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宝山庙行乡康家村

宝山庙行乡康家村



第一篇:宝山庙行乡康家村

宝山县庙行乡康家村 第141号全宗

一、机构演变情况

1949年5月上海解放,今天的康家村的南部有康家宅、周孟宅、金家宅及陆家角几个自然村,属大场区场东乡;北部以李家楼为主体和曹家宅、朱江巷三个自然村属场北乡。

1951年成立农会、进行土地改革。1954年互助合作运动兴起。至1956年,南部与现前进村一起成立前进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北部是农光三社的组成部分,均属庙行乡管辖。

1958年9月,先锋人民公社成立,区划调正。南部以老高泾为界与前进村分开,北部以鹅馋浦为界从农光三社划出来,组成先锋公社庙行管理区康家宅大队。建立党支部和大队管理委员会,并成立了共青团支部、妇女委员会和民兵连。1978年大队改称康家宅村,习惯简称康家村。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下设治保、调解、老龄三个委员会。相应组建共青团支部。妇女委员会和民兵连等群众团体。

1987年村经济实体一大康实业公司成立。

二、档案情况

康家村从1987年开始建立档案。收集财务档案始于1968年,文书档案收集到1971年。档案内容包括:村基本情况、发文资料、年终总结、年终分配、财务预结算。党支部及村委会的工作计划、制度报告、批复、会议记录、大事记。各种合同、协议、民事调解、先进事迹、干部名册、党组织关系、计划生育通知以及民兵、共青团情况等等。

现有文书档案27卷,其中:永久20卷,长期7卷,排架0.46长小文档网文秘助手。

宝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142号全宗

一、档案概况

宝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档案共19卷。时间为1977-1982年,其中:永久8卷、长期11卷,排架长度0.35米。

二、机构治革

宝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于1979年,隶属宝山县农业局。地处杨行镇大黄村盛家蕴川路1550号、建筑面积6118.51平方米。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下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土壤肥料工作站,农业环境监测站、农业技术学校、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宝山分校、农业信息管理科、财务科、办公室等9个部门,在职人员65人。其中:农科人员36人,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1人,高级农艺师16人,农艺师12人,助理农艺师7人。主要职能:农业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对全县粮食生产技术指导,各乡镇农科站的业务指导,农业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植物检疫,农业执法,承担农业环境、肥料、食用农产品有害物质的监测检检测工作。

三、档案主要内容

永久卷:支部改选、干部任免、启用印章、年度工作计划总结,科研项目试验、工作总结、经费预算、规章制度等材料。长期卷:农业植保工作规划总结,水稻、三麦、棉花、油菜等科研项目计划,工资福利待遇政策落实、技术职称材料,入党材料,公社农科站、推广中心基建经费报告,人员调动、顶替、退休、农科人员统计表等。

上海市吴淞区吴淞医院

第143号全宗

一、档案概况

上海市吴淞区吴淞医院档案共112卷。时间为1961至1982年。其中:永久45卷,长期67卷,排架长度0.93米。

二、机构治革

吴淞中心医院是由解放前的吴淞卫生事务所演变而来的。1958年北郊区和宝山县合并后,又易名为宝山县吴淞镇医院,业务有所扩大,设立简易病床20张。1960年隶属吴淞区后,同年3月在桃园新村15-16号成立吴淞医院。医院病床增加到100张,分内、外、妇、儿四个病区,医务人员110余人,泰和路100号作为医院门诊部,同年政府在同泰北路101号征地15.5亩,投资建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医院大楼,1964年5月落成,并对外开诊,医院易名为吴淞区中心医院。设立内、外、妇、儿、五官、口腔、眼、中医、皮肤、检验、放射、药剂等科室,病床扩大到300张床位,医务人员近300人。1964年底吴淞区撤销,医院更名为上海市吴淞医院,归属杨浦区卫生局领导。1978年改称杨浦区吴淞中心医院。1980年建立宝钢地区后,医院更名为宝钢地区中心医院。吴淞区恢复区的建制后,1982年医院复名为吴淞中心医院。

三、档案主要内容

永久卷:年度工作计划总结;党政干部任免;党员、工作人员名册;医务技术人员统计表;医院职工、工资、劳保、福利、卫生事业机构,机构职称、干部党员等情况统计表;中西医综合治疗肝炎、人造角膜科学试验,流脑早期瘀点等科研工作材料;租用土地协议和医院扩建有关材料。

长期卷:医院各项管理制度;聘用、续用临时工有关材料;职工调动组织关系介绍信;评先材料;职工评定工资材料;科室干部和业务人员晋升材料;职工福利待遇,生活补助事故处理材料;学术交流材料;医务人员出境,干部离退休材料;成立职称评定委员会材料;增添医疗设备、门诊大楼修善等报告;各种情况调查材料等。

上海市吴淞区园林管理所

第144号全宗

一、档案情况

宝山区园林管理所文书档案共72卷,其中:永久29卷,长期43卷,排架长度0.35米。时间:从1977年至1984年1月。

二、机构沿革

宝山区园林管理所在撤二建一前是吴淞区园林管理所,其前身是“上海市园林管理局宝山钢铁总厂工程指挥部园林筹建组”,简称:宝钢园林筹建组。一九八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建立吴淞区园林管理所总管辖绿化面积472.01亩,上级主管领导是吴淞区城建办。单位性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单位主要职能:吴淞宝钢地区道路和绿地的树木绿化种植、养护管理、美化环境及本地区公园建设和管理。对游客开放提供休息和娱乐场所。一九八八年九月撤二建一。宝山区园林管理所隶属宝山区建设局领导。管辖绿化范围增加了大场镇、罗店镇。现总管辖绿化面积为9259.05亩。现任所长赵高荣。

三、档案主要内容

宝山区园林管理所文书档案共分五大类:

1、党务类:上级党组织指令性文件、批复、所党支部工作计划、总结、支部换届选举,有关问题请示、报告,党内统计名册、党支部活动材料、组织关系介绍信。

2、行政类:行政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有关问题请示、报告、批复、机构建立、撤并、大事记、所纪所规、人大、政协代表提案、人民来信、职工住房分配材料。

3、劳动人事类:人员编制、干部任免、劳动工资政策文件、调资职工奖金、福利、职教、职工奖、惩、劳动安全、工资单、劳动人事统计材料。

4、业务类:市园林局公园处关于园林、绿化、公园建设管理方面文件通知、本区在道路、市政建设方面涉及树木绿地动迁等文件材料、绿化施工设计、业务合同协议、防汛防台、绿化业务统计、财务、物资、商业统计。

5、工青妇类: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干部任免、工作总结、职工疗休养、困难补助、计划生育总结报告。

四、建档说明

宝山区园林管理所文书档案建立于一九八七年夏季,由吴淞区城建办秘书科直接领导下开始立卷。****年所制订了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具体列出了档案范围和借阅制度,同年开始建立“基建档案”、“园林绿化档案”,一九九О年十月园林所正式建立档案室,并做到“档案管理制度”、“档案资料借阅制度”、“岗位责任制”、三制度上墙。一九九二年七月至十二月,又将全部文书档案作了系统整理,其中包括原临江公园和罗溪公园移交的档案资料,统一按照“宝山区园林管理所文书档案案卷类目及保管期限表”作重新组卷。

宝山县卫生防疫站 第145号全宗

一、组织机构概况

(一)机构沿革:

宝山区卫生防疫站于1989年3月由原宝山县卫生防疫站和吴淞区卫生防疫站“撤二建一”合并成立。1951原上海市江湾,大场、吴淞、新市四个区分别建立卫生防疫站;后来新区并入江湾,1956年江湾、大场、吴淞三个站又合并为上海市北郊区卫生防疫站。1958年9月北郊区防疫站同原江苏省宝山县血防站合并,建立宝山县卫生防疫站。解放以来吴淞地区行政区划几经更改,随着宝钢工程建设发展,经国务院批准,于1980年10月建立吴淞区,在筹建宝钢地区卫生防疫站基础上建立吴淞区卫生防疫站,于1982年底正式挂牌(附表)

年 份

单 位 名 称

1951年

为上海市江湾、大场、吴淞和新市四个区防疫站 1956年

为上海市北郊区卫生防疫站 1958年9月

为上海市宝山县卫生防疫站 1989年3月 为上海市宝山区卫生防疫站

(二)性质和任务:

卫生防疫站是1953年1月政务院167次会议批准建立起来的卫生事业单位,是应用预防医学理论、技术进行卫生防疫工作监制、监督、科研、培训相结合的专业机构;是当地卫生防疫业务技术的指导中心,贯彻“预防为主”方针,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保护劳动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二、档案状况

(一)档案数量:

该全宗档案形成能于1950年—1982年之间,分文书和科技两种档案。文书档案共49卷,其中永久18卷,长期31卷;科技档案共142卷,均为永久卷。总共档案数量为191卷,排架长度4.74米。

(二)主要内容:

1、文书档案:收集整理市卫生局、市卫生防疫站、县卫生局有关急性传、隔离、消毒、预防接种、劳动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学校卫生、粪水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计划、实施细则、管理条例、考评要求以及县站工作请示、计划、总结报告等;

2、科技档案:收集整理本地区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的发病、死亡、流行病学调查,以及人口、环境、生物制品使用情况、传染病报告资料;有关厂矿企业劳动环境各种有因素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职业中毒的防止监测监督资料;有关食品的生产、加工、贮存、运输、销售企业和饮食行业,集体食堂等单位的卫生状况资料;有关中小学校学生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的调查,防治学生的视力、指导学校保健老师开展预防工作的资料;有关三废监测,公共场所的卫生监测监督以及粪便、给水卫生管理技术指导等资料。

三、说明

该全宗文书档案收集不全,数量亦少,采用大流水编号;科技档案资料收集较齐全,内容较完整,数量也较多,采用大流水编号立卷。

第二篇:康家村幼儿园寒假通知单

康家村幼儿园寒假通知单

尊敬的家长:

您好!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我幼儿园工作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全体教职员工给各位家长、小朋友拜个早年了!

祝新春愉快、吉祥如意、合家安康!

寒假即将来临,为了让你的孩子拥有幼儿时期快乐而有意义的寒假,度过

一个文明、健康、祥和的春节,希望您关注幼儿园,特别提示如下:

一、寒假时间:2012年1月6日——2月2日。

开学时间:2012年2月3日(正月十二报名,正月十六开始教学活动)。

二、温馨提示:

1、寒假期间,请您安排好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坚持早睡早起,保证孩子有规律的饮食与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请您时刻注意孩子的安全,不要让孩子到危险的地方去,不玩危险物品。远离火、电、开水,不要让孩子单独燃放烟花爆竹,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3、寒假期间的走亲访友正是您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的良好时机,希望孩子能礼貌待人,成为有礼貌的好孩子。教育孩子外出做客和接待客人时,要有礼貌、举止文明、孝敬老人、尊敬长辈。友好地对待同伴和比自己小的小朋友。

4、假期中请您坚持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如:自己穿脱鞋子、自己叠放衣服、自己吃饭等等。

5、放假期间注意做好孩子传染病的预防工作,特别是流感、流脑的预防,防止传染。提醒孩子多喝水,放假的时候可不能生病哦!

6、外出游玩时请遵守交通规则,不要让孩子离开成人的视线,告诉孩子不要随便与陌生人交往。让孩子牢记一个联系电话,万一发生意外可以立即拨打求救。

过去的一年是丰收的、快乐的。在来年的春天,我们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小朋友的到来!

期待您一如既往的关注!希望您对来期工作多提宝贵建议!

园内联系电话:8571666***(贺老师)

桃江县修山镇康家村幼儿园

2012年1月5日

第三篇:双庙乡化行学校安全月活动实施方案

双庙乡化行学校安全月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线,以“治理隐患,防范事故”为主题,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提高师生安全意识,为打造“平安学校”,保证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证。

二、活动时间(从2009年6月1日——6月30日)

第一阶段:6月1日——6月10日主要活动内容包括:制订活动方案、宣传发动、全面自查;

第二阶段:6月11日——6月20日主要活动内容包括: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教育活动全面展开;

第三阶段:6月21日——6月30日主要活动内容包括:迎接上级检查、学校安全月活动总结。

三、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翟志强

副组长:孔茂林

成员:张军有 郜有岭 李明臣 各班班主任

四、活动内容及安排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利用学校广播站、宣传栏、黑板报等阵地,广泛宣传消防、用电、交通、饮食卫生、校产使用与保管等方面的法律规章和安全常识、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充分利用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等阵地的作用,让学生牢固树立“时时讲安全、处处讲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2、组织学生开展“安全发展、关爱生命”为主题的征文和演讲比赛,提高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

3、少先队大队部利用活动课,以年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观看安全教育片。

4、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法律法规,增强依法执教、依法从教、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行为,增强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问题能力。

5、举办有关安全主题的图片展,让每位师生珍爱自己的生命。聘请有关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方面讲座,用身边的例子说服教育学生。

6、加强校产的使用与维护管理,特别要对教学设施,仪器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消除各种安全隐患,保证无事故发生。加强对校内消防设施的检测与维护,加强对学校避雷装置、线路、校舍、厕所等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7、学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安全防范师生演练。每周两次集中演练一次,各班级随即进行演练,做好演练记录并存档。

五、活动要求

1、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开展安全月活动的重要性,认真学习“安全月”活动方案。把安全月活动提高到重要的议事日程,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2、进一步完善各类事故的安全应急预案,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细化秩序、有章可循,发生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控制。

3、齐抓共管人人参与,各任课教师要积极配合班级工作,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安全活动月活动,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4、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各课任教师及班主任要抓好自己的分管工作,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当做总抓手,贯穿各项工作的始终,对于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消除的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导致发生安全责任事故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化行学校

2009.06

第四篇:豫乡行(模版)

二胡曲《豫乡行》教案

授课曲目:《豫乡行》

课 型:技能课 授课方法:讲授、示范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奏河南音乐地方中的滑音和滑揉等技巧。

3、通过学习《豫乡行》,不仅掌握二胡技巧,重要的是要学生感受地方音乐的魅力,增强对二胡风格性的学习。教学重点:

不同滑音的演奏方法:大滑、小滑、上滑、下滑、滑揉、压揉、重滑、轻滑等等 教学难点:

掌握河南地方音乐语言在二胡演奏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以及环节:

(一)导入

1.回想学过的河南小曲,想想乐曲中风格表现的特殊技巧

2、二胡在表现河南风格及地方风格的技巧上类似于河南坠子,也称坠琴。主要靠滑音、滑揉。这节课,《豫乡行》这首乐曲就带我们就一起逛一趟河南,感受河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吧!

(二)新授

1.讲授课题—— 《豫乡行》风格

《豫乡行》这首乐曲是宋国生先生运用了富有河南地方特色的音乐语言创作而成的一首二胡小品,这首乐曲表达了河南人民开朗诙谐乐观的精神风貌和风土人情。我们在演奏这首曲目的时候要注意河南地方风格里边大的滑音(尤其是吸取河南坠子的演奏技巧),滑音在二胡上的运用很自如游刃有余,因为它不受品味的限制,像其他的有具体音位的乐器(比如琵琶、扬琴)却很难做到。一般来说有三度、也有六度的滑音。河南音乐风格比较直率、质朴,比如我们听过的河南豫剧的《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选段。

为了表现这一音乐特点,右手运弓很有讲究,要饱满松弛,不要太僵硬,一定要注意扎实的运弓和音头,左手的滑音要比较通顺、痛快,相对比较快一些,左手配合右手的这种扎实的运弓就演奏出这种开头的比较爽朗的效果。(模仿坠胡)

1、三度35的滑音,连续滑,有点类似大的滑揉的感觉,同一个手指来回移动,技术上注意左手虎口不要捏住琴杆太死,腕子的动作不能太多,也就是手腕不能太灵活,主要是靠小臂的动作来完成,主要是以胳膊肘关节为轴来运动完成的。千万不要用手腕太多,手腕太多,速度就上不去,注意阳刚的乐观的情绪。

2、旋律进行中要注意后半拍起的断句问题。后半拍的音要奏出下一句开始的感觉,包括力度控制,音乐感觉。

3、大滑音,要注意手比较放松,从滑音的开始到主音力度的变化,运动过程中是逐渐加大力度的,不敢一开始力度太大,这样就太笨重了,要轻巧一些。

4、注意力度的变化,强弱对比要夸张,这样音乐性格就比较突出。另外,渐强的过程运弓的幅度要从很小的幅度,逐渐增加,直到拉宽,这样情绪宣泄的张力比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力度和弓段上。一定要注意,强弱都是相对的,对比很重要。

5、衔接的段落注意音色要渐柔。

6、注意滑揉的运用。

7、注意河南筝的乐曲中的润腔的手法,同一个音的不同节奏的变化,强调左手揉弦和右手的力度变化,左手大的揉弦配合右手力度减弱再渐强的变化,为旋律的发展提供很好的手段。

一定要注意慢练,注意声腔进行过程中的轻重缓急的处理,其实这都是润腔的东西,建议大家课下除了练琴外有空看一下沈恰先生的《音腔论》这本书,有利于对音腔的把握。

这首乐曲分三部分,从曲式上看是(A呈示+B扩展+华彩+A再现)的结构特征。把握结构特点,对于理解风格也有一定作用。第一部分和再现部分,左手注意滑音的连贯耿直;右手运弓上,注意饱满,松弛,爽朗,模仿坠胡的特点;中间一部分,带有戏曲和说唱音乐诉说的特点,不是连贯的运弓,另外,注意“垫弓”的民间加花的演奏方法;还有在中段注意压揉的借鉴的河南筝的演奏方法,渐强减弱的处理要明显,华彩注意节奏的变化,由慢渐快,弱起等等。在河南的音乐声腔中,滑音在表现这种乐观豪放的风格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具有代表性的刘明源先生的《河南小曲》。有很多的滑音,都是音程距离大的,如六度八度等,在这首乐曲中也要注意不同滑音的运用,重要的是要为这种爽朗的音乐风格服务,这也是器乐演奏的核心。2.介绍技巧及其特点(1)滑音:

大滑音,六度、八度的演奏,相对比较多,左手动作中注意以胳膊肘为核心来演奏,不要大臂小臂平行来演奏。注意要把这种爽朗的音乐特点演奏出来。除此以为,注意音头出来要立马松弛下来,突出河南音乐特点。

小滑音,三度,如3535的同指异音的演奏,要类似坠胡的滑揉,这一技巧要求手腕不动,一块运动,而非手腕先动。(2)揉弦:

压揉,借鉴古筝的揉弦技巧,是在二胡演奏中经常用到的一种揉弦技法。它也是利用了二胡没有指板的特点,通过手臂和手掌的上下摆动,使手指尖在弦上富有弹性、一松一紧地压弦而产生音波。由于压揉是手几个手指并用而非一个手指演奏,增加了琴弦的压力,所以发出来的音色比较,富有共鸣感,也更突出了二胡本身的韵味。

滑揉,滑揉是表现特定音乐风格和特殊音乐效果的色彩性揉弦技巧。它借鉴了坠胡的揉弦技法。它是通过手臂带动左手虎口和手指在琴杆和弦上做整体滑动。在做这个动作时,虎口要松开,不要紧贴于琴杆;指尖在按弦时也不要太死,同时要保持手指对弦的压力,不要有太大的变化,手指对弦上产生的力度要均衡,指尖在弦上滑动的范围一般在基本音的高低小二度内。

后半拍起句旋律的演奏:注意力度上的变化,尤其是重复的部分的对比,注意强弱的变化,左手揉弦和右手弓段的分配。

(3)弯柱法:二胡的最低音域是内空弦音,当乐曲中出现比内空弦音低的音符时,用常规的演奏方法是不能奏出的,但使用弯柱法最多可以奏出比内空弦音低一个小三度的音,从而满足了一些乐曲中偶然遇到的低音。这些低音如果改音或翻高八度来演奏,会失去乐曲原有的风味,而用弯柱法演奏,不但能保持乐曲的本色,还能使音乐富有一种浓郁的戏曲风味,十分动人。这种奏法是河北省艺术学校的王曙亮先生首创的。它的演奏方法是:左手四个手指握住琴杆,左臂尽力向下压,使琴筒贴紧腿部不致滑动;一指根部抵住琴杆向右,二、三、四指勾住琴杆向左同时施力,以形成杠杆作用强迫琴杆微微向右弯曲,来降低琴弦的张力而发出较低的音,其用力的分寸完全要凭听觉来加以控制。(4)连顿弓:动作靠前,手指发力,连续发力连续放松。

快速的连顿弓:也称“飞弓”,在演奏方法上与中速的连顿弓有所不同,它是依靠右臂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下来奏出顿音的。将快速连顿弓的动作分解一下,也可以理解为近似颤弓加拉弓(用推弓的情况很少)的结合。在演奏快速连顿弓时,全右臂都要处于较为紧张的状态,一面颤弓一面往外拉(或往里推)来奏出连续的快速顿弓。其关键在于颤弓要匀,拉弓(或推弓)要稳,两者在速度比例上要恰当,左手的按指动作还要与之默契地配合。在演奏连顿弓时,有两点需要特别的注意:

1、合理分配弓段,使每个顿音都能拥有一份长度相等的有效弓段,要避免前面的顿音用弓过多,而后面的顿音弓子不够用。

2、如果一弓内顿音较多,一定要在前一弓将弓子推(或拉)到弓根(或弓尖)部位,以争取获得尽可能多的有效弓段。

(三)、示范并教授《豫乡行》

(四)、总结:

《豫乡行》中使用了多种演奏技巧,其中最主要的技巧是揉弦和滑音。注意音乐情绪是豪放开朗诙谐的。在练习过程中注意要慢练,把音乐的刚柔缓急注意到。

第五篇:唐庙乡教育工作汇报

唐庙乡教育工作汇报

唐庙乡总人口4.9万人,共有54个行政村,辖区内现有初级中学3处,教师92人,26个班级;有10处定点小学,教学点7处,全乡教职工411人,168个教学班,学生4935人;幼儿园12所,幼儿教师45人,幼儿783人。学校布局合理,基本能适应我乡初等义务教育的要求,对我乡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进行了全面的自评。具体情况如下:

(一)领导职责

1、确立地位:“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我乡教育工作的目标,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乡工作计划,摆在“重中之重”。做到三个优先:既制定发展计划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在制定经费计划时优先保证教育事业的需要,在研究具体工作时优先安排教育工作。我们认真落实教育工作计划目标责任制,为全乡教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履行职责:乡政府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顺应教育发展形势,在制定“十五”“十一五”规划中把教育的发展纳入规划中,并出台了奖教、奖学政策及村两委履行教育工作责任制等一系列文件,确保义务教育顺利实施。

(二)经费投入与管理

为了推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乡党委、政府积极谋划,保证教育事业发展的基本投入。同时规范了经费管理,确保经费用在刀刃上。根据县财政文件,对全县教育财政拨款,预算内年生均教育事业费、教师工资、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实行以县统筹的原则。明确了对教育经费保障责任,使教育事业经费、生均公用经费和教师工资在得以能保障的基础上能逐年增长。

(三)办学条件

1、为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根据全乡实际情况调整学校布局,今年我们撤并了王菜园临时教学点的三、四年级,合并了杨垓教学点的六年级,夏楼教学点的五年级,学校布局更加合理,教师资源进一步得到优化。

2、进一步增加基础建设投入,确保学校校舍的安全。唐庙小学对全部的平房换了房顶,安装了铝合金门窗;中心小学改建了大门,新建了高标准的厕所;全乡所有定点小学和教学点都建造了传达室。

3、重视学校安全工作,确保让学生能在一个有安全保障的环境里面学习。本针对安全工作出现的新特点,学校都建成了保卫室,配备了警服,强光手电、棍棒等器材,教师轮流值班,确保一个学生也不受到伤害。对学校校舍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4、调动村级办学积极性,乡中心校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会议,协调解决学校实际困难。2009-2010年共争取社会资金16万元,用于危房改造和围墙、厕所翻新。

5、进一步做好学校内部配套设施的补充和更新工作,加强学校信息化工程建设。本我乡许庄小学、三屯小学建起了标准的微机室,每校配备了二十台学生用微机,基本保证了信息课程的正常开设;所有定点小学都配备了1---4台的教师用微机,全部上了宽带,保证了教师平时的学习和查阅资料。全乡新补充仪器一万余件,保证了学生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四)教师队伍建设

一、我们坚持把校长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一是完善校长责任制,择优聘任学校校长。为了进一步提高校长们的管理水平,除了要求他们积极参加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主持校长培训外,本学,我们还组织校长到巨野、菏泽、莱芜等地参观学习,通过学习外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加快促进我乡教育的发展水平。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严格教师队伍管理。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全乡分成三个区分科每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经常深入到学校听课,组织教师到外地听课,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加强教师的培养;狠抓教师的继续教育,加强教师岗位培训。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全乡所有教师的学历达标,大专学历的教师占全乡的70%,取得本科学历和正在参加本科学习的教师全乡已有六七十人。

三、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关,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

(五)教育管理

1、依法治教,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使教育法律法规进村入户,深入人心,形成依法治教氛围。

2、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加大教育支持力度。我乡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重点整治。对辖区内中小学和幼儿园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同时对辖区内校园周边网吧的清理整顿工作坚持经常性。乡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中心校积极开展“依法护航、关爱青少年”活动,深入到各学校与教师、学生座谈,上法制课,提高青少年法制意识。

3、认真对待辖区内各学校进行乡级教育督导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教学改革和发展

认真履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实施教学,坚持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加强课程实施与管理。督促各校要按上级文件要求开齐、开足课程课时。以校为单位,确定本校的校本研究课程,各校克服师资等困难,积极行动,我乡的校本课程研究走到了全县的前面。中心小学的卡通画、邓垓小学的粘贴画,胡营小学的剪纸,都已经形成了教材。这三个学校都被评为全县首批特色学校。

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结合县“五个校园”建设的文件精神,各校大力开展了校园文化、平安校园、特色校园的建设。全乡各个学校积极行动,唐庙小学全部的墙壁粉刷一遍,并刷写了醒目的标语;教学楼全乡统一制作了高标准的宣传画;中心小学开辟了感恩、忠孝文化基地;全乡各校都注重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同时使得我乡的校园文化、平安校园建设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

(七)努力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1、设立奖教奖学制度,每年教师节评选一批教育教学先进个人,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并对其进行奖励。对与成绩优秀的学生每学期进行一次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2、建立扶贫救助制度。协调关系,采取社会帮扶、与贫困生结对子。

二、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乡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乡教育改革和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1、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很好的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任务很重,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不足,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2、乡政府、村级财政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能满足教育发展对资金的需求,学校发展经费比较短缺。

三、督导评估后奋斗目标

1、想方设法增加教育投入,进一步完善办学条件,力争在短时间内使我乡的教育事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继续巩固成果,确保督导评估各项指标不反弹,大力推进普及义务教育,抓好学龄前幼儿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今后,我们将以这次教育督导评估契机,进一步加大教育力度,改进方法,增强责任,把本乡的教育工作提高到更高的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努力奋斗!

唐庙乡人民政府 2010年12月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