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1年档案管理实训总结
本人2011年档案管理实训总结
为期两周的在校档案管理实训结束了。起初对这一切都很陌生,因为是第一次接触档案管理,但是随着日子的增加,对档案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所理解的档案管理是:把零散的和需要进一步条理化的档案,进行分类、组合、排列和编目,使之系统化、有序化的一项业务环节。
以下是我两周内的实训内容:
实训第一天:
首先,xx老师把我们分成五个人一组,一共有九个组。我觉得xx老师进行分组实训可以提高我们的团结与合作能力。
其次,x老师把我们带到图书馆六楼的档案管理室,然后对我们各个组安排工作,先是对一到五组进行介绍,然后把其余的组交给管理室的x老师来安排。而我们这组就归x老师安排实训内容。
在档案管理室的实训内容无非是管理与整理档案,因此,我们在x老师的安排下进行了实训:上午是对档案进行档案编号,下午是管理成绩册。
所谓档案编号就是把已经订好的档案按类分配,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然后进行拆钉、编页码再拿去打洞、穿线,就这样把同一类的档案弄成一本了,弄好之后就拿一个档案盒装好,写上这个档案的具体名称,以便查找。
所谓管理成绩册,它和档案编号的步骤是一样的,都是先按时间顺序排好,然后进行拆钉、编号等步骤。这一天下来给我的感觉就是:我的指甲没了,手指好痛。因为我们拆钉是用手拆的,没有起钉器给我们用,管理室的起钉器不是很多,还有订书机也不是很多,我们几个组轮流用订书机。我觉得我们学校应该给档案管理室买多一点器材,以便以后学弟学妹们实训容易点。
实训第二天:
我们的实训地点还是图书馆六楼,但是实训内容改变了。今天我们组的实训内容是:档案分类。
所谓档案分类就是把不同类的档案进行分类,也就是按文种分类。但还是离不开拆钉、编号、穿线等步骤,但是这次所做的档案分类比先前做的步骤多了点,就是我们要弄那些红头文件之类的档案,我们要把它弄成两份,其中一份有领导签字盖章的,一份只有红头文,有领导签字的那份要盖档案章。弄两份文件的目的是:一份有领导签字的文件是用来存档的,而另一份是用来查找的。等弄好全部的步骤之后就要录入系统了。
除了在图书馆的实训外,我们还去了计算机机房实训。在机房的实训内容是:认识一些与档案管理有关的机器,有碎纸机、装订机等机器。
xx老师教我们认识机器外还交给了我们一些任务:找照片、把相片的具体内容写在相片的背面(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还要找出底片。
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
在这两周的实训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懂得了做档案管理工作要细心,不能有一丝的差错。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细节,一个不小心,不仅是对我们,也对那些需要档案的人来说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档案管理工作要做到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最后要感谢学校,感谢老师。谢谢老师们给予我们这个学习的机会,让我们了解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这次的实训让我受益匪浅。我会在今后的日子里更加努力。把自己所学到的应用要实践中。
第二篇:档案管理实训报告
课程名称:档案管理
指导老师:学生姓名: 学号:
班级:
2012年,在李雪莲老师的正确指导与帮助下,我们开始了为期一周的档案管理实训,在这一周的实训里,我们了解了系部办公室档案的保存方法,以及存放规律;我们还将辅导员办公室里的档案进行了分类;另外我们还了解了一些档案纸的排列顺序,并将编号抄在纸上,这些档案的保存年限为三年。
一、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及老师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1、认真研究出系部办公室档案存放的规律。首先我们进入档案室,抄写每堆档案编写的序号,然后我们又在课堂里画出了保存的树状图,每份文件都经过认真登记编号方便以后查找,树状图是按照院系—组织机构—种类—年份来做的。每个组织机构的文件,都要分门别类,妥善保管,为以后装订档案做好准备。
2、认真做好电子稿的工作。所有的文件都要做好电子稿的工作,因为电子稿与纸质稿相结合才能减少错误的发生,纸质稿的编号应与电子稿的编号相一致。
3、促进档案管理与达标。严格遵守《档案法》和《档案管理条例》,并且紧密结合《中国农业银行各类档案归档范围及保管期限的规定(试行)》以及《甘肃省〈归档文件整理规则〉实施细则》和一级档案管理的标准,二、任务明确,小组之间分工细致
小组在做老师布置的任务时能够做到分工明确,提高工作的效率,各组员之间也能够相互配合,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三、存在问题及打算
一是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在做树状图的时候大家都犯了错误,要不就是太过简单,要不就是程序混乱,二是档案制作中纸质稿与电子稿仍然存在差异。今后,我将进一步加强学习,努力克服学习与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缺点,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学识水平及工作能力,认真的做好每件事情。
第三篇:档案管理系统UML实训报告
目录
1.实训名称..........................................................2 2.实训题目..........................................................2 3.实训目的..........................................................2 4.实训内容及结果....................................................2
4.1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2
4.1.1系统功能需求...................................................2 4.1.2用户管理模块...................................................5 4.1.3系统参数设置模块...............................................5 4.1.4借阅管理模块...................................................6 4.1.5案卷管理模块...................................................6 4.1.6文件管理模块...................................................7 4.1.7数据管理模块...................................................7 4.2系统的UML建模...............................................................................................................8
4.2.1UML初始模型....................................................8 4.2.2业务建模.......................................................8 4.2.2.1业务用例模型.............................................8 4.2.2.2业务分析模型............................................15 4.2.3分析模型......................................................18 4.2.3.1参与者..................................................18 4.2.3.2用例....................................................18 4.2.3.3用例图..................................................19 4.2.3.4时序图..................................................20 4.2.3.5协作图..................................................24 4.2.3.6状态图..................................................26 4.2.3.7分析类图................................................27 4.2.4设计模型......................................................29 4.2.4.1包图....................................................29 4.2.4.2类图....................................................31 4.2.4.3组件图..................................................33 4.2.4.4部署图..................................................33 4.2.4.5数据建模................................................33 5.实训小结.........................................................39
1.实训名称
信息系统分析与综合课程设计
2.实训题目
档案管理系统
3.实训目的
通过实践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与掌握信息系统的概念、分析设计信息系统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熟练掌握结构化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为学生今后在使用、管理与开发管理信息系统打下基础。
4.实训内容及结果
4.1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4.1.1系统功能需求
档案管理系统是一套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实用的自动化管理软件,包括用户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档案数据录入(分为文件录入和案卷录入两部分)、案卷数据查询(分为文件查询和案卷查询两部分)、借阅管理、数据维护(分为数据备份和数据操作)、操作日志查看、报表打印等。可以用于一般的档案室,也可用于网络中的办公系统,进行联网操作。本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针对某档案室的具体业务流程开发设计,系统提供了较好的功能扩充接口。开发档案管理软件是为了满足该档案室对档案管理和业务管理的方便,以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模式工作。下面概括一下本档案管理系统大致的功能需求。用户登陆 在用户进入系统前,首先要求用户进行登录,登录是要验证用户名和密码是用户的登录密码要求机密保存在数据库中。用户登录后需要记入到日志库否匹配,验证通过后允许用户进入本系统操作。用户的密码需要进行加密算法。中。修改注册信息 用户登录后,可以修改自己的注册信息,包括修改用户密码,每页显示行数等信息,不允许修改用户名、姓名和部门等信息。
权限设置
本模块只有系统管理员可以操作。
管理员可以增加系统用户、删除系统用户、修改用户的相关属性、修改用户的权限表。
系统参数设置
本模块设置系统的辅助参数表,这些参数表是输入数据时作为辅助使用的。每个参数表需要有增加、删除、修改和查看等操作。
数据录入 本模块处理用户输入新的档案文件信息或者档案案卷信息。
输入数据时要考虑用户连续录入的情况,可以从上一条记录复制数据到新的记录中。
不同的档案不同的输入情况,比如科技档案只有文件信息,没有案卷信息。输入案卷信息之后可以接着输入此案卷下的文件信息,案卷信息中相应的字段带入文件信息输入界面,且不可更改。
数据维护
本模块需要具有“数据维护”的权限的用户可以操作。
数据维护模块对已经“删除”(只是做删除标记)的档案文件做最后的判定,判断该文件是否要删除。此模块涉及两种操作:回复和彻底删除。
数据查询
按用户输入的条件查询相应的档案文件信息。
查询结果以列表目录形式显示,也可以卡片形式显示。具有档案处理权限的用户可以对查询的结果编辑并保存,也可以“删除”(做删除标记)档案文件记录。
数据修改
本模块主要实现批量修改数据的功能,可以有用户指定条件,将数据库中所有符合条件的文件或案卷记录按要求修改某个字段的值。
例如可以指定将所有文件年份为“2002”的文件记录的保管期改为“长期”。报表打印
打印各种档案的目录表和统计表。可以由用户设计进行报表的自动生成。
档案借阅
此模块分为外借登记、归还记录和电子借阅申请处理两部分,具有“借阅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操作此模块。
外借模块实现档案文件的借出登记和归还登记功能。
电子借阅申请由具有“借阅管理”权限的用户处理,一般用户提出阅读电子文档的申请后,被同意阅读后,文件将被发送给申请人。
数据备份及恢复
本模块需要实现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机制。
数据备份操作可以按、档案种类等条件做部分备份或完全备份。数据恢复就是将备份的数据恢复到数据库中。
可以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备份的路径在系统参数设置中指定。备份生成一个XML文件,恢复的时候自动由此恢复。具有批量备份和恢复功能。
查阅操作日志
本模块对系统运行日志操作,具有“日志操作”权限的用户可以进入本模块。可以尽心查看日志记录等操作。
下图为整个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图1 档案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
4.1.2用户管理模块
用户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图2所示几个部分
图2 用户管理模块
添加用户:管理员可以对用户进行添加操作。
删除用户:管理员可以对已有用户进行删除操作。
查看用户权限:每个用户都具有一定的权限,管理员可以查看用户的管理权限。
修改管理权限:管理员可以修改用户的管理权限。
添加管理权限:管理员在权限管理中可以添加管理权限。
删除管理权限:管理员在权限管理中可以删除管理权限。
4.1.3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包括如下图3所示几个部分
图3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
系统表:管理员可以修改单位名称和卷宗号并保存。
档案种类表:对档案种类进行添加、删除操作。
文件种类表:对文件种类进行添加、删除操作。文件类目表:对文件类目进行添加、删除操作。
其他参数表:对其他文件进行编辑、删除操作。在编辑时可以修改附件存放路径和备份文件存放路径。
4.1.4借阅管理模块
借阅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图4所示几个部分
借阅登记:输入借阅条件后就可以申请借阅登记。
借阅查询:提供对所借出案卷的查询工作,对归还日期做详细说明。
网上借阅:网上借阅提供网上借阅申请、未提交的借阅申请、已处理的借阅申请、借阅申请处理和网上答复几个小模块。
其中网上借阅申请、未提交的借阅申请、已处理的借阅申请模块是所有用户都拥有的,借阅申请处理是具有借阅管理权限的用户所拥有的模块、网上答复是具有借阅答复权限的用户所拥有的模块。
图4 借阅管理模块
4.1.5案卷管理模块
案卷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图5所示几个部分
图5 案卷管理模块
案卷查询:对所需要的案卷进行查询操作。
案卷录入:保存案卷。4.1.6文件管理模块
文件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图6所示几个部分
图6 文件管理模块
文件查询:对所需要的文件进行查询操作。
文件录入:保存文件。
4.1.7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管理模块包括如下图7所示几个部分
图7 数据管理模块
数据备份:对文件表和案卷分别进行备份。
数据恢复:对文件表和案卷分别进行数据恢复。
4.2系统的UML建模
4.2.1UML初始模型
选择菜单命令【File—>New】打开如图8所示的【Create New Model】对话框,选择J2SE模式,然后单击【OK】按钮。并保存这个新的模型为“档案管理系统”。
图8 新建模型
4.2.2业务建模
4.2.2.1业务用例模型 确定业务参与者
参与者是系统的主体,表示提供或接收系统信息的人或系统,他们是交互作用的人或事物。本系统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用户登录——验证用户身份的合法性,判断是否运行进入本系统。
修改注册信息。
权限设置——增、删用户,修改用户属性和用户的权限。
系统参数设置——设置系统的辅助参数表。
数据录入——档案案卷和文件信息的录入。
数据维护——对用户删除的数据进行判定,恢复或者正式删除。
数据查询——查询档案数据,可以查看查询到档案文件数据,根据权限的不太也可以修改指定的档案数据。
数据修改——用户可以通过此模块批量修改数据。
报表打印——打印各类档案目录及统计报表。
档案借阅——包括档案外借、归还的登记以及网上借阅的处理。
数据备份和恢复——档案数据的备份和恢复。
日志记录。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创建以下的参与者:
管理员
档案室人员
案卷输入人员
借阅管理人员
一般人员
在Rose中,参与者的创建如图9所示。
图9 业务参与者
确定业务用例
经过分析调查,档案管理系统根据业务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用例:
用户登录
根据权限进入
管理员系统参数设置
管理员进行用户管理
数据信息录入
数据查看
数据备份和恢复
普通用户网上借阅管理
管理员操作日志并查看
报表打印
用户注册管理
在Rose中,使用Use Case View建立用例,如图10所示。
图10 业务用例
用例规约
每个用例都有其用例规约,即每个用例的含义,这里仅对部分用例进行用例规约。
借阅登记:
正常事件流:
借阅管理员选择借阅者
借阅管理员查看借阅者当前时段之前的借阅申请记录 借阅者提交借阅登记命令 借阅管理员选择需要借阅的时间 在借阅视图中显示新的借阅信息 可选事件流:
借阅管理员选择借阅者
借阅管理员选择一个已有的借阅记录 借阅管理员改变借阅时间
在借阅视图中更新这个新信息,并在以后视图中都可以看到
异常事件流: 没有此借阅者。
借阅查询:
正常事件流:
借阅管理员输入需要查询的案卷号 在借阅视图中显示这个案卷的借阅信息 网上借阅:
正常事件流:
借阅者查看已提交和未提交的借阅申请 借阅者查看已提交的借阅申请是否被处理 借阅管理员处理借阅申请
用例建模
按照业务参与者的只能划分,档案管理的用例图分别为:借阅管理员的用例图,档案室人员的用例图,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如图
11、图
12、图13所示。
借阅管理人员的用例图
图11 借阅管理人员的用例图
档案室人员的用例图
图12 图档案室人员的用例图 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
图13 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
活动图 活动图描述活动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当一个操作必须完成一系列事情,而又无法确定以什么样的顺序来完成这些事情时,活动图可以清晰地描述这些事。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有明确活动的类有系统管理员、案卷输入人员、借阅管理人员、一般人员。可以在系统中为这几个类建立活动图。
一般人员的活动图
一般人员首先登录系统,然后进入网上借阅、借阅登记、借阅查询等活动,注意这几个活动都是并列的。完成活动后退出系统。如图14所示。
图14 一般人员的活动图 借阅管理人员的活动图
借阅管理员可以处理两种情况,借阅申请处理和借阅归还处理。当一般人员申请借阅档案时,借阅管理员要检查一般人员的凭证是否满足借阅条件;当一般人员归还档案时,借阅管理员要检查所借的档案是否超时,如果超时,将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如图15所示。
图15 借阅管理人员的活动图
案卷输入人员的活动图
案卷输入人员的活动比较简单,主要负责案卷的录入工作。如图16所示。
图16 案卷输入人员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拥有最高的权限,几乎可以做任何工作,所以相对处理的内容比较多,活动图也就很多。因此,这里仅以一部分为例。 系统管理员维护系统数据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在维护系统数据的活动中,可以进行两种操作,即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如图17所示。
图17 系统管理员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维护用户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在维护用户的活动中,可以对用户实行管理,在用户管理中可以添加用户、删除用户,还可以查看用户权限;在权限管理中,系统管理员还可以对用户实现权限管理,进行删除用户权限和添加用户权限的操作。如图18所示。
图18 系统管理员维护用户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设置系统参数的活动图
系统管理员在设置系统参数的活动中,设计多个并列的小活动。如修改单位名称及卷宗号、添加/删除档案种类、添加/删除文件种类、添加/删除文件类目,还有其他参数设置。这些操作都将在设置系统参数的大活动中进行。如图19所示。
图19 统管理员设置系统参数的活动图
4.2.2.2业务分析模型 时序图
时序图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系统元素之间的交互。档案管理系统的时序图主要有如下几个。
用户管理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添加、删除或修改用户的时序图。
案卷管理模块中的案卷输入员录入或查询案卷的时序图。
借阅管理模块中的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时序图。
文件管理模块中的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时序图。
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备份或恢复数据的时序图。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的添加、删除文件档案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的时序图
图20 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的时序图
案卷输入员录入案卷的时序图
图21 案卷输入员录入案卷的时序图
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时序图
图22 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时序图 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时序图
图23 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备份数据的时序图
图24 系统管理员备份数据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的添加档案的时序图
图25 系统管理员的添加档案的时序图 4.2.3分析模型
4.2.3.1参与者
通过分析调查,可以创建以下的参与者,如图26所示。
管理员
档案室人员
案卷输入人员
借阅管理人员
一般人员
图26 参与者
4.2.3.2用例
根据分析得出该业务一共有以下用例,如图27所示。
图27 用例
4.2.3.3用例图
按照业务参与者的只能划分,档案管理系统的用例图分别为:借阅管理人员的用例图、档案室人员的用例图、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如图
28、图
29、图30所示。
借阅管理人员的用例图
图28 借阅管理人员的用例图
档案室人员的用例图
图29 档案室人员的用例图 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
图30 系统管理员进行系统维护的用例图
4.2.3.4时序图
时序图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系统元素之间的交互。档案管理系统的时序图主要有如下几个。
用户管理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添加、删除或修改用户的时序图。
案卷管理模块中的案卷输入员录入或查询案卷的时序图。
借阅管理模块中的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时序图。
文件管理模块中的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时序图。
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备份或恢复数据的时序图。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的添加、删除文件档案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的时序图
用户首先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在登录时,登录模块会讲用户的ID保存在系统的缓存中并提交给下一页面。然后进入用户管理模块,在进入这个模块时,同样会验证用户的ID,因为这个模块只有具有管理员身份才可以进入。进入后单击“添加用户”命令即可在添加列表中按要求添加用户信息,完毕后单击“保存”按钮提交列表信息给数据库模块,进行添加处理,最后提示添加成功信息给管理员。如图31所示。
图31 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的时序图
案卷输入员录入案卷的时序图
案卷输入员首先使用自己拥有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在登录时,登录模块将案卷输入员的ID保存在系统的缓存中并提交给下一页面。进入案卷管理模块,只有他和比他权限大的用户才可以进去。然后提交“案卷录入”命令,要求案卷输入人员输入案卷的相关信息,注意录入信息的具体要求。录入完毕后单击“保存”即可完成案卷录入工作,并提示案卷录入成功的信息。如图32所示。
图32 案卷输入员录入案卷的时序图 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时序图
借阅管理员用系统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进入借阅管理模块。在登录时,登录模块会将借阅管理人员的ID保存在系统的缓存中并提交给下一页面。想借阅必须先登记,提交“借阅登记”命令,进入借阅借阅登记页面,要求借阅管理人员输入相关借阅的内容,主意内容的输入要求。单击“查询”命令寻找满足用户需求的文件,如果有,单击“借阅”命令即可完成借阅操作。如图33所示。
图33 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时序图
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时序图
一般人员的权限非常小,他根据管理员分配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档案管理系统,同时提交ID给文件管理模块。这样就看操作文件管理模块中的某项功能了,比如查询文件功能。在档案管理系统的界面中单击“文件查询”命令,将进入查询文件的界面,然后按要求输入查询条件并提交,这时,系统将根据提交的信息显示出结果给一般人员,至此完成文件查询操作。如图34所示。
图34 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备份数据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拥有在高的权限级别,几乎可以干任何事情。首先还是要登录档案管理系统,并提交ID给数据管理模块,然后单击“数据备份”命令,系统提示输入想要备份的文件路径。管理员输入信息后提交信息给数据库,保存该条信息,以便日后查询,最后显示备份成功信息给管理员。如图35所示。
图35 系统管理员备份数据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的添加档案的时序图
系统管理员做的第一步就是登录系统,并提交他的ID给档案管理模块。在档案管理系统的后台界面中单击“档案录入”命令,进入添加档案界面,该界面要求输入待添加档案的基本信息。添加完毕提交档案信息并保存到数据库中,最后显示添加档案成功信息给管理员,至此添加档案操作动作完成。如图36所示。
图36 系统管理员的添加档案的时序图 4.2.3.5协作图 协作图用来表现系统的对象间另一种交互,即时间和空间顺序上的交互。档案管理系统的协作图主要有以下几个。如图
37、图
38、图
39、图40、图
41、图42所示。
用户管理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添加、删除或修改用户的协作图。
案卷管理模块中的案卷输入员录入或查询案卷的协作图。
借阅管理模块中的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协作图。
文件管理模块中的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协作图。
数据管理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备份或恢复数据的协作图。
系统参数设置模块中的系统管理员的添加、删除文件档案的协作图。
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的协作图
图37 系统管理员添加用户的协作图
案卷输入员录入案卷的协作图
图38 案卷输入员录入案卷的协作图 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协作图
图39 借阅管理员管理借阅案卷的协作图
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协作图
图40 一般人员查询文件的协作图
系统管理员备份数据的协作图
图41 系统管理员备份数据的协作图 系统管理员的添加档案的协作图
图42 系统管理员的添加档案的协作图
4.2.3.6状态图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有明确状态转换的类有档案和借阅者账户(相当于包含 档案的状态图
档案处于外借状态时,可以借阅,借阅后就变为借阅状态。外借档案归还后又变为可外借状态。如图43所示。特定个人信息的电子借阅证)。可以在系统中为这两类事物建立状态图。
图43 档案的状态图
借阅者账户的状态图
借阅者的账户刚被管理员添加时处于借阅账户的可用状态,当所借档案数带到规定的借阅数目上限后,变为不可用状态。当账户被管理员删除后,变为删除状态。如图44所示。
图44 借阅者账户的状态图
4.2.3.7分析类图 实体类
经过分析,有如下实体类,分别为借阅时间、日志、管理权限、数据备份记录、文件存放路径、报表、数据恢复记录、文件种类、用户、借阅申请、档案种类、案卷信息,如图45所示。
图45 实体类 控制类
经过分析,有如下控制类,分别为:打印报表workflow、档案种类表操作workflow、根据权限查看workflow、借阅查询workflow、数据查看workflow、数据信息录入workflow、数据备份和恢复workflow、管理员用户管理workflow、网上借阅workflow、普通用户网上借阅管理workflow、管理员操作日志并查看workflow、用户注册管理workflow、用户登录workflow、借阅登记workflow、文件种类表操作workflow、管理员系统参数设置workflow,如图46所示。
图46 控制类
边界类
经过分析有,如下边界类,分别为:借阅登记UI、借阅查询UI、文件种类操作UI、管理员系统参数设置UI、数据查看UI、档案种类操作UI、网上借阅UI、管理员操作日志并查看UI、用户注册管理UI、数据备份和恢复UI、管理员用户管理UI、数据信息录入UI、用户登录UI、普通用户网上借阅管理UI、根据权限查看UI、报表打印UI,如图47所示。
图47 边界类
4.2.4设计模型
4.2.4.1包图 本系统共有6个包,分别为用户管理模块的包、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的包、借阅管理模块的包、案卷管理模块的包、系统中文件管理模块的包、系统中备份管理模块的包。
图48 包图
包中的类
系统中用户管理模块的类图,如图49所示
图49 统中用户管理模块的类图
系统中中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的类图,如图50所示
图50 系统中中系统参数设置模块的类图 系统中借阅管理模块的类图,如图51所示
图51 系统中借阅管理模块的类图
系统中案卷管理模块的类图,如图52所示
图52 系统中案卷管理模块的类图
系统中文件管理模块的类图,如图53所示
图53 系统中文件管理模块的类图 系统中备份管理模块的类图,如图54所示
图54 系统中备份管理模块的类图
4.2.4.2类图
和数据库字段相关的基础类 在档案管理系统中最基本的几个类:User、fVolumn、Archive、FileType、RoleUser,如图55所示。
图55 和数据库字段相关的基础类
User类是用户信息类,它的属性很多,包括用户登录所用名(EnterName)、用户姓名(UserName)、用户密码(PassWord)、用户所属部门(Department)、没有显示查询条数(RowsPage)。
fVolumn类是档案案卷信息数据描述类,包括案卷编号(VolumID)、档案种类(ArchiveType)、案卷号(VolumnNo)、案卷标题(VolumnTitle)、工程代号
31(Code)、类目号(Category)、保管期限(RetentionPeriod)、案卷起始年月(StartDate)、案卷截止年月(EndDate)、案卷总件数(TotalNum)、案卷总页数(TotalPage)、责任者(Duty)等属性。
Archive类是档案管理类,包括档案序号(SeriaNo)、状态(Status)、删除标记(Deleted)、同步标记(RepFlag)、档案种类(ArchiveType)、文件种类载体种类(FileType)、题目分说明(Title)、一般文献类型标识(literatureType)、题目说明(TitleRemark)、成文日期载体形式时间(FileDate)、文件年代工程代号载体年代(Code)等属性。
FileType类是档案种类类。RoleUser类是用户角色类。
各类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表类之间的关系,如图56所示。
图56 各类之间的关系
User类表示档案管理系统中的用户,RoleUser类指用户的权限。在现实世界中,一个用户只能拥有一个权限,但是一种权限可以分配给多个用户,所以User和RoleUser之间是多对一的关系。fVolum记录的是案卷的基本信息,FileType记录了案卷的种类,Archive是档案管理的类,所以fVolum与FileType是一对一的关系,fVolum与Archive是多对一的关系。
4.2.4.3组件图
系统的组件图包括系统服务和数据服务两个组件。如图57所示。
图57 组件图
4.2.4.4部署图
配置图主要是用来说明如何配置系统的软件和硬件。系统由多个节点构成,应用服务器负责整个系统运行的总体协调工作,数据库负责数据管理。Web应用程序模块拥有参与者进行各自权限的操作。管理员可以通过管理应用服务器来管理整个系统。一般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应用服务器来操作服务。系统的配置图,如图58所示。
图58 配置图
4.2.4.5数据建模 创建数据库对象
在构建视图中创建BBS数据库
图59 BBS数据库(1)
选择SQL Sever 2000数据库
图60 BBS数据库(2)
创建模式
在逻辑视图中创建模式
图61 创建模式
创建域包和域
在逻辑视图中创建域包和域 创建域包
图62 创建域包
创建域
在这里创建3个域,分别为ID域、name域和pwd域。
ID域
ID域数据类型为INT,有唯一性约束和非空约束。
图63 ID域
name域
name域数据类型为VARCHAR,长度为20,有唯一性约束和非空约束。
图64 name域
pwd域
pwd域数据类型为VARCHAR,长度为15,有唯一性约束和非空约束。
图65 pwd域
创建数据模型
图66 创建BBS数据模型
创建表
分别创建用户表、管理员表、版块信息表、帖子信息表。如图
52、图
53、图
54、图55所示。 User表
图67 User表
Archive表
图68 Archive表
fVolumn表
图69 fVolumn表
RoleUser表
图70 RoleUser表
FileType表
图71 FileType表
创建表与表之间的关系
创建各表之间的关系,如图72所示。
图72 各表之间的关系
代码生成
在“档案”模式上单击右键,选择弹出菜单中的选项“Data Modeler”,在弹出的子菜单中再选择前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打开前向工程对话框,如图73所示。
图73 代码生成(1)
单击“Next”进入下一个对话框进行功能设置,选择希望生成代码的模型元素。功能选项如图74所示
图74 代码生成(2)
单击“Next”选择保存脚本代码的文件。输入保存代码的文件名,选择好文件路径,点击“Next”完成。显示的对话框如图75所示。
图75 代码生成(3)
生成代码,如图76所示。
图76 代码
5.实训小结
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个通用的可视化建模语言,用于对软件进行描述、可视化处理、构造和建立软件系统制品的文档。它记录了对必须构造的系统的决定和理解,可用于对系统的理解、设计、浏览、配置、维护和信息控制。UML 适用于各种软件开发方法、软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各种应用领域以及各种开发工具,UML 是一种总结了以往建模技术的经验并吸收当今优秀成果的标准建模方法。通过本次实训,我对UML建设的整个过程更详细的了解;并学会了如何使用Rose画用例图、活动图、顺序图、协作图、状态图、类图、包图等。总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同学的帮助,使我在这次实训中收获了很多。
第四篇: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txt-//自私,让我们只看见自己却容不下别人。如果发短信给你喜欢的人,他不回,不要再发。看着你的相片,我就特冲动的想P成黑白挂墙上!有时,不是世界太虚伪,只是,我们太天真。将近一个月的计算机实训结束了,紧接着为期一个星期的手工制作模型实训又开始了。我们既兴奋有紧张,因为是第一次做手工模型,所以很兴奋,有因为没做过手工模型,怕自己不能完成老师布置给我们的任务又有些许紧张,不过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 好每一个模型。
刚开始的一天里,我们4个人一个小组来到实训地点,在老师布置下任务后我们一头雾水的坐在哪里想方案。可能是因为第一次做吧,我
们都没什么经验都不知道如何下手。几个人瞎讨论,终于过来一段时后我们终于想好了一个初级的方案。我们首先就将老师发给我们的模版,材料板画出整个房间的大致模型。一开始以为分个房间和方便,但是一想到使用的实际的时候,种种问题就随之而来。我们小组还因为这个
有了一些小小的分歧。不过在4个人的商量当中,考虑到实际的生活,最终我们将方案定下。方案定下我们就开是讲大致的墙体切割出来,并且将每个房间的隔断、隔墙都切了出来。这还是我们第一次用工具刀,我们现的很生疏,还因为不会正确的用工具刀还给老师教育了一把。
第二天,我们将剩下的东西都切的差不多了,我们开始一个比较大的工程,那就是制作家具。知足家具我认为是最难的,因为家具比较
小,很不好做。一开始我们首先做了一批家具,当一放到模型里的时候发现很模型的大小很不相配,我们才发现家具不能按感觉去做,要按
比例去做,因为我们光靠感觉去做不是太大,就是太小。没办法我们第一批的的家具只能报废了。不过接下来的几天我们按照房子的比例去
做,中规中矩的用很大部分的时间去做了家具,虽然不能说很好,但还过的去。
做完家具后,我们就开始制作门窗的镂空,与门套、窗套的制作。在做门套、窗套的时候我发现这门、窗套看似简单,实际制作起来也
是很难。因为位置的定法,大小的设计,切割的方法等等都要很仔细的去做,因为如果做不好,整个房间会开上去很不协调。所以我们只能
用很大的努力去制作,在经过整个小组的努力下终于完成了门、窗套的制作与粘贴。
做完这些后,我们终于做到的最后一步那就是给模型上材质。在上材质的时候也有很多要注意的。因为材质上的好坏严重影响到整体感 的效果,好比如上的好如同画龙点睛,上的不好就会画蛇添足。所以在上材质的同时我们都很小心,很仔细。而且还要看好粘结的粘结口,要做到尽量的整齐,那样制作后才会好看。
就这样实训的日子也很快过去了,实训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在实际操作中的
意义,让我们学到了从课本中无法学到的知识,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实习是理论结合实
践的最好尝试。很多看似简单的东西在亲自去实践时才会发现是很复杂的,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认真的去做,而当你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成功
时,那种心情是非常愉悦的。同时在此次实习中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比如在实践经验上的缺乏,在操作上的生疏,在看待问题上的肤浅
等等。但是我相信在经过这次实习后,我在这些方面都会有一定地提高,同时也为我今后踏入社会工作储备了很多良好的知识与经验。一切 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实习期间我认真刻苦、吃苦耐劳,有上进心。为人诚恳、虚心好学、能够正确对待、处理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思想积极上进,接受能力和独立能力强。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强的责任心。有强烈的上进心、事业心,有很强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能很快融入集体。通过
实训我明白到: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要学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学的交流和沟
通也是相当重要的。而且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一位很好的书籍也是很好的帮手。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
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我相信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拿出百尺竿头的
干劲,胸怀会当凌绝顶的壮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与社会的接触过程中,减少磨合期的碰撞,加快融入社会的步伐,才能在人才
高地上站稳脚跟,才能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成功的彼岸。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训,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
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
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第五篇:IT实训总结
IT实训总结
经历了4个月的实训,我收获了很多。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最主要的是懂得了如何更好的为人处事。实习第一个礼拜,算是适应期。主要了解一些公司的背景、产品、发展方向等。刚到实习公司,不是像学校里的朝九晚五,而是朝八晚六。我们不可能简单的了解一些企业文化,简单的学学新的知识就可以了,我们的这个实习必将是一个繁忙的实习,也必将是一个充实的,进步的实习。来到这里,我们要忘掉大学里自由的作息时间,克服困难,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基于各方面的原因,虽然在去之前我们做了比较充足的准备,但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学习时间长,实战比较繁多,但时间又比较的短,难以保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下午下了班,员工们都回去了,我还在那儿练习,一直到晚上8点,才能回住处休息。中午也没有休息的地方,只能趴在电脑前休息一会,一周下来,相当地疲惫。但我们都明白自己来实训的任务,都坚持着完成自己的任务和使命。这个星期熟悉了工作环境、C编程以及Xcode的环境配置。等慢慢熟悉起来,做起事情也越来越顺手了.简单的总结为几个字,那就是:多看,多问,多观察,多思考!
通过实训中心老师的课堂讲解与企业化标准的培训,使我加深了对自己专业的认识。从而确定自己以后的努力方向。要想在短暂的实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学到东西,就需要我们跟老师或同学进行很好的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只有我们跟老师多沟通,让老师更了解我们,才能跟真切的对我们进行培训工作。由此,班级的文化“共享”就在生活中慢慢形成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短短的时间里,让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在实际应用中所学专业知识的匮乏。让我真真领悟到“学无止境”这句话的涵义。而老师在专业认识周中所讲的,都是课本上没有而对我们又非常实用的东西,这又给我们的实训增加了浓墨淡采的光辉。我懂得了实际生活中,专业知识是怎样应用与实践的。在这些过程中,我不仅知道了职业生涯所需具备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团队中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要善于团队合作,善于利用别人的智慧,这才是大智慧。靠单一的力量是很难完成一个大项目的,在进行团队合作的时候,还要耐心听取每个成员的意见,使我们的组合达到更加完美。
这次实训带给我太多的感触,它让我知道工作上的辛苦,事业途中的艰辛。让我知道了实际的工作并不像在学校学习那样轻松。
人非生而知之,虽然我现在的知识结构还很差,但是我知道要学的知识,一靠努力学习,二靠潜心实践。没有实践,学习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次实训让我在一瞬间长大:我们不可能永远呆在象牙塔中,过着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我们总是要走上社会的,而社会,就是要靠我们这些年轻的一代来推动。这就是我们不远千里来实训的心得和感受,而不久后的我,面临是就业压力,还是继续深造,我想我都应该好好经营自己的时间,充实、完善自我,不要让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空白!实训中除了学到不少专业知识,也了解一些社会的现实性,包括人际交往,沟通方式及相关礼节方面的内容,对于团队开发来说,团结一致使我深有体会。团队的合作注重沟通和信任,不能不屑于做小事,永远都要保持亲和诚信,把专业理论运用到具体实践中,不仅加深我对理论的掌握和运用,还让我拥有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开发经理,这是也是实训最大的收获。
可以说通过这次实训,真真切切的让我了解了什么是软件开发,什么是软件工程,让我对于软件最初的观点也有了本质性的改变!程序员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细心+一份耐心+一份责任心=人生价值的诠释。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我们更要不断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社会不会要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我们要更多更快的从一个学校人向社会人转变。为此我们将会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努力,不断激励经验,不断磨砺自己,早日走向工作岗位。