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自7月23日,省工商局召开全省工商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以来,我严格按照上级部门的安排和部署,认真组织、开展了沙道工商所和个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本人通过学习老一辈革命家、思想家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论文、论述,学习党中央的八条规定、省局的禁令;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查摆突出的问题,开展自我的剖析,对自身的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扫除。体会有三点: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提高。本人刚开始认为,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又和前几次活动一样,抄抄笔记、做做样子,又是新一届国家领导人搞的形式。但通过认真学习习近平主席在十三届人代会闭幕会上的讲话,总书记于202_年1月17日作出的“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批示,结合当前的国家所面临的国际新形式。深深的感到,总书记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之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的重要性。作为工商系统来说,开展好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是我们解决“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提高工商履职能力、树立工商好形象的现实要求。
二是在学习行动上得到了落实。全省工商系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后,严格按照县局的安排和要求,认真的组织了同志们学习省局刘源超同志、州局李新同志分别在全省、全州工商系统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会上的讲话和县工商局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除自学外还组织了同志们开展了集中学习、和县局领导座谈会等活动,并与同志们就实践活动展开大讨论,换位谈心。同时,以民主生活会的形式进行开展自查、互评,查摆突出的问题,做到问题查摆不全、不准、不清不放过,批评不诚、不真、不实不放过,群众不满意不放过。做到了真心参与,全程参与。
三是教育活动取得了实效。通过认真开展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本人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17年,长期处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深深的体会到一线工作的艰辛,更能感到基层工作的重要性。基层工作是战斗的前沿、是窗口,工作的实不实、形象的好与坏,直接关系到工商部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党和地方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公信力高不高。因此,作为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要进一步转变作风,踏实做事。要用真情对待群众,要用真心服务群众,从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以群众的满意来作为衡量自身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做到心系群众,全心的把群众的事办好,让群众满意。我想,只有这样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最终才能使自己在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取得实效。
第二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李渡中学:赵
春
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参加李渡中学党委举办的这次专题培训班,通过聆听专家讲解、集中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规定文件资料、讨论交流认识,使我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得到新提高,思想有了新收获。现就在学习中的一些体会做如下交流,不妥之处请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最宝贵的一条经验就是必须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敬畏百姓、赢得人心。然而,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个别单位和地方在作风建设上“光打雷不下雨“,满足于以文件落实文件,甚至对中央八项规定大搞变通。个别权力部门的干部吃拿卡要,漠视民生疾苦,追逐部门利益与个人私利。一些地方衙门作风严重,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四风”不仅损害党的形象,更严重损害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果任其滋长蔓延,党的凝聚力创造力战斗力就无从谈起,失掉人心也绝非危言耸听,如果不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对党内作风之弊来一次大扫除,如果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不全面改善和巩固,势必阻碍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宏伟目标的如期完成,阻碍中国梦的实现。而如果我们党脱离了群众,得不到群众的支持,就丧失了执政基础。
作风建设未有穷期,革除积弊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我们党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十八大以来,狠抓作风建设,出台八项规定,以实实在在的行动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风好转的新气象,得到了全党全社会的广泛赞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党中央基于深刻的危机意识和高度的历史责任感而实施的重大举措。做为活动的重点对象,一定要充分认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自觉克服厌倦情绪,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积极参与、主动投入到教育实践活动中来,真心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坚决扫除“四风”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本次活动的总要求,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是活动的着眼点也是达到持之以恒的主要方式。“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党的作风建设首先要靠我们党自身来解决,靠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实践。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充分认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和优良传统,特别是要认真学习、认真研读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央八项规定和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学习群众路线的重要论述,把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搞明白,把一些模糊认识搞清楚,使密切联系群众入脑入心。要在行为上自觉以党章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对照改进作风要求,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上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要在活动中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敢于触及思想,敢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入分析发生问题的原因,从自己做起,从现在改起,端正行为,坚决清洗思想和行为上灰尘,把党性修养正一正,把党员义务理一理,把党纪国法紧一紧,保持共产党人良好形象。
总之,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切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把住了关键。“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主动照镜子、勇于正衣冠、自觉洗洗澡,才能达到治治病的目的,才能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更深地植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确保清风长驻.
第三篇:学习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秦某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上午好!
根据上级安排, 我镇精心组织集体学习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我们回顾学习,了解党的群众路线的宗旨,了解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有了新的时代特点。群众要求社会公平、公正、公开的法治意识不断提高,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表达个人利益诉求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矛盾也越来越复杂。有些干部面对复杂局面,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变得不愿做、不敢做、也不善做群众工作,客观上增加了脱离群众的危险。这些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各级党政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始终坚定不移地走群众路线,坚持不懈地做好群众工作。
对于我们基层乡镇部门来说,我从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如下几个方面:
一、在思想上,把密切联系群众高度集中在党中央周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切入点,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为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保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过程,要贯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
二、从理念上,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放在第一位
人民群众是一切工作的主体,我们必须充分依靠群众;这是我们党在多年的实践中总结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群众工作路线的一条重要原则,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要善于调动群众力量。群众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我们任何时候做任何工作都不能“自导自演”。要善于给群众算帐,用看得见的利益吸引群众;要善于借助群众的力量做群众工作,用身边的典型引导群众;要善于做宣传思想工作,用明明白白的好政策号召群众.三、在行动上,把指导思想实践到日常工作中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我们时时刻刻牢记党的群众路线的宗旨,工作中,学会从自身、自查、自改的工作作风;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修身养性的文风;生活上,努力落实勤俭
节约的优良传统作风;民生利益是我们的最高利益,我们必须不断满足群众要求。“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这也是古往今来领导干部管理者倡导的基本信条。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就是我们的最高利益。这几年,尽管随着财力的增长、政策的反哺,民生状况大幅改善,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轻视民生问题;尽管群众的利益诉求日益增多,其中也不尽合理,但我们绝不能因此无视群众正当的利益诉求。一定要始终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角度,重视民生、研究民生、改善民生,努力履行党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从行动上,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
总之,要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道理,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胜非为难,持之为难!只要我们团结在镇党委、政府的周围,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就一定能够把丰北河建设好!
谢谢大家!
二O一四年二月十二日
第四篇:202_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202_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参加公司党委举办的专题培训班,通过聆听专家讲解、集中学习教育实践活动规定文件资料、讨论交流认识,使我对开展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认识得到新提高,思想有了新收获。以下是我的几点学习体会:
一、加强理论学习,牢固树立群众观点。树立群众观点,这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必须终身学习的科学理论。作为工商联的党员干部首要的就是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认真钻研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之融入党员干部思想并转化为实际行动,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坚决依靠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永远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二、切实深入群众,亲身践行群众路线。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需要,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需要。如何执行党的群众路线,如何深入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得到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认可,这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要坚持好党的根本路线,就必须深入非公有制企业,深入基层商会,切实做好工作,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三、树立“三个理念”,切实维护非公企业合法权益。工商联干部要始终树立三种理念,切实维护非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便是在实际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一是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始终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更好
地维护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权益。二是牢固树立为非公有制企业高度负责的理念。始终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要虚心听取群众和企业对工商联工作的意见建议,遵循和把握群众工作规律,切实对群众、企业负责。三是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始终把群众、企业利益放在心上,始终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企业,倾听群众、企业呼声、关心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与障碍,这样才能得到群众、企业的拥护和支持,使群众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切准了穴位、抓住了要害、把住了关键。“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只有主动照镜子、勇于正衣冠、自觉洗洗澡,才能达到治治病的目的,才能实现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更深地植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中,确保清风长驻.202_.5.13
第五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曹炜:谁是群众,群众在哪?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心得体会
从今年四月份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都组建了群众路线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半年下来,最大的感觉是此次活动不偏不空很深入,并且深有警醒和体会。
首先谈谈什么是群
众路线?从历史观的角度看,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党的科学的领导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他的基本内容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要任务聚焦到作风建设上,集中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问题,着眼于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
这当中,“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与关键。谁是群众?群众在哪?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简单,有一些党员干部认为,联系自己的小部门、小圈子里的人,或者个别的老板、企业家就是联系群众。显然这些想法已经进入了误区。只联系自己身边的群众、只联系工作对象、只联系对自己有利的群众,这种作风,最终只会掉入有利可图才办事,无利可图懒办事的怪圈,这也正是滋生腐败的温床。现在闹得轰轰烈烈***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这个案件中有97名当事人知情者被调查。他们是群众吗?毫无疑问,是的!但是他们是我们真正需要联系的群众么?我想不尽然是。
也有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相对高级别的党员干部会认为,只要去下一级就是深入基层,就是深入群众,所以省里的下去就去市里坐坐,市里的下去就去县里看看。而真正的田间地头、农民百姓的群众声音始终无法传达,官僚主义作风也无形滋长。其实并非党员干部不是群众、也不是只有普通百姓才是群众。只是不同层次的群众都有不同的讲话方式,会讲出不同内容的话题,处在最基层工人、学校中的人员,特别是有见解者,他们敢于针对问题,直截了当,有什么讲什么,甚至骂爹骂娘发泄怨气;到乡镇一级干部说话就有所顾虑,虽稍有偏激言辞,就算能针对问题,也会既讲成绩又讲问题;再到县一级干部讲话口径就和报纸差不多了,统一口径,主讲成绩,回避问题。所以对于我们党员干部来说,想要深入群众就要深入到底,深入到田间地头听听最基层的声音,要了解事实就要了解的透彻,了解全面,听听上头也要听听下头,掌握最真实的信息。
正如中央党校教师辛鸣说的:“群众路线应该具有三个特点。第一,群众应该是社会中最大多数,是一个部门工作所涉及范围内的最大多数。具体到党和政府的各个部门,特别是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的干部来说,群众就是13亿中国百姓;对于在地方工作的党员来说,群众就是所管辖一方水土之内的老百姓。”而对于我们林业部门来说,群众就是田间地头最真实的农民。对于我们林技部门最要紧的是要解决农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如何解决?首先就要去听他们有什么问题,有什么想法,这样才会有针对性,有实际生产意义。否则再好的技术没有生产意义,不能解决林农最关键的问题,无法转换为经济价值也是徒劳。
群众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拥有共同的利益。群众固然表现为每个具体的人,但同时群众又是一个综合的政治概念,是指具有共同政治经济利益的人的结合体。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比较大,如果不能找到其中的共同利益,那么党员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就会陷入被动。对于我们来说做工作同样也要分类、分需求。我们服务对象是多样化的。对于林农来说,他们的需求他们共同利益就是经济效益,如何让产值最大化;对于城市居民,他们的共同利益就是如何拥有一个健康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对于外来旅游者来说,他们的共同利益是让自己花的钱可以获得值得回报的感官体验。所以对象不同、共同利益不同、对林业的诉求不同,我们在发展林业的道路上也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时发展林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等多种效益,切不可一成不变。
群众的第三个特点,就是代表历史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概而言之,群众就是中国社会中代表历史进步方向的、有共同利益的最大多数。领导干部是群众,更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就权利来说,党员干部跟群众享有共同的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权利,没有也不能享受特权;就责任来说要比普通群众肩负更多的责任。所以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更本利益,就要从自己做起,把自己当做群众,想群众所想、做群众所求。只有满足上述三点,我们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联系的群众才是真正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也才能真正走进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