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税干部先进工作者事迹
地税干部先进事迹
***,1968年2月出生,是征管科的一名普通科员。在年轻人心中,年逾四十的他,虽不善言语,但都愿意和他促膝长谈;虽不在领导岗位,但都对他敬畏有加;虽没有拜师仪式,但大家都在亲切的喊着他——“师傅”。
1987年参加工作的***,是***地税这支年轻队伍中为数不多的“元老”。在20多年的税收工作中,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学业务、干工作,少言寡语间涵养了一片真诚、造就了一份品质,让周围的年轻人折服于他的正气、钦佩于他的执着、感动于他的博爱。
师傅是本“业务词典”。2000年10月,刚从学校毕业的***被分配到检查一分局,与***同在一个检查组,税务稽查对业务能力和工作经验要求都比较高,面对复杂的账务和繁多的税收法规,***显得有些茫然和急躁,***一边向其耐心地讲解法规内容和稽查要求,让其从小税种慢慢查起;另一方面,利用业余时间,将稽查技巧和典型案例整理成《案例库》,这本“稽查词典”被***奉为至宝,为其尽快熟悉业务、独立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2009年6月,大集中征管系统上线后,面对全新的征管平台,***每天守在电脑前,一坐就是10个小时,熟悉流程、排除故障、解答疑问……为了让各分局尽快掌握3.0系统操作技巧,***还建了一个大集中系统问题库,对于经常性问题,分局操作人员只要到问题库中就能找到答案。“有问题找老蒋”成为大家的口头禅,确实,***对征收管理中的发票管理、纳税申报、业务流程、系统操作可谓无所不通、无所不熟,他已经俨然成为年轻人心目中的“业务词典”,只要你肯去查,就一定能找到答案……
师傅是位“贴心大哥”。***言语虽少,但心很细,很会关心人。2001年,当时的检查一分局年轻人较多,对稽查流程并不熟悉,***有本《税务稽查操作规程解读》,对稽查流程讲的很全、很细,因无处购买,大家经常向他借阅,***就亲自将整本书复印了2份送给其他的2个检查组。2009年3月,为庆祝三八妇女节,区局组织女同志外出旅游,当时行政服务中心全是女同志,由于窗口业务的特殊性,基层分局同志无法顶岗,所以必须留下一个女同志。***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提出顶岗要求,并对窗口的***说:“你放心出去吧,我来帮你忙几天。”2010年以来,省市局实行征管数据监控分析,系统经常筛选出异常数据,***逐一进行排查,时间紧迫时,他亲自为各管理员完善机内信息、修改异常数据,事后才告知管理员,有一天一位管理员打电话“我前几天在V3里查到的异常数据,没来得及改,现在怎么看不到啦?”***答道:“哦,我帮你已经改过了,忘记告诉你了,下次得注意啦……”这,就是***,像老大哥一样默默的帮助着大家,不图索取、不图回报……
师傅是咱们的“精神支柱”。这些年来,娱乐媒体、网络论坛、市场环境无不对年轻人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产生巨大的冲击,而在平均年龄轻、领导职位少的***地税局,这里的年轻人则少了同龄人的那种浮躁和茫然,多了一些踏实和沉稳。“跟师傅学学”成为大多数年轻人的口头禅,他们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的“徒弟” 都有严谨的工作习惯,底稿整洁、字迹清楚、按时完成工作任务、资料及时整理装订……***的“徒弟”都会主动学习,无论是在业务岗位,还是在综合岗位,他们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成为所在单位的中坚力量。这两年来,***克服年龄大、记忆力衰退、工作任务重等不利因素,带头参加并通过了注册税务师考试,为年轻人做出了榜样……***的“徒弟”都有明确的追求,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做好本职工作,追求考核第一。在***负责的征管质量考核工作中,区局连续7个月名列全市地税系统第一……“跟师傅一样学习、跟师傅一样工作”,***正是用他的人格魅力,感染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感染着***地税系统这支年轻的队伍,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第二篇:先进工作者主要事迹
先进工作者主要事迹
***现任掘进十一队队长。凭借着不为名利的优秀品质、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的观念、客观公道的处事原则、扎实深入的工作作风,在工作中无私的奉献,得到了矿领导的认可和一致好评,深受广大职工的爱戴。
***同志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发展中的社会主义祖国,热爱所从事的煤矿事业。每周二、周五由他坚持组织政治安全学习,学习公司、矿各类文件精神,提高职工恩想认识及安全意识。他能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名职工,在工作安排和利益分配上都根据工作能力和贡献大小一视同仁。为确保分配公平、公正,他经常检查各班组工分上墙情况,要求分配必须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由于他办事公道,深受职工的尊重。
工作上,他能立足本岗、扎实工作,尽职尽则,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去年10-11月份,他的腰部时常疼痛,但是为了连队的安全生产、为了矿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他仍然坚持上班下井,全队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完成了矿下达的生产任务,为矿完成全年的生产目标作出了工贡献。
身为掘进十一队队长,他深知班前会是安全思想教育的第一道防线,开好班前会能从思想上、行为上教育和约束职工,从而提高职工的自主保安意识和群体保安能力。因而他严抓班前会质量,每班班前会都认真组织,严格按程序召开。工作中他更是严把安全关,时刻
把安全工作放到首位。在井下作业时,他在组织生产的同时,时刻留意着周边的环境,不让任何安全隐患钻空子。有一次,打眼工正在碛头打眼,他忽然发现底眼有两根炮线头,于是立即制止打眼工的工作,赶忙组织清理浮矸,经仔细检查,发现两个瞎炮。他沉着冷静的组织职工撤离现场后,按规程规定对瞎炮进行处理,从而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的发生。
他严把安全,珍爱生命,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带动着身边职工,大家聚精会神、一心一益呵护着这方安全的沃土,去年全年杜绝了重伤及以上事故的发生。在新的征程中,我们相信,他会以高昂的斗志和崭新的姿态,勇当安全标兵,勇做安全先锋,让安全的沃土开出更多、更艳丽的生命之花。
掘进十一队
第三篇:先进工作者事迹
先进工作者事迹
——记XXX同志用“五真”服务老干部工作的事迹——
XXX,男,1962年出生,现任XXX机关事务管理局副主任科员、办公室主任。该同志自从2005年任办公室主任后,就与局的22名离退休干部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些老干部称之为XXX同志是最亲的亲人、最依赖的人、最能依靠的干部、最信任的共产党员。
他用“真知”传递政策。XXX同志是部队转业干部,曾在部队任干部股长,对军队的干部政策了如指掌,但他转业地方工作后,尤其是在他到任局办公室主任的位置上,他深深知道军队的干部政策与地方的干部政策有不同的一面,也有共同之处。为此,他为了掌握好地方的有关干部工作,特别是老干部工作政策,他认真学习,不断的用知识充实自己,把学习到的知识与工作实际结合起来,把积累的工作经验用于指导到工作中,他先后分类整理出了干部离退休制度和管理合订本;省市县有关老干部工资福利摘抄本,并结合本单位老干部的实际情况和需求整理出了老干部实事政策,极大的提高了政策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使他在解答政策咨询、理解方针政策中成行家理手。老干部们称他为用真知传递党的政策的好主任。
他用“真情”做好服务。XXX局从十几老干部队伍,逐步发展到现在的22名老干部的队伍,这些老干部中,绝大多数是老弱多病的同志,但是,XXX同志视老同志为亲人一样的经常问长问短,问冷问暧,跑前跑后,局有三名长年卧床不起的老干部,他每逢佳节都要亲自到老干部的床前去看望,收集他们的希望和要求,征求他们意见和建议,陪老干部们聊天、拉家常,讲新政策、新发展、新形势,送报刊送杂志。尤其是在有的老干部病重时,每次都是他第一个出现在现场,第一个到医院,老干部们和家属们都称他为用真情服务好老同志的好干部。
他用“真爱”处处着想。XXX同志在主任位置上,他深知老干部们心里想、天天盼的是什么。每当上级有关新的政策下来后,是他第一时间到家家户户去传达落实,每当工资调整、福利增加是他第一时间到各家各户告知,尤其是在每年的组织老干部体检的时候,除了挨家挨户去通知外,到时到点还亲自亲临现场帮扶行动不便的老干部一项一项的检查,对身体有问题的老同志,在嘱咐家属的同时,积极的与院方联系,给老干部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老干部们和家属们称他为贴心人。
他用“真心”排忧解难。XXX同志在老干部工作岗位上,始终抱着“让领导放心,让老干部满意”的思想去开展工作,把为老干部排忧解难,办实事、做好事作为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多年来,他不知牺牲了多少休息时间,跑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看望老干部上百次,老干部的个性、爱好、身体状况都了如指掌,每当做通了老干部的思想,办成一件实事,他就深感温馨,忘记了疲劳。“老人家”这句亲切的称谓,已成为XXX同志的日常用语,他时常说:“老干部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他与老干部的感情非常深,每当老干部找到她,无论事情大小,无论是否合理,他都热情接受,耐心解释,尽力解决,决不讲条件,推诿或回避矛盾,躲避问题。为了摸清离退休人员的生活思想状况,XXX同志经常深入离退休干部当中,主动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困难,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满意。对老干部提出的不符合政策,难以满足的要求,也要耐心地说服引导,据理说清,XXX同志与老干部之间的“零”距离,蠃得了广泛的赞扬。
他用“真格”干好本职。XXX同志,从事老干部工作7年多,他始终把服务好老干部作为天职,把爱付注于实际行动中,坚持为老干部服务、为局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工作中,他坚持原则,为人正派,待人诚实谦和,团结同志,严以律己,认真做事,勤奋敬业,务实尽责,事事处处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成为干部职工的表率。他立足平凡岗位,充满感情地做好老干部工作,始终认为老干部工作无小事,把智慧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办公室工作上,为后勤老干部事业做出了突出成绩和贡献。
二〇一二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四篇:先进工作者主要事迹
,中共党员,是一名九三年退伍专业的老兵,部队练就了他办事认真、干练,豁达开朗,服从命令的军人本色。先后参加过合九线、五里墩、合肥二电厂、巢湖市政大桥、隆纳铁路等项目建设,6月调入××线,因工作需要先后任办公室副主任、兼任地亩协调员、兼任调度主任职务,他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兴然前往,毫无怨言,取得了员工钦佩,老百姓信赖,领
导认可。被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
严把“三关”当好后勤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陈主任严把“三关”当好后勤官。一是严把食堂采购、保管关,建立了食品采购、入库、保管等多项制度,要求采购员做到既价廉物美又经济实惠;要求炊事员储存保管好食品,有次因天气炎热,保管员安排不周,采购的10斤西红柿霉烂变质,陈主任罚款保管员10元,他说员工的利益不能因为我们责任心不强而受到损失。陈主任为了采购到新鲜、价廉蔬菜,经常深入菜市场和农户家中调查,还建立了几家定点店和农户联系点,有时亲自翻山越岭到农户家中肩背手提采购新鲜便宜的蔬菜,把实惠带给员工。二是严把饭菜质量关,每天对食谱过问,根据季节变化不断调整变换饭菜花样,经常深入到员工饭桌前征求大家意见,组织召开“伙委会”会议研究伙食问题,尽量满足大家的口味,使广大员工以健康的体魄投入生产。三是严把后勤服务关,××经理部地处山区,员工出去很不方面,员工过生日了,他主动放起生日歌,特意安排食堂准备生日餐和长寿面;员工生病了,他主动到床前嘘寒问暖,安排食堂准备“病号饭”送过去,两年来送“生日餐、病号饭”110人次;隧道施工是24小时作业,因人手少,他经常亲自动手帮忙,只要工地灌注砼,无论刮风下雨,他都把饭菜送到工地上;有时为了等几个晚下班的员工吃上热饭,都要把饭菜回网锅热好几遍。员工们亲切称他为“大山情深伙头军”。
坚持“三性”做好地亩、协调
11月,因人员调整××又兼起了地亩协调工作,他坚持“三性”做好地亩和协调工作,即把握政策原则性,处理问题灵活性,解决问题公平、公正性,取得了老百姓的信赖,为施工生产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村民(来源:好范文 http://www.feisuxs/)张安华因房屋炮损问题经常堵拦出碴车辆阻工,陈主任因此事三翻五次深入周边百姓和村政府调查,得知5年前张安华的房屋在318国道改造施工时已作为危房拆迁补偿过,他立即找到318国道改造施工单位帮助取证核实,张安华在证据面前心服口网服。在外排干扰工作中,他坚持与村委会、当地德高望重的村民、协调办和派出所沟通,取得支持,在解决最突出的炮损和出碴杨尘污染问题时,他坚持深入民房体会炮感、粘贴纸条、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监控量测,一个月时间,他收集整理资料一百二十户,粘贴房屋开裂纸条七百多个,粘贴纸条监控期间,每次放炮后,挨家挨户检查,协调解决问题七十二次。解决问题上他坚持公平公正性,面对地痞无赖和恐吓,他不卑躬屈膝,先礼后理。村民杨志松因与协作施工老板发生纠纷到工地拉电闸阻工,他立即赶到现场讲道理摆法制,制止不法行为,杨志送不听劝阻,他立即进行报警对杨某进行传唤,杨某出来后扬言要给他颜色看,他坦然地说,我办事公平公正,如果我要怕,我早就不会干协调工作了,村民们纷纷讨论这样的协调员软硬不吃,但又打心眼里信赖他。
保证“三勤”做好调度协调生产工作
××因协调能力强,领导有意加压锻炼,于7月份又兼任调度主任一职,领导谈话时,他二话不说,主动把办公点前移,每天他要往返隧道三趟步行三公里,努力保证“腿勤、嘴勤、脑勤”详细掌握洞内工序情况,劳力设备情况,为每天的生产碰头会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台车改造时他就蹲在洞内随时协调电焊、修理人员和其他辅助作业,实现了台车改造提前两天完成,为当月衬砌任务完成赢得了宝贵时间;大桥钻孔桩灌注,从搅拌站、罐车、砂石料、到吊车及班组劳力他都细致一一安排妥当;陈主任平时人员好,司机成了他的朋友,修理工成为他宿舍的常客,电工王学军爱人被狗咬上,他立即安排车辆送医院打针,换来的是洞内用电出现故障,只要一个电话,三分钟电工就赶到现场;当ⅰ线、ⅱ线隧道出碴发生矛盾时,他当机立断向领导汇报并联系以同样的单价调集了三辆自卸车,解决了出碴冲突;综合班过去常对调度通知反映不迅速,陈主任上任后先找到班长沟通,最后以制度约束,现在综合班不管白天、夜间,调度一通知,立马赶到现场,保证了洞内作业工序衔接顺畅。
第五篇:先进工作者事迹
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记2007优秀员工潘晓明
“三十而立”是孔老夫子流行千年不衰的名言,男人到了三十岁似乎应该发一点儿庄严的感慨,古人曾感叹“三十功名尘与土”!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模压车间的潘晓明同志的而立宣言,他曾说:“功名和欲望人人都有,但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在我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这就是不善言谈的模压车间工艺技术员潘晓明。初入工厂时,他的心情激动中透着一丝紧张,面对轰鸣的机器、林立的塔群,他已经知道自己的人生坐标应该定在这里,生命的火花应该在这里闪耀!在车间内认认真真从基本功学起,他走到哪学到哪,随时随地悟出点道理,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学习,现场的某个角落,常常能够看到他不知疲倦的身影。潘晓明同志主要负责水切割生产线和顶棚类产品的日常生产工艺工作,为使各台水切割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他全身心地投入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怕苦不怕累,加班加点对于他来说已是在平常不过了。从水切割生产线的机器人运行状态到设备的各零部件使用他都做到了如指掌,把现场里出现的每一个问题他都反复专研,他以出色的工作表现为模压车间的员工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做为一名工艺员,他首先努力钻研自己的业务工作。早年德国人在调试设备时,他就学到了很多软、硬件方面的知识。平时在日常工作中又不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达到了能够独立完成调试水切割设备程序的能力,凭着勤思善钻的探索精神、吃苦耐劳的实干作风,他练就了一套过硬的技术本领和扎实的业务能力,很快成长为一名熟知各个岗位的青年作业能手,通过自己努力下取得了KUKA机器人维护和编程的专业资格证书。对于模压车间十多种产品水切割后的状态,他更作到心中有数。把工作交给他,同事安心,领导放心,他成了车间的骨干力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今天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潘晓明平日里一点一滴的积累。不论是工艺上还是设备上发生了异常情况,他都会认真分析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多年刻苦的学习,他已经熟练掌握了水切割,模压,装配等多项专业技能对其中的每一个细节都了然于胸。
今年车间新进两条水切割生产线,潘晓明同志独立学习了机器人编程资料,已达到独立调试程序的能力。潘晓明同志通过自学专研技术资料,为水切割优化切割程序,使水切割设备的生产能力提高了10%。
在M3、A1项目工作中,由于是新产品需要经常更改产品状态,他任劳任怨积极与产品技术处配合,及时调整程序,为主机厂装车提供了有效的后勤保障。由于现阶段,中华系列车型的产品状态较多,生产任务重,他都是定期检验设备给程序做存盘备份做到有备无患。他为人正直、善良,对工作有着极大的热情。为了保证车间能够正常地生产,他经常加班延时。不管是酷暑难熬的夏天,还是冰雪覆盖的冬季,他总是骑自行车上班,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样比坐车方便,可以早到现场检查一下设备,下班晚回去点也没关系。别看他年纪小,但却是领导最放心的好帮手。
就是这样一名普普通通的车间工艺员,凭着忘我的工作精神,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满腔的热忱谱写了一曲曲平凡而朴实的青春之歌。他始终无怨无悔,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履行着做一名工艺员的职责,在平凡中闪现出自己最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