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库大全 > 精品范文库 > 5号文库

解方程(2)

解方程(2)



解方程(2)

课题

解方程(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由于学生前面已经积累了大量采用逆运算解方程的经验,对于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造成了极大的干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借助观察、操作、猜想与验证等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现针对本节课作一下设计说明:

本节课属于典型的计算课,所以算理与算法是两条主线,算法主要是突破学生原有的认知,使学生能够利用天平平衡的原理来解方程,所以理解算理便成了教学重点。设计中先让学生佷容易体会到方程左右两边同时加上、减去、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除数不能为0),方程两边仍然相等。使教学重、难点的突破更为轻松。

学习目标

1.运用知识迁移,结合直观图例,应用等式的性质,让学生自主探索和理解简易方程的解法。

2.经历运用等式的性质探究方程解法的过程,体会方程的解法和等式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3.帮助学生养成自觉检查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迁移的能力。

学习重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地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学习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理解和较熟练地掌握简易方程的解法。

学习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学案

达标检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

1.复习方程的意义。

(1)什么叫方程?

(2)什么叫解方程?

2.练习热身。

25+x

=37

x-30=90

x+12=98

x-100=250

说说解题过程。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利用等式的性质来解简易方程。

1.(1)学生举例说明,像5+

x=8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2)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2.学生独立解方程,集体交流时说出解题过程。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1.解下列方程,并说出依据。

(1)x+8=30

解:

x=22

方程两边同时减8

(2)65-x=40

解:

x=25

方程两边同时加上x,然后方程两边同时减去40

二、探究新知,理解、归纳解方程的方法。(25分钟)

1.学生独立尝试解方程(例2)

(1)(课件出示信息图)师:看这个方程,你会解吗?

(2)学生尝试解方程。

(3)师:你是如何解这个方程的呢?根据等式的哪个性质来解呢?小组讨论。

(4)师:你算对了吗?请检验一下。

2.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解方程20-x=9,组织学生讨论解法。

(2)师:这样的方程怎么解?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检验?

1.(1)学生看图列出方程:3x=18。

(2)指名口述解方程的过程。

(3)小组讨论后明确:根据“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左右两边仍然相等”来解方程。

2.(1)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2)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解方程的过程)

(3)学生口述检验过程。

2.我会填。

(1)解方程4x=28时,方程两边要同时(除以4)。

(2)解方程x÷5=9时,方程两边要同时(乘5)。

(3)方程9x

=10.8的解是(x

=1.2)。

3.解下列方程,并检验。

12x

=72

解:x

=6

x÷0.9=30

解:x

=27

4.一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是259平方米,这块菜地的长是18.5米,宽是x米。请你列出方程并解答。

解:18.5x

=259

x

=14

答:宽是14米。

三、巩固练习。(6分钟)

完成教材第68页第1、2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哪几道题是在方程两边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哪几道题是在方程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

学生独立完成,按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

教学过程中老师的疑问:

四、课堂总结。(5分钟)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布置作业。

1.交流自己本节课的收获。

2.独立完成作业。

五、教学板书

六、教学反思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列式观察、自主探索、分析比较、逐次分类、讨论举例等一系列活动去探究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使学生把知识探究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锻炼了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投入。同时层层深入的设疑和引导也渗透了教师对学生科学思维的鼓励和培养,使学生在探索与实践中不断亲历求知的过程,如抽丝剥茧般汲取知识的养分。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去。

教师点评和总结: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最新更新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