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解放前的广东大学教育一览
解放前的广东大学教育一览
解放前的广东教育高等教育 广东省教育厅 202_-03-23
广东于民国元年(1912年)2月将原有两广优级师范学堂(培养中学老师,地址在广州文明路旧贡院内)改称为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据《新教育》4卷5期记载,自民国5年8月至民国6年7月广东有1所高等师范学校和两所专门学校。在同一期间,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有学生223人,毕业生262人,教职员93人。
民国5-6年(1916-1917年)广东两所专门学校情况表法政专门学校
在校生516人
毕业生262人
教职员 93人
医学专门学校
在校生144人
毕业生 29人
教职员 49人
民国13年(1924年)前,广东有国立高等师范学校、广东公立法政大学、广东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广东公立医科专门学校、警监专门学校、省立工业专门学校、私立岭南大学、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广州铁路专科学校、私立夏葛医学校、私立广州法学院、私立光华医科专门学校共12所。同年2月,孙中山命令将前3所学校合并为广东大学。孙中山逝世后,民国15年9月1日,国民政府决定将广东大学更名为中山大学,成为广东最高学府。此外,民国14年9月成立广东国民大学,民国16年3月成立私立广州大学,同年,还成立千顷商科大学和中国国民党学术院。民国12年,由梅县中美人士10余人筹办了梅县地区第一所高等学府嘉应大学。陈济棠主粤时期(1929-1936年)广东高等教育有所发展。除改善国立大学和私立岭南大学等10所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外,还创办了省立劝勤大学、省立国医学院、省立体育专科学校、广东陆军军医学校,学生由4000人增至5000人。还创办省立农业、水产、美术、音乐等4所专科学校。民国23年(1934年)秋,私立广州法学院奉命停办,民国25年秋夏葛医学院并入岭南大学,广东大专院校只存8所,在校学生6236人,教职员1644人,经费464.15万元。民国26年(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高校调整,国立广东法科学院并入中山大学,省立劝勤大学改组,民国27年暑假,该校原有工学院并入中山大学,商学院则改称为省立劝勤商学院,师范学院则改称为省立教育学院,分别在劝勤大学原址或迁往梧州单独设立。
民国27年(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各校被迫迁移,国立中山大学迁往云南澄江,省立劝勤商学院迁往遂溪麻章,再由麻章迁往信宜,省立教育学院迁广西容县,省立体育专科学校迁往云浮。私立岭南大学、私立国民大学、私立广州大学、私立光华医学院均迁往香港。
由于学校迁离,联络困难,民国28年(1939年)秋,省立教育学院由容县迁回乳源,易名为省立文理学院并附设体育专修科,将省立体专裁并。私立光华医学院则暂行停办。是年冬,省立文理学院复由乳源迁到连县东陂。这时,学生数比战前减少68 % 以上,教员数和经费数亦均减少78%以上。
民国29年(1940年)起,战局渐趋稳定。为适应战时需要,广东高校增至7所,学生增至4839人,教职员增至1040人,经费增至237万元,但仍未恢复战前规模。同年7月,为培植战时艺术人才,特设战时艺术馆,次年春改组为艺术院,第三年5月奉部令改为艺术专科学校。民国32年秋,筹办省立工业专科学校,校址在罗定,先办机械、水利、纺织3科。民国25 - 37年广东大专院校情况见下列3表:
民国25-32年(1936-1943年)广东省大专院校概况表年 份
校 数
学 生 数
教 职 员 数
经 费 数(万 元)
1936
8
6236
1604
464.15
1937
7
5178
1137
277.58
1938
8
4425 963
258.69
1939
5
1957
416
90.36
1940
7
4839
1040
251.35
1941
7
4839
251.35
1942
7
5887
254.13
1943
9
6734
377.86
注: 民国28年(1939年)国立中山大学迁云南澄江,该校学生数、教职员数及经费数均未计入。1941年 至1943年教职员数暂缺。
广东省民国32年(1943年)省立专上学校一览校 别
校 址
科 系
学生数
经费数(万元)
省立文理学院
曲江桂头
中文、史地、理化、生物、社教五系及体育 324
46.04
省立劝勤商学院
同 上
工商管理、银行、会计三系
310
专修科
22.03
省立艺术专科学校
曲江上窑
戏剧、音乐、美术3科。并设训练班与专科师范班
155
17.15
民国37年(1948年)7月广州市区大专院校概况表
文科
理科
工科
法科 商科
农科
医科
师范
艺术
体育
海事
合 计
中山大学
497 356
942
998
431
343
487
4054
岭南大学
516 258 理工
140
142
1056
国民大学
470
280
1539
2289
广州大学
1829 文法
208 理工
856
2893
珠海大学
297
125
343 工法
763
文理学院
421
222
643
法商大学
376
671
1074
文法学院
891
905
1796
光华医学院
221
221
广东中医学院
广州法学院
176
176
省体专
112
112
省艺专
225
225
省海事学校
270
270
市艺专
112
112
南方专科学校
687
687
总 计
4921
1169
1222
4337
2214
571
782
487 337
112
270
16422
革命干部教育
一、广 州 农 民 运 动 讲习所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民国13年(1924年)7月到民国15年9月,共举办了6期。培训800多名毕业生,分配到全国各地从事农民运动,领导群众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有重要地位。
民国13年(1924年)6月,国民党中央农民工作部部长林祖涵(林伯渠,共产党人)和秘书彭湃建议成立农民运动讲习所,以培养农民运动干部。同年7月3日,“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届正式开学。所址在广州越秀南路53号惠州会馆(国民党中央党部所在地,现越秀南路93号)。所主任为彭湃。教员有谭平山、阮啸仙、罗绮园、鲍罗廷、加伦、弗朗克等人。招收学员38人(其中共产党员和社会主义青年团员20人),孙中山先生曾于8月21日来所参加第一届毕业典礼暨第二届开学典礼,他对学生作了讲演(刊于《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554-558页)。第一届学员获得毕业证书的有33人(女生2人),其中被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委任为农民运动特派员的有24人,他们分赴广东各县开展农民运动工作。
第二届学员于同年8月21日开学,所址仍在惠州会馆,课堂设于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礼堂。罗绮园为主任。教员有罗绮园(兼)、谭平山、阮啸仙、彭湃等。学习两个月,学员225人。毕业142人,其中女生13人。毕业生大多数担任农民运动特派员,从事组织农民协会工作。
第三届招生128人,民国14年(1925年)元旦开学,阮啸仙为主任。所址在东皋大道1号(原是反动商团头陈恭受的别墅,同年5月成立的广东省农民协所在地,现为东皋大道礼兴街6号),教员有阮啸仙、廖仲恺、彭湃、陈延年、谭植棠、邓植仪、鲍罗廷、加伦等人。至4月3日结业,为期3个多月,结业学员114人,毕业生大多数派往各乡训练农民自卫军。
第四届招生98人,同年5月10日开学。所址仍在东皋大道1号。谭植棠为主任。教员有阮啸仙、彭湃、赵自选等人。这一届实际上课两个多月,结业学员76人,其中正取生51名,旁听生25名,除16名留在农讲所见习外,其余皆回原籍从事农民运动。
第五届分甲、乙两班,甲班64人,乙班50人,所主任为彭湃(他在开学后常到农村指导工作,由罗绮园代主任)。所址仍在东皋大道一号。教员有毛泽东、罗绮园、阮啸仙、鲍罗廷、马也夫等人。9月14日开学,12月8日结业,为期3个月,毕业学员114人。
第一至四届学员多数来自广东各地,第五届则主要来自全国各省,这说明革命运动逐渐向全国扩大。前四届多为工农子弟,第五届则有考取中学的学生,而且第五届较重视学生的“自治”活动。
民国15年(1926年)3月19日,国民党中央党部第十三次会议讨论通过农民部提出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事宜,其办学经费7980元,请中央设法拨给,并决定请毛泽东任这期农讲所所长,于革命军北伐开始时举办,以番禺学宫(今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该所旧址纪念馆)为所址。讲习所本部下设政治训练部、教务部、军事训练部和事务部。录取学员327人,来自全国20个省区,毕业生318人。5月3日开学,9月11日毕业考试,训练4个多月。教员有毛泽东、陈其瑗、肖楚女、恽代英、李立
三、彭湃、周恩来、阮啸仙等人。此外,瞿秋白、林伯渠、吴玉章、郭沫若等人也来作报告。学员毕业后,即奔赴全国各地倡导农民运动。
二、黄 埔 陆 军 军 官 学 校
民国13年(1924年)6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长洲岛上创办的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所培养革命军队干部的军事学校。
民国10年(1921年)12月,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广西桂林会见孙中山。马林向孙中山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的建议。孙中山欣然接受这个建议。中国共产党派李大钊、林伯渠等人与孙中山进行多次会谈,讨论了两党合作共同革命问题和如何建立革命军队问题。民国13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会在广州召开,宣告国共合作正式形成。会议期间,正式决定建立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并成立了筹备委员会。同年1月24日,孙中山委派蒋介石为该校筹备委员长,王柏龄、邓演达等人为筹备委员。中国共产党委派张崧年(申府)参加筹备工作。1月28日,孙中山指定以黄埔长洲岛的原清代水师学堂和陆军小学为军校校址。2月6日,设黄埔军校筹备处于广州南堤负责筹建的具体工作。5月5日,黄埔军校正式成立,定名为“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该校第一期学生500人。6月16日,国共两党人士500多人,隆重举行了开学典礼,孙中山以国民党总理的身份亲临主持。并发表重要演说,指明军校宗旨“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孙中山全集》第10卷第292页)还制订了“亲 爱 精 诚”的校训,批准了军校校歌。
黄埔军校建立后,孙中山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方针政策上给予巨大的关心和指导。他还亲任军校的总理。校部是军校的最高领导,它直属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孙中山任命蒋介石为校长,廖仲恺为国民党代表,他们与孙中山总理一起组成校本部。校本部下设政治、教授、训练、管理、军需、军医6部。政治部先后由戴季陶、周恩来、汪精卫、邵力子、熊雄等人为主任,聂荣臻为秘书,恽代英为教授部主任教官,胡汉民、肖楚女、张秋人、安体诚等人为政治教官;王柏龄为教授部主任,叶剑英为副主任;李济深为训练部主任,邓演达为副主任。聘请鲍罗廷为总顾问,还聘请加仑将军等几十名苏联红军干部担任顾问或教员。军校坚持军事与政治并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方针。军事教育分为军事理论和军事训练两个方面,既学习步兵操典、战术学、兵器学、射击规范等军事理论,又教以制式训练、实弹射击和野外演习等军事技术。政治教育以革命理论为主要内容,课程有:三民主义、国民革命概论、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社会主义、社会进化史、经济学等。周恩来亲自给学生作过《军队中的政治工作》、《武力与民众》等讲演。谭延凯、张静江、毛泽东、刘少奇、苏兆征、何香凝、鲁迅等人也应邀到该校作过专题讲座。军校的政治工作以共产党人为主体,他们被“视为学校中的革命灵魂。”(《文强:我在黄埔军校的见闻片断》,《广东文史资料》第37辑)
黄埔军校师生在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和北伐战争中起模范作用。如民国13年(1924年)10月在镇压商团叛乱中,军校师生英勇出击,配合友军采用“火攻”,仅一天内就彻底打垮叛军。次年初,盘踞于东江的陈炯明乘孙中山病重北上,广州国民政府群龙无首之际,悍然发兵进犯广州。广州国民政府组织以黄埔学生军教导团两个团为主力的“东征联军”讨伐陈炯明。同年6月,驻广州的桂军首领杨希闵、刘震寰乘革命军远征东江,在广州举兵叛乱,广州国民政府危急万分。黄埔学生军奉命回师广州参加平乱,很快击溃叛军,保住了广州国民政府。这时,被打败的陈炯明卷土重来,国民政府于同年10月举行了第二次东征。这时,黄埔学生军已扩编为国民革命第一军。他们攻克号称天险的惠州城,接着,东征军分三路直捣东江,于11月初收复东江,平定了广东最凶顽的军阀陈炯明。民国15年(1926年)7月,国民政府出师北伐,黄埔学生军成为北伐军重要骨干力量。叶挺独立团是北伐的先锋,该团参谋长周士第、团参谋董仲明、营长曹渊、许继慎、连长卢德铭和袁也烈等是黄埔军校第一、二期毕业生。该团在汀四桥、贺胜桥的关键性战役中,创立奇功、北伐军从此长驱直进,在半年多时间里就占领了半个中国。
民国15年(1926年)3月1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易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日举行成立典礼。校长蒋介石、国民党代表汪精卫及各部处主任宣布就职。从民国13年(1924年)5月创办至民国16年7月,黄埔军校共招收了6期学生,共培养了2万多名干部,其中除了第五、六期是在蒋介石公开叛变,大革命失败后毕业外,其余1-4期共4981人,都是大革命时期毕业的,大都成了创建和壮大国民革命军的中坚力量,有的后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军队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三、劳 动 学 院
民国15年(1926年)4月,随着省港大罢工运动的深入,为了提高罢工工人的政治素质,用革命理论武装工人骨干,争取罢工反帝斗争的胜利,中华全国总工会和省港罢工委员会决定创办一所以培养高级工人运动人才为目标的工人大学──劳动学院。6月28日晚,劳动学院在广州越秀南路东园省港罢工委员会工人纠察队训育亭举行开学典礼,到会200多人,教务主任为李耀先。这是中国历史上由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工人大学。劳动学院是一所夜大学,学员白天参加罢工斗争,晚上在东园训育亭上课,该院第一届招收学员有陈郁、卢永炽等正取生193名,备取生28名。10月25日,第二届劳动学院开课。此届招收学员271人,内有各工人补习学校毕业升学者50人。院址改在广州西濠口南华楼四楼。学院主要课程是: 刘少奇讲授《工 会 组 织 法 》和《中 国 职 工 运 动 史》,邓中夏讲授《 省 港 罢 工》,肖楚女讲授《 中 国 政 治 状 况》,熊锐讲授《 世 界 革 命 史》,黄平讲授《 世 界 职 工 运 动 》,冯菊坡讲授《 广 东 工 会 问 题 》,谭植棠讲授《 帝 国 主 义 侵 略 史 》。同年8月29日,前来广州出席国共两党联席会议的中共中央委员瞿秋白曾到该院讲演。劳动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有高度政治觉悟,斗争坚定的工运干部,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工人运动的发展。因此,当时它被刘少奇、邓中夏誉为“工人阶级的最高学府”。但是,第三届开学刚3天,学院就在蒋介石发动的广州“四·一 五”反革命事变中被夭折了。
四、广 州 妇 女 运 动 讲习所
国民党中央党部主办的“广州妇女运动讲习所”于民国15年(1926年)9月15日在广州大东路国民党中居党部正式开学,何香凝任所长,蔡畅为教导主任主持日常工作。该所聘请恽代英、邓中夏、彭湃、邓颖超等为教员。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广东人最多。学员学习结束后,即返回各地开展妇女运动。随后,以邓颖超为所长、陈铁军为主任的妇女运动人员训练所亦接着举办,讲习所和训练所培养了一批妇运干部。
同年3月,在国民党中央妇女部长何香凝赞助下,由邓颖超、高恬波、蔡畅、区梦觉等人发动妇女建立女工工会,举办草鞋厂、编织厂、缝纫社,还开办3所妇女劳工学校、妇女识字班,以提高广大妇女之认识觉悟和文化水平,支援省港罢工与即将进行的北伐战争。
五、派 遣 留 学 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派遣了一批学生到美国、英国、日本、苏联等国家留学。仅民国14年(1925年)底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就有71人。该校是由苏联政府、共产国际、红色工会国际出资于同年11月底在莫斯科创办的。它专门吸收中国留学生。当时在广州成立了一个中央选拔委员会,仅广州一地就有4000余名青年报名应考。首批赴苏联留学生大多数自广州地区。
第二篇:东南简史(解放前)
異常風波。學生集體宣言反對免職郭秉文校長,校董聯席會議決定否認教育部違章命令,請郭秉文先生照舊任職,現時請郭赴洋考察教育,東大與上海商科合組校務維持會維持校務。擁胡派人西元 民國 月/日 大事紀要
1914 3 8/30 江蘇巡按使韓國鈞委任江謙為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長,就前兩江師範學堂,察勘士胡剛復等另組校務改進會,發行《新東南》旬刊。然郭秉文先生決心引退,去美任芝加哥
大學講座。校舍,籌備開校。
1915 4 1/17 江謙校長就職,並聘郭秉文先生為教務主任,陳容為學監,同時聘袁希濤、沈思3/7 北京政府下令東南大學校董會停止行使職權,另行成立評議會主持校務,命新校長胡敦
復於三月九日就職,但未能接事,由蔣維喬先生代理校務。孚、黃炎裴為南高師評議員。
8/1 南高師舉行入學測試,先招國文、理化兩部份各一級,國文專修科一班,錄取學生1261927 16 1~4 國民革命軍北伐,局勢動亂,東大陷於停學狀態。
6/9 國民政府教育行政委員會頒布『大學區制』,先再江、浙兩省試行。中央明令將東南大學、人。
河海工科大學、上海商業專門學校、南京工業專門學校、江法政大學、上海商科大學、江蘇9/11 南高師舉行開學式,正式成立。
醫科大學、南京農業學校、蘇州工業專門學校等九校,合併改為國立第四中山大學,並由張1916 5 春 設立我國最早的體育專修科。
乃燕先生擔任校長。不久後,學校及以這一天為第四中山大學暨第四中山大學區成立紀念日。1917 6 2 成立附屬小學
10/7 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正式成立。9 成立附屬中學。
自第四中山大學起,將稱各個不同學術領域的『科』,改稱為『學院』。全校共設九個學院1918 7 3 江謙校長因並請假,請郭秉文先生代理校長職務。
三十六科系。1919 8江謙校長辭職,由郭秉文先生繼任校長。
1920 9南高師科系組建工作大體確立,全校共設八個科,文理科中並已設八個系。科學館落成。4/9 南高師校務會議,決定籌備國立大學,由郭秉文、江謙、蔡元培、袁希濤等聯銜向教育1928 17 2/29 中央將國立第四中山大學改稱為江蘇大學,全校學生反對,請願改為國立南京
大學。部正式陳情。
夏 南高師暑期學校招收了五十名女生,在中國教育沿革史上從無先例,實行高等學府男女合5 行政院決議將江蘇大學改稱為國立中央大學。校制。此一革命性創舉引起江蘇大老、南通狀元張謇和南高師首任校長江謙的激烈反對,掀8 國立中央大學進行院系調整,改設文、理、法、教、農、工、商、醫等八個學院,成為當
時全國院系最全、規模最大的大學。起東南教育界軒然大波,經郭秉文先生奔走說項,愷切陳詞,風波方告平息。
10/23 大學院改為教育部。夏 南高師開辦暑期學校,開全國暑期學校之先河。
1929 18 7 中大校長張乃燕解除大學區南京中學校長沈履職務,改由原南京女子中學校長饒用9 校務會議通過『改良課程案』,實行選課制。
談繼任,引起南京中學學生不滿,向教育部請願,並反對大學區制。造成中央大學區中學校11 北京政府國務會議通過南高師籌備國立大學,並命名為國立東南大學。
長更易風波。12/6 國立東南大學籌備處正式成立。
1921 10 3 北京政府教育部聘張謇、蔡元培、王正廷、袁希濤、黃炎培、蔣夢麟、郭秉文等十9/1 教育部取消江蘇省大學區制。中央大學區停止實行。
大禮堂奠基興建。五人為國立東南大學校董,並派教育部司長任鴻雋為校董會部派代表。
6/6 國立東南大學籌備處在上海招開籌備大會,討論董事會章程,通過大學組織大綱,編制中大因長期以來的經費問題,導致一聯串學生向教育部要求維持經費,以及教授、職員索
薪事件。預算並一致推薦郭秉文為校長。此後,學校將這一天定為東大的校慶日。
1930 19 3/28 大禮堂動工興建,後因經費困難而停工。7 教育部核准國立東南大學組織大綱。
10/21 張乃燕校長辭職。8 東大預科,南高本科同時招生。
12/20 朱家驊先生正式接掌校務9 國立東南大學正式成立,郭秉文先生為校長,兼長南高。成立之初,全校共設五科三十系。
9/23 郭秉文校長和暨南學校校長柯成懋會同呈請教育部核准,由國立東南大學和暨南學校合1931 20朱家驊先生將大禮堂改以國民會議名義繼續完工。大禮堂竣工設上海商科大學。
5/5 國民會議於大禮堂開幕,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為此次會議中通過。冬 江蘇都軍齊燮元以父齊孟芳壽儀十五萬元,捐贈東大建造圖書館。九一八事變,各地發生學潮,中大學生組織抗日救國會。1922 11 1/4 圖書館、體育館、附中二院立礎。中大經費再次出現重大困難,學生自治會派代表至教育部請願。1 東大教授出版《學衡》雜誌。朱家驊校長請辭,校務暫由法學院院長劉光華代理1923 12 1 評議會教授會聯席會議,決定將南高師停辦合併於東南大學。
1932 21 1 江蘇省政府通過提議,停付中大協助經費。12/11 口字房大火,圖書、儀器、學術收藏及論文付之一炬。
國民政府先後任命桂崇基、任鴻雋為中大校長,均未能接事。圖書館落成。劉光華先生辭代理校務職。中大教授、學生因經費與校長問題,赴行政院請願。1924 13科學館破土動工。
6/28 行政院決定由段錫朊暫代中大校長。秋 工科停辦。
1925 14 1/6 北京政府教育部因政爭因素,將郭秉文校長罷免,遺缺以胡敦復擔任,引發東大6/29 段錫朊赴中大視事,遭部分學生毆打,並倒毀汽車。學生部聽勸告,教授決議全體總罷东南简史(解放前)
教。11 中央大學在南京復校開課。復員南京之際,為中央大學規模最盛時期,全校共有七個學院,6/30 行政院開會議決定下令解散中央大學。四十二個科系,二十二個研究所。規模宏偉,教職員、學生人數眾多,在全國高教學府中,7/1 公佈解散中大令,由教育部代校長段錫朊執行。居領先地位。教育部派員接收中央大學,教員解聘,學生聽後甄別,中大學生、畢業校友紛紛展開護校1947 36 5 中大學生發起『五二零運動』,反飢餓、反內戰,震驚全國,獲各地大學學生之響行動,其他各校亦深表關切。應,發生一連串學潮。
7/6 行政院成立中大整理委員會,負責善後工作,蔡元培為委員長,李四光副之,顧孟餘,1948 37 7 吳有訓校長辭職,由周鴻經先生繼任校長。
羅家倫等人為委員。12 徐蚌戰爭惡化,大局益形動盪,許多教授主張遷校,周鴻經校長請示教育部,並無得到答7/12 行政院通過中大整理委員會呈送整理中大九案。中大商學院改為國立上海商學院。醫學覆。
院改為上海醫學院,中大實設六個學院。1949 38 1/23 校務會議決定以不遷校為原則,另組織應變委員會,周鴻經校長派員先赴福州7/20 段錫朊正式請辭校長職務。與台灣接洽遷校事宜。因時局直轉急下,遷校計劃無法實現。
8/26 羅家倫先生接掌中大。4 南京為中國共產黨接管,國民政府遷台,原中央大學改為南京大學。中大舉行甄別學生考試。中大重新開學授課。
10/11 羅家倫校長在就職後第一次全校集會中,發表『中央大學之使命』演說,宣布治校方
略,提出以『誠樸雄偉』的學風,來作為中大的理想。『誠樸』從此成為中大的校訓。
1932 21 1 『建立中大新校祉』的提案在國民黨中央全會通過。
羅家倫校長電邀羅榮安回國自中大創半自動工程研究班。後改為機械特別研究班。為中國自
己培養的最早一批航空工業專門人才。
1935 24 5 中大在南京四牌樓設立醫學院。至此,中大共設七個學院四十科系。奉命開辦牙醫學校,附設於中大醫院。
1936 25 5 石子崗的新校祉開始動工,後因蘆溝橋事變爆發而未能完成。
7/7 蘆溝橋事變爆發,中大積極籌備遷校事宜。
8~9 日機數度轟炸中大。羅佳輪校長決定將校本部遷往重慶,醫學院遷於成都。實驗中學遺至貴陽。舉行第一次全國大學聯招,中大與步漢,浙江兩大學同組聯合招生。中大西遷重慶。中大在重慶開學復課。
1938 27 7 中央大學研究院正式成立,全校共計七個學院,一個研究院,五十六個系科,九個
研究部,學科設置為全國高校之首。
冬 中央大學實驗中學輾轉遷至貴陽復校。
1941 30 6 羅加倫校長辭職,教育部改派顧孟餘先生繼任。
1943 32 2 顧孟餘校長辭職,教育部派吳南軒接任。中大師生一致挽留顧校長,步行赴重慶向
國民政府請願。旋政府發表由最高領袖蔣中正先生兼任校長,並由朱經農先生為教育長。全
校師生均表熱烈歡迎。
3/4 蔣中正蒞中大視事。
3/7 蔣中正以校長身份對全校員工、學生訓話。
1944 33 7 蔣中正先生辭兼校長職務,並允擔任本校永久名譽校長,由顧毓琇先生接任校長。
1945 34 8 顧毓琇校長辭職,教育部改派吳有訓先生為校長。日本投降,抗戰勝利,中大開始籌備復員。
1946 35 1 南京中大學生改編入臨大補習班,因學籍問題,群毆班主任,為戰後第一次重大學
潮。教育復員會議將中大列為復員順位第一位。中央大學復員南京。
第三篇:广东方言分类分区一览
摘自广东话学习网,更多请登录:www.feisuxs 学习学习交流QQ:2458679480
广东方言分类分区一览
(一)粤语(3800万人以上)
又称广州话、广府话、白话,省内粤语分4片。(1)广府片(202_万人):
广州、南海、佛山、番禺、顺德、三水、清远、花都、增城、从化、龙门、佛冈、东莞、宝安、深圳、中山、珠海、英德、肇庆、高要、高明、鹤山、新兴、云浮等县市;韶关、曲江、乐昌等县市的城区;香港*、澳门*。(2)罗广片(700万人):
四会、罗定、广宁、怀集、封开、德庆、郁南、阳山、连县、连山等县市。(3)高廉片(600万人):
湛江、廉江、吴川、遂溪、阳江、阳春、阳西、茂名、电白、化州、高州、信宜等县市。(4)四邑片(400万人):
江门、新会、恩平、开平、台山、斗门等县市;鹤山一部分。---------------------
(二)闽方言(1600万人)
广东的闽语是闽方言中的闽南方言,大致可分为两个支系。(1)潮汕方言(1200万人):
汕头、潮州、潮阳、澄海、饶平、揭阳、揭西、汕尾、海丰、普宁、惠来等县市;丰顺、陆丰、陆河等县市的一部分。(2)雷州话(400万人):
雷州、徐闻;湛江、廉江、遂溪、电白等县市一部分。-----------------------
(三)客家方言(1400万人以上)
梅州、梅县、兴宁、五华、蕉岭、大埔、平远;惠阳、惠东、博罗、河源、紫金、龙川、连平、和平、始兴、仁化、南雄、翁源、乳源、新丰、丰顺、陆丰、揭西等县市一部分;省内各处零星客话区(如广州三元里、沙河)。
注:
1、除以上主要流行的三种汉语方言外,粤北、粤东还存在瑶语、壮语、畲语等少数民族语言,粤北还存在一些不知名土语;
2、在通行粤语区域中,也搀杂了一些小片的客家话和闽语;
3、粤方言以广州话为标准音,各片之间在语音、词汇方面有一些区别,语法也有一些区别;
4、客家方言以梅州话为代表,内部一致性较高。
第四篇:广东主要旅游资源一览(ZT)
广东主要旅游资源一览(ZT)
1、山峦风光
罗浮山(博罗)、西樵山(南海)、丹霞山(仁化)、鼎湖山(肇庆)、飞霞山(清远)、白云山(广州)、石景山(珠海)、金鸡岭(乐昌)、莲花山(番禺)、宕(que)石(汕头)、韶石山(曲江)、圭峰山(新会)、千层峰(封开)、南昆山(龙门)、莲花峰(潮阳)、斑石(封开)、石花山(台山)、九龙峰(惠东)、阴那山(梅县、大埔之间)、桑浦山(汕头、潮州、揭阳之间)、霍山(龙川)、叱石(新会)、华表石(德庆)、五指石(平远)、鳌峰山(恩平)、黄岐山(揭阳)、梧桐山(深圳)、桂山(河源)
2、岩溶奇景
七星岩(肇庆)、宝晶宫(英德)、古佛岩(乐昌)、凌霄岩(阳春)、蟠龙洞(云浮)、玉溪三洞(阳春)、崆峒岩(阳春)、大口岩(连州)、卧龙风景区(封开)、燕岩风景区(怀集)、龙宫岩(阳春)、双水峰林(阳春)、英西峰林(英德)、观音岩(英德)
3、滨海沙滩
大角湾沙滩(阳江)、马尾湾沙滩(阳江)、青澳湾沙滩(南澳)、飞沙滩(台山)、飞龙沙滩(湛江)、龙头山(电白)、虎头山(电白)、大梅沙(深圳)、小梅沙(深圳)、金厢滩(陆丰)、霞涌湾(惠阳)、巽寮湾、平海湾(惠东)、硇洲岛潜水海滨泳场(湛江)、妈屿岛海滨泳场(汕头)、珠海海滨泳场(珠海)、内伶仃岛(深圳)、龙穴岛(广州)、吉兆滩(吴川)、王府洲(台山)、白沙湾(徐闻)、东平珍珠湾(阳东)、沙扒(阳西)
4、川峡险滩
九泷十八滩(乐昌)、飞来峡—清远峡(清远)、湟川三峡(连州—阳山之间)、锦江(仁化)、西江三峡:羚羊峡、三榕峡、大鼎峡(肇庆)、桂花潭(乳源)
5、湖泊水库
西湖(惠州)、星湖(肇庆)、西湖(潮州)、西湖(雷州)、湖光岩(湛江)、白藤湖农民度假村(斗门)、合水水库(兴宁)、长潭水库(蕉岭)、新丰江水库(万绿湖)(河源)
6、温泉
从化温泉(从化)、中山温泉(中山)、五华温泉(五华)、石岩湖温泉度假村(深圳)、汤泉温泉(惠州)、银盏温泉(清远)、清新温矿泉(清远)、龙山温泉(新兴)、东山湖温泉(汕头)、金山温泉(恩平)、热水温泉(恩平)、汤塘温泉(佛冈)、流沙温泉(普宁)、乳源温泉(乳源)、高埔岗温泉(河源)、高滩温泉(增城)、从化新温泉(从化良口)、龙山温泉(乐昌)、大东山温泉(连州)、石羊坑温泉(连南)、斗门御温泉(斗门)、八甲温泉(阳春)、汤溪温泉(饶平)、东心埔温泉(揭西)、海角甘泉(惠来)、三元里矿泉别墅(广州)、南华温泉(曲江)、汤坑温泉(丰顺)、三合温泉(台山)
7、宗教寺庙
光孝寺(广州)、六榕寺(广州)、南华寺(曲江)、开元寺(潮州)、佛山祖庙(佛山)、玄武山元山寺(陆丰)、龙母庙(德庆)、灵山寺(潮阳)、霖田祖庙寺(揭西)、云门寺(乳源)、国恩寺(新兴)、怀圣寺(广州)、三元宫(广州)、南海神庙(广州)、五仙观(广州)、石室(圣心堂)(广州)、别传寺(仁化)、锦岩(仁化)、冲虚古观(罗浮山)、黄龙观(罗浮山)、华首寺(罗浮山)、庆云寺(肇庆鼎湖山)、白云寺(鼎湖山)、飞来寺(清远)、藏霞洞(清远飞霞)、飞霞洞(清远飞霞)、锦霞洞(清远飞霞)、东岩、西岩(潮阳)、灵光寺(梅县)、云泉仙馆(南海)、天灵寺(雷州)、芦苞祖庙(三水)、茶庵寺(江门)、慈元庙(新会)、西山庙(顺德)、盘古王庙(花都)、何仙姑家庙(增城)、弘法寺(深圳)、南沙天后宫(番禺)、天后宫(深圳)、仙尾妈祖庙(天后宫)(汕尾)、西湖元妙观(惠州)、莲花山观音阁(番禺)、南海观音寺(南海)、酥醪观(博罗)、正相寺(龙川)、永福寺(惠来)、双峰寺(揭阳)、妈宫(汕头)、沣坑公王庙(梅县)、正觉寺(阳江)、白云古寺(南海)、玉台寺(新会)、福山寺(连州)、千佛塔寺(梅州)、宝林寺(顺德)、海会寺(鹤山)、纯阳观(广州)、黄大仙庙(广州)、黄大仙圣境园(南海)
8、文物古迹 佗城(龙川)、梅岭关(南雄)、珠玑巷(南雄)、梅庵(肇庆)、风采楼(韶关)、阅江楼(肇庆)、燕喜亭(连州)、开平风采堂(开平)、贤令山摩崖、石刻(阳山)、南山摩崖石刻(英德)、大埕所城(饶平)、平海古城(惠东)、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广州)、陈家祠(广州)、南越国宫署(广州)、颜检墓(河源)、朝云墓(惠州)、张九龄墓(韶关)、余靖墓(韶关)、德庆学宫(德庆)、宋帝丙墓(深圳)、邝愈平墓(河源)、文天祥方饭亭(海丰)、西湖十贤祠(雷州)、镇海楼(广州)、崖门古迹(新会)、潮州古城(潮州)、东门楼(潮州)、湘子桥(潮州)、葫芦山摩崖石刻(潮州)、丛熙公祠(潮州)、端州宋城(肇庆)、猎屿统城(南澳)、雄镇关(南澳)、总兵府(南澳)、宋王井(南澳)、郑成功坊(南澳)、七星岩摩崖石刻(肇庆)、揭阳学宫(揭阳)、清真先贤古墓(广州)、沙面古建筑群(广州)、越王井(九眼井)(广州)、韩文公祠(潮州)、陈白沙祠(江门)
9、古塔
六榕塔(广州)、光塔(广州)、崇禧塔(肇庆)、三影塔(南雄)、凤凰塔(潮州)、三元塔(德庆)、慧光塔(连州)、泗洲塔(惠州)、莲花塔(番禺)、文光塔(潮阳)、东西铁塔(广州)、瘗发塔(广州)、石塔(南雄)、凌云古塔(台山)、镇山宝塔(新会)、白石塔(新会)、凌云塔(熊(少一点发 ni音)子塔)(新会)、元魁塔(肇庆)、文塔(顺德)、琶洲塔、赤岗塔(广州)、文塔(三水)、元山寺塔(陆丰)、文明塔(高要)、巽峰塔(高明)、龟峰塔(河源)、正相塔(龙川)
10、古园林及仿古园林
可园(东莞)、余荫山房(番禺)、宝墨园(番禺)、清晖园(顺德)、梁园(佛山)、立园(开平)、西园(潮阳)
11、近现代史迹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广州)、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广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广州)、黄埔军校旧址(广州)、中山纪念堂(广州)、孙中山故居(中山)、孙中山纪念堂(中山)、林则徐纪念馆和虎门销烟池—海战博物馆(东莞)、国民党一大会址(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纪念馆(广州)、海丰红宫、红场(海丰)、虎门要塞(东莞虎门及番禺南沙)、叶挺独立团纪念馆(肇庆)、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广州)、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坟园(广州)、叶剑英故居(梅州)、洪秀全故居(花都)、康有为故居(南海)、梁启超故居(新会)、人境庐(梅州)、丘逢甲故居(蕉岭)、蔡廷锴故居(罗定)、双峰寨旧址(仁化)、广州公社旧址(广州)
12、游乐园和主题公园
香蜜湖度假村(深圳)、锦绣中华微缩景区(深圳)、中国民俗文化村(深圳)、世界之窗(深圳)、未来时代(深圳)、欢乐谷(深圳)、深圳野生动物园(深圳)、广州海洋馆(广州)、香江野生动物世界(番禺)、南湖游乐园及大河马水上世界(广州)、太阳岛游乐场(广州)、中山宇游科幻城(中山)、青青世界(深圳)、四大佛山(珠海)、珠海游乐场(珠海)、珍珠乐园(珠海)、圆明新园(珠海)、星湖乐园(肇庆)、佛山乐园(佛山)、碧湖乐园(韶关)、东湖乐园(江门)、航天奇观(广州)、森美反斗乐园(飞图梦幻影城)(番禺)
13、博物馆
广州博物馆(广州)、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广州)、广东民间艺术博物馆(广州)、番禺博物馆(番禺)、深圳博物馆(深圳)、广州地质陈列馆(广州)、南雄恐龙陈列馆(南雄)、海康民俗博物馆(雷州)、封开博物馆(封开)、河源博物馆(河源)
14、特种旅游(体育旅游)
乳源狩猎中心(乳源)、高明狩猎场(高明)、放鸡岛潜水旅游(茂名)、白藤湖潜水旅游(珠海)、金庄淘金旅游(封开)、大峡谷探险(乳源)、九泷十八滩漂流(乐昌)、龙鲸河漂流(丰顺)、九龙湾漂流(东源)、必背漂流(乳源)
15、科学考察
马坝人遗址(曲江)、石峡文化(曲江)、西樵山古文化遗址(南海)、广州古海蚀遗址(广州)、龙斗 陨石坑(始兴)、通天箩(乳源)、恐龙蛋化石(南雄、始兴、河源)、封开江口北回归线标志塔(封开)、广州从化北回归线标志塔(从化)、汕头鸡笼山北回归线标志塔(汕头)、黄岩洞古文化遗址(封开)、蟠龙洞新石器遗址(云浮)
16、民族民俗风情
(1)少数民族风情:必背瑶寨(乳源)、三排瑶寨(连南)、军寮瑶寨(连南)
(2)汉族地区民俗风情:客家围楼、围龙屋,潮汕功夫茶,潮州、潮阳英歌舞,佛山狮舞,新会沙龙舞,东江下游的凤舞、麒麟舞,番禺鳌鱼舞,开平碉楼等
17、购物美食
高第街(广州)、天河城(广州)、西湖路灯光夜市(广州)、第十甫一下九路商业步行街(广州)、北京路商业步行街(广州)、华林玉器酸枝工艺品街(广州)、流花服装市场(广州)、西关人家(广州)、深圳书城(深圳)、九洲城(珠海)、虎门富民服装市场(东莞)、中山市步行街(中山)、顺德大良步行街(顺德)、惠州西湖步行街(惠州)、中英街(深圳)、广州菜(广州)、潮州菜(潮州)、东江菜(河源、梅州)、石湾陶瓷(佛山)、枫溪通花瓷(潮州)、广州彩瓷(广州)、象牙(牛骨)雕刻(广州)、贝雕(陆丰)、金漆木雕(潮州)、玉石雕刻(信宜、高州)、抽纱(潮汕地区)、刺绣(广州、潮州)、端砚(肇庆)
18、观光农业
绿色世界(东莞)、捷胜海洋渔业观赏园(汕尾)、金香农庄(潮州)、雁南飞茶田(梅州)、园中园(河源)、金海湾植物园(惠来)、永华果林旅游村(普宁)、黄蜂窝旅游茶场(兴宁)、大埔农业旅游开发中心(大埔)、上官塘凤山旅游果林场(梅州)、新会现代农业成果产业示范基地(新会)、横沥旅游度假农庄(番禺)、翠屏钟鼓岩经济动物养殖场(南雄)、岭南百果园(深圳)
19、高尔夫球场
中山温泉高尔夫球场(中山)、深圳高尔夫球场(深圳)、观澜高尔夫球场(深圳)、珠海高尔夫球场(珠海)、莲花山高尔夫球场(番禺)、金海湾高尔夫球场(惠来)、大洋高尔夫球场(揭西)、南沙高尔夫球场(番禺)、佛山高尔夫球场(佛山)、南海高尔夫球场(南海)20、城市公园
华南植物园(广州)、广州动物园(广州)、云台花园(广州)、流花公园(广州)、广州文化公园(广州)、雕塑公园(广州)、仙湖植物园(深圳)、兰圃(广州)、西苑(广州)、湛江热带植物园(湛江)、越秀公园(广州)、石景山公园(珠海)、紫马岭公园(中山)、季华园(佛山)、东湖公园(江门)、海滨公园(湛江)、北山公园(阳江)、慧如公园(潮州)
21、工业旅游
大亚湾核电站(深圳)、科龙电器(顺德)、万家乐电器(顺德)、茂名石化(茂名)
22、现代工程
虎门大桥(东莞、番禺)、汕头海湾大桥(汕头)、地王大厦(深圳)、飞来峡水利枢纽
第五篇:最新202_广东中小学暑假放假一览
在炎炎盛夏中,大家期盼已久的202_年暑假即将到来了,然而大多数地区放假时间已经公布了,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最新202_广东中小学暑假放假一览表,欢迎阅读!
202_年广东中小学暑假时间
深圳,佛山,东莞,珠海,江门,惠州,梅州,茂名,清远等地是7月11日,广州市根据疫情防控要求,202_年中考延期到7月进行,具体时间待定,潮州、中山,汕头,汕尾,湛江,河源,揭阳等地,中小学是7月4日,高中是7月11日。
学生暑假生活怎么过
1、各中小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假期生活、学习计划和社会实践活动的指导,合理布置学生假期作业。
2、提倡给学生布置阅读、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科普和文体活动等形式的暑假作业。
3、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环境保护、文明劝导等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4、中小学校要积极协调,充分利用本地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少年宫以及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文化馆等公共资源,满足中小学生假期校外需求。
学生假期疫情防控注意事项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情况下
还需要戴口罩吗?
(一)什么情况下需要戴口罩?
戴口罩可以阻挡空气和飞沫中的细菌、病毒,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最重要的措施。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判断是否戴口罩主要根据以下几个标准:
1.所处地区的风险等级,如中、高风险地区要戴口罩;
2.看所处的环境,如果处于人员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或者长时间停留在公共区域,则应佩戴口罩;
3.某些服务行业和特殊职业,如公共交通工具的司机和乘务员,餐厅、超市、商场服务人员以及幼儿园教师、医生、养老院服务人员等,需要佩戴口罩;
4.出现咳嗽、咽痛、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时,要戴口罩以防传染他人。
5.一些场所有特殊规定的,要遵从管理方要求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口罩应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日用品,建议平时随身携带备用口罩,在需要的情况下适时佩戴。
(二)佩戴口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戴口罩前、摘口罩后,均应做好手卫生。
2.区分口罩正反面,不能两面戴。
3.不与他人混用或共用口罩。
4.捏紧鼻夹,使口罩与脸颊贴合,避免漏气。如佩戴口罩感觉胸闷、气短等不适时,应立即前往户外开放场所,摘除口罩。
5.运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时不应佩戴口罩。
6.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均为限次使用,应定期更换,不建议清洗或使用消毒剂、加热等方法进行消毒后使用。
(三)口罩应如何保存和清洁?
1.需重复使用的口罩,使用后悬挂于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或将其放置在清洁、透气的纸袋中。口罩需单独存放,避免彼此接触,并标识口罩使用人员。
2.备用口罩建议存放在原包装袋内,如非独立包装可存放在一次性使用食品袋中,并确保其不变形。
3.口罩出现变湿、脏污或变形等情况后需及时更换。健康人使用后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四)普通公众如何选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冠肺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方法,既保护自己,又保护他人。公众应根据不同疫情风险等级和所处环境选择适宜防护级别的口罩,不过分追求高防护级别。
1.居家、户外,无人员聚集、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可以不戴口罩。
2.处于人员密集场所,如办公、购物、餐厅、会议室、车间、乘坐厢式电梯、公共交通工具等,应随身备用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与其他人近距离接触(小于等于1米)时佩戴。
3.有咳嗽或打喷嚏等症状者。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4.与居家隔离、出院康复人员共同生活的人员。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为什么洗手?
能够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洗手是预防传染病最简便有效的措施之一。呼吸道传染病除了通过飞沫传播,也会经手接触传播,日常工作、生活中,人的手不断接触到被病毒、细菌污染的物品,如果不能及时正确洗手,手上的病毒、细菌可以通过手触摸口、眼、鼻进入人体。
通过洗手可以简单有效地切断这一途径,保持个人手部的清洁卫生可以有效降低患呼吸道传染病的风险。
(一)怎样正确洗手?
洗手是减少手部细菌、病毒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之一,正确洗手是关键。
1.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2.取适量肥皂或洗手液均匀涂抹双手。
3.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搓洗双手至少20秒。
第一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第二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第三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第四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把手指关节放在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五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六步,洗指尖。一手五指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第七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只手的腕部,旋转搓揉。双手交换进行。4.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5.捧起一些水,冲淋水龙头后,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式水龙头不用做此步骤)。
6.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干机吹干。
(二)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为了避免疾病经手传播,应注意正确洗手,洗手频率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以下情况应及时洗手:外出归来,戴口罩前及摘口罩后,接触过泪眼、鼻涕、痰液和唾液后,咳嗽打喷嚏用手遮挡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公共设施或物品后(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钱币、快递等物品),抱孩子、喂孩子食物前,处理婴儿粪便后,接触动物或处理动物粪便后。
(三)外出不方便洗手时该怎么办?
外出不方便洗手时,可选用含75%酒精的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清洁,将消毒剂涂抹双手,持续揉搓15秒。
特殊情况下,也可使用含氯或过氧化氢手消毒剂。使用时用量要足够,要让手心、手背、指缝、手腕等处充分湿润,两手相互摩擦足够长的时间,要等消毒液差不多蒸发之后再停止。
对公众而言,不建议以免洗的手部消毒液作为常规的手部清洁手段,只是在户外等没有条件用水和肥皂洗手的时候使用。
三、为什么要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
公共场所人员多,流动量大,感染风险未知,且人与人之间难以保持1米距离,一旦有病毒感染者,在没有有效防护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空气流动性差的公共场所病毒传播的风险更大。
四、室内为什么要经常开窗通风?
室内环境密闭,容易造成病菌滋生繁殖,增加人体感染疾病的风险。
勤开窗通风可有效减少室内致病微生物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有杀菌的作用。每天早、中、晚均应开窗通风,每次通风时间不短于15分钟。寒冷季节开窗通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五、在公共场所应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公共场所人流量大、人员密集,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尽量少去公共场所活动,如必须去,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有哪些注意事项?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准备好口罩、消毒湿纸巾或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等物品。
2.全程佩戴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肘臂遮挡。
3.在车站、机场、码头等要主动配合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尽量减少滞留时间。
4.乘车期间,保持手卫生,尽量少碰触扶手等物体,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
5.尽量使用扫码支付等非接触支付方式付费。
6.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结束后,正确洗手,确保手部卫生。
(二)前往超市、商场等公共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
1.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等。
2.列好购物清单,尽可能减少购物逗留的时间。
3.购物、结账时尽可能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优先选择非接触扫码方式付费。
4.乘坐电梯时,优先使用扶梯,如果必须乘坐厢式电梯,应佩戴口罩。
5.回家后立即洗手,做好手卫生。
(三)到餐厅就餐有哪些注意事项?
1.选择间距较大,通风良好的位置落座,尽量减少多人聚餐。
2.尽可能错峰用餐,避免人员拥挤。
3.用餐前应规范清洁双手。
4.2人以上用餐时,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5.尽量通过线上或扫码等非接触方式进行点餐和付费。
(四)前往室内娱乐场所应注意什么?
室内娱乐场所主要包括电_、歌舞厅、酒吧、健身房、游泳馆等,不仅人员聚集性强,流动性大,而且空间相对密闭,通风不良,公众前往这类场所应特别注意做好防护。
1.配合场所实行的限流限量、预约消费、错峰入场等措施。
2.遵守场所管理规定,进入场所时按要求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有序入场和退场,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
4.及时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
(五)工作场所如何做好防护?
1.遵守单位防疫措施和规定。
2.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3.不要带病上班,出现发热等身体不适要及时向单位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
4.在工作场所中,应做到戴口罩、勤洗手、1米社交距离、开窗通风、少聚集。
5.乘坐电梯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接触按钮。
(六)去医院时如何做好个人防护?
1.就诊者应提前了解就诊疗程,缩短在医院逗留的时间。
2.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进行实名登记等。
3.勤洗手或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保持手卫生,不触摸眼、口、鼻。
学生上学应遵守哪些防护要求?
1.学生应遵守所在学校的防疫措施和规定。
2.按照学校要求每日监测体温并上报。
3.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低风险地区校园内学生无需佩戴口罩。
4.在校期间不串门、不串班、不打闹、少聚集。
5.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后、使用体育器材等公用物品后,触摸眼、口、鼻等部位前,均要正确洗手。
6.就餐排队时与他人保持距离,避免扎堆就餐,减少交谈。
7.学生在上、下学途中,尽量做到家庭、学校“两点一线”,避免不必要外出活动。采取步行、自行车、私家车方式上下学。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校车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口罩,与他人保持合理距离,途中尽量不触摸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物品。到校后或回家后,要及时洗手。
8.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要及时向学校如实报告,并立即到医院就诊,严禁带病上课。
为什么要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
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消化道致病微生物可通过唾液污染筷子、勺子,进而污染食物,传染给其他就餐者。
1.提倡多人就餐时采用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个人使用过的餐具污染公共食物,可以有效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减少交叉感染。
2.使用公筷公勺,剩余的饭菜可以放心打包或分装,减少食物浪费。
3.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是最简单有效的卫生防病习惯,是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家庭中如何实施
分餐制和使用公筷公勺?
1.固定餐具:家庭成员固定餐具,即每人使用自己的碗、筷子、勺子、水杯,从外形、颜色上加以区别。
2.践行分餐:在每个菜盘、盆、锅等盛食物的容器上,放上公筷公勺,每个人都用公筷公勺来夹食物,用自己的碗、筷子和勺子吃饭。
3.儿童喂养:鼓励孩子尽早独立进食。对不能进食的婴幼儿,家长或监护人要用适当的方式感觉孩子食物的温度,避免用嘴尝试孩子食物、与孩子共用餐具等。
4.家长示范:儿童时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父母要为孩子做榜样,养成使用公筷公勺的好习惯,并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