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系化学(师范教育)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化学系化学(师范教育)专业《无机化学实验》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1004002
适用专业:08级化学(师范教育)专业
学时数: 112学分数:4
执笔人: 鲜华编写日期: 202_.09审批人:柳闽生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促进学生复习、巩固实验课的教学内容,检验学生对本学科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检查学生的实验技能;检查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数据处理、查阅资料手册、自行设计实验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二、课程教学内容
绪言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数据处理常用仪器及基本操作实验基本操作物理化学量及常数的测定化学反应原理与物质结构基础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无机化合物的提纯与制备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性实验
三、考试主要内容及考试要求
本考试大纲以四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规格为目标,按照无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提出了考核的知识点和考核的目标。
考核内容:预习报告,实验报告,实验现象解释,仪器组装和使用,实验技能技巧,实验态度以及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等。
(一)实验基本操作技能
1、熟练掌握
玻璃仪器的洗涤与干燥,托盘天平的使用,试剂的取用(正确的取量及估量)与溶液配制,试管操作,气体发生器的使用,仪器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和净化,搅拌和振荡,加热(水浴加热)、烘干、灼烧与冷却,蒸发、浓缩与稀释,溶解和重结晶,过滤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常压过滤、减压过滤),倾泻分离,酒精灯、酒精喷灯的使用,离心分离、减压分离、重结晶分离,分析天平的使用,温度计的使用,其它常见的一般无机化学实验仪器(或器具)的使用,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分析与推理,实验报告书写与实验装置图绘制。
2、一般掌握
一般仪器的连接、安装与拆卸,冷冻剂,干燥剂的选择,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的使用与滴定操作,气压计的使用,pH计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秒表的使用。
(二)实验室工作技能
了解典型无机药品的保管知识,能正确选择存放容器与存放条件。
掌握实验室一般事故(烧伤、触电、腐蚀、火灾、爆炸等事故)处理方法。了解实验室废液、废渣回收利用的一般处理方法。
(三)掌握重要无机物的基本性质及其主要反应现象
了解无机物的合成、分离与提纯的常用方法
掌握无机化学基本原理验证性实验及有关常数的测定方法
考核的实验:(下列实验供考核时选用)
实验
1、分析天平的使用和溶液的配制
实验
2、酸碱滴定
实验
3、CO2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实验
4、醋酸电离度和电离常数的测定--pH计的使用
实验
5、化学反应速率和活化能的测定
实验
6、I32+I-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
7、电离平衡与沉淀平衡
实验
8、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
9、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实验
10、氯化钠的提纯
实验
11、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实验
12、硫氰酸铁配位离子配位数的测定
实验
13、摩尔气体常数的测定
实验
14、高锰酸钾的制备 — 固体碱熔氧化法
实验
15、CuSO4的提纯(微型实验)
实验
16、(NH4)2Fe(SO4)2·6H2O的制备及组成分析
实验
17、一种钴的配合物的制备
实验
18、硫酸锰铵的制备及检验
实验
19、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四、大纲说明:
1、考核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了解、掌握(或会、能),熟练掌握。三个层次依次提高。
2、考试教材: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教出版社,202_
参考教材: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学教研组编.《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8
周宁怀等编.《微型化学实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3、成绩构成:分为平时成绩(70%)和考试(30%)两部分,共计100分。
实验平时成绩应根据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等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其中:
(1)实验预习(20%):预习报告用统一的预习报告纸按如下内容要求写,且书写整洁,排版合理者给20分。预习报告的内容:实验名称、目的、原理、步骤(主要操作流程示意图)、实验现象、数据记录、实验装置图、实验关键和注意事项等,以上内容欠缺可扣分,内容、格式基本达到要求,书写草者要酌情扣分。
(2)实验操作(40%):实验装置正确,操作规范,仪器使用熟练,数据记录规范且达到要求,无损坏仪器。实验结束后能及时洗涤、整理仪器并归原,保持实验台面整洁和环境卫生,遵守纪律和实验态度好记40分。
(3)实验报告(40%):实验报告用统一的实验报告纸按规定的内容,格式书写。实验报告完整,实验数据处理规范,有实验结果报告并给予科学的解释,有实验讨论和建议并能完成课后思考题,独立、按时完成实验报告,报告书写工整、清晰、简洁明了,布局合理者,且有原始数据登记本,并经老师签字者,记40分。
4、考试方式为第一学期进行基本操作考核,(结合口试、笔试)等形式进行,第二学期进行无机实验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操作闭卷笔试考试。
第二篇:化学化工学院+912+《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中南大学202_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无机化学》考试大纲
一 考试性质
无机化学考试是为我校招收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地测试学生掌握大学本科阶段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其基本原理和实验手段来分析和解决无机化学领域问题的能力,以保证考生具有基本的无机化学理论和实验技能。
二 考试目标初步掌握元素周期律,化学动力学、化学热力学、近代物质结构、化学平衡以及基础电化学等基本原理。利用无机化学原理去掌握有关无机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知识,并具有对一般无机化学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三 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考试(可以使用数学计算器)。
四 试卷题型结构
本课程考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推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内容,其分值为:
选择题(30~35分),填空题(20~25分),完成反应式(20~25分),计算题(25~35分),推断题(或简答题)(20~35分)。
五 考试内容 5.1 无机化学中的化学原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1)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和能量关系;
(2)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熟悉影响化学反应及化学平衡的因素;
(3)了解酸碱理论,熟悉溶液中的单相与多相离子平衡,掌握弱酸、弱碱溶液中离子浓度、盐类水解和沉淀平衡的计算;
(4)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极电势、Nernst方程及其应用,了解电势图
及其应用;
(5)了解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掌握配合物的基本概念、稳定常数及其应用,熟悉配合物
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
5.2结构化学
(1)了解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熟悉原子中电子的分布,掌握原子性质的周期性;1
(2)了解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分
子间力和氢键的特点;
(3)了解晶体的特征、性质以及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
5.3 元素化学,主要包括下面主要内容:
(1)了解氢、稀有气体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熟悉卤素及其单质的通性,掌握卤化氢、氢卤酸和卤化物的性质,了解氯的含氧酸及
其盐、氰、氢氰酸及其盐的性质;
(3)熟悉氧族元素的通性,掌握过氧化氢、硫化氢、硫化物、硫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氧气、臭氧和水的净化;
(4)熟悉氮族元素的通性,掌握氮的氧化物、含氧酸及其盐的性质,了解氮气、氨、铵盐
以及磷的化合物的性质;
(5)了解硅、硼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熟悉氧化铝、氢氧化铝及铝盐的性质,掌握碳及
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6)熟悉碱金属、碱土金属的通性,掌握其正常氧化物、氢氧化物与盐类的性质,了解其
低氧化物、过氧化物和超氧化物的性质;
(7)熟悉过渡元素的通性,了解过渡元素的基本性质,掌握铁、铬、锰、钴、镍、锌、铜
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8)熟悉镧系、锕系元素的通性。
5.4 实验部分
(1)基本操作和技能:无机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技能。
(2)测定实验:了解一些常数(如气体常数)和化学数据(如解离常数)的测定方法,初
步掌握正确操作、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3)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通过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实验、个别离子和混合离子(三
种)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酸碱性、溶解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性等性质,培养正确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4)无机化合物的制备及综合、设计性实验;通过无机制备实验,学习无机物的制备、分离和提纯技术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仪器和药品进行实验的初
步能力。
六 主要参考教材
(1)《无机化学》,中南大学黄可龙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2_;
(2)《无机化学》(上、下册,第三版)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编,高教出版社,1994;
(3)《无机化学实验》(第三版),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等,高教出版社,1994。2
第三篇:化学专业《无机化学》期末考试练兵题
化学专业《无机化学(1)》期末考试练兵题
年级班级姓名学号本套试题仅供复习参考用途,涉及
10、下列分子和离子中键角最小的是().(第三章《3.5.4键角》)..
(A)NH3(B)PCl4(C)BF3(D)H2O11、下列物质的分子间只存在诱导力和色散力的是().(第三章《3.6.2范德华力》)...
(A)CH3Cl与苯(B)苯与CCl4(C)KCl和MgO(D)CS2和CCl412、下列各热力学函数中,函数值为零的是().(第四章《4.1化学热力学》)
A、ΔfGm(N2, g, 298K)B、ΔfHm(O3, g, 298K)
C、ΔfGm(I2, g, 298K)D、Sm(H2, g, 298K)
13、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第四章《4.2.2标准平衡常数(K)》)
(1)H2(g)+ 1/2 O2(g)== H2O(g)K1
(2)N2(g)+ O2(g)== 2 NO(g)K2
(3)2 NH3(g)+ 5/2 O2(g)==2 NO(g)+ 3 H2O(g)K3
(4)N2(g)+ 3 H2(g)== 2 NH3(g)K
A、K1 + K2 – K3B、K1× K2 /K3C、K13 ×K2 / K3D、K1 × K3 / K214、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第四章《4.3.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A、体系的活化能增加B、反应体系混乱度增加
C、活化分子分数增加D、单位体积的分子数增加
15、下列的说法正确的是().(第五章《5.1晶体与非晶体》)
A、晶体几何形状一定,有固定熔点B、化合物不可能为类似原子晶体结构
C、所有固体都是晶体D、晶体表现为各向同性
16、对晶格能描述正确的().(第五章《5.3.2离子晶体》)
(A)NaCl(s)的晶格能,指由Na+(g)+Cl-(g)→NaCl(s)过程所需的能量
(B)NaCl(s)的晶格能,指由NaCl(s)→Na+(g)+Cl-(g)过程所需的能量
(C)NaCl(s)的晶格能,指由NaCl(s)→Na(g)+Cl(g)过程所需的能量
(D)NaCl(s)的晶格能,指由NaCl(g)→Na(g)+Cl(g)过程所需的能量
17、下列关于非电解质稀溶液的通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第六章《6.1溶液的性质》)...
(A)蒸气压下降(B)沸点下降(C)凝固点下降(D)渗透压与溶质的本质无关
18、下列化合物中,既是Lewis酸又是Lewis碱的是().(第六章《6.2.1酸碱理论》)
(A)SiCl4(B)SOCl2(C)NH2-(D)Hg2(NO3)219、在[Ru(NH3)4Br2]+中,Ru的氧化数和配位数分别是().(第六章《6.4.1配合物》)
(A)+2和4(B)+2和6(C)+3和6(D)+3和420、根据下列反应构成原电池, 2S2O32-+ I2 → S4O62-+ 2I-测得它的△E0=0.445V.已知电对 I2/I 的 φ=0.535V ,则电对 S4O6/S2O3的φ为().(第六章《6.5.4电极电势的应用》)
(A)-0.090V(B)0.980V(C)0.090V(D)-0.980V-02-2-0+
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
1、电子运动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其运动状态应用_________来描述。(2分)(第二章《2.1.4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和《2.2.1薛定谔方程与波函数》)
2、某元素原子序数为29,其价电子排布式为___,该元素属___区。(2分)(第二章《2.4.2核外电子排布》)
3、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XeF4分子的几何构型是;HgCl2的几何构型是,IF3分子的几何构型是。(3分)(第三章《3.2.2分子构型判断》)
4、共价键区别于离子键和金属键的特征是____________。CH4和CCl4分子间主要存在哪种形式的范德华力?_________。(2分)(第三章《3.1.4共价键的特征》和《3.6.2范德华力》)
15、反应HI= H2 + I2在有Au作催化剂时Ea降低了80 KJ·mol,则逆反应的速率常数k将____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正反应的平衡常数KӨ将 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分)(第四章《4.3.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6、H2(g)+ I2(g)=2HI(g)机理是:
I2(g)= I(g)+ I(g)(快)
H2(g)+ I(g)+ I(g)= HI(g)+ HI(g)(慢)
适合此历程的速率方程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级数是__________。(2分)(第四章《反应速率理论与反应机理》)
7、氯化钠、干冰、金刚石依次为________晶体、________晶体和_______晶体,三者熔点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第五章《5.3晶体的基本类型》)...
8、在300mL 0.5 mol·dm-3的H3PO4溶液中加入300mL 0.5 mol·dm-3的NaH2PO4溶液后,H3PO4的解离度将_________,H3PO4的电离常数_______,这种效应叫。(3分)(第六章《6.2.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错误的打叉并简要说明理由,正确的打勾即可)
1、符号3d、3dz2、3d1分别各代表3d轨道上有0、2、1个电子。(第二章《2.4四个量子数与电子运动状态》)
2、氟化氢与其它HX比有反常熔、沸点,归因于氟化氢的键能大。(第三章《3.6.3氢键》)
3、反应CaO(s)+SO3(g)= CaSO4(s)用来消除SO3减少污染,已知此反应在298K时△rHӨ=-402.0 kJ·mol,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右向进行。(第四章《4.2.3化学平衡的移动》)
4、CO2和SiO2组成相似,为典型的共价化合物,其物理性质相似。(第五章《5.3晶体的基本类型》)
5、电池表示式为(-)Pt,H2| H2SO4||Hg2SO4| Hg,Pt(+)的反应方程式为Hg2SO4 + H2 = 2Hg + H2SO4。(第六章《6.5.2原电池》)-
1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运用分子轨道理论给出Li2和Be2的分子轨道排布式,并判断Be2和Li2哪个更稳定?(第三章《3.3.3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
2、“因为O3分子中元素的电负性差△χ=0,所以O3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判断该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原因。(第三章《3.6.1分子的极性》)
3、升高温度和使用催化剂均能加快反应速率,二者是否相同? 为什么?(第四章《4.3.2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4、对物质CuCl2、SiO2、NH3和 PH3由高至低进行熔点的排序,并说明原因。(第五章《5.3....
晶体的基本类型》)
5、下列物质的溶液浓度均为0.1 mol·dm,请按碱性由强至弱的次序排列它们,并简述原因:....
210;H2SO4的Ka2=1.0×10;H3PO4HPO4,OH,NH3,HSO4(已知:NH3的Kb=1.8×-3-5-2的Ka1=6.7×10-3;Ka2=6.2×10-8;Ka3=4.5×10-13)(第六章《6.2.2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6、已知298K时,Ag2O(s)的△fGӨ=-10.82kJ·mol-1,则:
(1)Ag2O(s)分解为Ag(s)和O2的反应在298K标态时是否自发?
(2)SӨ对分解反应是否有利?为什么?(第四章《4.1.5吉布斯自由能与反应方向》)
五、计算题(共3题,共20分)、(8分)25oC时,下列反应的K = 3.2。
Fe(aq)+ Ag(aq) Fe(aq)+Ag(s)
(1)当c(Ag+)=1.00×10-2mol·L-1, c(Fe2+)=0.100 mol·L-1, c(Fe3+)= 1.00×10-3mol·L-1时反应向哪一方向进行?
(2)平衡时, Ag+ ,Fe2+,Fe3+的浓度各为多少?
(3)Ag+ 的转化率为多少?
(4)如果保持Ag ,Fe的初始浓度不变,使c(Fe)增大至0.300 mol·L,求Ag的转化率。
+3+2+-1+、(6分)向一含有0.20mol·LNH3和0.10mol·LNH4Cl的缓冲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30mol·L-1 [Cu(NH3)4]Cl2溶液。问混合溶液中能否有Cu(OH)2沉淀生成?(已知Cu(OH)2的Ksp为1.6×10-19,Kb(NH3)=1.8×10-5,[Cu(NH3)4]2+的K稳=4.8×1012)、(6分)已知:Cu+ e+ Cu1= 0.52 V
CuCl + eCu + Cl2= 0.14 V
(1)将上述两电对组成原电池,写出电池总反应;并求电池电动势;
(2)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CuCl的Ksp;
(3)当[Cl] = 0.10 mol·dm时,电池电动势为多少?平衡常数K又为多少? -3
第四篇:无机化学实验心得
转眼间,进入大学已经快一个学期了。而我们上化学实验课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在化学实验课上,真的收获了很多,不仅仅是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也有很多事课外的,或者是对我们以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的。
下面就说一说我自己的一些实验心得吧!
首先,做化学实验最重要的就是细心了,在这一点上,我们一定要足够地仔细,足够地认真,因为化学实验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稍微一不留神,这个实验就可能会失败的,你就得重新做了,而且就算实验做好了,万一你的数据又不小心抄错了,那你的实验不也就白做了吗?
其次,在做化学实验时,我们也要非常的小心,在化学中,有的药品有毒性,有的药品的腐蚀性又很强,所以在做化学实验时,要有高度的警惕性,而这一点有可以归结与上面的细心了,的确,你细心了,你就会完全的投入于实验中,就会好好的把握好做实验的步骤,此时你的失误也就会尽可能的少了,这样安全事故就可以达到最小甚至没有了。
当然,在做化学实验室,事先有预习是非常重要的,老师也有要求我们要这样做。而我个人也觉得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你有预习了,你就会对这个实验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实验的一些具体步骤,要准备哪些药品和器材,实验过程中又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当然,在预习中,我们也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有一些不懂的地方,而这些我们都可以把它们标记下来,在老师讲解的时候认真搞懂,这样你不仅能对知识点有一个很好的了解,而且在做实验时也能够得心应手了。既然预习有这么多好处,我们又何乐人不为呢。
其实我认为,在做实验时,最重要的还是合作了,可以这么说实验的成功是离不开合作的。光靠一个人的力量,有时候是很难以完成实验任务的,而且还非常的要时间,况且,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而在实验室,我们一般都是两个人来做实验,这样,如果任务多,我们可以每人分派一些任务,而且,我们都知道,大多数实验是要做几次的,所以我们不必担心自己没有机会做。在合作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一人做实验,一人记数据或者帮忙配药或递药品。由此可见,在实验中,合作精神是有多么的重要。而这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发扬合作精神。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我们做完实验,写完实验报告之后,不是这样就足够的,我们做实验不能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为了这门学科的学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觉得在我们做完实验之后,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要好好去思考,我们要去想,为什么我们要做这个实验?这个实验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的作用?都是在哪些地方才会有这个实验?除了在这里,我们还会在那些方面会用到这个实验?当然这些知识我自己所想的问题,我们还可为发散思维尽量往更广的方面去发散思维。这样我们在做一个实验时候,学到的却不止这些。
好了,这就是我自己的一些实验心得了。
第五篇:《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计划(DOC)
《无机化学实验》教学计划
一、课程目标
无机化学实验是工业学院工业分析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
1、熟悉无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掌握无机化学基本操作技能(见后);
2、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制备和分离提纯方法,学会某些常数的测定方法;
3、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记录、分析总结、归纳实验现象,合理处理数据,绘制仪器装置图和撰写实验报告,查阅手册,设计和改进简单实验以及处理实验室一般事故等的能力。
4、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作风,使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提高,为后续实验课程打好基础,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二、教材
《无机化学实验》
三、教学时数及分配
本课程共108学时,可如下分配 综合设计实验8个
24学时 考试
6学时 其中: 基本操作实验
10个
29.5 % 基本理论方面实验
8个
23.5% 无机制备及性质实验8个
23.5% 综合设计实验
8个
23.5%
四、大
纲
内
容
实验一
仪器的认领和洗涤、安全教育
1、明确无机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2、认领无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熟悉其名称、规格,了解使用注意事项。
3、练习常用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了解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安全操作和常见事故的处理方法。
实验二
灯的使用和玻璃管的简单加工
1、了解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了解正常火焰各部分的温度。
2、初步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拉、弯曲、拉制、熔烧等操作。
实验三
台秤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1、了解台秤和分析天平的基本结构,学习正确的称量方法。
2、掌握使用天平的规则。
1、了解有效数字的概念。实验四
溶液的配制
1、掌握一般的配制方法和基本操作。
2、学习比重计、吸管、容量瓶的使用。
3、巩固分析天平的使用。实验五
镁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1、了解置换法测定镁原子量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气态方程和分压定理的有关计算。
3、巩固分析天平的称量技能,学习正确使用气压计、定量测定实验报告的规范撰写和实验误差分析。实验六
氢气的制备和铜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
1、通过制取纯净的氢气学习、练习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及干燥的基本操作。
1、通过氢气的还原性来测定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实验七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学习气体相对密度法测定相对分子质量的原理和方法。
2、加深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和阿拂加德罗定律。
3、巩固启普发生器的使用、气体的净化、干燥、收集和分析天平的使用
实验八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试剂氯化钠的提纯
1、学习由粗氯化钠制备试剂氯化钠的方法。
2、练习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实验九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1、学习温差法和复分解法制备无机盐。
2、掌握物质的溶解度的有关计算。
3、初步掌握重结晶提纯的原理和操作。
4、巩固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实验十
水的净化
——离子交换法
1、了解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水质的检验原理和方法
3、学会电导仪的使用方法 实验十一
化学反应速度和活化能
1、测定过二硫酸铵氧化碘化钾的反应速度并计算反应级数,反应速度常数和活化能。
2、加深理解浓度、温度和催化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3、练习恒温水浴操作,掌握温度计、秒表的正确使用方法。
4、初步掌握数据处理和作图方法。实验十二
过氧化氢分解热的测定
1、测定过氧化氢稀溶液的分解热,了解测定反应热效应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学习温度计、秒表的使用和简单的作图方法。实验十三
醋酸电离常数和电离度的测定
1、标定醋酸溶液的浓度并测定不同浓度醋酸的pH值。
2、计算电离常数以加深对电离常数的理解。
3、巩固滴定操作并练习pH计使用。实验十四
电离平衡和沉淀平衡
1、加深理解电解质电离的特点及电离平衡的移动。
2、巩固pH值概念,掌握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的使用。
3、了解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学习缓冲溶液的配制并实验其性质。
4、观察盐类水解作用,了解影响水解的主要因素。
5、掌握沉淀平衡、同离子效应和溶度积规则。
6、实验沉淀的生成、溶解、分步沉淀和沉淀的转化。
7、学习电动离心机的使用和离心分离操作。实验十五
I-3
1、测定I-3
I-+ I2平衡常数的测定
I-+ I2 的平衡常数。
2、加强对化学平衡、平衡常数的理解并了解平衡移动原理。
3、巩固滴定操作。
实验十六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
1、实验阴极射线的产生和性质,理解电子的微粒性。
2、从光的衍射实验理解电子衍射原理,理解电子的波动性。
3、实验原子光谱的产生和性质,理解电子能级的不连续性。
4、实验分子的电性和磁性 实验十七
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1、熟悉典型的无机物分之(离子)的空间结构;
2、熟悉金属晶体三种密堆积的排列方式,复习晶胞、配位数等概念;
3、熟悉四种离子晶体的空间结构,了解正负离子的堆积情况,配位情况以及晶胞中离子的个数比;
4、了解金刚石、石墨和干冰的结构;比较四类晶体质点间的作用力的异同及其对性质的影响。
实验十八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
1、掌握电极电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关系以及介质、反应物浓度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2、加深物质浓度对电极电势的影响的理解。
3、了解盐桥的制作方法。实验十 九
P区非金属元素
(一)(卤素、氧、硫)
1、学习氯气、次氯酸盐、氯酸钾的制备方法和主要性质。
2、掌握次氯酸盐、氯酸盐懂得强氧化性的区别。
3、掌握双氧水的某些重要性质。
4、掌握不同氧化态硫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5、了解氯、溴、氯酸钾的安全操作。实验二十
P区非金属元素
(二)(氮族、硅、硼)
1、]实验并掌握氮的不同氧化态的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2、实验磷酸盐的酸碱性和溶解性。
3、掌握硅酸盐、硼酸、以及硼砂的主要性质。
4、练习硼砂珠的有关操作。
实验二十一
常见非金属阴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1、学习和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和鉴定方法。
2、学习和掌握离子检出的基本方法。
实验二十二
主族金属元素
(碱金属、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
1、比较碱金属、碱土金属的活泼性。
2、实验并比较碱土金属、铝、锡、铅、锑、铋的氢氧化物和盐类的溶解性。
3、练习焰色反应并熟悉使用金属钾、钠的安全操作。实验二十三
dS区金属
(铜、银、锌、镉、汞)
1、了解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掌握Cu(Ⅰ)、Cu(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熟悉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
4、熟悉Hg2+和Hg22+的转化。实验二十四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1、巩固和进一步掌握一些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了解常见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和检出的方法。
3、巩固检出离子的操作。实验二十五
铬、锰
1、了解铬、锰常见氧化态化合物的生成、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2、掌握铬(Ⅲ)还原性和铬(Ⅵ)的氧化性。
3、掌握高锰酸钾的氧化性及介质对其氧化还原产物的影响。
4、以MnO2为原料制备KmnO4,练习碱熔操作。实验二十六
铁、钴、镊
1、了解铁、钴、镊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掌握二价铁、钴、镊的还原性及三价铁、钴、镊的氧化性递变规律。
2、掌握铁盐的氧化还原性。
3、了解铁、钴、镊配位化合物的生成并掌握Fe2、Fe3、+
+Co2Ni2鉴定方法。++实验二十七
高锰酸钾的制备
——固体碱熔氧化法
1、学习碱熔法由二氧化锰制备高锰酸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熟悉熔融、浸取,巩固过滤、结晶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3、掌握锰的各种氧化态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实验二十八
一种钴(Ⅲ)配合物的制备
1、掌握制备金属配合物最常用的方法——水溶液中取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了解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2、对配合物的组成进行初步推断。
3、巩固电导仪的使用。
实验二十九
醋酸铬(Ⅱ)水合物的制备
——易被氧化的化合物的制备
1、学习在无氧条件下制备易氧化的不稳定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沉淀过滤、洗涤等基本操作。实验三十
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的鉴别
1运用所学习的元素及化合物的基本性质,进行未知物的鉴定和鉴别,进一步巩固常见阳离子和阴离子重要反应的基本知识。
.[要求]:
1、学生在全面复习基础上制定设计实验方案,经老师批阅
2.实验三十一
硫代硫酸钠的制备
1、学习溶剂法提纯工业硫化钠和用提纯硫化钠制备硫代硫酸钠的方法;
2、练习冷凝管的安装和回流操作;
3、练习抽滤、气体发生、器皿连接操作。实验三十二
碱式碳酸铜的制备
通过碱式碳酸铜的制备条件的探求和生成物颜色、状态的分析,研究反应物的合理配料比并确定制备反应合适的温度条件,以培养独立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三十三
硫酸亚铁按的制备
1、根据有关原理及数据设计制备复盐;
2、进一步掌握水浴加热、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
3、了解检验产品中杂质含量的一种方法 —— 目视比色法。实验三十四
环境化学实验 —— 水中溶解氧及大气中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
本实验选择两个环境监测中的实际课题,要求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与实验方法、步骤,进行定量测定,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实验内容也可由教师指定或学生自拟,如:离子的鉴定和未知物鉴别、中学化学实验改进、利用废弃物制备无机物、无机物的分离和提纯等。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题目,通过自己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出具体方案,经指导教师审阅同意后独立完成。
一般时间可安排在期中或期末。教 学 建 议
1、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书育人,应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教学方法,阐明化学基本原理和元素及化合物的变化规律,逐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实验中应教育学生重视安全;爱护仪器;节约药品、水电;注意整洁;保护环境;提高学生道德修养。
2、切实加强基本操作的训练,基本操作是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基础,规范的基本操作更是化学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可采用观看录象、讲解操作要领、教师示范、学生练习,并通过抽查、讲评等逐个落实。实验时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除加强巡视解决一般问题外,应有计划、有重点地观察几位学生的操作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实验结束后,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撰写实验报告,做到绘图规范、文理通顺、字体端正、无错别字。
3、加强因素化合物性质和制备实验,通过元素和化合物性质的实验、个别离子及混合离子的检出实验,掌握常见元素和化合物的溶解性、酸碱性、热稳定性、氧化还原性、水解及配位等性能。这是师范院校化学实验的重点。选择实验内容时注意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中学化学实验中难度较大的演示实验尽可能在本课程中得到练习。无机制备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须重视。
4、实验后可紧扣教材安排一些实验作业,要求学生自己设计方案,自己选择仪器、药品,当堂完成,以培养学生具有自己学习无机化学书刊和查阅手册、独立进行无机化学实验的初步能力。
5、尽量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实验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在完成大纲基本要求下,可因地制宜另选其他类似实验,实验前后顺序也可以根据条件由教师调整。设计实验分量可视条件适当加大。
7、在实验课中,应该使学生掌握废液的处理方法,注意节约,回收有用物质,防止污染环境。
8、考核内容包括:实验预习报告,实验报告,运用理论解释实验现象,实验仪器组装和使用能力,实验技能、技巧,实验态度以及安全、卫生、药品的节约等。考核方式可采用口试、笔试或学生实际操作等方式。要求掌握的基本操作
一、仪器和使用技能
1、掌握 试管、试管夹、烧杯、锥型瓶、量筒、滴管、烧瓶、蒸发皿、表面皿、漏斗、研钵、离心管、、洗瓶、酒精灯、酒精喷灯、台秤、打孔器、锉刀、圆锉、燃烧勺、铁架台、温度计、三脚架、石棉网。
2、学会
移液管、容量瓶、滴定管、坩埚、坩埚钳、气压计、比重计、秒表、布氏漏斗、吸滤瓶、水浴锅、离心机、恒温槽、低压电源、U型管、启普发生器、泥三角。
3、练习
干燥管、离子交换柱、pH计(酸度计)、电光分析天平、比色管、烘箱。
二、操作技能
1、掌握
玻璃管(棒)熔断、塞子钻孔、导管的选择和连接、仪器的装配和拆卸、气体的发生、收集、净化、溶解、吸收、仪器装置气密性检查、气体纯度检查、混合爆鸣、固体物质的称量、(直接法)、及估量、液体试剂的量取及估量、溶液的配制、稀释、溶解、搅拌、震荡、固体物质的粉碎、加热(直接、石棉网、水浴、蒸汽浴)烘干、冷却、常压过滤、倾析分离、蒸发、浓缩、结晶、试纸的选择、使用、玻璃仪器的洗涤。
2、学会
干燥、玻璃管的弯曲、拉细、沉淀的洗涤、离心、常见事故的处理。
3练习
热滤、抽滤、重结晶、减量法称量、干燥剂的选择、滴定操作、简单分子模型或晶体模型的制作
三、考核办法
无机化学实验成绩量化考核办法如下:
无机化学实验成绩=平时成绩+期末成绩
平时成绩: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作风,占无机化学总成绩的30% 期末成绩:笔答成绩,占无机化学总成绩的35% 操作成绩,占无机化学总成绩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