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哈工大(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鹏
哈工大(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鹏:面向海洋强国 抢占新材料领域科技发展制高点
向东北走,这儿拥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其中,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这儿曾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集体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等多个奖项。
这所高校始建于1920年,1954年进入国家重点建设6所高校行列,2017年“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有着“理工强校,航天名校”盛誉的它是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工大校本部主楼
陆地的那一边,是海。秉承“面向海洋、特色发展”的办学方向,伴随学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宏伟目标,威海校区是哈工大“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坐落山东省威海市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于1985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威海校区第一座教学楼
《院长来了》栏目邀请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鹏,为我们讲述哈工大(威海)的独特魅力。
依托优势 追求卓越
新材料在线®: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材料学院”)在材料学科取得了哪些成就?
张鹏: 我们的材料学院始建于1989年。依托校本部材料学院的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我们从办学初期的焊接、铸造专科专业起步到独立成系建院,逐步发展成为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学院设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焊接技术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为山东省特色专业。材料加工工程和材料学学科被评为山东省重点学科,共享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
威海校区主楼
新材料在线®:学院有哪些科研优势?
张鹏: 学院汇聚了一支以国家杰青、国家百千万人才、泰山学者、洪堡学者、哈工大教学带头人和青年拔尖人才为代表的师资队伍,并有杜善义、周玉、王国栋3位院士和10位高水平专家担任兼职教授的领军人才,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齐头并进,不断推动知识创新和科技进步。
我们建有先进焊接与连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室、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山东省特种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山东省军民两用新材料及制品高校重点实验室、哈工大——云山碳业石墨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威海市精密塑性成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点研发机构,拥有现代化的分析测试中心与教学实验中心,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院在“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武器装备材料与加工技术”、“特种焊接技术”、“电子封装技术”、“生物医学工程材料”和“新能源材料”等方向取得丰硕成果。
学院主编教材及专著18本,发表科技论文300多篇,其中100余篇被SCI检索。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973”计划、国防预研计划基金以及企业横向课题等科研项目,年均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国家技术市场金桥一等奖1项,多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填补国内空白并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我国神州系列、载人深潜、核电安全、武器装备、珠港澳大桥等重大项目的关键核心技术提供了重要支撑。
威海校区研究院大楼
面向海洋 特色发展
新材料在线®:您认为,本部和威海的材料学院,各有什么优势,有什么不同和联系?
张鹏:作为哈工大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顺应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服务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发展,特别是积极承担山东省开发海洋的新旧动能转换战略,是哈工大(威海)材料学院肩负的光荣使命。
学院在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大格局下,形成了“高性能材料设计及制造”、“复杂结构成形与可靠性”、“先进焊接与特种连接”等具有重大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的10个教学科研团队。
这些团队重点发展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新兴交叉学科方向,针对国家在海防建设、海洋资源勘探、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平台建设维护等领域的需求开展交叉创新合作。
主要在海洋环境服役材料设计制备与深加工技术,海洋平台及舰船关键构件加工制造,海洋环境材料服役行为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
目前我们正在建设海洋工程复合材料制备及精密成型系统、高性能合金关键构件精密加工制造系统、海洋环境防腐防污涂层制备系统、模拟海洋环境下的水下焊接工艺/关键构件/涂层的综合分析测试系统,实现哈工大一校三区材料学科的优势互补与共同发展。
威海校区教学楼
真材实料 锻焊大器
新材料在线®:学院在产学研的融合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鹏:学院大力实施卓越工程师和工程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构建了贯穿本科培养全过程的工程训练实践教学体系,先后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一拖集团、威海光威集团等建立了19个教学实习基地,形成了“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特色。
依托校本部与科技部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先后与伯明翰大学、曼彻斯特大学、伦敦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丰富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留学深造机会。
学院成立了“材子留学俱乐部”,并将国际焊接工程师认证和国际电子封装工程师认证课程引入培养方案,使工程实践培训与国际水平接轨,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含量。
新材料在线®:学院对师生创业持何态度?
张鹏: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持续保持在98%以上,出国留学和读研深造的学生超过40%。
学院20%的在校生参加过各类科技竞赛,先后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全国大学生焊接大赛、全国大学生机器人竞赛中屡获大奖。
新材料在线®:学院未来的整体规划和发展目标是什么?
张鹏:新时代,新征程。伴随着哈工大百年强校目标和威海校区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的步伐,学院将进一进突出海洋特色,抢占新材料领域科研发展制高点,重点打造结构合理具有较强科研攻关能力、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持续性培育突破性创新成果,为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高水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提供重要增量。
第二篇:哈工大威海2014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
1213105班 学号:120330214 姓名:贾之钦
转眼间,两次去企业认知实习已经结束。期间,我学到了从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为自己的未来指明了方向。
在万丰镁业,我们了解到了它的历史,以及目前的生产及研发方向。见证了中国轮毂制造业的先进技术,了解了很多零部件的制造知识,这与课本上看图不一样,看实物才能真正了解学习我们所学的东西。另外万丰镁业的产品主要配套哈雷,宝马等知名主机厂,国内则供货于航天科工集团、上汽等。万丰镁业有自己的研发单位并且还与清华大学,哈工大等科研院校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与讲解员的交流,更加明白了制造业的过程。我们中国的制造业一步一步发展起来了,但现在还是挺弱的,需要我们从事制造业的人共同努力。这让我想起了我们学校,我们学校以工见长,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付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在三十年校庆即将到来之际,让我共勉,愿我们学校越来越好,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在贝卡尔特,我见到钢帘线的生产过程。师兄的讲解让我明白了钢帘线的用处以及车胎为什么总是在边缘发生爆胎。去贝卡尔特我们坐了好长时间的车才到达目的地,下车后我们被告知不准拿手机拍照,瞬时感觉有点高大上了,进厂后我们被安排在餐厅候等,分批参观,每人一个耳麦还要坐车参观是有点高档但我不喜欢,这样的参观方式不能对生产机器以及产品作,但我还是从师兄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知识,这对我以后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实地的观看,我们都非常投入的观察,记笔记,学着我们在课本上学不到但却非常重要的知识。另外据师兄说,贝卡尔特集团基于在金属变形以及以及先进镀膜技术上的核心竞争力,其在全球生产和销售一系列产品和系统并提供相关服务。贝卡尔特集团是一个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大型跨国公司。其产品销售于一百多个国家。我们还参观了贝卡尔特的办公区以及活动室,从办公区的陈设我感觉到国外企业与国内企业的不同,贝卡尔特的办公区简洁明了,不注重形式上的东西,总经理办公室与其下属的办公室没有什么区别,这应该就是国外注重的平等吧。而且贝卡尔特没有特别大的办公室,最大的也只能容纳七八十人而已,这说明其注重精华,不搞“浩大工程”,更加注重形式的精简与效率。在参观过程中我发现贝卡尔特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对工人技能要求应该很高,这同样也是给我们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仅限于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增强自己的操作与实践能力。而且贝卡尔特钢帘线的设计与生产过程用到了我们之前学到的很多知识,这就要求我们不能丢掉或遗忘书本上的基础知识,要经常复习思考,以备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熟练的应用。
这次认知实习我得到了太多太多,远远超出了我自己的期望。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自己的未来也有了更清晰地认识。通过各个厂子讲解员的讲解,我了解到了我们国家制造业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状况,更加坚定了我投身机械的决心。我也了解到了我们学校对中国的制造业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我对自己的专业知识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对实际操作有了更多的了解,增强了专业知识的感性面及认识面,对所学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从这次实习中,我还体会到了实际的工作与书本上的知识是有一定距离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学习。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些最基本的技能是不能在书本上彻底理解的。短短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动力行业有所思考。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总之,在实习期间,我深有感触的是:我觉得自己在大学里确实学到了除理论外的知识,这次实习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感到自己平时的知识不够巩固。通过这次实习,我加深了对专业的认识,了解了本专业的研究内容,还是很有前途的,增加了学好这门专业的信心,明确了自己将来的发展奋斗目标。
第三篇:新闻稿-张鹏
4月27日,工商八班全体同学在A4-303教室召开了“祈福雅安,爱心募捐”主题班会。会议旨在针对时下雅安发生的重大地震灾情,倡议同学们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我们的爱心,为缓解灾区人民困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贡献微薄之力。
募捐活动在主持人一番讲话后拉开了帷幕,首先,在主持人的安排下,我们观看了雅安灾区视频。同学们的眼角流露出对灾区人民深深的牵挂与同情,并为灾区人民默默的祈福的情愫,希望他们能坚强的面对灾难,重建家园。之后,募捐活动开始,同学们以宿舍为单位,请宿舍长代表本宿舍上台募捐。募捐活动在紧张有序的十几分钟后结束,主持词人致词,宣布本次募捐活动圆满完成。
通过这次募捐主题班会,我们看到了同学们的爱心奉献,人人送上一片爱心,涓涓细流汇成爱之河。并且同学们发扬了爱国主义情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阐释着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同学们的爱心募捐是冬天里的阳光,是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
第四篇:第一书记(张鹏)
第一书记观后感
下午,我们组织村两委以及一些党员代表观看影片《第一书记》。作为工作人员,自己也有幸目睹这位引起全国强烈反响的基层干部的风采。
影片在安徽省财政厅干部沈浩平淡无奇的机关生活中开始了,随着沈浩响应组织部门的号召来到凤阳小岗村任第一书记,村民的风凉话、强行收回村集体财产、送奶羊、冒雨修大包干纪念馆、铁道部为小岗架桥开绿灯......节节引人入胜。
“我不图名不为利有好多话说的是那么的朴实。为了收回被人霸占的集体财产遭人毒打,为了图利,来到小岗,吃苦受累”,“我是书记,就是要担当”......沈浩同志引进项目整合土地顺利迁坟带头披麻戴孝,为了小岗面貌的改变他三留小岗,为了小岗的经济腾飞村民富裕他将生命留在了小岗......感人的场面一幕一幕,好几次深深地撞击着自己,当沈浩女儿一袭黑纱泪流满面的在自己钢琴考级仪式上说出: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爸爸妈妈能够一起坐在观众席上聆听她演奏时,我的泪水再也在眼眶呆不住了。
作为一名省直机关的公务员,沈浩可谓衣食无忧、待遇优厚,但是就是沈浩说的那就话“在机关都呆了12年了,还是老样子,再不抓紧时间干点事,这辈子就真完了”。其实,沈浩留给我们的就是这种不甘平淡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就是这种不计名利甘于吃苦的无私和奉献,就是这种扎根基层敢于担当的精神和气度。这是永远都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五篇:12届哈工大(威海)电气就业情况
080230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二班)
班级人数:37人。
保研:4人(三人本部,一人威海)
考研:16人(未定)
出国:3人(未定)
工作:14人
一汽解放:1人
上海电气:6人
云南电网:1人
广东电网:1人
西安航空发动机:1人
山推:1人
天锻:1人
两人暂时未定(家里安排)
班级:0802303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人数:37
保研人数:2人(本部1,威海1)
出国:3(还在申请,俩US 一个新加坡)就业人数:21
一汽大众2
徐州卷烟厂 1
通用东岳1
上海电气电站建设工程公司1
上海电气海发电机厂1
昌飞直升机1
深圳南瑞1
台达电子(南京)1
中电装备部山东电力装备1
山东电网(还在等,去县局)1
山西电网商洛市供电局1
辽宁电网大连市供电局1
云南电网昆明市供电局1
湖南电网常德市供电局1
山西电网大同超高压局1
北京电网北京局1
福建电网水口发电有限集团1
甘肃电网刘家峡水电站1重庆电网检修公司山东推土机1(女生)其余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