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21惊蛰是几月几号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气,在惊蛰的时候,也进入春天了,而这个时候,气温也逐渐回暖,那么你是不是想问2021惊蛰是几月几号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欢迎阅读!
2021惊蛰是几月几号
2021年03月05日,星期五,正月廿二
惊蛰,为干支历卯月的起始;卯,仲春之月,卦在震位,万物出乎震,乃生发之象。一岁十二个月建,每个月建对应一卦,卯月(含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
惊蛰注意事项
1、保持饮食清淡
惊蛰后天气回暖,饮食上也应该从冬天喜浓厚味转变成性温清淡,尤其建议多吃新鲜的蔬菜蔬果,还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来帮助增强体质,抵御外界逐渐苏醒的病毒细菌。
在众多的食材当中,尤其建议多吃春笋、芹菜等粗纤维素的食物,能够促进肠胃蠕动,帮助身体新陈代谢并且吐旧纳新。另外我们还可以多吃点山药、韭菜、鲫鱼、香菇等,促进阳气生发。
2、多吃梨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我国民间素有惊蛰日吃梨的习俗。专家称,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另外,咳嗽患者还可食用莲子、枇杷、罗汉果等食物缓解病痛,饮食宜清淡,油腻的食物最好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葱蒜、胡椒也应少吃。
3、保持室内清爽干燥
惊蛰的时节也是阴雨连绵季节的开始,尤其是南方会更容易出现潮湿的情况,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室内清爽干燥,否则很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身体也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另外如果室内经常湿漉漉的,就难以避免湿气过重,人长时间待在这样的环境就很容易会出现风湿疼痛的问题,对于身体的伤害是巨大的。
4、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早晨醒来也较迟,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春雷响,万物长”。专家称,春天万物复苏,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鲜空气,舒展阳气,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同时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
5、预防肠胃病发作
惊蛰前后万物逐渐苏醒,但这也意味着环境当中病毒和细菌不断活跃滋生,尤其容易引发肠胃方面的疾病。因此惊蛰前后在饮食上要讲究食物卫生,少吃冰冷食物,注意做好个人卫生并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疾病侵害身体。
6、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行,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生志。”意思是说,春季万物复苏,应该晚睡早起,在室外缓缓散步,有助于身体健康。所以,这个时节的运动,不宜太过激烈。毕竟人们是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需要循序渐进。外出踏青、郊游、放风筝都是不错的选择。
7、“春捂”保暖防感冒
专家称,惊蛰节气阳气渐生,气候日趋暖和,但由于北方冷空气仍较强,气候变化大,且早晚与中午的温差很大,冷暖变幻无常,因而“春捂”尤为重要,不宜过早脱去御寒的衣物,须知感冒往往是在气温上升或出汗时脱去过多的衣服,突然着凉时染得的。专家提醒,在天气回暖时,市民要适当地减少衣被,天气转寒时则要适当地增加衣被,不要怕麻烦。
惊蛰的习俗
惊蛰要吃梨
因为惊蛰后天气明显变暖,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外感咳嗽。而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这时吃梨,对身体很有滋养作用。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风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要蒙鼓皮
惊蛰是雷声引起的。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鸟嘴人身,长了翅膀的大神,一手持锤,一手连击环绕周身的许多天鼓,发出隆隆的雷声。惊蛰这天,天庭有雷神击天鼓,人间也利用这个时机来蒙鼓皮。
“打小人”驱赶霉运
惊蛰民间习俗“打小人”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
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惊蛰“打小人”抒发内心不忿,做法是,通过拍打代表对头人的纸公仔,驱赶身边的小人瘟神,宣泄内心的不满。而大部分人去打小人,一般目的则是求新一年事事如意。
第二篇:护士节是几月几号
护士节是几月几号
每年的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该节是为纪念现代护理学科的创始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于1912年设立的。设立国际护士节的基本宗旨是倡导、继承和弘扬南丁格尔不畏艰险、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勇于献身的人道主义精神。
>
节日由来
1854年至1856年间,英法联军与沙俄发生激战。在英国一家医院任护士主任的南丁格尔,带领38名护士奔走前线,参加护理伤病员的工作。因当时医疗管理混乱,护理质量很差,伤病员死亡率高达42%。在这种情况下,南丁格尔下定决心潜心改善病室的卫生条件,并加强对病人的护理和营养。半年之后,医院的伤病员死亡率下降到了2.2%。这一事迹传遍全欧。1860年,她在英国伦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护士学校。她的护士工作专著,成了医院管理、护士教育的基础教材。鉴于南丁格尔推动了世界各地护理工作和护士教育的发展,因此被誉为“近代护理创始人”。南丁格尔1910年在睡梦中逝世后,国际护士理事会把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
1912年,国际护士理事会将南丁格尔的诞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旨在激励广大护士继承和发扬护理事业的光荣传统,以“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对待每一位病人、做好护理工作。最初称“医院日”,也称“南丁格尔日”,在中国称为“国际护士节”。在这天里,大力宣传护理工作,鼓励护士们学习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护理界的一件盛事。
护士节历年主题
2014年国际护士节活动主题 —— “护士:变革的力量,重要的健康资源“(Nurses: A Force for Change-A vital resource for health)。
2013年国际护士节活动主题 —— “缩小差距:千年发展目标”
2012年国际护士节活动主题 —— “营造优良执业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5]
2011年国际护士节活动主题 —— “缩小差距:增加收入和公平”(Closing The Gap: Increasing Access and Equity.)[6]
2010年国际护士节活动主题 ——优质护理,服务社区:护士引领长期护理
(Delivering Quality, Serving Communities: Nurses Leading Care Innovation)。
2009年国际护士节活动主题
国际护理协会(ICN,ICN Advancing Nursing and Health World Wide,1899Always there for you)”
第三篇:愚人节是几月几号
每年的4月1号是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是美国的传统节日。
愚人节,顾名思义便愚弄人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4月1号。在愚人节这天里,大家可以相互欺骗,不但不怕被惩罚,反而以能骗取人们相信而的为荣。对于愚人节为什么定为每天的4月1号和其的由来,有着非常有趣的典故。
先来了解愚人节是什么意思。愚人节也称万愚节,时间在每年4月1号,本来是西方民间传统节日。在这一天里,不分男女老幼,可以互开玩笑、互相愚弄欺骗以换得娱乐。
愚人节是几月几号的由来
对于愚人节的由来可谓众说纷纷,较普遍的说法是起源于法国,而且这故事也很有趣。在1564年,法国因为首先采用新改革的纪年法格里历(即目前通用的公历),以1月1号为一年之始。但这个改革遭到很多守旧的人反对,仍然依照旧历的4月1日这一天庆祝新年,送礼物。而主张改革的人对这些守旧者的做法大加嘲弄。于是聪明滑稽的人也在4月1号(即后来演变成为愚人节)就给他们送假礼品,并且邀请他们参加假招待会。从此人们在4月1号便互相愚弄,成为法国流行的风俗。所以愚人节是4月1号由此典故而来。
在18世纪初,愚人节习俗传到英国,接着又被英国的早期移民带到了美国。而愚人节在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人们非常的喜欢,而在互开玩笑的尺度非常之大,也给社会带来不少的混乱。这可以从起初美国的愚人节得知。
起初,任何美国人都可以随便造谣惊人等消息,而且不负任何的道德和法律责任,因为政府和司法部门不会追究。相反,以谁编造的谎言最离奇、最能骗取人们相信而引以为荣。因此这种做法给避免不了社会带来不少混乱,被欺骗的人,还是会感到非常的不满。到了现在,人们在愚人节4月1号节日期间作骗程度经不像过去那样离谱,而是以一些即使让人受骗后也不会受到损失,这样大家彼此一笑而达到轻松欢乐目的。
无独有偶,一些国家也有类似愚人节的节日,例如,古罗马的嬉乐节(Hilaria,3月25号)和印度的欢悦节(Holi,到3月31号为止)。而在我们中国的时间刚好与“春分”(3月21号)相近。因为在这期间天气常常突然变化,好像是大自然也在和人类开玩笑一样。
第四篇:复活节是几月几号
每年在教堂庆祝的复活节一般定为每年过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3月21号至4月25号之间),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星期天,复活节则推迟一星期。因而复活节可能在从3月22日到4月25日之间的任何一天。照此法推算,2010年的复活节应该是4月4号。
第五篇:2010七夕是几月几号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是我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因为此日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少女,而节日活动的内容又是以乞巧为主,故而人们称这天为“乞巧节”或“少女节”、“女儿节”。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一天晚上,妇女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活动,礼拜七姐,仪式虔诚而隆重,陈列花果、女红,各式家具、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爱。
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xx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又被认为是“中国情人节”。
2010年七夕节是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