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中学2013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中学2013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第一篇:中学2013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中学2013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

计划

为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我校法制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 “平安校园”的建设。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年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校园”的目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切实调动学校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家长、老师、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作目标: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体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工作要点:

1、贯彻文件精神,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为我校形成庞大的法制教育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要将安排教师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2、完善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坚强的法制教育阵地是抓好法制教育的前提。为此,学校将花大力气重点加强和完善青少年法律学校的建设,切实做好“三个”阵地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小组,有工作计划,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检查评比,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

(2)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把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及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及争做守法公民的进程,力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教育阵地的建设。学校将组织能力强、知识实的教师担任法制辅导教师,并将有组织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还将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为学生上课,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以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为主体,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来激励号召青少年学生,激起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3月份:

组织青少年开展做“爱心小使者”活动。(2)4月份:学生行为规范达标训练和评比活动。(3)5月份: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6月份:

a、开展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系列活动,在一定年级可以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演讲比赛。

b、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作一次法制讲座。

(5)7月份:发动号召辖区内全校师生“遵纪守法过暑假”;组织中心一贯制学校少先队员开展《我是人民小警察》社区暑假实践活动:听取优秀警察的先进事迹。

(6)8月份: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与《教育法》等内容。(7)9月份: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作法制讲座。(8)10月份:

各班开展以“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班队活动。(9)11月份:观看法制教育影视片。

(10)12月份:评比法制教育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

4、落实帮教措施,转化后进生

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后进生档案,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全面推进“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特殊学生、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向教师说心里话。

5、继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因此,学校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将继续加强警校联系,并会同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 2013年3月

第二篇:中学201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澄江五中2014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为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增强青少年的法制观念,提高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推进我校法制教育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着力推进 “平安校园”的建设。我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我校实际,制定本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平安校园”的目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法制教育工作,坚持教育为本、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循工作规律,把握关键环节,切实调动学校各部门、广大青少年和家长、老师、的积极性,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工作目标:提高认识,加强宣传,营造全体关注支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增强责任,履行职责,建立和完善党政主导,各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强化基础,构建学校、家庭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创新工作载体和工作机制,提高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二、工作要点:

1、贯彻文件精神,树立法制教育意识。

利用行政会议和教师会议,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帮助广大教师正确认识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树立起牢固的法制教育意识,并使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能够自觉地渗透法制教育,为我校形成庞大的法制教育队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学习过程中,学校要将安排教师重点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与教育有关的法律法规。

2、完善法制教育阵地建设

坚强的法制教育阵地是抓好法制教育的前提。为此,学校将花大力气重点加强和完善青少年法律学校的建设,切实做好“三个”阵地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阵地建设,做到“六有”,即有领导小组,有工作计划,有辅导教师,有活动场地,有规章制度,有检查评比,切实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法制观念教育和预防犯罪教育。

(2)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为把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学校充分利用校园广播、橱窗及班级黑板报等宣传阵地,宣传学习法律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内容,号召全校师生统一思想,切实推进依法行政、依法办学、依法治教及争做守法公民的进程,力求在全校范围内营造法制教育的良好氛围。

(3)加强教育阵地的建设。学校将组织能力强、知识实的教师担任法制辅导教师,并将有组织地对其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自身素质。还将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为学生上课,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

3、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 以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为主体,教育活动为载体,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从中受到思想熏陶,来激励号召青少年学生,激起他们的时代责任感和遵纪守法的强烈意识。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3月份:

组织青少年开展做“爱心小使者”活动。(2)4月份:学生行为规范达标训练和评比活动。

(3)5月份:重点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4)6月份:

a、开展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既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系列活动,在一定年级可以开展法制教育主题演讲比赛。

b、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作一次法制讲座。

(5)7月份:发动号召辖区内全校师生“遵纪守法过暑假”;组织中心一贯制学校少先队员开展《我是人民小警察》社区暑假实践活动:听取优秀警察的先进事迹。

(6)8月份: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与《教育法》等内容。(7)9月份: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作法制讲座。(8)10月份:

各班开展以“知法、懂法、守法”为主题的班队活动。

(9)11月份:观看法制教育影视片、开展法制讲座和开在青少年模拟法庭。

(10)12月份:评比法制教育先进个人、先进班集体。

4、落实帮教措施,转化后进生

切实加强对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建立后进生档案,落实结对帮扶措施,全面推进“德育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特殊学生、心理和行为有偏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善于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化,关心每一位学生,引导他们向教师说心里话。

5、继续加强与家庭、社会的联系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在这一工程中,学校教育是轴心,家庭教育是基础,社会教育是依托。因此,学校将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家校联系本、电话、家访等形式,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随时反映和了解他们的情况,并有意识地渗透法制教育知识,使家长们意识到很有必要教育孩子知法、懂法、守法,配合学校进行法制教育。二是加强综合治理工作,学校将继续加强警校联系,并会同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治理整顿,努力创造一个健康、文明、安定的周边环境,使学校真正形成“内稳外联”管理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澄江五中团委 2013年12月

第三篇:2011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版书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关于深化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意见》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制定版书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按照综治委统一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教育、服务、管理、矫治、优化环境等多种形式,实行综合治理,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 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强化管理,构件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

1、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增多,给青少年管理增加了难度,从我乡近几年来的情况来看,青少年违法犯罪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 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我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学校要发挥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法制教育工作

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制度,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都要切实担负起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责任。

4、做好闲散青少年和失学辍学学生的管理、帮教工作。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村队、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对闲散青少年进行救助、教育、安置,帮助他们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在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协助学校和家庭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司法机关要坚决打击控制、操纵闲散青少年的黑恶势力。对于闲散青少年和失学辍学学生,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有轻微违法行为需要加强临护责任;对失学、辍学的,乡中心小学要帮助其回到学校重新学习。

5、进一步加强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解决学校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紧紧围绕学校的根本任务来进行,按照“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的要求,把学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强化学校内部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安全保卫责任制,落实对教学楼、学生宿舍以及其他重点要害部位的检查和安全防范措施,特别要注意做好安全、防火、防盗、防毒、防爆工作,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不安全隐患。妥善处理校内不安定事端,努力维护校园的教学,科研和生活秩序。结合扶优帮差工作,努力做好后进差下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努力降低青少年学生犯罪率,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五、工作要求

1、各村队要成立小组,解决此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地方干、有事可干”的问题,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平安乡镇”创建工作内容,精心组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2、各项重点工作的牵头单位要会同有关单位制定落实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方面力量发挥作用。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确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工作的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将适时组织人员对此项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如发现有不负责任,工作不配合,不落实或走过场的现象,将给予严肃处理。

2011年4月28日

第四篇:2011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团县委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引导青年牢固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全县青少年的维权意识,增强了法制观念,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发生。结合团县委实际情况,特制定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关键环节,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探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逐步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体系,按照综治委统一协调、成员单位各负其责、社会群众广泛参与的原则,采取教育、服务、管理、矫治、优化环境等多种形式,实行综合治理,促进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工作目标

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青少年 违法犯罪工作的良好氛围;强化管理,构件学校、家庭、社会三为一体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水平,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

三、重点工作和措施

1、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对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当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引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增多,给青少年管理增加了难度,青少年违法犯罪成为影响社会治安的一个新的突出问题,各县直团委、各乡镇团委、各学校团委要高度重视,增强责

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关心支持并积极参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维护我县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2、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学校要发挥的主渠道作用,把德育、法制教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制度,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活动,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体系。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乡镇团委,以及其他一切基层组织都要切实担负起加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社会责任。一是实施“家庭细胞”工程。二是实施校园“育苗”工程。三是实施社会“防护林”工程。

4、做好闲散青少年和失学辍学学生的管理、帮教工作。逐步建立管理机制,做到生活上解困,学习上帮助,行为上纠偏。乡镇团委、学校要发挥自身优势,对闲散青少年进行救助、教育、安置,帮助他们正常生活和接受义务教育,对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少年,有针对性在开展帮教和矫治工作,协助学校和家庭做好有不良行为和轻微违法犯罪行为中小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对于闲散青少年和失学辍学学生,要区别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对有轻微违法行为需要加强临护责任;对失学、辍学的,镇中心校要帮助其回到学校重新学习。

5、加强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一是集中整治学校及周边治安秩序。二是集中整治学校周边文化秩序。三是集中整治校园及周边交通秩序。四是化解校内外矛盾,消除不安全因素。五是加强消防和校舍安全整治。

四、各部门职责分工

团县委组织牵头,广泛开展“青少年维权岗在行动”活动。通过

深化创建优秀“青少年维权岗”活动,严厉打击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犯罪行为,特别是对引诱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不良网络信息。

乡镇团委要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立足于基层,组织学校,基层单位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队伍,建立青少年活动阵地,举办“青少年法律学校”、“模拟法庭”,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和自护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和自律自护能力,做好闲散青少年和有轻微违法行为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帮教工作。

各团委要加强对团干部的法律常识、德育知识的学习,用律已正已的思想和行动影响孩子,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注意孩子在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用正确的成才观、人才观教育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多鼓励提高孩子的上进心、自信心。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时,更要关心孩子的思想品德修养。

五、工作要求

1、各乡镇团委要成立小组,解决此项工作“有人管,有人干、有地方干、有事可干”的问题,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平安乡镇”创建工作内容,精心组织,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2、各团委要制定落实工作的具体方案,明确工作责任,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加强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方面力量发挥作用。从一个个具体问题抓起,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确保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工作的科学化、经常化和规范化水平。

共青团XX县委

2011年1月10日

第五篇: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犯罪,降低青少年犯罪率,为青少年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对违法犯罪的青少年要坚持“教育、转化、挽救”的方针,使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为切实抓好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根据上级精神,结合本街道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加强组织领导、层层抓好落实

街道高度重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成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成立***社工点,配备专门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联络员。

二、抓好重点工作

1、按要求开展重点青少年摸底调查工作,做好村摸底情况表和相关对应台帐,做到村村有台帐。从9月15日到9月30日在各社区开展为期15天的重点青少年摸底调查活动,对街道各社区内的服刑人员子女、流浪乞讨儿童、罪错青少年、留守儿童等人员的详细信息进行调查和记录,形成预青工作台账,并建立相关人员档案,以便今后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帮扶和教育。

2、针对重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服务有具体措施,开展相关活动。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犯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等法律规定。以团支部为核心组织青少年学习法律法规,使其学法、知法、守法、不违法,争做遵纪守法勤劳致富的好青年。

3、积极主动与司法、劳动、教育部门沟通,做好邢释解教青少年的安置帮教、复学、就业等工作,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对有劣迹的青少年,纳入社区矫正点,要组织人员,定人进行帮教,对违法青少年要进行社区帮教,使之感到社会和家庭的温暖,改过自新。

三、突出重点,着力抓好学校、社会、家庭三个环节,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

1、加强与家长联系,充分发挥家长或监护人对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把加强青少年的管理教育列入创建文明校园的一项重要内容。利用法制教育阅报刊、宣传栏等教育服务设施,健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2、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进一步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明确责任,把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个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工作,将其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通过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矫治机构。

***街道团工委

2011年9月13日

剩余 62% 未读展开阅读全文 ∨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