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闪光的金子》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讲的是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扬了徐虎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
从课堂的整个流程来谈谈我的设计,我在设计上力求体现低年级阅读教学的特点,突出字词教学和朗读训练、想象训练,营造生动、活泼、互动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的展示自我。
一.导入部分
在课的一开始,我请学生留意文题的特别之处,学生很自然地提到了引号,在此处,因考虑到在今后的学习中,引号的作用将被多次涉及到,因此我特意补充介绍了引号的作用,既复习了旧知,又把学生在以往学习中曾有所了解却没有正式触及到的作用正式地提了出来。在此基础上,再引出课文的中心问题:为什么说徐虎的一颗心像闪光的金子。对此设计,我本人是比较满意的。
为达到“了解引号的作用及对课文有个提纲挈领式的提问总结”这样一个教学目标,我觉得我所采用的方式过于简单,在处理对引号作用了解这一环节中,仅仅通过师教,通过看PPT上的文字描述,学生对之的了解可以说是浮于表面,过眼就望的,未加入学生的独立思考,教学目标的完成就不能达到既定的高度。
二.讲讲对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处理
学习这一自然段,重在感受徐虎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精神,在设计时,我请学生观察两组句子,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并从这些词语中体会情感。设计这一内容时,虽然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但可能在学习单确定的时候,未能详尽完整地用PPT或小黑板板书的形式写下来,学生在自读感悟时没有能抓住关键词语体会字词背后的情感,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三.课文第三自然段
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一段的设计。学习这小节,旨在理解徐虎严格履行承诺,每天都挨家挨户上门修理。为了感受徐虎十年如一日,我请学生们展开丰富的想像:徐虎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通过自主探究,集体汇报的形式,我听到了同学们一段段精彩的回答。
听了沈教研的评课,我再反思这段的教学,觉得形式的处理仍然显得很单薄。除了自主探究,应该再加入小组交流,通过合作学习,使每个学生都得到练说的机会。而且,从学生的回答看来,这个问题的设计也是一个很好的片断描写材料,不知是不是需要学生动笔写一写呢?
四.第四自然段
这一节具体写了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的事。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必须讲清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是怎样做的,从而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断打下基础。
在设计时,我考虑到如果把问题一个个拎出来讲,会显得零碎拖沓,因此我以课堂作业的形式请学生完成相关练习。其中一道题是以填空的形式了解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及情节,让学生在脑海中对如何写事存有一定的印象。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二年级的学生学习默读,而默读也只最能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动去脑思考、解决问题的读法。在分段读文后,我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的是谁,讲了他的什么事?学生找到了重点句子,在提示下很快就把课文大意说清楚。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让学生通过观察徐虎修理水管的图片,说出自己的第一感觉,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能力与缜密的推断能力。如图片上的徐虎头戴白色工作帽,身穿普通的茄克衫,手拿扳头,正在帮一户居民修理水龙头,很多学生一眼就看出他是个水电修理工,或是自来水厂工人,他的样貌很老实,穿着很朴素,可以看出他是个很普通的人。
普通的样貌、普通的工作、普通的穿着与“闪光的金子”之间形成极大的落差,概念上的落差使学生带着急切的心情尽快投入到书本中去接触语言文字,感悟课文内容。学生通过思考很快知道了“闪光的金子”真正指的是徐虎的一颗心。
关于识字写字,《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生字教学中,我注意识字方法的渗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结构、记住笔顺、看清笔画位置然后描红、书写等学法步骤,自主学习。
《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我一直注重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的培养,在学生书写过程中,不断提醒,反复强调,大部分学生都能安要求做到。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坚持不懈。
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还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来帮助理解,更要通过补充徐虎的真人事迹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感悟。
第二篇: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巧家县白鹤滩镇中心学校
孙会清
《“闪光的金子”》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主要写了水电修理工徐虎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故事,赞颂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使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完这篇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声形色并茂,情景意交融
电子白板走进小学语文课堂,确实给一支粉笔一张嘴,上课从头讲到尾的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我特别喜欢使用白板。不仅是因为它很清晰,更主要的是它的交互性让语文课堂可以更加生动多彩,情境横生。电子白板的一板多用功能使小学语文课堂声色并茂,情意交融。今天《“闪光的金子”》一课我就主要使用白板。我有意识地将电脑显示器关闭,所有的操作:课文出示、生字学习、情境朗读、动画播放、板书、评价等全部在白板上操作并实现。这可以说是我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课堂中适时出示徐虎工作的图片和数据等,学生更容易体会普通劳动者的不平凡之处。
二、紧扣文本,自读自悟,使用白板,交流所得。
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变教师的讲为学生的练,而朗读是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坚持让学生在“读中去理解,在理解中去读”。这样一读,不仅大大节省了教的时间,而且增加了学生自己读课文,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的机会。通过推敲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边批注,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学生自读自悟,边读边画的基础上,再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白板上勾画谈感受,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充分体现了白板的交互性和优越性。本节课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在白板上紧扣文本,画重点词句,谈自己理解。以往我们采取的方式都是学生在书本上画,这样有一个缺陷就是自己画的词句别人看不到,闭门造车。想法与别人交流时,别人看不到你抓的是哪几个重点词,哪个重点句,所以会形成交流的障碍。现在有了白板,彻底改变了这一情况。本节课开始学生较为拘束,后来放开后,很多学生都愿意上白板把自己的学习成果画出来、谈出来与大家交流,因为白板对他们是一个新鲜事物,对他们有吸引力。有些学生还及时补充了别人画的句子中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整堂课随意、灵活,很有新意。
三、生字学习找到新途径、新方法。
本节课我在导入新课后安排了一个复习上节课学过的生字环节,复习时我请一位同学上台,使用白板自带的软件书写了“徐”字。写之前在学生考虑的时候,我很快从白板自带的资源库中拖拽出一个田字格来放大,挪动到屏幕的中间。就这一点传统的黑板是无法做到的。写完后我使用白板的回放功能播放了刚才同学书写的过程,有意思的是她在写第三笔时中间停顿了一下,也被白板敏锐地抓住了,在课上还引起了一阵偷偷的笑声。将同学写字的过程瞬间变成孩子们爱看的动画,即有趣又起到了复习的作用。然后我用畅言数字化教学系统的划词搜索和自动识别功能,很快调出“庸”字的正确笔顺,给学生一个正确的知识。生字笔顺基本上都是用flash制作出来的,如果平时做一个字的生字笔顺,是比较费事的,但畅言数字化教学系统内置了大量的汉字笔顺,基本上涵盖了小学语文的生字教学。传统的黑板上要讲这样一个字的笔顺,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枯燥乏味。畅言数字化教学系统中还预置了大量生字的读音、组词等知识,因为这一课重点不是学生字,所以我只是牛刀小试地展示了一下白板功能强大的生字教学。
第三篇:《闪光的金子》 教学反思
教学《闪光的金子》之前,我心里直打小鼓,这是一篇类似于品德生活课的文章,我偏偏是个不会煽情的人,如何能上好这一课呢?
可是走上讲台,走进文字,我忽然来了灵感。从挨家挨户的走访,到深夜顶楼的工作,我牢牢抓住重点动词,让学生一一比较分析,在“赶到、看到、戴着、爬上”等词语的教学中,学生渐渐领悟到徐虎的辛苦与负责,继而引出了全文的主旨——无私奉献的精神。
学完课文,我又把学生引导到文章开头,仔细琢磨那个“普通”,普通的近义词是平凡,但是徐虎以他的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品质铸就了一个高尚的灵魂。我对学生说: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你的父母亲人、你的老师同学,我们可以平凡的生活,但要力求拥有一颗高尚的心。说到此,我不禁有些激动,那些在感动中国中,在新闻报道里经常出现的名字在我眼前晃动——以歌声助学不幸罹患癌症的歌手从飞,以牺牲双腿为代价救助乘客的导游文枝花,以踩三轮车助学的九旬老汉白守礼,他们的事迹一直萦绕在我脑海,此刻如开闸的潮水奔涌而出。我打开网页,给学生一一介绍。在事例面前,在镜头面前,学生惊呼:真了不起啊。
在那一双双凝神的眸子里,我知道,这篇课文除了语言文字的学习,他们还收获了更多。
第四篇: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朗读,通过这些语言材料感受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品质。在朗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通过比较抓住一些关键词来体会句子中所含的意义,如:
1、箱上写着:凡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当天夜晚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及时提供热情服务。开箱时间19时间。
2、箱上写着:附近居民水电出现故障,急需修理的,请写清地址投入箱内,本人将提供服务。开箱时间19时。让学生比比两句话的不同及读后的感受,在比较,感悟,朗读中明白徐虎急群众所急,服务态度热情。
第四自然段比较具体地记叙了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的一件事,在教学中,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需要哪些要素,从而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断打下基础。《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描写当代人物的课文。徐虎,他是一个全国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徐虎的事迹平凡而又伟大,这个名字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很陌生,学习课文自然也不会体会和感悟深刻,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能体会出徐虎的伟大。所以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从“热心、诚心、恒心”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每天”“总是”“定时”“挨家挨户”理解徐虎的坚持,引导学生想象徐虎在帮助人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刮风,下雨,生病时徐虎有没有放弃,他又是怎么做的?通过想象,使学生横深入地走进人物内心,也使得徐虎的形象更加丰富、高大。
第五篇:《“闪光的金子”》教学片断 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闪光的金子”》教学片断+教学反思
《“闪光的金子”》教学片断
一、题目激趣,铺垫“不普通”
课始直接板书课题,让学生观察,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了“双引号”的再次出现(本单元已经有两篇课题上出现了双引号了),也一下就联想到,这“闪光的金子”指的肯定不是真的金子。那么,文中的“金子”指的到底是什么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期走进课文。带着“阅读期待”的阅读,无疑使得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更强了。
二、咀嚼文字中的“不普通”
《“闪光的金子”》用普通的文字记录了一位普通的人物,但细细咀嚼,文字中所隐射着的感人的情愫以及主人公无私的帮助他人的秉性却是那样的不普通。于是,我决定把文章的主线定在感受人物的“不普通”上。
通读完课文之后,我们直接奔向了课题的答案,学生很快就找到了“闪光的金子”指的是徐虎的心(板书:徐虎 心)接着,我们便开始了走向徐虎内心的文字之旅。
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就一句话,一句直接介绍徐虎的话,很简单——“徐虎是上海市一个普通的水电修理工。”在学生简单交流之后,我板书下了“普通”一词,问孩子,什么是“普通”?他们说是平常的、平凡的、一般的。我说,是啊,普通的人往往是那些在人群中毫不起眼的人,平常得甚至不值一提。可是,为什么这么普通的人却说他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呢?学生很快就找出了文中所描述的事件——挂服务箱,定时开箱,上门服务,深夜工作等。在所有这些事件中,孩子们从字里行间注意到了很多细节以及由此可窥见的内心。如第四自然段描写他连续工作,直至凌晨两点的感人事迹。学生们由他“戴着深度近视眼镜,天又太晚了”体会到徐虎的视力不好,天色也不好,工作起来肯定有很困难;由他“看到污水‘咕嘟咕嘟’往外冒,心里很着急”体会到,本该是主人着急的事情,却成了徐虎的着急;由主人劝他回去休息而他坚持说不能耽搁中体会到他急他人所急,坚持为他人解决困难的精神;由“爬上楼顶干了起来”体会到徐虎辛苦的同时甚至还担着危险。当孩子们在一个个词语幻化成的画面里不断与主人公的心灵贴近,不断体悟着主人公火热的心的时候,那些看似普通的文字已经因为其充盈的温暖气息而变得不普通了!
三、在文本空白处体味“不普通”。
文本的留白处即是学生悟情明理的绝佳处。在本课教学中,我和孩子抓住了几个地方留白的想象,丰厚了人物的形象。
【片段一】:“徐虎在不同的地段挂起了三只‘特约服务箱’。”
师:还是一句很普通的句子,你读出了里面的不普通了吗?
生:他是在不同的地段挂了服务箱。不是在同一个地方。
师:你真会读书,注意到了这个小小的细节。要知道,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不同的地段间的距离该有多远啊!
生:是啊,而且徐虎还是骑着一辆自行车。他修理完一个地方,然后又要骑着车赶向另一个地方,哪怕路很远。
生:而且有的时候可能天气不好,徐虎还要冒着风雨一个一个地段去帮助别人修理。
生:有的时候徐虎也会觉得很累,甚至有时可能身体也不太好,但他还是会坚持着去开箱,上门服务。
师:是啊,这不同的地段,这三只服务箱,让我们想象出了那么多感人的画面,但,又岂止我们想象中的这些画面所能概括出这种举动所有的内涵啊!
【片段二】:“许多年来,徐虎利用休息时间走遍了千家万户,给大家带来了方便。”
生:这“许多年来”让我想到了徐虎做这些事情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三年四年,很多年。
生:“千家万户”也让我想到了徐虎不是为一户两户人家解决了困难,而是很多很多人家,数也数不清了。
生:许多年中,有可能徐虎会身体不舒服,但是他还是会去。
生:这千家万户,有可能相隔得很远,他也还是会去。
师:是啊,难得做一件好事并不难,我们谁都可以做到,难得是坚持着把好事一直做下去。难得是拥有这样一颗为他人着想,急他人所急的心!你说,这样的一个人,他还是普通的吗?
生:不,不普通!
师:那你觉得他是……
生:伟大的!
师:是啊,伟大的人不在于他的外表,不在于他的职业,在于的是他的心灵,在于他所拥有的这颗宝贵的、美好的心!让我们一起神情地赞颂——(指向课题,齐读。)
《“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完了“闪光的金子”这课,略有一点体会:
一、良好的导入,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和欲望。在教学时,我先出示徐虎的照片,然后揭题,就是这样普通的人,却被人们称为“闪光的金子”,这是为什么?这以问题的提出,使学生的意兴上又起了波澜,产生了学习的欲望。
二、换位思考,体会徐虎的伟大。徐虎的事迹平凡而伟大,只有通过换位思考,才能体会到。所以,我抓住文本的空白引导学生想象,徐虎遇上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使得徐虎的形象更加丰满,再来品读语言文字,就非常感动了。
《“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真实而感人的故事,讲述了水电修理工徐虎在平凡的岗位上,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热心为附近居民排忧解难的动人事迹,赞颂了徐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质。
第四自然段比较具体地记叙了徐虎为住户连夜疏通管道的一件事,在教学中,通过阅读,让学生初步懂得写一件事需要哪些要素,从而为今后练习写记事的片断打下基础。
《闪光的金子》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