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杨忠贤事迹
生为牧民驱病痛 死为草原守平安 杨忠贤用生命书写壮丽人生
杨忠贤,194
4年出生,河南省镇平县人。1962年7月毕业于乌鲁木齐铁路卫校,分配到巴里坤县萨尔乔克乡卫生院海子沿卫生所。他生前17次被地县两级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基层院长,先后荣获国家、自治区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2000年被卫生部追授为“人民健康好卫士”荣誉称号。被哈萨克牧民誉为“牧民之子”,一生为3000余名牧民小孩接生。
1962年学成归来留在巴里坤县城工作,18岁的杨忠贤去了缺医少药的牧区工作,从此,在牧区一干就是37年。杨忠贤刚到萨尔乔克乡为哈萨克族牧民看病时,语言不通成了他最大的障碍,他采用形象记忆法学习哈语,一年后,便可以通过哈语熟练地与牧民交流,再后来,他就成了到牧区考察专家的翻译。有了感情交流的纽带,他与广大牧民的心更靠近了。
一年,草原上流行脑膜炎,杨忠贤和当护士的妻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抢救病人中。谁知,活泼可爱的6岁小女儿也染上了脑膜炎,等到杨忠贤从牧区赶回时,女儿已高烧昏迷了三天三夜。女儿病后留下了后遗症,成为终身痴呆。
37年中,杨忠贤率领医务人员上山下乡,防病治病,一
次次扼制住了麻疹、百日咳、破伤风、白喉、流脑等疾病在草原的流行,他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好了100多位高血压、关节炎、偏瘫等疑难病人。
1986年6月24日,杨忠贤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2月,杨忠贤在为牧民看病时突然昏倒,被确诊为胃癌晚期,就在他准备到新疆医学院动手术的前一天,得知吴昌沟一位老人病重,他竟忘了自己也是个病人,乘上救护车赶去医治。晚上10时多回到家,刚躺下,听说医院职工布力汗难产大出血,他不顾家人的阻拦,又赶到医院抢救。次日凌晨8时,精疲力竭的他离开医院,还没走到家门口就昏倒在地上。
手术后,老杨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他回到魂牵梦绕的萨尔乔克乡,继续他未竞的事业。在他去世前的4个多月时间里,他为250多位农牧民看了病。
1999年9月17日,杨忠贤走完了他56岁的人生里程,长眠在巴里坤草原。37年的风风雨雨,杨忠贤的足迹踏遍了巴里坤草原的沟沟坎坎,在萨尔乔克、海子沿、下涝坝等乡的牧业点、毡房都留有他为各族人民看病治病的身影。杨忠贤把一切都献给了草原人民,他在日记中写道:“只要我还活着,决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和事业!”
杨忠贤去世的噩耗震撼了巴里坤草原,撕碎了萨尔乔克乡哈萨克牧民的心。安葬的那一天,4000多哈萨克牧民自发地从四面八方赶来为他送行。
按照杨忠贤“死后要葬在萨尔乔克草原”的遗愿,哈萨克牧民接纳了这位汉族兄弟,破例将他安葬在部落的墓群之中。
第二篇:九月份支教工作小结 杨忠贤
九月份支教小结
杨忠贤
2012.09
2012年9月,我积极响应学校号召,报名参加支教。有幸成了田横度假区仲村小学教师的一员。学校为我们举行了隆重的欢送仪式,从此,就正式步入了我兴奋而激动的支教生涯。
来到仲村一切如新,工作着,学习着,感动着,收获着。就像支教前,告诉朋友们的一句话一样“用一年的时间,去做一件终身难忘的事”。
来到仲村小学前,队长告诉我们 “你们是田横小学的教师,你们的班级管理是一流的,我信任你们!”。田横小学教师的好客、善意,田横教委和学校领导对支教老师的关心、爱护和支持,让我感动„„为了不负领导的重托,我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合到这里的教师当中,争取早日成为他们中贴心的一员做着准备。因为我想只有融入到他们中间,才能与他们一起进行教学思想的碰撞和教学研讨的互动!我除了整理自己二十几年来摸索出的点点滴滴,我主动向他们学习经验,与支教教师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交流各自的心得,时不时的更不择时不择地的“即时研讨”,改变着学校的研讨氛围,改变着教师的研讨习惯!——教室门口、操场、办公室、路口探讨教育教学上的困惑,不知不觉中成了仲村小学一景。我主动邀请本校教师听课,讨论课堂上的不足,改善课堂,以适应当地的学生。“思考——实践——反思——总结”是我每天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仔细阅读,潜心研究,认真钻研,深入思考,从理论上武装了自己。通过学习和总结,我的理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通过实践和反思,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一个月的努力终于走出了职业教育的范畴,稳健的步入小学教育的天地。
工作中诚心诚意,教书育人。当我正式接任仲村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任务的时候,此时的我,任重而道远。自从走上仲村六年级小学讲台的那一天起,我就已决定,奉献给学生的,除了知识汗水,还有无私的爱。2012年9月,我把这崇高的“爱”带到了仲村小学六年级。仲村小学六年级生源主要来自本镇的仲村、迟家村、和潘家村,全班25名学生,学生素质参差不齐,同时小学生的好动和他们的理解能力差是教学中的关键,态度与习惯不好是影响他们学习的主要祸根。为此我确定了育人目标:少讲多练、帮助改变习惯!从习惯入手,改变他们的学习、卫生、文明礼貌习惯。赠个人名言“习惯影响终身,态度决定一切”。
来到仲村小学除了给我安排了六年级数学教学外,还附加了三、四、五、六年级的计算机,刚到仲村小学时,走进机房才发现,二十五台计算机除了一台教师机好用外,其余的全部瘫痪,没办法自己动手修吧,于是利用业余时间干起了维修工,通过两个周的努力全部计算机都恢复工作,从第三周开始上起计算机课,听学生说我还是第一个给他们上计算机课的。
总之,这一个月来,通过努力学习和工作,收获不少,得益匪浅。
第三篇:张忠贤自我介绍
亲爱的东方老师:
我叫张忠贤,通讯地址是:山西省吕梁市兴县东关中学招生办,邮箱是:1531372664@qq.com,手机号是:***。通过易学精英同盟这个平台,我想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学员能基本上掌握凝聚着古圣先贤古老智慧的大六壬,携手并进,互通有无,最后个个都成为易学界的精英。让寂寞多年的中国术数文化在中华大地复苏,开出一个个艳丽的奇葩,结出累累硕果!
我自幼喜欢术数文化,但受到正统文化的影响,一直没有学,只是在和别人谈起这些时才有一种莫名的快感!直到2009年冬天才开始学习四柱,看了《渊海子平》、《子平真诠》 《三命通会》、《滴天髓》、《曲炜四柱讲义》、《之秀命理》、《四柱博观》、《八字索密》,四柱稍有点进步。大六壬从2010年学起,放弃了4次,主要学习《御定六壬直指》、徐伟刚的两本书,杨春义的毕法赋讲座,我在招生办当会计,现又在 我县东关中学代课因此又有好长时间不学大六壬啦!现在大六壬有一点基础但不扎实,根本谈不上断课!我一直很迷茫,于是拜孟老师为师!这就是我自学四柱和大六壬的历程。
孟老师为人正直和蔼,治学严谨专一,为师诲人不倦,我很崇拜这样的老师,我相信易学精英同盟是我们每个学员的精神家园,在这里我们都会成长!有孟老师智慧雨露的滋养,广博知识的吸引,耐心细致的指导,中国的易坛不再寂寞!更因为有我们
师生的共同开拓,大六壬一定成为我们生活中的航标!
第四篇:小学生品德模范事迹杨贤怡
小学生品德模范事迹
杨贤怡,出生于2007年12月,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小女孩,今年11岁,是靖边县镇靖镇五台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热爱集体、积极向上。她小小年纪,却以良好的思想品质,优异的学习成绩,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她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很小的时候她就懂得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做。她是班级的学习班长,她是父母的好女儿,爷爷、奶奶的好孙女,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村里的好少年。,她觉得自己很幸运,爸爸妈妈便细心地照顾她,无微不至地关怀她,她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乐,同时,她又是全家人的开心果。
百善孝为先,自从学习弟子规以来,杨贤怡同学受益匪浅,使她充分认识到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体现了她对长辈那份真真切切的孝敬之心。平时,她虚心听从爸爸、妈妈的教诲。有好吃的,她总是先让长辈吃,然后再自己吃;每逢吃饭时,也总是等爸爸妈妈坐下了,自己才坐下动筷子,吃饭从不挑食,也不掉一粒饭,总是把碗里的饭吃得干干净净才完事。饭前主动摆放餐具和桌椅,饭后帮助妈妈收拾碗筷。能帮助妈妈做的事,总能主动伸出手来去做。自己的事情就更不用妈妈插手了,如:穿衣、洗脸、收拾房间等等这些事情都能自己去做。有时,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看到他们拎的东西太多,她总是主动地帮助拿上一些;烧菜时少了油盐酱醋什么的,她也总是欣然前往…… 他对爸爸妈妈十分孝敬,从来不顶撞他们。有时爸爸妈妈身体不舒服,她总能问寒问暖,服侍在床前,给爸爸妈妈端水拿药,所以她成了爸爸妈妈的精神支柱,是爸爸妈妈的“贴心小棉袄”。
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学生。在学校,她对工作认真负责,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她忠于职守,积极帮助老师管理班级,关心集体荣誉。学习上认真完成各科作业,并能提前预习各门功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思考,主动举手发言,学习上不懂就问,成绩优异。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她品学兼优,善于团结同学,热心助人、人缘很好,和同学关系密切,同学们都愿意接近她,更因为她乐于助人。在同学中很有威信,只要有人遇到困难,她都会伸出热情之手竭尽全力地帮助他们,从不推辞拒绝。她尊敬师长,说话温和有礼貌。她时常面带微笑,一脸书生气,一眼望去并没什么特别,然而就是她这样一位普通的学生,却能助人为乐,工作负责,成绩优异,全面发展。她自上学以来,一直勤奋好学,因此获得了骄人的成绩和荣誉。
她不仅上进心强,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还是一个为人正直,做事踏实,礼貌待人的孩子。在学校里,见到老师总能热情礼貌地向教师问好,在路上碰到年纪大些长辈,我也会礼貌地向他们问好,亲戚朋友送我东西,我总说“谢谢!”他们都夸我懂事有礼貌,说我是礼貌小标兵,爸爸妈妈都以我为荣呢!在班上,我与同学相处得很融恰,碰到同学有困难,总能热心去帮助别人,见到村里的爷爷奶奶总能主动地打招呼,问:爷爷奶奶好!见到年轻人也能问叔叔阿姨好!在村里经常受到人们的夸赞。和邻居家的孩子们做游戏,从不打闹说脏话。无论大一点的、小一点的孩子都愿意和她玩。用自己良好的行为影响着她身边的孩子们。
诚实、善良、认真的她,无论是老师交给的工作,还是爷爷奶奶交代的事情,都能认真去做,用心去做。她性格刚强,从不在困难面前叫苦。能自己做的事从不麻烦别人。在校、在家都表现得非常突出。凡是认识她的人,无不为她优良的品行和勤奋好学的精神竖起大拇指。
孝敬其实很简单,平平凡凡才是真。让我们的每个学生都做个感恩孝敬的孩子吧!
第五篇:杨学忠先进事迹
天底下最笨的人
记杨学忠同志的先进事迹
谁是这个世界最笨的人?你?我?他?还是谁?有时大家都不是,有时大家都是,有时有一半的人是。到底谁是笨蛋呢?我在这里说给你听。
有这样一个人,他舍小家顾大家,一年只有120元的补助费,然而,他的工作量是如此艰巨。无论组上有红白喜事,他第一个报到;张家李家有点矛盾纠纷,他打前锋;项目实施,他每天坚守岗位,站在第一线;县、乡、村有工作安排,他总站在你身边,这就是我们的村民小组长。
说起村民小组长,在很多人的眼中是一个并不起眼的职位,但是他总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村民小组长是一个村民小组的领头人,是联系基层组织和群众的纽带。杨学忠同志用这么多年以来的行动书写着一个共产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的一些不平凡的事迹,也因此而做回天底下“最笨”的人。
自参加工作以来,他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群众、想方设法、客服困难、解百姓之忧、排群众之难、公而忘私、身体力行、与大富寨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大富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大富寨的小组长,他深知一个村干部素质高低决定着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只有通过更新知识来提高自己的理论政策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才能提高管理能力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然而,他只有小学文化,学习对于他来说那是重中之重,而且也非常吃力。平时群众找他写申请、开证明、做统计资料等等,他因识字少而感到很苦恼,很多时候都求助于其他小组长。他常常说:“文字面前我真的无法了,这辈子就败在学习上了,一定得让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不要步我的后尘。”
但是,为了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做榜样,他并没有放弃学习。不会写字,他就利用放牛的时间,空闲时间,偷偷在沙滩上、石头上、荒地里练习“书法”,写得实在难看的就把它擦了再写,经过不断刻苦努力,河边的石头上到处留下了他的“真迹”。而他也能自己完成资料统计,也能为群众写申请、开证明了„„为此,他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不识字,那就自己学习,自己练习。但对于一个小组长,不能像小学生一样只识识字,练练书法,他还得利用先进思想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因此,他还坚持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二五”规划,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加强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如何让大富寨村民尽快致富?这一系列的问题时刻打动着他的思想,他对全组的产业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分析后,发现大富寨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收入少,增产不增收。积极调整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已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务之急。经过仔细的研究,他发现大富寨适合种植甘蔗,于是努力为小组争取项目、引进技术资金,并找到糖厂科技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在全组内推广甘蔗种植,积极支持和鼓励村民种植甘蔗。到今年年底,仅四年的时间,他带动大富寨有96户农户种植甘蔗,种植面积已达1300多亩,大富寨村民也因种植甘蔗而增加了不少的收入。
杨学忠同志还热衷于本村民小组的公益事业,今年该村民小组道路硬化3km,他把自己的拖拉机给集体用,拖送石料一个多月后拖拉机光荣负伤下岗——四个轮子全部坏掉,车箱严重变形,今后能不能恢复还是个问题。但他没有任何怨言,也未收取任何费用,他还挺自豪的对我们炫耀:“我是大富寨的小组长,我的拖拉机也是运输队的小组长,我天天坚守在岗位上和群众一起努力,我的拖拉机也是从上岗到负伤,从未休息过一天,而且一动就是一天,我的拖拉机一响,工程就没有停过,呵呵。”他的笑容始终是那样灿烂。
记得当时乡上刚去审批项目,他就开始测线路,做群众思想工作。起初,群众都很支持,也都挺大度,都表示愿意把路让出来。可施工队来了,不少群众开始出来反对,包括他父亲,也不愿把路让出来,这可如何是好。一边是施工队已经进村,另一边是群众的反对,这真让他犯难了。没办法,他对施工队说,先从我家入手,把我家茶地推掉,把我姐家柴房推掉,把我爹家茶地推平,而他也是早上跑东家,晚上串西家,在不停的做群众思想工作,给他们讲今后的发展,讲路对整个小组的意义。最终,在他不懈努力下,项目顺利进行着。最后,他父亲无奈的对我们说:“他真是个败家子。”
杨学忠同志在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也不忘把维稳工作抓,他深知,要让一个地方发展,必须有个稳定的环境。他真诚对待每一个反映问题的村民,面对矛盾不回避,公平、公正地提出自己观点和意见,努力化解矛盾纠纷,把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群众看到小组干部尽心在帮助自己,心平了、气顺了、意见少了。有时,群众看他天天忙里忙外,就问他:“你这样干,家里的活计都不做一天,政府一个月给你多少呀?值得吗?”这时,他摸摸头,傻傻的笑着说:“不多,一个月才三四千。”看着群众怀疑的眼神,他的笑声更豪爽、更持久。2012年大富寨共有纠纷7起,调节5起,其它纠纷他也正在调查取证中,尽最大努力为百姓化解矛盾纠纷。实在得不到百姓肯定的纠纷,他移交村两委,让他们帮助他化解百姓的矛盾纠纷。
杨学忠同志就是这样一个人。为集体,无论大事小事,他第一个站出来;无论白天黑夜,都可以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好事坏事,他都挺身而出。而对家庭,他都是忙完集体的事后,尽量抽出时间帮忙做农活和关心妻儿。地里的活,家里的家务,孩子的学习,等等这些,主要靠嫂子一个人去承受。开始,嫂子少不了唠叨,看着别家的男人都在发展自家的产业,可他到好,天天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今天帮帮李家,明天帮帮张家,这里得罪人,那里得罪人。家里的活无法指望他,而嫂子看着自己的男人为工作的那份激情,也由起初的强烈反对,慢慢过度到无奈、感动,最后就成支持了,是全力支持自己男人的工作。特别是今年,杨学忠同志为集体的事操尽了心,到目前已经有两个多月没做过家里的一小时农活了,都是靠嫂子一个人在默默承受着。嫂子她一个人新植甘蔗2亩多,给15亩甘蔗除草,还要照看4头黄牛,准备春耕等等。杨学忠在媳妇的支持下,顺利的开展着各项工作。也就这样一个平凡的农家女子和一个平凡的农家汉子,他们相互支持,相互厮守,共同把自己的家园建设得更美好。
一桩桩,一件件,虽然说起来都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事,但是在小事中却折射出一个人的灵魂与本质,他始终发挥这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杨学忠同志不厌其烦的上门做工作,直到村民的思想工作做通为止。他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么拼命的努力为的是什么?利益?名声?都不是,他是在用实际的行动诠释这个一个共产党人的真谛,体现着一个共产党人的价值,他把共产党员的“笨”发挥到了极点。他就是天底下“最笨”的人,我们身边可亲可敬的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