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幼师语文试题

幼师语文试题



第一篇:幼师语文试题

河南省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 幼师类语文试题卷

考生注意:所有答案都要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皈附(guī)凫水(fú)

众目睽睽(kuí)

B.游说(shuō)金簪(zān)

冠冕堂皇(guàn)C.咀嚼(jiáo)吸吮(yǔn)买椟还珠(dú)D.忐忑(tǎn tâ)解剖(pāo)呱呱坠地(g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烦燥

六艺经传

莘莘学子 B.杳然

脍炙人口

蓊蓊郁郁 C.谦逊 鳞次节比

姗姗来迟 D.峥嵘

病入膏盲

蹉跎岁月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1)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2)小屋的出现了山的寂寞,增加了风景的内容。(3)白天它是清晰的,夜晚它是的。

(4)树的动,小屋的静;树的高大,显出小屋的小巧„„ A.玲珑

显出

朦胧

点破 B.朦胧

点破

玲珑

显出 C.朦胧

显出

玲珑

点破 D.玲珑

点破

朦胧

显出 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语文教学的问题上,叶圣陶先生有一句精辟的话,那就是“教是为了 不教”。B.“你放着罢,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C.又是萧瑟秋风,又是满地黄叶。这条静悄悄的林阴路,依然使人想起幽谧的梦境„„ D.围墙安然无恙,稳度夏秋。小草在墙角下长起来,藤萝又开始爬上墙去。5.下列与例句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A.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B.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C.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D.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6.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B.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C.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7.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楚辞》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先河。B.柳永是婉约词派的创新者,代表作有《雨霖铃》、《虞美人》等。C.唐代称律诗为近体诗,这是跟古体诗相对而言的。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是辛弃疾《书愤》中的名句。8.《拿来主义》的作者是 A.茅盾

B.房龙

C.鲁迅

D.吴晗 9.下列作家、作品、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实甫——《西厢记》——崔莺莺

B.雨果——《罗密欧与朱丽叶》——帕里斯 C.曹禺——《雷雨》——常四爷

D.老舍——《茶馆》——鲁大海

10.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翠翠》节选自铁凝的中篇小说《边城》。B.《丧钟为谁而鸣》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施耐庵的小说《三国演义》。D.卡席莫多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11.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写对故都之秋的怀念时,重点描写了作者住在最平凡的“皇城人海”中的“一椽破屋”时的所见所感,而对于“陶然亭”等名胜,只是一笔带过。这样写的原因是

A.作者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所以想做一个北平人,深入地体验、品尝。B.“陶然亭的芦花”等景物不能体现故都之秋的特点,没有秋味。C.作者没去过陶然亭,所以不知道那里的景色如何。

D.选择这样的地方写更能体现出北国之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符合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12.下列对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B.《长亭送别》通过对秋天景物的描写,构成萧瑟凄冷的氛围,与主人公的 离愁别恨相互融合,充满诗情画意。

C.窦娥临刑前发出三桩誓愿,她的冤屈和抗争感天动地,这种超现实的情节 寄寓了作者的爱憎,反映了人民的情绪和理想。D.《茶馆》将抗日战争时期北京几个不同社会阶层人物的矛盾冲突,集中在一家普通的茶馆加以表现,剧情波澜起伏,引人入胜。13.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诗是杜甫晚年在夔州登高所见的春日江景。B.本诗的前两联勾画出一幅秋肃临天下的动人景色。C.本诗抒发了作者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D.本诗被后人称为“古今七言律诗之冠”。14.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沁园春长沙》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B.《大堰河——我的保姆》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社会。C.《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诗中叙述一位琵琶女晚年沦落的遭遇,也表达了诗人虽“谪居卧病”却旷达、潇洒的情怀。D.《秦风·无衣》表现了士兵们团结友爱、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昂扬斗志和爱国精神。15.《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其实当时小乔出嫁已十年。作者写她“初嫁”的原因是

A.意在突出周瑜英气勃勃、春风得意、少年将军的形象。B.成家立业是古代人的两大追求,说明周瑜都做到了。

C.曹操南下平关,用意之一在于掠劫二乔,这句点出了这一点。D.英雄美人,相得益彰,体现周瑜英武而不失多情。1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可怜体无比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7.下列关于幼儿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儿歌和幼儿诗一样注重营造优美的意境。B.拟人形象是童话中最常见的艺术形象。

C.幼儿散文贴近幼儿生活,描写真切,不需要想象,不讲究意境。D.“阅读”是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

18.好的图画故事书中文字与图画的关系应该是 A.文字说明图画

B.图画解释文字

C.图画与文字互补

D.图画与文字无关 19.《丑小鸭》的作者是 A.冰心

B.叶永烈

C.格林

D.安徒生 20.“兔来了,狼来了,螃蟹爬上墙来了。电灯一关都跑了,电灯一开都来了。”属于儿歌中的

A.字头歌

B.连锁调

C.绕口令

D.谜语歌

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2分,共6分)21.幼儿文学 22.游戏歌 23.幼儿故事

三、阅读和理解(每小题2分,共24分)阅读小说《项链》片段,回答24~26题。

夜会的日子到了,(a)路瓦栽夫人得到成功。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

她狂热地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

路瓦栽夫人现在显得老了。她成了一个穷苦人家的粗壮耐劳的妇女了。她地挽着头发,地系着裙子,着一双通红的手,高声大气地说着话,用大桶的水刷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b)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2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下列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胡乱整齐伸着

B.胡乱歪斜露着

C.漂亮歪斜伸着

D.漂亮整齐露着 25.对(a)处“成功”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上流舞会中成为中心人物,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B.业有所成,梦想成真。

C.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

D.部长也注意她了。26.(b)处的心理描写,表现了路瓦栽夫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散文《枯叶蝴蝶》,回答27~29题。枯叶蝴蝶

峨眉山下,伏虎寺旁,有一种蝴蝶,比最美丽的蝴蝶可能还要美丽些,是峨眉山最珍贵的特产之一。

当它阖起两张翅膀的时候,像生长在树枝上的一张干枯了的树叶。谁也不去注意它。谁也不会瞧它一眼。

它收敛了它的花纹、图案,隐藏了它的粉墨、彩色,逸出了繁华的花丛,停止了它翱翔的姿态,变成了一张憔悴的,干枯了的,甚至不是枯黄的,而是枯槁的,如同死灰颜色的枯叶。它这样的伪装,是保护自己。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因为它的美丽,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它以为它这样做可以保护自己,殊不知它这样做更教人去搜捕它。有一种生物比它还聪明,这种生物的特技之一是装假作伪,因此装假作伪这种行径是瞒不过这种生物——人的。

人把它捕捉,将它制成标本,作为一种商品去出售,价钱越来越高。最后几乎把它捕捉得再也没有了,这一生物品种快要绝种了。

到这时候,国家才下令禁止捕捉枯叶蝶。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国家的禁止更增加了它的身价。枯叶蝶真是因此而要绝对地绝灭了。

我们既然有一对美丽的和真理的翅膀,我们永远也不愿意阖上它们。做什么要装模作样,化为一只枯叶蝶,最后也还是被售,反而不如那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的蝴蝶到处飞翔,被捕捉而又生生不息。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它们的真相。

27.依次填入第4段横线处的下列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因为 但是 不是 而是

B.由于 不过 不仅 而且 C.为了 但是 不仅 更

D.因为 不过 不是 而是 28.枯叶蝶快要绝灭的起始原因是 A.人们的捕捉

B.国家的禁捕 C.价格越来越高

D.丑陋下隐藏着美丽 29.归纳本文的主题。

阅读幼儿生活故事《听鱼说话》,回答30~32题。听鱼说话

琼儿的外公是个非常有趣的人。他爱钓鱼。

琼儿看外公把蚯蚓挂上钓钩,就说:“蚯蚓不疼吗?”

“我来问问它。”外公把蚯蚓拿到面前,对它说,“你挂在钩上,受得了吗?”

接着,外公把蚯蚓搁到耳朵边听了听,然后对外孙女说:“它说,没事儿,它说它最喜欢钓鱼了。”

琼儿不相信外公说的,非要自己亲耳听一听。她把蚯蚓放到耳朵边听了听,说:“蚯蚓什么也没有说呀。”

“它跟你还不熟呢。蚯蚓的心思我知道,它是急着要下水去钓鱼了。”外公说着就把钓钩往前一抛,蚯蚓立刻沉到水里去了。不一会儿,外公钓上来一条鱼。接着,外公把钓钩递给外孙女,让她也碰碰运气。

琼儿学着外公的样子,把钓钩抛进了水里。没多久,她也钓到了一条鱼。是一条小鱼。小鱼躺在岸边草地上,小嘴一张一张的。琼儿看着有些不忍心了。

“小鱼好像在说什么。”琼儿说。

“是的,鱼儿真的像是在说话哩。”外公说着,拿到耳边听了听,说:“小鱼说,‘拿我做汤,一样很鲜的’。”

“我要自己来听。”琼儿说。

“你能听懂鱼话吗?”外公问。

“试试看吧。”琼儿说着,把鱼搁到耳边听了一下,说,“小鱼说‘我还小呢,放我回水里去吧’。”

外公又惊又喜,说:“你说的是真话吗?”

“一点不假。”琼儿说。

“那好,你就把它放回去吧。”外公说。

琼儿把小鱼轻轻放回了水里,看着它尾巴一摇一摇地游远了。

外公又把钓钩抛进了水里,又钓起鱼来。他边钓边说:“我还从来没见过,学听鱼话竟有像你学得这么快的。一学就会了。”

“下一回,我要学听蚯蚓说话,准也能一听就会。”琼儿说。30.概括并简析本文的题材特点。31.概括并简析本文的情趣。32.归纳本文的主题。

阅读文言文《鸿门宴》片段,回答33~35题。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3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写出该句所含的成语。(1)翻译:(2)成语:

3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常以身翼蔽沛公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项伯乃夜驰至沛公军 C.范增数目项王

D.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35.下列关于本文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鸿门宴》是《汉书·项羽本纪》中最精彩的部分,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生动传神。

B.鸿门宴中座次的安排表现了项羽对刘邦这个有功之人的表扬和赞许。C.《鸿门宴》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是项羽,集中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D.《鸿门宴》选自《史记》,这部书被郭沫若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四、作文(30分)

3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东家长,西家短”,“家人”,“家事”,“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家给人的感觉是多么温暖,可有时家给人的感觉却又是那么复杂。身为家庭成员的你,对家一定有一番特殊的感受吧,对家庭中的其他成员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或者„„ 请以“家”为话题作文。

第二篇:2013级幼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3级幼师班期中语文试题

一、选择题(24分)

1.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项是()

A.租赁(lìn)衣褶(zhě)脸腮(sāi)惊骇(hài)

B.手镯(zhuó)寒伧(chen)亲昵(nì)菜肴(yáo)

C.小觑(qù)唠嗑(kē)瘦削(xuē)削(xiāo)皮

D.折(shã)本散(sǎn)漫散(sàn)步打盹(dân)

2、下面字形、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拮据(jū)蕴藏(yùn)打烊(yáng)...

B.厄运(â)尴尬(gā)屏住(bīng)...

C.传颂(sòng)板栗(lì)香喷喷(pân)...

D.皑皑(ái)重叠(diã)摇曳(yâ).3.下列各组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尴尬 奢华陶醉放诞无礼B.摔跤韶光推诿衔玉而生

C.梦魇寒伧枯萎顾盼神飞D.忖度招聘诡秘面面相趣

4、下面语段中的空缺处,应依次填写的关联词、副词是(D)

她没有漂亮服装,没有珠宝,什么也没有〔〕她〔〕只喜爱这些。她有一个有钱的女朋友,是教会女校的同学,〔〕她再也不想去看望她了,〔〕看望回来就会感到十分痛苦。〔〕伤心、悔恨、失望、困苦,她常常整天地哭。

A、然而唯独然而因为甚至

B、可是偏偏所以因为而且

C、但是确乎可是由于由于

D、然而偏偏可是因为由于

5.下列空缺处应填的词语是()。

①住宅的寒伧,墙壁的黯淡,家具的___,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②她跟最亲密的男朋友闲谈,或者跟那些一般女人所最___最乐于结识的男子闲谈。

③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好像___,不出来。

④她狂热兴奋地跳舞,沉迷在欢乐里,什么都不想了。她___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幸福的云雾里„„

A、破旧仰慕自惭形秽陶醉B、陈旧敬仰惭愧羞涩沉醉

C、陈旧羡慕不好意思沉迷D、破旧尊敬羞于露面沉溺

6.请写出下列语句所描写的人物。()

1.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2.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花,目若

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3.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

不露,丹唇未启笑先启。

4.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

之忘俗。

A贾探春林黛玉王熙凤贾迎春

B贾迎春贾宝玉王熙凤贾探春

C贾探春贾宝玉林黛玉贾惜春

D贾惜春贾宝玉王熙凤贾探春

7、“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一句中的“也”字隐含的意思是()

A、表现作者对她的美丽的讽刺。B、表明作者惋惜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家里

C、暗示她未能凭她的美貌跻身上流社会的无可奈何的处境。D、点出她有跻身上流社会,过高雅生活的优越条件。

8、下列句子中,没有表现玛蒂尔德虚荣心的一句是:()

A、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起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

B、这是件朴素的家常衣服,这件衣服的寒伧味儿跟舞会上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她感到这一点,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

C、她想了几秒钟,合计出一个数目,考虑到这个数目可以提出来,不会招致这个俭省的书记立刻的拒绝和惊骇的叫声。

D、她不像她丈夫预料的那样高兴,她懊恼地把请柬丢在桌上,咕哝着:“你叫我拿着这东西怎么办呢?”

二、填空题(22分)

1、小说的三要素是、、。《一碗清汤荞麦面》的线索是。

2、《项链》以为线索,本文的作者是国的,他与国的,国的一起被称作“世界短篇小说大师”。

3、《红楼梦》的作者是代家,字,号。全书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通过对“”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的描写,显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灭亡的趋势。

4、感谢信的常用格式包括、、、、署名、日期几部分。

三、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8分)

1.寄言纨绔与膏梁()

2.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3、她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陶醉在人们对她的赞美和羡妒所形成的的幸福的云雾里,陶醉在妇女们所认为最美满最甜蜜的胜利里。()

4、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四、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后面练习(16分)

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宝玉又道:“妹妹尊名是那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名。宝玉又问表字。黛玉道:“无字。”宝玉笑道:“我送妹妹一妙字,莫若‘颦颦’二字极妙。”探春便问何出。宝玉道:“《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探春笑道:“只恐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偏只我是杜撰不成?”

1.宝玉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呼应小说开头的“木石前盟”,增添了小说的浪漫主义色彩。

B.照应前面黛玉“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说明两人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

C.突出宝、黛之间心灵相遇,感情默契,为后面描写他们坚贞的爱情埋下伏笔。

D.表现宝玉口齿伶俐,善于讨女孩儿的欢心。

2.关于读书问题,黛玉回答贾母是“只刚念了《四书》”,回答宝玉是“不曾读”,前后为何不同。()

A.黛玉怕宝玉考她,不敢在他面前说读过《四书》,表现了她寄人篱下的自卑心理。

B.黛玉从刚才贾母的话中得知贾母不主张女孩儿多读书,便改了口,表现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谨慎态度。

C.反映黛玉细心机敏,善于随机应变。

D.是为了讨好宝玉,因为她知道宝玉不爱读《四书》、《五经》,说明她机敏聪慧。

3.宝玉给黛玉取字的情节表现什么?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他反对封建观念,追求男女平等。

B.他对黛玉颇有好感。

C.为追求黛玉而展示自己的才华.D.他聪慧过人,才思敏捷。

4.宝玉说“除《四书》外,杜撰的太多”,说明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正确的说法是()。

A.说明宝玉对《四书》是尊重的,不敢有所违抗和不满。

B.说明宝玉对封建文化的不满和他的叛逆性格。

C.说明宝玉对非正统文化是全盘否定的,表现他守旧、保守的思想态度。D.说明宝玉的幼稚无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五、写作(30分)

(一)改错题(10分)

下面是某职业中专为张凡同学开具的证明信,请找出其中的错误。XX公司:

张凡同学系我校2007级机电专业学生,已于2010年7月学业期满毕业,欲到贵公司应聘岗位,但中专毕业证丢失,经审查,确系我校毕业生。特此证明。

此致

敬礼

2011年2月14日山东省XX职业中专(公章)1234

(二)写作(20分)

题目:我感受到了父母的爱

要求:

1、要有具体的事例。

2、要有真情实感。

3、不少于400字。

第三篇:幼师班语文考试试题

幼师《阅读和写作》试题

姓名 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

1.下列词语中,与前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鲜xiān: 鲜红 新鲜 屡见不鲜 鲜为人知 B.强qiáng: 坚强 牵强 强词夺理 博闻强记 C.供gōng: 供给 供应 提供 供不应求 D.当 dàng: 当家 当代 门当户对 安步当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有的商品广告,言过其实,误导消费者。....B.学校准备举行秋季运动会,大家都兴致勃勃,体育委员更是推.波助澜,积极组织班级同学报名参加 ...C.犯了错误首先应该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或因此居功自傲,都是....不对的。

D.他的文章题材新颖,内容生动,有不少观点是一孔之见。.....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拿来主义 像征主义 勃然大怒 周游列国 B.名声大燥 佳节大典 故弄玄虚 光热无穷 C.吐故纳新 弃其糟粕 勇往直前 大宴宾客 D.闭关锁国 发扬国光 官冕堂皇 纷至沓来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1)他对于王敏那种 的乐观和自信是不大相信的。(2)旅馆的客厅很凉爽,电灯投下浅蓝而柔和的光线,一个 的黄昏!

(3)那天离开会场以后,我走在街上,忽然起了 不住的感情波动,我想写点东西,我想写一封信。

(4)在确定人生观之前,人们常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A.轻率 宁静 抑制 徘徊 B.草率 宁静 克制 徘徊 C.轻率 安静 抑制 彷徨 D.草率 安静 克制 彷徨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树的美在于姿势的清健或挺拔、苗条或婀娜,在于活力,在于精神!

B.有形的围墙围住一些花,有紫藤、月季、喇叭花、圣诞红之类。

C.山下的灯把黑暗照亮了,山下的灯把黑暗照淡了,淡如烟、淡如雾、山也虚无,树也飘渺。

D.一片蓝,那是墙,一片白,那是窗。

6.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方法的一句是()

A.人民教师,辛勤的园丁。B.若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C.华夏大地霞光万道,东方睡狮已经觉醒。

D.每当看到这枚军功章,我就仿佛臵身于硝烟弥漫的朝鲜战场。

二 补充句子:(每题2分,共10分)

1.夫秦王有虎狼之心,天下皆叛之。

2.明月松间照,.3.君子曰。

4.春蚕到死丝方尽。5.他山之石,————————。三 仿写句子:(每题2分,共6分)1.例句:虽不养鸟,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仿句:。2.例句: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仿句:。3.例句: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仿句:希望就是.四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26分)

(一)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弥留之际 B.欲盖弥彰 C.弥天大谎

D.弥补过失

2.把荷叶比作舞女的裙,荷叶给人的感受是()(2分)A.翠绿欲滴

B.轻盈飘逸 C.舒然展放

D.高高耸立

3.这一段描写荷塘,精彩的一笔是作者敏锐地捕捉并生动地描绘了“微风过处”的景色。下面对微风在这段景物描写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分析,分析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开头写叶和花的静态,微风过后才写出它们的动态,使景色多样化。

B.因微风吹开密密地挨着的叶子,才见到叶子底下脉脉的流水。C.因微风吹动叶和花,才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D.因微风送来缕缕清香,才引出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个精彩的比喻。

4.这一节依次写了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荷________。(4分)

(二)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

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圣心备焉”的“备”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常备不懈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E.求全责备

2、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组是()(2分)

①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③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④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⑤黑质而白章

⑥吾恂恂而起

⑦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A.①③⑤ B.②④⑦ C.④⑤⑦ D.③⑥⑦

3、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2分)

备选答案:A.数词表示名量。B.数词表示动量。C.形容词,专一。

(1)骐骥一跃()

(2)不能十步()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蟹六跪而二螯()

4、段文言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2分)----------------------------------------

5、这段文言文分为三层(在文中用“/”标示),归纳每层段落。(6分)

第一层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大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

自己活动,并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的方向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的大度量的,是水;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雾或凝结成晶莹如镜的冰,但不论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是水。要求:就该段文字揭示的一个或几个特点,或就自己关于水的特点的其他深刻领悟,以“—如水”题(如“大度如水”等),写一篇6

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40分)

第四篇:幼师试题

准幼师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国家教委正式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规定:“幼儿园是对3周岁以上学龄前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机构。” A.1995年 B.1996年 C.1997年D.1998年 2.幼儿园教育应以()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B.上课 C.玩耍 D.游戏 3.以“生活教育”为理念,创办中国化、平民化的幼稚园,建立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体系的是()。A.陈鹤琴 B.张宗麟 C.张雪门 D.陶行知 4.先天因素主要指个体生物因素,其中最具重要意义的因素是()。A.成熟 B.生长 C.遗传 D.发育 5.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教育者的主导性 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 C.教育的目的 D.教育的方法 6.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的是()。A.蒙台梭利 B.柏拉图 c.洛克 D.福禄倍尔 7.儿童的发展是通过()。A.对物体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而发展的 B.聆听教师讲授知识而发展的 c.观察教师的操作过程而发展的 D.观看电视卡通节目而发展的 8.关于我国学前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来源:www.feisuxs A.基础教育 B.启蒙教育 C.属于义务教育 D.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 9.实现保教合一的前提是()。A.良好的工作伙伴与师生关系 B.教师的保育意识 C.保育员的工作态度 D.幼儿的自理能力 10.“发展适宜性原则”是美国针对幼儿教育界普遍出现的()倾向提出来的。A.幼儿教育多元化 B.幼儿教育制度化 C.幼儿教育小学化 D.幼儿教育特色化 11.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A.购买大型玩具 B.安装塑胶地板 C.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D.选择较清静的场所 12.所谓(),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A.吸收的心智 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 D.教、学、做合一 13.幼儿主动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最重要的方式是()。A.游戏 B.交往 C.活动 D.游玩 14.尊重和保护幼儿原则并没有明确要求()。A.尊重幼儿的基本权利 B.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 C.尊重幼儿的观点、意见 D.尊重并同意幼儿的主张、决定 15.幼儿教师了解幼儿的最好的信息源来自()。A.同龄人 B.社区人士 c.家长 D.教养员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 5分)1.幼儿教育学 2.综合性原则 3.现代儿童观 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5.幼儿体育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9分)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89年正式颁布施行的。2.“教师讲、幼儿听”是灌输式的机械教育。3.开发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就是鼓励、引导家庭和社区把物资提供出来,供教育幼儿使用。4.教师指导的频率越高,越有助于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5.尊重幼儿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意味着教师要根据幼儿的意愿来安排教育活动。6.保教结合就是教师要与保育员沟通、相互帮助。7.幼儿与成人有同样的权利。8.游戏是幼儿主要的学习方式,幼儿园没有必要进行教学。9.为了保证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作用,教师应该树立指导游戏的权威。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简要叙述并评价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2.谈谈幼儿教师的基本权利和义务。3.简要叙述幼儿游戏的特点与功能。4.如何理解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观。1.要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幼儿教师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试述家园合作对于幼儿园教育的意义。

六、案例分析题【共1 0分)星期一,A老师埋怨地说:“孩子在家过了一个双休日,再回到幼儿园后,许多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退步了,不认真吃饭,乱扔东西,活动时喜欢说话,真不知孩子在家时,家长是怎么教育的?”站在一旁的B老师颇有同感地说:“是啊,如果家长都能按我们的要求去教育孩子,我们的工作就好做多了!”A老师接着说:“可这些家长不按我们的要求去做倒也罢了,还经常给我们提这样那样的意见,好像我们当老师的还不如他们懂得多,真拿这些家长没有办法„„”请你运用幼儿园与家庭相互配合的有关理论,分析和评论A、B老师的教育观点,并具体谈谈家园合作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与目前存在的误区。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幼儿园工作规程》于1989年开始试行,1996年正式颁布实施。2.D.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3.D.陶行知提倡“生活教育”;陈鹤琴倡导“活教育”。4.c.遗传因素是先天因素的最重要内容。5.C.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教育的全过程。6.D.福禄倍尔是最早命名幼儿园,提出完整的幼儿教育思想的人。7.A.儿童的发展包括个体和社会两个层面。8.c.义务教育只包括初中和小学共九年。9.B.教师在保教结合中起着关键的作用。10.c.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征进行教育,是在学前教育小学化的背景下提出的。11.c.幼儿园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12.B.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13.c.幼儿园的活动是幼儿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14.D.尊重幼儿不是要听从幼儿的所有决定。15.c.家长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一个重要渠道。

二、名词解释 1.幼儿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专门研究3~6岁幼儿的教育,并探索其特点和规律。2.综合性原则:指在课程设计和教育活动时,必须以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为最高目的,围绕着某一主题或方面,以儿童的直接经验和实际生活为基础,配合其能力、兴趣和需要,尽量在课程和活动中促进儿童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发展。3.现代儿童观:指现代人们对儿童的认识。儿童是与成人平等的、独立的、发展中的个体,社会应当保障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应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和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特点和规律,尊重他们的能力和个性,应当为他们创造参与社会生活的机会。4.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指以幼儿身心发展的现实与可能为前提,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宗旨,并以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手段加以实施的、着眼于培养幼儿基本素质的教育。5.幼儿体育:指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发育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三、判断题,1.×。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是1996年正式颁布施行的。2.×。教师讲、幼儿听不完全是机械教育。3.×。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是指幼儿园与社区实现资源互享、互通。4.×。教师的指导过多与效率的高低不一定成正比。5.×。尊重幼儿权利是指尊重幼儿的意愿和发展需求。6.×。保教结合要求教师和保育员要有保育意识、合作精神。7.×。幼儿和成人享有基本的权利,但是特殊领域权利上有差异。8.×。游戏是幼儿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二者并不矛盾。9.×。教师的绝对权威反而影响游戏的教育作用。

四、简答题 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观:(1)有吸收力的心灵:蒙台梭利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发展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特定经验的吸收是在没有任何外部驱动的情况下进行的。(2)专门为小组设计的情境能提供恰当刺激。(3)恰当的环境能促进儿童的发展变化。(4)儿童有内部动机;儿童的学习、操作受内部动机的驱动,特别是当他们处于这种能力的边缘时。(5)强调感觉和儿童的经验,不强调测验。(6)支持者和指导者通过环境、短期的个体或小组教学;一日生活中大部分时间儿童可以自由选择活动。蒙台梭利的教育观偏重智能而忽视幼儿情感的陶冶,忽视幼儿的社会化活动;其感觉教育教具脱离幼儿的实际活,过于狭隘、呆板,操作法过于机械等。

第五篇:幼师教育学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是幼儿教师最常用和最普遍使用的教育教学方法。

A.游戏化方法

B.环境体验法

C.行动操练法

D.语言法

2、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形式是()A.上课

B.游戏

C.活动

D.参观

3、教师在创设幼儿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是()A.指导者、引导者

B.控制者

C.组织幼儿参与环境创设

D.准备环境、控制环境、调整环境

4、幼儿园的环境创设主要是指()A.购买大型玩具

B.合格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精神环境

C.安装塑胶地板

D.选择较清净的场所

5、上课时,个别幼儿喊口渴想喝水,老师的正确做法是()A.立即让该幼儿离座去喝水

B.让该幼儿坚持到下课

C.批评后再让其喝水

D.停止教育活动,敦促所有幼儿喝水

6、人们描述幼儿教师是幼儿“生活中的妈妈,学习中的老师,游戏中的伙伴”,这说明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的特点()A.纯真美好

B.教育效果长期性

C.精神产生

D.多重角色

7、教师与幼儿沟通时,不正确的做法是()A.注意倾听

B.言语专业化

C.注意蹲下去与孩子平等对话

D.用点头、抚摸鼓励幼儿

8、培养幼儿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的教学内容之一。A.体育

B.智育

C.德育

D.美育

9、幼儿德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发展幼儿的()和个性两个方面 A.特长

B.智力

C.社会性

D.能力

10、《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活动每日户外活动时间不得少于()A.3小时

B.0.5小时

C.1小时

D.2小时

11、幼儿智力发展的核心部分是()A.观察力

B.注意力

C.思维力

D.想象力

12、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13某中班的一次美术活动“画熊猫”,教师制定的目标之一是让幼儿掌握画圆和椭圆技能。这一目标属于幼儿园的()A.活动目标

B.近期目标

C.中期目标

D.远期目标

14、()提出著名的“白板说”了,认为人的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而不存在什么天赋。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福禄贝尔

15、我国创办的第一个幼儿教育机构是()A.乡村幼儿园

B.湖北武昌德尔湖北幼稚园

C.北平香山幼稚园

D.北平蒙养院

二、填空题

1、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呈金字塔形,由上至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

2、幼儿园教育原则包括两部分:____和____。

3、幼儿园一日活动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保育、教育活动,它包括___和___。

4、幼儿品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

5、幼儿学习的兴趣主要包括探究的兴趣、____、____以及动手的兴趣

6、幼儿德育必须从情感入手,重点放在上_____。

7、分组是小组活动的第一步,分组的质量对活动的进行影响很大,合理的分组表现出三个特点:___、___、___。

8、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影响教育效果的最重要因素,这种关系可以从______和______两方面来看

9、“教”的活动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___;二是___。

10、在影响幼儿园环境的各种精神因素中,___、___的作用是巨大的。

11、___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12、创设环境时,___是依据,应把___落实到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及其毎一项具体的活动中。

13、_____决定课程的方向、内容以及实施过程的状态,它是整体课程的轴心。

14、教师拟定教育教学计划的过程是把______转化为______。

15、教育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对____、____、____这三方面的评价

三、简答题

1、简述幼儿教学活动的原则。

2、简述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

3、简述幼儿体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4、简述我国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

四、论述题

何为教案?请为幼儿园托(小)班设计一份“我爱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教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