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诠释
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
——优秀共产党员戴金松先进事迹材料
多年来,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爱岗敬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严谨求实,勤奋刻苦,兢兢业业,全面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迹,但他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他时时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都较好的发挥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自己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优异的工作成绩,赢得了广大干部职工的普遍好评。
一、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党员形象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深刻知道到他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身边同志的工作激情。所以,在平时的工作中,他坚持不断的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工作,用科学的发展观来丰富自己的政治头脑,牢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在日常生活中,他时时刻刻处处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衡量、约束自己的言行,不断增强党的观念,加强党性修养,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严格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珍惜党的光荣称号,以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鞭策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
能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积极完成党的各项任务。把每一位老党员、优秀党员当作自己的折射镜,树立自他的人格魅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都力求率先垂范,发挥着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勇于开拓创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怎样做好各项工作并能长期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他的头脑中有清晰的思路,首先要强化三种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做好“流动党校”的后勤工作;强化创新意识,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奉献意识,甘愿吃亏,乐于奉献。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能力:提高政治素质、提高的文化知识素质、要提高专业技术知识素质、提高较强的心理素质。还要做到二个坚持:要坚持学习,要不断地用科学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头脑,加快知识更新。要坚持身先士卒,在实际工作中讲求实效,带头实干,起到表率作用。必须始终牢记党性要求,做到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始终保持共产党人本色,努力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三、改善服务态度,为群众多办实事
雷锋同志曾说过“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共产党员就像钉子一样,组织把你安排在任何岗位上都必须永不生锈,闪闪发光。他在去年下乡抗旱救灾中,首先走访村组,实地调查灾情,根据当地受灾情况,帮助村民抗旱救灾。9月12日,时值中秋佳节,为让村民们过一个快乐的中
秋佳节。他协调送水车将一车车渴望之水送到受灾较严重、饮水最困难的龙塘镇楠木窝村陶家沟村民组、困牛山村赵家山村民组和川岩坝村泡桐田村民组。闸阀一拎,清澈的水哗哗地流出来,好几位村民异口同声地说:“同志,太感谢你们了,要不是你们,今天这个中秋节他们就要在挑水路上过了”。
为及时了解党建扶贫点的受灾情况。9月13日,冒着酷暑深入龙塘镇山得才村党建扶贫点帮助抗旱救灾,与村两委共同商讨抗旱救灾。山得才村距龙塘镇政府所在地近30公里。村所在地大部分村民居住在半山腰上,出水点少,全村有百分之三十五的村民无水可挑,饮水非常困难,为切实做好当时抗旱救灾工作。他为村两委干部就如何做好抗旱保民生提出几条建议。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定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动员全体村民把思想统一到当前抗旱救灾的上来,打一场抗旱救灾攻坚战。二是充分利用本村现有水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努力寻找新水源点,想尽一切办法解决群众生活用水。三是积极向当地党委、政府争取抗旱救灾的人力、物力支援,确保抗旱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四是要做好当前的消防安全工作,组织支部全体党员分组分片巡逻,充分发挥支部堡垒作用,确保消防安全万无一失。五是针对严重旱情,结合生产生活的实际,深入农户深入田边地头,帮助指导群众抗旱改种,做好大季受灾小季补,做
到减产不减收,力所能及的为群众生产生活排忧解难。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他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他党的一贯宗旨,长期以来他都格守着“奉献不言苦,追求无止境”的人生格言。他知道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共产党员自己所做的这些努力,离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和要求还远远不够,为此,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他将进一步加强学习,严于律己,时刻牢记党的教导,继续加倍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技能水平,为成为一名更加优秀的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奋斗。
第二篇: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精气神
用生命诠释共产党员的精气神
学习姜仕坤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程才贵
姜仕坤同志用生命为民撑起了一片晴空的先进事迹,让我们看到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用生命阐释了执政为民的理念,他的光辉干部形象是我们的榜样,他勇于担当、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学他勇于担当精神。一位伟人说过:“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担当的精神之后。”姜仕坤同志正是用敢于担当的精神改变了干部思想,为晴隆的发展找到了新路,他是为晴隆把脉开方的找路人。学他敢于担当的精神可以改变我们平庸的生活状态,使我们变得杰出和优秀;可以帮我们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从而强化你脆弱的人际关系;可以使我们成为好机会的座上宾,频频获得它的眷顾,从而扭转向下的人生轨迹。
学他恪尽职守精神。古有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今有姜仕坤同志恪尽职守直至累倒在考察的路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身上的那种不折不挠的信念和恪尽职守的精神。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姜仕坤同志始终坚定理想信念,自觉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面对各种权力和诱惑,他没有放纵自己,面对地方发展难题,他没有自我妥协,面对人民群众的需求 和难处,他尽力排解。他这种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一道亮丽的丰碑。
学他无私奉献精神。奉献,能使你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能使你位卑不忘忧国,变成一棵大树;能使你心中装着人民,而非那些猥琐狭隘的乐趣。姜仕坤同志为人人而奉献,以为民服务为准则,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埋头苦干,带领晴隆人民初步探索出脱贫攻坚的新模式,却因此牺牲了自己和家人相处的时间。我们要学习他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争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像他那样,始终保持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爱岗敬业是我们的本质,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党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探索、创新,不怕苦、不怕累,克己为公,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以“时代楷模”姜仕坤为榜样,将姜仕坤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凝聚力量,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程才贵
2016年12月1日
第三篇:演讲稿:用青春和激情诠释生命的价值
演讲稿:用青春和激情诠释生命的价值
各位领导、评委,朋友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用青春和激情诠释生命的价值》。
青春是江河里奔涌的波涛,天地间回荡着她澎湃的激情;激情是沉默中的爆发,是让生命蓬勃的动力;奉献是心灵深处的一曲人生交响,是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灵魂。当奉献成为一种时尚,敬业成为一种需求,所需要的正是青春的激情。然而青春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暂旅程,如何在有限的青春年华里绽放出七彩斑斓的生命之花?如何让平凡成就伟大,让短暂获得永恒?
林业工程师***同志,用实际行动给出了一个很好的回答!他30年如一日地将“激情、敬业、奉献”浓缩进了平凡的技术。
林业系统外曾有三个单位点名商调***去他们那里工作,虽然待遇要厚、环境要好,但他依然没有心动。有人说,“有轻松活你不干,有白米箩你不跳,你多傻!”他总是坦然一笑:“我热爱林业,既然选定了,就永远不会放弃!”
“前世造了孽,今生搞林业,白天山里跑,晚上找铺歇。”用这句话来形容林业技术工作的艰辛,一点也不夸张。然而,***对待这项工作,却始终有着无穷的动力和热情,常常白天晚上连轴转,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30个春秋里,全县***个村他没有摞下一个,200余万亩林地他没有丢下一处,有时还得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山坡沟壑,平川河滩,田间地头,到处都留下他永不停歇的足迹!
长期的野外作业,使本来体质就差的他,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和高血压,每天要靠药物来支撑。但他从来没有因为病情而影响到工作,曾有两次野外作业时昏倒在山上,都有幸被同事及时救起。望着只要工作不要命的丈夫,妻子趴在他的病床上,哭成了泪人:“**,俺跟着你,不图你富贵,不图你当官,只求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如果你有三长两短,这个家该怎么办?”是啊,他何尝不理解妻子的心情!父母年迈多病,一对儿女正在上学,妻子又没有固定的工作和收入,他就是这个家庭的唯一支柱和依靠!但他更明白,自己获得这样一个岗位不容易啊!已经够幸运、够满足了,不管困难再大,不管身体再累,也要努力用心去工作!唯有这样,才对得起党的恩情,才对得起组织的信任,才对得起自己一生执着的岗位!“家里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就是***一贯坚持的原则。他把家当成了旅馆,把单位当成了家,相濡以沫的妻子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最疼爱自己的父亲患食道癌住院,他因为工作忙一直没有陪护过,就连父亲弥留之际想见儿子最后一面的愿望都没有得到满足,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每当提起家事,他就眼圈红红地愧疚自己:“在父母面前不是一个好儿子,在妻子面前不是一个好丈夫,在孩子面前更不是一个好父亲。”但这深深的愧疚里,却凝聚着他对事业的无比忠诚!
普通的人,因为别具精神而变得不普通;平凡的人,因为执着奉献而变得不平凡。
第四篇:教育对生命价值的提升
教育对生命价值的提升
------浅谈大学生行为礼仪对生命价值的影响
胡迪
0865***97827708国贸1班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育对生命价值的提升
-------浅谈大学生行为礼仪对生命价值的影响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事业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摘要]
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加强大学生行为礼仪的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文明素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行为礼仪水平如何,在某种程度上,将对生命的价值产生不同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行为礼仪教育 加强途径价值意义
[正文]
礼者,敬人也,是对人的尊重;仪者,仪式也,是礼的表现形式,因此所谓礼仪就是指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即按照礼的要求节制和规范人的行为,通过律己,达到敬人的效果。
一、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1.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
我国古代历代教育家都把礼仪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孔子的道德教育内容是以“礼”为基本规范,以“仁”为思想核心,以“孝”为基础的;孟子把“仁义礼智”比喻成人之四体;董仲舒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做人的五常之道,把“礼”作为道德的基本准则之一。
2.礼仪教育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前提,是社会交际的钥匙。大学期间能否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一定的礼仪修养和交际技巧,无法有效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导致人际交往受挫,进而影响到了自己的心理健康。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使他们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体的风度、高雅的气质,从而有效地克服心理障碍,充满自信地走向社会,大胆地参与社交活动,与交往对象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
3.礼仪教育是大学生顺利实现社会化的前提
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荀子认为“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英国著名教育学家洛克认为“大多数的青年人入世的时候都因为不持重,缺少礼仪,而吃了苦头”。社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的文明大学生。因此,给大学生补上礼仪教育这门课已经刻不容缓。
4.礼仪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
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都将礼仪看成是治国安邦之本。正由于礼仪对治国安邦和规范社会秩序意义重大,礼在我国数千年的封建历史中,对稳定社会秩序,调节人际关系,促进人际和谐等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礼仪失范表现及原因分析
尽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但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与
礼仪相悖的现象日益严重,表现出礼仪规范的缺失。生于礼仪之邦,当为礼仪之民;身处书香之院,本该知书达礼,然而大学生这种状况究竟是谁之过?
1.体制的变革和外来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意识的冲击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价值观被打破,重实效、讲效益等实用主义价
值观念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受其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也趋于实用化,他们更加注重个人专业能力的提升,重视实用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讲求实际、追求实效,关注现实生活和物质利益。但却忽视对礼仪规范的学习和培养,将礼仪规范视为无关紧要的东西,致使理想和人文精神淡化甚至失落,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发生变化。
2.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礼仪教育的欠缺
家长是孩子文明礼仪教育的第一任教师,礼仪教育应当从小抓起,遗憾的是当前大多数家
庭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将孩子视为“掌上明珠”“小皇帝”和“第一掌门人”,对其百依百顺,致
使爱心泛滥成为“溺爱”,造成孩子心中无别人,养成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的思想。
3.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
到了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往往围绕培养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这一核心任务开展,直接将教育基点放在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上,容易忽略“礼仪”这一反映道德意识、道德关系和道德活动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现形式,造成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逻辑上的断层。
三、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基本途径
1.加强高校教师礼仪修养,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榜样
洛克认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教师的任务是传道授业,不仅要给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要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处世。教师的言行举止常常受到学生的关注和评论,对学生有着极大的示范性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2.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大学时代是礼仪理性的升华阶段,学生都有强烈的社交意识和自尊意识,迫切希望得到别
人的肯定和尊重,但是却容易按照个人的理想模式去和别人交往,自然容易产生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造成大学生特有的困惑和苦恼。对此,学校应将礼仪教育纳入教学大纲体系,将培养学生的交往意识和交际技巧,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礼仪修养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规范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3.开辟礼仪教育第二课堂,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对大学生规范自身行为,克服不良习惯,逐
步提高自身的礼仪素养是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新峰.基础文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3-4期。
[2]古广灵.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格构建中的德育思考,《改革与战略》,2006年5期。
[3]赵梅礼.仪教育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年1期。
[4]刘瑛.试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教育与职业》。
第五篇:用生命诠释忠诚
用生命诠释忠诚
—追忆杜云同志先进事迹
他1998年由部队转业从检12年,坚持奋战在执法办案第一线,严格履行法律监督职责,忠实践行“立检为公,执法为民”宗旨,他成功办理公诉案件200多件,自侦案件20多件,无一差错,件件办成铁案,他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在同事眼中,他是一位办案一丝不苟、雷厉风行的老大哥;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位忠义在前、孝敬在后的工作狂;在群众眼中,他又是一位嫉恶如仇、主持正义的人民卫士。2010年6月23日,他离开了我们,却用12年孜孜不倦的工作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的事业的忠贞与热爱。
他就是原桂林市秀峰区检察院反渎局副局长杜云
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少康表示:“杜云同志精神的核心是忠诚,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杜云同志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始终坚持奋斗在政法第一线,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面对自己不太熟悉的案件领域,他不是选择推诿,而是把十几本枯燥的专业书籍从头到尾看一遍。为搜集线索,他可以大碗喝酒广交朋友,也可以三天三夜不着家。面对威逼利诱,他初衷不改: “为老百姓讨公道,决不低头!”“为正义亮剑,为理想拼搏”这是对他工作最好的诠释。
在部队里,他每次演练都弹无虚发。从事检察工作12年来,经他办理审查逮捕、公诉案件200多件无一差错,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00余万元。正是由于他对共和国事业的忠诚,对人民利益的忠诚,对自己信仰的忠诚,成就了这位“自治区优秀共产党员”。当自己住院期间,还想着主动请缨:“让我继续工作吧,工作是我最好的药。”“我手头还有四件案子,我必须办完才死!”这位清正廉洁的检察官用这几句朴实的话道出了自己对事业的热爱,同时也震撼着我们的心灵。
也许预感到了什么。6月中旬,杜云坚持到超市为爱吃面食的父亲买了整整200个饺子,填满整个冰箱。抚摸着趴在病床前写作业的12岁儿子,他疼惜地说,“爸爸多想病好后,去参加一次你的家长会啊。”面对辞职照顾自己的妻子,他讲了最动听的话,“如果有来世,我还要娶你,好好弥补这辈子对你的亏欠。”
虽然杜云已去,但他对家庭、对事业、对人民、对国家的忠诚之心深深地烙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用榜样的事迹时刻鞭策着我们前进,时刻为我们指明方向。杜云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