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控实训2
在课堂上学习数控专业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所以我很珍惜这次实习机会,认真的听老师的讲解和介绍,观察每一个机械的构造和零件,以及学习它的实用方法,和理论知识相结合,才能理解的更透彻。实习参观是数控机床。首先我们同学按顺序进去参观,然后我们在老师的教导下通过上机学会了数控车床的程序编写,因为是电脑操作,所以我们首先必须学会电脑能够识别的语言、指令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输入指令操控电脑,得到我们需要的产品。在编写好程序后,我们可以观看仿真模拟,预先知道该程序是否符合要求和标准,最后接触机床,将编好的程序输入数控机床,一切都是自动化的,零件很快就加工好了,符合我们的要求,所以数控机床很具有时代性。据说,数控机床的发展和换代几乎与计算机是同步发展的。
通过这次实习我们了解了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生产方式和工艺过程。熟悉工程材料主要成形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及其所用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典型结构、工夹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术。了解机械制造工艺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在工程材料主要成形加工方法和主要机械加工方法上,具有初步的独立操作技能。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这次实习,让我们明白做事要认真小心细致,不得有半点马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坚强不屈的本质,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的毅力!培养和锻炼了劳动观点、质量和经济观念,强化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技术规则和爱护国家财产的自觉性,提高了我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在整个实习过程中,老师对我们的纪律要求非常严格,制订了学生实习守则,同时加强清理机床场地、遵守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等要求,对学生的综合工程素质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生平第一次有种“学以致用”的感觉,内心很有成就感,也真切的体会到真理必须要用实践去检验,不亲自去动手试验一下。有很多东西是书上没有的,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会得到,纸上谈兵只会让人走进误区,实践才是永远的老师。它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它还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工作精神和严谨认真的作风。在以后的学习生涯中我更应该真人学习,将来成为一个出色的专业人才,这次实习让我懂得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投身实践览真知”。
第二篇:数控实训心得2
六一儿童节标志着数控铣床实训的圆满结束,究竟圆满与否,请看下文介绍。三个星期的实训换来几天的耿耿于怀,为何呢,还不是我那坑爹的的工件。
从实训那天开始,几乎每天都到电脑旁度过,睡觉也是如此(当然,宿舍电脑就在我床上)。幸运的是这次是大维老师讲课,不然考证就死翘翘了。之前上课学的也就那小不点,可现在实训完了,学到的可不是一点半点。那都是维哥的功劳。不厌其烦的讲解,让我多学了点之前不曾注意的。本来一个图在我们看来很复杂,花的时间不可言喻,结果还不知对与否,可老师却是几下就弄出来,看得我眼珠差点凸出来了,同学们也都是惊呆了,以前没见过的画法居然这么好用这么速度,当真是受用无穷啊。
编刀路可就更坑爹了,刚开始的时候,凭着一点记忆尝试,编了半天,结果工件却给切坏了(这是实体切削验证)。花的时间有时还是别人的两倍呢。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几番尝试,终于小有成就了,心里那个爽啊,可是一想到考证,心里就有说不出的急。就这样,每天重复同样的事,画图,编刀路。终于迎来了考证的那天,终于来了,只要过了,恶梦也就醒了,等待着…漫漫长夜…
来了,考证开始了,理论无压力飘过,仿真有点压力,照样飘过。恶梦就是从加工工件开始的,各种坑爹齐聚一身,由于道具切削刃短于30mm,外形铣削出来的工件很粗糙,这个还问题不大,接下来,粘刀开始了,我的恶梦也开始了,旁边机器运行声,铣削声,那个什么气压的也不时搞出噪音,而奇巧的是那时就粘刀了,可怜我等到加工完才知道,心里那个急啊,那个恨啊…我听不出来啊,可怜的娃,粘刀之后连切削都敲不出,心里七上八下的,之得找救星了,老师一来,三两下就搞定了,那是我算是明白了,自己有多么废了。遗憾的是,恶梦没有就此结束,我换完刀,对完刀,按照这却方法操作,结果Z轴坐标没有显示零,旁边的人说没事的,就这样,工件被过切了,这下彻底傻眼了。孔夫子搬家,照旧叫老师过来解决,幸好老师给了我一颗定心丸,不然那天晚上我肯定睡不着,就算睡着了也会被噩梦搞醒的。
其实老师说,由于加工的是铝件,所以粘刀常有而断刀不常有,再一个加工深孔是有太多切屑,也弄不出来,发热量也随之增加,才会出现粘刀现象。
这次实训我学到的也不少,可以说是遇到麻烦越多,只要解决了,学的就更多,当然这是对我而言,谁会希望自己遇到麻烦,但有些事是避免不了的,也只能硬着头皮‘迎敌’了。解决不了的在请高手(大维老师)出山,就会迎刃而解了,然后皆大欢喜。这次实训也算是圆满结束,尽管中间有段不如意的小插曲,也不过是过眼烟云,拂手而过罢了,还是向前看实际点…
第三篇:数控实训总结
数控实训
姓名周旺 班级机自072_ 学号
实
习
报
告
时间过的真快转眼间我期望已久的实训周已经结束。经过一周的实训练习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回头想想实训这几天我确实是有很大收获的。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下,圆满完成了实习任务,从总体上达到了实习预期的目标和要求。这次实习给了我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实践锻炼的机会,巩固了所学的理论知识,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进一步从实践中认识到数控的重要性。我以后在工作中光有理论知识是不够的,还要能把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行。
实训就是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既是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又是对理论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延伸。经过5天的数控实训我们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实训使用的是武汉华中的华中系统的数控车床。首先要背熟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然后老师让我们自己熟悉操作面板。在老师的教导下,我们掌握了数控车床的开机与关机;回零的操作以及什么情况下必须回零操作;手动方式主轴正转;编制程序以及如何输入程序;如何对刀和换刀操作;尤其是华中系统在编制程序中使用的G代码等。经过反复的练习,我们基本熟练掌握了这些实际操作必备的技能。在每一次的实际操作之前,老师总会为我们详细讲解数控车床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和零件加工的加工工艺。在实际操作时,只要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就可以了。
第一天早上我们被安排学习数控安全操作知识。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应该注意的安全知识,对我们下面几天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讲的是对刀,对刀一共有三种形式:G92对刀、G54对刀和刀偏法对刀。这三种对刀方法中比较常用的是G54对刀法和刀偏法对刀。因为在实际生产中,通常都是需要零件大批量加工的,但是G92相比较其他两种对刀法虽然操作很简便,但是如果遇到停电等突发事故,G92对刀所得到的工件坐标值是会丢失的,当再次需要车削工件时就需要从新对刀。但其他两种方法不是,它们可以把零件的坐标信息存入内存中,若突发事故后再次开机就不须再次对刀,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效率。
G92对刀:在开始对刀之前,首先要将机床进行回零操作,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相当于计算器的复位功能。接下来点手动→同时点“快速”和“z”“x”将刀架快速移动到车削材料附近→开动主轴旋转→点增量键→手动移动刀具车削材料端面→车削完毕后将刀具沿“x”轴方向退出→主轴停转→在MDI输入框中输入G92 Z0点ENTER键→点单段循环启动,这时我们可以看到工件坐标栏中的z坐标项已经变成与当前机床坐标值相等。接着用同样的方法车削材料的外圆,车削完毕将刀具沿z轴退出,测量车削后材料的外径。将得到的数值用相同的方法输入到MDI输入框中,然后单段循环启动。接下来就是在同样的输入框中输入G92X100Z100点击单段循环启动,这一点是车削的循环起点。这样做过之后G92对刀也就完成了。
G54对刀:同样的,在对刀之前回零也是必不可少的。回零之后就是用跟上面的方法一样的将刀具快速移动到材料附近。开动主轴正转,用增量方法车削端面,此时记下当前的车床Z轴的坐标值这里设为“a”,再手动车削材料的外圆,用游标卡尺测量出车削后的材料直径设为¥,记下此时车床坐标X的坐标值设为“b”。点击设置→坐标系→G54,在输入框中输入X“b+¥”Z“a”点击确定,对刀就结束了。关于G54对刀法需要提的一点就是,这种对刀法容量有限只能存储6个坐标值也就是G54~~G59六个存储位置,所以这种方法对于需要多刀加工的零件就不适合。这里就为大家介绍下面一种对刀法——刀偏对刀法。
刀偏法对刀拥有与G54对刀一样的效果,但却拥有大得多的存储位置。刀偏表拥有99个存储位置,所以对于零件加工可以说是绰绰有余了。这种对刀法同样不可少的第一项步骤就是回零。回零操作要在第一次启动机床和第一次对刀时完成。与G54对刀法相同,车削材料端面结束后,将刀具沿X退出,在刀具补偿→刀偏表中的任一行的切削长度栏输入0值点击确定,这是要注意:要记住你输值的这一项,应为编程时需要将这一行的序号写在刀具号的后面,再按照同样的方法车削材料外圆,用游标卡尺测量车削后的直径,将数值输入试切直径一栏点击确定,这样这把刀就对刀完毕了。
个人感觉每种对刀方法都有它的优点,也不一定说非要用哪一种方法来对刀,至于在什么情况下选择何种对刀方法这就要看操作者的经验了。
这三种对刀方法说起来简单,其实老师却耗费了一天半的时间来让我们联系对刀,因为刀对不准,车削出来的零件就达不到精度要求。其实按照以上三种对刀的方法,外圆车刀的对刀是最容易的,带式槽刀、螺纹刀和球刀的方法就不是很方便了,其实方法大同小异。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实战操作练习了,零件外圆车削有很多指令,比如圆弧指令、外圆车削循环指令、螺纹车削指令等等。在外圆车削循环指令当中,G71是用的比较多的指令,我个人对它也比较偏爱,G71:内外径粗车复合循环
格式:G71U(δd)R(r)P(ns)Q(nf)X(x)Z(z)F(f)S(s)T(t)Δd:切削深度,指定时不加符号,方向由矢量AA’决定; r:每次退刀量;
ns:精加工路径第一程序段的顺序号; nf:精加工路径最后程序段的顺序号; x:X方向精加工余量; z:Z方向精加工余量;
f,s,t:粗加工时G71中编程的F,S,T有效,而精加工时处于ns到nf程序段之间的F,S,T有效。
G71切削循环下,切削进给方向平行于Z轴。
螺纹切削指令主要有G32,G82和G76等,其中G32最为常见也最为简单。螺纹切削G32 格式:G32X(U)_Z(W)_R_E_P_F_ 说明:X,Z:为绝对值编程,有效螺纹终点在工件坐标系中的坐标
U、W:为增量编程时,有效螺纹终点相对于螺纹切削起点的位移量;
F:螺纹导程,即主轴每转一圈,刀具相对于工件的进给值;
R、E:螺纹切削的退尾量,R表示Z向退尾量;E为X向退尾量; 使用G32指令能加工圆柱螺纹、锥螺纹和端面螺纹。
G32虽然简单,但其实使用起来比较麻烦,步骤太过繁琐,相比较G82和G76而言,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用螺纹切削循环指令来进行螺纹的相关操作。G82其实和G32大同小异,只要掌握了G32的使用,G82也完全没有问题,在这里我就不再详细述说,主要还是想讲一下螺纹切削复合循环指令也就是G76的使用,个人感觉G76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会事倍功半,用的不好或者不熟悉那只是给自己平添麻烦。
螺纹切削复合循环G76 格式:G76C(c)R(r)E(e)A(a)X(x)Z(z)I(i)K(k)U(d)V(dmin)Q(d)P(p)F(l)螺纹切削固定循环指令G76执行如下图所示的加工轨迹:
连续一周的数控实训,让我在短时间内掌握了很多关于数控车的技能!感觉自己在数控操作方面有提高,尤其是在实际操作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实训我也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是编程水平以及实际操作经验方面仍然有欠缺。但我们所学到的确实很多,在提高了自己动手能力的时,也让我们知道如何精益求精地完成一项工作。
第四篇:数控实训总结
数控实训为期一周,时间不算很长,但其中包含了很多需要引起注意的事项。尤其是需要细心耐心,以及还有过关的编程实力,以及反复的实践、、、、、、首先来说说细心和耐心,在华中数控系统上模拟时,在确定刀偏角时的试刀,不能太急进,要一步一步来,错了一步都会可能导致最后的模拟运行出现错误。出现失误之后,试刀就要重新再来一遍。即使如此,也不能完全保证没问题。第二是过关的编程实力,若是编程能力不过关,即使先前的所有步骤做得很成功,没有程序在也会功败垂成。毕竟程序也是系统运行的关键。
最后一项是反复的实践,例如试刀完成程序输入之后,出现了像“X轴或Z轴发生阻碍、、、、”此时就要回到试刀阶段,重新试刀。再例如,程序输入之后,不能正常运行时,就要修改程序,又或者之前是没有完全考虑到的一些情况,在运行之后一一呈现出来,导致整个程序要做些大修改。
总而言之,此次的数控实训周,让我受益匪浅。“纸上学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实践过才明白哪里存在不足,才会改进。
第五篇:数控实训心得
数控实训心得体会
通过两周的数控机床操作实训转眼间就结束了,从第一天的懵懵懂懂到现在已经基本掌握数控编程、仿真模拟、零件加工以及多种对刀和机床操作方法。本次实训使用的是华中数控模拟系统。实际操作之前,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以及操作注意事项。在实际操作时,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遇到问题就向老师请教。老师对提出的问题,总是耐心的解答。即使犯了错误,有的也只是鼓励。
1、数控编程与加工: 老师给我们布置任务,我们按照工程图对零件进行初步分析,之后便进行编程工作,在编程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老师详细的讲解使我对数控编程有了进一步的深刻领悟,并基本掌握数控程序的编制。并很快编好了要加工的零件程序。
2、零件的加工: 此次试训的零件要在数控车床、数控铣床上加工,加工前在机床上仔细校验程序,并对错误进行更改,之后进行加工操作,并很快加工出了成品合格零件。总之,本次数控实训确实比以前提高了水平,尤其在实际操作方面和编程方面。遗憾的是时间有些短,通过实训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说程序的编制还不熟练,加工工艺方面还有待提高,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今后要虚心学习,继续提高自己的水平。我相信通过我的努力,我以后一定会改掉这些缺点的.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