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火车上的售货员
火车上的售货员
火车上的售票员总喊着这样一幅对联。上联:香烟啤酒矿泉水烤鱼片了啊;下联:白酒饮料方便面火腿肠了啊;横批:腿收一下。
看到这幅对联,我们一笑过后,是否能想到一个个单薄的推车小车大汗淋漓的来回穿行在车厢里的身影?我曾在呼和浩特到重庆的列车上注意过这样的身影,一个瘦瘦的小伙子,趁着他闲暇的时候和他攀谈起来,小伙子一口浓重的“主席音”,告诉我来至湖南,一个月下来能赚两千多块钱,好的时候有些提成,不好的时候还要被扣钱,他们都不是铁路职工,火车上的销售全部由外公司承保,他们是给承包铁路销售的公司打工的人员。朴实的小伙子和我聊的很投机,还告诉我一个销售的“潜规则”,他告诉我,有的时候差一点就完成销售量了,完成销售量就会有奖金,这时他们就会把东西自己购买回去,这样一来销售量完成了,还能拿到奖金,给发的奖金和自己买的东西价值差不多,就相当于白吃白喝,看着他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我不禁被他单纯的快乐所感染,听着他给我讲走南闯北的故事。我问他,干着工作最苦恼的事情是不是太累,每天晃晃荡荡的不在地面上生活?他告诉我,累不是最苦恼的,最苦恼的是遇到不讲理的旅客,曾经有一次,他不小心把水洒在了旅客的裤子上,旅客勃然大怒,要求他给买新裤子,他跟旅客说,我给洗干净再给您送回来行吗?没想到更激怒了旅客,站起来朝他吐了一口痰,他当时哭了,也分不清时辛酸的泪水,还是恐惧的泪水,这时运转车长看不下去了,替他打抱不平,车上的旅客也替他说话,这才避免了一场他看来的“浩劫”。这事情过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摆脱心理的影音,甚至不愿意再干售货员了。在列车上的乘务员的开导和劝说下,他坚持了下来,但事情总是不尽人意,时不时都会有难缠的旅客给他出难题。慢慢的他学会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的时候是习惯了,也就无所谓了。
看着眼前这个瘦小的男孩,我不禁想,我们到底怎么了?人和人之间只是需要一些尊重,一些宽容,一些体谅,如果连这些都做不到,把欺负一个孩子当作一种耀武扬威甚至当做一种乐趣,与弱肉强食的兽类又有何异?我们渴望被尊重,那么我们一定要尊重他人,不要因职业划分人的等级,也不要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别人存在的意义。火车的旅途,是一幕萍水相逢的戏,我们要用微笑和尊重去演绎一段和谐?还是要用暴力和尖刻去引起一阵混乱?我相信,您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呼和工务机械段
何大江
第二篇:火车上的推销员
火车上的推销员
在通往昆明的列车上,来了位推销员。她身着蓝色制服,手上拿着一大叠魔板,正向我们走来。
推销员发话了:各位尊敬的旅客,您好!大家知道我手上的是什么吗?不知道!我们异口同声道。这是一块魔板。你们可能玩过魔方魔尺,却不曾听说有魔板。它是一个智力游戏,不论儿童、少年、中年还是老年都可以玩,因为它能让儿童开窍头脑、开发智力,让老人活动双手。推销员详细地介绍着。推销员举起板子轻轻一翻,平板顷刻间变成了房子,很厉害!她又一摇,魔板变成了数字7,接着推销员又依次变出2、5、9等,最后,推销员把它变回平板,又演示了上面的拼图功能,说:这玩具很适合你们的,你们可以带走一份。
原本没有一个顾客理会的玩意儿,现在几乎一个车厢的人纷纷掏出钱购买,我最先购买了一份。拆开包装纸,小心翼翼地扳动每一个小零件,并轻轻掰开研究。后来,我摆出了许多类似推销员摆的图形的形状,就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就飞快地旋转板块,嘭!的一声,板块全散了,细线也扯得更细了,我惊慌失措,以为再也挽救不过来了,便去找推销员,她正在另一节车厢推销此产品,我叫她帮忙修一下,她说等一下,我以为她修不起来,买给我质量差的产品,不走回头路了。妈妈说:你把它弄的乱七八糟,肯定不给你修或换了,这些生意人只顾个人利益。可谁知,20多分钟后,推销员却主动来找我修理。她把绳子勒在腿上,一根根扣好,她目光炯炯,有时咬紧牙关,有时皱紧眉头。她小心翼翼地将细线缠在魔板的凹槽里,用力扯平,绕一圈,又继续缠在凹槽里,有时还会反弹回来,可推销员很有耐心地把它扣好,还安慰我,叫我给她点时间,很快就能修好。
这时,车厢里的人都围过来看她修理,她用真情打动了大家,她手中的一大叠魔板一售而空。我和妈妈肃然起敬,妈妈说:生意人就该讲诚信,这样,路才会走得更远。她是一个优秀的推销员。
第三篇:2010年11月1日火车上
2010年11月1日
请在我回家的时候说爱我, 告诉我你在家里面等着我, 离开时看你眼神的落寞, 我的心里面也很难过,看着窗外枯黄的秋色,出差的路途总是那么的寂寞,只有想着你才能感觉到一些快乐, 请在我回家的时候说爱我, 告诉我你在家孤独的等候, 请在我回家的时候说爱我, 说你看到我真的很快乐, 请在我回家的时候说爱我, 让我们一起释放心中的火热。我会在回家的时候说爱你, 告诉你我一路上都在想着你, 我会在回家的时候说爱你, 让我们永远永远的在一起,
第四篇:火车上的爱情
火车上的爱情
我独自一人在火车上挎着帆布包兜售冻成块的冰袋,见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在车厢之间的窗户旁悠闲的看风景,手指间夹着一支烟,却并不怎么抽,我感觉她和我一样与这里迥然不同。今日不同昨日,外面下着小雨,凉风惯进车箱里冷嗖嗖的,再没人情愿花钱买冰袋消暑止渴了。我便凑上去同她搭讪:“小姐,就你一个人,后面有空位。”“我喜欢站着。”她感激地冲我一笑,那笑中包含着一丝喜悦和一种天然的忧郁。从她失落的眼神中,我知道她刚经历过一段感情。“我刚毕业,还没分配工作,在家里呆着闷得慌,随意出来闯荡。这是我的专科准考证。”我一边自我介绍一边将一张写着我姓名、学历等个人资料的磁卡递给她。她接住看了看,还给我说:“我叫小莉,卫校毕业的,去省城为我弟弟办点事。”“小莉,这个名字真好听。”“还好听呢,难听死了。”我看她脸上掠过一片潮,她有点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由于火车“咔嚓、咔嚓„„”的声音很大,我们说话时挨得很近,我能嗅到她身上的女人香味,她一低头,秀发就扶着了我的脸,柔柔美美的自有一种别样的似水柔情。不知什么时候起,她的头靠在我的肩膀上,我的手也揽着她的腰了。就这样谁也不说话,静静地望着窗外急速向后驶去的花草、树木、田野。我偶尔抓起一块冰袋,向窗外扔去,“啪、啪”,它们被摔得粉碎。
也许这姑娘太特别了,她的牛仔裤特别适合她,那柔美的线条勾勒出一个少女所特有的魅力。有个三十来岁的列车员可能早就注意到她了,见我一个卖冰块的和她搂在一起,眼睛都从眼眶里爆出来了。我回头见他眼里有愤怒,但更多的是羡慕。他见我回头看了他,便对我说:“同志,到哪儿?”“郑州。”“她呢?”“也郑州。”我不冷不热的说。“妈的,下一站就是终点站郑州,还用问?”我在心里骂道。他再无话可说,就灰溜溜地走了。
郑州站到了,我们俩一起下了车。她跟着我绕过检票口,打了个电话,然后和我挥挥手,打的走了。
火车上的爱情,终点站就是结束。
第五篇:朝鲜火车上的见闻
朝鲜火车上的见闻
过了鸭绿江大桥,就是朝鲜,大桥一半归中国,一半归朝鲜,如果你是坐汽车过去,不用说,你也可以切身体会到国境线---中国这一侧是平坦的柏油路,而朝鲜一侧,坑坑洼洼非常颠簸,这是后来我坐汽车去边境一日游的时候,才发现的。
坐火车的话,以前是先从丹东火车过江到新义州,在新义州火车站等候,等朝鲜海关检查,再换朝鲜国内的硬座火车去平壤,200多公里,开5,6个小时。这一次,换成了中国铁路的国际卧铺列车,虽然时间上差不多,也省去了换车的麻烦,倒是少了几分原始感。坐火车的话,以前是先从丹东火车过江到新义州,在新义州火车站等候,等朝鲜海关检查,再换朝鲜国内的硬座火车去平壤,200多公里,开5,6个小时。这一次,换成了中国铁路的国际卧铺列车,虽然时间上差不多,也省去了换车的麻烦,倒是少了几分原始感。
以前,朝鲜导游要去边境新义州接游客,火车上也会看着大家,这一次,只有中方领队带着大家,虽然理论上来说也是不能拍照的,但实际并没什么人管,比过去更自由。
先从上火车说起。
1.火车堪比货车。
每次发朝鲜的博客,就会有评论说:“真羡慕啊,街道干净,真羡慕啊,肯定没有添加剂”,有时候我真想回复,也许是没有添加剂,但物资稀缺的滋味恐怕更不好受吧?说起朝鲜的穷,以前大多还只是停留在新闻报道,上次来朝鲜,规规矩矩的按照旅行团的线路,也没有看到太多“不该看”的,并没有觉得朝鲜有多穷,这一次,从开始上火车,就被震住了。
这哪里是火车,分明是货车!刚上去的时候,人都找不到地方站,坐这趟从丹东开往平壤列车的朝鲜人,大多是公派出差,衣冠楚楚,如果不看胸前的像章,你大概不会太分辨朝鲜和中国人,每个人几乎都拉了一推车的东西。这回乡的情景,老妈说很像70年代中国人民出国归来。
2.朝鲜海关官员。
上一次关于新义州朝鲜海关的记忆是非常“严肃”的,从入境那一刻起,他们检查我们的相机,删除不该拍的“影响朝鲜国家形象”的照片,不苟言笑。
就像开头提到的,当时朝鲜导游都要到新义州接我们,一起坐火车到平壤,而现在,是我们一行人和中方领队一起坐火车,朝鲜导游在平壤直接接我们,也许当年因为有众多朝鲜导游的存在,所以一切看起来很按部就班。
而这次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同样在新义州火车站停靠,等海关来检查。
朝鲜的这些海关官员,大多都会一些简单的中文,比如问来朝鲜目的,都会蹦出一句“观光?”填入境表格的时候,要把带了的手机相机型号逐一写上,但实际检查,似乎并没有上次严格。
上面右图中这个大叔,一脸的色眯眯,看到我背包侧面已经喝了大半的“拿铁”饮料,拿出来,用中文问“奶茶?”我说咖啡,他似懂非懂,但竟然立即打开瓶盖,喝了一口!他喝完之后的表情,我永远也忘不了---特别享受,回味无穷又带着几分满足,过一会儿,他索性拿走了,咕咚咕咚的把剩下的全喝了,就有了上面那张偷拍(所有海关官员是禁止被拍的),而新义州的对面,就是中国的丹东,丹东随便一个商店,就有卖的啊。
而后的检查,都是例行公事,随便看看就了事,看到单反时候虽然“喔!”了一下,但也只是看了看外观就放回去了,而不像上次,我刚进入朝鲜拍的几张路边群众的照片,立刻就被删了,还被警告了一通。
回程的检查,更是夸张,按道理说,照片都要查,查行李是为了看有没有不该带的东西(比如朝鲜货币是不可以带的),却成了海关官员们寻宝的好机会,其中一个海关官员,翻出旁边大叔的包里的中国香烟,问:是什么?然后反复来回的看,最后大叔就说送你了!他高兴的收下了。
而我们团的澳大利亚小伙子,因为是这趟中朝国际列车稀罕的外国面孔,更是海关的重点寻宝对象,可惜小伙子是穷游背包客,没什么好玩的东西,一大堆臭袜子臭衣服,海关大叔还是不罢休,拼命翻找,在澳洲小伙儿的背包里找到了中文包装的杜蕾斯,花花绿绿,还未开包,海关大叔左看右看,澳洲小伙儿尴尬的狂笑,海关似乎明白了是什么,鬼魅的笑着,用朝鲜味的英文狡猾的问:“youplayed in korea?”(你在朝鲜玩了。。xx?大家懂的,就不翻译了)。澳洲小伙儿笑的更欢了,说没有!
这边的海关在寻宝,另外一车厢的竟然打了起来!为什么呢?因为一个海关官员,摸了一个中国女游客的屁股,被她的老公看见了!于是和朝鲜海关官员吵了起来,不依不饶!我和澳洲小伙儿赶去看热闹,听到里面喊着:“要写检查!跟上级汇报”种种。澳洲小伙儿顺势拿手机拍了一张,正好被海关官员看到,以为他完蛋了,但海关官员笑眯眯的摇着头,就把他刚拍的都删除了,而后又小声问:“你有澳币吗?我用朝币和你换。”澳洲小伙儿吓了一跳,可惜身上也没带澳币,说没有,而海关官员给出的汇率,显然比实际的要低不少,看到老外就坑朝鲜人也很精通啊!要知道,这样的兑换,官方来说是违法的。后来这“摸屁股事件”不知怎么解决的,因为此事,火车还晚点了一会儿。
3.巧遇“朝鲜深圳”副市长。
前往朝鲜的专列是中国铁路的车,虽省去了转车的麻烦,向车窗外拍照也自由多了,但反倒少了几分“朝鲜旅游”的应有感觉。
过了边境,加上几截朝鲜本国的车,包括一截餐车,闷在自己的铺里,又热又没意思,就跑到餐车,放眼望去,在餐车的大多是朝鲜官员,一定能挖到一些故事。
我和同团的济南姑娘刚吃过午饭盒饭,并不饿,任凭朝鲜服务员各种推销午饭套餐六菜一汤,坚持只买了听啤酒,10元,新加坡产的。吹着小风,在餐车里看窗外的朝鲜乡村。
一进餐车,我其实就注意到上图里那位黑衣服的大叔,一直吃着咸鱼喝着啤酒,酣畅淋漓的用朝语侃着大山,虽然没戴像章,我在买啤酒的路上,偷拍了右边那张照片--他们丰盛的午餐,46人民币/人。大叔看到我拍,没有像餐车朝鲜服务员那样阻止我,而是冲我狡猾的挤了下眼睛。
朝鲜大叔看到我们喝啤酒,就比划着手中的咸鱼,意思是这个配酒好吃,本来我也想尝尝,就14块钱买了一条。
看着这一整条鱼干,有点傻了眼,不知从何下手,趁机和大叔搭讪,让他帮忙剥,大叔非常乐意帮忙,还嘲笑我们没吃过这个,虽然他本人不会中文,对面的两位到是会,好象是中国朝鲜族,语言沟通没了问题,一下子就好多了,大叔还惊讶我没吃过咸鱼干,是朝鲜特色,就着啤酒非常好吃。
整条鱼被他撕吧撕吧,就成了鱼片,和啤酒到真是绝配。聊着聊着,朝鲜大叔突然说起了英文,大叔虽然中文就会俩词“朋友”和“你好”,英文竟然还不错,这一聊,就聊出猛料,下面是对话:
朝鲜大叔:“我是在朝鲜外贸部工作的,以前还是罗津-先锋区的副市长。”
他生怕我们不知是哪里,得意的补充:“就是相当于你们的深圳!靠近延吉边境。”
我一脸膜拜,剥咸鱼大叔竟是如此来路!说:“这个听说过,是经济开发区。”
朝鲜大叔点点头,突然问:“你在哪里学的英语?”
我说:“在北京学的,你呢?” 朝鲜大叔:“我都是在朝鲜学的。”
之后就开始得意的推广朝鲜的深圳---罗先地区。
朝鲜大叔:“去我们罗先,是不要签证的!每年我们都有贸易博览会,全世界的商人都来,就连洛杉矶的人都到我们那里!”
我心生向往,他更是得意,这时又和旁边的台湾姑娘套起近乎,接着说“台湾的商人也有很多!我有很多台湾朋友。”
台湾姑娘问:“你去过台湾吗?”
朝鲜大叔:“没去过,但我去过厦门,我厦门的朋友有私人游船,我们坐着船,都能看到台湾(金门)。”
其实我真是很想问这副市长大叔更多关于朝鲜的问题,但又觉得太过敏感。这个刚才帮我包鱼片的朝鲜大叔,竟是如此来路,不过,能上这列国际列车的朝鲜人,大多都有强大的背景。
下图,车上的一个朝鲜女学生,差不多20出头的样子,穿着时髦,和家人一起在火车上,金的像章,和小熊的商标“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