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黄河防汛抢险业务知识试卷1.大全
黄河防汛抢险知识试卷
一、填空题
1、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依法参加黄河防汛抗洪和保护黄河防洪设施的义务。
2、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3、抗洪抢险贯彻“以防为主、全力抢险、抢早抢小”的原则。
4、险情依据严重程度、规模大小、抢护难易等分为一般险情、较大险情、重大险情三级。
5、黄河防汛队伍实行专业防汛队伍与群众防汛队伍相结合和军警民联防的原则。
6、要实现“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目标,黄河治理应通过的“九条途径”的核心在于解决黄河“水少”“沙多”和“水沙不平衡”以及如何保持以黄河为中心的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发展问题。
7、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的防御洪水方案由国家防汛指挥机构编制,并报国务院批准。
8、国家设立水利建设基金,用于防洪工程和水利工程的维护和建设。
9、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应当服从防洪总体安排,实行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10、黄河防汛工作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遵循团结协作和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11、黄河工程维修养护有日常维修、岁修和工程大修三种。
12、紧急防汛抢险需要取土占地、砍伐林木、清除阻水障碍物时,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拦。
1、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水质不超标、河床不抬高是确保“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九条治理途径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答:错误。正确说法应为:“三条黄河”(原型黄河、数字黄河、模型黄河)建设是确保“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九条治理途径的科学有效的基本手段。
2、从洪水成因来看,黄河洪水分为暴雨洪水和冰凌洪水。()
答:正确。
3、防洪工程报险应按照“及时、全面、准确、负责”的原则上报。()答:正确。
4、测量标志和防汛设施是国家财产,各级人民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全体公民都有保护的责任。()
答:正确。
5、洪峰水位是指一次洪水水位过程线上最高点的水位。()
答:正确。
6、当堤防多处决口时,一般先堵上游口,后堵下游口。()
答:错误。正确答案为: 当堤防多处决口时,一般先堵下游口,后堵上游口。
7、当堤防发生多处大小不等的决口时,一般先堵小口后堵大口。()答:正确。
8、堤防工程查险由县、乡级堤段防汛责任人负责,组织群众防汛基干班成,黄河河务部门堤防管理干部负责技术指导。()
答:正确。
9、险工、控导护滩工程和涵闸虹吸工程查险在大河水位低于警戒水位时,由黄河河务部门岗位责任人负责,超过警戒水位后,由黄河河务部门岗位责任人带班,乡级防汛责任人负责组织群众防汛基于班完成。()
答:正确。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黄河防汛、救灾资金和物资。
五、论述题
试论水管体制改革后如何做好黄河防汛工作。
第二篇:浅谈如何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
浅谈如何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虽然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取得了辉煌成就,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洪水威胁依然存在,抗御洪劳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在加快完善防洪工程体系的同时,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一、目前黄河防汛抢险队伍现状
(一)黄河专业防汛抢险队伍
一是年龄结构偏大。专业防洪抢险队伍年龄大多数已接近或超过50岁,其身体条件已不适应防大汛抢大险的需要;二是知识结构单一。缺乏掌握防汛抢险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方面的技术人才,更缺乏熟练掌握防汛抢险技术方面的年轻职工。人才“青黄不接”的局面已明显出现。
(二)专业机动抢险队伍
黄河专业机动抢险队伍是近几年为适应黄河防汛抢险的需要组建的新生力量。目前,不仅队员年龄老化,而且抢险设备品种单一,缺乏先进的防汛抢险配套和抢险堵漏新技术新设备的配备。
(三)群众防汛抢险队伍
群众防汛抢险队伍一般由乡防汛指挥部,按照民兵组织形式,将农村青年登记造册,组建防汛基干班、抢险队、护闸队等。由于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较多,人员分散,组织、管理、培训同样存在落实困难的现象,个别甚至是纸上谈兵。由于黄河近年来未出现较大洪水,在防汛抢险队伍中,普遍存有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对洪水突发性、灾害性认识不够。
二、加强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的措施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抢险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的培训,应常年坚持把岗位培训、技术比武作为抢险队伍技术培训的有效手段,不断提高抢险技能水平;对专业机动抢险队伍要按军事化要求,强化日常训练,严明管理纪律,不断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加大投入,按标准和要求配齐机动抢险设备,加强设备维修保养;抢险队伍要熟练掌握各类设备的操作技能,一旦发现险情能够管打管用。
(二)重视和发挥群众防汛抢险队伍的作用
黄河防汛涉及到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在历次的黄河抗洪抢险斗争中,沿黄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参加,群众防汛抢险队伍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新的形势下,应当加强群众防汛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群众防汛队伍的素质。一要加强有关法规的宣传,增强沿黄人民群众参加防汛抢险的责任感;二要切实做到防汛工作“五落实”,特别要落实防汛抢险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制定好黄河防汛预案,严明防汛纪律,做到政令畅通、妥善协调、密切配合;三要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的学习,掌握防汛抢险及各类险情的辩别与抢护方法,进行必要的实战演习演练;四要大力加强防汛抢险队伍自身保障建设工作,要树立自身保障为主的思想,要研制配备必要的野外保障物资工具、生活物资和方便食品及照明设备,建立起联络体系,最大限度地提高保障能力,保证顺利完成防汛抢险任务。
(三)充分发挥当地驻军在抗洪抢险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与当地驻军的联系与沟通。他们在历次抗洪抢险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在汛前确认责任段,明确任务,了解工程情况和工程薄弱堤段以及易发生的各类险情及抢护措施,进行必要的抢险技能训练,充分发挥在抗洪抢险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专业队伍与群防队伍相结合,军民联防的黄河防汛抢险大军,具备应付各类洪水特别是防大洪抢大险的要求。
第三篇:浅谈济阳黄河企业防汛抢险队正规化建设
浅谈济阳黄河企业防汛抢险队正规化建设
一、济阳黄河的基本情况
济阳黄河防洪工程位于左岸,上与天桥区接壤,下与惠民县毗邻,与历城、章丘、邹平隔河相望,辖区内河道长56.5公里,堤防长60.2公里;共有5处险工、7处控导工程;4座引黄涵闸,设计引水流量95 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55万亩。黄河滩区总面积6.1万亩,共有7个自然村,人口4600余人。现有跨河建筑物22处。其中,黄河大桥2座、浮桥5座、穿堤管线等15处。
二、济阳黄河企业抢险队的基本情况
2012年6月,按照济南市防指要求,济阳县防指顺利完成4支大型企业黄河防汛抢险队组建工作。新组建的4支抢险队分别是:济阳县供电公司、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济阳县曲堤镇蔬菜销售有限公司、济南力高升降机械有限公司。每支抢险队编制60人,配备了正、副队长。由于组建时间短,缺乏防大汛、抢大险的实战经验。
三、组建黄河企业抢险队的必要性
人民治黄60年来,黄河防洪治理与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洪水隐患还没有彻底根除,抗御洪劳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深入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黄河企业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切实把加强黄河企业防汛抢险队伍正规化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中来,一旦黄河出现较大洪水,才能守的牢、抢的住,在两岸筑起铜墙铁壁,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四、黄河企业抢险队存在问题
(一)思想层面
黄河企业抢险队的人员组成多为沿黄群众。由于黄河多年未发生大洪水,洪患意识逐渐谈薄,存在着麻痹思想。对黄河防汛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缺乏充分认识,特别是近两
年堤防建设基本完成后,个别地方滋生了盲目乐观情绪。有的认为小浪底水库运用后,再来大水的可能性不大,抱有侥幸心理,由此产生松懈麻痹思想。
(二)组织、技术层面
企业抢险队队员多为聘用制和合同制工人,人员不固定,大多数一线职工生活在沿黄村镇,家庭负担使其在自我提高方面力不从心,再加上文化底子相对较薄,缺乏信心。受家庭条件的制约,削弱了他们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对学习和钻研防汛抢险技术缺乏自觉性和主动性。四支黄河企业抢险队伍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企业创收和防汛培训、演练的矛盾,加上无法保证防汛经费的及时、足额和到位,企业的积极性不高。抢险技术培训和组织管理难度很大。
(三)抢险工具层面
黄河企业抢险队自己出资配备的抢险工具和设备,大多是以企业自身的需求而配备和购置的。黄河防汛抢险的特殊性、突然性和灾害性,决定了抢险队伍的机动性和抢险工具的特殊性。由于受防汛资金的限制,企业抢险队的抢险设备品种单一。缺乏先进的防汛抢险配套和抢险堵漏新技术、新设备,缺乏必要的大型交通工具,一旦发生险情,抢险队伍难以第一时间赶赴抢险现场。
五、对策及措施
(一)搞好防汛宣传发动,提高干部群众的水患意识
在进行黄河防汛宣传工作中,除利用各种渠道、各类媒体、宣传车、标语口号广泛宣传防洪法规和防汛知识外,每年汛前都要到农村、街道显眼的地方,张贴黄河防汛宣传材料,介绍黄河的防汛形势、防汛任务、防汛要求,告诉村民为什么黄河中常洪水也可能再现大的险情,小浪底建成后黄河下游的防洪形势;宣传黄河防汛与国家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直接关系,使当地群众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他们是黄河防汛的一分子,黄河防汛不仅与国家的利益也与他们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使一部分人走出认为黄河下游从此可以高忱无忧了的误区,克服这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提高认识,使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把黄河防汛当成头等大事来抓。黄河洪水突发性强,危害大,要使群众明白“防患未然,防重于抢”的重要意义,肩负的义务和责任。
(二)重视和发挥黄河企业抢险队伍正规化建设的作用
黄河防汛涉及到千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广泛支持和配合。《防洪法》中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洪抢险的义务。在历次的黄河抗洪抢险斗争中,沿黄广大人民群众都积极参加,夺取了一次次抗洪抢险的胜利。
在新的形势下更应当加强黄河企业抢险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群众防汛队伍的素质。严明防汛纪律,做到政令畅通,一旦发生大水,做到有组织,有纪律、妥善协调、密切配合,有条不紊。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积极向上级反映,加大对黄河企业抢险队的资金投入和抢险设备的配备。加强防汛抢险技术的培训和思想教育,抓好技术培训的落实和训练质量的提高,使企业抢险队尽快掌握防汛抢险及各类险情的辩别与抢护方法,并进行必要的实战演练。
(三)配备完善抢险设备,提高企业黄河抢险队的机动能力
企业黄河抢险队担负着紧急抢护黄河下游重大险情的任务,是保证黄河防洪安全的突击力量。在抢护险情时,物料充足,工具设备完善,又能及时熟练掌握,能事半功倍,化险为夷。配备完善的抢险设备对抢险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必须运用先进的机械化设备和现代化通信设备来武装队伍,进一步提高抢险队的灵活机动抢险能力。
第四篇:2019防汛抢险预案
马尔康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019防汛抢险预案
第一部分
总则
一、目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对防汛工作提出的要求,我局认真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防汛方针,为预防和处置好紧急突发事件,保障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安全,保持正常的旅游、工作和生活秩序。根据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二、紧急突发事件的范围
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事件,包括:山体滑坡和泥石流造成的交通堵塞、事故伤亡、危及旅游者生命安全或造成游客死亡的事件、文保单位遭受山洪灾害等。
三、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救援第一。在处理旅游突发公共事件中以保障旅游者生命安全为根本目的,尽一切可能为旅游者提供救援、救助。
2、属地救护,就近处置。在市政府领导下,由本地区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相关应急救援工作,运用一切力量,力争在最短时间内将危害和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3、落实责任和实行分片包干。管理处要层层落实责任。哪个部门发生紧急突发事件,哪个部门的负责人就要积极主动,承担主要责任并快速处理。最后,要做好紧急突发事件的善后工作和有关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稳定。
4、坚持与地方党政领导共同负责。在市级文化部门的领导下,文保单位管理处成立紧急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对各类紧急突发事件的处置全面负责,卓克基党委、政府协助管理处处理各项工作;管理处保卫人员及职能部门要各负其责,行政管理人员密切协助。
第二部分 职责区分
一、组织机构
1、成立以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卓克基管理局负责人为领导的旅游突发事件的领导小组。胡银芝为组长,卓克基管理局殴贤波、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何彩珠、熊安民、柏正丹为副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的旅游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马尔康市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2、成立预防和处置紧急突发事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文保单位管理处处长担任;副组长:由文保单位副处长担任;成员:保卫部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部,负责具体工作和信息联络,保卫部部长兼任主任。
第三部分
处置程序
一、防汛处置程序
1、加强汛期值班
保卫部值班同志应密切注意气象预报和天气变化,保证二十四小时通信线路畅通。值班时做到“三清”、“三快”,即险情查清、险情记清、报告说清;发现险情快、报告快、处理快。对重点部位派专人定点守侯。白天随时检查,夜间分区域进行不间断巡
2、开展汛前安全检查
负责人必须组织职工对所属区域认真进行汛前安全检查(如下水道堵塞),危险隐患及时上报防汛办公室,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消除隐患。
3、做好抗洪抢险准备
(一)、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在接到旅游团队、旅游区(点)等发生突发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报告后,应积极协助有关部门为旅游团队提供紧急救援。
同时,及时向组团旅行社所在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情况,配合处理有关事宜。(二)、各科室(部)负责人须做好所属区域内公共财产的转移方案,在险情来临前,保证物资能有条不紊的转移。
马尔康市文化体育旅游局
2019年4月30日
第五篇:防汛抢险试题
防汛抢险知识题
一、单项选择题(20分)
1、防汛抗洪工作,必须坚持贯彻落实()的方针。A、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B、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C、临危不惧、抢护结合、团结奋战、确保平安 2、1998年 同志在抗洪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概括的伟大抗洪精神是()
A、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 不怕困难 顽强拼搏坚忍不拔 敢于胜利
B、顽强拼搏 团结战斗 无私奉献 求真务实极端负责 夺取胜利
C、万众一心 团结战斗 顽强拼搏 无私奉献求真务实 夺取胜利
3、《防洪法》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A、党委 B、行政首长 C、业务部门
4、按照《防洪法》的规定,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A、谁设障,谁清除 B、河道管理单位清除 C、水行政主管部门清除
5、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长江洪水高度方案,遇1954年同样大洪水,长江中下游需承担的分洪量占中下游分洪量的()A、50%以上 B、60%以上 C、70%以上
6、河道安全泄量通常是指河道在保证水位时洪水能顺利安全通过河段而不致漫溢堤防或对两岸造成危害,不需要采取分蓄洪措施的最大流量。我省长江武汉河段的安全泄量为()立方米每秒。
A、6万 B、5万 C、7万
7、山洪灾害是指由于()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它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预报预测预防难度大,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A、降雪 B、地震 C、降雨
8、施工导流贯穿水电站工程建设全过程。导流建筑物封堵,应在工程已具备可靠的()措施、可满足下游用水要求,并经主管部门在蓄水前中间验收后方可运行。A、发电运行 B、度汛泄洪 C、安全蓄水
9、汛情紧急需动用部队执行防汛抗洪任务时,由()提出申请报有关军事机关批准。
A、当地政府 B、水利部门 C、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指挥部 10有防汛抗洪任务的企业,应当根据所在流域或者地区的防御洪水方案,制定本企业的()措施,在征得所在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本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批准。A、防汛抗洪 B、搬迁避难 C、生产自救
二、多项选择题(30分)
11、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提出的防汛抗旱新思路是,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向()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A、约束洪水
B、控制洪水 C、管理洪水 D、洪水管理
E、洪水利用
12、《防洪法》规定,防洪工作实行()综合治理、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
A、全面规划 B、同意安排 C、统筹兼顾 D、预防为主 E、各负其责
13、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止进行()取土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A、建房 B、爆破 C、打井 D、采石 E、种树
14、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雨水深度叫雨量。按24小时雨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个等级,其中特大暴雨为24小时降雨()、大暴雨为24小时降雨()。A、>200.0mm
B、100.1—200.0mm C、50.1—100.0mm D、25.1—50.0mm E、10.1—25.0mm
15、长江是雨洪河流,暴雨洪水可分为全流域性和局部区域性两种类型。建国后,全流域性洪水对我省造成重大损失的年份是()年、()年。局部区域性洪水发生在中游的1999年和1981年。
A、1954 B、1964 C、1996 D、1998 E、2001
16、在江河防汛中,经常用到几种特征水位。()是指汛期河道堤防开始进入防汛阶段的水位。()是指堤防临水到一定深度,有可能出现险情要加以警惕戒备的水位。()是根据防洪标准设计的堤防设计洪水位,或历史上防御过的最高洪水位。
A、设防水位
B、安全水位
C、警戒水位
D、紧急水位 E、保证水位
17、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我省常用的工程措施为山洪沟治理、滑坡治理、泥石流治理、山坡水土保持。主要非工程措施包括()防灾减灾宣传、政策法规建设等。
A、搬迁避让
B、建挡土墙
C、监测预警系统
D、编制防御预案 E、修建谷坊
18、在汛期持续高水位作用下,河水通过堤身土壤的空隙,在堤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出,使堤坡湿润变软,甚至发生侵润水流。这种险情称为()。它的抢护方法一般是在背河堤(),目的是降低背河堤坡的侵润线,使堤坡土体保持干燥,增强其抗滑稳定能力。
A、脱坡
B、散浸
C、填土加固
D、开沟导渗 E、块石护坡
19、堤顶或堤坡发生裂缝,裂缝走向与堤线大体垂直的叫做横向裂缝;与堤线大体平行或呈弧线的,叫做纵向裂缝。对于横向裂缝的处理一般采用(),开挖横向沟槽和纵向沟槽,回填时要分层夯实,并做成龟背形,再用彩条布等覆盖。纵向裂缝处理,一般采用(),并覆盖彩条布等以防雨水灌人。
A、横樯隔断法 B、粘土填充法 C、翻筑处理 D、铺设塑料布 E、开沟导滤
20、河弯凹岸一侧因受到急流冲刷,掏空堤脚或岸坡,导致水下坡度变陡,造成堤岸崩塌险情。对于这种险情的处理,应该()。
A、水下填土 B、水下抛石护脚 C、翻筑处理 D、铺设塑料布
E、水下截渗,水上导滤 三 问答(50分)
21.裂缝的抢护的方法有几种?
22.渗漏险情的分类?
23.渗漏险情的抢护原则、方法?
24.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什么制度?
25.国家对水资源实行什么管理体制?
答案:
Aabab ccbca
Bd,acd,bcd,ab,ad,ace,acd,bd,ac,bd
1.开挖回填、横墙隔断、封堵缝口。
2.渗水险情;管涌险情;流土险情;漏洞险情。
3.临水坡截渗和背水坡反滤导渗;土工膜截渗、抢堵漏洞进水口、散抛粘土截渗。
4.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5.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