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媒称中国将开放低空管制 千米下不需军方批准
军事:英媒称中国将开放低空管制 千米下不需军方批准
2014-11-04 08:16 来源:环球时报
英国路透社11月2日文章,原题:诚征:中国航空淘金热需要50万飞行员 中国民航局表示,随着热衷当飞行员的人梦想在新航空服务机构内从事高薪工作,中国将需要在2035年前培养约50万名民航飞行员,而目前仅有数千名。
这一航空热潮恰逢中国将从明年起允许私人飞机不需军方批准即可在1000米以下的空域飞行,以寻求促进本国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商业航线并不受影响,但已有200多家新企业申请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而挥金如土的中国富豪们也在渴望允许其私人飞机升空。
中国民航局的培训机构每年仅能培养100名飞行员。就在中国现有的其他12家飞行学校跃跃欲试之际,外国机构也在与中国企业联手合作,准备为学员提供培训费用高达数十万美元的新课程。
“我们在2010年招收的首批学员,大多是渴望获得私人飞行执照的商人,”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副院长孙凤伟表示,“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希望学习驾驶飞机,为的是能在通用航空公司内谋得一个职位。”
尽管一个崭新的行业将存在未知数,但各家企业都自认为将从中获利,而飞行学员也坚信将能从事梦想职业。天津某飞行院校的28岁学员宗瑞(音)即是其中的一位。“通用航空的飞行员薪酬很丰厚,”他说,“只要能找到工作,我就能轻松地在两年内偿还50万元学费。”
业内高管预计,今年年底前,北京将公布明年开放1000米以下空域的指导细则,并有望在2020年将开放空域扩展至3000米以下空域。
全球小型飞机制造商对中国蓬勃发展的通用航空市场的关注由来已久,如今国际航空服务提供商也在对其寄予厚望。“我为机遇而来,”澳大利亚某公司的培训经理彼得·麦肯基如是说。
尽管中国的新飞行学员大多意在获取作为今后从业资格的“飞机驾照”,但对中国某些更富裕的阶层而言,这是投身于一项奢华新爱好的关键。比如,在33岁的广告商李征(音)看来,开豪车已不再令他兴奋,他已将目光投向驾驶自己的飞机。(作者方燕、马修·米勒,王会聪译)
第二篇:军事:英媒称中国在南海行动果敢,主因海军实力激增
军事:英媒称中国在南海行动更果敢 主因海军实力激增
2014-06-27 08:07 来源:环球网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6月25日文章,原题:南海上的博弈 从菲律宾到美国,专家们都在努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现在对南海的领土主张采取更强硬的姿态,而这些主张多数已经存在数十年?这个问题被澳大利亚罗维国际政策学院亚洲安全事务专家罗里•梅德卡夫形容为“价值亿万美元的问题”。
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个新兴大国在展示自己新的海军力量,也有人看到了一个更为大胆的企图——把美国海军从其二战以来一直占主导地位的西太平洋挤出去。在最新的摩擦事件中,中越两国大量军舰、海警和渔船正在存争议的西沙群岛附近博弈,2012年4月,在经过长达一个月的紧张对峙后,中国船只从菲律宾手上夺回对黄岩岛的控制,罗伯特•卡普兰在自己的新作《亚洲火药桶:南海问题和太平洋安定局面的终结》中写道,从中国的地理位置以及目标——阻止外国势力像过去200年那样利用自己——来看,中国的行为“毫无异常强硬之处”。
美国承认随着中国军力的不断成长,它在该地区将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有些人认为,中国觉得美国在自己后院插手越来越严重,它是在对此作出回应。小布什政府期间,美国专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以至于许多亚洲国家担心它忽略了中国日益壮大的海军和海警队伍。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国事务的专家克里斯•约翰逊说:“从战略或军事运筹视角出发,中国举目四望,发现从日本列岛到菲律宾,形成了一张美国盟友及其他防务安排网,中国被包围其中。”
一些专家认为中国的大胆来自一个认识:奥巴马政府不会在南海问题上冒险与中国起冲突,只有中国与日本(美国在亚洲的主要盟友)之间爆发冲突才会引发美国的军事行动。部分美国官员认为中国的强硬态度会把其近邻推向美国,但鉴于中国作为东盟贸易伙伴的关键角色,其他观察人士则没有这么乐观。当被问到中国是否在将越南推向美国轨道时,越南国防部副部长阮志咏说:“我不这么觉得。我们保持中立……我们不选边站。”因此,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曾任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国事务的专家克里斯•约翰逊认为,不管怎样美国急需“升级工具包”以应对来自中国的挑战。“指望对方球队一直自摆乌龙并非良策。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中国之所以能在南海上采取果敢得多的行动,部分是因为其海军和海警的规模、能力以及海上作业经验已迅速增长。虽然近些年来各类军事开支均迅速增加,但中国政府投入资金最多的还是海军,目的是帮中国实现成为真正海洋强国的宏伟抱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拥有三大舰队,母港分别位于黄海、东海和南海。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海军扩大了规模,同时用更新的高科技潜艇、驱逐舰和两栖舰船替换了老旧的船只。美国估计,中国今年将用其相对较新的“晋级”核潜艇展开首次核威慑巡逻。
中国的首艘航空母舰是由从乌克兰购买的一艘航母翻新而成,该舰被命名为“辽宁号”。去年,“辽宁号”首次在南海与其他舰船进行了联合演练。此外,中国海军一直在进行更具雄心的海上演练,以增强远洋作业能力。2013年10月,中国的三大舰队在菲律宾海举行联合演练,这是中国海军在公海举行的最大规模的演练。IHSMaritime研究中国海军的专家GaryLi表示,一个重要变化是,辅助中国海军执行远洋任务的补给舰的数量有所增加。GaryLi补充称,中国海警的舰队规模也在迅速扩大,舰船数量在过去十年增长了一倍,达到60艘。仅今年一年,就有11艘舰船服役,另外还订购了38艘。
今年早些时候,中国海军在前往印度洋举行演练的途中,首次穿越了位于印尼两个主要岛屿之间的巽他海峡,突显出其影响力所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去年,中国舰队还首次穿越了日俄之间的宗谷海峡。中国国内媒体认为,此举代表着中国海军实现了有能力突破“第一岛链”的目标。第一岛链将中国近海与更宽广的太平洋分割开来。
第三篇:韩媒建议总统访华用中文演讲 称此举将感动中国
韩媒建议总统访华用中文演讲 称此举将感动中国
2013年05月23日04:03 环球时报 我有话说(1166人参与)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 22日首尔传出的消息同样复杂。韩联社援引青瓦台外交秘书的话说,如韩朝重启对话,韩将从小事情上推动韩朝恢复信任。韩国《中央日报》则援引韩国外长尹炳世的话说,朝鲜在赌博,“最终会输得身无分文”。
韩国媒体昨天关注的焦点还包括总统朴槿惠筹划于6月底访华。韩国《中央日报》22日期待朴槿惠届时能在北京用中文发表演讲,哪怕不能全文使用中文,起码可以用中文照着稿子念或只在核心部分用中文,并称重要的不是发音是诚意,认为此举可以带给中国很大的感动。《韩民族新闻》则说,朴槿惠访华是韩国戒掉美韩同盟瘾的契机。
“韩朝美中开始接触,半岛局势或迎转机”,韩联社以此为题说,首尔将崔龙海访华看做平壤主动接触中国的“好兆头”,朴访华时也必然与北京谈朝鲜问题,此外,朝韩外长一直都参加的东盟地区论坛6月底也将在文莱举行。若四方在今后一个月的连锁接触中达成共识,朝鲜与周边对话将进入准备期。韩国《韩国日报》据此说,6月或许会成为左右朝鲜半岛局势的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