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珲春东北虎保护区

珲春东北虎保护区



第一篇:珲春东北虎保护区

区划范围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087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50536公顷,缓冲区面积40571公顷,实验区面积17593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东北虎、豹及其栖息地。范围在东经130°14′08″—131°14′44″,北纬42°32′40″—43°28′00″之间,东以敬信辖区中、俄界山五加山为起点沿中国和俄罗斯边界线至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处(青龙台辖区3林班最北点)为界线;北以青龙台辖区3林班最北点为起点沿吉林省与黑龙江省交界线至青龙台辖区2林班最北点为界限;西部以青龙台辖区2林班最北点为起点,沿青龙台辖区2、5、13、31、41、51、64、69、75、81、83、89、92、100、105、103,春化辖区108、114、124、132、140,三道沟西北沟辖区11、13、21、27、35、40、49、48、53、66、65、64、63、77林班东部边界,三道沟马滴达辖区70、85、84、83、81、79、78(中部河流)、77、76、56、53、51林班北部边界,杨泡辖区18、17、16、15、14、13、21、20林班北部边界为界线;又以杨泡辖区23林班最北点与公路交汇处为起点沿公路及泡子沿村东侧灌溉渠至板石镇孟岭村红旗河与图们江交汇处以北500米为界线(不含35、36林班),并从该点沿中朝边界图们江至敬信辖区玉泉洞;南以敬信辖区玉泉洞为起点沿玉泉洞村—敬信镇—中俄边界五加山公路为界线。自然环境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于欧亚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板块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而产生的褶皱

带区域,东西呈狭长地带分布,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最高点海拔973.3米,南部最低点海拔仅为5米。境内群峰起伏,层峦叠嶂,湖泊河流,交相辉映。

保护区气候属于近海中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靠近日本海,受海洋性气候影响,与同纬度相比,冬暖夏凉,年平均气温5.60C,年平均降雨量618.1mm;主导风向春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无霜期120-126天,非常适合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生长。

保护区的土壤是北温带地区地带性土壤与长白山的非地带性土壤镶嵌分布的有机结合演化而成。典型的地带性土壤有暗棕壤,呈微酸性,广泛分布于中俄边境的丘陵山地,还有少量的沼泽土、冲积土等穿插其间,形成东北部山区土壤类型;非地带性土壤分布中部平原和周围丘陵、山谷台地,以水稻土、白浆土为主。生物资源

由于该区特有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区位优势,其野生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足以堪称图们江流域世界级的“生态宝库”。据初步调查统计,保护区常见的野生植物有59目119科314属537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东北红豆杉、红松、紫椴、黄檗、水曲柳、胡桃楸、钻天柳、野大豆、刺五加、莲等10种;野生动物有34目77科183属316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东北虎、豹、梅花鹿、紫貂、原麝、丹顶鹤、金雕、虎头海雕、白尾海雕等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黑熊、马鹿、猞猁、花尾榛鸡等33种。另外,据单项调查表明,保护区内还有大型真菌类和昆虫,已知的大型真菌有12目43科154种,其中,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有69种;已知的昆虫14目118科340属425种 保护价值

东北虎,是自然生物链中最顶端的大型猫科动物,是目前仅存的虎的5个亚种中体形最大的一种,擅长昼伏夜出,喜以梅花鹿、马鹿、狍及野猪为食,它威武而神圣,一直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在中华几千年的文化和宗教领域里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素有“百兽之王”和“山神爷”的美称。然而,由于近百年来人类无休止的采伐、烧荒和猎杀,使东北虎的栖息地急剧退缩并逐渐形成了岛屿化,其野生种群数量也急剧减少。目前,全世界东北虎的数量不足500只,仅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的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局部区域。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野生东北虎分布数量与密度最高的区域,据中、俄、美三国专家联合调查统计,保护区内的东北虎有3-5只,还有部分东北虎经常游荡于中俄两国之间。保护区内的东北虎主要分布在北部的青龙台、春化和马滴达保护站辖区内,偶尔也活动于敬信和杨

泡保护站境内。这里森林生长繁茂,人为干扰少,还蕴藏着大量的梅花鹿、马鹿、狍和野猪等丰富的食物资源,是东北虎理想的栖息地。保护区管理局自成立以来,由于加大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对滥捕滥猎野生动物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多次集中开展了清缴非法捕猎工具的专项行动,使东北虎的生存环境有了极大程度的改善,其种群数量也有了显著的提高,并逐步形成了向保护区西部扩散的趋势。尤其是2003年1月24日和2004年1月16日,保护区管理局利用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项目捐助的红外线照相机,两次成功拍摄到了野生东北虎活动的照片,还在保护区南部拍摄到了成龄雌虎带幼虎活动的足迹。豹,又名金钱豹或远东豹。在猫科动物中以灵巧机智闻名,擅长攀援跳跃,喜食狍、鹿、兔和环颈雉,常栖息于悬崖断壁和树杈之间,白天隐身于密林深处,夜晚与东北虎争夺食物,但真正与东北虎而遇的时候,它也只能退避三舍,敬而远之。豹曾栖息于中国黄河以北、以东的大部分区域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朝鲜半岛,现在已处于濒危的边缘,其种群数量不足50只,在世界保护物种红皮书中被列为极危(CR)物种。

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豹的分布极为有限,仅发现了2-4只,但就是这数量极为有限的物种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豹进行着交流,仍然保持着潜在的自然繁殖能力,对维护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做出了卓越的贡献。2003年,中、俄、美三国虎豹保护专家对珲春进行野外调查时,不仅发现了虎豹的被捕食动物明显增多,还发现了1雌1雄2只豹活动的踪迹。

保护区南部的敬信湿地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虽然农田与湖泊纵横交错,但丹顶鹤和大雁从未因人类的耕作而远赴他乡,每年都飞越千山万水,在此或驻足休整,或停留安家,待小鹤能够展翅高飞之际,举家南迁,来年春季,再次到来。

图们江流域下游以其邻近日本海,吸引了很多洄游鱼类在此游曳繁殖,如马苏大马哈鱼、驼背大马哈鱼。偶尔也会看到海狗、海豹,海鸥,野鸭。

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第一个以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不仅起着联系中、俄、朝三国将虎豹种群

自由迁移,维持种群繁衍的生态通道的作用,在世界虎豹保护战略中也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倍受国内外所关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从2001年10月份就在积极筹划,拟将以该保护区为核心,联合俄罗斯境内的3个虎豹保护区、1个湿地保护区及朝鲜的2个湿地保护区联合建成跨国界生物圈的自然保护区。目前,该保护区管理局已经与俄罗斯相关组织和保护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管理状况

保护区总面积108700公顷,其中:核心区50536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6.5%;缓冲区40571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37.3%;实验区17593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6.2%.另外根据东北虎、豹野生种群活动范围较大的特点,在保护区外围设立外围保护带41778公顷。

保护区管理局隶属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林业管理局,上级主管部门为吉林省林业厅。保护局下设野生资源保护处、湿地保护处、综合处、宣教中心、救护中心、科研繁育中心等6个管理部门、6个基层保护站和1个生态保护警察大队,现有管理人员57人。

保护区2001年成立。国家林业局为该保护区批复一期工程建设资金643万元,其中,国债资金514万元,地方配套129万元。保护区管理局利用此项资金,先后建设了春化、马滴达、敬信等保护站的建设,购置了常规的巡护、监测和宣教设备,逐步完成了勘界立桩的工作,并在主要交通路口设立宣传警示标牌14块,极大程度地促进了保护区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

为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科学地做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保护区管理局以保护为根本,以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在管理、科研和宣传教育等方面都作了大量扎扎实实的工作。首先,保护区管理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世界自然基金会的专家和学者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并组织中层领导干部到其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学习,有效地提高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通过设立虎豹监测热线电话、奖励信息提供奖励机制及借助边防巡逻和森林警察强化巡护工作等形式,积极做好虎豹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共

监测到东北虎活动信息100余次,豹活动信息3次,并科学地分析出其个体的差异及活动范围;第三,积极联合公安、工商、渔政等管理部门,在加大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的同时,定期不定期地对宾馆、饭店、市场等可能经销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场所进行检查。并且从严从快查处滥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违法活动,查破刑事案件20余起,刑事拘留21人,没收了一大批猎枪、子弹、雷管、炸药、土制手雷、陷针、夹子、套子等非法捕猎工具。先后三次开展了近两个月的“清山活动”,从山上清回非法狩猎者布设的夹子、套子6,000多个,极大程度地改善了东北虎、豹的栖息环境。第四,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邀请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人民日报》社等全国20多家新闻媒体,对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及不同时期的工作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有自行创作260余篇新闻稿件在全国多家行为媒体上发表。先后同电视台合作制作完成了《虎殇》、《东北虎的家园》专题片两部。举办了生态杯作文竞赛、生态夏令营、全市中小学教师生态培训班和农村基层干部生态教育培训班等各项活动,并在全市设立9所野生动物保护特色学校,精心组织了“携手共建美好家园”文艺演出,拉近了保护区和社区居民及边防驻军的关系;第五,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世界自然基金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举办召开了“建立图们江下游地区跨国界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研讨会”、“图们江下游生物多样性保护跨国界合作研讨会”、“中国东北虎野外种群恢复工程建设进程国际研讨会”、“东北虎野生种群及其被捕食猎物(有蹄类)监测技术国际研讨班”等会议,就实施东北虎、豹野生种群的保护及建立图们江下游地区跨国界生物圈保护区等问题,制定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工作计划。还与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并设立了“中国吉林虎豹保护项目办公室”,在资金、技术与培训等方面赢得了支持与帮助。

旅游资源 资源丰富

保护区南部群峰耸立、谷岭交错、沟壑纵横,有大三角山、五加山、水流峰、张鼓峰等五大主峰巍峨屹立于中俄边境线上。山上林木苍翠,野花盛开,浮青绕碧,烟雨蒙蒙。遥望远山,林海深邃,郁郁葱葱;低头袅瞰,图们江逶迤如漂浮的玉带,带给人无尽的遐思。星罗棋布的大小湖泊,以圈河相连,似一串珍珠镶嵌于图们江的冲击平原上。湖中鱼、蚌遍生,清澈见底,莲花茂盛,到处都是水草丰美的景象。山间溪流甘冽清澈,或回旋于深山密林,或跌荡于悬崖峭壁,自然之美,赏心悦目。图们江下游三角洲

图们江下游三角洲历史悠久,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历代人民在此屯田戍边,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和惨烈壮观的战场遗址。已发现的古遗址、古墓4处:六道泡遗址、黑顶子遗址、水流峰长城、圈河古墓群,石碣2处:土字牌、彭玉堂墓碑,战场遗址遗迹4处:回龙峰革命洞、玉泉洞越狱旧址、张鼓峰战役旧址、图们江口。莲花湖

水面面积为48万平方米,东系宽480米,南北最长处可达1000米,潭水清澈。东依群山,三侧环林,每年天然生长出满池的荷花。每年8月中旬时节,湖面上红、白、粉三色荷花相映成辉,常有野鸭、海鸟、丹顶鹤、白鹭嬉戏其间,别有一番情趣。清末诗人韩文泉有佳句“幽谷如临君子国,深山得睹美人仙”盛赞此景。张鼓湖

位于张鼓峰西一公里处,长800米,宽700米,其四面环山。张鼓峰又名刀山,位于防川村北部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40公里的东岸,海拔152米,山顶分水岭为中俄边界,是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别

致,山顶平坦,便于眺望,因中俄期间的“张鼓峰战役”而闻名,现在其山坡仍可发现战争遗物。东方第一哨位

于中俄边界山岗上,因为是全国最东部的边防哨所而得名。望海阁于1993年建成,三层14米,矗立于防川哨所东侧。站在望海阁上可眺望朝鲜的豆满江和俄罗斯的包德哥尔那亚镇及前方遍布湖泊沼泽的滨海平原。土字牌位于珲春敬信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是1886年中俄重堪珲春东部边界时立的。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督御使向俄国勘界官员据理力争,使俄国擅自立于洋馆坪处的界碑北移到这里,从而争回了被俄国非法占据的黑顶子(今敬信镇)地方。“土字牌”长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正中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左侧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T”字,是同时所立的中俄边界的第五块界碑。朝俄铁路大桥位于朝俄边界处的铁制铁路桥,长650米,宽20米,距江面高11米,远望铁路大桥,位于烟波茫茫深处,气势宏伟。洋馆坪大堤被誉为“天下第一堤”,座落在敬信通往防川的公路上。历史上的防川犹如一块“飞地”,一直孤悬“海外”,防川与内地之间有两处“地峡”,最窄的洋馆坪段于1957年被图们江水冲断,因此,当地百姓曾长期借走俄境入防川。1983年8月8日重新通车,防川才有了自己的通道。大堤长888米,宽8米,用青石填江筑成,大堤东侧为俄国土地。

第二篇:整理精品在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

在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珲春市委副书记夏友照

(2009年1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由珲春市政府、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联合主办的“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天上午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珲春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众所周知,每一种动物都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位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依赖于构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稳定。在珲春这个有着野生东北虎生存的生态系统金字塔中,东北虎作为顶级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野生东北虎,是世界留给人类的一份独特、珍贵的自然遗产。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500只,中国不足20只,且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中俄边境地区。珲春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克罗维亚、巴斯维亚、波萝斯维克3个保护区接壤,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庆兴、雄基郡相望,在我国东北虎野生种群的恢复进程中处于重要的“滩头”地位,因此成为重要的东北虎跨国界生态走廊。2001年,建立了吉林省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87万公顷,2008年,珲春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北虎之乡”的光荣称号。长年以来,各级管理部门查破滥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数十起,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大规模的“清山活动”,在保护野生东北虎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作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珲春地区的野生东北虎得到有效保护,可以实现东北虎向西北迁移,借助良好的生态走廊,最终进入曾经聚居的长白山保护区。我们相信,野生东北虎这个珍稀特种在中国将有越来越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中国将重新续写东北虎新的历史开端。

珲春不但是“中国东北虎之乡”,同时也是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前沿阵地,担负着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双重历史重任。《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新一轮图们江开发大潮已经向珲春涌来。在东北虎保护和珲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从全局战略出发,用世界的眼光,科学看待这个问题。也就

是说,珲春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开放,不但是珲春市、延边州、吉林省的事情,更应不断取得国家战略支持,与全世界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实现同频共振。

首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野生东北虎保护策略。目前,世界主要的老虎分布国,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老虎保护为主题的庆祝活动。一些活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和品牌。例如,俄罗斯海参崴的“老虎日”至今已举办了10次,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2010年是中国的虎年,世界无疑将更加关注中国老虎保护工作。在虎年到来之际,希望通过举办“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和“东北虎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努力提高公众的老虎保护意识,提高珲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具体保护措施上,要严禁盗猎活动,解决好虎分布区中森林采伐问题、农副业生产问题,减少对虎栖息地的影响,改良栖息地生境条件,为虎提供良好的生境。要加强对保护区域的有效管理,对虎保护区域的管理不只是保护区域管理部门单方面的事,还必须得到虎分布区域居民的大力支持。应当扶持居民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共同建立生态发展计划,减少对虎栖息地的破坏,增加收入,提高群众保护虎的积极性,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加保护活动。

第二,坚持开发促进保护、服务保护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以“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中国东北虎之乡“的美誉,这既是对珲春生态保

护重要性的肯定,也是国家对珲春东北虎保护事业寄予的厚望。东北虎是珲春人民的骄傲,也是珲春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为此,我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将珲春打造成为中外驰名的新型生态旅游城市。珲春境内有400余种野生动物、1000余种高等植物,森林覆盖率达85%,联合国世界公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防川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辽金时期古墓群、中俄边境土字牌等等,构建了内涵丰富的旅游产业链。我们将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原始的生态系统,促进保护事业和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客人来珲春旅游观光,把珲春野生东北虎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三,抢抓图们江开发新机遇,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进。在《图们江规划》中提到,要将珲春打造成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远景就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其中涉及到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合作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重大项目,这些需要包括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在内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作为虎跨国分布区,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也是呼应国际大气候、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外交工程”,特别对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影响深远。本次“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东北虎研究与保护以及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东北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式以及人虎

冲突的解决办法,研究东北虎保护宣传与教育对策等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图们江开发大好形势下,围绕东北虎保护工作,科学合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珲春的生态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需要各国、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珲春市愿意与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道,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东北虎保护这件利国利民,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珲春市将争做领军者,将其作为不断探求的目标,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奉献,创造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在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珲春市委副书记 夏友照(2009年1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由珲春市政府、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联合主办的“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天上午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珲春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众所周知,每一种动物都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位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依赖于构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稳定。在珲春这个有着野生东北虎生存的生态系统金字塔中,东北虎作为顶级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野生东北虎,是世界留给人类的一份独特、珍贵的自然遗产。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500只,中国不足20只,且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中俄边境地区。珲春东与俄罗斯

-1-滨海边疆区克罗维亚、巴斯维亚、波萝斯维克3个保护区接壤,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庆兴、雄基郡相望,在我国东北虎野生种群的恢复进程中处于重要的“滩头”地位,因此成为重要的东北虎跨国界生态走廊。2001年,建立了吉林省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87万公顷,2008年,珲春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北虎之乡”的光荣称号。长年以来,各级管理部门查破滥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数十起,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大规模的“清山活动”,在保护野生东北虎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作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珲春地区的野生东北虎得到有效保护,可以实现东北虎向西北迁移,借助良好的生态走廊,最终进入曾经聚居的长白山保护区。我们相信,野生东北虎这个珍稀特种在中国将有越来越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中国将重新续写东北虎新的历史开端。

珲春不但是“中国东北虎之乡”,同时也是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前沿阵地,担负着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双重历史重任。《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新一轮图们江开发大潮已经向珲春涌来。在东北虎保护和珲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从全局战略出发,用世界的眼光,科学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珲春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开放,不但是珲春市、延边州、吉林省的事情,更应不断取得国家战略支持,与全世界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实现同频共振。

-2-首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野生东北虎保护策略。目前,世界主要的老虎分布国,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老虎保护为主题的庆祝活动。一些活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和品牌。例如,俄罗斯海参崴的“老虎日”至今已举办了10次,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2010年是中国的虎年,世界无疑将更加关注中国老虎保护工作。在虎年到来之际,希望通过举办“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和“东北虎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努力提高公众的老虎保护意识,提高珲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具体保护措施上,要严禁盗猎活动,解决好虎分布区中森林采伐问题、农副业生产问题,减少对虎栖息地的影响,改良栖息地生境条件,为虎提供良好的生境。要加强对保护区域的有效管理,对虎保护区域的管理不只是保护区域管理部门单方面的事,还必须得到虎分布区域居民的大力支持。应当扶持居民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共同建立生态发展计划,减少对虎栖息地的破坏,增加收入,提高群众保护虎的积极性,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加保护活动。

第二,坚持开发促进保护、服务保护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以“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中国东北虎之乡“的美誉,这既是对珲春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肯定,也是国家对珲春东北虎保护事业寄予的厚望。东北虎是珲春人民的骄傲,也是珲春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为此,我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

-3-极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将珲春打造成为中外驰名的新型生态旅游城市。珲春境内有400余种野生动物、1000余种高等植物,森林覆盖率达85%,联合国世界公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防川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辽金时期古墓群、中俄边境土字牌等等,构建了内涵丰富的旅游产业链。我们将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原始的生态系统,促进保护事业和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客人来珲春旅游观光,把珲春野生东北虎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三,抢抓图们江开发新机遇,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进。在《图们江规划》中提到,要将珲春打造成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远景就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其中涉及到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合作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重大项目,这些需要包括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在内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作为虎跨国分布区,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也是呼应国际大气候、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外交工程”,特别对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影响深远。本次“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东北虎研究与保护以及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东北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式以及人虎冲突的解决办法,研究东北虎保护宣传与教育对策等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图们江开发大好形势下,围绕东北虎保护工作,科学合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珲春的生态保护事业

-4-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需要各国、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珲春市愿意与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道,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东北虎保护这件利国利民,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珲春市将争做领军者,将其作为不断探求的目标,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奉献,创造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四篇:关于针对在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HR Planning System Integration and Upgrading Research of

A Suzhou Institution

在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上的致辞

珲春市委副书记 夏友照(2009年11月12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由珲春市政府、吉林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联合主办的“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今天上午隆重开幕。首先,我代表珲春市委、市政府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建设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认同。众所周知,每一种动物都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特有的位臵,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依赖于构成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稳定。在珲春这个有着野生东北虎生存的生态系统金字塔中,东北虎作为顶级消费者,-1-直接或间接地控制以植物为食的初级消费者的数量,对整个生态系统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野生东北虎,是世界留给人类的一份独特、珍贵的自然遗产。目前,全球野生东北虎的数量不足500只,中国不足20只,且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中俄边境地区。珲春东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克罗维亚、巴斯维亚、波萝斯维克3个保护区接壤,西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庆兴、雄基郡相望,在我国东北虎野生种群的恢复进程中处于重要的“滩头”地位,因此成为重要的东北虎跨国界生态走廊。2001年,建立了吉林省珲春东北虎自然保护区,2005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0.87万公顷,2008年,珲春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北虎之乡”的光荣称号。长年以来,各级管理部门查破滥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数十起,多次组织志愿者开展大规模的“清山活动”,在保护野生东北虎方面立下了赫赫战功,作出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珲春地区的野生东北虎得到有效保护,可以实现东北虎向西北迁移,借助良好的生态走廊,最终进入曾经聚居的长白山保护区。我们相信,野生东北虎这个珍稀特种在中国将有越来越好的栖息繁衍环境,中国将重新续写东北虎新的历史开端。

珲春不但是“中国东北虎之乡”,同时也是东北亚区域经贸合作和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前沿阵地,担负着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的双重历史重任。《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的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即将颁布实施,新一轮图们江开发大潮已

-2-经向珲春涌来。在东北虎保护和珲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从全局战略出发,用世界的眼光,科学看待这个问题。也就是说,珲春的生态保护和开发开放,不但是珲春市、延边州、吉林省的事情,更应不断取得国家战略支持,与全世界的野生动物保护事业实现同频共振。

首先,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强化野生东北虎保护策略。目前,世界主要的老虎分布国,如印度、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以老虎保护为主题的庆祝活动。一些活动已成为当地的特色和品牌。例如,俄罗斯海参崴的“老虎日”至今已举办了10次,取得了巨大成功,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2010年是中国的虎年,世界无疑将更加关注中国老虎保护工作。在虎年到来之际,希望通过举办“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展论坛”和“东北虎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努力提高公众的老虎保护意识,提高珲春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在具体保护措施上,要严禁盗猎活动,解决好虎分布区中森林采伐问题、农副业生产问题,减少对虎栖息地的影响,改良栖息地生境条件,为虎提供良好的生境。要加强对保护区域的有效管理,对虎保护区域的管理不只是保护区域管理部门单方面的事,还必须得到虎分布区域居民的大力支持。应当扶持居民发展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共同建立生态发展计划,减少对虎栖息地的破坏,增加收入,提高群众保护虎的积极性,引导当地群众积极参加保护活动。

第二,坚持开发促进保护、服务保护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

-3-以“走进自然、感受生态”为主旨的生态旅游,正日益受到都市人的青睐。“中国东北虎之乡“的美誉,这既是对珲春生态保护重要性的肯定,也是国家对珲春东北虎保护事业寄予的厚望。东北虎是珲春人民的骄傲,也是珲春最具魅力的“城市名片”。为此,我市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绿色产业,努力将珲春打造成为中外驰名的新型生态旅游城市。珲春境内有400余种野生动物、1000余种高等植物,森林覆盖率达85%,联合国世界公园、东北虎自然保护区、防川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保护区、辽金时期古墓群、中俄边境土字牌等等,构建了内涵丰富的旅游产业链。我们将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致力于保护和恢复原始的生态系统,促进保护事业和生态旅游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吸引更多国内外客人来珲春旅游观光,把珲春野生东北虎的“足迹”传播到世界各地。

第三,抢抓图们江开发新机遇,推动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和谐共进。在《图们江规划》中提到,要将珲春打造成边境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远景就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其中涉及到加强对外通道建设、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合作区新一轮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重大项目,这些需要包括东北虎自然保护区在内等各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作为虎跨国分布区,我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工程,也是呼应国际大气候、树立良好国际形象的“外交工程”,特别对于我们参与国际合作影响深远。本次“东北虎保护与珲春可持续发

-4-展论坛”,邀请了国内外东北虎研究与保护以及生态旅游等领域的多位知名专家,共同探讨东北虎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式以及人虎冲突的解决办法,研究东北虎保护宣传与教育对策等问题。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在图们江开发大好形势下,围绕东北虎保护工作,科学合理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推动珲春的生态保护事业和经济社会建设和谐发展。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公益事业。它不仅需要各国、各级政府的积极努力,同时更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和支持。珲春市愿意与吉林省珲春东北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一道,以更加务实的精神,更加积极的态度,推动东北虎保护这件利国利民,利于千秋万代的事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迈进。

在生态环境建设上,珲春市将争做领军者,将其作为不断探求的目标,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执着奉献,创造一个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第五篇:珲春国税

珲春国税“六举措”加强作风建设

发布人:宣教室 时间:2013-05-06 09:22:37 字号:[小] [中] [大]

珲春市国税局确定2013年为“作风建设年”,全面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以“转变作风、服务发展、规范执法、实干兴税”十六字工作为重心,以树立“六种”风气,打造“六型”国税为主线,全力推动珲春国税事业实现新发展。

树立学习风气,打造学习型国税机关。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才学与德行教育相结合、专业性和综合性教育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教育相结合为原则,建立健全督促引导、考核监督、奖惩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拟定岗位技能培训方案,使培训和岗位技能真正结合在一起,着力培养一批“服务能手”、“稽查能手”、“管理能手”和“评估能手”,以有力促进全局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持续提高。

树立务实风气,打造实干型国税机关。坚持讲实话、办实事、务实效,实事求是,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提不符合实际的目标,不开展华而不实的活动,不组织形式主义的评比、检查和考核,在全局范围内形成讲实干、重落实、抓工作的良好风气。

树立勤俭风气,打造节约型国税机关。加强财务管理,改进会风、文风、政风和行风,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的各项要求,从节约一张纸、一滴水、一升油、一度电、一支笔做起,提倡低碳绿色环保,设立废旧物品专业回收箱,提倡利用公务自行车下户办事,坚决杜绝铺张浪费,严格经费支出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在全局营造节约资源的良好氛围。

树立创新风气,打造创新型国税机关。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坚持用新眼光审视新形势,用新视角观察新问题,用新观念研究新对策,用新思路筹划新发展,抓作风、促规范、夯基础、强服务,在带队上出新思路,在收税上寻新办法,在服务上谋新举措,在管理上出新经验,在机制上求新突破,确保全局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树立团结风气,打造和谐型国税机关。充分发扬民主,强化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团结一致,顾大局、讲整体、重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同时,全面落实领导干部基层联系和调研制度,定期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干部的思想动态和实际困难,加强人文关怀,努力创造和谐的国税工作内部环境。

树立清廉风气,打造勤廉型国税机关。牢固树立“爱岗敬业、公正执法、诚信服务、廉洁奉公”的职业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依法征税、规范行政、为税清廉的意识,积极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严格考核追究,发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作用,转变作风,优化服务,树立形象,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