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应用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202_-6-12 18:51
一实习目的电子技术实习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同金工实习的意义是一样的,金工实习要求我们都日常的机械车床,劳动工具能够熟练使用,能够自己动手做出一个像样的东西来。而电子技术实习就要我们对电子元器件识别,相应工具的操作,相关仪器的使用,电子设备制作、装调的全过程,掌握查找及排除电子电路故障的常用方法有个更加详实的体验,不能在面对这样的东西时还像以前那样一筹莫展。有助于我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帮助我们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子实习,使我们对电子元件及组装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日后学习电子技术课的打下入门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和熟悉了收音机的实际生产知识和装配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二时间安排
第一天熟悉电路元件,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第二天各种电器的装配,检查和熟悉各种零件;
第三天查看机床的装配图;
第四天焊接各种零件;
第五天写实习报
告
三实习内容
第一天熟悉电路元件,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
老师发给我们每人一块电路板,这是别人上一届的学长们做好的电路摸板。老师只是叫我们熟悉电路板上的各种元器件,知道各种元器件的功能和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第二天各种电器的装配,检查和熟悉各种零件;
老师让我们多次熟悉了各种电器的电路图和熟悉电路元件,并调试元器件的好坏。
这一天的工作是相对轻松的,仅仅是熟悉电路图和学习使用常用电子仪器
仪表,和识别检测常用的电子元件。由于我们在电子技术实习以前,就进行了《电路分析基础》和《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的课,对一些相关的,如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和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进行学习使用电子仪器仪表是很得心应手的。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注意量程即可,其他的操作规程已经烂熟于心。示波器的使用也还算顺利,由于导线的抗干扰能力有些弱,调单波时能够正常显示,而让两个波同时显示时就会出现有一个波形正常,另一个就出现失真的现象。这中情况在以前的别的实验中也曾多次出现,直接影响了实验的顺利进
行。
电压表、电流表和示波器同以前使用的没什么区别,但是万用表就与以前用过的有些不同了。以前我们使用的万用表是指针式的,只要调到相应的档位,测量读数即可。而我们现在使用的是数字式的,用它测量时,有写不适应。
这一天最重要的就是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我们常见的电子元件就是电阻、电容、二极管和三极管。先说电阻,直到这天我才知道电阻上的色带是什么意思,以前只是看到过一个一个的电阻,不知道把这些电阻做成花花绿绿的作用,原来这样做就是电阻的色环标记法,通过色环来表示电阻的大小,有效数字、倍率和允许误差。现在见到的电阻的色环有四道和五道的,四道环的有效数字是前两道环所代表,而五道环是由前三道所代表。接着识别电容器,电容用于交流耦合、滤波、隔断直流、交流旁路和组成振荡电路等,电容的标注分为直接标注和色标法。通过学习,我明白了直接标注的电容是用数字直接表示电容量,不标单位。标注1~4位整数时,其单位是pF,标注为小数时,其单位是µF。也有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默认单位是pF,前两位是有效数字,第三位是有效倍率(10m),当第三位是9时,则对有效数字乘以0.1。而色标法则同电阻器的标注。检测电容的方法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特性,一般用万用表电阻档测试电容的充放电现象,两只表笔触及被测电容的两条引线时,电容将被充电,表针偏转后返回,再将两表笔调换一次测量,表针将再次偏转并返回。用相同的量程测不同的电容器时,表针偏转幅度越大说明容量越大。测试过程中,万用表指针偏转表示充放电正常,指针能回到∞,说明电容没短路,可视为电容完好。现在说明在模拟电路中常见的二极管,通常二极管有整流、检波、稳压、发光、发电、变容、和开关二极管等。检测二极管我们利用的是二极管的正向导电性,正向导通反向截止,可以判断管子的好坏。最后说明三极管的识别和检测,很明显,一般的三极管就是三个管脚,很容易识别,所以识别三极管重要的是识别三极管是HPH或PNP型,以及各管脚所代表的极性。而这些的判断都需要使用万用表。判断极性:对圆柱型三极管,若管脚处接头有突出物,则将管脚冲上,顺时针依次为EBC极若没有突出物,则管脚根处间隙较大的两跟管脚对向自己,顺时针依次为EBC极。对半圆型三极管,将管脚向上,半圆向自己,顺时针为EBC极。判断三极管的类型:在基于以上极性判断的前提下,NPN管,基极接黑表笔,测得电阻较小。PNP管正好相反。以上就是我对常用电子元件的识别和检测方法。这些都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熟练掌握还需要以后广泛的接触使用。熟能生巧,就是这样的。
第三天查看机床的装配我们在试验楼看了各种各样的机床熟悉了他们的工作原理,但由于不是我们本专业真正所要学的,所以就没太认真研究。
第四天焊接各种零件;
这一天,我们就真正进入到电子技术实习的操作中去了,以前虽然接触过电烙铁,但毕竟没有实际操作过,总是怀有几分敬畏之心。而电子电路主要是基于电路板的,元器件的连接都需要焊接在电路板上,所以焊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制作收音机的成败。因此对电烙铁这一关我们是不敢掉以轻心的。
影响焊接质量主要取决于焊接工具、助焊剂、焊料和焊接技术。对焊接工具、助焊剂、焊料这样的物品我们是没任何办法的,唯一可以改善的就是我们的焊接技术,所以焊接技术就直接决定了我们实习的成败。由于我们使用的电烙铁是新的,所以我们就免除了除锈的工序,直接将电烙铁预热,后上锡,以达到最佳焊接效果。
最终我们在这一天的实习中,焊接了十几个元件,起初没经验,将电阻立得老高,这样既不美观也不牢靠容易形成虚焊,之后有了经验就采取卧式法,既美观又牢靠,只是拆卸时稍微麻烦,需要别人帮忙。焊接时虽然胆战心惊,但还是总结出了心得,就是焊锡要用一点点下去,电烙铁要在锡水熔化后产生光亮就拿开,这样就能焊出光亮圆滑的焊点了。
将他们插好后就依次拆卸下来,先焊接电阻,再焊接瓷片电容(由于瓷片电容不分正负极,所以焊接同电阻)。然后是三极管,焊接时注意三极管的极性,管脚要放入相应位置。液体电容在装配时也要注意极性,防止接反,最后就是其他固定位置元
件。
四实习总结
不可否认,在此之前电烙铁也许见过我,可我对电烙铁却是完全陌生的,所以刚开始电烙铁对我的热情显得十分冷淡,甚至与我为敌,时常让我难堪:要么死拽住焊锡珠不肯放,要么让焊锡一发而不可收拾。在我的内心里,曾多少次想将它砸成粉碎,让其永远消失„„可我还是按耐住了心中正熊熊燃烧着的怒火,告诉自己一定要“宽容“。尽量使心情平静了下来一次有一次的跟它“谈判”。经过我一再的努力,虽然并没有完全“说服”它跟我竭力合作,却使它也不再与我为敌,渐渐地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和谐”了。我为我所取得的小小成绩而欣喜若狂,尽管那时侯我已经显得十分疲惫。
老师在我们实习的过程中一直很耐心、细致的指导和纠正着我们。同时对我们要求也十分得严厉。我也十分担心自己会出什么差错,况且实习所用到的器材本就十分得有限。在内心里我十分感激我的老师:感激老师对我们的负责;感激他对我们的严厉和严格要求;感激他让我体会到了那种在此之前从未体会
过的开心和那种成就感
五实习体会
总的来说,我对这门课是热情高涨的。电工电子实习,是以学生自己动手,掌握一定操作技能并亲手设计、制作、组装与调试为特色的。它将基本技能训练,基本工艺知识和创新启蒙有机结合,培养我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信息时代的大学生,作为国家重点培育的高技能人才,仅会操作鼠标是不够的,基本的动手能力是一切工作和创造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这使我们对电子工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系统了解。我们了解到了焊普通元件与电路元件的技巧、印制电路板图的设计制作与工艺流程、收音机的工作原理与组成元件的作用等。这些知识不仅在课堂上有效,对以后的电子工艺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也对自己的动手能力是个很大的锻炼。实践出真知,纵观古今,所有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在实践中得到检验的。没有足够的动手能力,就奢谈在未来的科研尤其是实验研究中有所成就。在实习中,我锻炼了自己动手技巧,提高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做收音机组装与调试时,好几个焊盘的间距特别小,稍不留神,就焊在一起了,但是我还是完成了任务。
第二篇: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
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电路与电子技术
题目:61板组装与测试
系别:计算机应用工程系
专业:嵌入式系统工程
班级:嵌入式1102班学生姓名:姚威学号:1297811110898起止日期:202_年2月19日 ~ 202_年2月26日指导教师:唐建国
教研室主任:于继武
绪论
电子实习新概念是一个宏伟的,并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领导性的计划,它不仅能让学生提前接触模电、数电以及单片机三大技术,更能把大学四年的动手实践糅合在一起,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
电子实习新概念即基于61板的电子实习正好能解决大学生到社会企业去实习费用高、锻炼动手能力机会少的矛盾。因为它是世界上最经济实惠的十六位单片机开发系统;另外它也是一套使用方便、功能强大的十六位单片机开发系统,具备上手快、学习面广、技术性和趣味性强等特点,使它不仅适应于初学者,也适应于高层次的产品开发者。通过基于61板的电子实习,加强学生对电子学的认识和提高,在今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以及具有创意的电子制作和产品设计中都能用61板完成和进行高层次知识的学习。
电子实习与电子技术等理论课有很大的不同。电子实习是以电子产品生产为工程背景,通过实习使学生学到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知识,并通过“真刀真枪”的电子产品制作,使学生了解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熟悉电子产品工艺,掌握制作电子产品的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在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系统工程中,实践教学的作用既不能省略又不能用电子实验来替代。
电子实习是电气与电子类等相关专业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巩固和扩大已学过的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使本专业学生初步获得电子产品生产工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为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建立初步的感性认识并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在这次电子实习过程中,通过实习使我们学到电子产品的工艺设计知识,了解电子产品制造过程、熟悉电子产品工艺,掌握制作电子产品的操作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应用奠定基础。
此次电子实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我们的实践动手能力,通过制作,了解电子产品生产试制的全过程,培养工程实践观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学们都是第一次接触这样的电路板,在此我对本次电子实习全过程做一个简要的说明与总结。
目录
绪论...............................1
需求分析........................2
课程设计题目........................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2
概要设计........................2
实训心得与体会....................3
致谢.........................5
需求分析
为了初步了解单片机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在实训中我们要完成凌阳61课程设计题目
《单片机最小系统开发板焊接及问题排除》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任务
(1)进行微型步进电机控制电路硬件设计,画出电路原理图、安装或焊接
元器件;
(2)验证结果
概要设计
实现61板软件的写入和调试
详细设计
1.对基本元器件识别,色环电阻,电容,二极管,排阵,芯片等等。
2.先正确的安插好元器件,焊接好开发板,再检测导通状态。
3.与pc机相连接,下载自检程序,按语音提示检测。
4.下载光盘中的程序到61板中,要求实现功能。
实训心得与体会
第一班实训心得体会
今天的实训终于解除到了焊笔;首先在老师的讲解下对电烙铁的使用和维护保养,然后按照要求把电路板上的几个元器件用烙铁取下,对电路板进行清理,再焊上去.看起来挺简单的,然而对于细小的元器件要小心操作,耐心谨慎,注意烙铁的摆放,防止烫伤.第二班实训心得体会
这次实训要求识别色环电阻并用程序计算,又接触到了色环电阻,实际上在初中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见到过却没有详解。通过这次实讯训,我基本上认识了色环电阻的识别,四色环电阻和五色环电阻。
记住各种颜色对应的编码和在各个环上的意义,但实际上的色环不易识别,根据经验才会方便些,先读出正反两种读法,在根据万用表的电阻读数检测出那种方法是正确的,以次积累经验。
对于编出程序,基本上有了一个框架,把10 种色环电阻颜色编号0~9代替颜色的输入,选择输入,加上基本算法,就可以完成功能。
第三次实训心得体会
学习识别电路板和一些元器件。了解排组的符号,读取阻值的方法,排组有四种型号.A471J,A472J,`A103G ,A103G。
稳压芯片了m7805 有三个引脚,还有蜂鸣器的电路,蜂鸣器正极接高电平,三极管为PNP.第四次实讯心得体会
对电路板的检测和对导线的维修。
首先我们把老师所发的排线一根根检测,在缺少万用表的情况下,用51版上的蜂鸣器电路,测出其中由于长时间放置而导致短路的导线,然后开始检测电路板,基本上检测了8个二极管和8个共阴极晶体管。
第五次实讯心得体会
今天的实训终于能让我们自己组装电路板了,61板的各种元器件都要要求我们识别辨认,并且要一个个安插在开发板上,虽然是对照着说明书,但依旧是眼花缭乱。在这个过程中考验到了我们对电阻识别,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的认知情况。
比如说电容,有瓷片电容,瓷片电容的读取也和色环电阻差不多,二极管我们还接触到了稳压管。
以上的操作时对前面所学的识别知识的实践。
第六次实讯心得体会
今天主要是将上午的安装元器件焊接到开发板上,这就导致了大量的焊接任务,上次的焊接只是取下再焊接,而这次对付的是电阻电容,芯片座,二极管,排针,等,几乎涵盖了一般电路板的所有元器件,焊接还是有难度的,老师一再强调少用锡丝,但电路板背面的锡仍然很多,有几次排针的几个脚被锡连在一起了,不容易分开。
焊接好了之后剪去多余的引脚,基本检查下元器件是否焊接牢固,到这里就可以了。终于我们自己纯手工做了一块电路板。
第七次实讯心得体会
61板做好后就开始实现功能了,这次的实训就是先在电脑上安装好运行环境,运行光盘的软件,学习使用软件,不过是英文版的,选取一种程序下载进芯片,然后运行,检查功能,调试成功。
第八次实讯心得体会
把语音时钟下载进芯片,然后调试,按下reset,会听到扩音器里的播报年月日,再按K1,会播报 一点整,但是具体的使用还是不行,等后期的了解。第九次实讯心得体会
把复读机功能程序下载进芯片,直到100%,检测程序的实现,按K1 开始录音,K2 停止录音,K3 开始复读,测试出了这个程序的录音时间大致是20秒。蛮有意思的程序。
第十次实讯心得体会
下载了几个程序之后,我试着自己打包程序,不过好像英语不行吧,软件的单词功能不是很清楚,还涉及到了C程序的编写,我只是知道皮毛。61版的功能实现以后还会更精彩。
致谢
第三篇: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实训目标:了解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与应用并掌握应变片测量电路
实训内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是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的电阻发生相应变化。
电阻丝在未受力时的原始电阻为 :R=pl/S 公式中(p—电阻丝的电阻率;l—电阻丝的长度;s—电阻丝的截面积)。
电阻丝在外力F作用下将引起电阻变化ΔR,且有:ΔR/R=Δl/l-ΔS/s+Δp/p 公式中(Δl—电阻丝的长度变化;ΔS—电阻丝的截面积变化;Δp—电阻丝的电阻率变化)。
电阻丝的轴向应变ω=Δl/l,径向应变u=Δr/r(r为电阻丝的截面半径),由材料力学可知:
ΔR/R=(1+2u)ω+Δp/p
灵敏度 S=ΔR/Rω=(1+2u)+Δp/pω
电阻丝灵敏度s有两部分组成:(1+2u)表示受力后由材料的几何尺寸变化引起的;(Δp/p)/ω表示有材料电阻率变化所引起的。对于金属材料,(Δp/p)/ω项的值要比(1+2u)小很多,故可以忽略,故可写成ΔR/R=sω。
主机箱中的±2~±10V电源、导线、主机箱中的2~12v电压表、主机箱中的20~2000mA的电流表、应变片机箱。
1、按书本图示1连接好线路,把R3调到最大,然后倒扭一圈,调节R4使电流标示数为零。
2、保持原来不动,从新按书本图示2连接好线路,调节应变片机箱 实验曲线和最小二乘拟合曲线如下;
计算结果
斜 率: b=0.***
截 距: a=0.***2
回归方程: y=0.***x+0.***2
相关系数: r=0.*** 正相关很强.相关指数: R^2=0.*** 回归效果很好.残差平方和: 0.0***788
2.计算灵敏度S=ΔF/Δω ;
有最小二乘拟合曲线和计算结果得: 灵敏度 S=ΔR/Rω=(1+2u)+Δp/pω=(1+2u)=0.19mA/g
3.最大非线性误差δ=最大相对误差/满量程输出=0.1/36=0.002778
第四篇:电工电子技术实训报告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题 目:系 别:专 业:作 者:指导老师:
实训报告书
感光电路及流水灯电路的制作 电子与信息工程分院
13计算机系统维护(嵌入式开发方向)班
胡金韬 学 号: 20130065 余 静
202_年06月 《电工电子技术》
目录
一、引言………………………………………………………………2
二、实训任务…………………………………………………………2
三、项目工作原理概述 ……………………………………………2
四、实训总结…………………………………………………………4 附录……………………………………………………………………5
一、引言
《电工电子实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焊接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对电子线路板、印刷电路板的手工焊接技能掌握能力;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了解并掌握常用的电子仪器仪表、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毫伏表、万用表、兆欧表、晶体管特性仪等使用的基本技能和知识。通过电子电路的制作掌握电子产品的安装及调试,了解对电子产品的设计过程,调试等基本内容与工作程序,同时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点,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独立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学生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
1、熟悉手工焊锡的常用工具的使用及其维护与修理。
2、基本掌握手工电烙铁的焊接技术,能够独立的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安装与焊接。熟悉电子产品的安装工艺的生产流程。
3、掌握与熟悉电工电子器件与产品的调试方法和基本步骤,熟悉手工制作电子电路板的工艺流程,能够根据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设计并制作电子电路板。
4、熟悉常用电子器件的类别、型号、规格、性能及其使用范围,能查阅有关的电子器件图书。
5、能够正确识别和选用常用的电子器件,并且能够熟练使用普通万用表和电工工具
6、了解电子产品的焊接、调试与维修方法。
二、实训任务
完成感光电路和分立式流水灯电路的制作。1.根据原理图设计电路板 2.完成电路的焊接
3.调试电路,观察现象,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三、项目工作原理概述
1、感光电路的制作
1)元件清单
光敏电阻*
1、10千欧姆电阻*
1、1千欧姆电阻*
1、470欧姆电阻*
1、LED灯*
1、S9013三极管*
1、焊锡丝*1。
2)电路原理图
3)工作原理
如上图,电压控制电路是根据光敏电阻的感光特性来控制支路电压值得变化。当有光照的情况下流过光敏三极管的光电流较大,这时电阻R2(470欧姆)就会分得大部分电压,于是支路的电压就很小甚至为零;反过来,当环境光线不充足时,流过光敏三极管的暗电流很小,这时电阻R2(470欧姆)分压就会降低,支路就会获得更大的电压。通过光敏三极管的特性进行线性分压,从而能很好的控制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的变化来调节LED灯。
2、分立式流水灯的制作
1)元件清单
LED灯*
5、S9013三极管*
5、16伏100微法电容*
5、焊锡丝*
1、470欧姆电阻*
5、1千欧姆电阻*
4、10千欧姆电阻*1。
2)电路原理图
3)工作原理
利用三极管的饱和、截止的转换达到电容(继电器)吸合、释放从而控制电路 的通断。
在三极管的基极加入一套阻容电路,利用电容充放电来减低基极电压变化速度,三极管的饱和、截止转换就会出现一个延时,这个时长就是转换的频率。
三极管饱和时会导致另一个三极管截止(通过电路连接)而截止的那一个三极管通过电容的充电,经过一个时间段达到饱和又使这一个三极管截止,这样就会形成不停翻转的两个稳态,电容(继电器)就会交替吸合、释放。
四、实训小结
本周我们进行了电子电路的实训周,6月3日上午我们实训的内容是对电路板焊接技术的练习。6月4日在课前电路老师发给每人一块电路板、一个电烙铁、一个烙铁架、若干电阻二三极管之类的电子元器件。在发完工具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每位同学都跃跃欲试,但老师当头一棒简明扼要的对工具的用法和注意事项之类的问题进行了强调,再次将这次实验目的说了一遍,让我们对这次实训内容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本次实训共占课时为一周,足见其学院及其老师对本次试验的重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进行操作,先接通电源待烙铁架上的电烙铁红热发烫之后就将其从烙铁架上取出,将原先烫好的元器件取下再重新来过,待焊完烫好之后交由吴老师查收。虽然实验看似简单操作起来就会犯错误,但实验操作上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之后,我对我实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分析之后认为有以下几点:1.在焊接过程中有有损电路板的迹象,因电烙铁温度过高,接触板面之后留下烧烫过的褐红或黑的痕迹。2.元件焊接之后技术不达标。元件距离板面的标准为0.5-1.0CM可我的结果不是过高就是过低。3.元件触角处焊接不饱满不均匀存在空隙,量少。实际工作中在接通电源之后电路板可能都不过电。4.版面整体或局部不美观,整体上有些看起来参差不齐,局部有偏侧歪倒之态。5.花费时间较长,在有限的时间内某些元件耗时过长。6.所焊接电路板种类较少,不易全盘掌握各种元器件在焊接上所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我认为就是要再次回顾老师讲过的话。在细节上更高、更好更有效的去规范自己并注意细节。
我参与,我快乐!这次实训让我懂得了许多外在于内在的东西。所以,我决不把他仅仅定义划分为一次操作,他更加坚定并指导了我们未来将要走的路!
附录:
整体电路板图:
左:分立式流水灯 正面 右:感光电路 正面
左:分立式流水灯 反面 右:感光电路 反面
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语
班级:13计维班 学生姓名:胡金韬 学号:20130065 指导教师评语(包括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基本理论、知识、技能;独立工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任务情况及水平):
学生成绩(五级分制):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第五篇:电子技术实训提纲
第一篇 基础模块
项目一 元件的认识与检测任务一 电阻器
1.认识电阻器
2.电阻器的检测
任务二 电容器
1.认识电容器
2.电容器的检测
任务三 电感器与变压器
1.认识电感器
2.电感器的检测
3.变压器基本知识
任务四 认识半导体分立元器件
1.半导体二极管
2.晶体三极管
3.场效应管
4.晶闸管
任务五 认识集成电路
1.集成电路分类
2.国产集成电路的命名
3.集成电路的封装与引脚识别
4.集成电路的检测 任务六 认识片状元器件
1.片状电阻器
2.片状电位器
3.片状电容器
4.片状电感器
5.片状半导体器件
任务七 认识其他元器件
1.开关
2.继电器
3.接插件
项目二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及使用
任务一 万用表
1.认识万用表
2.万用表的使用
任务二信号发生器
1.认识信号发生器
2.信号发生器的使用
任务三示波器
1.认识示波器
2.示波器的使用
任务四 电子电压表
1.认识电子电压表
2.电子电压表的使用
项目三印制电路板制作
任务一 了解印刷电路板
任务二 设计印刷电路板
任务三 制作印刷电路板
项目四焊接与安装
任务一 认识焊接工具与材料
1.手工锡焊接的工具
2.焊接材料
3.锡焊的条件
任务二 手工焊接
1.元件的手工焊接
2.拆焊与重焊
任务三 认识其他焊接技术
1.波峰焊接
2.回流焊接
任务四 电子装配工艺概述
1.元器件引脚的成形要求
2.元件的安插方法和要求
3.印制电路板的装配
任务五 表面组装技术
1.表面组装技术的发展
2.表面组装技术的组成3.用表面组装技术组装的电子产品的主要优点
4.其他组装技术
第二篇实验模块
项目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任务一 单管放大电路的测试
任务二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测试
任务三 集成运算放大器参数的测试
任务四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线性应用——模拟运算电路任务五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非线性应用——电压比较器任务六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测试
任务七 集成功率放大器的测试
任务八 直流稳压电源的测试
项目二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任务一 TTL集成门电路功能的测试
任务二 简单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任务三 集成触发器的测试
任务四 计数器、译码、显示电路
任务五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任务六 D/A转换器的测试
任务七 A/D转换器的测试
第三篇实训模块
项目一模拟电子实训
任务一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制作
任务二有源音箱的制作
任务三AM/FM收音机的安装与调试
任务四晶闸管调光电路的设计制作
任务五声光控开关的制作
任务六MF47万用表的安装与调试 项目二数字电子实训
任务一节日彩灯制作
任务二抢答器的设计制作
任务三数字钟的设计与制作
任务四交通灯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 第四篇仿真模块
项目一EWB概述
任务一EWB的功能与特点
任务二EWB的运行环境与安装
任务三EWB的工作界面
任务四EWB的菜单栏
任务五EWB的工具栏
任务六EWB的元器件与仪器库栏 项目二EWB的操作方法
任务一仿真电路的创建
任务二虚拟仪器仪表的使用
任务三电路的仿真过程
任务四子电路的生成与使用
任务五帮助功能的使用
任务六印制电路板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