡两级地方政权。

我乡地处丰都县南岸山区,于1949年9月份成立三建乡公所,1949年初党的地下工作者陈小余同志,以帮长工为名到敖四海家,白天当长工干活,晚上走村串户,发动群众,秘密建立党的组织,组织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准备迎接全国解放,并秘密在坛山岩一带活动。(那里密林重森,悬崖峭壁,遇险情可守可往栗子乡公所撤。)

1949年9月宣布三建乡公所(及乡人民政府成立),乡公所所在地(八角庙)。刚成立的乡公所势单力薄,山区人民受恶势力的影响,觉悟不高,不敢起来斗争,新政府当时的任务是要组织群众起来与封建势力作斗争,宣传、实行“减租退押”和“加大户”政策,把地主恶霸手中强占的钱粮夺回来,让人人有饭吃,有地种,过上好日子。这样一来就触犯了地主、恶霸官僚们的利益,他们妄图保住他们即将失去的天堂,妄图与人民为敌,妄图推翻新生的红色政权。他们对还没觉悟的山区乡巴佬一是威胁:二是利用宗教迷信说法蛊惑人心;三是利用家族观念蒙骗当地群众,敌视人民政府,仇视工作干部和人民解放军。在当地有名的大恶霸地主头目唐云武、罗云卿、云汗之、张绍香、王定帮、孙斗南等勾结下,秘密策划反革命武装暴动,组建什么“神兵”号称“刀二匠”、说什么刀砍不进,枪打不死,纠集几千名土匪,蒙蔽部分群众,妄图推翻新生的红色政权——乡人民政府。当时邪恶势力占了上风,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我党见形势危急不得不临时撤出三建乡公所——八角庙。

蔡瑞昌同志一行六人于1949年的腊月23日下午奉命从栗子区公所督促落实开展减租退押,加大户工作。由于当时形势突变天色将晚,地下工作者陈小余同志带队来到三建乡公所(八角庙)没取得联系,只好带着六位同志到附近农户借宿打听乡公所领导的行踪。以便取得联系。可一连找了几户都不愿收留他们。最后是到上院子廖惠莆家住宿。到第二天(1949年的腊月24日)天还未亮,就听到震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而近,河两岸灯火通明。无数的土匪举着火把向解放军借宿的地方(廖家坝上院子)扑来,是一位好心的农民廖惠莆的堂弟廖横山跑来告知廖惠莆,廖惠莆马上去喊陈小余转移,廖惠莆老人在慌忙之中带上解放军往后山爬上打石沟,往大岩口转移,天刚蒙蒙亮廖惠莆老人回家进屋一看,还有一位解放军战士(蔡瑞昌)在睡觉。他立忙叫醒他(原来大家转移时他上厕所解手去了不知道。)蔡瑞昌提枪就往后山跑,他刚出后门不久,许多土匪气势汹汹地闯入廖惠莆家搜查追问,廖惠莆见解放军全走了就与土匪据理力争说:“不知道”并让土匪搜家。

蔡瑞昌同志出门往后山逃,由于地理不熟,听到山下院子杀喊震天,他不知往什么地方走,于是在后山的一个小土坑里躲避起来,待土匪走后再去打探。他刚跳进土坑就被对岸山上一个土匪发现,那土匪大喊:“快去捉解放军,他在后山坑中。”顿时,几千名土匪举着刀、端着枪,咆哮着从四面八方包抄上来,面对凶恶的土匪,蔡瑞昌面无惧色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阵地战,他镇定地推弹上膛,向敌人开了火,砰的一声枪响,一名来自三抚的土匪应声载倒在地,抱住打断的大腿,杀猪般地嚎叫。这下,所有跑在前边的土匪趴在地上,对准土坑一起开火,当蔡瑞昌再次准备推弹上膛,不料子弹壳卡在枪膛退不出来,几百名土匪见状蜂拥而上,蔡瑞昌面临荷枪实弹凶狠的匪徒毫无畏惧,只见他双手举起枪扎向敌人,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乱刀砍死,倒在血泊之中。他为三建、为丰都、为整个大西南、为全中国流尽了他最后一滴血,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死时年仅二十岁。到太阳刚升起来的时,驻扎在栗子区公所的解放军派兵前来镇压**的匪徒,当解放军赶到大柏树时机枪一响土匪们四散逃窜,但解放军没有马上下来,怕中敌人的诡计。最后撤回栗子。

蔡瑞昌烈士死后,还被当地一个大地主听说患痨伤病吃人的睾丸能好,于是他剐掉了蔡瑞昌的睾丸吃了,最后被我人民政府镇压,并将蔡瑞昌烈士的遗体安葬到这家地主的堂屋。表示对地主的仇视和惩罚。于一九六二年,三建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为教育下一代,才将烈士遗体搬迁到学校操场正面重新安葬,安葬这天三建千多名党员干部几百名学生都怀着崇敬和悲痛的心情,缅怀英烈,每年的清明节这里就是我们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让蔡瑞昌烈士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永放光芒。

第二篇:烈士事迹

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出生,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年7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30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50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5天以上,能够在零下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1958年在吉林省通化市建成“靖宇陵园”。

杨开慧烈士

杨开慧烈士是毛主席的爱人。她1921年入党,在长沙郊区开展农民运动。1930年被捕入狱,在狱中受尽了严刑拷打,但敌人丝毫无法动摇她对革命的信心。1930年11月,年仅29岁的杨开慧英勇就义。

毛岸英烈士

毛岸英烈士是毛主席的大儿子,8岁就和母亲一块儿坐牢,后被救出。1936年当组织找到他,送他去苏联学习。1943年在苏联入党,1946年回到祖国农村锻炼,1950年8月25日毛岸英同志在抗美援朝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8岁。

诺尔曼 白求恩烈士

白求恩烈士是加拿大共产党人,是世界著名的胸外科专家。1938年他受派遣来到中国,转送到晋察冀边区,担任军区卫生部部长。在艰苦的岁月中,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与战士同甘苦共患难,为我国民族的解放事业创造光辉的贡献。1939年11月12日因医治伤员中毒,治疗无效,在河北省唐县黄石逝世。

刘胡兰烈士

刘胡兰烈士于1932年出生于山西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刘胡兰从小就受到革命教育。她最先学会的几个字是“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她积极参加抗战工作,还组织了妇女参战队,为党,为人民做了大量工作。1946年7月盘踞在汶水的阎匪军狗急跳墙,风狂反扑,袭击了云周西乡村。刘胡兰同

志不幸被捕,在敌人面前,她英勇顽强,坚贞不屈。她跨过了战友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从容来到轧刀前,振臂高呼,“乡亲们,敌人的末日不远了,新中国就要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万岁。”刘胡兰同志牺牲时,年仅15岁。刘胡兰同志牺牲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毛主席为刘胡兰烈士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高度赞扬了刘胡兰同志伟大而光荣的一生,她没有死,她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董存瑞烈士

董存瑞烈士1929年10月出生于河北怀来县南山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从小就在党的培养下参加了党领导的各种抗日活动。1945年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工作积极、做战勇敢,先后立过四次大功,得过三枚奖章。1946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城的战斗中董存瑞用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拉开导火线,与敌人同归于尽,为胜利开辟了道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董存瑞为革命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我们要学习英雄精神,沿着英雄的道路奋勇前进。

黄继光烈士

黄继光烈士1930年出生在四川省中江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1951年20岁的黄继光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射口,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道路,黄继光同志崇高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邱少云烈士

1951年3月,邱少云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号召,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当他来到朝鲜,看到美帝国主义和李承晚匪帮对朝鲜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目睹朝鲜儿童遭受自己童年时代一样的苦难,倍加激起邱少云对帝国主义反动派的仇恨。要为打败美国侵略者贡献自己的一切。

1952年10月,邱少云所在连队接受了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是消灭盘踞在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的美李匪军,把战线向南推进。然而,我军阵地到三九一高地之间,有着三千米宽的开阔地,这是敌人的炮火封锁区。要在这样长距离的炮火下冲击,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因此,为了缩短冲击距离,出奇制胜、打得敌人措手不及,我军决定在发起总攻击前一天的夜里,把部队潜伏在敌人阵地的前沿。

在金化以西三九一高地的反击战中,出现了一位为着胜利、保全整体而牺牲自己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十月十一日,邱少云和他的战友奉命到离敌人阵地很近的地方去潜伏,等到第二天傍晚发起战斗,以便突然地去消灭敌人。

他们潜伏的地方是在敌人盘踞着的三九一高地的山坡上,又没有荫蔽身体的地形和树木。昨天,从这里飞起一只野鸡,还惹得敌人打了半天枪炮呢!现在要他们在这样一个地方荫蔽二十多个钟头,不让敌人发现,这是极不容易的事情。

在战士们出发以前,部队首长特地对他们讲:“你们这次去潜伏,要靠巧妙的伪 装,要靠沉着,更重要的是要遵守潜伏纪律。那怕有人被敌人子弹打中了,也不能暴露目标。”战士们同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为了祖国,为了胜利,为了中朝 人民,在任何情况下也要潜伏好,完成战斗任务。”

天黑以后,战士们秘密地摸到了潜伏地。他们三个一组,四个一组的分散开来,潜藏在茅草中。每个人从头到脚都插上了野草,伪装得像山坡上的草一 样,凉风吹过,人身上的草和地上的草一同摆动,显不出一点儿痕迹。他们还可以清楚地看到从地堡枪眼里伸出来的敌人机枪筒和了望孔缩头缩脑向外张望的面孔,有时,敌人讲话的声音也能清楚地听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到第二天十一点钟的时候,敌人盲目发射的一颗燃烧弹突然落在邱少云身边,并且烧着了他身上的野草。这时,他要站起来是完全可以扑灭身上的火苗的。但是,邱少云深切的懂得,要是这样做,就会被山顶上的敌人发觉,潜伏在这里的几十位战友就有被消灭的危险,原定的战斗计划也就不 能完成。我军阵地上的指挥员看到潜伏地冒起了烟火,连忙命令炮兵向敌人轰击,扰乱敌人的注意力。这时候,邱少云还是没有爬起来扑灭自己身上的火焰。火焰已 经延烧到了他的头上。在这个生死关头,邱少云紧握着压满子弹的冲锋枪,看看前面不远的敌人,很想冲上去和敌人拚了,但是他没有这样做。烈火继续在燃烧着,烧烂了邱少云的皮肤。邱少云忍受着难以想像的肉体痛苦,咬着牙,把两手深深地插入泥土。然后猛地抬起头来,用微弱的声音向离他最近的战友李士虎说:“胜利 是我们的,但是我不能完成爆破任务了,这个任务交给你去完成吧!”说完,他又痛苦地把被烈火烧着的身体更紧地贴到地上,一直到牺牲时,也没动一下。

烈火烧了二十多分钟,直到邱少云牺牲后,烈火才熄灭了。

我们的英雄--邱少云就是这样地以超人的意志力,为祖国、为整体、为胜利而忍受了肉体的苦痛,以至到最后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

第三篇:烈士事迹介绍

烈士事迹介绍

各位老师、同学们:

今天我们陈集小学全体师生怀着沉痛的心情来给烈士扫墓。长眠在我们面前的这位烈士是真正的无名英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而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他们是我们最敬爱的人,我们要永远记住他们,缅怀英雄壮举。下面我向同学们介绍一下烈士们的英勇事迹。

在一九四七年的七月,我们中国共产党砀山县政府、玄庙区政府和中队共180多人,驻扎在慢贾庄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当时我们这一地区属于国民党的控制区,因此,我们县政府、区政府和区中队的干部,战士为了隐蔽自己。就在南贾庄挖了纵横交错的地道。一天夜里,国民党反动派探听到我党的同志驻扎在南贾庄的消息后,住在砀城的国民党第88师,连夜包围了南贾庄。天刚蒙蒙亮敌人就开始进攻了,他们利用强大的兵力四面围攻南贾庄。我军干部、战士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畏惧,利用有利的地形阻击敌人,打退了一次又一次的围攻。在南贾庄周围留下敌人一具具尸体。战斗进行了整整一天,敌人死伤两千人。敌人恼怒了,他们集中优势兵力,从一侧冲进南贾庄,这时我军的弹药已不够用了,为了保存实力,节省弹药,我军战士转入地道继续与敌人争斗。战士们从地道里射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敌人找不到我军战士的影子,恼羞成怒疯狂的乱挖。最后,地道被敌人挖出一个口子,狡猾的敌人不敢进洞,就找来柴禾、辣椒堆在洞口,点着火往地道里扇烟。地道内浓烟滚滚,呛得战士们直咳嗽,流眼泪,这时一个战士大声喊道:“同志们!我们与其在这里等死不如到外面跟他们拼了!对,拼死一个够本,拼死两个、三个更好。”战士们勇敢地冲出地道与敌人展开面对面的斗争,有的战士牺牲了,还紧紧地抱着敌人,有的战士咬着敌人的耳朵。最后,由于敌人的力量太强大,战士和干部被敌人抓住了。其余战士全部壮烈牺牲。战士们一路昂着头,挺着胸,踏着落日的余晖被敌人带进了砀城。

到砀城后,敌人残酷地毒打被捕的干部、战士。妄想从干部、战士的口中找出其他我党、我军的情报。但是,敌人想错了,我们的战士个个钢筋铁骨,任凭敌人怎么折磨他们,他们总是咬着牙挺过来,没有向敌人屈服。后来,敌人用铁丝把被捕的战士、干部串在一起,有的从耳朵上穿过去,有的从手腕上穿过去。敌人在前面和后面拉着游街示众,走一走,顿一顿,鲜血顺着,两旁的群众都难过地留下了眼泪。可是,我们的干部、战士们依然昂着头挺着胸,一路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敌人的残酷刑罚,丝毫没能动摇干部、战士们的意志。敌人知道从他们的口中得不到情报,就向我们的干部、战士下了毒手,敌人把被捕的干部、战士全部活埋在砀城东关外,其中就有这六位战士。

一九四八年七月,我解放大军解放了砀城歼灭了驻守在砀城的全部敌人。人民群众把被国民党反动派活埋的那八十位烈士全部从坑里扒出来。大部分烈士的遗体被他们的亲人认走重新安葬,最后剩下六位面目不清的,无法辨认的烈士就被安葬在这里。

同学们,现在我们幸福地生活,无忧无虑地学习,这舒适的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这幸福的生活,好好学习,好好劳动,继承先烈的遗志,去完成先烈们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事业,把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同学们,飘扬在我们面前的旗帜,我们胸前的红领巾,它之所以这样鲜艳,是因为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红的。在鲜艳的队旗下,我们要勤奋学习,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做出巨大的牺牲,为光辉的二十一世纪献出毕生的精力。

第四篇:聆听烈士事迹

聆听烈士事迹,洗涤心灵

11月8日下午,关工委刘宝宝老师到我校,作了光泽籍革命烈士事迹报告会。在报告会上,刘老师向师生们介绍了蔡金街和黄仁添两位烈士出生地、加入共产党、和抗日战争的一些英勇事迹,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

此次的报告会,让同学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多么的来之不易,是革命烈士用鲜去血和生命换来的。虽然在今天,我们可能不需要“抛颅头,洒热血”,但我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本领,时刻准备着,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篇:洪涛烈士事迹

清明扫墓之―――洪涛事迹

洪涛(1912-1938)原名洪裕良。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干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革命烈士,山东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泰安人民爱戴的司令员。

洪涛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排楼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兄靠给地主种田、扛长工养活全家,生活极其困苦。年幼的洪涛,因家里无力供他上学,不到10岁就上山砍柴,下地干活,14岁就给地主放牛;饱受饥寒和人间之苦。受尽地主的凌辱和打骂。地主不劳而获并享荣华富贵,穷人整年劳动还是挨饿受冻,这种社会现实使幼小的洪涛心是埋下了要反抗,要革命的强烈愿望。

1926年,横峰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农民协会,发起了土地革命,从此,洪涛便走上了革命道路,1927年加入共青团,担任团支部书记,1928年参加红军,由于高度的思想觉悟和勇敢顽强的斗争精神,很快由战士升任班长、排长、连长、营长。1933年党组织派他到瑞金中央红军学校学习深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洪涛随红军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于1935年底到达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创建革命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7年10月,洪涛受党中央委派从延安来到山东,在中共山东省委的领导下,会同黎玉、赵杰等同志,积极发展党组织,创建地方武装,组织领导了1938年1月1日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成立山东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洪涛任司令员。接着这支抗日武装在洪涛的带领下,展开敌后抗日斗争,两次伏击日军告捷,消灭日寇几千人,继又进占莱芜,攻入博山,给日寇以沉重打击。

洪涛是我军优秀的年青指导员,在历次作战中他总是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他先后六次负伤,最后一次负伤,子弹穿进肺部,弹头残存体内,无法取出,使洪涛年轻的身体受到很大的损害,加之长期艰苦的斗争生活,终于积劳成疾,病情恶化,于1938年5月8日病逝于徂徕山圈里村。时年26岁。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