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整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整理



第二章

第一节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

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过程中不仅有的变化,还有

变化,这种能量变化常以、、等形式变现出来。(选修四1页)

2、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两条基本的自然定律:

和。

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

。因此,化学反应中存在着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的变化,当能量变化以热的形式表现时,我们把反应分为

3、决定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因素(宏观解释)

(1)

各种物质都储存有化学能,不同物质所包含的化学能也不同。

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符号______________

③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2)

一个确定化学反应完成后的结果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的相对大小。

反应热、焓变(ΔH)①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符号______________③常用单位______________

④△H的正负与吸、放热反应的关系

当△H为“一”或△H<0时为

△H为“+”或△H>0时为

⑤△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H=

4、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微观解释)

(1)

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原子,即反应物中的旧化学键的和生成物中新化学键的(2)

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3)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

能量

常温常压(25℃,101KPa)下,断开1mol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与生成1mol化学键放出的能量相等。---------()

(4)△H计算的三种表达式△H=

5、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概念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决定

因素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产生

原因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的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的总能量

生成物分子成键时的总能量

反应物断键时的总能量

表示

方法

△H<0

△H>0

图示

常见反应类型

大多数化合反应

所有燃烧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

金属与酸(或水)反应

大多数分解反应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

C+H2O(g)CO+H2

制水煤气

C+CO2(g)2CO

第二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1、概念:表示

和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表示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变化。

如:H2(g)+

1/2O2(g)===H2O(l)

ΔH=

-285

.8

kJ·mol-1,表示在℃,Pa,mol

H2与

mol

O2完全反应生成态水时的热量是285.8

kJ。(表示完全反应时的能量变化)

H2

(g)

+

O2

(g)

=

H2O(g)

△H=

--241.8

kJ/mol

H2(g)+O2(g)=2H2

O(l)

△H=

-571.6

KJ·mol-1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不表示,因此,它可以是

数。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化学计量数和ΔH可以同时扩大或

缩小的倍数

。即使化学计量数相同,当反应物、生成物的状态不同时,ΔH值______。ΔH单位中的“每摩尔”是指______________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第三课时

中和热的测定

一、中和热

1、概念: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注:①中和反应都放出热量;

②定义中的“稀溶液”一般指,因为溶液混合时会产生溶解热效应而影响中和热的测定

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二、中和热的测定:

【思考交流1】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

2.温度计上的酸为何要用水冲洗干净?冲洗后的溶液能否倒入小烧杯?为什么?

3.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

4.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

四、误差分析:请同学们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各自所测得的中和反应反应热,并与其他同学交流实验结果。你所测得的数据是否为57.3

kJ·mol-1,若不是,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思考交流2】

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1的盐酸改为50

mL

0.50

mol·L-1醋酸(弱酸)溶液,所测反应热的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1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1的NaOH溶液,所测的中和热的结果是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为什么?

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一、燃烧热

1、反应热的分类

根据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分多种,例如

等,其中以跟燃料品质相关的实际应用较广。

2、燃烧热

(1)定义:

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2)要点:

①条件:

②量:

③对象:

④反应程度:

⑤产物稳定性:

(不可再燃且状态稳定)

⑥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H为“___”或△H

0

3.燃烧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方法:以燃烧1mol可燃烧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练习:①

H2

(g)

+

O2

(g)

=

H2O(g);△H=

-241.8

kJ/mol

②H2(g)

+

O2

(g)

=

H2O(l);△H=

-285.8

kJ/mol

③2H2(g)

+

O2

(g)

=

2H2O(l);△H=

-571.6

kJ/mol

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燃烧反应中热量的计算:

关系式:热量=可燃物物质的量ⅹ燃烧热

【练习】

1、写出下列可燃性物质燃烧的稳定产物

C:______

H2:______

CH4:_____

金刚石:_____

乙醇:______

2、依据表(教材p7)1-1,写出下列物质的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

(1)CO(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2H6(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源

1、能源

(1)能源就是能提供的,它包括

等。

(2)能源是的重要物质基础,它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可以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

2、人类利用能源的三个阶段

(1)

柴草时期:以树枝杂草为主要能源

(2)

化石能源时期:以煤、石油、天然气为主要能源

(3)

多能源结构时期: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将成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潮汐能、风能等

3.能源有不同的分类,具体如下:

分类依据

种类

举例

转换过程

太阳能、风能、化石燃料、地热能、潮汐能等

电能、氢能、石油加工产品、煤的加工产品等

使用历史

化石燃料

太阳能、风能、核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性质

太阳能、风能、氢能、生物质能等

化石燃料、核能

4、我国目前的能源利用状况

我国目前使用最多的能源是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属________再生能源,并且能源利用率极低,能源危机趋于严重。

5.能源危机的解决方法

开发________,节约__________,提高能源的________。

6.化石燃料和新能源

(1)化石燃料的利弊:蕴藏量有限、不能再生;利用率低;污染环境,特别是造成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太阳能是能量巨大的清洁能源,缺点是能量密度小,受地域和季节的影响大。

(3)氢能有三大优点:一是燃烧热值高,二是__________,三是____________。缺点是储存、运输困难。

第一章

第三节

反应热的计算)

一、盖斯定律:

1、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

完成或

完成,其反应热是的。也就是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_

和__

_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对盖斯定律的图示理解

一个化学反应由始态转化为终态可通过不同的途径进行,在图示中各ΔH之间应该具有怎样的关系?

提示:ΔH=ΔH1+ΔH2=ΔH3+ΔH4+ΔH5

二、计算的步骤:找出能量守恒的等量的关系

例题1.已知C(s)+O2(g)===CO(g)的反应热无法直接测得。但是下述两个反应的反应热却可以直接测得:

C(s)+O2(g)===CO2(g)ΔH1=-393.5

kJ·mol-1

CO(g)+O2(g)===CO2(g)ΔH2=-283.0

kJ·mol-1

分析其过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5/144878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