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提起武心田名字系列

提起武心田名字系列



第一篇:提起武心田名字系列

全国先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 离 退 休 干 部 先 进 个人 事 迹 材 料

以奉献为乐的老人

――双鸭山市离休干部武心田同志先进事迹

武心田,1926年出生于河北柏乡县,现年84岁。1940年参加革命工作,曾任八路军新九旅25团战士,东北民主联军总部警卫员,双鸭山市岭西矿总支书记、双鸭山市矿务局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教部部长,市科委主任、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5年底离休,为双鸭山市的经济建设及文化事业做出巨大贡献。

提起武心田的名字,在煤城双鸭山,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人们心中,他不仅是一位为祖国独立、解放和双鸭山建设、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之臣,更是一位令人尊敬和爱戴的模范、一面做人的镜子。在他离休的24年间,他离而不休,老有所为,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发挥着余热,继续做贡献。用他自己的话说‚一个共产党员、一个革命老战士的职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只要活一天就要贡献一天,为革命作贡献就是我的乐趣‛。近几年,武老先后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黑龙江省百名和谐之星、黑龙江省道德模范、全省金秋和谐伴侣、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2007年被评为感动双鸭山十大人物,2007年黑龙江省邮政局专门为武老出版了两枚印有本人头

像的邮票。他的事迹多次被省内外新闻媒体及报刊杂志报道。

无怨无悔,战争洗礼锻铸高尚情操

1940年10月,15岁的武心田扛起步枪,加入了革命队伍。战争中,他负了三次重伤,曾在日寇集中营关押两年,从石家庄集中营到北平集中营,然后又被押至黑河。1946年3月7日是一个永不忘怀的日子,就在这天,他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时任佳木斯市长万鹏警卫员的武心田经过3个月的预备期,于6月7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武心田调任双鸭山矿区秘书长兼组织部部长。经过战争洗礼的武心田,对安定与和平的理解更为厚重,站在祖国的土地上,他决心为自己的城市发展出力,为自己的人民干事。

1965年,武心田被任命为岭东矿党委书记。认真严谨、吃苦耐劳是他的工作原则。抓生产、抓安全、抓组织建设,走访工人家庭,带领班子成员下矿井、劳动、检查,煤炭产量连年创新高。工人们尊敬地称他为‚武书记‛,有什么心里话,也愿意说给他听。有次下井劳动遇到一个叫郝光文的矿工,他向武心田讲述了自己生活中的困难,因为住的不是公房,房屋内一直没能通电,每次上夜班,都是点着油灯做饭、吃饭,极为不便。他想自己拿钱,却没人帮助解决。工人的一番话,被他默默记在心里。升井后,他立刻派人为这位工人接上了电。几十年后,都已退休的两位老人在街头相

遇了,离得很远,这位当年的老矿工便急急地迎上来,亲切地喊着‚武书记‛!用一位工人最简朴的感情表达着对好干部、好领导武心田真挚的情意。

在岭东的那些年,他常讲:‚工人的小事对于咱们就是天大的事!‛可是对于他自己,天大的事也是小事。那年和工人们抬石头,武心田没走稳,一个趔趄趴在身前的大石头上,他爬起来拍拍身上的土接着干。回家后直觉得肋间隐隐作痛,拖了两三天,到医院拍x光片才发现,左侧肋骨折断了一根。事隔多年,当年的肋骨因错位已经形成了一个突起,隔着皮肤便能摸到。采访中,武心田轻抚胸肋处的这块伤痕,轻描淡写的像是在谈论别人的事情,阳光下,老人的脸上清澈地写满一种表情——无怨无悔。

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社会活动

正是昔日的兵燹血火,正是草根大众的精神涤浴,才镕铸了武老的普世价值观,使他竭力尽其所能,在残阳夕照的晚年也要为大家做点什么。

离休后的武老反倒比上班时忙了,他以平和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他担任市委党风巡视组组长五年;担任市老龄委主任后为顾问至今;一直担任市老干部中共党史研究会理事长和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名誉主任;还担任市政府特邀监督员、尖山区法院执法执纪监督员、市老年体育协会主席等社会职务。1995年7月,在河北省石

家庄市召开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日军侵华暴行(国际)学术研讨会‛上,他应邀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发言,有力地控诉了日寇的侵华暴行。2005年,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中央电视台第十套节目录制播放了十集纪录片《日军残杀中国战俘劳工罪行》,每一集都有武老控诉日军罪行的镜头。他还积极参与老龄工作和老年教育事业。双鸭山老年大学建校二十一年来,武心田同志一直担任学员会主席,兼任时事政治、思想修养课程的教师,20余年来共讲课200余次,2002年,他在北京参加了国家老龄委举办的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学术研讨会。2008年,在他的倡导和组织下,成立了30余名离退休同志参加的老作家协会,继续为宣传党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开放成果不遗余力的耕耘着。近年来先后为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中小学校、劳教所等单位作报告70多场次,听报告人数达15000人。在双鸭山市第31中学的建校典礼上,坐在主席台上的武老望着台下刚刚迈开人生步伐的少年人,满怀感慨地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名言:‚人生的路不发行往返车票,一旦出发了,就再也走不回来。‛这是一位有着执着追求的老党员用80余载的生命历程感悟出的人生真谛,是一位长者以春蚕吐丝般的深情关怀着下一代人的成长。孩子们对武爷爷的教导,报以长久而热烈的掌声。仅2005年至2006年一年间,他做过16场报告,估算时间达1440多分钟,曾有

人调侃说:要像《进家讲坛》那样给报酬,您可发了!而武老却淡然地说:就是尽义务,留咱吃饭都不好意思。他说的是真心话,这是一种道德恪守,一种精神自律,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只有经历生死的人才会有这样的胸襟。

不忘历史,积极撰写革命回忆录和学术论文

武心田最缅怀昔日的血色岁月。他说他当年参加八路军时年纪小,但仗打的不少,这些战斗让他懂得什么是惊心动魄,什么是血染的风采,什么是真正的英雄。武老曾为找不到战友的亲人而痛苦,他曾不止一次说,他比死去的那些战友幸运得多,他当年不但逃出日寇魔掌,还有幸走出‚文革‛阴霾,如今幸福地跨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只有经历生死才能人性正义,只有经历血火才能锻铸首先风范。武心田正是这样,他从昨日生死起来,就更珍惜今天的走过。因此离休后,结合自身经历,写了大量革命回忆录,教育后人不忘历史,不辱使命,兴我中华。这些文章内容涉及战争岁月中敌人集中营、劳工队的法西斯统治及暴行和胜利后艰苦奋斗等内容。他写的《一支劳工队悲惨遭遇》、《日寇北平集中营的残暴统治》、《从门头沟到西苑》等近十篇文章,作为珍贵的文史资料被收入到国家、省、市级图书或报刊中。这些文章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发挥了强有力的教育作用。

武老离休多年来,仍勤于学习,笔耕不辍,每天的阅读量基本保持在一万字以上。用他多年养成的爱好,把思索和

认知诉诸笔端,常年给《双鸭山日报》、《双鸭山矿工报》写稿。2007年,《双鸭山矿工报》还专为他开辟了‚武老视线‛专栏。每周发表一篇文章,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社会现象、问题,发表评论、阐述观点,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目前,已发表文章七万余字。

他撰写的学术论文达十余篇。其中《老年思想修养》、《试论提高老年人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向题》等5篇论文在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刊发或在省内外召开的老年教育研讨会上交流。2006年,在他80周岁之际结集出版了一部文集,名为《矿山在欢笑》,收录了他1948年至2006年间所撰写的论文、诗歌、散文及回忆录等文章近百篇。2008年底,在撰写出版《矿山在欢笑》之后,他又呕心沥血撰写续集――《双鸭山在欢笑》,该书集录了武老到双鸭山61年来曾在国家、省、市各类报刊上发表过的理论研究、社会评论、诗歌散文、文评信函等佳作以及不同时期的珍贵照片,素材厚重,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全书以武老个人工作生活及心路历程为主线,抚今追昔,用清新隽永的精妙笔触,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真实反映了双鸭山市61年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它既是武老个人的进步史、求索奋斗史,也是双鸭山市的发展变迁史,双鸭山人艰苦创业史,是了解认识双鸭山的珍贵教材,对后人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目前该书忆进入最后一次校稿期,预计在新60华诞的前夕出版发行。

据统计,武老在离休后24年的时间里,累计撰稿达60余万字。武心田就是这样以读书、写作的方式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他曾在市老年人大学的思想修养课上说:‚不同时期对党员的要求是不同的,新中国成立时,要求党员吃苦在前,大搞基础建设。改革开放年代,共产党员只有积极研究、学习新的经济体制,全面掌握世界经济形势,才能保证我们党员永远保持年轻的状态。‛这番话被学员们传了出去。过了些日子,一位陌生的老人找到他:‚我听说你有年轻不老的药方?‛武心田一听,乐了,‚药方?有,坚持读书学习就是永葆共产党人活力的药方。‛

当楼长,开展社区精神文明建设

1991年武老喜迁新居,搬进了新建成的政府二号楼。窗明几净的新房子亮亮堂堂,可楼区四周垃圾成堆,生活环境嘈杂,邻里关系生疏,这一切又让人不舒心。武老睡不着了,他想自己虽然退下来了,也不能闲着,得给自己找点有益的事做。于是他积极做居民的工作,发动大家改善居住环境。他起草了一份《政府二号楼居民生活公约》,请每户住户修改、补充。这件事得到了全楼居民的热烈响应,通过全楼居民大会表决,正式通过了这份公约,并推选武心田同志为‚楼长‛。从市一级领导岗位退下来,再让他去当住宅区的一楼之长,恐怕不少人会觉得低气,武老却不然。他把这差事看作是群众信任,发挥余热的神圣责任,从那天起,他又走上

了新的岗位,再次忙碌起来。为了保障楼区安全,居民们决定砌上院墙。为筹集物资,身为楼长的武心田多方奔走,带领居民在撤走的工地上捡来废弃的水泥、砖头和毛沙子。历时10个月,80延长米的院墙终于建成,院两侧还建成了总面积150平方米的花坛。大院里的人都知道这个花坛倾注了武老太多心血。有一年,他去北戴河疗养,疗养院的一种鲜花吸引了他。秋后,他去信要了些花籽,先在盆中培植,长成后再移入花坛,就这样一棵棵地栽进去,一株株地培养起来,荒芜的花坛一天天美丽起来,在美的感召下,其他居民也成为美的使者,他们从北京带回牵牛,从秦皇岛购回秋槐,从乌苏里江畔携来蓝梦,在海南岛捎来奇花异草。如今,二号楼的花园虽称不上阆苑仙葩,却也是名贵花木的聚集地。附近楼区有一位老太太,每日必绕行至此,不为别的,只为观赏这里的花草。

大院的院墙和花坛建成后,环境有了改善,安全有了保障,可是自觉遵守楼区卫生却不是那么容易养成的。开始有人随处扔垃圾,武老见后,捡起来扔到了垃圾箱里;有人往楼梯上随口吐痰,来往的人视若无睹,武老把它擦了;1996年腊月二十八的早上,当年已71岁的老人悄无声息地走出家门,两个小时后,他带着一身尘土回来了,他刚刚拿着大扫帚,把居民楼的大院及三个单元共21层楼的楼梯从下至上扫了一遍。

身体力行地执行、遵守公约,这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榜样。浓缩着精神文明的居民公约率先在这里从文字深入到人们心里。渐渐地,政府二号楼呈现出一派和谐洁净,没有哪家叫骂吵嚷、夜半扰邻;也没有哪家高空抛物,随处扔垃圾。孩子不说脏话、不打架,自觉地履行公约条款。谈起现在,武心田笑着说:‚我这个楼长当得轻松了,遇到冬天下雪,早上4点就有人起来清扫,等我晨练回来,大院里的雪早被扫净了。每到‘五一’,家家主动出人去擦楼道的窗玻璃。‛

‚没有名利可言,也绝不是哗众取宠,的确是想树立一个精神文明楼的典型,以此带动整个城市朝着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这是武老当楼长时的初衷。在政府二号楼的示范作用下,和武心田一样倡导文明新风的人们纷纷效仿,推选自己的楼长。在武心田以及这些人的概念里,‚楼长‛的意义不仅是几位老人利用闲遐管理一下楼区的闲事、琐事,而是体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人们对生活的要求不只是安定、温饱,它还包括对文明有礼、高素质生活环境的强烈渴望。

他所在小区及武老的事迹多次被市新闻媒体报道、表扬,《黑龙江日报》、《老年日报》、黑龙江电视台等多次做了宣传报道和介绍,北京《中国经济时报》也作了报道。

清廉淡泊,为群众谋利益

武心田无论是在职时还是离休后的生活上都是简朴的,以艰苦朴素为荣。至今仍住在只有80平方米的普通住宅楼里,长期与普通干部、普通工人为邻,从来不以自己功高去要待遇,不为自己谋房子、谋票子,也不为子女谋位子,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为身边人做好事上。他家的家具几十年没有换过。自己平时写文章用的一个三屉桌,桌面已有半寸宽的缝子,那还是1951年结婚时组织上给的。1999年,爱人患脑血栓眼底出血,住院治疗22个月,这些都没有影响他离休以后所担负的各项工作。回眸审视,武心田说,‚我这一生只占了两次公家的便宜,一次是秋季腌菜,家里缺盐,矿里食堂给送来5斤大粒盐;另一次是冬季取暖去运煤,交了4吨煤钱,可装煤的工人听说这是武书记家的,执意多装了半吨。‛ 他说当时他听了心里热呼呼地……可心里总觉着像做错了什么,沉甸甸的。

也正是感恩于人民群众对他的好,多年来,他对于老百姓的事却时刻装在心里。他多次向市委、市政府反映有关群众利益的问题,并建言献策,及时解决这些问题。他在社区当,仅就全市物业管理,或写文章或直接上书市领导就近万字。而对我市大政方针,他更是常借列席会议坦言或直接给领导写信反映社情民意;甚至偶尔发现街上跑水,道路堵塞,他也立即给主管干部打电话催人家快解决。几年前,市内老年人凭老年证乘公交车遇到阻碍,他多次向市领导反映,使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他向《人民日报》民主与法制版发电

子稿件,建议建立人民代表定期向选民述职的制度。他在《双鸭山日报》发表了《搞一个精神文明活动月如何》一稿,市委书记批给有关部门采纳。2006年,他给市领导写信,为双鸭山建市五十周年庆祝活动提出许多中肯的建议,这些都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他十分关心群众疾苦,注意帮助他们解决困难。一年冬天,一个十三岁的女孩丢了钱无法坐车回家,他赶紧掏出钱把孩子送回家。一次一位素不相识的老工人,让女儿领着来找武心田,说他是解放战争的老战士,工资待遇太低,不合理。武心田同志亲自出面,帮他询问有关部门,落实有关政策待遇。不久这位老工人的工资找回来了,工资增加了,还补发6000元,这位老工人说从武心田的身上看到了党的形象。去年春天的一个早晨,武老去附近的山上晨练,看到大街上躺着一个被车撞伤后昏迷的中年男子(司机逃逸),当时周围虽已聚集了许多围观的人,但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这时,武老顾不得83岁的高龄,急忙拦截了一辆车,与司机一同将伤者送到医院,当看到伤者脱离危险后,武老悄然的离开了。至今,那位伤者都不知道是谁救了自己的命,每当提起这件事情,武老总是释然的一笑说为群众做点实事、好事,没什么可说的,只求一份开心、快乐。

‚一任西风又送寒,几枝老菊花更艳。等亲自信黄昏好,亦随大潮勇向前。‛武心田同志,紧跟时代步伐,余热生辉,数十年如一日,实践着对党的无限忠诚,他的执着和热情传承了对双鸭山的深沉之爱,诠释了老一代领导同志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高尚的人生追求,这种意志品质和优良作风感染激励着煤城人民前进的步伐。

中共双鸭山市委老干部局

2009年5月5日

第二篇:如何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消费者因经营者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并构成犯罪时,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

刑事诉讼(自诉)或由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公诉),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就被告人

造成原告经济损失附带提出民事赔偿,这就是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附带民事诉讼有以下特点:

1、附带民事讼诉的原告,一般是刑事案件中因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直接遭受经济损失的被害人,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如果由于被子告人的犯罪行为使国家、集

体财产蒙受损失,人民检察院在提起公诉时,也可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2、被害人要

求赔偿的经济损失,必须是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

3、被害人要求赔偿的经

济损失,必须是可以计算的,包括已经受到的损失和以后必然遭受的损失,但对于

精神损失的赔偿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4、附带民事诉讼必须以刑事诉讼的存在为

前提,只有刑事诉讼立案了或开始了,才能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在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开庭时,对刑事案件及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审理和同时判

决,只有在可能会迟延刑事案件审理的情况下,才可以先审判刑事案件,后审判附

带的民事诉讼。

对于附带的民事诉讼也适用自行和调的原则,也可以撤诉。判决后也可以就民事诉

讼部分提起上诉,上诉期为10天。

第三篇:提起书法二字

提起书法二字,人们不禁会认为就是写字,其实这是个误区,二者有很大的区别,有人说过,写字是个纯粹的技术活,任何人都可以写字,并且写好字,然而书法是门艺术,一门承载着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艺术,需要钻研。“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如果我们能藉由先哲的风范,薰习我们的子弟,引用圣贤的智慧,教导禀性淳良的青少年,那么,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日积月累,必将奠定他一生为人处世、成家立业、幸福成功的基础。民洋书法艺术工作室秉承对书法艺术的追求,着眼于青少年气质的培养,开办小班精品式书法学习班。我们的青年教师没有长长的名头,但均自幼习书十年以上,有着扎实的基本功。用青春的语言去和孩子们对话,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所得,有所成。课程介绍

1、软笔书法班:招生对象为5岁以上的书法爱好者,有无基础均可。根据学习情况不同分为:导入班、基础班、提高班等阶段。为了保证教学质量,特设“一对一教学”、“两人班”、“六人班”。

2、硬笔书法班:招生对象为5岁以上的硬笔书法爱好者或写字存在问题的青少年学生。学员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两人班”、“六人班”。

3、软笔书法老年班:招收老年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对于老年人而言可以怡情养性、强筋健骨、延年益寿,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本课程随到随学,白天授课。地址:海淀区中关村南路新科祥园3号楼509室

第四篇:提起爱国

提起爱国,往往容易想到轰轰烈烈的大事上,古有屈原投江自尽、岳飞精忠报国,而今有姚明驰骋球场,杨利伟等航天员为国争光......这些事迹无不让人激动。但我更认为爱国要从小事做起,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实践和体现。

爱过从小事做起,因为小事蕴涵着大道理。泰山不累抔土,何以成其高;江河不积细流,何以成其大。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爱国这个很大的主题常常体现在很小的一个个细节中。“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1994年10月16日,亚运会在日本广岛结束的时候,容纳过六万人的会场竟没有留下一张废纸,就是得全世界为之惊讶,就提升了日本国的声望。小事有时更能体现伟大精神,却也更难让人做到。回想一下我们集会后的场所,是不是让人汗颜。不扔一张废纸,连走公共场所的废纸,对于每一个正常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所以,请在爱国的名义下,不乱扔纸屑,不随地吐痰,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勿以善小而为之”。

爱国从小事做起,因为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过并不一定要像英雄人物那样为国捐躯,普通公民同样也可以为国争光。任何人只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扎扎实实去做,都是可以为祖国增光添彩的。清朝有个农民叫武训,他大字不识一个,却大力举办免费学校。从这个意义上说,武训倡导的事业,可以和孔夫子媲美甚至有过之而不及。让武训去抗击外国侵略,他没有这个能力;让武训去写文章,发表演讲,鼓励民众建立共和国,他并不懂得这些。但他懂得,穷人家的孩子必须读书识字才能有机会过上好生活。这种朴素的认识加上他无畏的精神,使他走上一条终身乞讨、兴免费学校的道路。谁能不说这是一条伟大的道路;谁能否认大字不识的武训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

爱国从小事做起,因为爱国主义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身边,国家是具体的,它由一个个局部组成。国家包含着一个个地区、一个个单位、一个个集体乃至一个个家庭及每一个公民。所以,每一个立志为国家做出奉献的爱国者,请先从爱家乡、爱集体、爱家庭、爱亲人做起吧。试想,一个连亲人、家庭都不爱的人,他能爱集体、爱家乡吗?我们能说他爱国家吗?反之,一个对亲人、家庭、集体、家乡充满了浓浓爱意的人,同样也会对自己的祖国充满深情厚谊,这应该是情理的必然。

爱国是一种信念、一种信仰,是最重要的道德情操,是每一个公民永恒的主题。让我们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从最容易做的事情做起,共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增光添彩吧!

第五篇:007系列电影年份主演及名字

007系列电影

第一部:肖恩·康纳利,《诺博士》(第一任007)Dr.No,1962年 第二部: 肖恩·康纳利,《来自俄罗斯的爱情》(第一任007)From Russia with Love,1963年

第三部:肖恩·康纳利,《金手指》(第一任007)Goldfinger,1964年 第四部:肖恩·康纳利,《雷电堡》(第一任007)Thunderball,1965年 第五部:肖恩,康纳利,《雷霆谷》(第一任007)You Only Live Twice,1967年 第六部:乔治·拉赞贝,《女王密使》(第二任007)On Her Majesty`s Secret Service,1969年 第七部:肖恩·康纳利,《金刚钻》(第一任007)Diamonds are Forever,1971年 第八部:罗杰·摩尔,《生死关头》(第三任007)Live and Let Die,1973年 第九部:罗杰·摩尔,《金枪人》(第三任007)The Man With The Golden Gun,1974年 第十部:罗杰·摩尔,《海底城》(第三任007)The Spy Who Loved Me,1977年 第十一部:罗杰·摩尔,《太空城》(第三任007)Moonraker,1979年 第十二部:罗杰·摩尔,《最高机密》(第三任007)For Your Eyes Only,1981年 第十三部:罗杰·摩尔,《八爪女》(第三任007)Octopussy,1983年 第十四部:罗杰·摩尔,《雷霆杀机》(第三任007)A View To A Kill,1985年 第十五部:提摩西·达顿,《黎明生机》(第四任007)The Living Daylights,1987年 第十六部:提摩西·达顿,《杀人执照》(第四任007)Licence to Kill,1989年 第十七部:皮尔斯·布鲁斯南,《黄金眼》(第五任007)Goldeneye,1995年 第十八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明日帝国》(第五任007)

Tomorrow Never Dies,1997年 第十九部:皮尔斯·布鲁斯南,《黑日危机》(第五任007)The World Is Not Enough,2000年

第二十部:皮尔斯·布鲁斯南,《择日而亡》(第五任007)Die Another Day,2002年 第二十一部:丹尼尔·克雷格,《皇家赌场》(第六任007)Casino Royale,2006年 第二十二部:丹尼尔·克雷格,《大破量子危机》2008年上映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