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市低浓度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新进展
城市低浓度污水处理工艺的研究新进展
摘要: 传统的污水处理工艺面临着同时高效脱氮除磷问题,而城市污水的碳源浓度较低却使问题更加突出。本文综述了低浓度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生物膜法、A2/O工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与SBR组合工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人工湿地处理工艺等,并对我国城市污水脱氮除磷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
关键词:低浓度;污水;好氧工艺;厌氧工艺
Research Progress for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Treatment in urban
Abstract: Tradition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rocess is facing the problem of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efficiency, but the low carbon sources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make this problem more badly.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development of treatment of low strength wastewater, mainly introduced bio-film, anaerobic-anoxic-oxic process(A2/O),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 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EGSB)combined with SBR process,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and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puts forward prospect in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of sewage in China.Keywords: low strength;municipal wastewater;aerobic treatment;anaerobic treatment 引言
低浓度污水一般是指 COD 浓度低于1000 mg·L-1或BOD浓度低于500 mg·L-1的有机污水,主要由城市生活污水和各种稀释的工业废水等组成[1]。低浓度污水由于碳源不足,无法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养分,对生物处理中的脱氮除磷过程有着制约作用。生物除磷脱氮的原理是微生物在厌氧、缺氧、好氧的交替环境中,依靠硝化菌和反硝化菌的硝化—反硝化作用实现生物脱氮,依靠聚磷菌的厌氧释磷—好氧摄磷作用实现生物除磷。脱氮除磷过程中的反硝化菌与聚磷菌间的矛盾主要由碳源竞争引起,因为厌氧释磷、缺氧反硝化、好氧异养菌代谢都需要消耗碳源。其中反硝化和释磷对于挥发性脂肪酸的竞争尤为突出,为了充分释磷,往往先满足厌氧释磷对碳源的要求,从而导致反硝化碳源的不足,影响处理系统脱氮的效果。因此,处理好低碳源条件下脱氮除磷的矛盾,进而达到同时高效脱氮除磷的目的,成为了今后城市污水处理亟待解决的问题。用于低浓度污水处理的主要工艺
一般来说,城市低浓度污水的处理多采用生物膜法、活性污泥法、厌氧处理工艺等,在环境允许的地方还可以考虑人工湿地处理方法。目前,活性污泥法等好氧工艺技术已经研究发展得比较成熟,并应用到了许多实际工程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2]-[3]。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排放量正逐年增长,而好氧工艺由于使用了充氧设备,其能耗大,维护管理及运行的费用较高,已经对财政造成了很大的困扰。相对于好氧工艺,厌氧生物处理法能耗少,运行费用低,且营养盐需要少,这对C/N小的生活污水来说尤为重要。因此在继续挖掘好氧工艺潜力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进行低浓度污水的厌氧处理研究,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1 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SBR)
SBR法在我国城市污水处理中研究比较深入,技术已经趋于成熟。SBR工艺流程简单,污水在一个反应池内就可以完成生化反应、沉淀、排水、排泥,在运行费用低的前提下可以取得比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耐冲击负荷也比较强。然而传统的SBR法存在水力时间停留过长的问题,若管理不精准,还会造成除磷效果不够好,污泥膨胀等。将生化和物化两方法协同起来,强化污水处理能力,成了研究人员关注的方向。往SBR反应器内分别投加各种无机混凝剂以组成SBR/混凝协同工艺来对城市污水处理进行研究[4]。经过试验发现,将新型复合混凝剂PISC以40 mg·L-1的量在曝气2 h后投入SBR反应器内时对CODcr、SS和TP的去除效果最佳,分别达到了76.8%、87.8%和93.1%。此外PISC的投入可以使水力停留时间缩短1/3,有抑制污泥膨胀的效果,并能降低出水的SS。将粉末活性炭(PAC)以400 mg·L-1的量投入SBR反应器来进行低浓度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微生物能在活性炭的表面能形成一层生物膜,提高除磷效率,促使污泥沉降;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形成的膜能形成好氧、缺氧和厌氧的区域,提高了反硝化效率。结果表明,投加了PAC的SBR反应器对污水中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94.9%、67.7%和96.6%[5]。在SBR工艺前设置短程硝化,将氨氧化控制在亚硝酸盐阶段,可以减少硝化过程所需的曝气量,节省反硝化所需的碳源[6]。Alfieri等[7]将游离氨投入污泥龄为10 d的SBR反应器中,在温度为32℃,PH值为7.2的条件下成功累积了NO2—N。2.2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可用来处理低浓度污水,对水质水量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其污泥沉降性能好,宜于固液分离。但生物膜法不若活性污泥法的人工强化,而是趋于自然净化原理,其生物量不够大,导致处理效果不够好,更由于成本问题,生物膜法一般应用在小型污水厂或废水厂。为顺应当今时代的要求,低成本的生物膜法技术吸引了研究者的眼光。他们利用透水混凝土生物膜来处理城市污水,这种生物膜是由混凝土原材料和活性材料ATV-C按一定比例组成的固体膜片,上面有预留的透水孔,其构造成本很低[8]。经过试验研究,在进水流量为1.1~1.25 L·min-1,回流量为4.5~6 L/min,停留时间为1.5h,BOD5负荷为850 g/(d·m3)的条件下,对CODcr、NH3-N、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6.0%、54.1%和94.9%,但这种生物膜对TP的去除效果不明显,需要再进行深入研究。近年来,膜分离技术成了研究热点。用超滤组合工艺对浊度的去除效果非常好,去除率最高能达到92.2%[9]。精滤-活性炭-精滤-超滤(MCM-UF)工艺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比较好[10],因为精滤膜具有筛分截留大粒径有机物的作用,而活性炭则能吸附小粒径的有机物。膜生物反应器(MBR)的膜组件能替代二沉池,从而更利于固液分离,提高出水水质。在气温为5℃、进水COD变化大(30~197 mg·L-1)的严苛条件下,用MBR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对COD、BOD5、NH4+-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能达到75%、92%、95%和90%[11]。而将常规膜生物反应器(CMBR)和生物膜技术结合成一套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HMBR)工艺来处理城市污水[12],其处理效果也很不错。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0 h、污泥停留时间为10 d时,HMBR对COD和BOD5的去除率分别为95.1%和98.5%,对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8.8%、50.9%和82.2%。Elimelech[13]提出将纳滤(NF)膜与MBR组成一种新工艺。他们研制出一种两亲性接枝共聚物复合NF膜,这能在提高出水水质的情况下增加膜通量,并提高膜的抗污染性能。2.3 A2/O工艺处理低浓度污水
A2/O生物脱氮工艺是将传统的活性污泥、生物硝化工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更有效的去除水中的有机物。A2/O工艺的内在固有缺欠就是硝化菌、反硝化菌和聚磷菌在有机负荷、泥龄以及碳源需求上存在着矛盾和竞争,很难在同一系统中同时获得氮、磷的高效去除,阻碍着生物除磷脱氮技术的应用。西朗污水处理厂对传统A2/O工艺和UCT工艺进行改进,综合了它们的优点,使得这个改良的工艺具有脱氮除磷效果更好的优势[14]。改良A2/O工艺是在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前增设了一个预缺氧池,这样就保证了聚磷菌在厌氧段内的释放磷的能力及好氧段内的吸磷能力,加强了除磷的效果。由预缺氧池接收沉淀池回流的污泥,2
从好氧池回流的混合液进入缺氧池,这种分开回流的模式减少了进入厌氧池内的硝酸盐,提高了脱氮的效率。经监测,发现西朗污水厂对BOD5、COD、氨氮、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93.5%、84.7%、96.9%、61.5%、78.9%。在A2/O工艺中,污泥龄对COD、TN、氨氮等的去除不产生大的影响,但它是影响除磷的一个重要因素。经研究发现,当污泥龄为12 d时,A2/O工艺的综合处理效果最好[15]。而将AOA工艺与生物接触氧化法组合起来形成一套一级强化生物絮凝吸附的高效、低耗新型系统后经过试验发现,两者之间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生物絮凝阶段的高负荷及接触生物膜过滤的低负荷,将各自优势更好地发挥出来,并增加抗冲击负荷的能力[16]。研究表明,在进水体积流量为1.0 m-3·d-
1、吸附池F/M为2.8 kgCOD·kg-1MLSS·d-
1、水力停留时间为1.5 h时,这个组合系统的效率最高,对SS、COD、NH4+-N、TN、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4.12%、86.37%、74.18%、75.23%、42.68%。2.4 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与SBR的组合工艺
EGSB反应器是对常规的高效厌氧反应器UASB进行改善后制造出来的污水处理反应器,它以增大流速和加快出水循环来更有效地利用反应器空间,具有更高的运行效率。和纯粹EGSB和SBR工艺相比,EGSB-SBR组合工艺对COD,TP,TN等的去除更为彻底,其出水指标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污水先通过调节池之后再通过EGSB反应器,最后通过SBR反应器,这样能有效弥补这两种工艺的缺陷,对有机物的去除,硝化和反硝化进行合理安排[17]。经过试验研究,当HRT为3 h, COD容积负荷为3.5 kg·m-3·d-1,EGSB反应器的上升流速为6.5~7 m·h-1时,COD的去除率最高,达到95%。接着用SBR反应器对EGSB反应器的出水作进一步处理,以除去污水中尚未达标的氮和磷。当选用污泥龄为20~30 d的污泥时,SBR反应器的除磷效果最好,能达到90%以上;当厌氧阶段的DO质量浓度控制在0.2 mg·L-1以下时,SBR反应器就能取得很好的脱氮效果,脱氮率达到了90%以上。
在厌氧条件下,污水中氨与硝酸盐的消失是同时发生的[18],表现为
5NH43NO34N29H2O2HG297kJ/mol(NH4)
即该反应可以自发进行,这使得这个组合工艺的脱氮效率非常理想。而在6~15°C的范围内,EGSB-SBR组合工艺对TP的去除率能达到88.6%。2.5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工艺)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处理工艺,不仅在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而且在处理低浓度污水方面也越来越引起重视[19]。ABR反应器可看成是由多个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的连接而成,对低浓度污水有良好的处理效率。它具有构造简单、运行维护费用低、生物截留能力强、水力停留时间短、耐水力以及有机物冲击、对有毒物质冲击抵抗力和恢复力强等优点[20]。ABR的工艺设计中分格数对处理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处理较低浓度污水时,ABR分格数控制在3~4格较好[21]。将进水COD浓度控制在400 mg·L-1以内,用BOD5∶N∶P(质量比)=(150~300)∶5∶1的葡萄糖配水模拟生活污水进行试验研究[22],发现水力停留时间、污泥浓度、有机负荷、温度等不同程度地影响ABR反应器运行效率。当平均温度为29.6℃,水力负荷为2.93 m3·m-3·d-1,HRT为0.041 d时,ABR对CODcr的去除效率最高,达到了92%以上。李清雪[23]等采用ABR-好氧组合工艺来处理COD浓度为688 mg·L-1的生活污水,试验证明,这个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能稳定在84.2%附近,但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不佳。2.6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由于结构简单,建造成本低,操作及管理维护容易,运行起来费用低廉,有较强的抗冲击负荷能力,能够处理低负荷污水并能达到一定效果,人工湿地在许多地方及各种性质的污水处理方面均有应用[24]~[26]。用粉煤灰和细煤渣配合使用作为基质,再按适当的比例配成 3
填料处理柱来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去除COD的效果非常好,约70%;而用粉煤灰和空心砖砖块配合使用作为基质的处理柱在处理污水时,去除NH3-N和TP的综合效率分别达到了89%和81%[27]。深圳白泥坑人工湿地采用了芦苇/大米草湿地、茫荼/芦苇湿地和芦苇/茫荼湿地串联运行的方式,使得BOD和NH4-N去除效果很好,分别达到了90%和50%以上[28]。近年来,将人工湿地与其他工艺联合起来处理城市污水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人工湿地处理工艺在某些方面的不足。丁志斌[29]等利用 “接触氧化+生物滴滤池+潜流人工湿地+氧化塘”的组合工艺来处理进水COD浓度为62.36 mg·L-1,TP为1.04 mg·L-1,TN为18.29 mg·L-1的低浓度污水,在温度为6.0~11.4℃在低温条件下取得了比较好的净化效果。经测试,这个组合工艺对对COD、TP和TN的去除率分别为83.6%、66.8%和55.2%。结语
目前,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厂进水浓度普遍偏低,碳源不足,脱氮效率难以保证。而怎样解决好这个问题,有学者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的一些学者提出了以垃圾渗滤液作为碳源投加到低碳源城市污水中,该技术以废治废,能节约垃圾渗滤液处理费和污水厂投加甲醇等碳源成本;另一方面,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加强雨污联合调控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城市污水中的碳源浓度的目的。
在城市低浓度污水处理工艺方面,各类好氧工艺与厌氧工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以好氧活性污泥法为主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虽然对污染物的去除率高且稳定,但占地面积大,管理运行费用高。而厌氧处理工艺正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低能耗、占地少、管理简便等优越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厌氧生物处理具有节约能源并产生能源的的优点,其剩余污泥量低,容积负荷大,开发和利用厌氧生物技术进行污水处理必然能够同时起到减轻污染和缓解能源短缺的功效。但厌氧工艺对氮、磷等的去除不够稳定,对病菌等的去除能力也不够,所以厌氧处理工艺的发展应跟好氧处理工艺相结合,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 王凯军.低浓度污水厌氧—水解处理工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Wang Kaijun.Anaerobic-Hydrolysis Treatment of low Strength Wastewater[M].Beijing, China Environment Science Press,1991:1
[2] 路江涛,周少奇,曾焕斌,林岩,多鲁昆江,覃丽.Orbal 氧化沟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分析[J].中国给水排水,202_,23(14):90-92
Lu Jiangtao, Zhou Shaoqi, Zeng Huanbin, Lin Yan, Duolukunjiang, Qin Li.Effect analysis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orbal oxidation ditch[J].China Water and Wastewater, 202_,23(14):90-92 [3] 张帆,陆少鸣,范平,黄海真.接触氧化沟工艺在珠江微污染原水处理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202_,33(12):54-57
Zhang Fan, Lu Shaoming, Fan Ping, Huang Haizhen.Application of contact oxidation ditch technology to the treatment of micro-polluted zhujiang river water[J].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202_,33(12):54-57 [4] 李明玉,钟少芬,王君,曹刚,房献宝.SBR/混凝协同工艺处理城市污水的效果[J].生态环境学报,202_,17(4):1213-1217
Li Mingyu, Zhong Shaofen, Wang Jun, Cao Gang, Fang Xianbao.Study on the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with the synergetic technology of coagulation/SBR [J].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2_,17(4):1213-1217.[5] 苏伟健,罗建中,陈玉成.粉末活性炭-SBR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研究[J].水处理技术,202_,36(5):82-84
Su Weijian, Luo Jianzhong, Chen Yucheng.Research on treatment of municipal sewage by PAC-SBR process[J].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202_,36(5):82-84.4
[6] 郑平,徐向阳,胡宝兰.新型生物脱氮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_
Zheng Ping, Xu Xiangyang, Hu Baolan.New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M].Beijing: Science Press,202_
[7] Pollice A, Tandoi V, Lestingi C.Influence of aeration and sludge retention time on ammonium oxidation to nitrite and nitrate [J].Water Research, 202_,36(10):2541-2546.[8] 万雨龙,金腊华,陈克坚,袁杰,兰云飞,尹淑庄.低成本生物膜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 [J].工业水处理, 202_,27(4):72-74
Wan Yulong, Jin Lahua, Chen Kejian, Yuan Jie, Lan Yunfei, Yin Shuzhuang.Study on the experiments of sewage treatment by low-cost bio-film process [J].Industrial Water Treatment, 202_,27(4):72-74.[9] Wang Jin, Cao Yu, Wang Xiaocang, Li Zhihua.Ultra-filtration and Its Hybrid Processes for Tertiary Treatment of Sewage[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_,25(2):14-16.[10] T Carroll.The Fouling of Microfiltration Membranes by NOM after Coagulation Treatment[J].Wat Tes.,202_,34(11):2861-2868 [11] 王荣昌,童浩,郅玉声.MBR和BAF用于城市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特性比较 [J].水处理技术,202_,36(4):82-85
Wang Rongchang, Tong Hao, Zhi Yusheng.Performance Comparison of MBR and BAF Used for Advanced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J].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202_,36(4):82-85.[12] Liu Qiang, Wang Xiaochang.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a Hybrid Membrane Bioreactor in Treatment of Municipal Wastewater[J].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_,33(5):136-138.[13] Menachem Elimelech.Recent advances in membrane technology[A].5th IWA Conference on Membranes for Water and Wastewater Treatment[C].Beijing: IWA-MTC 202_ Organising Committee, 202_.[14] 杨志泉,周少奇,何伟,郭玉.改良A2/O工艺生物脱氮除磷应用研究 [J].中国给水排水, 202_,26(1):79-82 Yang Zhiquan, Zhou Shaoqi, He Wei, Guo Yu.Application Research of Modified A2/O Process for Biological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J].China Water and Wastewater, 202_,26(1):79-82.[15] Xu Weifeng, Chen Yingguang, Zhang Fang, Gu Guowei.Effect of SRT on 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 in A/A/O Process [J].Environmental Science,202_,28(8):1693-1696.[16] 刘保伟.AOA/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城市污水试验研究[J].水处理技术,202_,36(2):84-87
Liu Baowei.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bined Technics of AOA/BIO-Contact Oxidation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J].202_,36(2):84-87.[17] 吕志伟,杨阳,马立.EGSB-SBR组合工艺对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的试验研究 [J].水处理技术 ,202_,36(4):112-114
Lv Zhiwei , Yang Yang , Ma Li.Experimental study on treating municipal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by EGSB-SBR combined process[J].Technology of Water Treatment ,202_,36(4):112-114.[18] 张勇, 龚敏 ,赵九旭 ,吴传文.EGSB-SBR组合工艺对城市污水脱氮除磷试验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2_,30(5):68-70
Zhang Yong , Gong Min , Zhao Jiuxu , Wu Chuanwen.Experimental study on EGSB-SBR combined sdystem for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emoval in urban[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_,30(5):68-70.[19] Song Yinyan, Shen Yaoliang, Wang Huimin.State of the art of the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in low-strength/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J].Jiangsu 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_,19(3):52-54.5
[20] Barber W P, Stuckey D C.The use of an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J].Wat Res, 1999, 33(7):1559-1578.[21] Shen Yaoliang, Zhao Dan, Wang Chengwu, Wang Huimin.Study on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ABR Reactor[J].China Water and Wastewater, 19(11):1-3.[22] Su Hongyang, Xia Xuefen, Zhang Yalei, Zhou Xuefei.Kinetics of dilute wastewater treatment with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at ambient temperature[J].CIESC Journal,202_,60(10):2164-2168.[23] Li Qingxue,Geng Yuan,Li Gaicui, Sun Zhaoxia.Study on treatment effect of rural domestic sewage by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 combined with aerobic process[J].Water and Wastewater,36(z1):135-137.[24] 邓辅唐,孙石,李强,等.人工湿地技术处理河道污水[J].环境工程,202_,24(3):90
Deng Futang,Sun Shi,Li Qiang et al.Treatment of river sewage by technology of constructed wetland [J].Environment Engineeering,202_,24(3):90.[25] Lu Jianbo, Fu Zhihui, Yin Zhaozheng.Performance of a water hyacinth(Eichhornia crassipes)system in the treatment of wastewater from a duck farm and the effects of using water hyacinth as duck feed [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Aciences,202_,20(5):513.[26] Abira M A, van Bruggen J J A , Denny P.Potential of a tropical subsurface constructed wetland to remove phenol from pretreated pulp and papermill wastewater [J].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_,51(9):173.[27] 鲁铌,章北平,刘真,刘礼祥,陆谢娟,洪永福.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填料优化级配[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2_,1(28):81-84
Lu Ni, Zhang Beiping, Liu Lixiang, Lu Xiejuan, Hong Yongfu.Optimization of constructed wetlands substrate combination treating low concentration domestic sewage [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2_,1(28):81-84.[28] 郑 蕾,丁爱中,左丽丽,孔德川,钟林.人工湿地设计分析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2_,45(Z1):573
Zheng Lei, Ding Aizhong, Zuo Lili, Kong Dechuan, Zhong Lin.An analysis of constructed wetland design[J].Journal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2_,45(Z1):573.[29] Ding Zhibing, Cheng Tingting, Yu Zhanhuan, Wang Xiuchun, Zhang Ping, Liu Yu.Subsurface-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combined with other process for treatment of low concentration domestic sewage[J].China Water and Wastewater,202_,23(15):89.
第二篇:城市污水处理研究
城市污水处理研究
1.技术开发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沿革,经历了从单一工艺到组合工艺的过程。从是否需氧的角度考察,则沿着“厌氧→好氧→厌氧+好氧→厌氧+缺氧”的轨迹发展。从去除对象来看,早期技术仅能去除SS物质,而现在的工艺还具备脱氮除磷功能。下面介绍几种目前常用的处理技术和设备。
1.1生物接触氧化法。
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一种介于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兼备两者的优点。其主要构筑物为生物接触氧化池,池内充填填料。已经充氧的污水以一定的流速流经被其浸没的填料,在填料上形成生物膜。污水与生物膜广泛接触,在生物膜上微生物的作用下,有机污染物得到去除,污水得到净化。由于池内具备适于微生物栖息增殖的良好环境条件,因此,生物膜上生物相丰富、食物链长、微生物浓度高、活性强,不产生污泥膨胀,污泥生成量少,且易于沉淀。生物接触氧化法具有多种净化功能,除有效地去除有机物外,如运行得当,还能够脱氧和除磷。生物接触氧化法的关键部位是填料。传统的蜂窝状塑料管较易堵塞,现在常采用吊挂式软性填料和悬浮或半悬浮球形填料,能有效地防止堵塞,且面积较大,处理效果好。生物接触氧化法是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较早的采用的技术之一,其主体工艺流程为:原污水→初沉池→接触氧化池→二沉池→消毒池→排放初沉池、二沉池均为竖流式沉淀池,上升流速分别为0.6~0.8mm/s和0.3~0.4mm/s。采用梯形直管填料,池中心廊道式射流曝气,气水比为10:1~12:1,停留时间为2.5~3.3h。设计进水平均BOD5=200mg/L,出水BOD5=20mg/L。
1.2两段活性污泥法。
两段活性污泥法,简称AB法。该法把污水管道、污水处理厂视为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其工艺特点是:不设初淀池,A段高负荷,B段低负荷,A、B两段污泥分别回流,充分利用污水管道中的微生物,为不同时期生长的优势微生物种群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耐冲击负荷能力强,处理效果稳定。其主体工艺流程为:原污水→格栅→顶曝气调节池→A段曝气池→A段沉淀池→B段曝气池→B段沉淀池→排放该类设备,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气机、无支架的污泥悬浮型生物填料、侧向流坡形斜板沉淀池等先进技术。BOD5去除率为90%,COD去除率为80%。
1.3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法。原则上,SBR法的主体工艺设备只有一个间隙反应器,在一个运行周期中,按运行次序,分为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闲置五个阶段。SBR法的关键设备滗水器的研制,已取得长足的发展。目前常用的滗水器,有虹吸式、旋转式和套筒式三种。SBR法工艺简单、节省费用,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力大、效率高,运行方式灵活,脱氮除磷效果好,没有污泥膨胀,耐冲击负荷、处理能力强。其主体工艺流程为:原污水→调节池→SBR反应池→消毒池→出水采用该工艺流程的上海某污水处理站设计平均流量750m3/d,进水水质BOD5=200mg/LSS=250mg/L,TN=40mg/L,NH4+=20mg/L,出水水质达到黄浦江上游污水排放标准,即BOD5<30mg/L,SS<30mg/L,NH4+<10mg/L,TN<20mg/L。
1.4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有填料作为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膜法处理装置。厌氧微生物附着载体的表面生长,当污水自下而上升式通过载体所构成的固定床层时,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污水中的有机物得以厌氧分解,并产生沼气。厌氧生物滤池有多种变型,填料的发展迅速,其工艺流程为:进水→沉淀池→厌氧消化池→厌氧生物滤池→拔风管→氧化沟→进气出水井→排水污水经沉淀池预处理后进入厌氧消化池进行水解和酸化,可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为后续处理创造条件。在拔风系统作用下,生物滤池处于兼氧状态,阻止了污水中甲烷细菌的产生,使整个系统仍处于酸性阶段,而氧化沟内溶解氧一般可稳定在1.5~2.8mg/L,污水在此进一步好氧处理。该工艺的实质类似于A/O法,但兼性厌氧生物滤池使厌氧段得到强化。拔风系统是处理过程的关键。其主要优点是不耗能、造价低、管理简单、无噪声、无异味、挂膜快、剩余污泥量少、出水水质好、运行效果稳定。
2.问题探讨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就其处理技术而言,可以采用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的成熟技术和工艺,但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应予考虑。
2.1住宅小区污水流量小,可生化性好,宜优先采用生物膜法处理技术。生物膜法具有生物相丰富、微生物浓度高、食物链长、不会发生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能好等优点,适用于小量的污水处理。过去担心的堵塞问题,在采用新型填料后已基本解决。
2.2住宅小区用地紧张,应优先考虑占地省的污水处理工艺,并在设计中采取一定措施。现在,一般设计成地下式或半地下式,形成地下为污水处理站,地面为绿地或花坛的格局,可以美化环境。但这样设计时,应注意埋深、提升设备、通风要求和臭气处理等问题。2.3由于受小区管理人员人数和专业素质的限制,应优先选用运行维护管理较方便的工艺,并努力提高运行管理自动化程度。
2.4住宅小区建设工程工期要求紧,污水处理设施由构筑物向设备的转化,似是一种必然趋势。采用装配式污水处理设备,安装简捷,工期短,便于维护。大亚湾核电站引进法国的一种小型污水处理站,主要设备全是散件,现场装配,其中,暖气池和沉淀池由10块小件组成,从土方开挖到开始调试,仅用20天就完工。国内小型污水处理设备的生产厂家如雨后春笋,但良莠不齐。多数生产厂家设计、研究、测试化验力量较弱,很难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售后服务也比较差。国家应加强这方面的监控管理。
2.5随着对出水水质要求的提高,单一工艺难以满足需要,组合式污水处理技术和设备得以发展。目前的组合方式,主要有多级好氧处理、厌氧+好氧处理、厌氧+缺氧处理等。从降低能耗、回收生物能方面来看,厌氧生物处理有着广阔的前景。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本身都具有一定的潜在能量。厌氧处理时,一方面,勿需嚗气充氧,可降低能耗;另一方面,其生成物-沼气,可回收利用,供小区采暖和供热,形成小区生态平衡系统,这是比较理想的发展趋向。
3.结语
住宅小区生活污水处理站,为防止污染,保护水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城市污水处理的发展趋势,是集中处理取代分散处理,但笔者认为,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在我国的一些中小型城市,还将存在相当长的时期,所以,其技术开发和设备研制应予以高度重视。
成都市新都金海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2.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公示
一、工程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2.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项目
2、建设内容
2.5万吨/天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主体工程和辅助工程。
3、建设单位
成都市新都金海污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4、建设地点
四川省新都工业区万和村九队
5、工程投资
项目实际总投资1700万元,全部为环保投资,环保投资比例为100%。
6、工程建设情况
项目于202_年11月开始建设,202_年9月完成建设,202_年10月投入试生产。
7、监测期间实际生产负荷
新都金海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在202_年12月12日22:00至14日22:00两天分别处理污水量为19334t/d、19668t/d和,生产负荷分别为77.3%、78.7%,超过设计日处理量的75%,满足验收监测生产负荷不低于75%的要求。
复测期间,202_年10月10日10:00至12日8:00,日处理城市污水量分别为23518 t/d 和23787 t/d,处理负荷为94.1%和95.1%,满足验收监测生产负荷不低于设计生产能力75%的工况要求。
8、环评编制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9、验收监测单位 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二、环境保护执行情况
1、按照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该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价(补做),履行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批手续。
2、新都金海污水处理厂建立由厂长负责、下设1人兼职负责全厂环保工作的管理机构。环保档案归口公司行政部管理,配备专职人员1人,环保档案较完整。
3、公司建立了各项环保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运行过程责任到人,巡检到位,记录清楚,环保设施运行维护情况较好。
4、建立了化学分析实验室,专职分析人员2人,兼职分析人员2人,专、兼职人员均获建设部颁布的污水处理厂员工上岗证。目前污水处理厂已开展了pH、SS、COD、BOD、NH3-N、总磷和总氮7个项目的监测。监测频率为污水处理系统的进、出口每4小时监测一次。
5、固体废弃物进行了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和沉淀池清掏废渣集中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送垃圾场填埋处理;栅渣、砂粒、污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栅渣、砂粒、污泥,经机械脱水处理后装专用车送长安垃圾处置场添埋。
6、环保措施严格按照环评和环评批复的要求一一落实,具体如下:(1)环保设施严格执行了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做到了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2)厂区绿化覆盖率达45.0%。
(3)制定了环境监测制度,监测工作制度化。
(4)针对进水水质不稳定的特点,修建了水量调节池。(5)污水处理厂安装了pH、色度、出口COD在线监测仪。
(6)公司自试生产以来,没有发生过二氧化氯泄漏事故。在二氧化氯发生器区建设了有效容积达10 m3 的应急池。
(7)公司制定了《二氧化氯事故应急处理预案》,《预案》组建了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公司总经理任组长,成员为下属各部门负责人。《预案》明确了岗位分工和岗位职责。
6、公司在建设期间严格按照环评建议及环评批复的要求落实了各项环保措施,在试生产期,公司按照省、市、县环保局监督检查提出的要求进行了进一步整改,项目在施工期和试生产期无污染事故发生。
7、公众意见调查结果:验收监测单位于202_年12月12日至12月14日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公众参与调查工作。发放调查表31份,收回31份。调查结果表明:77%的被调查对象支持该项目的建设,100%的人认为该项目的建设对自己、当地社会经济、周围居民生活质量以及自然生态环境有正影响。
三、验收监测结果 成都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分别于202_年12月12~14日和202_年10月10~12日(废水复测)进行现场监测,监测结果如下:
(1)废水
根据202_年12月12~14日监测及202_年10月10日-12日整改后复测结果,所测总排口废水项目中,除粪大肠菌群超标外,PH、COD、BOD、氨氮、总磷、LAS、石油类、动植物油、色度、SS、总氮的日平均排放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2_)表1中一级A标准要求;汞、铬、镉、六价铬、铅的日平均排放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2_)中表2要求;硫化物、氰化物、挥发酚、铜、锌、镍、甲醛的日平均排放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2_)表3要求。COD、BOD、氨氮、总磷、石油类、动植物油、色度、挥发酚、SS、总氮、LAS的处理效率分别为78.1%、86.7%、96.8%、64.6%、64.3%、88.0%、75.0%、77.9%、83.3%、72.2%、89.6%。
(2)废气
厂界废气监测项目氨、硫化氢的排放浓度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2_)表4中二级标准要求;厂区内甲烷排放体积浓度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2_)表4中二级标准的要求。(3)噪声
202_年11月22和23日噪声监测结果: 厂界噪声1#-8#测点的昼、夜监测值全部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Ⅲ类标准。
敏感点噪声9#测点昼、夜监测值达到《城市区域环境噪声》(GB3096-93)3类标准要求。
(4)污泥浸出毒性
污泥浸出液中总汞、总铅、总镉、总铬、总铜、总镍和总锌的监测浓度全部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5085.1-1996)浸出液最高允许浓度。
(5)总量控制指标
本项目CODcr、石油类、Pb及Cr6+的年排放总量均低于环评建议值。
(6)地表水
排口所在河道上游500米、下游1000米各设1个监测断面,所测PH、氨氮、总磷、氰化物、溶解氧、挥发酚、汞、砷、铅、六价铬浓度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_)Ⅲ类标准;COD、BOD、石油类、总氮浓度及粪大肠菌群数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2_)Ⅲ类标准。超标项目中除粪大肠菌群数外,下游断面浓度值均低于上游。
四、问题
1、监测测期间,所排水中粪大肠菌群数超过《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2_)中一级A标准(1000个/L)的要求。
2、污水总排口没有设立明显标识。
3、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农户未搬迁。
五、建议
1、加强对排水的消毒,保证排放废水中各项指标全面达标。
2、如发现进水水质不符合要求时,及时向新都区环保局报告。加强对进水水质的调节,使之符合处理要求。
3、在总排口设立规范标识。
4、协助政府对卫生防护距离内的农户进行搬迁。
5、加强环保管理制度宣传学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进一步加强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确保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作为四川首家采用BOT特许经营的方式兴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金海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已于202_年11月投产运行,由于选用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改良型DE氧化沟工艺,新都城区的生活污水在通过精格栅、提升泵、细格栅、沉砂池、氧化沟、沉淀池、接触池等处理程序后,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固体悬浮物等,使排除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目前,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已全部竣工,进入进水调试阶段。至此,我区城区日处理生活污水能力将达到6万吨,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达85%以上,基本满足城区污水处理需要。
水泥行业三废处理技术
水泥(英文:cement)是指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用水泥制成的砂浆或混凝土,坚固耐久,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水泥的生产工艺
水泥的生产工艺,以石灰石和粘土为主要原料,经破碎、配料、磨细制成生料。喂入水泥窑中煅烧成熟料,加入适量石膏(有时还掺加混合材料或外加剂)磨细而成。
水泥生产随生料制备方法不同,可分为干法(包括半干法)与湿法(包括半湿法)两种。
水泥工业三废及处理
所谓“三废”,就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废煤碴、废石碱、废煤灰等)、废气(排放、残余等气源再利用)、废水(自然排泄工业废水等)”的概称。水泥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污染物主要是粉尘,其次是SO2、NOx等。水泥生产的废水中,有机物含量低,主要含粒径不同的颗粒物,主要污染物为SO2。水泥生产的废料有离心成型后的废浆、搅拌成型和浇灌的撒落料及拌制混凝土的剩余混合料、冲洗搅拌机的水浆、蒸汽锅炉废渣、粗细集料(砂、石)筛(洗)余物、废品及其他边料。下面分别介绍水泥生产中三废处理技术的应用。
3.1
废气
水泥生产的特点为物料处理量大,粉状物料或成品输送环节多。在物料破碎、输送、粉磨、煅烧、包装、储存等环节中,几乎每道工序都伴随着粉尘的产生和排放。产生的粉尘类型主要有:(1)原料粉尘;(2)煤粉尘;(3)水泥窑粉尘;(4)熟料粉尘;(5)水泥粉尘。粉尘的排放方式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两大类。有组织排放包括从热力设备烟囱和各种通风设备排气筒排放的粉尘。无组织排放包括各种物料在装卸、运输、堆存过程中自由散发出来的粉尘。粉尘最大的排放源为窑尾废气,其次是窑头废气。SO2、NOx等产生于熟料煅烧过程,由窑尾烟囱排入大气。
治理措施:为了有效地控制废气的产生和排放,工程采取了以下综合措施:(1)从工艺流程设计、布置上尽量减少扬尘环节;(2)选用扬尘少的先进设备;(3)粉状物料采用空气输送、链式输送机等密闭式输送设备;(4)带式输送机布置尽量降低物料落差并加强密闭;(5)配备洒水车,设置洒水管道,对石膏、原煤、矿渣等物料露天堆场和物料运输道路洒水降尘;(6)加强绿化,厂区内的绿化面积占可绿化面积的81.4%;(7)对有组织排放点设置相应废气处理装置。
结论:(1)在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后,各废气排放点废气各项排放指标均符合《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1996)中二级标准;该厂粉尘无组织排放符合《水泥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1996)二级标准。治理设施运行稳定、综合治理效果良好。(2)水泥厂的废气排放,特别是粉尘无组织排放情况,同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直接相关。强化企业内部管理是水泥厂废气长期、稳定地实现达标排放的关键和有效保证。
3.2 废水
水泥工业生产用水量大而对水质要求不高,主要用于旋转窑冷却、地面冲洗、冲洗磨机等,其生产废水一般未经处理直接排入地面水体,严重时造成河道淤塞,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生产用水。水泥工业生产废水主要含不同粒径的细小颗粒,而水泥生产对用水水质要求不高,因此,对水泥生产废水进行处理并回用,不但具有环境社会效益,而且经济效益也十分显著。
水泥生产废水主要污染物为SS,废水中SS主要以粗分散系和胶体分散系两种形态存在。其中粗分散体系占总悬浮物的80%-90%,在自然沉淀状态下就能较容易去除。处理的关键在以胶体状分散体系存在的SS。
治理措施:通常对于以胶体状存在的sS,主要靠投加混凝剂,通过混凝剂水解产物压缩胶体的扩散层,达到胶体脱稳而相互聚结;或者通过混凝剂的水解和缩聚反应而形成的高聚物的强烈吸附架桥作用,使胶粒被吸附粘结。针对水泥生产废水的特性,经过充分的试验论证,采用聚合氧化铝为絮凝剂,压缩双电层,降低电位,然后投加少量PAM作助凝剂,靠其大分子的吸附架桥功能,将脱稳的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提高沉降速度,从而达到泥水分离的目标,SS处理效果显著。根据试验结果,废水中CODcr和SS具有线性关系,CODcr随SS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水泥废水的治理主要以去除SS为目标,只要SS降低了,CODcr就随之降低。
3.2
废料
水泥制品企业往往忽视企业本身废渣废料的综合利用,以致侵占农田、堵塞河道、污染环境。经济合理地处理这些废渣废料,特别是用于农房墙体生产,既可解决农房墙体材料急需的大量原材料,又可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离心成型后的废浆这种废浆含有5%-8%的水泥,可作墙体材料的胶绪材使用;搅拌、成型和浇灌的撒落料及拌制混凝土的剩余混合料,后者性能较好,可作为农房墙体材料的基本混合料,前者可作混合料;冲洗搅拌机的水浆其性能与离心成型的废浆大致相同,可作胶结材或混合料使用;蒸汽锅炉废渣这种废渣经破碎筛分可分别替代粗细集料,不过用作粗巢料时,要防止混凝土成型时出现分层现象I粗细集料砂、石筛洗余物;废品及其他废地坪、废砖瓦及混凝土边料这些材料经破碎筛分后,可替代粗细集料。
治理措施:(1)废渣砖:利用离心成型的废浆作胶结材,加入适量的炉渣人工或机械破碎作集料,再加混凝土撒落料,人工拌和均匀后放人钢模内夯实成型,经自然养护即为废渣砖尺寸与普通粘土砖相同,主要用于围墙砌筑;(2)废料实心砌块:利用撒落料和剩余混合料,掺加一些砂、石筛余物和炉渣作集料,经人工拌和均匀,在钢模中振动密实成型,白然养护后即为废料实心砌块毫米,可用作单层房屋的墙体材料;(3)房屋基础用的水泥条石利用撒落料和剩余混合料,掺加冲洗搅拌机的水浆和部分砂、石筛余物,经人工拌和后,在钥模中夯实成型,自然养护后即得水泥条石;(5)室内外地坪方砖:利用离心成型后的废浆、撒落料和砂、石筛余物或混凝土制品的边料,经人工拌和后,在模子中夯实成型,即为地坪方砖厘米,此砖生产在各厂较为普遍;(6)其他:如花墙、花格栏杆和水泥墩子船台上使用等。
结论
通过对水泥工业中“三废”的综合处理应用,不仅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水泥生产中,废水、废气和废料的处理回用工程的实施,不但具有环境、社会效益,而且具有十分显著经济效益。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简介
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四川省小型氮肥示范厂,后更名为温江地区氮肥厂、成都化肥厂,202_年通过改制全部退出国有,组建为“成都玉龙化工有限公司”,202_年与四川省农资集团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四川省农资集团是省政府列为重点培育的大集团、大企业之一),由四川省农资集团控股。公司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占地面积400余亩,总资产5.18亿元,现有在岗员工652人,具有年产16万吨合成氨、25万吨尿素、25万吨碳铵、10万吨复合肥和即将建成投产的5万吨三聚氰胺生产能力;被省发改委列为全省仅有的9家天然气化工重点企业之一。
近年来,公司坚持开发、节约、环保并重,走科技发展之路,在强化内部管理的同时,先后投资近3亿元,连续对生产装置进行技术改造和扩建,合成氨生产工艺采用高新技术“双一段换热式直接转化工艺,主要工段采用DCS控制系统,装置水平和产品产量、质量不断提高,能源消耗不断降低,吨氨耗天然气仅845立方米,优于大化肥水平,企业效益成倍增长;废物回收处理、环境管理要求、吨产品资源利用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HJ/T188—202_《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一级标准(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各项经济、技术、环保指标名列同行业前茅,跃身四川省化工制造业最佳效益20强。荣获四川省经委、省统计局 “202_年四川工业企业最大规模500强”和“202_年四川工业企业最佳效益200强”等称号;202_年企业利润在全国氮肥行业排序38位。202_年企业人均创产值48万元,人均创利税11.3万元。
公司注重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力求清洁生产、安全生产,曾被评为化工部“化工六好企业”、“全国环境优美工厂”;202_年通过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两个体系认证;202_年首批获得省安监局安全管理标准化授牌,同年被省经委和省环保局首批命名为“玉龙化工工业生态园区”(全省仅16家),并获得“成都市环境友好型企业”称号等,实现可持续科学发展。
工艺见附件
第三篇: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维护国家生态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医疗污水成分较为复杂,水质可能存在较多种类的致病菌,对人类及动物健康及自然环境造成危害较大,因此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的污水必须经过严谨的预处理排污工艺后,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本文将针对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研究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
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生态环境的不断变化,医疗污水处理系统的合理设计和应用已经成为医疗机构和环保志愿者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医疗污水处理工艺在设计层面的不断优化,提高了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是未来医疗行业健康发展和保持我国生态环境稳定的共同选择。
一、医疗污水性质
医疗污水,指的医院通过城市排污管道向自然环境中排放的曾用于医疗工作的污水。医疗污水成分较为复杂,水质可能存在较多种类的致病菌,对人类及动物健康自然环境造成危害较大,因为每个医院都不是不同的,并都有自己的理疗特色,所以相对的医疗条件和医疗种类也不尽相同,其产生的医疗污水的成分、致病菌种类、排水量也都存在较大差异。调查显示,通常在医疗污水中会含有大肠菌群和传染性细菌、病毒等致病性微生物,化学需氧量、生物需氧量、酸性物、碱物、动植物油等有毒有害物质,其中化学需氧量在 150毫克每升到350毫克每升之间,生物需氧量在80毫克每升到150 毫克每升之间,固体悬浮物在40毫克每升到120 毫克每升之间,酸碱度在7到8之间。学术界按照不同的水质,将医疗废水分为三大类:普通生活污水、含有致病菌的临床污水以及放射性污水。三种污水的水量变化并不大,同时不存在排放规律。其中致病微生物种类杂、数量多是医疗污水最显著的特点[1]。
因为一部分医疗污水中具有放射性,导致医疗污水可能产生“三致效应”即致突变效应、致畸效应和致癌效应;同时,医疗污水中含有很多具有潜伏性的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更将对周边环境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调查显示,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爆发的大规模传染病都与饮用水源被污染有着直接关联。当代医疗废水的治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治理法、物理治理法和生物治理法三大类[2]。通常在医疗污水处理工艺选择上,要按照排水的受纳水体来决定,比如将污水排入具备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的城镇排水系统通常采用一级处理工艺;当污水排放到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的自然水域时,需对污水进行生物体污染、化学物质污染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物理性污染的有毒有害物质进行二级处理方式。与此同时还要依照医疗机构的建设规模、医疗性质和污水去向来进行污水处理的工艺选择,医疗污水在经过处理后按照排放去向分为排入市政管道和自然水体两类,一般采用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消毒处理三种处理工艺。
二、理疗废水的处理工艺
当代医疗废水的治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治理法、物理治理法和生物治理法三大类。
(一)一级处理
我国绝大部分的医疗污水经过处理后流向城镇的下水道系统,其预处理通常为以去除致病微生物为目的一级处理。一级处理的处理方式是将污水注入化粪池再进入调节池,最后进入沉淀池使其混凝沉淀,对沉淀池出水进行消毒。
(二)二级处理
综合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污水为了达到医疗污水排放标准通常要对污水进行二级处理。采用化学治理法、物理治理法和生物治理法联用综合处理工艺。医疗污水的二级处理方法可使用常规活性污泥法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等工艺,处理方式与生活污水的二级处理比较相似。
(三)消毒处理
医疗污水消毒的消毒处理,目的是为了杀灭医疗污水中存在的各种致病微生物。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和化学消毒法[3]。化学消毒法包括用次氯酸钠、液氯等卤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等试剂进行消毒处理,目前我国比较常用的是臭氧消毒法;物理消毒法有辐射法、紫外线法等消毒处理方法,目前比较常用的是紫外线消毒法。处理工艺都有的规模、性质等综合考虑,以求最优化效果。
(四)主要构筑物及参数
1.化粪池
化粪池,常规有效容积为200米左右,化粪池的主要作用是在厌氧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去除一部分致病微生物。
2.格栅
设置格栅的目的是为了过滤化粪池出水的杂物,为后续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保障。医疗机构的医疗废水处理工程在选择自动机械格栅时,应该要格栅具备较好的耐腐蚀性,通常挑选以不锈钢为主要材料的设备。格栅的常用设备宽度为500毫米,栅间距为10毫米。
3.调节池
均匀污水水质,降低污水水流对排污设备的冲击,是调节池的核心要求。因此医疗机构的医疗废水处理工程调节池尺寸以长5000毫米,宽4000毫米,高4000毫米为宜,池体进行地埋式建筑方法。标准调节池的有效容积为70立方米,有效水深3.4米,水力停留时间9小时。
4.混凝沉淀池
通过投加混凝剂已达到沉淀污水水体中悬浮物和颗粒物是混凝沉淀池的核心作用。医疗机构的医疗废水处理工程中混凝沉淀池的尺寸以长2500毫米,宽2500毫米,高4500毫米为宜,并在混凝沉淀池池底的中央位置安装水体导流管,使污水国混凝沉淀池重新流向化粪池,进行下次过滤。
(五)事故预防措施
在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工程中,必须采取相对的设备事故预防措施:
1.在医疗污水的处理过程中,系统必须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除了优质设备的选用外,还应该保证备用设备的投入。
2.应该在系统中采用雨污分流技术,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调节池应该具备足够的有效容积,以此污水水体水流、水压对后续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结论:结合以上分析与研究,笔者认为医疗污水处理工艺在我国医疗行业的应用和研究,是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的,虽然医疗污水的处理工艺的研究工作给医院的经营、管理增加了一定难度,并提升了相应成本。但是医疗污水处理工艺的进步和提高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医疗单位的周边环境并为医院建立良好的公众形象。可以预见随着我国对医疗污水处理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未来一定会有更加健康、高效、环保的医疗污水处理工艺出现。
参考文献:
[1]谢胜.上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适用性评估与分类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2_.[2]李元??.新型经济型石材加工污水处理工艺研究开发[D].山东大学,202_.[3]孙永健.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2_.
第四篇: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典型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概述 传统活性污泥工艺 1.1 工艺原理
利用活性污泥的生物作用,在好氧条件下,分解去除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然后使污泥与水分离,大部分污泥回流到生物反应池,多余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出活 工艺流程
由初沉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产生两个效果:①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②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有两个:①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②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工艺(A/O工艺)2.1 工艺原理
通常称为A/O工艺的实际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厌氧/好氧工艺,另一类是缺氧/好氧工艺。厌氧状态和缺氧状态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差别:在厌氧状态下既有无分子态氧,也没有化合态氧,而在缺氧状态下则存在微量的分子态氧(DO浓度<0.5mg/L),同时还存在化合态的氧,如硝酸盐。它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原水中的有机碳源进行反硝化,能有效的去除BOD和含氮化合物。2.2 工艺流程
缺氧好氧工艺简称A/O工艺。污水进入反硝化缺氧池后,回流污泥中的反硝化菌利用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回流混合液中的大量硝态氮(NOx-N)还原成N2,达到脱氮的目的,然后再在后续的好氧池中进行有机物的生物氧化、有机氮的氨化和氨氮的硝化等生化反应。O段后设沉淀池,部分沉淀污泥回流A段,以提供充足的微生物。同时还将O段内混合液回流至A段,以保证A段有足够的硝酸盐。
A2/O工艺采用三段式反应器,它是传统活性污泥工艺、生物硝化及反硝化工艺及生物除磷工艺的结合。在厌氧段,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释放磷,并吸收低级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机物,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在缺氧段,反硝化细菌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将内回流混合液带入的NO3--N和NO2--N通过反硝化作用转为氮气,从而达到脱氮的目的,并使BOD继续下降;而在好氧段主要是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在充足供氧条件下,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氨氮被硝化菌转化为NO3--N,而在厌氧池中充分释磷的聚磷菌则可以在好氧池中过量吸收磷,形成高磷污泥,通过剩余污泥排出以达到除磷的目的。传统SBR工艺 3.1 工艺原理
它的反应原理和污染物质的去除处理机制和传统活性污泥法基本相同,其在流态上虽属完全混合式,但在有机物的降解反应的时间历程上属于推流式。3.2 工艺流程
典型的SBR工艺,其操作过程由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待机5个基本过程组成,从污水流入开始到待机时间结束开始下一次进水,构成是一个周期。整个周期的所有过程发生在同一反应池内,池内设有进、出水以及曝气或搅拌装置。整个处理系统通过周期式的反复运行,一般需要至少2个SBR池,可使系统连续运行。在SBR 的运行过程中,其各个过程是可进行灵活控制的,可以通过曝气方式和反应时间的控制,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的交替运行,实现氮、磷去除。其基本操作过程见下图7。CAST工艺 4.1 工艺原理 该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选择器及污泥回流设施,并对时序做了一些调整,利用不同微生物在不同的负荷条件下生长速率差异和污水生物除磷脱氮机理,将生物选择器与传统SBR反应器相结合的产物,从而大大提高了SBR工艺的可靠性及效率。4.2 工艺流程
CAST工艺的工艺流程见图8。污水中含有大量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漂浮物,经过格栅截留,除去上述污物,防止后续处理构筑物管道、阀门和水泵机组堵塞。污水经集水池用潜污泵打至沉砂池,在沉砂池中可除去相对密度较大的无机颗粒如砂等,使无机颗粒与有机污物分离,定期将砂排入晒砂,干化后清除。污水经沉砂池后由配水管自流进入CAST池进行生物处理,处理达标后排放或部分回用。污泥则进入污泥浓缩罐,再经污泥脱水机脱水后外运。人工湿地处理系统 5.1 工艺原理
从生态学原理出发,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人为将土壤、沙、石等材料按一定比例组成基质,并栽种经过选择的耐污植物,培育多种微生物,组成类似于自然湿地的新型污水净化系统。人工湿地在对废水的处理过程中综合了生物、物理、化学三方面的作用,通过基质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和反硝化作用、植物对营养元素的摄取和微生物分解等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湿地填料表面和植物根系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形成生物膜,废水流经湿地时,悬浮物被填料及根系阻挡截留,有机质通过生物膜的吸附及同化、异化作用得以去除。湿地系统中因植物根系对氧的传递释放,使其周围的微环境中依次呈现出好氧、缺氧和厌氧状态,保证了废水中的氮、磷不仅能被植物及微生物作为营养成分直接吸收,还可以通过硝化、反硝化作用及微生物对磷的积累作用从废水中去除,最后通过湿地基质的定期更换或植物收割使污染物质最终从系统中去除。5.2 人工湿地系统的不同工艺类型 人工湿地是由填料、水生动植物共同组成的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系统。根据优势大型植物的生长形式,CW分为大型自由漂浮、大型沉水和大型挺水植物系统,前两者一般用于河流和湖泊的生态修复,而对于污水处理一般选用的是大型挺水植物系统。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出发,按照系统布水方式的不同或污水在系统中的流动方式不同,以大型挺水植物为主要植物物种的CW系统一般可分为自由表面流人工湿地系统和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后者又包括水平流和垂直流两种类型。不同类型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不同,具有各自的特点。
第五篇:污水处理工艺比较
一、A/O工艺简介
由于我国小城镇居住点分散,污水源分布点多量少,城镇级污水厂的规模多低于10000吨/日。目前国内大中型城市污水处理厂经常采用的处理技术有传统活性污泥法、A2/O、SBR、氧化沟等,如果以这些技术建设小城镇污水处理厂会造成由于居高不下的运行费用,无法正常运行。必须针对小城镇的特点采用投资省,运行费用低,技术稳定可靠,操作与管理相对简单的工艺。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 采用SNP特种悬浮型生物填料,系统污泥浓度高,停留时间短。
② 厌氧生物滤池:能耗低,为活性污泥法的十分之一,产泥量很少。
③ 好氧生物滤池:停留时间短,保证出水达标。
④ 所有设备可以采用利浦罐或拼装钢结构,具有施工周期短,投资低,占地节约,外观美观的特点。
⑤ 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占地较小,操作管理简单,运行灵活性强。
⑥ 低投资,低运行费,尤其适合于规模低于202_~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⑦ 维修检修工作量低,需要运行操作人员的要求相对也较低。
应用范围
202_~10000吨/日以下的小城镇污水处理厂
二、A2/O工艺
亦称A-A-O工艺,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生物脱氮除磷)。按实质意义来说,本工艺称为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简称。
A2/O工艺是流程最简单,应用最广泛的脱氮除磷工艺。污水首先进入厌氧池,兼性厌氧菌将污水中的易降解有机物转化成VFAs。回流污泥带入的聚磷菌将体内的聚磷分解,此为释磷,所释放的能量一部分可供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供聚磷菌主动吸收VFAs,并在体内储存PHB。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混合液回流带入的硝酸盐及进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脱氮,接着进入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污水中残留的易降解BOD外,主要分解体内储存的PHB产生能量供自身生长繁殖,并主动吸收环境中的溶解磷,此为吸磷,以聚磷的形式在体内储存。污水经厌氧,缺氧区,有机物分别被聚磷菌 和反硝化细菌利用后浓度已很低,有利于自养的硝化菌的生长繁殖。最后,混合液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上清液作为处理水排放,沉淀污泥的一部风回流厌氧池,另一部分作为剩余污泥排放。
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而且在厌氧-缺氧-好养交替运行条件下,不易发生污泥膨胀。
运行中切勿投药,厌氧池和缺氧池只有轻缓搅拌,运行费用低。
该工艺处理效率一般能达到:BOD5和SS为90%~95%,总氮为70%以上,磷为90%左右,一般适用于要求脱氮除磷的大中型城市污水厂。但A2/O工艺的基建费和运行费均高于普通活性污泥法,运行管理要求高,所以对目前我国国情来说,当处理后的污水排入封闭性水体或缓流水体引起富营养化,从而影响给水水源时,才采用该工艺。
本工艺具有如下特点:
(1)本工艺在系统上可以称为最简单的同步脱氮除磷工艺,总的水力停留时间少于其他同类工艺
(2)在厌氧(缺氧)、好氧交替运行条件下,丝状菌不能大量增殖,无污泥膨胀之虞,SVI值一般均小于100
(3)污泥中含磷浓度高,具有很高的肥效
(4)运行中勿需投药,两个A断只用轻缓搅拌,并不增加溶解氧浓度,运行费用高
本法也存在如下各项的待解决问题
(1)除磷效果难于再行提高,污泥增长有一定的限度,不易提高,特别是当P/BOD值高时更是如此
(2)脱氮效果也难于进一步提高,内循环量一般以2Q为限,不宜太高
(3)进入沉淀池的处理水要保持一定浓度的溶解氧,减少停留时间,防止产生厌氧状态和污泥释放磷的现象出现、但溶解氧浓度也不宜过高,以防循环混合液对缺氧反应器的干扰
三、改良 A2/O
工艺综合了A2/O 工艺和改良UCT的优点,有着良好的生物脱氮除磷效果,脱氮能力高于 A2/O 工艺。改良A2/O 工艺处理流程简图如下:
技术特点与优势:
● 出水水质高改良 A2/O 工艺工艺原理是针对高效生物脱氮除磷,工艺运行可靠,节省化学药剂使用。
● 运行管理方便改良 A2/O 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运行稳定。
● 污泥肥效高改良 A2/O 工艺剩余污泥含磷量3%~5%,肥效高,可利用作污泥堆肥。
四、曝气生物滤池
工艺简介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 Aeration Filtration),就是在生物滤池处理装置中设置填料,通过人为供氧,使填料上生长大量的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由滤床、布气装置、布水装置、排水装置等组成。曝气装置采用配套专用曝气头,产生的中小气泡经填料反复切割,达到接近微控曝气的效果。由于反应池内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可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减少反应时间。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 克服了污泥膨胀,处理效果稳定,运行管理简单。
② 改变了传统的高负荷生物滤池自然通风的供气方式,人为供氧,强化处理效果,出水水质提高。
③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特别适合于工业废水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的现代城市污水处理。
④ 生物填料对空气有相互切割作用,可以明显提高氧气利用率。
⑤ 根据需要可以组合成具有生物除磷脱氮功能的A2/O工艺。
⑥ 采用中小气泡专用曝气头,杜绝了微孔曝气头容易堵塞、破裂的缺陷。
⑦ 采用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开发的特种生物填料,污泥浓度高,处理设施紧凑,占地面积小。
应用范围
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
五、城市污水SPR除磷工艺
工艺简介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是人类向水体排放了大量的氨氮和磷,磷更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最主要因素。纵观国内污水处理厂,除磷技术一直是困扰污水处理厂运行的难题。传统的物化除磷技术需要大量的药剂,具有运行成本高,污泥产量大的缺点;前置厌氧的生物除磷工艺具有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是由于完全依赖于微生物的摄磷、释磷作用,难以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的要求。当考虑中水回用时,则更难以达到要求。为此,我公司在现有的物化除磷与生化除磷的技术基础上,结合我公司的实际工程经验,开发出了城市污水深度除磷技术-SPR除磷工艺。
该工艺以厌氧生物除磷机理为主要技术依托,采用SPR除磷工艺,通过强化厌氧释磷,并辅以物化沉淀去除释放磷的方法,达到整个生化处理系统的除磷要求。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① 除磷效果好,较传统的前置厌氧除磷的释磷效果增大10倍以上,回流污泥的摄磷能力也可以提高很多倍。
② 运行稳定可靠,在进水TP 7mg/L的条件下,可以保证出水达到TP≤0.3mg/L,而除磷加药量比常规化学除磷减少80~90%。
③ 污泥易沉淀、浓缩和脱水,污泥含磷量高,可达6~10%,适宜于磷的有价回收。
④ 加药量少,运行成本低。
⑤ 可以适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现有A/O生物处磷工艺的强化改造。
⑥ 该工艺也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实施磷回收的有效工艺。
应用范围大、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大、中、小型城市污水处理厂改造 城市污水处理厂磷的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