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 1



第一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 1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规制研究——以赣南农村为例 摘要:介绍电子商务的含义

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利与弊

以赣南地区为例,提出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带来的盈利和效益

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隐患和改善措施 关键词:电子商务 农村经济 交易

网络信息

一、电子商务的含义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进入农耕时代,再从农耕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如今跨入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一切,在全球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改革。在商业世界中,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基于信息技术的背景下产生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商业模式不断推陈出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经济转型的引擎。在我国,国家的高度重视使互联网的发展已经纳入国家经济的顶层设计,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表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设计、大数据、物联网等预先在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扩展国际市场。这表明“互联网+”正在构建中国经济新常态也是电子商务的发展面临新的契机发展电子商务的需求将会更加强劲,电子商务将被广泛应用于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电子商务是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手段,以商品交换为中心的商务活动,也可以理解为在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和增资网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个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信息化。电子商务通常是指在全球各地广泛的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的进行各种商贸活动,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行模式。同时网络营销也是电子商务的一种产物,电子商务主要由商城、消费者、产品、物流这几大构成要素。各大网络平台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廉价的商品,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同时促使更多商家入驻,促成买卖,建立商城。与物流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商品的流通渠道。服务是电商物流为消费者提供购买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再一次的交易。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商品交换的主要方式。在我国,电子商务最初是从东部沿海城市发展,后来不断壮大,向全国扩散,覆盖了所有城市。

二、电子商务的机遇和挑战

当今电子商务的发展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电子商务的出现改变产业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也拓宽了交易合作的渠道。电子商务克服了空间上的距离,通过网络的方式下单,完成一个城市和另一个城市之间的交易。还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联系其他生产商,互相合作,创新生产模式。促进经济的同时也为交通运输、物流等其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使城城、城乡、乡乡之间的商贸合作效率得到提升,进而使互动更加频繁,进一步促进贸易一体化发展,推动经济发展。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地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互联网金融安全的隐患难以消除,农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单一,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物资出现亏损等情况。而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供应链体系尚不成熟等因素都是以后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其中的法律问题呈现多样性和渗透性。随着全社会电子商务的应用意识不断增强,有关电子商务的政策、法律、法规将不断出台,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法律环境将不断完善。电子商务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频频滋发、电子商务消费者信息泄露严重、电子商务中的垄断行为和不当竞争行为越来越凸显、这将促使同时,也促使物流、信用制度、电子支付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更全面的展开,从而使得电子商务发展的内在动力持续增强,完善产业链,加快结构升级。

三、农村电子商务发展中的利与弊

随着智能手机在农村的普及以及互联网在农村的渗透不断加深,城乡的信息鸿沟逐渐缩小,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甚至成为农民群众消费主力群体。这不但丰富了农民的物质生活,也使当地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甚至到全球,带动经济、促进发展。近几年,电子商务从城市逐步地向农村渗透,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进行交易,推动消费。农村在电子商务及互联网的推动下,充分利用物资,扩大市场规模,进入新的产业链发展,农村电商成为不少地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进入全国甚至全球的生产链条和生活体系。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72元,比上年名义增8.9%,增幅连续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虽然每年的增长幅度有所收窄,但依然高于GDP的增幅。农村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自然会拿出更多的收入用于消费。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同时也使得农民收入有所提高,具有更高的消费能力,两者相互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基础保障。全国农村电子商务持续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农村市场需求旺盛,同时国家和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给予扶持,各大电商企业不断布局,涉农电商的融资总额也快速增长,这些都为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农产品进城,城市消费品下乡,提高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了当地产业发展,进而改善城乡二元化结构,缩小城乡差距。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截止2013年底,我国农村人口有6.3亿,占总人口的比例为46.3%。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体人口中的占比持续下降, 但农村网民在总体网民中的占比却保持上升, 农村地区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网民规模增长的重要动力。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数字,截至 2013年12月,我国网民中农村人口占比仅为28.6%,规模达1.77 亿,相比2012年增长 2101万人。不过我国农村居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27.5%,相比城镇居民的62%有不小的差距,不过这也预示着未来成长空间的巨大。农村居民占网民比例较小,对网络信息等资源认识滞后,仍处于待开发阶段,基础设施薄弱。的,完善基础设施结构,进一步开发电子商务深化格局,完善体制,扩大消费,带动增长。

农村电子商务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可否认地也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农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乡村物流配送体系的不完善,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匮乏,供应链体系尚不成熟等因素都是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这些挑战会随着中国电商市场的不断成熟一个个被消化。总之,电子商务已经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断地在发挥着它强大的影响力。农村电子商务并没有推广开来,主要因为:

1、传统的电子商务并没有升级,实物流占主体,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大大加重成本,另一方面消耗时间和浪费空间,交易活动受限,产品可能会造成损失。

2、农业网络基础设施薄弱,缺乏区域战略性。软件、硬件不达标,农户不能参与其中进行交易。

3、农业具有鲜明的区域性,运输、交通不便、很可能造成产品损失,存在较大风险,易双方交易失败。

4、电子商务的覆盖面积窄。以东部和沿海城市联系较为紧密,偏远地处仍处于发展阶段,对电子商务仍处于不了解阶段,加大电子交易的难度和进步,农村电子商务仍处于萌芽阶段。

5、农产品需求不可预知性。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具有不可预知性;农产品生产领域和生产者相对分散,农赋值较低,信息传达较慢,投入人力、物力和收入不成正比,农户易缺乏热情,参与其中。

6、缺乏技术性人才指导,电子商务示范代表,缺乏突破精神,墨守陈规,一成不变。7.大家对电子商务信息的安全性存在担心.质疑,网站的干净、整洁有隐患。没有建立完整的网络交易体系和进行个人信息保障。

四、电子商务在发展中带来的盈利和效益

以赣南地区为例,赣南地区原属中央苏区地跨赣闽粤,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最大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由于战争创伤的影响,以及自然地理等多种原因,迄今为止,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发展仍然滞后,民生问题仍然突出,贫困落后面貌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部分人民生活依然困窘,各项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单

一、生态环境脆弱等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而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如今电子商务在赣南地区蓬勃发展,在全国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效应。如今。顺应时代发展,乘着“互联网+”浪潮,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之风,以电子现代化模式革命老区赣州发展,初见成效赣南脐橙等农产品、南康家具、钨和稀土、服装、旅游等优势产业,搭上了电子商务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实现电子商务经济共同发展,实现了华丽转身。

特别是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公布了第二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赣州14个县(市)成为试点县,基本实现了除中心城区外的县域全覆盖,给赣州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各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氛围浓厚,风生水起,农村电子商务已然在革命老区扬帆起航。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是尽快改变其贫困落后面貌,确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要求。是充分发挥其自身比较优势,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需要。是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是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举措。目前,赣州已编制了《赣州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在省内最早完成同类发展规划编制。《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也已正式出台,明确提出市、县两级财政每年拿出资金对电子商务发展在税收优惠、财政、金融、人才培训、用地等方面给予扶持。2015年赣州市本级财政就明确拿出1300万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此外,市地税局、市财政局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也给予税收和资金扶持。我市宁都、于都、赣县、安远、会昌等县区也纷纷出台电子商务扶持政策,并拿出专项扶持资金。可以说全市已经形成了人人话电商,级级扶电商的良好氛围。此外,为了推动电子商务集聚发展,市里还将原赣州市总部经济大楼拿出来用作电子商务总部大楼,对入驻企业房租实行补助,并配套价格低廉、配套齐全的住宅公寓。各县(市、区)也高度重视电子商务发展,涌现了一批电子商务集聚区,如宁都电子商务孵化园、赣州开发区的华坚电子商务产业园、综保区慧谷电商产业园、南康光明电商孵化基地、赣县电子商务总部大楼、石城电子商务产业、龙南县轻纺定制类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等等。同时,也是全省第一个发起成立了赣州市电子商务协会的设区市,目前协会已吸纳会员企业160多家,并成立了培训宣讲团,定期开展沙龙交流。

农村电子商务经过近几年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引领城乡消费内需,重塑产业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逐渐认识到农村电商未来发展的机遇,各大企业纷纷布局农村电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都把农村作为未来发展战略之一。

农村电商面临的挑战也不可小觑。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存在着历史包袱沉重、现实基础薄弱等困难和问题,又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重大机遇。区位条件相对优越,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特色资源丰富,素有世界钨都和稀土王国之称;正处于产业转移加快推进和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市场开发潜力大;国家扶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原中央苏区人民思富图强、负重拼搏的意识不断增强。当前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已进入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奋力攻坚克难,努力实现全面振兴和跨越式发展。目前,宁都县在2014年9月已建成集办公、仓储、人才公寓为一体的电商孵化园约4.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和商户102家,从业人员200余人,开展培训17期,培训近3千人;阿里巴巴在宁都县已建成10家村级服务站,邮政的农村E邮已建成36家村级服务站,飞天麦光光已建成80余家村级服务站。阿里巴巴在于都县已建成800平米运营中心,具备了办公、培训、仓储、中转等功能及36家村级服务站,京东已建成40余家村级服务站,邮政的农村E邮已建成10家村级服务站。其中,宁都“电商模式”更是得到财政部、商务部,以及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电商一体化扩大规模,集中建立高新工业园,完善体系产业链,加快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人才,深化电子商务的概念,形成区域特色,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针对农村电商发展,赣州市政府专门出台了电子商务扶贫专项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建立健全电商进农村网络,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人才体系,打造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树立赣州电子商务品牌,促进农民网上“买卖产品”,帮助贫困户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探索电商养老助老新模式等落实举措。力争通过电子商务带动贫困农民创业、就业,使农村电子商务拥有优良的发展环境,广大农村形成较为完善的电子商务发展基础和支撑体系,农村电子商务高速发展。

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下,农村电子商务已然成为通往小康生活的快速列车,作为革命老区,承载着954万老区人民的期望与期盼,赣州电子商务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仍然看到赣南农村的整体发展正面临着国内外双重的竞争与挑战。而伴随着赣南农村产业的快速发展,以赣南农村做为研究背景的学者和文章有一些,比如,林建谊在福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中的设想,匡兵等对赣南农村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的相关分析,都对赣南农村产业链完善构建中的具体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构想,但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以经济为核心的内容探讨中,并未涉及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法律问题的完善,尤其在商务合同等内容中,所以赣南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中,以电子商务为平台进行网络营销的法律制度构建有着非常广阔的研究空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较落后,且发展过于依赖于传统模式,传统模式下的产业带来的收入不仅低,且发展相对缓慢。电子商务创新了农村的产业结构,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村创造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传统商业模式已不再能满足生产商与消费商的需求,因此,电商平台恰逢时机,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商业模式,吸引了更多消费者:“抢购鲜”“聚果活动”“聚蕉行动”等创新性营销模式不断呈现,吸引热点,拉动消费,并不断形成了从生产到销售的整个商业链。

农村电商战略实现了农村商业模式的改革创新,打造了属于当地特色的品牌形象,因此,通过农产品电子商务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旅游消费。3月7日,在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河埠村“农村e邮”服务站,站长艾建军正忙着上网帮村里贫困户推销切面、鸡蛋、辣椒酱等土特产„„初春时节,位于老区江西西部的新余市,农村电商已如星星之火,正成“燎原之势”。

截至目前,该区正在组织建设的农村电商项目有5个,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各类农村电商服务站点80多个,计划今年实现全区乡村农村电商网点全覆盖。其中,已建成新余邮政农村邮乐购农村服务站34个和22个村级电商服务站;建成一个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益农社运营中心和22个村级益农社;江西雲为媒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项目,目前正在水北、鹄山、人和、罗坊四地试点,计划在今年实现全区农村网点全覆盖。

为了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地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江西省各地市招大引强,积极引进京东、阿里巴巴等国内知名电商企业进驻。京东将在渝水区建设电商服务中心和京东新余(渝水)地方特产馆,规划在全区建设不少于200个乡村合作点(电商村级服务站)。阿里巴巴将在2018年前为该区所辖乡镇建设180家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并提供电子商务培训。事实上,早在2014年12月,江西省第一家乡镇级电商服务中心——下村镇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就已建成。

为拓宽电子农村商务发展渠道,渝水区在江西全省率先启动了“星火燎原电商服务中心工程”,建立起区、乡、村三级电商网络体系,通过电商服务进村的模式,建立了工业品下行、农产品上行的全新商贸流通体系,解决了电商进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在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时代主流中,电子商务成为新宠,在世界已经非常瞩目,电子商务的发展为一种新潮的经济模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电子商务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经济模式。是党“十八”战略目标之一,收到高度关注。要同等的看待农村的发展,关心农民民生和经济发展问题。在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农业信息化步骤加快,促进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也加快城镇发展,缩小城镇差距,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使城镇农村更多的潜力得到释放。农村居民,使用互联网呈现年轻化趋势,网民比例不断上升,但农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缺乏法律观念和网络安全意识。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网络发展成为了重中之重,是城市和农村联系的纽带。同时国家、政府对网络高度关注,也要求我们对电子商务提高重视。

五、电子商务交易中存在的法律隐患和改善措施

电子商务在立法方面仍处于探索中,很多方面仍处于不足阶段。1992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管理暂行规定》,1997年5月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颁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1999年8月信息产业部颁布《电信网间互联管理扎暂行规定》,2000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2004年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商务法及《中户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颁布实施,2007年发改委制定并通过《电子商务发展“十一五”规划》,2010年颁布了《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的暂行办法》,相比外国法律,我国电子商务这部分法律仍有较大提高和改善的空间。其中网络安全、网络诚信在电子商务是重中之重。

关于电子商务中的个人隐私、电子交易、资金流转、等问题,其相关法律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适用性。因为电子商务市场涉及范围广、新兴发展,缺乏管控力和规范管理化,存在很多漏洞和问题。电子商务交易中,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农户的财产和隐私,一旦出现信息泄露,没有安全保障,易被窃取、盗用或者其他隐患,对农民造成侵害或者财产损失。应坚持实名制信息验证,做到信息有可寻,记录有可,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性、提高交易的可靠性。网络安全的隐患大大存在,以互联网为平台的行业都会有面临风险的存在,虽然网络安全教育的观念不断强化,措施不断改进。但仍存在较大隐患,在网络支付等消息印证时,身份印证较为繁琐,给农村用户带来困扰,同时账户被盗的后果不能及时的反馈出来,农村用户网络威胁防范能力较弱,泄密风险、资金存在被盗的概率大,以上存在的现象,是发展电子商务阻碍的主要问题之一。

电子交易的支付问题,是电子商务交易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电子商务交易的关键因素,是电子安全印证、支付平台的安全性及物流平台的配送体系。我国现在的支付体系较其他法律仍不完善,执法存有间隙,相关法律条文不健全,安全保障水平较低,在电子交易的过程中有较大隐患。而出台的相关法律条例范围有限,不能针对某一个领域或个别问题进行解,对电子商务交易产生障碍。

对于广大农村居民,接触信息类电子商务较少,缺乏安全技能的培训,加上金融机构点分布农村地区较少,不利咨询相关信息、查询个人电子交易。支付存在风险,虽然政府大力扶持,但相关制度仍不健全,存在风险,相关部门维权成本高,工作困难大。没有安全保障,这不利于调动网上支付的积极性。普遍农村居民有担心或排斥的心理,对电子商务信息了解较少,鼓励电子商务发展较为困难。无法实现实时到账、转账,交易过程中存在较大障碍。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电子商务在农村发展具有较大潜质,但因维权不足,而导至限制其在农村发展和进步。

电子交易的诚信问题,诚实信用原则是电子商务立法的核心原则问题。就农村电子商务而言,市场交易信息要切实有保障、交易透明化。双方在交易的过程中存在会担心上当受骗而放弃交易,规避风险。诚信问题会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和进程。电子商务的诚信主要体现在,产品交易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真实性。交易双方的买卖意愿具有真实性,才能公平进行交易。同时也应该加强宏观调控,政府进行干预和管理,在法律方面弥补缺陷,减少嫌隙,网络交易进行维权,对网络经济诈骗严格打击,树立规范,保证交易安全。

网络运营监管不足,没有形成固定的规范法律条文整体,网络安全监管力度不够,部分不法分子别有用心,侵害他人利益。农村商户缺乏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在网络交易中泄露个人信息和隐私,被人侵权,维权取证困难,无法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法律制度不够健全,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体系,有关的监管部门分工不明确,易出现法律空隙,存在弊端。处罚力度不够,网络监管不严,农民对电子商务交易缺乏安全感,影响电子商务的发展和推进。

电子支付存在隐患较大,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规范性文件、部门规章和缺乏较系统的管理体系。影响执法效率、效果、风险系数较大,信息安全缺乏保障。

电子交易诚信监管弱化,网络诈骗、商业诈骗、违约、抬高价格的情况时常存在、电子交易的支付和信用机制强化对农村电子商务具有重大意义。

法制宣传效果不佳,互联网发展迅速,参与网购,进行网络交易的人越来越多,但存在网络监管不严。文化教育水平低,网络技术水平低,农民从事电子交易存在风险。农民网络安全意识差,维权意识弱,应加大教育。普及网络安全教育信息。建立安全可靠的支付体系,对电子支付保险制度进行规范处理。完善农村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强化执法力度,监督力度,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针对电子商务的特点,结合农村居民的实际交易,具体细化法律法规。相关部门完善执法,提高效率。

就现在的农村电子商务整体结构,了解农户的真实所需状况,降低农产生产,宏观调控组织规模生产,规避差价。整合市场资源,充分利用,优化配置,降低风险。提高经营者生产竞争力,拓宽市场规模,提高物流。信息的及时性,提高效率,完善信息化基础配置,加大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和招募,国家进行扶持干预,大力培养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政府支持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减少东西部差距,均衡的发展,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法律体系,加强对电子商务法律体系的研究内容,借鉴其他国家的体制和方法,学习经验,形成一套结合我国国情实际的农业电子商务法律制度,加大农村电子法律规范的调整。加强市场监管力度,规范交易秩序,保证网上的环境建设,良好的上网环境。保证交易渠道的正规性,信息的可靠性,电子商务集中工业园使产业更具专业性、实用性、集中农村整体,减少分散,扩大规模,形成产业链,完善体系。将强化物流管理,提高运输速度,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将电子商务发展上市,走向国际市场,学习其他国家经验、特色,改正自己不足。完善相关立法。保证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和安全。将电子商务简化流程,数字化。信息化。降低成本,节省人力,交易方便,提高效率。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品牌效应、区域效应、扩大电子商务的辐射影响。深刻了解电子商务,开发电子商务,建立电子商务网站,摆脱电子信息传播的滞后性,打破经济的不平衡,城乡一体化,减少差距,提倡节约模式,简化供应,减少成本,参考文献:

1、2014~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洪涛;张传林

中国商贸

2015/05、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带动农村经营新模式——基于江苏省“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刘静;李佳乐;刘常瑜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0

3、电子商务环境下四川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

祝红军;邱忠权

物流技术

2015/13

4、商务部制定发布《“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

商业经济研究

2015/18

5、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形成及演进机理研究

凌守兴

商业研究

2015/01

6、美英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应用

白朋飞

世界农业

2015/01、我国“农民网商”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路征;宋丽敏

科技管理研究

2015/05

8、论我国农业电子商务发展动力机制与策略

李艳菊

求索

2015/03 9、基于电子商务背景的农村市场物流配送研究

史晓原

物流技术

2015/05、关注两会:聚焦电商未来发展

张晶

物流技术

2015/06

11、城镇化背景下农业电子商务潜在风险及对策建议

李胜军

农业经济

2015/05 12、贫困县结对帮扶工作如何取得切实成效

杜少南

领导科学

2015/12、小微云支付创新银行服务模式

刘仲生;朱光远

银行家

2015/05

14、我国地方政府在“淘宝村”发展中的职能定位探析——以广东省军埔村为例

李育林;张玉强

科技管理研究

2015/11、“互联网+”为传统渔业带来了什么

科学养鱼

2015/0716、6月浙江金融动态

浙江金融

2015/07

17、农村电商蓄势待发 双向激活蓝海市场

段雅丽

物流技术

2015/12、“互联网+”时代,基层党建怎么抓

曹普华

人民论坛

2015/27、农村电子商务模式探析——基于淘宝村的调研

郭承龙

经济体制改革

2015/05

[]

第二篇: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沈丘县电子商务协会

二〇一七年

《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众多,三农问题一直是农村电商是一项民生工程,是扩内需、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好”

河南作为全国农业大省,农村电商有着良好的发展108个县,近1900个乡镇,47000多个村,6000万,县域经济总量超过2.4万亿元,农特色农产品3000多种,花卉苗木、中药材、食用菌、23个“中国名牌”,有59家国家农业重点龙头

企业。同时,河南省是全国重要的通信网络交换枢纽,联网用户总数达5600多万户,位居全国第5位。电商企业超过20万家,农村网店突破3万家,农村电商就业人员达7000多人,农产品全面“触网”,部分县域网店年销售额超1亿元,截至2015年10月底,首批7个国家级示范县电商交易额突破66亿元。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已形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物流快递网络,基本实现县县有分拨,乡乡有网点,顺达、中通、汇通等快递品牌乡镇网点覆盖率均达50%以上。在国家不断出台政策发展农村电商、省委省政府提前布局谋划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农村电商已站上“互联网+”的风口。

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二难”

2.1专业人才难寻

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来说,目前电商人才的匮乏突出表现在两个层面上:一方面是在农村电商的直接参与者层面缺乏专业人才,由于农村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远远滞建设河南的焦点,调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加速器,本文通过分析河南发展农村电商的良好基础、两项难题以及三点不足,借鉴国内外农村电子商务的经验,提出发展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四点思路和五项对策。基础:全省农村人口近村电商发展空间大、潜力大。河南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茶叶、芝麻、花生等产量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农产品品牌中有后于城市,工作生活环境、公共服务设施等与城市相比存在显著差距,培训体系不完善,人才吸引力偏弱,人才培训周期长导致农村难以吸引到亟需的电子商务人才,特别是既懂农业经营,又懂互联网应用的人才,更愿意到农村地区服务的人才。另一方面,在推动与规范农村电商发展的地方政府层面,缺乏懂电商的官员和管理人员。

2.2高效服务难觅

电子商务高效运转,离不开快递、仓储、培训、运营、园区等电子商务服务协同支持。现阶段,我省农村电商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电子商务服务供给远不能满足需求,许多地区的快递企业数量足够,但服务费用高、服务效率低(比如送货慢),包括设计装修、摄影、代运营、培训、金融等在内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也依然不够完善,这就制约了农村电商整体竞争力的提升。随着企业和消费者应用电子商务的规模快速增长,个性化、多样化的服

务需求快速涌现,对电子商务服务商提出更多更新的挑战。

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三不”

3.1需求契合不高

目前,我省农村电商的着力点多放在铺设直营店和加盟店、产品单链条传输,以及教农民用互联网购物方面,虽然各大农村电商都大体提出了农村电商服务的四大领域,代收费、代买、代卖、创业与金融服务等,但实际上,由于渠道太多代收费不温不火;而代卖又遭遇农产品电商的诸多现实困难,一时难以突破;创业与金融服务则是有了站点,变成平台用户之后的事情;于是唯一当下见效的只是代买服务,也就是工业品、消费品下行,2015年全国农村电子商务交易逆差中国河南排名第5,河南农村电商整体表现为向农村卖得多,而当地政府与农民则更关注的是农产品上行问题,如何卖出去和如何买进来,中间的意愿差距不小。3.2整体统筹不够

农村电商线长面广,商务部门一家也不可能把活干完,也难以有效统筹各个部门的资源项目,于是出现各个部门纷纷上马的情形,“单打独斗”、“各自为政”,没有形成规模化。同时,由于农村电商被视为最后的蓝海,淘宝、京东、苏宁、云书网及地方电商企业纷纷“跑马圈地”,有的地方已经出现各个电商“水火不容”的迹象,让人忧心。如果农村电商企业形成规模化,住宿、饮食、娱乐等周边条件肯定都会发展起来。所以农村电商最大的突破口是形成规模、整体统筹,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聚集靠拢。3.3政府经验不足

现阶段,我省农村电商存在政府重视但经验不足的现象,急于推进却找不好切入点,对电商的概念、内涵、目的等不甚明了,个别地方出现了大跃进、形象工程的迹象,最常见的就是三大冲动:有盲目建平台的冲动,一投入就上千万,为电商而电商,有线上,无线下,有互联网、无农业,或者有些不会运营,没有流量,成为网络空壳;有盲目建园区的冲动,脱离农业实际,有产业、无农业,依然模仿传统的工业园区套路,变个名字,换个招牌,想拉动土地升值、地产开发、物业运营等配套产业,结果配套服务缺乏,往往门可罗雀;有招商引资的冲动,想尽快找到一两个大电商装点门面,而真正的主力军——青年电商创业者很难得到扶持,没有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长久的发展基础不稳。

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四点思路”

4.1夯实基础:完善服务支撑体系

在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启蒙阶段,考虑如何打消企业及创业者的顾虑,紧张和畏惧;在发展阶段,政府考虑的是如何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撑体系,如何提供更完善的配套和服务,让电子商务在县域内能够更加健康的发展;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规范它,如何让大家在更公平的起点上来实现竞争。现阶段,我省农村电商务的发展处于起步后的发展阶段,政府更多的是应该在交通、宽带、物流、仓储等方面,建设坚实的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贸易流通、电子商务平台等服务支撑体系。4.2电商换市:带动传统产业改革升级

电商换市,带动传统产业改革升级,首先,支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截至2016年8月我省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已达21个,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承担着探索农村电商发展的重任,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创建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涉农电子商务的普及和应用;第二,推动农村传统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促进农资、农副产品交易信息实现互联互通,培训农村网商经纪人,推动我省农村流通市场和流通服务业实现跨越发展。第三,促进特色支柱产业改革创新引领。重点选择农特产品、乡村旅游、农村特色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突破口,推动农副产品、农村文化、旅游业“连网触电”,支持建设集高优农业、生态农业、休闲体验为核心的大型特色农村电子商务交易平台。4.3产业聚集:创造农村经济社会双重价值

河南有4.7万个行政村,农村情况千差万别,生产力水平各不相同,发展路径不能靠同一个模式,既要因地制宜,更应突出创新发展,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不仅仅是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而是要以电子商务为平台,综合利用农村地区的各种资源,包括农村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等,以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为目的,搭建以农村地方特色产品(包括农产品、各种地方特色产品)和服务为主导、上下游相关产品与服务构成的全产业链,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实现相关资源要素在农村地区的集聚,达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农村人口在本地的就地转移的新型城镇化,最终实现“四化”同步发展,有效的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进而带动农业高效、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4.4融合升级:培育农村电商发展新业态

农村电商的发展,跟其他所有工作一样,都应该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来引领。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提出将推动电商下乡,和鼓励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创新。通过引导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业态,在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等环节的实现网络化、数字化,在工业品、农资产品销售中采用020等新模式,实现工业品下行与农产品上行融合互生;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金融、物流等服务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渗透、融合发展,打造农村电子商务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新业态。

4.5河南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五项策略”

4.5.1社会共建。多模式培养电子商务人才。电商人才从培训转向培养,是一个系统的改变,必须有一个电商生态来支撑,培养模式也应多样化,实施电商人才的“蒲公英计划”:第一,走出去:学习全国优秀农村电商发

展经验,参加县长研修班,组织各种形式的网商圈子,推动自组织、自学习,参加各类电商发展论坛交流活动、融入圈子;第二,请进来:聘请优秀专家担任顾问、协助农村电商发展规划,定期邀请优秀奖是到本地授课;第三,坚持本地化:成立本地化电商培训机构,依托淘宝大学,结合本地职业教育资源,建立本地化电商人才培训机构,实行院校培训+企业自主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本地教学+实习、网络课程+自学等多种模式培养电子商务人才。

4.5.2政府支持。完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农村电子商务需要政府从构建电子商务诚信、安全、技术等配套体系出发,到创新人才培训、金融、质检等服务体系,到完善网络、交通、仓储、物流等支撑体系全力支持:通过构建县域物流集散分拨中心、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网点的三级配送网络,整合企业资源,减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构建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从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加强现代流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培育一批跨区域农产品流通网络骨干市场,促进农产品交易信息实现互联互通;通过统筹规划、上下一体,逐步建设覆盖我省乡村,与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相适应的城乡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

4.5.3大众创新。发挥创业主体作用。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一批批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抱着创业造福家乡的愿望回归农村,形成一波“新知识青年下乡”的热潮,这是在新的信息经济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加速向农村领域扩散的天然体现。百佳县、遂昌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地区电子商务发展与当地服务商、网商规模、活跃度和创新力密切相关,因此,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创业主体作用,鼓励农户积极利用微信、微博、微商等众创空间发展新型创业服务平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激发广大群众的创造活力和创业激情;通过创业贷款、税费减免、创业培训,跟踪帮扶等措施,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优越的环境,建立创业前有准备、创业中有支持、小企业能做大的创业体系,打造健康良好的创业生态链,充分发挥创业主体作用。

4.5.4试点先行。推进农村综合应用服务。大力引导和支持农村供销社、合作社提供在线购物、移动支付、网购代收等便民服务,不断挖掘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体验互动的O2O平台和消费品个性化定制C2B、C2F等电子商务模式;试点“聚土地”的项目,将土地流转与电子商务结合起来,农村土地通过招拍挂的形式以转让、出租、作价入股、抵押等形式进行“流转”;加强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引进,探索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市场,从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着手,为农民提供包括消费金融、众筹、信贷、物流保险等新型电商金融产品和服务;将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体系,创新农村精准扶贫模式;以信息化改造和电子商务综合应用提升农村服务业水平为目标,开展镇乡村各级综合服务电子商务建设,整合服务业资源,推动农村智能社区、智能家居、智能养老、智能医疗建设。4.5.5融合升级。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生态。河南农村电商的发展可以结合区位、交通、产业等优势,借助郑州市建设“国际商都”及全国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的历史机遇,学习曹县、义务等地区的成功经验,鼓励、培育、引导有条件的地区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构建内外贸电子商务产业链,扩大本土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克服了农村电商发展的同质化,实现产品升级和市场升级。同时,要整合教育、工商、税务、质监、产品、安全等服务体系,提供面向政府、企业及农户多层面的信息发布、产销对接、技术服务、人才培训、信用管理等综合服务,盘活快递、仓储、运营服务、营销推广、视觉设计、人才培训等本地电子商务圈,打造集生产、经营、消费为一体的集聚、协同、共享、共赢的“大数据、大整合、大服务”农村综合生态圈,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第三篇:银行卡法律规制

近年来,我国银行卡业务取得了

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新情况,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迫切需要银行卡 业务经营机构、有关专家、学者等社 会各界共同研究,为银行卡的健康发 展出谋划策,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 策制度,创造良好的银行卡发展环境。银行卡在我国支付工具中的地位

日益上升,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个人使 用最为广泛的非现金支付工具。银行 卡发卡量持续增加,信用卡发展迅速,截至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发卡量 14.7亿张,其中:借记卡发卡量为 13.8亿张,同比增长28%;准贷记卡 发卡量为1750万张,同比减少14%; 贷记卡发卡量为7000万张,同比增 长140%。银行卡业务135亿笔,金 额12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和 67%。2007年,银行卡消费额占同期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21%,比 2006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2007年底,全国银行卡特约商户74万户,POS 118万台,ATM 12.3万台,同比分 别增长41.9%、44.4%和25.8%。银 行卡受理范围不断扩大,2005年开始 推出的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将银 行卡跨行网络延伸到14个农民工输 出大省的农村乡镇。2004年,人民 币银联卡首先在香港地区实现境外受

理。目前,已有26个国家和地区可 以使用人民币银联卡,对满足境内居 民出境支付需求发挥了积极作用。总体来看,我国银行卡应用取得

了明显成绩,但也应看到,随着银行 卡应用快速发展,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市场参与主体不断扩大,新业务、新 情况层出不穷,而相配套的银行卡法 律法规却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银行卡业务管理的基本制 度主要是人民银行1999年发布的《银 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其对推动我国 银行卡市场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办法效力层级偏低,调整范围较 窄,特别是近年来银行卡运行和管理 中出现了不少新问题,无法通过该办 法进行规范,其已不能适应目前业务 发展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顺应发 展形势,制定新的、更高层级的与银 行卡相关的法律制度,保障和促进银 行卡市场的有序发展。

为此,在国务院法制办的支持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开始组织起草 《银行卡条例》,以后又根据各方意见 多次对《银行卡条例》草稿进行修改、完善。目前,《银行卡条例》相关工 作仍在积极开展中。

在《银行卡条例》的制定中,我 们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坚持规范和发展并举。银

行卡业务作为一项新兴金融业务,市 场创新层出不穷,发展潜力巨大,但 也面临着发展不平衡、风险管理有 待加强等问题。因此,《银行卡条例》 作为行政法规,应坚持规范和发展并 举的原则。一方面《银行卡条例》要 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能够对相关业务 进行有效规范管理,切实防范风险,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也要 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留给市场足够的 发展空间,鼓励创新、鼓励竞争,使 银行卡市场更具有活力。

第二,保障持卡人的合法权益。

实践证明,银行卡业务要发展,必须 取信于持卡人,切实保护持卡人的合 法权益。在银行卡业务中,持卡人与 商业机构相比,相对处于弱势地位。因此,《银行卡条例》从保护持卡人 利益出发,要求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更多地履行义务和责任。

第三,尊重中国实际,借鉴国际

惯例。我国银行卡业务起步相对较晚,虽然经过近些年的快速发展,市场已 初具规模,但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结构还不完整,市场秩序仍有待完善。因此,我国银行卡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学习国外成熟的经验。同时

我们也要注意到,我国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居民消费意识、风险偏好等 与国外有所区别,所以,我国银行卡 业务的发展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而应 尊重我国实际,在借鉴国际惯例的同 时,走中国特色的银行卡发展之路。第四,平等互利,充分竞争。银

行卡业务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营 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银行卡 条例》应使各业务经营主体有法可依,公平、有序、充分竞争,实现共赢。基于以上原则,《银行卡条例》 将主要解决以下问题:

(1)明确银行卡业务的基本概念,如银行卡分类、银行卡业务经营机构 的定义等。

(2)明确银行卡发卡和收单业务 的市场准入门槛,规定银行卡的申请、发放程序、使用和计息规则。(3)维护交易秩序,防范银行卡 业务风险。规范收单和特约商户的行 为规则,对银行卡密码和签名确认、机具检测和认证、交易凭证的保存、交易差错处理等方面提出要求。(4)保护持卡人的合法权益。对

持卡人和发卡机构之间的权利、义务关 系进行规定,明确发卡机构的查询服务 以及公示、投诉处理、风险披露和保密 等义务,持卡人的挂失程序和法律效力、免责情形以及争议的救济手段。(5)建立多部门的协作机制。银 行卡业务涉及面较广,政策性强,与 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财政、税收、商业、公安、司法、旅游、交 通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各有 关管理部门应明确权责、各司其职、密 切配合,共同规范和促进银行卡业务。当前,在银行卡业务快速发展的

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方共 同探讨。

一是规范信用卡发卡业务。信用

卡作为一项创新业务,越来越得到商 业银行的重视。商业银行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财力宣传和营销本行信用卡。这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信用卡的认 识,促进消费信贷。但有些商业银行 在开展信用卡业务时“重发卡,轻管 理”、“跑马圈地”、损害持卡人利益 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为业务发展留下 了隐患。因此,商业银行要重视发卡 业务管理,完善内部风险控制制度和 流程,特别是收费项目要清晰、明确,要尊重持卡人意愿,不应硬性发卡、变相收费,并要做好客户服务,减少 纠纷和投诉。

二是信用卡信贷风险控制。据初

步统计,截至2007年底,信用卡(含 贷记卡、准贷记卡)应偿信贷余额达 750亿元,信用卡总授信额度6300亿 元。这一方面说明信用卡发展迅速,信用卡信贷功能逐渐增强;另一方面 也提示我们,在大力发展信用卡的同 时,要采取措施,提高风险管理水平,控制不良贷款,完善呆坏账核销制度。三是不法中介虚假申请信用卡和

信用卡套现。目前,不法中介(个人)虚假申请信用卡与信用卡违规套现问 题,也已对信用卡业务的正常发展产 生了较大的不良影响,成为困扰信用 卡业务健康、持续发展较突出的问题。信用卡套现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收单机构的责任,也有发卡机构 的责任。收单机构拓展商户不规范,缺乏对商户的持续性管理,发卡机构 信用卡发卡审核不严,对自身风险控 制和管理不到位,将发卡业务不规范 外包,都是导致信用卡套现的重要原 因。对此,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应各 司其职,严格内部风险控制和业务操 作流程;中国银联要积极会同成员机 构建立联合防范机制,明确相关风险 责任和利益赔偿机制;同时,有关管 理部门也应完善与虚假申请和信用卡 套现相关的法规制度,为打击这类不 法行为奠定法规基础。

四是银行卡定价机制。关于商业

银行对持卡人的收费,根据《商业银 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除 银行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本票、支 票等人民币基本结算类业务实行政府 指导价外,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其 他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因此,商业 银行作为自负盈亏的商业企业,为保 证日常业务顺利开展,满足社会需求,可在国家价格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下,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市场定位、服 务对象和内容,依法制定自己的银行 卡收费策略,以实现差异化竞争。当 然,商业银行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也要 注重社会责任和社会影响,银行卡收 费项目不应一哄而上,要考虑客户的 承受能力,应广泛听取客户意见,并 做好定价测算、收费公示和宣传等工 作。对涉及多方的银行卡跨行交易收 费,如商户刷卡手续费,不仅涉及不 同参与主体的利益,也涉及不同行业 利润水平差异以及对银行卡受理的政 策导向等问题,定价相对复杂。因此,我们应从促进银行卡市场发展的角度,综合考虑各方利益,积极、慎重地研 究刷卡手续费等银行卡定价问题。

第四篇:企业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

企业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研究

【摘要】:在国内经济活动迅猛开展的过程中,企业并购已经逐步成为市场集中的重要方式。但当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水平,就有可能产生垄断现象。因此合理地调整市场集中度与反垄断之间的关系,维护有效竞争秩序,就成为对企业并购进行反垄断规制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国内企业并购的现状和立法进行分析,提出对企业并购进行法律控制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足和问题,试图在吸取各国成功实践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国内企业并购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完善意见。本文对企业并购法律控制方面的不足作了详细剖析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全文分成了五部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第一部分是对企业并购和垄断的概述。主要阐述企业并购与垄断之间的关系,指出企业并购在给企业和市场带来有利作用的同时,也可能给整个市场经济带来负面效应,企业在并购的过程中经济规模快速扩大,扰乱竞争秩序,从而形成强大的经济势力,进而造成垄断格局。第二部分则是分析法律对企业并购进行控制的必要性。进一步阐述企业并购形成垄断造成的后果,着重从保障有效的规模经济和国家经济安全两个宏观方面出发,探讨法律是对企业并购进行控制的必然选择。第三部分着重针对我国企业并购法律控制的现状作出的分析和评价。指出我国现行《反垄断法》在这方面规定上存在一些问题,如:垄断指标量化不准确、实体标准不具体、申报标准过于笼统、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和域外适用规定不清晰等。这些规定缺乏一定严密性和科学性,导致实践操作

困难,难以达到规制的目的。第四部分侧重于介绍世界上的几个国家在企业并购法律控制方面的先进的司法经验,分析并探讨其对我们立法改革的启迪之处和借鉴意义。第五部分则是在前四分的基础上,针对上述问题,从立法和法律实施两个方面,提出笔者对我国企业并购进行法律控制的相关改进措施,探讨对现行《反垄断法》的改进和完善,使其能够更好地为维护经济活动,建立有序经济秩序发挥作用。【关键词】:企业并购垄断竞争反垄断法法律规制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294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1引言11-121企业并购与垄断概述12-151.1企业并购的概念12-141.2企业并购与垄断14-152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的必要性15-192.1企业并购反垄断法律规制是保障有效规模经济的客观需求15-182.2企业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是控制外资并购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182.3企业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18-193我国企业并购的反垄断法律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19-263.1对并购企业的相关市场和市场份额的界定不明,缺乏可操作性20-213.2企业并购反垄断审查的实体判断标准不具体,可预见性差,执行困难21-223.3企业并购反垄断规制的申报标准过于笼统和概括,难以操作22-243.4企业并购反垄断执法机构设置不合理,缺乏独立性和权威性24-253.5反垄断法对企业并购规制的域外适用的规定过于模糊和原则化,操作困难25-264国外企业并购反垄断的立法和执法经验26-304.1美国企业并购反垄断立法与执法经验26-284.2德国企业并购的反垄断立法与执法经验28-294.3日本企业并购的反垄断立法与执法经验29-305我国企业并购反垄断相关立法与执法完善30-405.1坚持立法层面上的完善30-385.1.1完善企业并购中相关市场和市场份额的界定30-345.1.2明确“有利因素显著大于不利因素”和“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的判断标准34-365.1.3对企业并购的申报标准作出具体的规定36-385.2坚持法律实施方面的完善38-405.2.1设立专门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增强执法力度38-395.2.2完善域外适用制度的规定,加强国际间合作39-40结论40-41参考文献41-45致谢45-46附录46-47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47-48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五篇: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报告

农村市场是电子商务新蓝海

从淘宝数据来看,农村网购占比还是比较低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它在快速增长。第二个要点是,这个市场到2015年达到2500亿以上,调查认为到2020年会突破8000亿。抽样调查显示出来,农村居民对网购接受程度达到了84.41%,人均的网购消费金额预计在500—2000元之间,主要是买一些日用品、服装和家电品类商品,这是我们在整个的调研和分析当中发现的一些情况。

具体来看,农村的市场是一个新的蓝海市场,我们发现在整个的网购的这样一个现象的背后,其实在三线四线五线六线城市的分布是超过一半的,所以未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是在这块上。

我们分析一下农村电商消费情况,还发现了一些新的模式新的实践,最后看看新的机会点在什么地方:

第一,农村的网民数量在不断的攀升,在2015年根据调查已经达到了1.97亿,占比网络人数达到32.6%。

第二,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提升,到2015年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0.5%,这个跟城市相比是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比上一年提升了5个百分点,所以我们看到这个差距是呈现缩短而不是扩大的状态。

第三,在淘宝的消费里面,农村网购占比较低,但呈现了增长。2014年占比10.6%,按季度波动的话到2015年的第一季度这个数字达到了13.11%。

第四,农村的农产由于没有专业的淘宝团队给与推销,致使农村的一些农产品不能及时的出售,每年给农民带来很大的损失,对市场的有效需求带来一定的影响。

农村的电商消费市场潜力非常巨大的,一方面就是城镇的网购的消费跟农村的网购消费有一个很大的落差,就是刚才讲的24%点几的落差,随着落差的缩短,反过来其实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增长空间。

第二个从支付的角度来看落差更大,在农村的网购市场上,网络支付比城镇的支付差22.2个百分点,所以这个差距我们还是会认为带来下一个阶段发展的增长的空间。预计在未来的2020年这个数字会达到8000亿。

剖析中国农村电商消费市场情况

一、农村电商消费人群特点

1.网购人群偏年轻

首先在这个市场里面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年轻,他要比城里头的城镇的网购的人群显得年龄更加年轻,其中主力的消费人群是20—29岁,占了32%。农村30岁以上网民的占比是低于城镇的,所以其实在农村市场里,恐怕是一些更年轻的人会来接受这个市场,所以随着新的一代人在农村的消费的呈现,可能随着他未来五年或者十年他长大,这个主力的消费人群在农村市场比城镇里头来得更加有力量。

2.农村手机上网占比高达84.6%

农村手机上网占比高达84.6%,高出城镇的5个百分点。这是很有意思的一个现象。PC互联网时代是城镇的网购市场的高成长时代,但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手机的方便性和低成本,使得农村网购市场反而是高增长的市场。

3.农村居民网购目的不是买便宜

分析一下网购消费者的需求特征我们发现,他们买的东西主要是日常开支、生产资料和日用品、家电、服装等,对服务的需求主要是社保、资金的转存或者水电煤的缴费。调查发现,大部分的村民现在只购买日常买不到的商品,所以可能淘宝这样的一个生态体系,提供给这些村民的最大价值是买那些买不到的,而不是买便宜的。村民每年网购消费的金额是预计500—2000元不等的情况。农村的居民对网购商品模式的接受度也达到了84.4%。

二、为什么农民会喜欢网购

1.价格优势、物流便利

首先我们发现网购有他先天的优势,就是价格的优势。价格的优势是在于说,整个通过网络的方式,使得中间的环节挤出以后,包括这个信息的配对以后,匹配更好以后带来了更低的成本和价值。另外商品的丰富性,就是数以亿计淘宝的商品使得他跟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的消费环境趋同,一个村民跟一个市民是同等的,他同样都可以买到这样的产品,只是说他的物流时间会比别人多一两天甚至三四天。第三个网购具有直接快递送货上门,省得你开车到超市买产品的路径。这些会带来的便利性会使农民更依赖网购。

2.更多的品类选择

我们稍微分析一下农村市场的销售渠道我们会发现,我们有小卖部,我们有农村的供销社,我们有办集会或者庙会这样的市场,我们还有县里的商城,到临近的大中城市进行购买,但是不管哪一种销售渠道来看,我们都会发现他的优势和劣势,那么这些优势和劣势的背后,比如:小卖部供销社购买很方便,但是选择的货品很小,每一个小卖店货品就那么多,无法跟上亿计的商品比较。农村的集会或者庙会基本上每周有一次,庙会是一年半年有一次,不可能天天有。乡镇和县城的商场就要比村或者供销社这种级别的货品会多一些,但是有一个交通的问题,要进城去。如果到大城市更要付出交通的费用,这些时间和交通的成本来比较网购的话,可能网购会带来一个超越这些线下的你要搬运物体和物理的身体进行购物的空间上的优势。

所以网购普遍会带来对农村传统购物的典型特征的冲击,传统的购物价格偏高,选择的品类范围小,网购恰恰相反,他能够去寻找更好的价格的优势,可以做更多的品类的选择,同时产品的质量可以获得更好的产品服务质量。这是我们比较消费渠道和购物渠道得出的结论。

三、探索农村消费增长的原因

1.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

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可能是带来农村电商消费增长的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我们看到,在今天由PC转手机的时候,手机端的购买门槛和成本大大的降低,这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包括农村的消费者有机会来投资客户终端的基础设施。所以我们也理解成,这个由消费者自己购买的手机,其实也可以看作整个基础设施体系的一部分。与基础运营商投资的共同构成了整个基础设施体系。

首先,互联网的普及率会提升。我们看到从2008年到2016年,互联网普及率从11.6%提升到了37.5%。所以在未来的三年或者五年,在社会各界以及在政府营运商更多的投入下,我们觉得互联网普及率会进一步得到提高,所以基础设施的改善是有利于整个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其次,优化农村物流状况。农村的物流状况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随着市场不断的成长和发展的话,这样的物流体系也会慢慢的得到一个优化,随着购物规模的扩张,他达到一个临界点以后,会引动这些物流企业物流服务进一步提升他的能力。

2.农村网商带动电商消费

农村网商数量庞大,带动农村电商消费。农村的网商是卖东西的,他们是最早接触互联网,或者说互联网购物的。我们统计发现农村的卖家数量已经接近55万家,这些卖家首先也是一个买家,他们也在买东西,他们也在做买东西的示范和榜样。

同时我们发现淘宝村的存在,淘宝村不断的兴起和发展,是带动消费的一个具体点和很大的增长点,所以我们基于淘宝村的微研究报告中发现,淘宝村的购物比例远远高过那些非淘宝村。

从淘宝的消费能力我们发现,比方以我们波罗镇为例,淘宝每天的订单达到100-200单,但是我们农村的基础设施还相对薄弱,这对卖家个买家带来很大的困扰,我们看到了农村的网商群体带动消费的潜力在越来越放大。

此外,我们发现那些进城农民,他们在大城市里头得到更多的见识,同时也在大城市里面得到了网购的经验。那这些人再回到农村的时候,他们也在带动农村的网购的消费。清华大学的一个统计发现,新生代的农民工10%以上的收入是来购买服饰的,并且是以购买网购的东西为主的。山西的王小帮去美国敲钟的一个网商,他就是一个农民工然后回家做网商做的非常好,更好的体现出了买家也同时是卖家。

3.平台拉动农村消费市场

电子商务的平台整体上在拉动农村的这样一个网络的消费市场。到处刷墙的这些电商网络平台,淘宝也好,当当也好,都在推这个市场,所以这些都会构成下一步促进整个农村网购消费市场一个巨大的驱动力。

农村电商新模式:打造赶集模式

未来在我们这个县城要将要建成了340多家村级购物站,把这些村都接到了电子商务整个生态体系上,同时带动了那些农村的创业者,他们基于买卖双边的生态体系进行自己的创业。从发展农村电商消费的经济价值来看,这件事情很值得做。它整体上是带动了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农村经济的一部分。

首先,它会拉动农村的内需,促进经济的增长和产业转型。在整个国家消费的转型方向上,我刚才讲到边缘的三四五线城市的消费增长需求是非常快的,所以这个地方的市场挖掘会带来很大的增量,会刺激整个国家内需的增长。

其次,它会推动农民的消费升级,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

最后,它会带动农产品进城。最早的时候,淘宝去推各种各样的地方的淘宝馆,就是把东西从农村产品卖到城里头去。那我们现在在推的赶集模式的时候,是把东西从淘宝往上再卖到农村去,同时也更好的把农村的产品卖到城里。

当能够去让农民自己大规模的来买东西的时候,其实也是他尝试着用这些技术和思想去把东西从农村卖到全国的一个方向上来。这样的一种带动农村消费的模式,同时会促进农村的创业和就业,提升农民的幸福指数。只要你在农村都能买到城里同样的东西,你说你待在城里头吸雾霾干什么的。

把握新机遇

很多在农村电商市场发展的一些面临到的挑战或者一些问题,那么我们看到的问题可能有三大制约因素:宽带、支付、物流。

可能在这三个障碍里头最需要解决的是物流的问题,快递止步于乡镇,大部分农村地区空白,需要我们政府和阿里巴巴一起去把这个临界点打破掉,推动早期的培育和成长。

一、政府层面:扶持和推动

首先,政府营造电商消费环境。政府做什么?在做统筹和规划、合理的引导,我听了很多电商的讲座,也谈到了浙江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些考虑,包括一些举措。我想政府要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首先政府是营造这个环境,是把这样一种农村的电商消费的环境给他创造出来,给他推动出来。虽然表面看着农村电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但是运作起来毕竟有很多困难,短期内盈利只是一种希望,必须要长期的坚持,因此必须要有政府和阿里的大力支持。

其次,政府要去扶持县级的营运中心。我们希望行政村慢慢被电商化,最好在县这一级上去引导推动。依托电商生态化的体系,规模体系和范围经济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农村的电商消费的成长。另外,就是要做好农产品的上行服务,包括质量的检测、一些产品的控制、信用的问题等,这些配套的东西要把整个的规则或者是规矩建立起来。

最后,一个就是发展农村的物流,突破数量的临界点,这些是政府需要去主导或者去统筹的一些事情。

二、平台层面:投资基础设施、完善发展机制

对平台来讲,要投资基础设施,要完善发展的机制。用技术、商品库、资源去支撑它,然后要激活生态,在传统的业态里面引入新思想;通过培训去营运激活它,最后通过各种各样的服务帮助这些农村的网点。各种各样的服务商利用这样的体系,包括云计算、大数据及移动的各种各样技术,支付、物流等等各种各样的手段去支撑和服务这些创业者服务者,让他们有各种各样大规模的协作,在大规模的协作下产生创新,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方式去驱动整个农村电子商务生态体系的形成,形成一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去打造农村电子商务的这篇新蓝海。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5/2057147.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