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苦为乐,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
以苦为乐,在艰苦奋斗中追求卓越
——建筑系召开暑期社会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
10月22日下午,建筑系暑期社会实践暨总结表彰大会在教学楼C102举行。系党总支书记王劲枝、系办公室主任王蕾、辅导员张洁及大
一、大二各班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系办公室主任王蕾老师为大会致辞,她指出暑期社会实践是锻炼和磨砺学生的良好平台,我系同学在今年的社会实践服务中表现积极,并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在社会上展现了纺专建筑系学生的风采。今天的总结会旨在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并预祝此次大会圆满成功。一段精美的视频,动态地展现了社会实践队员们在大堰乡以苦为乐、吃苦在先的奉献精神。他们把朝气与活力留在了那片美丽的地方,把感恩与奉献的快乐带给了现场的每一位同学。
四名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同学跟大家分享了实践的总结与收获。他们都提到,本次社会实践虽然已过几个月,却令他们记忆犹新;当地条件虽差,但是大家都甘受苦累、无怨无悔。在这次下乡的过程当中,他们纷纷表示体味到了农村的艰苦生活,获得了社会经验,并学会了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同时,大家还表达了对当地政府和学校领导的真诚感谢,让大家有了实践的机会,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对同学们今后的工作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伴着激动人心的音乐,王书记、王主任及张洁老师分别为获奖的四十名各班代表颁奖,并勉励他们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建筑系党总支书记王劲枝老师在会上做总结讲话。首先,她对获奖同学表示了衷心的祝贺,勉励他们继续努力,按照学校对工学结合的要求,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艰苦奋斗中不断追求卓越。她表示,我们不光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我们的同学终将走入社会,挑起建设祖国的大梁。只有在乡镇、在基层我们才能通过实践学到更多的基础知识,这些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她还激励在场的同学要像实践队员们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最后,就近段时间形势与政策问题,王书记仔细向大家作了分析,并告诫同学们要理性爱国,努力学习。
本次社会实践总结暨表彰大会的成功召开,汲取了本次暑期实践的经验教训,在表彰了先进同时使同学们理解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激励了建筑系同学的实践热情!
通讯员 文志祥 何攀
第二篇:工学结合 在艰苦奋斗中不断追求卓越
工学结合 在艰苦奋斗中不断追求卓越
——我校学子到长春一汽·大众公司实习纪实
背景链接:9月19日,我校电气系和机械系9名带队老师和368名09级学生转道重庆北上长春一汽·大众公司,将在那里进行为期四个月至半年的校外工学交替实习。加上之前08级顶岗实习的223名同学。此次共有591名同学参加该公司的实习,是我校历史上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一次校企合作。
狠抓机遇立足深远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文件重要精神,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迎头赶上,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办学新定位,“打造西部特色高专,争创职教一流水平”成为我校坚定不移的办学目标。我校领导认真学习领会《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积极推动我校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又健康地发展。各系部认真探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机械系与电气系通过多方努力,与长春一汽·大众公司达成共识,迅速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第三篇: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各位评委、同学: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我认为,卓越并不意味着做得比其他人都好,而是实现自我的超越;也不只是成绩的优秀,而是人格、能力、学业的全面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人生的目标也就是追求自身的卓越发展,即实现自我的超越和自身的价值;或许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最好,但我们一定会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而,我始终激励自己要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以实现自身的卓越梦想。
我们踏进了南航科院的校园,也就决定了我们要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这半年来我也遇到了不少挫折和沮丧,但我始终坚信自信和希望是青年人的特权,从不放弃希望。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不付出、不创造、不追求,这样的青春必然在似水年华中渐渐老去,回首过往,没有痕迹,没有追忆,人生四处弥漫着叹息。我想,这绝对不是我们存在的意义。古往今来,有无数能人志士在自己的青春年华就已经成就了不朽的人生,在这里我来不及一一列举。可是,有一个人的名字我却不能不提,他是我们永远的学习榜样,一个最平凡最无私也是最伟大的人。大家知道他是谁吗?这个传奇人物就是雷锋,他告诫我们说:“ 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那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包括我自己都可以成为这样的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作为青年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所在,心中无不闪烁着梦想,那么现在就是我们努力实现梦想的时候。当前,我厂正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转折点,有一大批项目等着我们去建设,有一系列技术等着我们去攻关,有一大片市场等着我们去开拓,有一整套的经验等着我们去探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纵使艰难险阻,也要努力前行:追求卓越,真诚回报,释放青春能量,点燃青春梦想。或许我们成不了伟人,纵使我们平淡一生,但这都不要紧,群星闪烁时我们同样灿烂,这样的平凡其实是一种伟大。因为只有我们自己清楚,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的付出,构建整个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大家一起付出。而这些付出无疑就是一种奉献,奉献不分大小,没有先后。我们的青春是有限的,有限的青春因为我们的奉献变得充实、、久远。亲爱的朋友们,学习着是美丽的,凭着岁月赐与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我们所追求的学业中吧,让我们悄悄的奉献,因为有团烈火正在这里燃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记东升镇第一中学副校长汤友良
他,年仅35岁,而已从教十七个春秋。在这十七载中,他已担任副校长近十年,同事、朋友都戏谑地说他是一个年轻的老副校长。对于这些近呼嘲讽的安慰,他漠然置之。每每此时,他都会打开抽屉,将一本本红彤彤的证书亮在人们的眼前:97年6月石首市优秀共产党员,97年8月荆州市优秀教师,2003年、2006年石首市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一方方鲜红将他的面容映照得灿烂无比,这张被岁月打磨过的脸庞似乎得到了甘霖的浸润。他常告诫挚友,人要有追求,但不能苛求,绝不能成为名利的奴隶;对自己而言,学生和家长的认可,社会的肯定,就是对他最好的晋升。没有失落,没有忧伤,那副睿智的眼神里贮满了满足与快乐。他做出了成绩,获得了荣誉,那一方方耀眼的鲜红就是最好的证明。戴着这些荣誉的花环,他沉着冷静,没有迷失自我。他仍然坚守着那份执著,辛勤地耕耘在这片黑土地上——他,是一个极易满足的人。
在担任副校长的年月里,他始终站在教学的最前沿,从未丢下自己热爱的语文教本。有人说,语文深奥、枯燥,短期内难以有成效。他摇头而笑之:那是你教得深奥,教得乏味,其实,语文教学是可以上升为一种艺术而让人获得美的享受的活动,用心去教,用智慧去教,对于语文你定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汤校长如是说,他更是如是做。他提出了“读、议、练”三步读书法,把课堂的舞台交给学生,教师重在引导、激励、答疑并运用自己的教学机智应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问题。课堂上,学生说得多了,问得多了,做得多了,整个教室成了学生的天地,而教师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配角。他还提出“构建和谐课堂氛围”的念想,为此他要求教师做到四个带进,即把微笑带进课堂,把幽默带进课堂,把尊重带进课堂,把欢乐带进课堂,以促成民主、平等、欢乐的课堂气氛,给师生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教学氛围,达到教者轻松,学者愉悦的至高境界。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教师贯彻新课标理念,实现角色的转变何其难!而汤校长,作为一个语文老师,他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并艰难而坚定地走着——他,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做一名专家型的教师,是汤校长不懈的追求。他订阅了许多教育理论书籍,每天坚持做读书笔记,每周写一篇教育随笔或札记。他孜孜不倦,理论素养愈来愈深厚。在工作中他将自己的点滴想法与理论相结合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近几年来,他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3篇,地市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随笔、札记等十五篇,近五十万字,另有十余篇论文获荆州市、石首市一等奖。多次获得石首市课堂教学、说课竞赛一等奖,多次在全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上评课,反响强烈。他个人也因此连续两届获得“石首市骨干教师”称号,并成为了2008年荆州市中语会优秀会员。他常说,我是一名校长,但教师才是我一辈子的事。正是由于他胸襟的阔大和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他未曾从教学第一线走下来,未曾放松过自己的学习。也正是因为他的勤奋和坚毅,让他在教育这块贫瘠的土地上获得了丰硕的回报——他,是一个勤于学习的人。
教师是一个平凡的职业,选择了教师就意味着清贫,而他却无怨无悔。在这条路上,他将倾注所有的爱和期望,仍旧步履坚定地走下去,在平凡中去追求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卓越。
第五篇: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在平凡中追求卓越
——电影《雨中的树》观后感
当听说学校要组织大家去看一部叫《雨中的树》的电影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是一部红色电影,所以有些人也就没有去。但当我看了这部电影过后,真的为那些没能去成和放弃了这个机会的人感到惋惜。这部电影让我深有感触,并为电影主人翁李林森同志感动和落泪。
影片从中国人熟悉的乒乓球推打开始,一幕接一幕,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紧凑而不繁琐,平淡却不单调,庄重并不矫情,比如,买解放鞋和打摩的时的还价、泡方便面、在小饭店就餐、追公共汽车、搭轮船、挤火车等,都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这些故事,是每一个基层干部群众都会遇到的。
艺术来源于真实,也高于真实。将这么多真实的、平凡的、亲切的事串连在一起,展现出来的就不再平凡。面对生活境况和工作岗位的不断变化,李林森能始终保持着心底的崇高和真诚。这在现代社会难能可贵,也注定了李林森的平凡而卓越。如果每个人都能像李林森那样,在纷繁复杂的诱惑和困难面前保持淡定、从容,这个社会就会涌现更多的先进和优秀。如果每一位观赏过《雨中的树》的人,都能够更加慎重地面对自己的寻常,珍惜属于自己的平凡,整个社会通向美好未来的道路就会越走越宽。
共产党人和共产党的干部,首先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都要为人子、女,也会为人父、母,为人夫、妻,都有普通人的情感,普通人的职责,普通人的乐趣,但作为党的干部,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与担当,有的时候必须在公与私、个人与集体之间作出“二选一”的抉择。一个优秀的党的干部,必然多多少少要减少与家人团聚的乐趣,压缩本该属于自己的时间和享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义无反顾地无私奉献。影片中,当洪水来临时,李林森选择的是冲锋在前;当道路塌方时,李林森二话没说就迎灾而上。
正如李林森说的,人生是一条河。在干部、党员、人才个人成长中,组织部就是一条船、一把梯,他会在党的事业需要的时候,把大家送达彼岸、送往高处。但组织部也仅此而已,能走多远、能飞多高,那全由干部、党员、人才自己的表现决定。组织部和组织部长需做的是,既要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也要帮助所有需要关心照顾的干部,特别是要避免有缺点但本质尚好的干部走向歧途、滑向深渊;既要坚持原则、不讲情面,尽量让干部用当其时、不受委屈,也要让各类能人有用武之地,让普通党员、群众有归属感,保持对党的向心力。李林森的思想和精神必定不朽,他诠释的不仅是组织部长的风范,也浓缩和展现了当代中国党员干部的形象。
李林森,一个平凡又普通的人,就在我们身边;李林森一个卓越的人,有太多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李林森一个优秀的人,永远活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