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普外科史志
医院院志科室介绍
科室概况
普外科,建立于1986年,经卫生局批准,科室被确定为市级重点学科,由葛永明主任医师任第一任科主任,冯春芝,第一任护士长。2004年一月科室搬迁至外科住院楼,同时分为两个科室,单独核算,具体为普外一科7楼,訾文任主任,冯春芝任护士长,普外二科8楼。葛永明主任,陈翠田护士长,2005年由李鹏继任科主任,2006年韩云红继任8楼护士长。2012年7楼,8楼再次合并,由李鹏任主任,冯春芝护士长,之后由韩云红继任,同时专业细化,共分开4个专业组,具体为胃肠专业组,组长王世清,肝胆专业组,组长杜峰,两腺专业组,组长杨依锋,血管,烧伤整形专业组,组长赵先峰。2015年7月,李鹏主任升任副院长,科室继续由訾文任主任至今。
2017年普外科共有医护人员52人,其中副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1人、医师3人、护师12人、护士8人,.2004年之前,普外科在原外科楼3楼,开设床位35张,床位使用率85%,2004年搬迁至现外科楼后,普外一,普外二科总共开设床位80张,之后逐渐扩张,现共开设床位95张,床位使用率达到110%,年门诊量达到12000人次,年出院人数达3000人次。
二、人员培训
王世清2004年,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进修学习1年;主修胃肠外科。赵先峰2009年在山东省立医院进修,主修血管外科。
杨依锋2010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修,主修乳腺外科。2015年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进修乳腺外科; 杜峰2011年在北京301医院进修肝胆外科。陈乃金2014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进修胃肠外科。
任召磊2013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进修,主修整形美容专业。
陈余 2012年在北京301医院进修肝胆外科,2015年在复旦大学中山医院进修胃肠外科。
李英才 2014年在浙江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修甲状腺外科。于宏彬2014年在北京广安门医院进修赶场外科。
徐传军 2016年在第四军医大学附属西京医院进修,主修创面修复与美容整形
杜丰杰 2016年在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进修肝胆外科。
三、设备配置
主要设备:日本、林巴斯胆道镜,德国、西门子腹腔镜OTV-S7PRO,3D腹腔镜CLV-S4OP50,腹腔热灌注治疗仪,钼靶X光机,武汉搏击激光治疗仪,乳腺前哨淋巴结荧光探测仪。
四、业务发展
自普外科成立以来,在葛永明,訾文,李鹏等主任的先后领导下,积极开展新业务,拓展新治疗领域,在八、九十年代就率先在我市积极开展胆道镜技术及腹腔镜技术,先后派出人员学习进修,开展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腹腔镜下阑尾及胆囊切除术,是我市最早开展微创,腔镜业务的科室之一。
进入2000年之后,随着各种设备的不断更新发展,普外科的临床诊疗技术有了长足的进展,特别是专业细化,各个专业单独列组之后,在普外的多个领域迅猛突飞发展,其中胃肠组广泛开展腹腔镜手术,先后开展腹腔镜下腹腔探查,结直肠癌根治,胃癌根治等大中型手术,目前胃肠70%的手术由腹腔镜下完成,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肝胆外科也在积极拓展腔镜微创手术业务,其中包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囊镜联合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术,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术,腹腔镜下肝脏部分切除术。,肝癌微波治疗1例。甲状腺乳腺外科:先后开展钼靶三维立体定位穿刺活检技术,乳腺麦默通手术
荧光探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探查术,甲状腺手术近一半为美容切口手术,无一例严重并发症。血管、疝外、整形、痔瘘外科:开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置管溶栓,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手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病人的人工血管或自体血管搭桥手术,开展了胸腹主动脉瘤的腹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成功自主开展腹腔镜下腹股沟疝修补术、广泛开展完全局麻下自固定补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激光腔内治疗、微创手术及治疗静脉曲张。
普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在积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同时,注重危重病人的抢救治疗工作,多年以来,不断学习总结,在急危重症方面做出大量的工作。2008年之后,随着新业务的不断拓展,病人总数的不断提高,急危重症病人越来越多,科室先后派出人员到南京军区总院取经学习,并请相关专业的教授到我科会诊讲课,在急危重症病人抢救的关键工作,救治理念方面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相同专业的前列沿,其中的损伤控制外科,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具有较高的前瞻性。
五、科研教学
普外科是淄博市市级重点专科,多年以来全体医护人员不断努力,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医学科研论文80余篇。由杨依锋主持的 《麦默通乳腺肿物微创旋切中血肿与肿物残留的临床研究》获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我科现为华北理工大学医学院普外科实习及见习点,担负外科试验课程的教学工作,科室指定教学主任及教学秘书,全面负责实习、见习生的临床教学及见习工作,多名医师获得华北理工大学优秀带教老师称号。
两腺外科每年组织举办粉红丝带、乳腺癌患者联谊会活动,在促进和谐医患关系,提升科室及医院的美誉度方面起到极大作用,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公益形象。成功举办淄博市3D腹腔镜手术论坛,由北京的腔镜外科专家及我市腔镜外科主任委员到我院现场演示手术,我市部分区县医院相关专业专家共同探讨,观摩,旨在使我院的3D腔镜技术更上新的台阶。
六、专业特色 1.胃肠外科:
胃肠外科是普外科重点专业,业务涵盖了胃、结直肠的良、恶性肿瘤的诊治,手术,化疗等;腹腔,胃肠道的炎性病变,畸形病变,肠内、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以及腹部疑难杂症的诊治。近3年来,随着微创、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胃肠外科积极拓展新技术,新业务,包括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腹腔镜根治性乙状结肠、直肠癌切除,目前大约70%的胃肠道手术均采用腔镜微创治疗。2015年,我院又成功引起3D腹腔镜设备,对胃肠外科的腔镜技术如虎添翼,技术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急危重症的救治方面,自2008年开始就运用先进的肠内、肠外营养理念,损伤控制外科理念以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综合施治,使胃肠外科的重症病人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2015年,胃肠外科成功引进腹腔热灌注化疗系统,在传统腹腔化疗的基础上,将热疗及化疗结合,借助热疗增强化疗药物疗效,可以很好的改善肿瘤患者的预后状况,延长患者的生存期。2.肝胆外科
多年以来积极努力,开展肝胆胰腺外科的各种手术治疗,包括肝脏良恶性肿瘤的切除,左半肝切除,肝左外叶切除,胆囊切除,胆囊癌根治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肝门部胆管肿瘤的切除,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病人的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大中型手术。近年来,几乎大部分的胆囊积极开展新业务,今年成功完成腹腔镜、胆囊镜联合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手术,较原腹腔镜、胆道镜联合保胆取石(息肉切除术)大大节约了手术时间,更好的保护了胆囊功能。超声引导PTCD手术50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23例,保胆手术5例,腹腔镜下胆总管取石手术3例。3.乳腺甲状腺外科
乳腺甲状腺外科开展乳腺及甲状腺相关良恶性肿瘤及炎症等众多疾病的诊疗。业务具体包括:乳腺癌的手术治疗(乳癌改良根治术、保乳根治术、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乳腺癌化疗、内分泌治疗及生物靶向治疗;真空辅助超声引导下乳腺肿物旋切术;各种乳腺炎的治疗;甲状腺癌根治术;亚急性甲状腺炎、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治疗;甲状旁腺腺瘤、甲状旁腺癌及甲状旁腺功能异常的治疗。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两腺外科也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业务,包括钼靶下三维立体定位乳腺钙化灶活检切除术、应用下腹壁游离皮脂肪瓣辅助乳腺癌保乳手术、经乳房下皱褶切口后间隙入路乳房多发巨大纤维腺瘤或叶状肿瘤切除术、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荧光探测定位活检术、颈部侧方入路甲状腺肿物切除术等。4.血管、烧伤整形外科
在九十年代,普外科就积极探索血管外科的先进诊治方案,先后开展下肢动脉栓塞的取栓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手术取栓治疗,并在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手术治疗方面做了大量手术,包括股静脉的环缩带戒术,腘静脉外肌袢成形术,在淄博市血管外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近几年,随着血管外科的飞速发展,血管微创腔内治疗技术的突飞猛进,先后开展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的置入术,腘静脉置管溶栓术,髂静脉支架置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的血管腔内成形支架植入术(PTA+STENT),糖尿病足的血管腔内治疗,近两年,更是在大血管外科方面有所突破,成功利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技术治疗腹主动脉瘤破裂病人,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胸主动脉囊状动脉瘤,获得良好效果。在掌握微创腔内治疗技术的同时,不忘传统外科手术,对于有适应症的病人,先后开展下肢股腘动脉人工血管/自体大隐静脉搭桥手术,四肢血管瘤的切除术,下肢静脉曲张手术的微创治疗,2015年,我科引进下肢静脉曲张的激光治疗仪,成功为几百例下肢静脉曲张病人实施腔内激光闭合术,取得良好效果。
稍胀整形外科主治各种热液烫伤,烧伤,化学品烧伤,曾成功救治烧伤面积达90%病人,目前积极探索烧伤病人的新型创面愈合材料,应用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取得良好效果。整形外科开展创面修复方面的大量工作,利用推进皮瓣,转移皮瓣,对偶皮瓣等治疗难以愈合的大面积手术或溃疡创面取得成功。疝外科自2000年左右开始疝的无张力修补术,近2年来,积极探索新技术,开展局部麻醉下的疝无张力修补术,为一部分基础疾病众多,高龄,不能耐受全麻或硬膜外麻醉的病人开辟新的途径,使手术得以顺利进行。腹腔镜下疝修补术开展更使我院疝的微创治疗方面前进一大步。
七、科室荣誉。
第二篇:普外科
普通外科简介
普通外科现为南京军区腹部创伤外科中心,南京军区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南京军区战创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徐州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点,2012年经江苏省卫生厅批准与南京军区总医院共建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国内最先进的高清Stoze腹腔镜、胆道镜、超声刀、能量平台、立夹锁等先进诊疗设备。中心现包括肝胆外科、胃肠外科、甲乳血管外科及疝与腹壁外科四个专业,展开床位120余张,每年收治患者4000余例,大中手术近2000例。在肿瘤综合治疗、微创手术、严重腹部创伤救治等方面在淮海地区及军内处领先水平。科室现有医护人员52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1人,硕士5人。2006年以来,科室承担军队重点科研基金课题3项,发表医学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主编专著1部。获得省部级及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
科室诊疗特色
腹腔镜手术:我科是淮海地区最早开展腹腔镜手术单位之一,现已开展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左半结肠切除术、右半结肠切除术、直肠癌根治切除术、疝修补术、上消化道穿孔修补术、阑尾切除术等各类微创手术近万例。
肿瘤的规范化治疗:对肿瘤患者采取规范化手术根治切除及放化疗、生物治疗等综合治疗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胃肠道肿瘤、甲状腺乳腺肿瘤及肝脏等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严重腹部外伤及多发伤的救治:每年收治严重创伤200余例,治愈率达98.2%,微创技术治疗肝脾等脏器破裂出血:联合使用介入及腹腔镜技术使许多脾外伤患者尤其是儿童及老年患者得以保住脾脏。
保胆手术:近年开展保胆手术,使一些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在治愈疾病的同时得以保留胆囊。
大隐静脉血管内激光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专家门诊时间
李玺主任医师:每周一上午
张召辉副主任医师:每周二上午 牛万成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上午
巩新建副主任医师:每周四上午 崔洪尊副主任医师:每周五上午
第三篇:史志工作规划
史志工作规划
永州市党史与地方志征集编纂办公室
(2007年3月19日)
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史志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6-2010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06〕23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2006-2010年党史工作规划>的通知》(湘办发〔2006〕29号)精神,结合永州实际,特制定永州市2007-2011年史志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永州实际,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史志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更好地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为建设速度永州、和谐永州、活力永州服务。
二、主要目标
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党史工作在继续做好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时期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重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永州的各级组织领导本地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全面做好党史资料征编、党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党史工作的联络指导等工作;地方志工作要继续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重点做好年鉴的征集编纂和第二轮县区志的修编指导工作;要创新史志工作机制和方法,拓展史志工作领域,树立史志成果精品意识,出一批有一定思想高度、有一定学术价值、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进一步发挥史志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史志工作的影响力;要加大为现实服务的力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加强对县区史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要加强史志部门的内部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实现全市史志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以党史正本编写出版为重点的党史征研工作
1.继续抓紧做好《中国共产党永州历史》第一卷的修改编写工作,2008年底出版发行;第二卷在2007年初审定提纲、2008年初完成初稿、2009年出版发行;第三卷在2007年底审定提纲,2008年底形成初稿、2010年出版发行。
2.协调、指导县区全面启动党史正本编写工作,并在2011年全面完成县区党史正本的编写工作。
3.加强资料征集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的征集和研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史资料,有计划地系统地整理编纂永州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丛书,每1-2年出版一本。
4.进一步加强重要党史人物研究。重点做好陶铸、江华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工作,完成《江华传》、《陶铸的人生之路》的有关承编任务。积极参与李启汉、陈为人、李达等同志110周年、唐生智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及有关人物研究。
5.认真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党史征研、地方志编纂工作任务。
(二)努力做好党史联络工作
1.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党史联络组,保持党史联络组的生机和活力。组织老同志协助市、县史志部门编写地方党史正本和重点专题资料,在征集史料、撰写史稿、协助审核把关和协调联络等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两年召开1次党史联络工作经验交流会。
2.继续组织和发动老同志根据亲身经历撰写回忆文章,编辑出版回忆录丛书,1-2年出版一本;县区要有计划地做好老同志回忆录的整理工作,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每年向省党史联络组提供3-5篇较高质量的回忆文章,供省编《回忆录》选用。
(三)扎实做好地方志工作
1.继续协调、指导县区完成第二轮志书修编工作,2007年底全部结束,并出版发行。
2.2007年启动回龙圩管理区、金洞林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和市直部门专业志编纂工作,2011年底结束。
3.筹备《永州市志》编纂工作,争取2011年启动。
4.努力办好《永州年鉴》,逐渐摸索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动作模式,打造“精品年鉴”,推出年鉴副产品,发展新品种,创新年鉴出版形式,引入多媒体光盘、制作电子版年鉴和网络版。
5.2007年编写出版《永州纪事》(1996~2006),以后每5年编写出版1卷《永州纪事》。
(四)认真读史用志,搞好史志宣传工作
1.组织编写《当代永州》人物系列丛书《科教精英》、《企业名星》、《文体骄子》、《民间奇人》、《公仆情怀》等,从2007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卷,用当代永州人的事迹教育当代人。
2.组织编写永州市及各县区党史简明读本,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党史工作的影响。
3.整理校注出版清康熙33年的《永州府志》,共33卷,2010年出版。
(五)加强对全市史志工作的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
加强对全市史志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做好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县区史志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史志工作队伍的素质和研究水平;为县区史志部门解决具体、实际困难。
四、措施与要求
1.各级党委要十分重视史志工作。史志部门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部门,承接着史志工作规划和组织、史志研究、人物研究、资料征编、史志宣传教育以及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历史借鉴等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领导提出的“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适当待遇留人”的指示精神,为史志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要工作的开展、经费的落实、办公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切实给予关心和帮助。
2.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抓好理论学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党史干部政治上的敏锐性和思想上的坚定性,增强做好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干部培训和队伍建设。要按照“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史志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和加强史志工作队伍,努力培养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积极推荐史志干部参加中央、省里举办的培训班;组织1-2次全市性的史志干部业务培训班;适当组织专题研究、座谈会和研讨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富有战斗力的史志工作队伍。
4.确保经费投入。各级史志工作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统筹安排。
5.加强史志工作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开展有效协作。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党校、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及专业工作者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整合史志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史志研究工作者的作用,推动全市史志工作的协调发展。
发布部门:永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19日 实施日期:2007年03月19日(地方法规)
第四篇:史志工作总结
史志工作总结
2010年,县地方史志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指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集中精力抓业务,围绕确定的史志工作目标,发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修志工作精神,扎实有效开展“创先争优”,圆满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做出了贡献。
一、加强培训学习和业务指导,提高《县志(1986--2008)》编纂水平
2010年,县志办紧紧围绕编修《县志(1986--2008)》这根主线,全员参与,创先争优,使修志工作取得了新进度。
1.认真做好了编修《县志(1986--2008)》的宣传、发动、培训工作。
《县志(1986-2008)》将综合反映县情,全面系统记载从自然到社会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尤其重点反映1986-2008年的改革开放及两个文明建设新事物,新成就,新经验,对认识**、宣传**、发展**和存史资治、惠及后世都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县志(1986-2008)》共设计篇目30卷,定稿后约有150万字,因此这项工作要求标准高,业务量大,涉及全县各个部门,各条战线。
一是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通过加强学习讨论,开展谈心沟通,尽可能充分调动全体同志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确定各项工作目标。为保证质量和速度,我们制订了详细的编辑进度表和责任编审,并把全书任务按类、目分配到全体人员,做到明细分工,以责促效。二是于七月份县地方志办公室聘请省、市史志专家对全县108个单位确定的修志人员进行为期三天的修志专业知识培训。培训期间,专家们就资料的收集、志稿的编写方法、志书的语言、标点符号的运用、大事记、人物志的纂写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讲授。通过培训,使编辑人员进一步明确了编修《县志(1986--2008)》的目标,篇目总体规划方案,志稿的纂写要求和方法,以及年内修志的阶段性目标任务等,使编修工作得以顺利启动。三是加强业务指导。今年以来,根据修志工作进度,县志办调整编辑力量,将全体人员的精力放在了提高修志质量、规范指导方面。努力提高承编单位纂写志稿水平,竭尽全力使各单位的部门志稿编纂归宿到县志篇目上来。年内,围绕修志重点、难点,先后80人次深入75个承编单位指导修志,提出志稿修改意见160余条。通过加大业务指导力度,有力促进了全县修志工作的健康发展。
2.进一步细化编修工作目标,各项编修任务逐步落实。
一是正式成立《县志》总编室,聘用富有修志经验的8位修志专家牵头组建县志编修班子;二是督促各承编单位撰写初稿。为推进《县志》及部门志编修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1986年至2008年间入志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志稿撰写任务如期完成,先后两次召开县志编修工作会议,加强县志编修任务的落实。截至11月,全县40%以上的部门基本完成2010年阶段性任务,入志资料收集工作扎实开展。
3.认真落实志书编修责任制,确保编纂工作保质保量
为保证志书编纂工作的顺利进行,2010年,县志办颁布了《<县志(1986--2008)>编纂实施办法》、《<县志(1986--2008)>编纂方案》、《<县志(1986--2008)>目录》、《<县志(1986--2008)>行文规范》、《<县志(1986--2008)>常见标点符号及其用法》、《关于<县志(1986--2008)>篇目的几个问题》、《<县志(1986--2008)>的语言》、《怎样做好<县志(1986--2008)>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县志(1986--2008)·乡镇>编撰方案》、《<县志(1986--2008)·人物>编撰方案》、《<县志(1986--2008)>大事记的编写方法及要求》等一系列文件,明确提出了编纂《县志(1986--2008)》的任务、编写通则和组织领导要求,史志办实行办公室主任负总责。在资料收集阶段,实行办公室人员分片包干,在编纂阶段,实行章节包干,每个编辑从章节条目拟定、初稿编写、信息反馈、评审定稿实行承包责任,内部实行考核,完不成任务的评定时直接确定为不称职。
二、按照精品佳志的要求,打造县《老子文化开发志》
按照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承担《县老子文化开发志》的编纂任务。该志记载了县在老子文化开发方面的发展变化和建设和谐社会的全过程,设计篇目12卷60章80万字。2010年,《老子文化开发志》征求意见稿完成后,我们首先将志稿分行业、分单位进行反馈,要求其对数据、符号、术语、事实进行把关,直到准确无误;对难以查寻的文字资料通过走访、座谈、调研等方法,千方百计,直到补齐为止;二是进一步把好文字关。编撰人员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力争做到多一字则繁,少一字则残。同时,寻根问底,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二是专门聘请了文字功底扎实的老同志从语句、词语、错别字,标点符号等方面进行效改,确保志书语法语句的质量,严防细微之处出现硬伤。三是增加创新意识,突出老子故里的地方特色,把老子文化开发的亮点都在志书中展现出来,多角度反映**方面的新变化、新成就,力争把《老子文化开发志》造成名品佳作。目前,该志已完成了定稿,三、承编《**市志(1991--2008)·**篇》工作进展顺利
按照市地方志办公室要求,我们承担《**市志(1991--2008)·**篇》的编纂任务。市志编写启动晚,编写时间紧,资料征集工作量大,涉及面广。为此,我们专门指定一名分管业务的副主任负责,边收集资料,边纂写。利用县电视台、县广播电台等媒体,发布征集资料的公告。在编写过程中,资料不足,随时征补。目前,大事记、人物志、**概况三篇十五个章节的编写进展顺利。
四、按时完成县情资料报送工作
按照《**年鉴》、《**市志》和《河南年鉴》编辑部撰稿要求,对2009县情资料进行了广泛认真的收集、整理,如期完成撰稿任务,经审核后,于6月初完成报送工作任务。
2011年工作思路
1.继续抓好《县志(1986--2008)》编纂工作,重点抓好弱项单位的编纂进度,对承编单位上报的志稿进行审核、反馈、再修改,争取年底完成入志资料收集工作。
2.做好《县老子文化开发志》的出版工作。
3.完成上级业务部门和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工作任务。
第五篇:史志工作规划
史志工作规划
永州市党史与地方志征集编纂办公室
(2007年3月19日)
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市史志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转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2006-2010年工作规划>的通知》(中办发〔2006〕23号)和《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关于转发省委党史研究室<湖南省2006-2010年党史工作规划>的通知》(湘办发〔2006〕29号)精神,结合永州实际,特制定永州市2007-2011年史志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史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着眼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着眼于党和政府的工作大局,结合永州实际,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充分发挥史志工作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作用,更好地为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服务,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服务,为培育“四有”新人服务,为建设速度永州、和谐永州、活力永州服务。
二、主要目标
坚持把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作为根本任务。党史工作在继续做好民主革命时期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工作的同时,以社会主义时期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为重点,认真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永州的各级组织领导本地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经验,全面做好党史资料征编、党史重要事件和人物研究、党史宣传教育、党史工作的联络指导等工作;地方志工作要继续宣传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重点做好年鉴的征集编纂和第二轮县区志的修编指导工作;要创新史志工作机制和方法,拓展史志工作领域,树立史志成果精品意识,出一批有一定思想高度、有一定学术价值、有一定社会影响的精品力作,进一步发挥史志工作在全局工作中的作用,扩大史志工作的影响力;要加大为现实服务的力度,用党的伟大成就激励人,用党的优良传统教育人,用党的成功经验启迪人,用党的历史教训警示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前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加强对县区史志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要加强史志部门的内部建设,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研究水平,实现全市史志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进以党史正本编写出版为重点的党史征研工作
1.继续抓紧做好《中国共产党永州历史》第一卷的修改编写工作,2008年底出版发行;第二卷在2007年初审定提纲、2008年初完成初稿、2009年出版发行;第三卷在2007年底审定提纲,2008年底形成初稿、2010年出版发行。
2.协调、指导县区全面启动党史正本编写工作,并在2011年全面完成县区党史正本的编写工作。
3.加强资料征集的基础工作,重点做好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的征集和研究。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广泛征集新中国成立以来包括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党史资料,有计划
地系统地整理编纂永州社会主义时期党史专题资料丛书,每1-2年出版一本。
4.进一步加强重要党史人物研究。重点做好陶铸、江华等同志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的有关工作,完成《江华传》、《陶铸的人生之路》的有关承编任务。积极参与李启汉、陈为人、李达等同志110周年、唐生智诞辰120周年纪念活动及有关人物研究。
5.认真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省地方志办公室和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党史征研、地方志编纂工作任务。
(二)努力做好党史联络工作
1.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各级党史联络组,保持党史联络组的生机和活力。组织老同志协助市、县史志部门编写地方党史正本和重点专题资料,在征集史料、撰写史稿、协助审核把关和协调联络等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每两年召开1次党史联络工作经验交流会。
2.继续组织和发动老同志根据亲身经历撰写回忆文章,编辑出版回忆录丛书,1-2年出版一本;县区要有计划地做好老同志回忆录的整理工作,为存史、资政、育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每年向省党史联络组提供3-5篇较高质量的回忆文章,供省编《回忆录》选用。
(三)扎实做好地方志工作
1.继续协调、指导县区完成第二轮志书修编工作,2007年底全部结束,并出版发行。
2.2007年启动回龙圩管理区、金洞林场、凤凰园经济开发区和市直部门专业志编纂工作,2011年底结束。
3.筹备《永州市志》编纂工作,争取2011年启动。
4.努力办好《永州年鉴》,逐渐摸索出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动作模式,打造“精品年鉴”,推出年鉴副产品,发展新品种,创新年鉴出版形式,引入多媒体光盘、制作电子版年鉴和网络版。
5.2007年编写出版《永州纪事》(1996~2006),以后每5年编写出版1卷《永州纪事》。
(四)认真读史用志,搞好史志宣传工作
1.组织编写《当代永州》人物系列丛书《科教精英》、《企业名星》、《文体骄子》、《民间奇人》、《公仆情怀》等,从2007年起,每年编写、出版一卷,用当代永州人的事迹教育当代人。
2.组织编写永州市及各县区党史简明读本,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扩大党史工作的影响。
3.整理校注出版清康熙33年的《永州府志》,共33卷,2010年出版。
(五)加强对全市史志工作的统筹规划和业务指导
加强对全市史志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做好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纪念活动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对县区史志部门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史志工作队伍的素质和研究水平;为县区史志部门解决具体、实际困难。
四、措施与要求
1.各级党委要十分重视史志工作。史志部门是党委和政府的重要工作部门,承接着史
志工作规划和组织、史志研究、人物研究、资料征编、史志宣传教育以及总结历史经验、提供历史借鉴等重要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中央领导提出的“以感情留人、以事业留人、以适当待遇留人”的指示精神,为史志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重要工作的开展、经费的落实、办公条件的改善等方面,切实给予关心和帮助。
2.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要巩固和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要抓好理论学习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进一步增强党史干部政治上的敏锐性和思想上的坚定性,增强做好史志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加强干部培训和队伍建设。要按照“健全机构、稳定队伍、充实力量、提高素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史志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和加强史志工作队伍,努力培养业务骨干和学术带头人。积极推荐史志干部参加中央、省里举办的培训班;组织1-2次全市性的史志干部业务培训班;适当组织专题研究、座谈会和研讨班。不断提高队伍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富有战斗力的史志工作队伍。
4.确保经费投入。各级史志工作经费要列入财政预算,由同级财政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财力状况统筹安排。
5.加强史志工作的横向联系与交流,开展有效协作。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党校、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及专业工作者的联系、交流与合作,整合史志工作力量,充分发挥各方面史志研究工作者的作用,推动全市史志工作的协调发展。
发布部门:永州市政府 发布日期:2007年03月19日 实施日期:2007年03月19日(地方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