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4.2几分之一▏沪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学案-4.2几分之一▏沪教版



几分之一

教学目标:

1、借助实物、图形,初步建立平分、分数的概念,认识几分之一。

2、能正确理解和表述“把一个物体平分成几份,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几分之一

个物体”

3、借助等分活动,初步体会数的发展源于生活、生产实际的需要。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几分之一。

教学难点:理解和正确理解和表述“把一个物体平分成几份,一份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几分之一个物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图形学具、学习单、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整体与部分

师:拿出一支粉笔,任意地掰成两段,谁能说说,这里每一小段和原来粉笔的关系?

生:略。

师:我们可以说:这一小段是这支粉笔的一部分,这一小段也是这根粉笔的一部分。

同学们,请你们拿出一张圆形纸片,把它也看做一个整体,把它撕成两个部分。

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我把这张圆形纸片分成两个部分,这是圆片的一部分,这也是它的一部分。)

练一练:按要求在圈里画一画:

整体:

部分:

整体:

部分:

部分:

部分

[

设计意图:认识部分与整体。]

二、认识分数

1、平均分

师:老师也把一张圆形纸片看作一个整体,分成了两部分,观察一下,和你们分得有什么不一样?(生:我们分出来的两部分大小不一样,老师分出来的两部分大小一样)

师:说的真好!像老师这样把一个整体分成了大小相等的两个部分,你们能用一个数学术语来表示吗?

生:叫做平均分(师板书:平均分)。今天我们就用平均分来探究新的本领。

2、认识

师:小胖要过生日,好朋友小丁丁送来了蛋糕,想一想,它们会怎样分这个蛋糕呢?

师:请你们拿出另外一张圆形纸片,当作蛋糕分一分。

学生展示交流。(应该将圆形纸片对折,平均分成两份,比较公平。)

师:这样分很公平,真棒!那么他们分别吃了多少个蛋糕呢?(半个)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半个呢?

(生:二分之一)(板书)

师:二分之一怎样写呢?和老师写,伸出右手食指书空。先写一短横是分数线,再写2是分母,最后写1是分子。小胖分到了个蛋糕,小丁丁分到了多少个蛋糕呢?

生:个蛋糕。

师:大家回想一下。是怎么得来的?

生: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是个蛋糕。

师板书: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一份是这个蛋糕的,是个蛋糕。

师:刚才大家把一个圆形撕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能用表示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没有平均分。

师:真棒!只有在平均分的前提下,每一部分才可以用表示。

跟进练习:

小结:平分生活中的许多物体,几何图形都可以用分数表示。

3、认识更多的分数

(1)认识

刚才我们把蛋糕平均分成2份,知道每一份是它的,那么,如果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4份,平均分成8份,甚至更多份,每一份又是这个蛋糕的多少呢?

你们想不想再试一试?

继续把圆片当成蛋糕,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一人等分成4份,一人等分成8份,并且,一边分一边模仿刚才的分法说一说。

学生投影演示:对折2次;对折3次;

反馈:、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2)

媒体逐个出示:

这个蛋糕中分别有几个,有几个?有几个?

如果再继续等分,还可以等分成几份?得到哪些数呢?

媒体演示:、、……)

小结:像、、、、,这一类的数我们叫做分数。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分数中的几分之一。(出示课题)

(3)观察这些分数,这条横线,叫做“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分数线下面的是分母,表示

平均分成几份;分数线上面的是分子,表示取其中的几份。

三、练习

1、完成学习单—3、读写下列分数:

(1)读作:();

读作:()。

(2)五分之一写作:();三分之一写作:()。

(3)十分之一写作:(),它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份,每一部分就是整体的()。

2、P、44—4、53、判断下图是否平均分,是的打“√”不是的打“×”:

4、在每一图形中,阴影部分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

()

()

5、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几分之一?

()

()

()

()

()

6、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

5076×32

30142÷67

*50032÷487、递等式计算(能巧算要巧算)

435×57÷19

94×77+6×77

703×308-7500÷625

2400÷60×(80

+

52)

400-(32×8

+

143)

[68+(14×5+15-34)]

÷178、一根铁丝长84厘米,做了一个长14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后,剩下的铁丝可以做一

个边长是几厘米的正方形?

9、用520厘米长的铁丝做4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是40厘米,宽是多少厘

米?

[

设计意图:在练习中巩固。]

四、全课小结

课后作业:随堂练未完成部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5/141879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