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金融理论与实务》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课程性质

适用专业

财务管理

总学时

其中实验或上机学时

执笔人

教研室审核人

系、部审核人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财务管理专业的的一门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也是财务管理专业学科体系中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以“财务管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相衔接,本课程可以为学生提供将来从事财务、会计等相关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基础。

通过“金融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了解金融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掌握现代金融的科学含义,对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及未来发展趋势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了解与掌握货币、信用等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熟悉与掌握金融市场方面的理论与实务;了解金融机构的分类,熟悉我国现有的各类金融机构及其主要业务;熟悉各类金融工具的特点和用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金融相关的理论和实务,具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实践能力,为学习后续专业知识、形成职业行为能力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财务管理类工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掌握《金融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现代金融学的相关知识。具体要求如下:

(1)了解货币的概念、货币的发展历史,掌握货币的主要职能;

(2)掌握货币制度的概念、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了解其演变历史;

(3)了解金融市场的分类及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4)掌握货币市场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5)掌握资本市场的特点及主要类型;

(6)了解金融机构体系的一般构成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掌握中央银行各

项职能的含义及内容;

(7)掌握商业银行的概念、性质与职能、组织形式及类型;

(8)了解我国政策性银行组建的背景及三家政策性银行的运行情况;

(9)掌握租赁业务的概念和特点,熟悉租赁业务的主要种类并了解其业务特

点;

(10)了解国际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及其各自的宗旨与主要业务。

在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密切关注金融和国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变化情况。学会用所学的理论去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不断更新的、充实所学的知识。

四、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导论

金融概述

教学内容

1、金融及其构成要素;

2、金融的概念、金融的构成要素;

3、金融与经济。

重点及难点

金融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教学内容

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2、货币的本质与职能;

3、货币制度及其构成要素;

4、货币制度的演进及类型。

重点及难点

货币的性质和职能、货币制度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教学内容

1、信用特征及种类;

2、信用形式;

3、信用工具。

重点及难点

信用的含义、本质、特征和分类,信用形式,信用工具的特点

第三章

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内容

1、利息及其本质;

2、利率及其决定因素;

3、利率的种类与作用。

重点及难点

利息和利率的概念;利息的计算方法;利率的决定宏微观因素

第四章  金融机构与体系

教学内容

1、金融机构及其功能;

2、我国的金融体系。

重点及难点

各金融机构的性质、特点和业务范围

第五章  金融市场

教学内容

1、金融市场概述;

2、货币市场;

3、资本市场。

重点及难点

金融市场的种类、构成要素、地位、功能和发展趋势;货币市场的含义、特点及构成;资本市场的含义、特点和功能。

第六章  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1、商业银行概述;

2、负债业务;

3、资产业务;

4、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

重点及难点

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经营目标和原则,商业银行基本的负债业务、资产业务及中间业务的含义、构成和内容,以及各组成部分的特点。

第七章  货币流通与供求均衡

教学内容

1、货币层次划分与计量;

2、货币的需求;

3、货币供给与货币创造;

4、货币均衡;

5、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

重点及难点

货币需求的含义、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因素,货币供给的含义和货币层次的划分,货币均衡的含义、基本内容和实现机制,认识并理解货币失衡的内容及表现形式,通货膨胀的含义、类型、形成原因及其对经济的影响,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措施。

第八章  中央银行及主要业务

教学内容

1、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2、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

3、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

重点及难点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中央银行的业务。

第九章  货币政策

教学内容

1、货币政策概述;

2、货币政策工具体系;

3、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重点及难点

货币政策的含义,货币政策的政策目标和中介指标,货币政策工具的种类及作用机理,货币政策工具的传导机制。

五、学时分配

本课程共51个学时,具体教学时数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合计

理论教学

实践训练

导论:金融概述

0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第四章:金融机构与体系

0

第五章:金融市场

第六章: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

第七章:货币流通与供求均衡

第八章:中央银行及主要业务

第九章:货币政策

总计

六、相关课程的衔接

以“财务管理”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这门课程相衔接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考核方式采取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方式。总评成绩由平时表现成绩和期末考核成绩二部分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作业、课堂表现和出勤情况等组成;期末考核成绩占总评成绩的50%,序号

成绩构成占总成绩的比例

平时成绩

50%

期末考核成绩

50%

总评成绩=平时成绩×50%

+

期末考核成绩×50%

八、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现代金融理论与实务》,刘金章、孙可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二)参考用书:

1.《金融学》,黄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货币银行学原理》,龙玮娟、郑道平主编,中国金融出版社

3.《现代金融实务综论》刘金章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4.《金融学》,李健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九、实验教学

实训一:货币与货币制度(1课时)

实训内容:掌握企业法的概念、特征

实训二:信用与信用工具(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及其组织机构;掌握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股份发行及转让

实训三:利息与利息率(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破产的申请与受理;掌握破产的条件和程序;理解破产宣告与破产清算

实训四:金融市场(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合同的订立过程及内容;理解合同的履行、变更、转让及终止;理解合同效力的有关规定及违约责任的承担问题

实训五:商业银行及主要业务(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税法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实训六:货币流通与供求均衡(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理解证券的发行及交易的有关规定;掌握汇票、本票和支票

实训七:中央银行及主要业务(1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著作权的概念、内容、保护期限以及著作权权利的限制

实训八:货币政策(2课时)

实训要求:掌握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理解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律责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feisuxs.com/wenku/jingpin/5/1207385.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