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党90周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书目推荐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坚定理想信念 建党90周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书目推荐
编者按:
时光荏苒,岁月峥嵘。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 90 周年华诞。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90 年波澜壮阔,90 年壮丽辉煌。
为庆祝建党 90 周年,让广大师生读者在阅读中重温党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我馆结合本馆馆藏,推出了本期《建党 90 周年献礼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书目推荐》专题书目。书目追寻历史轨迹,以星火燎原篇、励精图治篇、开拓创新篇回顾了党的光辉历程,向读者共推荐了 100 本经典图书,内容涉及政治、军事、历史、文学和经济等方面。另挑选了党史党建方面的期刊和网站,希望为读者深入了解党的历史与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资源。
旨在引导读者阅读红色经典,回顾先烈的光辉业绩,继承与发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坚定理想信念,进而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录
第一部分 图书
一、星火燎原篇(1921-1949 年)
1.党建理论
2.重大事件
3.民族丰碑
二、励精图治篇(1949-1978 年)
1.理论探索
2.艰苦创业
3.英模事迹
三、开拓创新篇(1978-至今)
1.理论创新
2.党政建设
3.人民楷模
第二部分 期刊 第三部分 网站 第一部分 图书
一、星火燎原篇(1921-1949 年)
1.党建理论
1《探索、出路与启示 : 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馆藏索书号:a84/20103基本信息:周连顺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97 页内容简介:本书的写作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内涵的思考。主要内容包括: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途径、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个体条件、毛泽东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等。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十论》 馆藏索书号:d61/201039基本信息:张国宏著.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0:302 页内容简介:中国的实际,这是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全新课题。在早期的民主革命中,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较为贫乏而肤浅,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错误几乎把中国革命推向了绝境。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反对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斗争中,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大胆冲破教条主义的束缚,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独立思考,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逐步确立起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并把它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
3《论延安精神》 馆藏索书号:d261.3/20091基本信息: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 延安精神研究课题组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253 页内容简介:论著充分反映了延安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继承了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和革命传统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合乎逻辑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优良作风和风范。
下了保家卫国的美名一路走来,几多风雨几许血泪,青春和生命在那面火红的国旗上留下多少悲壮的记忆和鲜活的画面,是他们奠定了新中国成立的基石。
5《1921-1933:中共中央在上海》 馆藏索书号:d231/20071基本信息: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6:419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中国共产党党史史料,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等。
6《中国共产党重大历史事件纪实》 馆藏索书号:d23/20073基本信息:谢春涛主编.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2006: 498 页内容简介:本书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大革命的失败、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解放区的土地改革等内容。《军旗升起的地方》 馆藏索书号:k263.106/20051 基本信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人民出版社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173 页内容简介:为了宣传“八一”起义历史,弘扬“八一”精神,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我们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77 周的之际,以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展出的内容为主要线索,编辑出版了本书。
8《西柏坡 :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 馆藏索书号: d231/20053基本信息:西柏坡纪念馆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183 页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西柏坡这个小山村,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领导了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动动;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夺取了解放战争的决定性胜利;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它是毛泽东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
9《国共和谈秘梓》 馆藏索书号:k265.190.6/20031基本信息:戚如高主编.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2:394 页内容简介:国共合作,改变了中国现代史的走向。第一次国共合作打倒了北洋军阀,造就了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第二次国共合作赶走了日本侵略者,为中国彻底摆脫列强的控制打下了基础,本书希望通过叙述国共两党的谈判历程,让读者自己判断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得失。
10《西安事变纪实》 馆藏索书号:k264.8/801.2基本信息:申伯纯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8:216 页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红军在陕南陕北的胜利,争取张学良联合抗日,争取杨虎城联合抗日,逼蒋抗日政策和“三位一体”局面的形成,张杨的抗日准备活动等。返回页首 3.民族丰碑
《民族脊梁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1馆藏索书号:k820.7/20104基本信息:《民族脊梁》编写组著.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701 页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中国青年的“良师益友”——恽代英》、《被誉为“常胜将军”的人——段德昌》、《为党的事业牺牲的非党女英——杰贺英》等故事。英雄模范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突出贡献。尊重和关爱英雄模范,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2《革命英烈成长的故事》 馆藏索书号:k827=6/201018基本信息:胡移山编著.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2010:227 页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 12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有中国的“普罗米修斯”李大钊、才华卓越的奇才子瞿秋白、拉人力车的留学生陈延年、践行“蜡烛精神”的萧楚女、水族人民的骄傲邓恩铭、冲出封建家庭的“少爷”夏明翰等。
3《湘籍开国人物传略》 馆藏索书号:k827=7/201055基本信息:陈克鑫,夏远生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9: 2 册(23, 1070 页)内容简介:本书主要收录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湘籍开国领袖、开国将帅、开国省部长、开国英烈的传略,共计 113 人。
《星火燎原全集精选本》4 馆藏索书号:i251/200926基本信息: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9:277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由千余位人民解放军将士半个世纪前撰写的英雄史诗,系统再同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历程,生动诠释了人民解放军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雄英勇善战的优良革命传统。
5《毛泽东传》 馆藏索书号:a751/20071基本信息:(美)罗斯·特里尔著.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556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数百种《毛泽东传》中与施拉姆同名著作齐名的传记作品。虽然作者采取了通常以叙述为主的传记笔法,但在史料甄别、背景分析和观点评价等方面,都经过深思熟虑和精雕细琢,是西方《毛泽东传》中的经典之作。本书不仅体现出作者对于历史事件高度的敏感性,而且也渗透着政治学视角的理论穿透力,对于人物的情景分析更是出神入化,引导读者体味“故事”背后的时代困惑,把毛泽东丰富的情感与挑战性的理论创造联为一体,从而全方位地展现了毛泽东波澜壮阔的一生和中国革命的壮观图景。
6《红军英雄传》 馆藏索书号:k825.2=6/20072基本信息:黄涛, 史立成, 戈文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6 :725 页内容简介:这部《红军英雄传》,供人们具体地温习中国共产党所经历的土地革命(包括长征)战争时期那段极其艰险、极其曲折又极具传奇性的路程,形象地领会毛泽东同志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和指导红军胜利长征的英明决策,深情地缅怀为推翻“三座大山”,创立新中国,前仆后继、英勇奋斗、视死如归的革命先烈们!
7《中共党史百人百事》 馆藏索书号:d231/20072基本信息:肖甡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17, 525 页内容简介:本书精选党在新民主义革命时期最有影响的 100 个人及其所经历的 100 件最重要的事,融于一书。
8《中国共产党抗日英雄传》 馆藏索书号:k827/20057基本信息:黄涛,史立成,毛国强编.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5:611 页内容简介:该书中收入约 120 篇抗日英雄或英雄群体的传记。他们中,有高级将领“林海雪原写春秋”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杨靖宇、“太行浩气伟千古”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江南一叶留英名”的新四军军长叶挺;有巾帼英雄赵一曼、李林、安顺花、抗日前线女县长陈舜玉和抗敌剧社模范社员方壁;有民兵英雄李勇、李殿冰;有战地作家邱东平、青年诗人陈辉„„这些传记记述了他们或驰骋于硝烟弥漫的疆场,或周旋于血雨腥风的敌后,或战斗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或出没于微山湖芦苇荡青纱帐,打鬼子、灭汉奸,炸敌堡、破交通的事迹和风采,每篇传记中还记载有他们亲密战友的闪光姓名。9《十大元帅轶事》 馆藏索书号:k825.2/20043基本信息:彭建冬编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03:561 页内容简介:十大元帅是人民军队的创始功臣,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传奇人物・本书选取了十大元帅战争年代驰骋疆场的精彩片断,撷采了共和国成立后他们的人生际遇,叙述了他们鲜为人知的情感历程,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10《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传奇》 馆藏索书号:k825.2=6/20032基本信息:卓昕著.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02:545 页内容简介:本书阐述了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将军光辉杰出的一生。书中还集录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再现震撼人心的历史场景和民族英雄的崇高形象。
二、励精图治篇(1949-1978 年)
1.理论探索
1《新中国国防经济思想史》 馆藏索书号:e0-054/20112基本信息:李超民著.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10:354 页内容简介:本书共分 8 个章节,对新中国国防经济思想史作了介绍,具体内容包括“广积粮”与“劳武结合”:
“文化大革命”中的国防战备经济学术摸索(1966-1976);科技与经济: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国防现代化学术奠基(1975-1985;动力与方向:军事学术研究与新时期国防经济学术进步(1978-1992)等。
2《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历史考察》 馆藏索书号:d625/20114基本信息:江燕著.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280 页内容简介:本书是关于中国农村政治研究的专著。包括新中国初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人民公社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政治乡村时期的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关于建国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基本结论四章。以中国现代化的发展为宏观背景,以基本史实为依据,展示新中国以来农村基层政权建立与沿革的历史过程。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馆藏索书号:a84/20108基本信息:闫佳,王东主编.北京:经常科学出版社,2010:222 页内容简介:本书共分十五章,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等。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 馆藏索书号:k270.6/201014基本信息:薛庆超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282 页内容简介:本书总结、整合了作者从事中国现代史研究数十年来的研究成果、研究心得和研究体会, 对中国现代史上若干重要历史、重要人物、重要史实的来龙去脉、理论与实践、探索与结果、曲折与辉煌进行了一些分析与评说。
5《协商建国:中国民主 1949》 馆藏索书号: i253.1/201027基本信息: 郝在今著.桂林:漓江出版社,2010:283 页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新中国建立的政治运作过程,再现了国共两党围绕民主党派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展开的政治斗争,讴歌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的相互合作。
6《建国初期唯物史观的论辩》 馆藏索书号:b201/20081基本信息:谢龙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502 页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关于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问题的讨论, 中华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问题的讨论等。
7《建国初期对唯心主义的四次批判》 馆藏索书号: b202/20081基本信息:胡海涛著.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388 页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 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与发展, 建国初期文艺界的组织建设与整治等。
8《大论争:建国以来重要论争实录》 馆藏索书号:d092.7/20041/1基本信息:刘勇,高化民主编.珠海:珠海出版社,2001:293 页内容简介:本书上册·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实录了这段历史上 35 次有重大影响的政治性、社会性论争以及少数导致政治批判且影响巨大的学术、文艺论争,揭示与各次论争相联系的每一重大事件的内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国以来走过的曲折道路。
9《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馆藏索书号:d23/20033.2/2基本信息:中国共产党中共党史研究室著.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2 册内容简介: 本书记述了中国共产党从 1949 年 10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78 年 12 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这 29 年的历史。
第二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青年作用 建设“三增”幸福社区
之龙华社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学生义务家教方案
一、活动目的为充分发挥共青团团结、凝聚和服务青年的职能作用,扎实全力落实 “三增”幸福社区,建设“三最”龙泉、实现跨越发展的目标。为切实落实关爱帮扶龙华社区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学生,高校志愿者将以进社区的方式,为社区留守儿童和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义务家教活动,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使社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自信,引领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塑造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学业上的进步。
二、活动时间
拟定2011年5月15日开始,每月开展四次,奇数周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偶数周由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志愿者队伍开展活动。
三、活动地点
拟定龙华社区二期义工之家
四、参与人员
团委工作人员、大面街道龙华社区工作人员、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龙泉校区志愿者、四川师范大学龙华校区、留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儿童(20-30名)
五、活动内容及流程
(一)前期准备及相关安排1、5月11日确定参加活动名单--高校志愿者、社区留
守儿童和困难家庭学生;
2、志愿者到社区乘车路线—乘坐899路公交车(龙泉总站始发点)到龙华2期下车;
3、团旗一面、横幅、留守儿童之家牌匾;
4、协调义务家教开展场地--拟定龙华二期义工之家(硬件设施:桌子、椅子、写字板、黑板笔、黑板刷、投影仪、饮水机、电风扇或者空调);
5、志愿者帽子、衣服、照相机、志愿者活动登记表(团区委);
(二)活动流程1、8:50学生点名;
2、9:00---9:40品德教育;
3、9:40---9:50课间休息;
4、9:50---10:30 功课辅导;
5、10:30---10:40 课间休息;
6、10:40---11:20 功课辅导;
7、11:20---11:30 学生点名后放学回家。
共青团龙泉驿区委员会
2011年5月10日
不妥之处请
第三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贺美英
来源:《教育与职业·综合版》2007年第10期
当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狠抓实干,还需要家庭、社会等方面的一起努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才能取得良好的成效。
在笔者看来,首先,高校自身要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例如,建设好一支专兼结合的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加强全员德育意识。
目前,有很多优秀的教师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做出了很好的成绩。他们不仅学术精湛,而且师德高尚,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但仍有一些青年教师在这方面存在差距,还需加强引导。另外,思想道德的建设,优良品质的培养,不是光靠听课、听报告就可以的,需要在实践中、生活中锻炼。例如,团队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就要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品质就要在实际劳动中养成;对社会的责任、对人民的热爱要在社会实践中,在深入工厂、农村中培养。有的学校为此建了一些校内外的实践基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但要使所有学生都能受到这方面的锻炼,还很困难。
值得一提的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也是需要增加投入的,加强社会实践,要组织活动,要加强心理咨询,要请好的演出、报告,这些都要有经费。但学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是严重不足的。另外,一些马列课程、德育课程等要建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也需要经费的投入。其次,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管理普教的德育工作,真正抓好素质教育。目前,一些学校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充分,例如,仍然有很多学校认为让学生学习声乐、美术等就是素质教育,而家长们考虑更多的也是孩子们拥有特长可以在中考、高考时加分,这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主旨。
同时,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合理引导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相当多的家长只关心子女的学习,而不注重人格教育,导致大学生们的自立能力和选择能力存在一定不足,再加上一些社会舆论包括媒体的炒作,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学生的浮燥心理。例如,媒体经常炒作的就业难问题,就在很大程度上给大学生们造成了心理恐慌。反过来,却很少见媒体报道引导学生到西部、到基层就业的文章,所以还应大力加强社会舆论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
(贺美英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中纪委委员)
第四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社会工作
姓名:高莹
学号:2009405303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不仅涉及到思想领域还有政治领域,思想上要积极上进,政治上也要提高觉悟,做合格的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 政治 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曾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党和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关心和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是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希望工程和社会工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全面成长的“基础工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推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学业等方面的进步明显,成才愿望强烈。一个人的成长和成才,既有赖于其自身的智力因素,同时也有赖于其自身其他因素如思想政治素质方面的因素。高素质人才,既要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更要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作为大学生最重要的素质,对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决定作用。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生在人格上将逐步完成从青少年向成年人的过渡和转变,将逐步确立自我,摆脱对家庭和父母的依赖。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北京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的:“青年时期注重思想修养,陶冶情操,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一生的奋斗和成就将会产生长远而巨大的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完成这一人生途中的重要转变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矛盾,产生各种困惑和问题,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讲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问题。因此,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对学习如何做人有强烈的内在需求。这种内在需求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基础。加强素质教育,首先和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项“基础工程”抓好,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才能实现。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民心工程”。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期待。
中国特定的国情,决定了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同时由于当代大学生又大多是独生子女,因此他们的成长,更是牵动亿万家长的心,涉及亿万家庭的幸福,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教育要为人民服务,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任务。发展高等教育,满足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不仅表现为高校人才培养规模的扩大,而且表现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仅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客观要求,更成为一项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办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民心工程”。把这项工作做好了,人民群众满意了,高校工作就会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我们党就会得民心、顺民意。
三、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的优秀分子,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今天在校和即将迈入大学的青年,到2020年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在今后十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他们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担当突击队的作用;十年之后还将在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担当主力军的作用。能不能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旗帜扛下去?能不能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决定的因素在于这一代年青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的实现。我们曾有过因忽略和放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导致党和国家事业受到严重影响的深刻教训。历史和现实昭示,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所在,是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工程”。
四、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的“社会工程”。任何成功的教育都是综合各种因素形成的,任何失败的教育有可能因为一个因素的缺失就会造成恶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需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大问题都会导致教育失败。纵观近年来发生在高等学府的一些事例,从北京某高校学生刘海洋无故伤熊到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疯狂杀死几名同学,如今又出了南京大学一封“辛酸父亲给大学儿子的信”。到底是谁扭曲了刘海洋们的人格、泯灭了马加爵们的人性、淡去了不孝儿子的良知?家庭、学校、社会均难辞其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样,是一项民心工程、希望工程、社会工程、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密切配合,需要全社会大力支持。高等学校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其他各门课程也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同时,全社会都要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传、理论、新闻、文艺、出版等方面要坚持弘扬主旋律,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街道、社区、村镇等要主动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大意义,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一重大课题始终摆在重要位置,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的对策和措施。要从多方面入手,其中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的正确的自我意识以及正确的权利义务观。自我意识方面要能够客观的评价自己,从而自强自立,人的价值就在于社会的需要,人类社会是由你我他每个人组成的,因此对他人的奉献,复合机体、国家、人类的需要,就是一个人的价值所在。培养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提高自律意识。权利与义务是相对而言的,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享有权利的同时就要履行义务。当代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高度的法律意识和自我意识,才能承受住市场经济大潮的冲洗与磨练。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参政意识还有利于在以后的人生路走得更好,可以摆正心态勇往直前的积极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黄朗,黄含.用科学发展观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环境[J].河南社会科学,2009(1).
[2]陈跃,白美云.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J].当代青年研究,2009(11).
[3]李洪雄,朱廷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黑龙江教育,2009(1).
第五篇: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在传统的“硬实力”的竞争之外,还包括与之对应的“软实力”的竞争,即一个国家对内所表现出的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而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提升国家软实力密切相关。
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壮大的三十年。但同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国家在许多方面还存在着差距。一些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与国家软实力所要求的格格不入的行为,从外因来说,与这些“差距”的影响不无关联性。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面伟大旗帜,带领人民从新的历史出发点出发,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七大确定的宏伟蓝图能否实现,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群体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中华民族培育、积淀和形成了强大的民族精神,这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民族精神的凝聚下,中华民族发展了自身并对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中华民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但是实事求是地讲,我们的国家软实力在世界发展中的地位与我们这样的一个文明古国、发展中大国还不很相称。在一些国际事务中,我们还起不到应起的作用,在世人的眼里,我们的民族精神也是常常遭到误解、曲解甚至诽谤。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中华民族一定要走向世界,中华民族一定要为人类的文明再创辉煌。必须让世界了解中国,必须让世人认同我们正在和将继续走的路。这就必须更大地弘扬新时期的民族精神,大力提升国家软实力。完成这样的时代重任,大学生同样责无旁贷。
国家软实力是由国家各公民群体的软实力组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干什么的?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用来增强大学生群体软实力的。它的任务就是教育帮助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头脑,正确地看待我们的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认清自身的责任,不辱使命,信心百倍地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完成了这样的任务,国家的软实力定能大大增强,大学生们就会在未来的征程上以高昂的精神风貌投身到国家现代化的建设当中;在国际交往这个世界大舞台上,他们就会大力弘扬新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大展中华民族的风采,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及对人类的进步作出的贡献就会更大。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做好这样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大力弘扬先进的大学文化。千百年来中外大学的发展都揭示了这样一点:支撑大学永恒的是大学文化,核心是大学的精神,大学的育人。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完成的任务正是育人。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这是对整个学校教育的要求,自然也是对大学育人的要求。大学不育人,还要大学干什么?当前,大学在为社会发展服务中,有个规模问题、数量问题,但是无论怎样的规模、怎样的数量,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一定要有质量。这质量绝不单纯是技能方面的,更是品德方面的、精神层面的。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定要让他们愿意跟党走,对国家有感情,对社会有责任感,这是最强的国家软实力。大力弘扬先进的大学文化,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全面关心大学生的成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做到:学校无闲人,人人都育人;学校无闲处,处处都育人;学校无闲事,事事都育人;学校无闲时,时时都育人。应当让这样的大学文化溢满校园。
二是要特别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作用。自古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可见传道是列在学校教育的首位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何为大师?我理解一定是那些不仅学术造诣深,有“硬实力”,而且是精神崇高,有“软实力”的教师才有资格称之为大师。在我国当今的大学教育中,涌现出了大批优秀的知识分子,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就是灯塔,就是旗帜,引领了千千万万的莘莘学子努力前行。他们的率先垂范就是最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当然在目前的教师队伍中也还存在着与增强大学生软实力不相和谐的地方,有的教师只教书(传授专业知识),把关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看成额外的事,对大学生没有很好地起到精神导引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广大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培养大学生的软实力应是大学教育的应有之义。应当切实加强师德建设,特别是对教师的教书育人应做出制度性的规定。是不是大师,优秀不优秀,能否做到以德育人应当放在第一位。
三是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的责任重大。辅导员是桥梁,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教育方针
政策是通过辅导员来向大学生传达、贯彻、落实的;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直接产生着影响;同时这种密切交往的过程,也是了解大学生的过程。而了解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现在的大学生愿意强调个性化的发展。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包容多样,努力满足大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要是对的。但是个性与社会性是统一的。尊重个性差异,不能离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主旋律,要有利于国家软实力的增强。辅导员应当过细地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到个人价值只有在为社会贡献中才能实现。要重视对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既要保证这支队伍的数量,更要提升这支队伍的素质。要为辅导员的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辅导员工作积极性的极大提高,会创造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积极、生动活泼的局面,会有利地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更大的实效,进而有效地保证国家软实力的增强。
(作者系中共辽宁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辽宁师范大学兼职教授)
曲建武 发布时间: 2008-02-20 09:31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