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八年级物理9.2《液体的压强》限时训练

八年级物理9.2《液体的压强》限时训练



9.2《液体的压强》限时训练

推荐时长:25分钟

1、对于公式p=F/S和p=ρgh的适用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F/S只适用于固体压强的计算

B.p=F/S只适用于柱形液体压强的计算

C.p=F/S适用于固体和液体压强的求解,p=ρgh只适用于液体压强的求解

D.关于液体压强的求解,p=F/S和p=ρgh均可使用,但由于ρ和h容易直接测得,所以通常运用p=ρgh求解

2、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水,A、B、C 三点受到水的压强分别为pA、pB、pC,比较三者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pA>pB>pC

B.pA<pB<pC

C.pA=pB>pC

D.pA=pB<pC

3、你听说过“木桶效应”吗?它是由如图所示的沿口不齐的木桶装水所形成的一种“效应”。那么用该木桶装满水后木桶底部所受水的压强大小取决于()

A.木桶的轻重

B.B木桶的直径大小

C.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D.木桶最长的一块木板的长度

4、在装修房屋时,工人师傅常用一根灌有水(水中无气泡)且足够长的透明塑料软管的两端靠在墙面的不同地方并做出标记,如图所示,工人师傅这样做的目的是()

A.把水管当刻度尺用

B.把水管当气压计用

C.为了找到两个相同高度的点

D.为了测量两个水平距离

5、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6、如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A.甲大

B.乙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7、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前后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和,瓶子对水平桌面的压强分别是和,则()

A.,B.,C.,D.,8、小明给妈妈的透明茶壶添水后,放在桌子上,如图所示。妈妈看到后问:“怎么才加了半壶水?”小明说:“我担心再多加一点,水就从细细的壶嘴溢出来了。”妈妈说:“你试试加点水看看。”于是小明反复加了几次水后明白了:茶壶的壶嘴和壶身组成__________,壶嘴和壶身中的水面具有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所以不必担心再加少许水会溢出来

连通器

高度总是相同

9、如图所示,柱形容器中盛有水,水中A点的深度为________m,A点受到水的压强为________Pa,将水全部倒入一底面积更大的烧杯中(水没有溢出),则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强________原先容器底部受水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某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的压强”的实验中,选择如图所示的器材,容器正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在甲的左、右两侧倒入深度不同的水后,橡皮膜向左凸起;在乙左、右两侧分别倒入水和某种液体后,橡皮膜相平。

(1)甲实验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的_______有关;

(2)乙实验中左侧水对容器底的压强_______(“大于”“小于”或“等于”)右侧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若测得图乙中左、右两侧液面到薄膜处的深度分别为12cm和15cm,则右侧液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11、小明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实验前,他注意到U形管两边的液面已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如图甲所示.

(1)实验中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通过

反应出来的.这种方法叫

(2)比较a、b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3)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应选用图中的根据图中的、两组实验,根据实验现象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4)接着小明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

不变.

(5)小明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明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原因是:

12、如图所示,质量为0.2kg,底面积为2×10-2m2的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容器中盛有0.2m高的水;求:

(1)容器中水的质量;

(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3)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