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内部质量审核控制程序》



版本

修改序号

摘要

生效日期

A

00

初版发行

2002年10月01日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如此印章并非红色,代表此文件并非合法之版本,并不会受到控制及更新,请使用受控制之文件。

文件分发编号

文件控制印章

1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进行内部质量审核的控制要求,以验证质量活动是否符合文件要求及评价质量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的内部质量审核。

2引用文件

2.1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2.2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3职责

3.1管理者代表负责制定“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成审核组,任命审核组长负责全面内部质量审核工作,指定审核员。审核员应受过内部质量审核的培训并具有资格且与受审核部门无直接责任关系。

3.3审核员准备审核文件与资料,填写“不合格项报告”。

3.4全质办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和实施内部质量审核。

4工作程序

4.1审核计划

4.1.1管理者代表每年年初编制“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内容包括受审核部门、审核时间。编制年度审核计划时应根据所审核活动的实际状况和重要性安排计划,如增加审核频度。由全质办将计划分发至有关部门和审核小组成员。

4.1.2除每年须按计划对质量体系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内部质量审核外,当出现下述情况时,须及时组织内部质量审核:

a)合同对质量体系有新的要求;

b)公司组织结构或产品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外部审核机构审核前。

4.2审核程序

4.2.1审核组长于实施审核前一周向受审核部门发出“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确定具体审核日程安排,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各部门收到实施计划后应作好准备,认真配合审核工作。

4.2.2审核员按照审核计划,通过交谈、观察、询问、查阅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等方式检查受审部门质量体系运行情况。

4.2.3审核员应认真做好审核的检查记录工作,保证记录的完整、正确、清晰。

4.2.4审核员根据审核发现不合格项,填写“不合项报告”,交受审部门主管签字确认,以保证不合格项能够完全被理解,并提交审核组长审批。

4.2.5审核组长根据小组“不合格项报告”及有关记录,编写“不符合项分布表”

及“内部质量审核报告”,交管理者代表批准。审核组长负责召开审核总结会,报告和讨论审核结果。内部质量审核的结果应提交管理评审。

4.2.6“内部质量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

a)受审核的部门、审核组长及审核员;

b)审核目的和范围;

c)审核依据;

d)审核中发现的不合格项;

e)审核综述与结论;

f)审核报告的发放范围。

4.2.7纠正/预防措施

a)执行部门收到“不合格项报告”后,须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重大纠正措施应由管理者代表召开纠正/预防措施协调会,讨论采取纠正/预防措施的方法;

b)审核员跟进纠正行动是否成功执行,若已有效执行,便在跟进栏写上结果并签署,然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c)如发现执行的纠正行动不满意,审核员须向审核小组长报告。审核组长决定是否需要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处理。

d)由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所引起的文件更改,按《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进行。

4.3

所有与审核有关的记录正本由全质办保存,副本发给与审核有关的人员。

使用记录

5.1年度内部质量审核计划

5.2内部质量审核实施计划

5.3不合格项分布表

5.4不合格项报告

5.5

内部质量审核报告

END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