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最终定稿)

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最终定稿)



第一篇:高中语文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阅读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入选苏教版初中二年级语文教科书。文章开篇以帕斯卡尔的名言“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引入,两篇文章有着潜在的共通之处。学生课前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做圈点批注,自由畅谈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论点的认识。

(二)视频导入

人对自我的认识是古往今来一切哲学家都试图探讨的命题,我们看看通俗文化中的“哲人”们是如何讨论“人”这个命题的。

教师提问:在《武林外传》一剧中,手无缚鸡之力的吕秀才打败武功高强的姬无命靠的是什么?如果把电视剧片段看成一段寓言式的哲学对话,那么吕秀才的核心话题是什么?(播放《武林外传》中吕秀才说死大盗姬无命的视频片段,或者下发该片段台词。)

明确:由以上视频我们可以看到,这段看似恶搞的对白中隐藏了三个哲学上的终极命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将往何处去?

不仅仅在通俗文化中有这样戏谑式的对话,还有很多严肃的哲学著作也对“人是什么”这一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7世纪涌现出了许多哲学大师,其中法国的帕斯卡尔对“人”这一命题的认识影响了后世无数的哲人。下面让我们走近大师,一起学习《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三)齐读课文,感受文章诗意化的特点,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理解课文。

教师提问:

1.文章读完了,你觉得哪些句子让你心潮澎湃?帕斯卡尔认为“人”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人的特点是能思想、脆弱。

引导:相较整个宇宙而言,人因身体而脆弱,因思想而坚韧。在帕斯卡尔这里,人只是会思想的芦苇,在它的思想里找不到它的灵魂,它的灵魂不在它的思想能触及的任何地方,它只能在摇摆的风中感知自己。尽管随时有可能被风摧毁,它也只能处于风中以证明自己的存在。

2.举出你熟悉的或者亲历过的事例来证明帕斯卡尔的观点。

明确:霍金的事迹、汶川地震的幸存者们,等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核心观点“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并在对文章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从自己的阅读经验和人生经验出发解答这些问题。

(四)概括作者观点

教师提问:文章的结构为片段式,语言形式相对散乱,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章的主要观点。

明确: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1.人从生理层面来看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

2.人的全部尊严都在于思想。

3.努力思想是道德的原则。

理清帕斯卡尔的思路,便于学生进一步深入领会文题,从而进一步理解帕斯卡尔对“思想”与“人”的关系的思考。

(五)疑难句解读

本文哲学味道浓厚的句子很多,有很多解释在哲学上也众说纷纭,在这一点上教师不要苛求完全一致,而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我解读的空间,并激发学生解读哲学文本的勇气。鼓励自由提问,互相解答,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方法一: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方式二: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每组负责一段,讨论研究重点句,在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以下是在解读过程中学生的难点问题:

1.“思想形成人的伟大”

学情:学生不理解的主要是人为什么因思想而伟大,应帮助学生理解一方面人在自然界面前是弱小的,另一方面人又因为思想超越了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因而能驾驭自然界中的其他物种,显示出人的伟大,人的伟大来源于人思想的力量。

2.“然而,纵使宇宙毁灭了他,人却仍然要比致他于死命的东西高贵得多,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

学情:学生对于“因为他知道自己要死亡,以及宇宙对他所具有的优势,而宇宙对此却是一无所知”这一句理解困难。

解读:教师可以举例解释人与其他生命的区别在于:人知道自己渺小,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抵抗宇宙的力量,但是其他生物对于宇宙的力量却不能正确认识,对于自身的渺小也缺乏认识。因此,正是在人与物思想能力的区别中体现出人的高贵。人从而超越了肉体的渺小,实现了精神的伟大。

3.为什么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怎样理解“这就是道德的原则”?

学情:尊严与思想、道德之间的关系是这一部分的难点。学生难以理解为何“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实际上这句话的思想与前几句一脉相承,都体现出正因为客观上人类肉体的渺小无法改变,因此才需要用思想来体现尊严,而保持思考的习惯就是人类道德的原则。

解读:作者把思想看做人之所以为人及人超出其他万物的标志。因为人是高于自然的,在自然界中有着绝对的优势,这种优势表现在思想精神上。思想可以超越自然、超越物质,可以通向无限,这使得人在自然中有了尊严,有了主宰世界的能力,所以说“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提高自己”,要“努力好好地思想”,这是我们存在于世界的意义,是人在自然中的崇高使命。这里作者把这一使命上升到道德层面,换言之,人若不努力思考,就不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即丧失了人之为人的起码条件。同时在进行道德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就能体现自己的尊严。

4.“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

学情:进入高一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哲学命题,学生对这一概念很感兴趣。可以给学生一些中西唯心主义观点的概念,并且引导他们批判地认识这些概念,不要全盘否定,也不要全盘接受。思想之所以囊括宇宙是因为思想没有边际,不受束缚,宇宙可以成为思考的对象。

解读:

(1)南宋陆九渊(象山先生):“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

(2)《文心雕龙》:“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3)爱因斯坦:“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就是宇宙可以被理解。”

(4)霍金的例子

经过以上几个环节,学生基本完成了对课文的解读,帕斯卡尔的一家之言是否就是真理呢?下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

(六)拓展探究

但是思想者就一定因思想而具有尊严吗?帕斯卡尔和周国平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就一定成立吗?我们该如何理解大师呢?下面请看徐无鬼的《思想者的尊严》节选(文略),读完之后,结合自己的心得给这篇文章续上一个结尾。

(七)结束语:谈不完的帕斯卡尔,谈不完的人生,我们的收获在于探索的过程。从帕斯卡尔到社会人生,人文学科的哲学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但是这篇文章对我们的价值就在于开启了一扇窗,这扇窗让我们能够看得更远,而“看”本身就是一种提高。

(八)课后作业:网上有人说“欧阳锋是哲学大师”,阅读金庸作品《神雕侠侣》中黄蓉说疯欧阳锋一节,在随笔中谈谈你的看法。

第二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太原五中

赵华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

一、导入:

现在老师手里的这本书是周国平的《人与永恒》,这是我在中学时买的一本书,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有时间还是会翻出来读,周国平用含蓄而优美的语言针对人生中很多终极性的问题做了自己的分析,如幸福和痛苦,生存和死亡,爱与孤独,给了我很多启发和思考。下面我们来看其中几则语录。

出示幻灯片:学生朗读:

幽默是心灵的微笑。最深刻的幽默是一颗受了致命伤的心灵发出的微笑。

我信任每一个怀疑自己的人。我怀疑每一个过于自信的人。

一种回避生命的悲剧性质的智慧无权称作智慧,只配称作生活的精明。

痛苦和欢乐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无欢乐,也无痛苦。

对于音盲来说,贝多芬等于不存在。对于画盲来说,毕加索等于不存在。对于只读流行小报的人来说,从荷马到海明威的整个文学宝库等于不存在。对于终年在名利场上奔忙的人来说,大自然的美等于不存在。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这是人的伟大之处,也是人的悲壮之处。

从周国平这些闪耀着智慧火花的句子中,我们能感受到一种思想的力量,正像周国平所说:“人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人的生命是脆弱的,今年的昆明火车站暴恐案和马航mh370失联事件让人感慨唏嘘,也让人看到人生命是如此脆弱,但是由于人有一个能思想的大脑,有一颗能追求真善美的心灵,才让人真正成为这个世界的万物之灵。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周国平的议论性散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教学流程

议论文基础知识复习

1、()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

2、()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它包括()和()。

3、()是 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它它包括()、()、()和()。

了解作者:

1946年生于上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出版各类著作二十多种,其中《人与永恒》《守望的距离》《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尼采——在世界的转折点上》等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是当代具有号召力的学者、作家。

落实生字:(请个别同学读出正确读音)芦苇()

平庸()赫赫()

携()带

嘈杂()

沐浴()缅怀()

萎缩()

朗读课文,完成下列任务。

1、找出本文中心论点。

2、概括文中的几个事例。

明确文章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出现在题目、第一段,议论文中题目、第一段、最后一段的中心句等位置是非常重要的)

1.跳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所写的事例。讨论、明确: ① 阿基米德面对即将辟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研究的“圆”。② 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③ 王尔德面对海关人员询问出境的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他回答:“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全神贯注读自己的书。

⑤青年画家节衣缩食,自筹旅费,赶到北京,在世界名画前流连忘返。

2.你最欣赏哪一个人物,说说理由。

学生讨论、发言。各抒己见。

细品事例、体会论据的作用,特点 1.比较文中的事例与下面事例的异同。

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巡游,遇见正躺着晒太阳的第欧根尼,这位世界之王上前自我介绍:“我是大帝亚历山大。”哲学家依然躺着,也自报家门:“我是狗儿第欧根尼。”大帝肃然起敬,问:“我有什么可以为先生效劳的吗?”哲学家的回答是:“有的,就是——不要挡住我的阳光。”

亚历山大事后感叹道:“如果我不是亚历山大,我就愿意做第欧根尼。” 讨论、明确 :

议论文中事例是为证明论点服务的,更概括更简明。

2.请按照不同的标准给这些事例分类。讨论、明确 :

事件中的人物年代不同、国别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地位不同、身份不同,灵魂生活的角度不同、但都体现出其灵魂的高贵。(体现出议论文中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

3.这些事例是如何与观点发生联系的?请大家自由读第二段,找出揭示事例与观点关系的语句,体会其中作用。

这些议论性语句属于讲道理,对事例作精要的分析,揭示了事例所蕴涵的道理,进一步论证了中心论点。

三、拓展延伸 联系生活:

你能列举一些具有高贵灵魂的人的事例吗? 教师举例,学生补充

小试牛刀:

说说下列事例哪些能充分地证明观点?哪些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

论勤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任何事都需要勤奋。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么再小的事情也不会做成功。

(1)王冕对着池塘里的荷花,两只眼睛全神贯注盯着荷花,一动不动,后来他的荷花才画得逼真传神。

(2)我国古代的孙康废寝忘食,映雪读书,最终成了大器。

(3)毛泽东在长沙师范读书时,一直坚持和同窗好友填词作赋。冬天的一个清晨,毛泽东早早起床,踏着雪花,去另外一个宿舍找他的好友吟诗填词。那天的雪真大,大雪纷飞,气温也低得很,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毛泽东的心情,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作诗的豪情。他的诗气势磅礴,显然和他当年的刻苦分不开。

(4)我们班级的徐小五学习十分努力,无论是寒冬还是酷暑,他都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我们看到的总是他孜孜不倦的身影。

(5)达芬奇总是不满意自己画笔下的那只鸡蛋,他画了又撕,撕了又画,一张,两张,三张„„为了画好它,竟然用了好几箱纸。

板书设计: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论据要求:

应紧扣中心论点,典型性有代表性,叙述简明概括,事例的角度各有侧重,并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

第三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以较快速度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并灵活运用重点词语,达到会用词语造句的程度。

2、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3、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4、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难点: 能够概括段落,准确把握课文的结构和中心大意。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重点句型运用: 1.即使„依然„:

例句:即使敌强我弱,战士们依然信心百倍,英勇作战。2.哪怕„:

例句:在这种狂风暴雨下,孩子们哪怕是前进一点点,都算是奇迹。3.与„相比,„: 例句:与他所拥有的知识及才能相比,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学习。4.正是„: 例句:正是我的这位启蒙老师,传授了我许多知识,并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

同学们,我们常喜欢说“万物之灵长”,我们也注意到,同样为人,有的人尔雅纯正,为什么有的人卑下龌龊?作者周国平为此作出了特有的思考,今天,我们来继续深入的学习他的一篇哲理性议论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二、屏幕图片展示(感悟高贵)

1.维吾尔族伟大的教育家 买买提力先生将其毕生的精力及他的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

2.雷锋同志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他的一生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3.阿里木.哈力克,自己并非百万富翁,却靠卖烤羊肉串资助贫困生,以慈善的方式向贫困生资助。

4.义务献血。救灾官兵。悬崖边上的交通警察。

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三、深学课文

1、作者简单的介绍及议论文相关理论知识。

2、学生分层朗读课文,并总结分段大意。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课文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有灵魂。(提出问题)

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精选具代表性、典型性的事例论证中心论点----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分析问题)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

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解决问题)

四、全文总结

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有人说,我们要像凡人一样生活,要像哲人一样思考,要像诗人一样体验,我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美好。

五、启发性思考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

让我们共同努力,具备渊博的知识,养成思维的习惯,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第四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阳城三中:卫敏艳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中心论点,重点学习举例论证的方法。

2、理解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树立正确人生观。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六福客栈》,故事导入

上帝来过阳城——艾伟德与山西阳城六福客栈的传奇故事感动着我们。她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是的,她是高贵的,因为她有一颗高贵的灵魂。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自主学习,寻找高贵

1、自读课文,完成下列要求(5分钟):(1)积累词汇

(2)找出中心论点,并说说是怎样提出的?

2、交流(1)注音

芦苇()平庸()赫赫()战功 携带()嘈杂()沐浴()缅怀()萎缩()自筹()(2)本文论点是:人的高贵在于灵魂。通过名言的申说提出自己的观点。

三、合作探究,感悟高贵

(一)默读课文,先独立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10分钟):

1、说一说为了证明论点作者列举了哪些事例?(可以用“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的句式概括回答)

2、用五个事例证明论点是否重复、啰嗦呢?为什么?(事例1、2重复吗?事例3可换成布鲁诺的例子吗?事例4、5可删吗?)

3、在不同情况下,他们的灵魂高贵在何处?“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

(二)合作交流,达成共识 1. 事例:

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⑤许多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用五个事例证明论点不重复,也不啰嗦。

阿基米德 科学家

第欧根尼 哲学家 名人 古代 外国 王尔德 文学家

少女 个体

青年画家 群体 普通 现代 中国

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1)典型性;(2)多角度 ;(3)简要概括(4)扣论点(5)叙议结合

3、灵魂高贵在何处?“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 阿基米德 对科学的思考

第欧根尼 阳光下的沉思 有思想 王尔德 才华 有精神财富

少女 读书

青年画家 欣赏名画 有纯正追求 概括为:一个人的精神追求

四、留心生活,发现高贵

1、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等。(同时播放《爱的奉献》及图片)

2、小结: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同学们,作为青年,我们不仅要追求优越的物质生活,更要追求高贵的精神生活,努力做一个新时代好少年。

五、书写生活,赞美高贵

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从身边举个“普通人”的例子来论证“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这一中心论点。运用夹叙夹议的表达方式,字数不超过100字。

温馨提示:注意举例要有典型性,事例的叙述做到既生动又概括,还要有简要的分析。

第五篇: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人的高贵在于灵魂》教案

常州市同济中学 鲍玲

教学目标:

1、掌握阅读议论文的一般方法。

2、分析作者是如何选择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3、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并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举例论证的能力。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当厄运绛临时,为了让残疾的身躯挑战艺术的至境,邰丽华用美轮美奂的舞蹈演绎了壮丽的人生;当抉择出现时,为了让爱的阳光照进山里,徐本禹用年轻的身躯毅然扛起颓废的教室,扛起本不属于他的责任;当危险来到时,为了帮助同学逃出死亡的威胁,九岁的林浩用稚嫩的肩背诠释了生命的真爱。

他们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感动着我们,他们不是富豪,不是权贵,但我的心头却涌起了两个字“高贵”。是的,他们是高贵的,因为他们都有一颗高贵的灵魂。那么这里高贵灵魂的内涵是什么呢?我们怎样去塑造高贵的灵魂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周国平先生的一篇哲理文章——《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从中去寻找答案。

二、寻找高贵

1、下面请同学们自由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中心论点,并思考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1)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

(2)爱思想胜于爱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把灵魂生活看得比任何外在的事物包括显赫的权势更加高贵。

(3)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甚于外在的物质财富,这是古往今来一切贤哲的共同特点。

(4)有着纯正追求是属于灵魂的生活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岁月。

三、感悟高贵

1.一篇好的议论文除了要有精辟的论点,还必须有充足的论据,作者是一位哲学家,他博览群书,阅历无数,那么他究竟精选了哪些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提示学生试着用句式“谁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来概括,要求注意语言的精练性)

事例:①阿基米德面对即将劈向自己的剑,依然专心想着他正在研究的“圆”。②第欧根尼置亚历山大大帝的询问于不顾,继续他阳光下的“沉思”。

③王尔德在海关人员询问出境有什么东西要报关时说:“除了我的才华,什么也没有。”

④一个少女置身闹哄哄的车厢,旁若无人,全神贯注地读自己的书。

⑤许多青年画家物质生活匮乏,但仍节衣缩食,来首都看画展,在名画前流连忘返。

2.那么作者是怎样利用这五个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呢?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思考: 提示:(1)作者所举事例是怎样与论点发生联系的?

(2)所举事例与事例之间有什么区别?

补充一事例:老师这有一事例:意大利伟大的哲学家布鲁诺,因坚持自己的学说,最后被宗教裁判所判为“异端”烧死在罗马广场。那么,能否把第三段英国作家王尔德的例子换成哲学家布鲁诺的例子呢?为什么? 参考:不可以。因为作者选取的王尔德是文学家的例子,换成布鲁诺的就跟第欧根尼的哲学家的例子重复。且王尔德的例子直接体现了灵魂的内涵在于珍惜内在的精神财富这一点上,而布鲁诺的事例则更加侧重体现对学术观点的坚持,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小结:所以在用例子来证明观点时,要围绕论点选取事例,所举例子要有典型性,必须是能体现某一论点的一类事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并且事例的角度要有所侧重,3、引导学生归纳出采用“举例论证”这一方法的注意点:(1)文章举例注意选取事例的典型性;(2)多角度选择事例;(3)事例的角度要各有侧重;

(4)事例的叙述要紧扣论点,突出重点;

(5)运用简要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四、发现高贵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灵魂的高贵”还有更多的内涵,比如:对别人的爱心、对他人的诚信、对事业的责任心、对人生的奋斗,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精神品质进行论述。

要求:

1、提出一个观点;

2、选择生活中的典型事例论证你的观点;

3、要有适当的分析,将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写作——作品展示——点评

五、总结

这篇议论文用举例、引用的说理方法,论证了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道理,提倡人们在生活中应该保持纯正的精神追求,有人说,我们要像凡人一样生活,要像哲人一样思考,要像诗人一样体验,我们的生活定会幸福美好,让我们共同努力,像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那样具备渊博的知识,养成思维的习惯,培养高尚的情操,成为一个高贵的人!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课!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