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大灾面前方显法院人真本色

大灾面前方显法院人真本色



第一篇:大灾面前方显法院人真本色

大灾面前显彝良法院人真本色

灾难突然降临

2012年9月7日11时19分,云南省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处发生相继发生5.7、5.6级地震及多次余震,地震导致彝良县81人遇难,近1000人受伤,受灾人口达74.4万人,房屋倒塌15587间,严重受损39590间,一般受损45405间,畜圈倒塌3517间、受损12683间,牲畜死亡4384头(匹、只)房屋倒塌15587间,严重受损39590间,一般受损45405间,畜圈倒塌3517间、受损12683间,牲畜死亡4384头(匹、只)。灾害给彝良县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彝良法院院机关审判大楼、老办公大楼墙体多处开裂;毛坪法庭一楼五根结构柱、顶楼面壁开裂,装饰墙面材料脱落;荞山法庭办公用房屋多面墙壁开裂及墙面材料脱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已不能使用;奎香法庭四台办公电脑全部摔坏,龙安、牛街法庭受损较轻微。

不遗余力抗震救灾

地震发生后,在彝良县委统一安排和部署下,彝良法院立即组织干警开展自救,并积极参与受灾最严重的洛泽河镇的抗震救灾工作。截止9月14日,彝良法院已经出警400余人次,调集该院所有车辆(12辆)参加抗震救灾;参与抢 救重伤员13名,轻伤员20名,运送伤员4名;安抚受灾群众10000余人,设立安置点70个,搭建帐篷300余顶,集体安置7400人,投亲靠友安置989人;发放各种救灾物资2650件,大米22300斤,彩条布146卷;开挖安置点排水沟100条;参与灾情摸底、地震防灾知识宣传400余户、地震排险120余处;认真做好洛泽河镇虎丘、岭东两村9名遇难者家属的安抚工作。

——最高法院省市法院领导高度重视和关怀,全国法院的关心支持,是打赢这场抗震救灾仗的坚强后盾。灾难发生后,最高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批示,成立了以最高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局长王少南为组长的工作组奔赴彝良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云南省高级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许前飞先后4次作出批示,并委托杨为栋副院长带队赶赴彝良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昭通市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昌、副院长王家升等领导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全国法院心系彝良灾区法院,纷纷向彝良法院伸出援助之手,与彝良法院干警同呼吸共患难,风雨同舟,共度难关。截止9月13日,最高法院为彝良法院送来慰问金人民币伍拾万元,江苏省高级法院为彝良法院捐款贰拾万元,四川省绵竹市法院为彝良法院捐款贰万陆仟元,云南省高级法院为彝良法院送来慰问金叁万元,昭通市中级法院为彝良法院送 来慰问金贰万元,都江堰市法院打来慰问电话,云南省鲁甸县法院发来慰问信。

——院党组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组织有力,全力开展抗震救灾。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彝良法院按照中央省市县委的统一安排部署,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最高法院常务副院长沈德咏、云南省高院许前飞院长等领导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多次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成立了以彝良法院院长马永祥为组长、常宏副院长、朱明春副院长、文鑫副院长为副组长的抗震救灾领导组,第一时间组建了以青壮年法官干警为主的50多人的抢险救灾小分队,组织一切可以“参站”的力量,全力开展抗震救灾。

——领导干部冲锋在前,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接到彝良县委的通知后,除了留下三名干警值班外,彝良法院院领导带领院机关其余干警第一时间奔赴“9.07”地震重灾区——洛泽河镇片区开展抗震抢险工作,冒着余震及山上时有滚石飞落的危险,和武警消防官兵等救援队伍一起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安抚受灾群众。为了摸清地震中心彝河集镇片区的灾情,马院长当即向总指挥彝良县委曹阜忠书记提出前往彝河集镇了解灾情的要求。领取任务后,便与抗震救灾临时指挥长副县长肖顺兴、副县长李加俊一行冒着生命危险强行穿越多处塌方路段,徒步行走10余公里后达到地震 中心彝河集镇,积极参与组织抢救伤员。晚上就在一木板上凑合休息了一下,一直到第二天中午才返回单位。因灾区通讯信号中断,无法与外面联系,所以后来有人称马院长为“失踪的院长”。在全院干警的共同战斗下,仅当天就救出伤员10余人,疏散群众800余人,为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减轻受灾损失尽了应尽之力。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旗插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灾难发生后,彝良法院立即向全院党员发出倡议,召开全体党员积极参加抗震救灾,组建了“共产党员先锋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共产党员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在救灾过程中,该院党员领导干部及广大共产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的、毫不畏惧的投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安抚遇难者家属,安置灾民,灾情摸底,发放救灾物资等工作,尽了一名共产党员应尽之力,彰显了党员法官“一心为民”的真本色,我们的党员法官队伍在大灾面前经受住了考验,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在受灾群众安置点,在鲜红的党旗下,演绎了一曲曲动人的“共产党员赞歌”:

“不孝子”朱明春副院长:朱副院长的老家房屋全部垮塌,家人无法居住,但他仍然不顾家人的安危,多次从老家附近经过都来不及回家看看,全身心的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忙得“起火”的办公室主任王华:俗话说得好:兵马未 动粮草先行。如何打好这场抗震救灾仗,后勤保障是关键。作为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的王华,不仅要负责抢险救灾第一线各位干警的吃喝问题,还得参与抢险救灾、处理办公室的各种日常事务,忙得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用汗水和智慧为抗震救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巾帼法官“大爱”献灾区:灾情牵动着彝良法院女法官的心,为帮助受灾群众度过难关,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她们始终坚守在灾民安置点,发放救救灾物资,打扫卫生,开导情绪激动的受灾群众,扮演“法官妈妈”帮助受灾群众看护小孩„„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群众站好岗,使他们能安心入眠。轻伤不下火线的忠哥:彝良法院毛坪法庭庭长李忠因为长时间的抢险,好几天都在吃方便面,在烈日的烘烤下,体力极度透支,在救援现场来回疏散人群不慎跌倒,脚部擦伤,肌肉受损。但李庭长仍顾不上自己的伤情,迅速爬起来,抬着受伤的群众继续前行。不怕死的摄影师:干警赵立华一直在抗震救灾前线最危险的地方,用相机记录着彝良法院干警抢险救灾的感人瞬间,捕捉了许多极其珍贵的画面。

——抗震救灾,非党员法官也疯狂,法官家属也给力。非党法官周远贵:抗震救灾,彝良法院全院齐行动,党员法官干警冲锋陷阵,战斗在第一线,而非党员法官也不甘落后,忘我的投身于抢险救灾中。审监庭庭长周远贵就是非党员法官中一位,他不是中共党员,但在抗震救灾过程中他总是以 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积极参加抗震救灾,救灾抢险现场随处可见他忙碌的身影:给受灾群众发放物品,搭建帐篷,挖排水沟,送突然生病的小学生小朱去灾区医疗点,安抚情绪激动的群众,维护灾区的和谐„„

灾区救灾前线来了“法官嫂子”:抗震救灾,法官家属也给力。2012年9月14日,虎丘村灾民安置点来了一位特殊的志愿者,她给灾民送去的东西虽看似普通,但对于灾民来说犹如“山珍海味”,她的行为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她就是法院干警周远贵的贤妻金庆会。金嫂见丈夫周远贵每天都奔波在灾区,劳累一天后的丈夫每晚回家都会给妻子讲述着灾区里发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妻子听进心里很不是滋味,一心想做点什么事帮助灾民以表达自己的一点心意。在得知灾民已经连续吃了好几天的泡面后,决定为他们改善一下的生活。“心动不如行动”,她约上9个要好的朋友商量为灾区做点实事,于是10个女人你出点、我拿点,将平日里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购买了5000斤土豆、1200斤卷心菜、50斤辣椒、8桶油、一件盐,价值10000余元,并租车运到丈夫救灾的地方虎丘村。当记者问她为啥冒着余震危险给灾民送来急需的食品时,她简单地回答说“有顶梁柱(指老公)在,我怕啥,他在一线救灾,我也该后勤支援噻”。

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抗震救灾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委安排部署及中央、省、市法院对彝良抗震救灾的批示精神,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宣传报道。用镜头记录抗震救灾一线的动人画面,用文字书写感人事迹,并及时上报灾情信息,让上级有关部门第一时间了解彝良灾区灾情;积极配合人民法院报领导及省市法院新闻部门领导做好灾区抗震救灾宣传工作。

抗震救灾审判工作两不误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按照上级领导的指示精神,彝良法院坚持抗震救灾与审判执行工作两不误原则,在全力开展抗震救灾的同时,不遗余力的推进审判执行工作。

近年来,彝良法院始终坚持在县委的领导、上级法院的指导、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和关心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以“人民法官为人民”、“四群教育活动”及“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教育活动为载体,按照“三个至上”的工作要求,紧扣该院“11134”工作思路,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主要围绕“九个着力”开展工作:即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着力规范管理;着力加强审判执行工作,积极化解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成功审理了彝良家暴第一案、首例危险驾驶案、下发了昭通首例禁止令,得到了上级法院的充分肯定。坚持“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原则,加大巡回 审判和调解力度,认真开展小额速裁审判工作;着力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干警“司法为民”本领;着力增强立案和信访工作的服务意识,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合法诉求;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建设,落实“司法为民”措施;着力推进“阳光司法工程”,促进司法公正;着力推进刑事被害人司法救助工作,强化群众观念,全力做好“四群”工作;着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倡导文化兴院;着力加强“为大局服务”理念,坚持党对法院的领导,为彝良法院营造和谐工作环境。

“9.07“地震发生后,彝良法院除了轮流奔赴灾区全力参与抗震、抗洪抢险外,还克服重重困难,以“5+2,白+黑”的工作方式全力开展审判工作。9月7日—14日,共审结刑事案件10件,民事案件16件(其中调解结案8件),保证了二、三季度的案件审结率达到了85%以上;执结案件5件,标的130多万元。

另外,为了审理好灾区下一步涉灾案件,彝良法院党组于9月14日决定,成立彝良法院涉灾案件合议庭,按照“快立、快审、快结、快执”原则,审理好每一件涉灾案件。

灾难无情,但不可怕,因为世间有大爱!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上级法院的指导、关心和支持,有各兄弟法院及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力支援,有彝良法院全体干警的共同奋斗,彝良法院一定能够克服重重困难,战胜这场灾难,重建美好家园!(袁述盈,乐华方,赵立华)

第二篇:雪灾面前方显共产党员英雄本色

雪灾面前 方显共产党员英雄本色

——徐德良同志抗灾救灾事迹简介

自2008年1月下旬以来,通山县慈口乡境内普降一场五十年来罕见的暴风雪,由于风雪时间长,气温低,给库区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能让库区群众过上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作为慈口乡党委宣传委员的徐德良同志,按党委分工,在办公室负责值班,但无论是在防冻抗灾救灾的前方,还是在后勤保障的后方,到处留下他的足迹,洒下他的汗水。

1月26号上午10时左右,正在办公室值班的徐宣委接到白岩村打来电话报告灾情,受雪灾影响,该村已有13根电线杆冻裂倒塌,造成6个自然湾停电,得知信息后,徐宣委及时打电话经大竹、西垅、老屋、蟠溪等村,了解山头上居住群众的用电情况,通过了解,全乡已冻裂倒塌电杆27根,损坏线路2700余米,涉及4个村民9个村民小组16个自然湾657户停电。徐宣委及时将这一情况报告乡党委徐丽华书记,徐书记及时安排民政部门购买大量蜡烛。1月28日,他和其他同志一起,亲自将蜡烛送到停电的村、组干部手中,并嘱咐村、组干部要及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确保春节安全照明。当他送完蜡烛回家进已是晚上10点多钟,由于长时间在雪地里奔波,筋疲力尽的他的关节炎复发,疼痛难忍,他到附近药店购买一盒止痛膏贴上后,又到办公室值班去了。

2月1日,正是当地的春节小年,徐宣委心系福利院孤寡老人,他安排好办公室人员值班后,主动邀请民政的同志一起带着救灾棉被直奔慈口乡神利院,专程看望孤寡老人,问寒问暖,查看他们的暖气供应设备,看看老人的被褥是否完好,并嘱咐福利院院长,要让老人吃好睡好,确保孤寡老人安全过冬。下午3时回乡后,他又亲自电话告知各村支部书记,对分散供应的孤寡老人和特困户家庭要落实包保责任人,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晚上6时左右,他突然想到了距乡政府200米远的孤寡老人徐生柏同志,他二话没拿起救灾棉被和大米冒着大雪直奔他家而去,当时徐生柏老人正在床上躺着,看到徐宣委满身雪花扛着棉被和大米看望他时,感动得热泪盈眶,徐宣委抖了抖身上的雪花只说一句话,“这是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2月3日上午11点达左右,徐宣委接到石印船队报警电话,说由于交通拥挤,旅客在乘船进发生斗殴,导致一旅客头部受伤。案情就是命令,徐宣委在安排好值班后,伙同派出所民警及时赶赴现场,制止了斗殴事件的再次扩大,他将伤员送到卫生院进行包扎,然后安排民警进行调查取证,尽快处理,通过对双方当事人的说服教育,及时化解了矛盾。

2月4日晚11时30分左右,徐宣委正在办公室值班,突然电话铃声急响,原来是徐宣委家中老母亲打来的,说年过七旬的父亲心脏突然复发,生命垂危,要求他立即回家,徐宣委放下手中电话,内心十分难过,但他想到的是灾情、是工作、是大家,只得发痛再次提起电话向母亲解释,同时打电话给村里卫生室的医生,用衰求的语气恳求医生救他父母一命,医生被他的责任心所感动,连夜冒着风雪为他父亲治疗,在医生的努力下,病情一度得到缓解,但医生一再叮嘱要将老人送县医院治疗,徐宣委第二天并没有将父亲往县医院治疗,他考虑到春节在即,灾情未得到缓解,春节期间的值班工作更为重要,他一直坚持值班到2月11日,直到2月12日父母心脏再度复发时才将其父亲送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中,年迈的母亲责怪他说“儿啊,你怎么这么忙,父亲的生命难道不重要吗? 人家都在家里陪着老人、小孩过年,而你过年还要到办公室支,为什么啊?”徐宣委只好解释说:“父母亲,不是我不孝顺您们,您生我养我,教我成才,我当然知道父亲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但您想一想,儿子是一个共产党员、国家干部,要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既然领导把值班的担子交给我,我就要值好班,负好责,关键时刻只能舍小家而顾大家,望您二老谅解。”

徐宣委的家庭是一个半边户,家庭并不宽裕,儿子读大学需要钱,为了贴补家庭收入,他爱人开了个小门店,而年关正是生意旺季,店里一时忙不过来,加之冰雪封路,进货受阻,他爱人用商量的口气叫他请一天假去进货,徐宣委也理解爱人的辛苦,但他只是笑着脸解释说;“乡里干部都在帮助群众抗灾救灾,而我作为一名乡党委宣传委员,不坚守岗位,而请假去进货,实在叫我难以开口,还是你自己辛苦一趟,理解我的难处,好吗?”他爱人知道徐宣委的责任心和倔脾气,也只好作罢,一笑了之。

徐宣委在抗灾救灾工作中,一直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在抗灾一线,为群众送去光明和温暖。在办公室里,通宵达旦,不知疲倦,从未漏接一个电话,从未漏记一处灾情,报送灾情及时准确,正是由于他忘我工作,慈口乡的抗灾救灾工作才取得了一定的胜利。

中共慈口乡委员会

2008年2月16日

第三篇:大灾面前 显大爱

大灾面前 显大爱

2013年4月20日,在四川省雅安市庐山县发生了7级地震,这次雅安地震让我们全国人民都震动了。

这次极具有破坏性的大地震,不知让多少人无家可归,多少孩子变成了孤儿,让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失去了温暖,又让多少天真的孩子,失去了微笑,原来繁华的城市,充满了悲伤和哭泣声。在地震中,那一个个的感人事迹让全世界为之震惊。

地震给灾区人民带来了苦难,但在地震中涌现出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体现了人性之伟大,体现了中华民族之坚强,灾难如同钟声的敲响告知于我们自己的自强不息着!

地震中母亲为了保护儿子不惜冒着余震危险去救儿子,期间,眼见着三楼的床掉下去。儿子求母亲快走别管他,母亲毅然使出身体全部力气,独自将上百斤的预制板挪开,救出儿子。母亲事后说,她也不知道怎么那么有力量。用海神妈祖的一句话说“灾难,有时可以让人类自强。”

英雄姐姐,关键时刻保护2岁弟弟。他们是一对姐弟,也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生活。早上,姐弟起来倒垃圾,被倒下的房子砸中。关键时刻,12岁的姐姐扑向两岁弟弟,用自己的身体当做弟弟的护盾,保护他„„弟弟得救了,而姐姐却手脚全断,头部被砸中出血,重伤身亡。聂祖淞,替你的小姐姐好好活下去!灾难突然降临,她如此弱小,而面对灾难,她可以变得如此强大。49岁的邹汉君静静地躺在芦山县人民医院后面的草坪上。她的遗体被挖出来时,邻居们在她怀里看到了她7岁的儿子杨福珍。小男孩奇迹般地没受任何伤。这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纯洁的母爱。

人性中的善良、坚强、团结和面对苦难时显现出来的大爱与温情是战胜一切的根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大爱向雅安汇集,温暖向灾民聚拢。这也许正是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品格,坚强国度的正能量。

在大难里,我们真正地看见了人间真情,看见人间的真爱“哀音岂换干戈泪”向前走吧!引领着雅安的人们,向前走吧!唐山,文汌,玉树——我们不是都走过来了吗?我相信雅安也会走过!在后方的全国人民,为四川加油!为雅安加油!

第四篇:见微知著方显本色

见微知著方显本色

中国道家创始人老子有句名言:“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也就是说作大事必须从小事开始,天下的难事必定从容易的作起。海尔总裁张瑞敏说过,把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伟大来自于平凡,往往一个企业每天需要做的事,就是每天重复着所谓平凡的小事。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是人的素质的竞争。在这一点上新奥实行的精细化管理,来追求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恰恰迎合了时代的需要。从接待规范、工作流程,到安全管理、融合模式,新奥人认真对待工作中的细节,用严谨的工作作风、极高的工作效率、明确的责任划分,赢得了企业的成长壮大、持续发展。

我们深刻认识到只有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只有注重细节管理,把工作中的每一件小事做细,才能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最终才能在市场搏击中增强我们企业的竞争实力,才能保障企业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我们务必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每个细节,每个操作流程,都要规范细致。要让客户感受到我们的服务和关怀,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必须要做到扎实工作,用心服务,以客户的满意为首要目标。客户在我们的服务中受益决不是一句空谈,我们必须把服务的每一个细节都做好,让客户从点点滴滴的服务中体会到我们的真诚。

这不仅仅是对客户满意度的提高,更是对企业形象的塑造。只有树立并保持良好的企业形象,我们才会长久的发展下去,实现我们共同的愿景和奋斗的目标。这是每一个新奥人的心声。

一个个行之有效的细节和关注离不开我们公司全体员工对自己工作的反馈和分析,只有我们认真地剖析,增加我们工作细节关注的程度,提出合理的改革意见,进行行之有效的优化改进,才能为我们下次的工作积累经验。工作的改进和创新正是源自我们对这些细节管理的深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我们工作执行过程的自我提高。

做事就好比烧开水,99℃就是99℃,如果不再持续加温,是永远不能成为滚烫的开水的。所以我们只有烧好每一个平凡的1℃,在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真正达到沸腾的效果。小事不可小看,细节彰显魅力。当我们学习时,学习别人的专业,要注意多多观其中的细节;当我们集中精力,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时,就要心思细腻,从点滴做起,以认真的态度做好工作岗位上的每一件小事,以认真负责的心态对待每个细节。让我们做事都“烧好每一个平凡的1℃”,最终达到成功的目的!

第五篇:默契无限显本色(范文模版)

默契无限显本色,激情燃烧露峥嵘

——记岭西街道庆元旦联欢会

2010年12月28日,岭西街道机关、社区全体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及地税局、社保局等13个驻街单位在都市森林大酒店举行了精彩的元旦联欢会。

本次联欢会共有20多个节目,节目分五组进行,节目形式有独唱、大合唱,集体舞、歌伴舞,语言类节目诗朗诵、双簧、小品、相声、评书,其中穿插驻街单位助兴节目及游戏,呈现给大家盛大的视觉和听觉享受。

随着主持人一串串祝福语拉开了联欢会的序幕,首先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于国富致辞,回顾2010年畅想2011年,并向在场的每一位送上了新年的祝福。随后联欢会节目逐一上场,台上台下成了欢乐的海洋。

整台联欢会气氛热烈欢腾,掌声、叫好声、欢笑声不绝于耳。将感受用最真最靓的歌声来表达,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有弘扬社区文明、展现社区风貌的诗朗诵《我骄傲,我是社区工作者》,一曲模仿李玉刚的《新贵妃醉酒》让大家屏息倾听,由机关队表演的尽现社区工作特色的小品《送礼》将晚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2010元旦联欢会已圆满结束,精彩的演出展现了岭西人多才多艺,积极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让我们联手同心、共同努力,一起打造岭西更加美好的明天。

岭西街道

张磊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